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报警设备

2024-05-09

自动报警设备(精选十篇)

自动报警设备 篇1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安装

火灾监控系统是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独立子系统, 它利用各种控测器来检测火情, 对火灾的发生进行及时准确的报警, 并控制各种灭火设备进行自动灭火并对相关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1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目前, 常用的火灾探测器都是点型火灾探测器。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步骤是先选取安装位置, 然后固定底座, 最后接线安装。

1.1 点型探测器安装位置选取

探测器安装位置选取根据建筑物的内部构造而定。

1.2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底座固定

火灾探测器是由底座和探头两部分组成的。火灾探测器底座按其结构形式, 可分为普通底座和专用底座 (编码型底座、防爆底座、防水底座等) 。根据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 先在顶板上钻孔, 将灯位盒与配管连接好, 将保护管固定在吊顶的龙骨上或吊顶内的支、吊架上, 灯位盒应紧贴在顶板上面。

1.3 火灾探测器的接线与安装

火灾探测器在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 并应采取防尘、防潮、耐腐蚀措施。火灾探测器的接线, 实质上就是探测器底座的接线。在实际施工中底座的安装和接线是同时进行的。

在安装火灾探测器底座时, 将盒内预留导线剥去绝缘层, 露出线芯10~15mm, 将线芯顺时针连接在火灾探测器底座相对应的接线端子上。火灾探测器的输出导线数和型号应对应。有的火灾探测器底座端子采用插入方式, 底座全部被探测器罩住。底座进线处有橡皮保护垫, 以免从上部落入灰尘、水等污染探测器。

2 手动报警按钮的安装

2.1 安装位置选取

报警区域内每个防火分区, 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安装在建筑物内的安全出口、安全楼梯口等便于接近和操作的部位。有消火栓的, 应尽量设置在靠近消火栓的位置。为了防止误报警, 一般为打破玻璃按钮, 有的火警电话插孔也设置在报警按钮上。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 应不大于25m。

2.2 安装说明

按钮的安装基本上与火灾探测器相同, 需采用相配套的灯位盒。并联安装时, 终端按钮内应加装监控电阻, 其阻值由生产厂家提供。安装时, 应牢固, 不得倾斜。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0mm的余量, 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可以兼容消防栓启泵按钮的功能。用双触点按钮兼容两者功能, 将此按钮设置于消火栓箱旁边墙上, 合二为一。

3 接口模块的安装

接口模块含输入、输入/输出、切换及各种控制动作模块以及总线隔离器等。当隔离器动作时, 被隔离保护的输入/输出模块应不超过32个。为了便于维修, 应将模块装于设备控制柜内。若在吊顶外, 应安装在墙上距地面高1.5m处。若装于吊顶内, 需在吊顶上开维修孔洞。

4 警铃安装

每个火灾监测区域内应至少安装一个警铃。一般应安装在门口、走廊和楼梯等人员众多的场所内明显的位置, 使防火分区任何一处都能听见响声。警铃应安装在室内墙上距楼 (地) 面2.5m以上。固定螺栓要加弹簧垫片。

5 门灯安装

多个探测器并联时, 可以在房门上方或建筑物其他明显部位安装门灯显示器, 用于探测器或者探测器报警时的重复显示。在接有门灯的并联回路中, 任何一个探测器报警, 门灯都可以发出报警指示。

门灯安装仍需选用相配套的灯位盒或相应的接线盒, 预埋在门上方墙内, 且不应凸出墙体饰面。门灯的接线可根据厂家的接线示意图进行。

6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火灾报警控制器分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两种形式, 它们的安装也各不相同。

6.1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一般为壁挂式, 可以直接安装在墙上, 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如果该控制器的质量小于30kg, 则使用准8mm×120mm膨胀螺栓;若质量大于30kg, 则采用Ф10mm×120mm的膨胀螺栓固定牢固, 不得脱落。在轻质墙上安装时, 应加固后安装箱体。

火灾报警控制器周围应留出适当空间, 机箱两侧距墙或设备应不小于0.5m, 正面操作距离应不小于1.2m。其底边距地 (楼) 面高度应不小于1.5m, 落地安装时, 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

6.2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一般为落地式安装, 柜下面有进出线地沟。如果需要从后面检修时, 柜后面板距离应不小于1m。当有一侧靠墙安装时, 另一侧距墙应不小于1m。当设备单列布置时, 正面操作距离应不小于1.5m, 双列布置时应不小于2m,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 控制盘前距离应不小于3m。

安装时应将设备安装在型钢基础底座上, 一般采用8~10号槽钢, 也可以采用相应的角钢。型钢的底座制作尺寸, 应与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相等。火灾报警控制设备内部器件完好、清洁整齐。各种技术文件齐全、盘面无损坏时, 可将设备安装就位。设备固定后, 应进行内部清扫, 柜内不应有杂物, 同时应检查机械活动是否灵活, 导线连接是否紧固。

7 火警专用配线 (或接线) 箱的安装及接线

建筑物内宜按楼层分别设置火灾专用配线 (或接线) 箱作线路汇接。箱体用红色标志为宜。设置在专用竖井内的箱体, 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高度及位置, 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将箱体固定在墙壁上。

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的配线应整齐, 避免交叉, 并应固定牢固。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 并与图样一致, 字迹清晰不易退色。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 接线不得超过两根。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m的余量, 导线应绑扎成束。引入线穿线后, 在进线管处应封堵。单芯铜导线剥去绝缘层后, 可以直接接人接线端子板, 剥削绝缘层的长度, 一般比端子插入孔深度长1mm为宜。对于多芯铜线, 剥去绝缘层后, 应挂锡再接入接线端子。

8 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

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前, 应进行功能检查, 不合格者不得安装。对于设备的外接导线, 当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时, 其长度应不大于2m, 且应采用管卡固定, 其固定点间应不大于0.5m。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 (箱) 应采用锁母固定, 并应根据配管规定接地。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设备盘 (柜) 内不同电压等级, 不同电流的类别的端子应分开, 并有明显标志。

