《花未眠》

2024-05-10

《花未眠》(精选五篇)

《花未眠》 篇1

夜, 是那么漫长。花, 在床上翻来覆去, 并没有睡着。她转了一个身, 看见妈妈趴在桌上睡着了, 手上还拿着针线。她心里一阵酸楚, 随手拿了一件衣服轻轻地给妈妈盖上。妈妈似乎动了动, 花吓了一跳, 蹑手蹑脚地爬到床上。

花仍然睡不着。明天, 就是报名工作的最后期限了, 明天, 她就要跟着村里的大人去城里打工了, 过了明天, 她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坐在教室里上课了。花, 下了床, 走到地上。她慢慢地绕过小木桌和放在地上的行李袋, 悄悄地移到窗前, 轻轻地打开了窗子。顿时, 屋内一片亮堂。

夜, 那么美。皎洁的圆月挂在空旷的天空中, 散发出柔和的光来, 远处, 有一些星星若隐若现, 它们是夜空忠实的守护者。即使是最微小的声音, 在这宁静的夜里, 也应该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响声吧!花, 侧着头, 仿佛在倾听友人的怨诉;花, 抬起头, 仿佛想说出一句惊天动地的话来。然而, 她没有。她只是抬头仰望天空, 眼眸里闪着光, 仿佛要与天上的明星媲美。但, 那些明星是多么美, 又是多么遥远啊!

带着失望与绝望, 花看着那一丛开得正热闹的花。她心里有说不出的羡慕。因为它们光彩照人, 因为它们每晚都能看到这绚烂多彩的夜, 因为它们可以永远聆听学校里传来的那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她多么希望自己就是那花中的一员啊!

她静默无语, 心里有说不出的无奈与悲痛。紧紧盯着那一丛花, 仿佛自己已是那花中一员。天忽然暗了, 抬起头看看天空, 月亮也不见了踪影。花轻轻地吁了一口气, 似乎明白了自己不是那花中一员, 也不可能成为那花中一员。花又把头垂下, 用牙齿咬着嘴唇, 手一直摆弄着残缺的袖口。嘴角轻微地动了动, 看着地上张牙舞爪的树影说:“明天, 明天, 我……”她终于开口轻轻说出, 鼻子一阵酸。

“叭!”花吓了一大跳, 回头一看, 妈妈身上披着的衣服掉在了地上, 昏黄的灯光在受潮的墙上印出了妈妈那枯瘦的身躯, 一阵寒风吹过, 灯光东摇西晃, 墙上的影子也晃来晃去, 屋内忽明忽暗。花叹了一口气, 关上窗子, 重新把衣服披在妈妈身上。她看着妈妈, 好一阵子, 就这么看着。最后还是轻轻地说出那句似乎早就想说的话:“妈妈, 我真的很想上学……”说完她就后悔了, 脸上红红的, 心跳得厉害。

许久, 花又慢慢地抬起头, 轻轻地吹灭了灯。又重新绕过小木桌和行李, 爬上床去睡觉了。

夜静悄悄的。黑色的帷幕后, 花的母亲趴在桌上, 眼里噙着泪。

花未眠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理解本文主旨:关于美与审美以及作者崇尚自然美的表述。

二、体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法。

三、让学生建立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一、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

二、善于通过语言,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夜半醒来,面对寂然盛开的海棠,留下的千古佳句。无独有偶,千年以后,一位日本作家发现了凌晨四点海棠的美,心灵有所启迪,写下了随笔散文《花未眠》,这位作家就是1968年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川端康成。

二、作者介绍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一生致力于对日本美的探索、守护和塑造,写下了大量艳丽伤愁的小说和美文,他凭借《古都》、《雪国》、《千只鹤》在1968年10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日本文学赢得了世界的声誉。而川端文学的精髓正是表现在《雪国》等代表作中。从文章的角度看也一样,《雪国》是这样一种作品,它挖掘到了川端这个作家可以将自己优秀的资质作为不朽的作品留给后世的矿脉。

三、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作者由花未眠而得到思考的句子。

讨论明确:a、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b、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需要反复陶冶。

c、艺术美与自然美是相通的。

(前两点学生不难从文中找出,第三点学生往往会在作者所列举的例子中徘徊,可以提示他们从作者列举的例子中找共通点,作者举这些例子的目的是什么,从而概括出答案。)

2、这三个观点是不是孤立的?如果不是,那有何联系?

