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技术

2024-05-02

无线充电技术(精选十篇)

无线充电技术 篇1

无线充电这一标准摆脱了拖着长线充电的情况,让我们能在无线的状态下为我们的手机及其数码设备等充电。在目前出现的各种无线充电技术中,Qi这种无线充电标准的充电效率与有线充电效率相当的接近,可以达到70%以上,而Qi的充电站的待机耗电量很低,耗电功率几乎可以达到微瓦水平。

1 无线充电原理

1.1 基本原理

电力通过一个耦合磁场从发送端传输至接收端,而该磁场是在交流电流经发送器线圈时形成的。如果接收端线圈较为接近(收发器的电感线圈间隙小于5mm),大部分发送器场力线会耦合至接收机线圈。这些耦合场力线在次级线圈中形成交流电,对其整流可产生直流电压,从而为便携式设备提供电源。

无线充电装置由发送器,接收器组成。利用收发端之间的电感耦合,进行能量传递。发送器由AC/DC电源转换、驱动器、发射线圈、电压与电流检测以及控制器组成。接收机由接收线圈、整流、电压调节(即稳压调节)及一个控制器组成。发送端周期性发射脉冲信号检测可能存在的接收端,当检测到接收端时,收发端建立通信链路。在控制芯片的PWM控制下,通过闲逛芯片将直流转为交流,经发射电感向接收端电力传输,接收端的接收电感由于电感耦合产生感应电动势,经过整流电路和稳压调节电路向负载提供5V电压。接收端实时监测负载电压电流变化,发送差错等数据包,发射端通过解调发射电感的幅度变化获取数据包,根据数据包信息增加或减少发射电感的频率以达到收发端能量匹配,完成无线充电功能。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图:

1.2 效率与损耗

无线充电系统受系统内部功率损耗的限制。损耗造成能量流失,并产生热量限制最大的转化传输功率。因此,优化系统必须尽可能降低功率损耗,功率损耗可表示为损耗因子:可得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系统损耗主要取决于收发电感的耦合因素k以及系统品质因素Q(系统品质因数即发射器和接收器品质因数的几何平均值)。收发电感的相互距离,位置影响电感耦合因素k,收发电感的内阻,寄生电感等参数影响Q值。在安装收发电感时彼此位置水平,电感之间中心对齐,增加耦合度;选择电感时电感内阻尽可能小,减小损耗。

电感的尺寸、收发电感之间距离等都影响着系统的效率。收发电感的直径与距离、效率的关系:距离越大或线圈大小差距越大,效率降低的幅度越大;距离越小,线圈大小越接近(D2/D=0.5-1),效率越高。由于电感由厂家制作,可改变的因素只有收发电感之间的距离。经验证收发距离为5.5mm时,无线充电效率最高为68%,当距离为3mm时,效率最高可达到73%。

2 无线充电技术通信过程

2.1 通信协议

无线充电利用反向散射调制实现接收机到发送器之间的通信,通信速率2kbit/s。通过接收端调节与线圈并联的负载(可以为电阻式或者电容式)来实现,其反过来又通过耦合磁场调制初级电流。发送器通过检测初级线圈电流,对通信信号进行解调。该通信信道允许向发送器发送消息,目的是控制几种系统级功能:

(1)识别:接收机一定能够让发送器将自己识别为一部WPC兼容设备,这种特性提高了安全性,因为一个WPC兼容发送器无法为一个非兼容接收机供电。

(2)电源要求:接收机可以要求发送器增加或者降低输出功率(最大5W)。由于接收机可以让其接收到的功率适合于其当前负载需求,因此系统可以更加智能高效。

(3)电力传输控制:接收机可以通过发送一条结束电力传输消息,关闭发送器。

磁性组件或者线圈、屏蔽层和磁铁/吸引器的组合,是无线充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仔细的设计考虑,因为它们对总系统性能有重要的影响。WPC标准固定了磁性设计的发射端:A1型电感感量L=24+/-10%u H,规格尺寸如图所示,这样便可让次级线圈施加的磁场强度和分布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可靠的系统运行。WPC v1.0规范为这些发射端设计提供了指导。磁性组件厂商已经顺应了这一技术发展趋势,为发送器提供WPC兼容磁解决方案。推荐的厂家有:依利安达,VISHAY,TOKO。

通信协议采用双相位码(bit-phase),如图:

2.2 通信过程原理

无线充电收发端之间的通信协议符合WPC规定,使得符合WPC协议的无线充电设备具有通用性。无线充电发送端与接收端主要通信过程有:

开始:发射端产生脉冲信号检测可能存在的接收装置,接收端等待信号的到来,若接收端收到检测信号,则发射端进入PING阶段,否则周期性发射脉冲检测信号。

PING:接收端收到发射端的脉冲信号时,发送信号强度数据包给发射端,发射端接收端信号强度数据包后,开始身份识别和确认阶段。

身份识别&确认:接收端发送身份识别以及能量需求,配置数据包给发射端;发射端确认这些数据包,准备进入能量传递阶段。

能量传递:接收端监测负载情况,发送控制数据包给发射端;发射端根据命令实时调整能量传递。

3 无线充电设计过程

3.1 电源模块设计

采用TI公司的TPS54231电源转换芯片,适用于输入电压为3.5~28V、可调输出电压低至0.8V、持续输出电流为2A的DC-DC转换电路。这款电源芯片是DC-DC的芯片,输出功率大,电源转换效率高,电源芯片的周边电子元器件选择如下:

(1)输出电压设置。通过设置BOOT管脚后的电阻R1、R2的阻值来设定输出电压,输出电压和R1、R2关系:R1=R2/(Vout/0.8-1),Vout=3.3V。