参考文献

[1]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

自动报警设备 篇2

3.3.1火灾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控制器类设备(以下称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3.3.2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3.3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2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应清晰且不易退色;

3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4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5导线应绑扎成束;

6导线穿管、线槽后,应将管口、槽口封堵,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3.3.4控制器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控制器与其外接备用电源之间应直接连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3.5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农业防霜温控自动发烟(报警)装置 篇3

在農村一般用烟熏的办法来防霜,这种办法需要有人值守。为了实现农业防霜温控自动化管理,避免小区域小气候由于天气预报误差而造成的损失,以及避免农民在深更半夜起来防霜的烦恼,我产生了将电子温控技术应用于传统农业保护技术之中,实现农业防霜技术的数字化管理的想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应用所学的物理和生物知识进行了多次实验,研制成功了农业防霜温控自动发烟(报警)装置。

本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了精度为±0.1℃、可调温控范围为±49.9度用12V电源供电的数码显示温控仪,能够精确控制预防霜冻的点火临界温度,省人省时。当外界温度下降至下限设定值以下时,温控仪内继电器吸合,接通12V电瓶电源,通过导线给发烟器内电阻丝供电发热,点燃助燃品,继而引燃发烟物发烟。

发烟器采用一个放置发烟燃料的桶状容器,在容器内部装有贯容器上下两端的通风排烟网筒,在容器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上隔网和一个下隔网,网孔既能通风发烟又不会使锯末漏掉和火星进出。进风口置于容器底部,在发烟燃料燃烧时可在发烟器内产生空气对流(在此还设有风量调节阀)。在容顺上部装有一个开放式项盖,既不影响排烟又可防发烟物被雨淋。

每一温控器可并联6-8个发烟器,作业面积约14亩。本装置除发烟物和助燃品外,均可反复使用。

本装置适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粮食等农作物的防霜冻自动化管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设备的联动 篇4

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起着主要的灭火作用, 其系统由若干个组件构成, 如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 (水流指示器及压力开关) 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同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还分为二种不同的方式, 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 闭式系统包括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系统等, 开式系统包括雨淋系统、水幕系统等。在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设计时, 要根据系统的不同类型及联动设备的型号, 从而采取相应的报警、联动线路和设备, 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报警后其他设备一起共同作用对火灾进行扑救。

1.1 闭式系统的联动设计

闭式系统由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干式喷水灭火系统和预作用系统等组成,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消防控制设备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有“显示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安全信号阀的工作状态”的功能。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时应在报警总线上通过信号模块接收水流指示器、安全信号阀上接点发出的信号, 传送至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上显示其工作状态。与水流指示器、安全信号阀连接的信号模块均应有独立的报警地址编码, 并且因水流指示器、安全信号阀的不同作用, 其信号模块传输出的信号不应共用。

1.2 开式系统的联动设计

雨淋灭火系统主要由联动控制台来实现全自动和手动启动, 当发生火灾信息时, 火灾探测器会发出报警信息来对雨淋报警阀的开启进行控制, 同时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会将自动控制信号传输至联动控制台, 由联动控制台来进行开启供水泵的控制。为了保证开启雨淋报警阀的控制方式的可靠性, 对其开启方式还应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 从而实现可靠的联动控制。

1.3 探测器和设备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配合

在进行联动安装时, 探测器与喷头的安装要保证一定的间距, 不应小于半米, 同时如果报警系统的一些模块需要安装在自动喷水系统附近时, 要做好防水、防潮处理, 一般在施工中需要把这些需要防水、防潮的设备要统一装在安装盒内, 以保证其时刻保持干燥。

2 气体灭火系统的联动设计

《规范》6.3.4条对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有如下控制要求: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在报警、喷射各阶段, 控制室应有相应的声、光警报信号, 并能手动切除音响信号;在延时阶段。应自动关闭防火门、窗、停止通风空调系统, 关闭有关部位防火阀;显示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报警喷射及防火门、通风空调等设备的状态。报警、喷射阶段由火灾探测器通过信号模块接入报警总线, 在火灾报警控制器上发出声、光警报信号;相关防火门、窗等设备的关闭可通过控制模块发出控制信号动作。在火灾报警后经过设备确认及人工确认方可启动气体灭火系统。联动控制盘上只要求显示气体灭火系统的手动和自动工作、故障状态, 不要求在消防控制室控制灭火系统。《规范》没有要求无管网的气体灭火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 笔者建议从灭火柜的报警控制器引出信号线至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台显示灭火装置的状态信号, 另在保护区设火灾探测器, 通过报警总线接至消防控制室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 实现声、光报警。

3 防排烟系统的联动

为了防止在火灾发生时火焰经风管进行串通, 所以在每个防火区之间利用风管来装设防火阀, 当风管处达到一定温度时阀门会自动进行关闭, 并返回动作信号, 通过控制模块联动关闭风机。当火灾发生时, 烟气已成为危及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所以一旦发生火灾, 防排烟系统排烟阀应同时打开, 对每个分区进行排烟, 因此在排烟管道内都应设置排烟阀。联动控制台上除设自动控制外还应设手动直接控制装置。联动控制台与防排烟风机控制箱之间应设多线制联动控制线, 以便在联动控制台能自动和手动控制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 显示风机状态信号和消防供电电源的工作状接态。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对排烟阀的控制方式建议采取接力的方式进行开启, 即接线的排烟阀在火灾发生时第一个先开启, 然后第二个、第三个...最后一个, 然后由最后一个向控制室反馈动作信号, 这种控制方式比较简单方便, 同时对电源线的要求也较低, 但这种接力动作, 如果有其中一个拒动作, 则会导致后面的排烟阀都不会产生动作, 特别是当第一个就拒动作时, 则该排烟区内的所有排烟阀都不能开启, 也无法向控制室进行动作信号的反馈。针对于这种缺点, 目前有的生产厂家生产消防联动输出模块, 利用模块上的脉冲电流来驱动排烟阀, 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排烟阀的拒动作所引发的故障, 但在使用这种消防联动模块时, 需要对所安装的每个排烟阀都要安装相对应的模块。