明确:不是。

这三个观点其实告诉我们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发现的美,创造有所发现的美。

这也是课文的主旨所在。

3、把握课文主旨以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几个句子的含义。

A、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明确:a它的哀伤来自无人欣赏,凌晨四点的海棠美丽芬芳,却少人喝采。

b海棠本是无情物,作者移情寄哀伤。作者深悟到,人类感受美的能力是极有限的,而自然美是无限的。“哀伤”是作者彻悟后的心绪流露。按理说,大自然总是有美可寻的,只要人活着,就该毫无阻碍地享受它,可遗憾的是生命发现美的机会并不常在。

B、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明确:a 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

b 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从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错过了从我们身边流淌过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坚韧地活着,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断发现美。

c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美的无限。

C、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明确:文学艺术家应该发扬写实精神,认真观察自然,准确表现自然,使欣赏者从艺术美中领略到真正的自然之美,这才是文学艺术的极致。

所以我们应该睁大明亮的眼睛,不断地发现美,亲近美,感受美,也只有这样才会创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美存在于自然中,美也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

(这三个讨论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行,应多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上述答案仅供参考)

4、文章第一句话大家留意了吗?一起来读一读。

齐读:“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文中这“微不足道的问题”指什么?这个“问题”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微不足道的问题”指海棠花未眠这件事。在文中是作者情感的一个触发点,作者由此思考了关于生活,关于审美的许多哲理。这种手法就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从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学到了许多哲理。美是无处不在的,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受的美。”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曾邂逅了哪些美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这一个环节主要学生可能一下子想不起来,教师可以就校园里某些存在的美先谈一谈,学生就会有所启发的)

“花”未眠 篇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语文学科学得好否充分体现在作文写作中,唯其如此,我们理应迎难而上,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及自身的专业素养,各显神通,深入探索并实践有效可行的作文教学。

那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什么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我们的作文教学,学生在对写作的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怎样才能实现作文的有效教学呢?

作为语文学科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理应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的功能,领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匠心,并能较娴熟地运用语言文字。有效教学既是_种理念,更是一种策略。根据作文的本质特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粗浅认识,我在作文的有效教学上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积累丰厚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言不假。古往今来,有思想、有内涵、有文采的佳作汗牛充栋,这些作品和著作是我们写作的标杆。通过大量广泛地阅读美文佳作,可以让学生掌握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在学生的作文中,问题最严重的是缺少生动鲜活、详略得当的语言。此时,如果学生能从广泛的阅读中积累鲜活的语言词汇,真正了解它们所表达的含义和运用的妙处,就能在自我的写作中找到合适的方法,让这些词汇汩汩流出,准确地表情达意。同时,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思想的深度与厚度。阅读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反映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国家地域、不同风俗人情的窗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只有读了《骆驼祥子》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旧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悲哀,只有读了鲁迅的作品才能感受到这位民族精魂的痛苦,也只有读了《战争与和平》才能感受到这部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所具有的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没有广泛的阅读,学生只能像井底之蛙抓住肤浅单薄的感受翻来覆去地唱复调。更为重要的是,阅读教会了学生如何去感知生活,将感觉器官放大,使其变得异常敏锐。这种独特的感知方式迎来了我们阅读上的新鲜感,而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了这样的感知方式后,就不会再拿着一个陈旧的例子在他的作文中反复运用。