(2)输入、输出电容选择。为了稳定输入电压、抑制高、低频噪声、减小纹波,输入电容选择10u F/50V电解电容、104/50V陶瓷电容;为了稳定输出电压、抑制高、低频噪声、减小纹波,输出电容选择47UF/6.3V陶瓷电容和104/16V陶瓷电容。

(3)输出电感选择。电感最小值:,KIND=0.3,计算的Lmin=8u H,选取L=10u H;选择NLCV32T-100K电感,电感值10u H,额定电流450m A,最大直流电阻360mΩ。

(4)二极管选择。选择二极管的反向电压应大于VIN(MAX)+0.5V,峰值电流应大于IOUT(MAX)+1/2*IL(PEAK),选择正向电压小的二极管以提高效率;选择二极管B240,反向耐压:40V,正向压降:0.5V,正向电流:2A(持续)。

(5)软启动电容选择。通过选择电容的容值可以设置输出电压的上升时间;Vref=0.8V,Iss=2u A;一般软启动时间为1m S~10m S,要求电容小于27n F,选择C15=6800p F,则软启动时间为2.7m S。

(6)使能控制。TPS54231的EN脚悬空,EN脚内部上拉,TPS54231正常工作。

3.2 发射端电路

采用TI公司第二代无线充电芯片BQ500210。单芯片上集成发送器支持组件,与现有解决方案相比可将发送器材料清单成本锐降50%以上,采用符合无线电源联盟(WPC)标准的感应电源传输技术。该芯片具有LED状态指示灯,寄生金属物体检测功能,周期性检测周围可能存在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在传输阶段,实时监测从接收端发送过来的通信数据,分析能量传递效率,自适应调整发射端能量的传输,使无线充电发射端与接收端能量匹配。模块系统框图如下:

3.3 接收端电路

采用TI第二代无线充电接收端控制芯片BQ51013,内部高度集成全面同步整流器、低压降调节器、数字控制及精密电压电流环路,是接收电感与5V DC输出之间仅需的唯一IC。提供AC/DC电源转换,集成符合Qi V1.0通信协议标准所需的数字控制功能,全局反馈通过仅次于发送器的机制建立,以通过反散射调制稳定电源传输,提供5W的应用,与BQ500210发送器相结合,实现完整无线充电。模块系统框图如下:

4 结语

无线充电技术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用户们可以利用一台发射器同时给多台设备充电,而且对充电设备所处的位置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对于整个技术行业、零售行业、服务供应商和消费者来说,无线充电技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市场上用户们的需求,它将在手提电话、PMP播放器、数字照相机、手提电脑等产品领域得到快速应用和发展。这种技术摆脱了电线的羁绊,我们可以在在办公室、在厨房、在购物时,在旅途中为你的手机、PDA、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随时随地充电,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便捷、易用、互通、兼容的无线充电产品的需求,更是成几何级别增长。无线充电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势必推动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和研究这一市场。无线充电器采用了无线供电技术这一新型的能量传输技术。这种技术摆脱了固有线路的束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充电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无线充电技术可以解决使用家电时线多、线杂、线乱的问题,提高了家庭用电的安全性,避免了短路及漏电等情况。

无线充电技术 篇2

智能手机爱好者总是嫌自己的手机电池续航能力不足,往往在出门的时候带上备用电池,也有一些厂商推出了利用太阳能等技术的随身电源,近日一款名为Airnergy Charger的新型充电器产品在CES亮相,它的神奇之处是可以利用WiFi无线信号为电池进行充电,

图1

虽然无线路由器的功率不是很高,发射出的WiFi无线信号辐射能量也很小,但是Airnergy却拥有足够高的转换效率将微弱无线信号携带的能量变为电能,在CES展会中这款充电器在90分钟内利用无线信号为一块黑莓手机电池充入了30%的电量。

图2

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 篇3

【关键词】手机充电 无线充电 电磁感应

一、前言

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着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手机属于电子产品中的一个大的类别,每个手机都有其相对应的充电器,每换一部手机,原来的手机充电器就废弃了。大量旧充电器给环境的处理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主要的原因就是手机充电器不能通用。对于手机的使用者而言,携带手机充电器非常得不便。随着人们对于无线通讯的需求,手机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使得手机快速普及,同时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会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二、无线充电技术的概述

(一)无线充电原理

无线充电的原理主要就是两个部分,一个是电磁感应,另一个就是感应电动势。电磁感应定律其主要原理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有了感应电动势就能够驱动电子形成电流。通过这个原理我们给线圈提供一个不断变化的磁通量,线圈内就会产生电流,再将这部分电流整合为直流为手机充电。

感应电动势的模型可以通过下图可以看出来,线圈1集成在无线充电器端,线圈2集成在手机端,充电器端的线圈半径要大于手机端的线圈。两者之前存在一定的距离,给线圈1施加一定的正弦电流,就会在线圈2出产生一定的磁感应。

(二)无线充电技术分类

无线充电技术按照原理和运作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电磁感应、无线电波以及电磁共振。

电磁感应就是利用一对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来实现充电技术。在发送端与接收端都有一个线圈,发送端是无线充电器端,线圈集成为初级线圈也叫做发射线圈;在手机端也有一个线圈,线圈集成为次级线圈也叫做接受线圈。当电流通过发射线圈之后,便会产生磁场,接收线圈接受了磁场就会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产生电动势,有了电压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就可以为手机冲电。这种技术两者之间的距离需要小于1cm,用户需要将待冲设备放在无线充电器表面上充电。

无线电波由于空间巨大从而耗能高,所以使用比较少,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山收音机。其中的微型高效接收器可以接收空间传输的无线电波。此技术由于存在巨大的空间损耗,所以一般只是使用在小功率的电子设备上,接受装置与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几米。