4 电梯的联动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确认火灾后控制消防电梯停于首层, 客梯就近平层。原因是因为电梯井道具有烟囱效应, 客梯不能作为人员疏散使用。当下层发生火灾时, 客梯恰好在失火层的上面层, 如果要使客梯下降至底层, 就必须穿过失火层, 对于客梯轿厢内的人员是不安全的。因此在确认火灾后, 断开客梯电源, 使其就近平层, 并打开轿厢门, 使人员迅速撤离电梯, 从最近的疏散楼梯与安全出口疏散至安全地带。不过现在许多工程中, 消防电梯是兼作客梯的。当确认火灾后消防电梯应在首层设置紧急迫降按钮, 消防电梯停于首层的联动线, 可并联接在消防电梯紧急迫降按钮的迫降控制和返回信号接点上, 通过该接点信号控制消防电梯停于首层。

5 防火卷帘的联动

防火郑帘在火灾信息发生时, 一次下降到底, 可以有效的阻挡火热的蔓延, 因此在防火卷帘的两侧一般是需要设备探测器组及手动控制按钮的, 但这点在规范上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但根据现实情况及相关经验来分析, 由于防火卷帘的重要作用, 为防止无关人员的误操作, 其两侧不应设置手动控制按钮。当防火卷帘旁没有水幕喷水系统保护时, 应同时启动水幕电磁阀和雨淋泵。火灾探测器的动作信号及防火卷帘的关闭信号均应送到消防控制室显示。

6 结束语

在消防安全的设计上, 一个好的联动系统不仅能有效的保证火灾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扑救, 还能减少火灾隐患的发生, 因此, 设计一个好的消防联动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消防联动系统不仅仅是消防系统设计人员单独的设计能完成的工作, 还需要相应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 同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根据产品的技术特性来完成系统的设计, 并在工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 从而保证系统的灵活运用, 保证消防联动系统发挥其最大的功能性。

摘要:随着人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 目前建筑内的火灾报警自动系统在设计上更注重实效性, 在设计时把与其他消防设备的联动性紧密的联系起来。文章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 防排烟系统、电梯、防火卷帘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设备的联动配合情况。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设备,联动系统,防火卷帘

参考文献

[1]黄扬雄.电梯故障停机集中报警系统的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1 (24) .[1]黄扬雄.电梯故障停机集中报警系统的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1 (24) .

[2]李卫红.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在主电气楼的应用.安防科技2009 (6) .[2]李卫红.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在主电气楼的应用.安防科技2009 (6) .

自动报警管理制度 篇5

一、每天检查报警控制器功能,并作日记录。

二、每季应检查和试验火灾报警系统的下列功能及确认显示。

1、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分期分批试验操测的动作及确认灯显。

2、试验火灾报警装置的声光显示。

3、试验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报警功能信号显示。

4、对备用电源进行1―2次充放电试验,1―3次主要电源和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试验。

5、用自动或手动检查下列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显示功能。

①防排烟设备(可半年检查一次)电动防火阀,防火卷联门等控制设备;

②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设备;

③火灾事故广播,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灯。

6、强制消防电梯停于首层试验。

7、消防通讯设备应在消防控制室进行对讲通话试验。

8、检查所有转换开关。

9、强制切断非消防电源试验。

三、每年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应做下列检查和试验:

1、每年应用检测仪器对所有安装探测器试验一次。

2、进行第二款中除1、2以外的各项试验,其中第5项试验可作模拟试验。

3、探测器投入运行2年后,应每隔3年全部清洗一次,并做响应阀值及其它必要的功能实验,合格者方可继续使用。

家庭防盗地毯自动拨号报警器 篇6

在2007年的时候,我发明了家庭防盗地毯报警器,这个家庭防盗地毯报警器只能响警报,仅能起到吓唬小偷的作用,如果小偷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这个小设备对他来说是没有作用的。而家庭防盗地毯自动拨号报警器具有自动鸣声警报和电话自动拨号通知屋主的功能。通过在原来发明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无源电话自动拨号器”,就可实现自动拨号报警的作用,使屋主能及时发现入屋盗窃的小偷。

二、课题的产生

据高明区警方数据显示,家庭盗窃案件日趋增长,小偷撬门进屋作案已经成为当今家庭担心的主要问题。我的邻居最近也被小偷光顾了,家人十分担心家里也会被盗。为了能帮助父母免除这个担心,于是,我就产生了要改进原来的家庭防盗地毯报警器这一发明的想法。

三、原理分析

“无源电话自动拨号器”写号完成后,把它的上开关拨向上方,下开关同样也拨向上方,启动电源开关,防盗地毯就进入防盗的工作状态。只要有人撬门进屋,脚踩到地毯上并触动了微动开关,信息便传到NE555集成电路和3个电容处,使2个可变电阻、NE555电路及3个102电容起震动作用;然后信息传到放大器、蜂鸣器和二极管,起到输出作用;晶闸管起到导通与判断的作用,使声音长鸣;二极管用来触发自动拨号报警器,使自动拨号报警器启动座机电话进行自动拨号。原理图如下:

四、制作过程

1. 上网搜查关于防盗方面的产品,参考有关电路图,了解电路元件的作用。

2.  通过与老师反复讨论和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 购买相关配件,并请电工师傅帮忙制作。

4. 对电路进行反复试验,对电路进行优化。

5. 对家庭防盗地毯自动拨号报警器进行反复测试,直到达到预期效果为止。

6. 完成最终产品。

五、性能测试

1. 第一次测试在学校进行。按照家庭防盗地毯自动拨号报警器的工作步骤进行测试,触发微动开关时,有鸣声警报,但不能启动自动拨号。拿起话筒听到“这是异地手机,请正确拨号”的提示,说明此家庭防盗地毯自动拨号报警器不能正常工作。讨论分析后得出原因是学校电话需要在拨打号码前拨“9”,也就是报警器不可以在内网电话使用。