有了这些经典美文的广泛阅读,学生自然“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不会再写出那些“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毫无美感与韵味的文章。由于学生自身局限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们迫切需要教师能对他们的阅读给以引导。为了避免不良的书籍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在高二第一学期开学初给学生开列了一份阅读书目,在这里略举一二。

1《雅舍小品》梁实秋著

推荐语:我认为还是应该多接触一点散文作品,梁实秋的文笔清新自然,值得推荐。

2,《林清玄散文》(台湾)林清玄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推荐语:因着他的丰厚的东方美学和佛家的宗教情怀,这是一本既长知识又助性情修养的书。

在这些经典作品的陶冶下,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以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在湖州市高中生“我读‘名著”大赛中,我班学生屡屡获奖就是一个明证。

二、开拓写作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图书、报刊、龟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语文的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写作的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重要的资源,带领学生走出狭窄的空间,为“清如许”的写作空间开拓“源头活水”。俗话说得好:“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写作主体的情感是在生活体验中生成的,生活体验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金秋时节的某一天,在办公室备课的我闻到桂花的幽香,贪婪地嗅着这令人心旌神摇的幽香,我计上心头,决心推翻刚刚备好的作文教案,将学生带到桂花树下,来一个现场情境写作。于是乎,我心定气闲地跛入教室,慢条斯理地告诉学生我的这一想法。哗,全体鼓掌。接下来,我带着学生来到了学校图书馆侧面的桂花林,让学生自由观察、欣赏、遐想,并将当时的感受择要记录下来,在课外时间完成习作。本来只是偶尔为之,没抱太大的希望,但学生交上来的习作却让我很是惊讶,字里行间不乏珠玑之语,美文佳作比比皆是。对此结果,我甚为满意,还特意出了班刊增刊,现辑录部分学生习作如下:

缥缈的气息,那香味似乎充满了生命。……静静地坐在树边,喝一杯绿茶,再惬意不过了,时淡时浓的味道让人心醉不已。……偷偷地装满一小盒,这个秋也便装满了一小盒。——吴宵

未见花影先闻香……浅绿、翠绿、深绿、墨绿……三五成群,簇拥着那黄金般的花,如众星捧月般,使我完全陶醉其中。——安栋

落下的是我无法拾起的回忆吗?还是我一路追逐却又怅然失去的旧梦?香散了,是的,过往的一切都散了,只留下不起眼的,掩没在草丛里的点点美好。——董梦竹

使你想起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人正在寻觅着迷途中的亮光。——方丽娅

桂花的含蓄与不张扬映射了秋天的恬淡与成熟。……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花朵的芬芳飘逝了,但我已努力开放过。——袁梦晗

在这样的“源头活水”滋润下,学生的情感与语言的张力自然得到了激发和提升,从他们笔尖流淌出来的文章自然就血肉丰满,充满了灵性和生气。

三、体验成功喜悦

心理学家盖兹认为,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探求成功的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学习不能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意义和价值感,就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不够,那么学生的学习无疑是低效的。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在写作心理上自觉地变

“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充分实现写作主体的自我价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表达与交流源于人的内在需求,每个人都有一种付出劳动后希望获得成功感和成就感的欲望,这就是“情感期待”。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期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能够在作文大赛中赢得名次甚至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建立学生作文成长档案

新学期刚开始,我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了作文成长档案,及时记录每一个学生在写作上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并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潜藏于心底的那份自信,并能主动地去阅读、积累、练笔,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如理科班有位叫毛泽民的同学,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在我有意识的几次鼓励之后,他慢慢地对写作有了一些兴趣。后来,我抓住一次机会,好好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因为他写了一首相当不错的诗歌,从此以后,他对写作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他的这首诗歌题为《回望》:

夜色勾勒出黑色的边框/我拖着影子在里面瞎逛/无人的身旁,甩不掉的悲伤……

彷徨/为什么长大后的世界会说谎/迷茫/为什么长大后的我会沮丧

风铃轻轻地碰撞/我悄悄打开童年的篇章/温习那幼嫩的字行/回味那单纯的过往

插上天使的翅膀/飞到那白云之上/梦中将它捏成棉花糖/开心地品尝

2提供促进学生成长的舞台

每一个学生都是“诗人”,他们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从内心深处也都很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这时候,一块可供他们自由驰骋的沃土对他们在写作上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这一片沃土上,他们能自由表达与交流,能自由争论与合作,最重要的是能体验成功的甜美。于是,我创建了一份文学班刊,这份文学班刊被命名为《且听暖花开》,很好地记录了同学们青春年少飞扬的激情,见证了他们审问慎思开拓的足迹。许多同学在这份文学班刊的引领和激励下,一步步走得更远。

叶圣陶先生在《论作文》中指出:“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鸣发内心的感受,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地说。”可以说,这“两个倾向”,正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基本途径。通过一些活动,引导学生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所感有条理记录下来,以便整理使用。除了文学班刊这一载体之外,我还通过课本剧表演、辩论赛、读书交流会、诗歌朗诵会这些舞台,让学生体验成功,不断刺激学生在写作上的成长。

《花未眠》 篇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对语文学科学得好否充分体现在作文写作中, 唯其如此, 我们理应迎难而上, 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及自身的专业素养, 各显神通, 深入探索并实践有效可行的作文教学。

那么, 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什么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者 (三维目标) 的协调发展, 基于此,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我们的作文教学, 学生在对写作的认知上, 从不懂到懂, 从少知到多知, 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

怎样才能实现作文的有效教学呢?

作为语文学科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 理应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的功能, 领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匠心, 并能较娴熟地运用语言文字。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 更是一种策略。根据作文的本质特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粗浅认识, 我在作文的有效教学上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积累丰厚阅读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此言不假。古往今来, 有思想、有内涵、有文采的佳作汗牛充栋, 这些作品和著作是我们写作的标杆。通过大量广泛地阅读美文佳作, 可以让学生掌握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在学生的作文中, 问题最严重的是缺少生动鲜活、详略得当的语言。此时, 如果学生能从广泛的阅读中积累鲜活的语言词汇, 真正了解它们所表达的含义和运用的妙处, 就能在自我的写作中找到合适的方法, 让这些词汇汩汩流出, 准确地表情达意。同时, 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加学生思想的深度与厚度。阅读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反映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国家地域、不同风俗人情的窗口,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只有读了《骆驼祥子》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旧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悲哀, 只有读了鲁迅的作品才能感受到这位民族精魂的痛苦, 也只有读了《战争与和平》才能感受到这部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所具有的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没有广泛的阅读, 学生只能像井底之蛙抓住肤浅单薄的感受翻来覆去地唱复调。更为重要的是, 阅读教会了学生如何去感知生活, 将感觉器官放大, 使其变得异常敏锐。这种独特的感知方式迎来了我们阅读上的新鲜感, 而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了这样的感知方式后, 就不会再拿着一个陈旧的例子在他的作文中反复运用。

有了这些经典美文的广泛阅读, 学生自然“腹有诗书气自华”, 也就不会再写出那些“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毫无美感与韵味的文章。由于学生自身局限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 他们迫切需要教师能对他们的阅读给以引导。为了避免不良的书籍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在高二第一学期开学初给学生开列了一份阅读书目, 在这里略举一二。

1.《雅舍小品》梁实秋著

推荐语:我认为还是应该多接触一点散文作品, 梁实秋的文笔清新自然, 值得推荐。

2.《林清玄散文》 (台湾) 林清玄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推荐语:因着他的丰厚的东方美学和佛家的宗教情怀, 这是一本既长知识又助性情修养的书。

在这些经典作品的陶冶下, 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以提升,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在湖州市高中生“我读‘名著’”大赛中, 我班学生屡屡获奖就是一个明证。