电磁共振传输距离比较大,实验中运用到的线圈的直径高达几十厘米,此种方法还不能商业化,因为商业化产品中使用的线圈都是几厘米的,但是尺寸过小接收端接收的功率就会降低。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相信在以后的电子产品中电磁共振原理的无线充电器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的充电时间对比

根据无线充电器设计的要求,无线充电器的充电时间不能超过有线充电一小时,而且总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

我们对同一个手机分别进行了无线充电和有限充电直到充满,得到了充电时间。有线充电时间为110分钟,恒流电流为750mA,过程包括滴流充电、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而无线充电的时间为150分钟,恒流电流为560mA,整个过程也包括滴流充电、恒流电流和恒压电流。

对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无线充电的时间为150分,只比有线充电时间长40分钟,而且总的时间没有超过4个小时,完全符合设计的需求。

四、无线充电控制电路

(一)功率传输流程

功率传输流程可以分为充电器端控制流程、手机端控制流程和手机充电端流程。

充电器端控制流程主要包括对手机的检测、温度检测保护和发射功率等。充电器检测手机是否放置在充电器上,同时还要识别是否是手机装置,如果放置的不是手机只是普通的金属则会停止充电过程;如果接收到了无线充电器信号的反馈,就进行确认并开始充电,同时每5秒针检测手机是否被拿走,如果手机拿走则停止充电。

手机端控制流程包括线圈检测、接收功率等。手机一旦接收到无线充电器的信号时,手机需要打开控制电路并对线圈进行检测,如果线圈的位置没有问题,就会发送信号反馈给无线充电器,然后就等待无线充电器确认并传输电流给手机。手机一旦充满电,就要发送信号给无线充电器,让无线充电器停止电流传输。

手机端充电流程包括开始充电、指示灯控制、检测是否充满电和停止充电控制等。

(二)硬件电路

(1)充电器端电路。整套充电器电流包括电源部分、线圈、存储器部分、控制电流部分以及检测电流电压部分。电源部分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经过转换电路得到所需要的电流和电压;线圈是电流传输的核心零件,负责将电流转换成磁场并从空间中传输出去;存储部分是负责存储器充电状态和参数控制等;控制电流部分是是控制线圈电流的开关,控制输出功率的大小,检测电流和电压的指标。

(2)手机端电路。手机端电流包括蒸馏部分、线圈和控制电路部分,以及温度、电流和电压的检测。控制电路为接收端的控制中心,包含功率控制、检测温度、电流和电压的参数指标;线圈是电力传输的核心部件,负责将接收到的磁能转换为电能。

小结:无线充电器具有便于携带的优点,而且与有线充电比较起来,虽然在时间上比有线充电长,但是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三种无线充电技术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解决自身的缺点,将之商业化,将更加满足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龚宇才,潘双来.电路理论基础[J].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浅谈无线充电技术 篇4

1无线充电技术的起源与应用现状

1.1无线充电技术的起源

谈起无线充电技术, 那必须先提一提电与磁的鼻祖。

早在1820年安培发现电流可以产生磁场开始, 点与磁的关系就吸引了许多当时顶尖的物理学家的关注, 1831年法拉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了统一的电磁场方程, 用数学的方法描述电磁辐射。至此, 电磁学的理论基础已被奠定了下来。之后基于电磁学理论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 特斯拉改善了赫兹的微波发射器, 几年后他展示了用无线传输的荧光照明灯, 后来, 他又通过天线方式点亮了一个单级白炽灯从而又申请到了天线的专利……

尽管如此, 他对于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还是宣告失败!随着无线充电的需求越来越大, 近代以来对它的探究从未停止。1988年的约翰鲍尔斯教授完成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在1米的距离给60 W的灯泡充电, 效率高达75%。这标志性的实验决定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出现。

1.2无线充电技术应用现状

在前一段时间, 三星推出了新一代的手机, 即Galaxy系列S4, 宣布支持Qi无线充电技术, 同时, 微软大力支持WP8手机Lumia 920/820同时也支持此标准。虽然无线充电在当前已不是所谓的新名词, 但是可以行到这些手机大腕的支持, 也可见这一种趋势是一种必然。

当然对于无线充电事业而言, 这只是开始的第一步而已。而这一项技术在将来, 特别是在移动设备上, 更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趋势, 更是各大厂商都要研究的重点、热点技术。实际上, 在电子商品发达的今日, 每一个人手上都有不同类型的充电器、充电线, 这在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这一项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无线充电技术可让大家摆脱这些线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解决充电器的通用性问题。

只是现在无线充电技术未被大规模运用, 分析原因在于当前不同终端对于供电参数要求是不同的, 全球均没有形成一个通用的标准。所以当前无线充电技术也中局限于部分手机、部分地区。 不管是手机行业或是其他的巨头、组织、团体来说, 都在积极开发有关技术。将来无线充电不单单是可脱离“线”的束缚, 还可以在未来让手机不用去刻意进行充电, 只需要放在口袋或是桌子上就可以保持电流不断输入到设备当中。

2近代无线充电技术的起源

近代无线充电技术的起源由多种因素相辅相成, 该文在此着重分析三个因素:电网系统的改善, 电源技术的发展以及无线充电的需求提高。

2.1电网系统的改善

人们可以较方便的从电网获得电能的供应, 因此跨区域的长距离无线电能传输的需求大大减小, 甚至消亡了。

2.2电源技术的发展

伴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 航天电源的需求增加, 电源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与完善, 开关电源理论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制作也同时得到了发展, 人们可以更加容易的使用高频开关电源。

2.3无线充电的需求提高

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 使人们在智能手机的电能需求方面也不断提高, 因受限于电池技术的落后, 智能设备续航时间成为了改良电池技术发展的最大问题, 因此无线充电技术备受关注。