2. 第二次测试在我家里进行。家庭防盗地毯自动拨号报警器能正常工作,碰到微动开关后,立即有鸣声警报;大约15秒后,就能打通预先设置好的手机号码,进行自动拨号报警。说明此报警器能按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工作。

六、结论

自动报警设备 篇7

从本世纪50年代机电设备单元(或单机)自动化在船舶上大量采用,1961年日本建成“金华山丸”号,实现机舱集中控制和驾驶室遥控主机,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自动化船。60年代中期发展无人值班机舱,出现了第二代自动化船,如1964年日本为丹麦建造的“赛灵月”号65型油船。该船除了机舱集中控制和驾驶室遥控主机外,还有火灾探测及自动灭火装置。在机舱、驾驶室和船员居住区之间设有通信和报警装置。其后,各国船级社陆续出台了满足不同程度自动化分级的一人或无人值班机舱船舶的技术标准,从而使舰船机舱自动化纳入了规范化。

2 机舱自动化设备配置及其功能特性

机舱自动化设备各系统在船舶上的配置特性,取决于各独立系统的要求。现以主推进装置自动化系统为例,描述如下:

(1)三级操作功能。在机旁、主机集控室、驾驶室进行应急手动控制、全自动、半自动遥控。

(2)优先控制功能。机旁优先集控室、集控室优先驾驶室。

(3)主要操控装置布点。机旁控制板(LOP)、主机集控台(ECC)、驾驶室控制台(WHC)、桥楼舷翼控制台(BWC)。

(4)安全保护功能。应独立于控制和报警系统,以保证主推进装置连续安全运行。

(5)连锁功能。主推进装置的起动控制电路一般设有如下连锁环节:(1)盘车机脱开;(2)预润滑油压力不低于设定值;(3)CPP处于零位;(4)PTO离合器位置正常;(5)安全停机、应急/正常停机信号有效;(6)阻塞/备便开关处于备便位置;(7)PLC程控器等电子器件和供电电源正常有效;(8)主机转速处于点火速度以上,完成起动过程。

(6)自动跨越船舶共振区功能。当主机转速临界船舶共振点,会引起不允许的共振现象。自动系统一般设有自动跨越该共振区的保护功能。

(7)越控功能。为确保舰船安全,即使主推进装置安全系统发出停机指令,在WHC上还设有“越控”按钮,以便实施“弃车、保船”效能。

(8)应急停机功能。在LOP、ECC、WHC等处设有“应急停机”按钮,万一当自控系统保护装置失效时,实施人工手动保护停机。

(9)监测报警功能。监测、控制和安全系统监测参数越限,分为“报警”、“减速”和“停机”三级程序保护,并延伸至WHC和船员住舱等处报警。

(10)报警和制表打印功能。设有报警打印机和制表打印机,军用舰船一般还设有车令打印记录装置。

(11)彩色CRT或LCD显示功能。CRT彩色阴极射线管有逐渐被LCD彩色液晶显示器所取代的趋势。显示方式有模拟式、光柱式、文字符号图像式、快闪/慢闪/平光闪现式。

(12)指令传送功能。作为“自动控制”,“半自动控制”的应急措施。由船长在WHC发出操纵指令,ECC和/或LOP执行指令并复令给WHC,实施人工手动应急操机。

(13)主机通信功能。对双机或多机双桨舰船,主推进控制系统的微机除能按照人工设定的最佳经济曲线自动控制外,还设有参数通信功能,变双手柄操机为单手柄操双机或多机成为可能。

(14)声光组合报警器。一般在机舱设有若干个声光报警器,组合有如下报警功能:(1)主推进器自控系统报警;(2)电站辅机等系统报警;(3)通用报警;(4)火警报警;(5)CO2灭火报警;(6)电话召唤呼口;(7)传令钟指令呼叫。对不同系统的报警或呼叫信号,可以发出3组不同频率的声响和闪光信号,当值守人员应答后,闪光信号由快闪变慢闪,声响信号停止,报警、召唤信号消失后,光闪停止。

(15)值守人员监护、呼叫装置-冷库呼救、病房医务监护呼叫、值守人员监护、锚机和消防泵过载/故障报警等。

(16)UPS不间断电源-按船级社配置供机舱自动化系统的不间断电源应满足断电后连续使用15分钟的要求。

3 机舱自动化设备监测和报警

3.1 机舱自动化设备监测系统

(1)测点数量与船舶自动化系统的复杂程度相关。

(2)测点采样接口方式并非统一固定模式,而是取决于该船系统组成。

(1)5000吨级油轮测点采样接口进入全船监测报警系统和探火/可燃气体探测器;

(2)军用舰船除分别进入全船监测报警系统、损害管制系统外,还分别接入电站、直升机等独立系统,分别由各主管部门监视。

(3)测点数量与舰船的吨位不成线性关系。(1)053HT导弹护卫舰:621点/1700吨,约0.153点/吨;(2)5000吨成品油轮:251点/5000吨,约0.050点/吨;(3)大型舰船的测点数量与船吨位的比率还要低于0.005点/吨。如22000吨级补给舰:898点/22000吨,约0.041点/吨。从中发现成品油轮的测点与船重吨位比率仅为护卫舰的1/3,大型补给舰约为护卫舰的1/4。

(4)测点数量机舱自动化系统采样量,从侧面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自动化程度越高,采样点越多,船价可能会越高。尤以军用舰船从高可靠性出发,要求自动化系统采用热备件的“冗余设计”,故其代价就较一般民用船高出一档成为不争之事实。

3.2 机舱自动化设备报警记录系统

3.2.1 单元组合式报警系统

(1)组成。工况参数检测装置、中央报警控制单元、报警器,无人机仓还有延伸报警单元。

(2)原理。中央报警控制单元根据工况参数检测装置的数据或信号,经延时确认为持续越限或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

(3)分类。按工作方式分有连续监视报警系统,(又分监视和监测),检测开关量、二位信号和越限模拟量,后者还检测实际模拟量值;巡回监测报警系统,特点为所用传送线少而检测点多。按处理二位信号电器分有触点型和无触点型。