二、开拓写作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 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语文的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写作的资源,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重要的资源, 带领学生走出狭窄的空间, 为“清如许”的写作空间开拓“源头活水”。俗话说得好:“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写作主体的情感是在生活体验中生成的, 生活体验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金秋时节的某一天, 在办公室备课的我闻到桂花的幽香, 贪婪地嗅着这令人心旌神摇的幽香, 我计上心头, 决心推翻刚刚备好的作文教案, 将学生带到桂花树下, 来一个现场情境写作。于是乎, 我心定气闲地踱入教室, 慢条斯理地告诉学生我的这一想法。哗, 全体鼓掌。接下来, 我带着学生来到了学校图书馆侧面的桂花林, 让学生自由观察、欣赏、遐想, 并将当时的感受择要记录下来, 在课外时间完成习作。本来只是偶尔为之, 没抱太大的希望, 但学生交上来的习作却让我很是惊讶, 字里行间不乏珠玑之语, 美文佳作比比皆是。对此结果, 我甚为满意, 还特意出了班刊增刊, 现辑录部分学生习作如下:

缥缈的气息, 那香味似乎充满了生命。……静静地坐在树边, 喝一杯绿茶, 再惬意不过了, 时淡时浓的味道让人心醉不已。……偷偷地装满一小盒, 这个秋也便装满了一小盒。——吴宵

未见花影先闻香……浅绿、翠绿、深绿、墨绿……三五成群, 簇拥着那黄金般的花, 如众星捧月般, 使我完全陶醉其中。——安栋

落下的是我无法拾起的回忆吗?还是我一路追逐却又怅然失去的旧梦?香散了, 是的, 过往的一切都散了, 只留下不起眼的, 掩没在草丛里的点点美好。——董梦竹

使你想起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人正在寻觅着迷途中的亮光。——方丽娅

桂花的含蓄与不张扬映射了秋天的恬淡与成熟。……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 但我已飞过, 花朵的芬芳飘逝了, 但我已努力开放过。——袁梦晗

在这样的“源头活水”滋润下, 学生的情感与语言的张力自然得到了激发和提升, 从他们笔尖流淌出来的文章自然就血肉丰满, 充满了灵性和生气。

三、体验成功喜悦

心理学家盖兹认为,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 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探求成功的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 如果学习不能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意义和价值感, 就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不够, 那么学生的学习无疑是低效的。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学生在写作心理上自觉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从而充分实现写作主体的自我价值,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 表达与交流源于人的内在需求, 每个人都有一种付出劳动后希望获得成功感和成就感的欲望, 这就是“情感期待”。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期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 能够在作文大赛中赢得名次甚至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为此,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 建立学生作文成长档案

新学期刚开始, 我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了作文成长档案, 及时记录每一个学生在写作上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 并及时地反馈给学生, 以此激发学生潜藏于心底的那份自信, 并能主动地去阅读、积累、练笔, 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如理科班有位叫毛泽民的同学, 语文基础比较薄弱, 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在我有意识的几次鼓励之后, 他慢慢地对写作有了一些兴趣。后来, 我抓住一次机会, 好好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因为他写了一首相当不错的诗歌, 从此以后, 他对写作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他的这首诗歌题为《回望》:

夜色勾勒出黑色的边框/我拖着影子在里面瞎逛/无人的身旁/甩不掉的悲伤……

彷徨/为什么长大后的世界会说谎/迷茫/为什么长大后的我会沮丧

风铃轻轻地碰撞/我悄悄打开童年的篇章/温习那幼嫩的字行/回味那单纯的过往

插上天使的翅膀/飞到那白云之上/梦中将它捏成棉花糖/开心地品尝

2. 提供促进学生成长的舞台

每一个学生都是“诗人”, 他们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 从内心深处也都很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这时候, 一块可供他们自由驰骋的沃土对他们在写作上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这一片沃土上, 他们能自由表达与交流, 能自由争论与合作, 最重要的是能体验成功的甜美。于是, 我创建了一份文学班刊, 这份文学班刊被命名为《且听暖花开》, 很好地记录了同学们青春年少飞扬的激情, 见证了他们审问慎思开拓的足迹。许多同学在这份文学班刊的引领和激励下, 一步步走得更远。