3四种无线充电方式的比较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研究无线充电, 几种不同风格的流派也随之诞生。从大体上来讲, 目前有四种研究的方式: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无线电磁波式以及电场耦合式。在此将先分开介绍四种方式, 再一起进行比较。

3.1电磁感应式

顾名思义, 它的根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类似于在变压器原理, 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 初级和次级, 初级线圈上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 次级线圈中便产生一定的电流, 从而将能量从发送端转移到接收端。 实际上, 这一种方式也实现了在现实中的运用, 我国的比亚迪公司早在2005年就申请了非接触感应式的充电器专利, 这项专利就是使用了电磁感应技术。

3.2磁共振式

它的组成分为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受装置两个部分, 两个发热装置调到相同的频率, 或者说在一特定的频率上共振, 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 它的原理与声音的共振原理相同, 排列在磁场中相同振动的线圈, 从一个向另一个充电, 其传输的功率大, 适合远距离。

3.3无线电磁波式

即是无线电波式充电, 它的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音机, 主要由微波发射装置与接收装置组成, 利用高频电磁波进行无线充电, 表现得像无线上网一样, 能随时随地充电, 可捕捉到由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的能量, 在随负载作出高速的同时, 确保稳定直接电压。这项发展比较成熟, 但虽然说大强度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尚未明确, 但是要实现这种方式充电, 空间中的电磁能量会远超国际标准。

3.4电场耦合式

它的原理是利用通过沿垂直方向耦合的两组非对称偶极子而产生的感应电场来传输电能, 与其他方式原理相差较大的地方是它的各部分电压推移变化.其特点在于: (1) 充电位置自由; (2) 电极薄, 电极部温度不会上升; (3) 适合短距离充电; (4) 转换效率较高。

从效率上来考虑, 应该选择电磁感应式, 然而这种方式的传输距离较短, 比较适合较短的距离充电, 受限制于只能在特定的位置才能精确地充电。如果要实现长距离充电, 那么磁共振式和无线电磁波式便是更好的选择。然而这两种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缺点, 那就是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大。所以在投入实际生产应用时, 必须同时考虑到以上因素,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 权衡出比较适中的方案。

4结语

对于无线充电而言, 到底什么才是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是接收电力要迷你化, 起码可在手机作为内置系统, 安装在智能手机处理器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已经成功的从有线通讯时代步入无线通讯时代, 普及无线充电的时代已经到来, 无线充电技术目前有四种较为成熟的方式, 电磁感应式成功的为无线充电开辟了市场, 电磁共振式的理论基础则更为牢固, 共振式原理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实现无线充电,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无线充电会走进千家万户, 人们也不会为“线”所烦恼。

参考文献

[1]宋显锦, 韩如成, 宋晓鹏.无线电能传输的发展历史与应用现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10 (S1) :104-105.

[2]姜竹胜, 陈军.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上设计及应用[J].电气时代, 2012 (5) :26-28.

诺基亚920无线充电详细介绍 篇5

电磁感应性无线充电装置

以诺基亚920为代表的电磁感应性无线充电具体原理是,在发送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连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

无线充电座椅

其实我们不仔细看的话这种无线充电似乎很新鲜,也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无线充电其实只是一个摆设。诺基亚920想要进行无线充电,需要放在对应的无线充电板、无线充电头枕、无线充电音箱上,一旦拿开一段距离(理论上是2厘米以上)就无法进行充电,所以这样的话,我们还是需要无线充电板等等一些设备,而且距离还要很近,这和有线充电又有什么区别呢?

诺基亚920将无线充电搬到了台面上

无线充电技术 篇6

历史悠久的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技并不是什么新兴技术,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的沃登克里佛广播塔实验,其本质就是借助电磁场或电磁波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技术。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无线充电可分为电磁感应式、电磁谐振式和电磁辐射式三种。电磁感应可用于低功率、近距离传输;电磁谐振适用于中等功率、中等距离传输;电磁辐射则可用于大功率、远距离传输。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常见到的是电磁感应和电磁谐振两种技术。

当前消费者在市场上见到的无线充电设备大多采用电磁感应技术,成本相对低廉,通常售价在150元左右。不过这类无线充电器不但充电效率较低,而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为手机充满电,受手机外壳材质、阻碍物等因素影响也较大,消费者体验感受较差。

超极本杀手锏

相比传统基于电磁感应技术的无线充电,Intel在IDF2012推出的无线充电技术采用电磁谐振,用超极本作为充电源,配合充电软件和发射端,能方便地为智能手机充电。这一方案不仅系统功耗较低,而且对智能手机的摆放位置几乎没有要求(传统电磁感应技术需要接收器(Rx)在发送器(Tx)上面)。

从Intel无线充电技术硬件架构图中可以看出,发送端和接收端均采用了高度集成设计,如此可有效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此外,Intel还表示将为无线充电设计专门的软件,用于检测充电设备、智能控制充电、设备位置校验等。让人兴奋的是,该软件还可以控制发射端的电磁波发射范围和方向,从而既保证了无线充电效率,又可防止别人盗电。

Intel无线充电技术采用的谐振技术,具备可与电磁感应相匹配的效率,一般是指线圈到线圈的效率,而实际效率则包括右图中的整个流程。通过实验发现,无线充电的效率随着线圈之间(发送端与接收端)的距离增加而迅速下降,相比电磁感应技术,谐振技术能提供更平稳的变化,也就是说对位置的敏感度低一些。