(4)功能。声、光报警和声、光应答;连续报警;延伸报警和重复报警;故障自检、试验自检;非运行机组的报警信号自动闭锁。快闪报警流程:持续故障→按“声应答”消声→按“光应答”→平光(到故障排除)。(声应答先、光应答后,两者联锁)(光应答:故障报警→闪亮,故障记忆→平光即常亮,故障消失或正常→熄灭)。慢闪报警流程:故障自行消失,应按“声应答”消声和“光应答”,若在“光应答”前自行消失报警灯由快闪变慢闪。连续报警:故障消声后,出现新故障,重新出现吼鸣和闪光。延伸报警和重复报警:无人机舱故障,延伸至驾驶室、轮机员室和餐厅报警,只有声应答,机舱延时3分钟内无人光应答则重复报警。闭锁控制:为避免错误连续报警,分组闭锁不运行设备的参数检测。

3.2.2 传感器(发送器)报警系统

(1)机舱常用报警传感器、按检测参数分为:温度、压力、液位、粘度、烟雾、二氧化碳、火警、位移等。

(2)机舱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敏电阻、温敏二极管、感温包等。动力装置常用传感器除前两种外还有:铜热电阻、铂热电阻。热电偶:基于热电势原理(不同金属导体结点置于热端,冷端产生不同电势);简单、可靠、精度高,适用于远距离传送温度信号,常用来检测船舶动力装置箱体内、管路内的高温气体、蒸汽或液体介质的温度。热敏电阻:半导体元件;体积小、感温灵敏度高,可置入狭窄的空隙、腔体、内孔,船上用于轴承、热保护报警、火警测温。铜热电阻:基于阻温关系原理;测高温易氧化,用于监测冷却系统温度(40~60℃内)。铂热电阻:原理同上;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国际温标规定在-259.34~630.74℃内作标准温度监测仪器。

(3)压力传感器按原理分:电位器式、应变式、电感式、电容式(四种属弹性)、压电式等;机舱常用的压力传感器有:弹簧管或片、波纹管、膜片、膜盒、应变片等。检测压力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压电式用于检测气缸爆发压力或喷油嘴压力;弹簧管和波纹管用于检测气、液压;波纹管还用于检测温度。

(4)机舱常用的液位传感器有浮子式、静电式、电极棒式、电容式、超声波等。

(5)测主机转速常用非数字转速传感器为测速发动机式;测辅机转速常用非接触转速传感器为磁电脉冲式;转速传感器还有光电式、离心式。

3.3.3火警(消防)报警系统

(1)火警探测器船用种类有感温式利用火灾前兆的温度效应探测火警、感烟式利用火灾前兆的烟气浓度探测火警、感光式根据火焰光谱特性和光照强度和闪烁特性检测火灾。

(2)报警系统是用来检测烟雾浓度的装在各舱室的同类传感器,有超标时发出开关信号,通过或门电路发出声光报警。消防电铃等设在驾驶台,船员、旅客居室通道上。消防报警监视装置设在驾驶室,值班驾驶员听到警铃查看火警区域,(通过信号灯)关闭该区域通风机。当发生失火时发出火警声(间断警铃)、光(红色闪光)报警;按下消声按纽、火警灯仍亮(正常灯灭、故障发生灯闪、故障存在灯亮)。另外还配备手动(玻璃)报警按纽(器),相当于自动火警探测器的常开触点,人发现火警使用按纽,小锤击碎按纽盒的玻璃,按纽灯亮接通触点,报警信号发到报警指示器;消防通道边装有多个,原始安装与触点状态为并联/断开。

(3)监测探测器。每一火警分路只一个(火警探测器多个),可同时探测火警和检测断线报警(蜂鸣声/黄光),装在终端;同时有火灾和断线,火灾优先报警;不能检测断线处最后的火警探测器与监测探测器应对换。

(4)气体探测器。装于危险处所空间底部,使较重的可燃气体扩散进入探头。

(5)消防报警系统和机舱组合式报警系统,二者分别使用不同种类的报警音响设备。

3.2.4报警记录系统

(1)显示和打印。(1)动态显示被测参数;(2))动态实时显示电站系统各种状态图;(3)可进行运行参数全段、分页、故障、故障恢复及召唤等各种打印。

(2)报警同时发出声光信号。声响报警信号应有信号收悉后的消声装置,但消声后不得影响后来报警信号的收悉。光报警信号应为闪光信号,当声响信号被消声时,闪光信号应同时转为平光信号,并一直保留到故障消除为止。

(3)有关机器正常的停机和启动过程中,必然会引起某些控制参数过多地偏离整定值,此时考虑能自动连锁报警屏蔽线路,以防报警器误报警。

(4)报警系统线路独立于安全系统,并尽量独立于控制系统线路。同时应能对报警系统的所有声光报警和指示灯工作状况进行试验。

(5)所有测点均可以进行整点自动记录、报警和消警记录及应急自动记录功能。

摘要:本文以船舶机舱自动化配置为切入口,针对当今世界造船发展趋势,围绕船舶机舱自动化的发展历史、现状、设备配置及设备监测与报警技术展开详细分析,由此为达到正确使用船舶监测与报警技术,确保船舶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船舶,自动化,设备配置,设备监测与报警

参考文献

[1]陈弘扬.船舶信号[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

[2]闫世杰.船舶信号[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

自动报警设备 篇8

电力系统中调度自动化设备众多,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运行维护人员通常很难对各个系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况且要求运行维护人员随时监视多个在线系统的所有设备运行状况也不太现实。因此,人工监测的方式不可能有效监视各个系统运行工况并及时发现系统的各种问题[1]。

上海市电力公司根据自己的现场实际,利用设备状态在线报警[2,3]技术,建立了自动化设备状态报警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对各调度自动化设备的有效监测,减轻了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设备可靠性。

1 系统设计思路

上海市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设备状态报警系统主要监视在线系统中所有计算机设备、网络、软件平台、进程、重要资源、重要活动、重要数据。具体包括:

1)调度自动化各子系统的主机进程及磁盘报警信息。

2)2套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总负荷、总出力、总受电实际、总受电计划数据的比较结果报警信息。

3)受电口各分量多数据源差值结果报警信息。

4)插值计划与实时计划的比较结果报警。

5)CPS1(自动发电控制(AGC)性能评价标准之一)本地计算结果与华东总调反送结果的偏差报警信息。

6)GE公司SCADA系统主要服务器总的CPU、内存的负载率报警信息。

7)母线平衡表结果报警信息。

8)地调负荷总加的双向偏差报警信息。

9)隔离程序的运行状态信息。

10)送给华东总调的数据不成功报警信息。

11)发送给华东总调的超短期结果不成功报警信息。

设计中要求系统能够方便地采集维护人员所关心的重要信息,采集结果按预先设定的报警限值进行分析处理,将报警结果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反馈给维护人员。系统提供了多种界面进行报警限值的设定,可设定重要遥测的上限和下限值,当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时,系统自动报警。系统可针对上限和下限设置死区,在死区范围内只报警一次,防止监视量在限值附近频繁波动,造成大量的报警干扰信息。系统还可设置报警限制次数,对每种类型的报警信息进行次数限制,防止该种类型报警信息大量出现,干扰维护人员判断,例如大量遥信抖动造成的报警信息。次数限制有助于保留重要信息,免去无关信息的干扰,可以让维护人员有效集中精力,关心重要信息。系统还提供问题诊断的辅助信息显示及运行统计功能,以3种方式发出提示:手机短信、语音电话和用户所用的局域网内计算机。提示对象不仅仅是值班人员,也可以是某一系统专责。

2 系统架构

上海市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设备状态报警系统采用模块化方式设计。整个系统由系统管理、信息收集和信息传输等3大模块组成。这些模块设计采用面向对象[4]技术,各个模块设计相对独立,模块的内部更改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这3个模块之上是展示模块。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2.1 信息收集模块

信息收集模块负责实现具体的报警信息获取,并形成相应的可扩展置标语言(XML)[5]数据文件。收集的信息类型主要有:

1)电网实时数据

此类数据包括电网总负荷、总出力及其他一些重要的遥测、遥信数据,或远程终端设备(RTU)启停等状态信息。该类数据与各个应用系统密切相关,一般没有通用的接口获取这些信息。上海市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设备状态报警系统开发了通用接口平台,可以统一管理各系统的接口。各系统接口只需开发各自动态库,由通用接口平台加载,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效率,也有效避免了各系统之间互相干扰的局面。

2)操作系统通用数据

此类数据包括CPU负荷、内存占用率、关键进程是否存在等信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鉴于报警系统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重点考虑了各操作系统之间的差异,针对各操作系统获取此类信息的不同接口进行编程,屏蔽各操作系统之间的差异。本系统采用了自适配通信环境(ACE)作为实现跨平台的基础构架。

2.2 信息传输模块

信息传输模块是一个通用的进程,主要作用是将指定目录下的文本文件采用文件传输协议(FTP)按照指定时间间隔发送到目标节点的指定目录。

该模块分为2个子部分,一部分是配置文件,另一部分是守护进程,根据配置文件中的配置,定时把文件发送到指定目录。通过该模块,实现2个方向的信息传送,一个是收集的调度自动化状态信息的上送,另一个是配置信息的下传,如图2所示。

配置文件描述了如下信息:待发送文件的所在目录、待发送文件文件名、发送的目标主机名及IP地址、发送的目标目录、发送时间间隔、发送不成功的重试次数、发送模式(定时发送/周期发送等)。

守护进程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配置文件信息,将指定文件按照指定模式发送至指定目录。守护进程着重处理跨平台和并发问题,其中如何处理并发问题是系统的一个难点,守护进程发送的文件,是由信息收集模块生成的,如果某文件发送时,该文件信息尚未生成完毕,就会导致发送的文件不完整。本系统采用加锁的方法,在一个进程打开该文件时,就禁止另外进程访问该文件,防止传送的文件和信息不完整。另外,可通过判断文件生成时间等方式以避免文件重复发送等问题的产生。

2.3 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包括主机配置子模块、进程监控子模块、报警日志子模块、系统管理监视界面、文件接收监控子模块等,提供系统管理的功能。

1)主机配置子模块:

该模块为数据库配置工具,通过其界面管理进程,可配置整个系统运行需要的各种信息。

2)进程监控子模块:

主要负责其他进程的监视管理,如果发现某个关键进程退出,它将立即根据系统配置,重新启动该进程,若启动不成功,将会报警。

3)报警日志子模块:

主要负责整个系统的日志监视和查询,详细的日志信息能够有效帮助管理人员维护系统,解决系统运行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和故障。

4)系统管理监视界面:

通过该界面,可以监视系统目前运行的进程,并可对进程进行启停,同时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视。

2.4 报警展示模块

报警展示模块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6],SOA保证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所谓服务,是通过可变编程接口能方便访问的特定应用。SOA由服务中介、服务提供对象、服务使用对象这3个部分组成,服务提供对象向服务中介进行注册,服务中介根据服务使用对象的请求,将服务端和客户端进行绑定。如图3所示。

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且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这种具有中立的接口定义(没有强制绑定到特定的实现上)的特征称为服务之间的松耦合。松耦合系统有2个优点:一是它的灵活性;二是当组成整个应用程序的每个服务的内部结构和实现逐渐地发生改变时,它能够继续存在。

报警展示模块对外提供报警数据服务、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等第三方厂商提供的系统和报警系统客户端向报警展示模块注册请求报警数据。监测对象发生异变时,报警展示模块向提出服务请求的用户发出提示,提供报警数据。通过SOA实现了报警方式的灵活多样和可扩展性。

采用手机短信方式,针对不同用户定制的报警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该用户手机。这样便于及时处理各种重要故障,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报警系统客户端提供了语音功能。用户对不同报警可选择不同声音,同时可选择报警次数,在画面上可对不同报警选择不同颜色,对已经处理的报警可进行确认或选择自动复归,通过提供这些功能,减轻了调度员的工作强度。