叶圣陶先生在《论作文》中指出:“语言发生的本身, 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 或要鸣发内心的感受, 顺着这两个倾向, 自然会不容自遏地说。”可以说, 这“两个倾向”, 正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基本途径。通过一些活动, 引导学生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所感有条理记录下来, 以便整理使用。除了文学班刊这一载体之外, 我还通过课本剧表演、辩论赛、读书交流会、诗歌朗诵会这些舞台, 让学生体验成功, 不断刺激学生在写作上的成长。

《花未眠》... 篇5

江西省遂川中学语文组冯小兵

教学目的:1、理解文章表达的有关审美的主旨。2、体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法。3、让学生建立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教学设想:教时:一课时。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为难点。2、善于通过语言,把握文章主旨为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意: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

指点:这首诗写于元丰三年(1080),是诗人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诗中生动地刻画了月下海棠美丽的光泽、清幽的香味和红妆粉裹的娇神态,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诗人对海棠花怜惜眷爱的殷切情意;同时,也蕴含着诗人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美好的海棠是诗人自比,因为“月转廊”,花儿就得不到月光的照射,以此比喻自己遭受贬谪、怀才不遇,既恰当,又含而不露。“只恐夜深花睡去”含有顾影自怜的意思。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夜半醒来,面对寂然盛开的海棠,留下的千古佳句。无独有偶,千年以后,一位日本作家发现了凌晨四点海棠的美,心灵有所启迪,写下了随笔散文《花未眠》,这位作家就是1968年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川端康成。

二、作者简介。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著名作家,出生在大阪。2岁丧父,3岁丧母,7岁祖母亡,15岁祖父亡,后来姐姐又病故。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抑郁悲凉,这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一生致力于对日本美的探索p守护和塑造,写下了大量了艳丽伤愁的小说和美文,“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达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他于1968年10月17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日本文学赢得了世界声誉。1972年4月16日他在工作室里用煤气自杀。代表作品:《古都》(1957)《雪国》(1937)《千只鹤》(1951)《伊豆的舞女》(1925)。

人们并不为拥有他的那些小说感到十二分的喜悦,人们更为喜悦的是那些小说为人们换得的耀眼的光环。因为日本人、世人都与我们一样,在许多的时间里,不是惋惜作家没有写出可以强壮文化的传世之作,而惋惜没有拿到诺贝尔奖。人们需要这个奖。人们需要借诺贝尔奖树立一个文化神人。康成先生拿奖了,康成先生就自然而然成了神了――是日本的神,也是我们东方的神。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课前布置了预习。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内容。

(一)1、是什么引发了作者的感慨?(动情点感悟点)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感触之一)

2、作者由花未眠引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感叹?感受和感叹:由“花未眠”的新发现,作者感悟到:人们感受自然美的能力。人的能力有限,而自然美是无限的。(感悟之一)

分析:①“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类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而自然美则是无限的。”(3)②“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3)

③怎样提高感受美的能力?“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5)

(二)找出表述此种感叹感受的段落(1-5段)。

理解下列语句:A、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海棠花本是无情物,“哀伤”从何而来?