线圈是国王 期待2013年

无线充电技术标准浅析 篇7

1 无线充电技术应用现状

前不久三星推出的新一代Galaxy系列手机S4, 宣布支持Qi无线充电技术, 微软大力支持的WP8手机Lumia 920/820也支持Qi标准。尽管无线充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名词, 但能得到行业大腕三星、诺基亚如此支持, 足见其趋势已成必然。当然, 对于无线充电事业来说, 这只是第一步。毫无疑问, 无线充电将会是未来移动设备的一个发展方向, 也是各大厂商争相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其实在电子产品如此普及的今天, 相信我们每个人手头上都有若干个不同种类的充电器和充电线, 使用起来非常不便。而无线充电技术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无线充电技术一方面能让用户摆脱线缆的困扰, 另一方面也能解决充电器的通用性问题。

但是,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无线充电技术还没有被大规模应用, 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不同终端对供电的参数要求不同, 全球尚未形成一个通用的无线充电标准, 因此, 无线充电也只能局限于部分手机和部分地区。无论是手机行业的巨头还是一些组织或者团体, 都在积极研发相关技术, 无线充电不仅仅是不用线, 未来是让手机不用刻意充电, 只要揣在兜里或者放到桌子上, 就能保持电流源源不断的输入。美国知名的IT杂志《连线》预测, 到2013年下半年, 无线充电技术有望普及。因此从大众接受度以及舆论来看,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将有一个不错的环境。

2 无线充电技术三大标准

从基础技术而言,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 无线输电的提出最早要追溯到1889年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无论不同的无线充电技术的差别有多大, 它们背后的原理就是我们熟知的电磁感应现象, 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再利用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从而产生电流为设备充电。

我们都知道一根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电流方向, 而且通常情况下是非常微弱的, 但是如果将导线绕成圆形或者是螺形的话, 相同方向的磁场便会叠加, 从而形成较强的磁场。其实无线充电的原理就类似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变压器, 都是利用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电流。但区别于变压器通过铁芯传导磁场的方式, 无线充电设备中的感应线圈经过了一些特殊的调整, 是以空气为介质传导磁场的, 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同时, 和声音的共振一样, 两个线圈感应也需要设置一个共振频率, 使接收线圈和输出线圈的频率一致, 从而在输出线圈电流很小的情况下, 也能在接收线圈中产生足够强的感应电流 (图1) 。

目前, 无线充电技术基本有三种方式, 分别是电磁感应、无线电波以及共振作用。在此基础上, 无线充电目前有三个比较成熟的联盟标准:Qi标准、PMA标准和A4WP标准。

2.1 Qi无线充电标准

Qi是由无线充电联盟 (Wirel ess P ower Co nsor tium, 简称WPC) 提出的标准, 具有便携性和通用型两大特征。WPC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 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无线充电标准组织, 其成员包括来自15个不同国家的137个合作伙伴, 包括HTC、诺基亚、LG、摩托罗拉、三星等, 并已有一百多款搭载Qi技术的设备上市。Qi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进行输电,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这个系统由发射器线圈L1和接收器线圈L2组成, 两个线圈共同构成一个电磁耦合感应器。发射器线圈所携带的交流电生成磁场, 并通过感应使接收器线圈产生电压。

Qi采用了较小的感应线圈, 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在较高频率下传输能量。不过其缺点也很明显, 那就是充电的距离比较短, 最大仅有几个厘米。所以, 采用Qi的无线充电设备都需要将手机等设备放在充电基座上, 通常还设有磁性固定装置。而Qi另一个比较大的劣势就是不支持多个设备同时充电。为了改进这些缺点, 有人提出在充电输出装置中放置多组小型线圈, 以增加充电范围, 但耗电量无疑也会随之增加, 而且用户依然需要在充电时将手机等设备精确地放置在有感应磁场的区域, 以保持和充电基座较强的连接。为了进一步解决耗电量增加的问题, WPC在Qi技术中加入了一种通讯协议。通过这个协议, 充电中的设备会“告诉”充电基座需要的电量或是充电已完成, 而充电基座可以根据充电设备的需要调节输出功率或者在充电完成后转入节能模式。除此以外, Qi另一个令人诟病的问题是在充电时可能会加热手机等设备内部的导电材料, 从而引起发热。

Qi现阶段只能为5W以下的电子产品提供无线充电, 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等。供电效率也仅有50.2%, 相较常用的直流电源适配器72%的平均效率相差甚远, 但在无线充电技术来说已经相当可观。而在远景计划中, WPC计划将Qi充电站植入到家庭、汽车、火车等各个公共场所。

2.2 PMA无线充电标准

PMA标准, 全称Power Matters Alliance, 由宝洁与无线充电技术公司Powermat合资经营的Duracell Powermat公司发起, 致力于为符合IEEE协会标准的手机和电子设备, 打造无线供电标准, 目前PMA联盟已经有中兴、黑莓、星巴克、AT&T、Goole和金霸王等公司加盟。PMA标准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充电, 一种是透过内建无线充电芯片, 另一种则是采用Wi CC无线充电卡 (图3) , 这种卡片非常轻薄, 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 只需要安装在在移动设备的电池上即可, 同时Wi CC卡也可以作为NFC (近场通讯) 天线使用, 看上去它让无线充电技术的未来充满了光明。但是Wi CC卡也存在缺陷, 充电卡的设计使它不能直接用在像i Phone那样无法拆卸电池的设备上。如果要使用Wi CC卡, 手机制造商们必须在电池添加一个小的连接头, 其中两根导线用于充电、两根用于NFC讯号传送、两根用于数据传输。

目前美国星巴克所使用的无线充电设备即采用PMA的标准, 如果未来手机支持这种无线协议, 恰巧你走到咖啡厅将手机直接放到桌子上就能充电。显然这种来自商家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普及开来还需要时间。