3 系统实施的关键问题

3.1 跨平台

监测对象运行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之上,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NT4.0/2000/XP,POSIX/UNIX和Linux等,硬件平台包括工作站、服务器和微机。

为了保证设备状态报警系统能对多平台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监测,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跨平台、分布式环境[7]特性。上海市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设备状态报警系统的实现采用了ACE[8]中间件[9]。

ACE将异种环境下各式各样的复杂性隐藏在底层。与其他众多基础设施中间件不同的是:ACE能够在程序需要的任何地方提供最大的灵活性,但不会损及系统的性能或可伸缩性。

3.2 跨分区

整个系统分别在安全Ⅱ区和安全Ⅲ区设置信息采集节点,这2个节点负责采集分别处于物理隔离两端的各个系统的自动化状态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统计汇总。安全Ⅱ区信息采集节点将信息采集汇总以后,借助于物理隔离信息同步程序将安全Ⅰ、Ⅱ区自动化状态信息传送到安全Ⅲ区信息采集节点。同时,安全Ⅲ区信息采集节点通过事件管理服务器将信息采集汇总后送往安全Ⅲ区Web服务器。

在安全Ⅲ区Web服务器上开发统一报警界面,并实现以手机短信、语音电话和报警系统客户端方式报警。系统部署网络拓扑图如图4所示。

3.3 获取监测对象信息

调度自动化设备状态报警系统监测对象较多,对不同的对象信息采取不同的获取方法,主要包括3种方式:

1)利用监测对象提供的接口访问调度自动化系统内部信息,主要用于一些实时数据信息的获取。

2)采用标准商用数据库接口,直接访问监测对象的数据库。

3)采用操作系统底层应用编程接口(API)获取系统信息,该种信息获取完全独立于自动化系统本身,主要用于进程信息、磁盘信息、CPU信息及网络状态信息的获取。

3.4 统一的监测信息格式

鉴于XML文件的自描述及可伸缩性,数据文件格式采用XML[10]文件形式存放。数据文件内容的组织形式如下:

<datatable>

<data kind=”” name=”” value=”” outbtype=”” alarmlevel=”“ alarmcolor=” “ desc=” “ />

<data kind=”” name=”” value=”” outbtype=”” alarmlevel=”“ alarmcolor=” “ desc=” “ />

</datatable>

报警系统客户端界面截图如图4所示。

上海市电力公司基于SOA的调度自动化设备状态在线报警系统,已经完成了实施工作,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已经成为自动化系统监测和维护的重要手段,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4 结语

调度自动化管理的设备多,依赖人工监测设备状态的方法效率低下。本文结合上海市电力公司的现场实际,阐述了上海市电力公司在实施调度自动化设备状态报警系统中的若干问题,包括监测对象的选择、系统架构、系统实施中的关键问题等。本文采用ACE中间件实现了跨平台屏蔽不同系统之间的复杂性,报警展示模块采用SOA,使得报警手段多样化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该系统目前已经成为上海市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设备状态监测的重要手段,减轻了人员负担,提高了系统维护保障效率。

参考文献

[1]WOLLENBERG B F,SAKAGUCHI 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ower system operations.Proceedings of the IEEE,1987,75(12):1678-1685.

[2]唐涛.电力系统厂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4):92-97.TANG Tao.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for the automation technology of power plants and substation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4,28(4):92-97.

[3]苏鹏声,王欢.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1):61-65,82.SU Pengsheng,WANG Huan.Technology analysis of state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3,27(1):61-65,82.

[4]Object FAQ.[EB/OL].[2008-10-03].http://www.objectfaq.com/oofaq2/body/basics.ht m.

[5]Extensible available markup language(XML)W3C[EB/OL].[2008-10-03].http://www.w3.org/xml.

[6]ZHU J.Web services provide the power to integrate.IEEE Power Energy,2003,1(6):40-49.

[7]TANENBAUM A S,STEEN M V.Distributed systems:principles and paradigms.Upper Saddle River,NJ,USA:Prentice-Hall,2002.

[8]ACE.[EB/OL].[2008-10-03].http://riverace.com/index.ht m.

[9]傅新奇.使用中间件TongLI NK/Q实现应用级数据复制.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16):81-83.FU Xingqi.Application level data duplication via middle-wate TongLI NK/Q.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3,27(16):81-83.

自动报警设备 篇9

1 设计应用的背景和目的

传统的调度自动化运行维护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调度自动化值班室的人员定期对自动化机房的环境、空调设备、电网的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电源、系统软件进程等进行人工方式逐项的检查。

(2) 当发现问题时, 等待调度和监控人员汇报缺陷问题再进行处理。

以上两种传统的方法有很大的弊端, 前者由于运行人员的任务量太多, 造成效率低下;后者虽然有很高的效率, 但是失效差, 当觉察的时候问题已经产生。假如系统中有某一个监控软件退出时, 监控人员没有及时察觉, 就会造成发现与处理问题的不及时, 影响到整个安全运行。所以要对整个调度自动化系统优化和重新设计, 研发自动报警系统, 实现系统在运行状态时的在线监视, 提高整个系统设备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

2 系统设计思路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首先要考虑因特网等高新技术对于电力企业产生的影响, 设计成具有一体化平台下的网络化与多功能系统。系统的设计思路要求:

(1) 可靠性。系统提供了多种界面进行报警值的限定, 如果超过了规定的上下限值的时候, 系统此时就会启动自动报警, 在设计的时候要避免系统由于数值设定的问题而造成频繁报警的情况发生, 这样可以让维护人员主要集中精神去关心和处理更加重要的问题。

(2) 便捷性。搜集到十分重要的有用信息, 对于搜集的数据和结果, 要根据之前设置好的报警值来做仔细的研究分析, 并且报警的结果能够很直观的反馈到运行人员那里。

(3) 高效性。系统要可以对实时数据进行非常高效的处理, 报警信息可以通过语音电话与手机短信的方式随时传递给值班的工作人员。

3 结构设计

调度自动化状态在线报警系统进行模块化的设计方案, 其中包含信息通信设备传送系统的模块设计、信息调度中心系统设计、信息收集系统设计等三个模块设计。三个模块之间的设计相对独立起来, 这样一个模块的内部发生改变时不会影响到另一个模块正常运行。