明确:a①[凌晨盛放却无人喝彩]它的哀伤来自无人欣赏,凌晨四点的海棠美丽芬芳,却少人喝采。②花儿盛开之时就预示着它已接近衰败。

b移情海棠:海棠本是无情物,作者移情寄哀伤。作者深悟到,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类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感受到的美也是有限的,而自然的美是无限的。“哀伤”是作者彻悟后的心绪流露。按理说,大自然总是有美可寻的,只要人活着,就该毫无阻碍地享受它,可遗憾的是生命发现美的机会并不常在。

B、“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的”,“美是邂逅所得”。

C、“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

明确:人感受美的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熏陶,需要不断陶冶。

“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这些话怎么理解。[“邂逅所得”(不期而遇)]

明确:①“美”是客观存在的,但也同样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有审美的能力。②对自然的美的“亲近”与“反复陶冶”,主要在于留心观察,仔细观察;不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③邂逅取决于灵感,灵感取决于准备。只有热爱事物,亲近事物,才能感受事物的美。

小结:正如巴比德说过:机遇往往降临到头脑有所准备的人身上。“美”是一种不期而遇的心灵感应,是对美的事物的美的特征的一种顿悟。只有热爱自然,增强审美能力才能在邂逅之中捕捉“美”。时代的前进,年龄的增长,不会自动增强人感受美的能力。

(感悟之一)――“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美学见解:邂逅所得――审美机遇亲近所得――审美态度反复陶冶――审美基础

D、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一朵花很美”和“要活下去”构成因果关系有小题大做,故弄玄虚之嫌吗?(不)

明确:a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珍爱生命)

b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从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错过了从我们身边流淌过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坚韧地活着,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断发现美。(活下去才能不断发现美)

c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美的.无限。(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美的无限)

结论:哪怕为了从一朵花发现美的真谛而活下去也值得

(三)第四段引述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是什么?

明确:雷诺阿①发现美的真谛需要付出毕生的努力,人感受美非常艰难。②“我还在进步”,表现出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意愿。米开朗琪罗③当自然的美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自己却已面对死亡。

明确:进步就是接近死亡。“死亡”意味着终结,意味着“进步”的停止,它跟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样的意思。这确实是悲惨的事情!以这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

小结:1、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2、哪怕为了从一朵花发现美的真谛而活下去也值得。

•3、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更接近于自然美的无限。

(四)第五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明确:即使是一朵花,也可以成为“美的启迪”,成为“美的开光”,能够引发人发现自然美,能够发展人感受自然美的能力,那么这朵花也是“好”的。[抓住“所以”,找原因:“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3)和本段中“一件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可知,话是从自然物对于美的启迪的角度来说的。]

(五)下面有几幅画,你会仔细凝视哪一处呢?“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感触之二)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产生“我们仔细观察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的感触,这实际上是阐发了作者怎样的美学思想?(第六段)

明确:人们应留心欣赏真实的自然之物,艺术家应认真观察自然。

(六)上面有几幅画是李迪、钱舜举、宗达、光琳的作品,还有罗丹的雕塑:手。(第七到九段)

例举了许多著名艺术家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明确:诸如罗丹的《女人的手》、玛伊约尔的《勒达像》、宗达的狗、长次郎的茶碗与繁二郎的画,都强调提高感受美的能力主要在于认真观察自然。

分析:第7段“从罗丹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各种的手势,从玛伊约尔的作品中则可以领略到女人的肌肤。”第8段中说小狗的形象吓了“我”一跳,因为它与宗达所画的小狗很相似。这些语句说明观察仔细、具有写实精神的艺术作品可以使人领略艺术所反映出来的“原型”的美。简言之,我们可以从艺术作品中领略到自然的美。

第9段作者写自己观察晚霞时,联想到长次郎的名茶碗和坂本繁二郎的画,说明好的艺术作品是可以提高人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的,只有仔细观察自然美,把自然美和艺术美完美结合起来,才能感染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小结:艺术家应该认真观察自然,准确表现自然,使欣赏者从艺术美中领悟到自然之美。这才是文学艺术的极致。(艺术美与自然美是相通的。――写实精神)

(七)第十段中“可我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为什么?

明确:冬天看岚山,人少,仔细观察,才真正感受到岚山的美。[独处静观才能真正发现自然之美]

(八)第十一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是由于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上一篇:兼容性控制下一篇: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