2.3 A4WP无线充电标准

A4WP标准, 全称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 是由高通公司、三星公司以及Powermat公司共同创建, 它的目标主要是建立电子产品之间统一的标准, 甚至与电动汽车等相匹配的机制。A4WP标准采用的是“电磁谐振技术”, 这是与其他标准最大的不同。相比于Qi, A4WP采用了更大的输出线圈, 能同时为多台设备充电。同时由于设定了精确的共振频率, 即使微弱的感应磁场也能为设备充电, 这意味着A4WP的充电范围将会比Qi大得多, 理论上来说隔着物体也可以充电, 同时也不需要准确地将设备摆放在充电基座上。和Qi一样, A4WP也可以根据充电设备的数量和缺电状况自动调整能量分配方案, 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从其特点来看, A4WP要比Qi方便不少, 用户不再需要像使用Qi无线充电设备时那样将手机小心翼翼地摆放好, 而且由于A4WP的充电范围较大, 将会支持一些形状复杂的设备, 比如相机。但是效率低下是它的最大弊端, 短时间内很难克服。

因为目前还没有采用A4WP技术的设备上市, 所以在电力消耗上哪个技术更优秀还不得而知。对于家庭用户来说, 设备兼容性和效率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两个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说, Qi和PMA略有优势;而对咖啡厅之类公共场合来说, 能够为多个设备同时充电的A4WP无线充电器显然更为实用。不过, 最有可能决定谁能胜出的因素还是这三种标准的应用率, 而在这方面, 有着多家合作伙伴和一百多款上市设备的Qi遥遥领先。

3 结语

对于无线充电来说, 究竟什么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第一点, “接收电力”的模块必须足够的迷你化, 起码能够在手机上作为内置的系统, 安装在智能手机的处理器面板上。其实它应该做的更加的微型化, 比锂电池还小。这样就能够让现有的数百万的各种家用电子设备都能够自行无线充电。第二点, 就目前来说, 人们还不得不去习惯这些无线的充电基站, 不管是垫子还是盒子, 你都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充电的效果。比如充电时间要比一般线材充电的长, 比如要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才能让它充上电等等。所以未来这些基站的性能和易用性必须得到提升。最后, 在充电过程中, 必须保证绝对的安全。毕竟无线充电依然是与电打交道。不管如何, 最终无线充电技术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没有插头和插板的世界, 让我们拭目以待。

摘要:无线充电将会是未来移动设备的一个发展方向, 也是各大厂商争相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目前的无线充电的主流标准分为Qi、PMA和A4WP三大标准。本文对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三大标准进行分析。

关键词:无线充电,Qi,PMA,A4WP

参考文献

[1]肖志坚, 韩震宇, 李绍卓.关于便携式电子设备新型无线充电系统的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7. (12) .

[2]张宇, 石新春, 李琦.无线输电基本原理及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 2012. (18) :132-133.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及相关关键技术 篇8

关键词: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相关关键技术

电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 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电池的装置有很多, 手机、pad等电子设备快速发展, 这些都是需要时常充电的设备, 无线充电技术对电池设备的方便使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中, 机遇与挑战并存, 把握相关关键技术, 促进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为人类社会做贡献是当前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要任务。

1 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电技术是当今世界的核心技术之一, 无线电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广播、卫星等领域, 其是一种信息与能量的混合体, 既能承载者信息又能传递着能量, 无线电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 无线电力输送技术不断发展, 各种电子设备不断涌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何能够更加快捷方便的充电对各种电池设备的使用十分重要, 这也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无线充电技术指的是, 电池设备在充电的过程中不借助电能传送导线, 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者其他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 在电能的发送和接收处安装相应的设备, 通过设备发送和接收产生的交流信号给设备进行充电的一种新型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实现了不用电源线给设备进行充电, 极大地增加了充电的便利性, 当前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机遇也有挑战, 我们应当积极了解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关键技术。

2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

2.1 发展历程

1831年, 迈克尔·法拉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电磁通量的变化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从而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无线充电技术的产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9世纪90年代, 尼古拉·特斯拉提出了无线电力传输的构想, 这也是人类第一次的无线电力传输思想, 所以人们称之为无线电能传输之父。尼古拉·特斯拉在构想中将地球作为内导体, 外导体是地球外的地球电离层, 在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建立低频共振的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 从而实现表面电磁波传输能量。尼古拉·特斯拉的大胆构想虽然因为财力能各种原因没能实现, 但其无线电力传输的思想对之后无线电传输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1]。

进入21世纪以来, 便携类电子产品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无线充电技术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 各种无线充电产品的出现满足了人们日常设备的充电需要, 例如各研究机构和公司研发的无线充电手机、便携式电脑等等。无线充电的相关关键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2 发展中的挑战

首先, 当前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并不高, 长时间充电会造成能源浪费, 尤其是距离较大下的充电, 其大功率无线电设备的耗能比较严重;其次, 无线充电技术的使用会引发相关的安全问题, 例如大功率无线充电设备会产生电磁辐射, 对环境、生物有着一定影响, 还会干扰交通设备的通信信号;第三, 无线充电设备的方便性和实用性还有待加强, 当前无线充电设备不能随意移动, 其方便性和实用性不强;最后, 无线充电设备的研发成本较高。

3 相关关键技术

3.1 电磁感应技术

无线电充电技术中的电磁感应技术是当前最成熟也是应用最普遍的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 在传输端和接收端各安装一个线圈, 在初级线圈同上一定频率的交流电, 次级线圈在电磁感应中能够产生一定的电流, 从而实现了电能从传输端传送到接收端。以电磁感应技术为原理的无线充电设备有很多, 例如Powermat公司就利用电磁感应技术退出了一种名为Wi CC充电卡, 在卡内前有线圈和电极等组件以实现无线充电, Wi CC充电卡能够插入到智能手机电池的旁边, 其大小与SD卡差不多, 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即插即用。

3.2 磁共振技术

磁共振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主要有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 将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调成相同的特定的频率, 二者形成共振, 从而实现了二者互相交换能量, 其主要原理和声音的共振相同, 在磁场中相应频率的线圈产生共振, 这时一个线圈就能够向另一个线圈供电。小型化和高效率化是这种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过程中主要的难点, 其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被普遍看好。

3.3 无线电波技术

无线电波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主要有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 其主要原理与早期的矿石收音机相似。微波发射装置中有一个微波发射源, 微波源内装有磁控管, 发射天线一般为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阵, 接收天线具备一定的收集和转换效率。当前利用无线电波技术研发的无线充电设备有很多, 例如日本龙谷大学研发的移动式无线充电系统, 就是通过频率为2.45HZ的微波进行送电, 无线充电系统在模拟警车的警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2]。

3.4 电场耦合技术

电场耦合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产生的感应电场实现电能从发送端向接收端的转移, 垂直方向两组非对称偶极子通过耦合作用能够产生感应电场, 感应电场能够将电能从发送端转移到接收端。电场耦合式无线充电技术一般应用到村田制作中, 抗水能力较强。结论:综上所述, 无线充电技术相关关键技术有多种技术原理方案,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对各种电池设备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 相关研发单位以及研发人员应当积极总结, 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无线充电技术。

参考文献

[1]黄达生, 黄北京.渐行渐近的无线充电技术[J].物理通报, 2014, 8:120-122.

探密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 篇9

无线充电装置技术应用于电动车虽然时间不长, 但是, 对于电磁之间的关系, 科学家早已不陌生。早在19世纪60年代, 尼古拉·特斯拉成功进行了无线输电。2009年10月, 日本奈良市针对充电式混合动力巴士进行了无线充电实验。他们将供电线圈埋入充电台的混凝土中, 汽车驶上充电台, 将车载线圈对准供电线圈就能开始充电。但是, 这项实验中使用的技术只能在10厘米之内进行充电, 属于电磁近程充电的范畴。这种短距离的充电可能会对汽车底盘的高度有一定限制, 而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则拉长了无线传输的距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马林·索尔贾希克的团队曾经在实验室中利用磁耦合谐振原理, 用2米外的一个电源隔空点亮了一盏60瓦的灯泡。从此,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力传输技术进入了电动车相关研究人员的视野。利用无线充电, 只需要改装现有的停车场, 就能够给电动车充电, 不会占用过多的城市空间。由于不需要快速充电, 也不会给电网施加过大的压力。这项技术的应用, 突破了电动车推广中的电池难题。目前, 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将无线传输的距离增加到50厘米左右。这是国内唯一实现0.5米以上千瓦级无线功率传输的研究成果。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一经问世, 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同样也值得国内同行学习与借鉴。与充电站、充电桩的建设投资相比, 无线充电方式成本较低, 并且免去了接线所需的操作和等待的时间, 具有布置灵活、使用便利、安全可靠等绝对优势。2009年7月, 日产与昭和飞行机公司公开了电磁感应式非接触充电系统, 其传输距离为100毫米左右, 传输效率可达90%。但是, 当停车位置出现偏差而导致发送与接收盘之间产生较大误差时, 则会严重影响电力传送效率。目前, 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停车的横、纵向偏差在200~300毫米范围内, 同样确保其具有90%以上传输效率的研究。此外, 上述两家公司对传送、接收装置之间进入动物以及金属碎片等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因为, 这类异物会在二者之间产生涡流, 从而导致发热并影响传送效率。

长野日本无线公司于2009年8月, 宣布开发出了基于磁共振的充电系统。与电磁感应方式相比, 磁共振方式具有传送距离长、停车误差要求低等优点, 可以在600毫米的传输距离内确保90%的传送效率。但目前的传送功率还比较小 (约1千瓦) , 拟定从叉车等使用范围进入市场。伴随着技术成熟程度和传送功率的提高, 有望很快进入电动车充电领域。三菱重工开发的微波式非接触充电系统, 将一组共48个硅整流二极管作为接收天线, 每个硅整流二极管可产生20伏的电压和一定的直流电, 能够将电压提升至充电所需的指标并可实现1千瓦的功率输出。其优点是成本低, 整套费用约合人民币2万元;缺点是传输效率低, 目前的传送效率只有38%。对此, 三菱重工认为:虽不适于快速充电, 但作为夜间谷区充电, 电费只有传统燃料费的10%~20%。如果将发热过大的磁控管用于生活用水加热, 综合效率可达70%。此外, 在安全方面也有防止微波泄露装置, 使用中不会给车辆上的电子设备和周边人员身上的心脏起搏器造成影响。

2010年11月, 英国Halo IPT公司利用其最新研发的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 成功实现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能接收垫安装于一台雪铁龙电动汽车车身下侧, 通过无线充电系统对电池进行充电。该公司表示, 这种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的另一个好处是, 可以让汽车驾驶员根本无须担心忘记为电动汽车充电。据透露, 这种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将于2012年开始实现商业化推广应用。当下这项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 在成本上无线充电设备为几千元, 而有线充电桩的成本则要上万。因此, 应当鼓励无线充电技术走向市场。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已经开始着手电动车无线技术的商业化。

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建设结合, 可以监控所有电动车辆的电池状态, 采集高峰、低谷用电负荷及电价等方面的相关信息, 引导电动汽车车主合理充放电, 不再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参与, 降低了人力管理及维护的成本。新型能量感应耦合传输同传统变压器的能量传输具有根本的区别, 对这种新型电能传输模式的机理和能量传输模型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是该技术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新型感应耦合能量无线传输系统是通过使用特殊结构变压器的电磁感应实现的。在这种变压器中, 初级能量通过气隙或其他介质感应耦合到次级, 与传统变压器有很大的不同, 较大气隙导致变压器具有较大漏感, 其储能降低变压器效率并增加器件应力。因此, 利用漏感的电路拓扑如谐振或软开关拓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优选择。

电磁感应式非接触充电系统存在以下技术难点:一是送电距离比较短, 如果2个线圈的横向偏差较大, 那么传输效率就会明显下降。二是耦合的辐射问题, 电磁波的耦合会不会存在大的磁场泄漏。电磁感应在线圈之间传输电力, 如同磁铁一样, 在外圈有一定的泄漏, 如何避免受影响是一大问题。三是线圈之间也是有可能有杂物进入的, 还有某些动物 (猫狗) 进入里面, 一旦产生电涡流, 安全性问题非常明显。

无线充电技术 篇10

电子教鞭是一套应用于校园局域网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教学应用软件, 具有强大的教学能力和便捷的操作能力, 电子教鞭可以把使用者从电脑旁边彻底解放出来, 使用者不必一直守在计算机旁边。使用者在电子教学、演示文稿和报告演讲的时候, 对于重点内容需要备注说明时, 只需打开激光开关, 红色激光点就可以映射在需要强调的文档内容屏幕上, 同时使用者也只需轻轻指点相关功能按钮就可以将电子文稿翻到要讲演的页面上, 省去了走回讲台更换页面的辛苦, 真正体现了无线点击[1,2]。

但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电子教鞭的电池使用起来很快, 需要经常更换, 不符合国际环保要求。另外, 若使用可充电电池进行供电,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对电池进行充电。目前有两种充电方式, 运用较多的方式是卸下电池充电, 这样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另一种是在电子教鞭上增加一个充电接口, 对电子教鞭进行直接充电, 但也出现了有线充电接口暴露于外壳之外容易受污染, 容易老化发生接触不良。

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电感耦合, 由供电设备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 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 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 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 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3,4,5,6]。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方案由于将无线充电技术用于电子教鞭, 实现了可对电子教鞭进行无线充电的功能, 保证了电池的长久不拆装使用, 可以使产品密封, 防水防尘, 增加无线充电电子教鞭的使用寿命, 整体结构简单, 充电方式便捷, 适合广泛使用, 具有广阔的前景。

1 系统的设计方案

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新型电子教鞭由收发器和控制器构成。其中收发器用于将电能以电磁能形式发送出去和无线数据接收, 控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电磁能转化为电能和对电脑的遥控操作。

2 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新型电子教鞭系统概述

2.1 硬件概述

2.1.1 收发器

通过USB接口连接到电脑上的收发器本体, 所述收发器本体内设有无线数据接收电路, 还设有振荡电路、放大电路以及输入线圈电路, 所述USB接口、放大电路以及无线数据接收电路均与振荡电路连接。 (图1)

2.1.2 控制器

控制器本体内设有用于供电的可充电电池、无线RF射频发射电路和用于接收从输入线圈电路传送过来的电磁波的输入线圈电、充电转换电路以及电压检测电路, 所述输出线圈电路、充电转换电路、可充电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以及无线RF射频发射电路依次连接, 且无线RF射频发射电路与无线数据接收电路无线通信连接, 输入线圈电路与输出线圈电路无线感应连接。它还包括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的指示灯电路。 (图2)

2.2 软件的实现

2.2.1 收发器无线充电平台软件流程图 (图3)

2.2.2 控制器无线充电平台软件流程图 (图4)

2.3 基于蓝牙技术的智能防丢失U盘系统功能实现

首先从USB接口输入电能, 然后经过振荡电路振荡, 然后经过放大电路放大信号, 接着通过输入线圈电路将信号发射出去, 输出线圈电路接收信号经过充电转换电路给可充电电池充电, 并且此时电压检测电路会不断的检测可充电电池的电压, 当可充电电池还没有充满时, 电压检测电路会控制指示灯电路以红灯显示, 直观的告诉用户还未充满;当可充电电池充满电时, 电压检测电路会控制指示灯电路以绿灯显示, 同时会发出一个信号给无线RF射频发射电路, 无线RF射频发射电路会发射一个信号出去, 无线数据接收电路会接收到这个信号, 然后控制振荡电路停止工作, 防止电能浪费。

3 结论

综上, 本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新型电子教鞭系统, 利用无线充电技术使电子教鞭具备了无线充电的功能。克服了有线充电使用不方便, 充电接口易老化等众多不足, 保证了产品的密封, 防水防尘, 增加电子教鞭的使用寿命, 且结构简单, 充电方式便捷, 从而适合广泛使用。

摘要:针对传统电子教鞭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的弊端和不利情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新型电子教鞭设计方案。该方案由于将无线充电技术用于电子教鞭, 使电子教鞭具备了特点, 实现了可对电子教鞭进行无线充电的功能。该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新型电子教鞭由收发器和控制器构成。其中收发器用于将电能以电磁能形式发送出去和无线数据接收, 控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电磁能转化为电能和对电脑的遥控操作。本设计具有便捷、结构简单等优点。

关键词:电子教鞭,电能,电磁能

参考文献

[1]薛寺中.电子教鞭[J].软件, 2001, 08:30-31

[2]陈方明, 石洗凡.多媒体教学用激光电子教鞭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4, 26 (8) :41-44.

[3]曾俭, 景晓军, 游思晴.平流层通信系统信道建模方法研究[J].新型工业化, 2011, 1 (12) :70-74.

[4]刘刚, 郑青玉, 王德钊.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方法[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3, 28 (2) :51-54.

[5]王龙鹏.对无线充电的技术的认识[J].数字化用户, 2013, 05:83.

上一篇:室内空气污染治理下一篇:精液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