(1) 信息收集系统的设计。信息收集与交换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对于具体报警信息的收集获取, 通过人机联系系统将电网运行的情况进行集中有选择的显示出来, 并进行实时监控。

电网实时数据, 这一类的数据包括电网的总负荷和总出力与其他一些重要的遥测遥信等状态数据。这类数据与每个应用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常没有通用的接口去收集这些信息。而先进的调度自动化设备状态在线报警系统具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平台, 对各个系统的接口实行统一管理, 各个系统之间不互相干扰, 对于数据获取数据的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2) 信息通信设备传送系统的设计。信息通信设备传送系统的设计是一个通用的进程, 收集到的信息根据文件传输协议 (FTP) 通过根据配置文件信息, 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发送到目标节点的制定目录。在传送系统中包含两个部分, 配置文件和守护进程。此传送系统会根据设备的配置, 在特定的时间把文件传送到指定的目录中, 从而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状态信息的上送与下传。在守护进程中, 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跨平台与并发问题。由于守护进程发送的文件是系统自行收集而来的, 如果在发送的时候文件没有全部生成, 就会导致传送文件的缺失、不完整。另外, 传送系统需要采用加锁的方式, 若一个正在被一个进程打开, 则禁止另外的进程访问此文件, 从而确保文件信息的完整性。

(3) 信息调度中心系统的设计。1) 主机配置模块。主机的数据库里储存了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该模块是数据库的配置工具, 通过界面管理进程来配置整个系统运行需要的各种信息。2) 进程监控模块。此模块的功能是对其他模块的进行进行监视管理, 当一个进程发生异常退出时, 就会根据系统的设置重新启动该进程。若重新启动失败, 则自动报警。3) 报警日志模块。此模块的功能是将系统的监视情况进行汇集整理, 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帮助工作人员详细的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 及时发现问题, 便于发现故障。4) 系统管理监视界面。通过系统管理监视界面, 可以监视系统运行的进程情况, 还可以对进程进行启动停止, 运行管理人员通过对系统运行情况的监视, 并对报警进行及时的处理。

4 系统实施的关键问题

(1) 跨平台问题。调度自动化系统十分的复杂, 每个操作系统组成软件操作系统与硬件配置的构成都不相同, 为了能够保证设备状态报警系统对多平台调度自动化进行监测, 系统需要有十分良好的跨平台和分布式环境特性。

(2) 获取监测对象信息。获取监测对象信息主要有三种方法:1) 利用对象提供的接口访问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内部信息,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实时数据信息的获取。2) 采用标准商用数据库接口, 直接访问检测对象的数据库。3) 通过采用操作系统底层应用编程接口获取信息。

5 结语

调度自动化管理的设备众多, 实行人工监测设备状态的方式效率比较低下。使用具有针对性的调度自动化状态在线报警系统能够极大的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有效提高系统维护保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秦杰, 马韬韬, 郭创新.调度自动化设备状态在线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06) :95-98

自动报警设备 篇10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相互配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管道、供水设施、水流报警装置、洒水喷头、报警阀组等组件组成, 并能在发生火灾时喷水的自动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时, 应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的设备选型, 设计相应的报警、联动线路和设备。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配合发表一下看法:

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湿式、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闭式系统的相互配合

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和干式喷水灭火系统中湿式报警阀的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喷淋泵等设备的选择, 均需要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配合设计。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6.3.3.3条规定, 消防控制设备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有“显示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安全信号阀的工作状态”的功能。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时应在报警总线上通过信号模块接收水流指示器、安全信号阀上接点发生的信号, 传送至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上显示其工作状态。在设计时还应注意所选择的信号模块接收信号的接点方式分无源接点和有源接点两种, 一般均采用无源接点输入方式。当设备输出的信号和信号模块的输入信号接点方式相同时, 则直接接入使用;当设备输出的是有源接点信号, 而信号模块只接收无源信号的接点时, 应通过信号转换如用中间继电器转换为无源接点。

1.2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与雨淋灭火系统、水幕灭火系统等开式喷水灭火系统的相互配合

火灾发生时, 自动开启雨淋报警阀和启动供水泵后, 向开式洒水喷头供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开式喷水灭火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为:需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 控制开启雨淋报警阀, 由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将自动控制信号传输至联动控制台, 在联动控制台实现自动和手动启动供水泵等。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防烟和排烟系统的相互配合

防烟和排烟系统主要由防烟与排烟风机、管路、风口、防烟防火阀等组成。现在防烟防火阀均具有当烟气温度上升到70℃时强行打开或关闭, 并输出电接点信号的功能。在工程中未设置有消防控制室的防烟和排烟系统设计时, 可利用此电接点的信号直接引至相应的加压送风机和排烟风机的电控柜, 强行开启防烟和排烟风机, 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系统。当防烟和排烟风机总管道上的防烟防火阀温度达到280℃时, 其阀门自动关闭, 行程开关输出接点可直接联动防烟和排烟风机关闭。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工程, 防烟和排烟系统的设计宜使用电动防火阀, 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6.3.9条规定, 在电动防火阀处设置控制模块, 火灾报警后开启相应防烟分区内的加压送风口或排烟口的电动防火阀, 关闭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系统, 并返回动作信号。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开启, 应将自动联动控制信号经联动控制线传输至联动控制台, 同样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6.3.1条的规定, 联动控制台上除设自动控制外还应设手动直接控制装置。联动控制台与防烟和排烟风机控制箱之间应设多线制联动控制线, 作到在联动控制台能自动和手动控制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 显示风机状态信号和消防供电电源的工作状态。有的工程设计中将排风和排烟共用一套系统, 平时排风, 火灾时排烟。火灾报警后, 应开启该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 同时关闭排风口, 联动开启排烟 (排风) 机。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防火卷帘的相互配合

防火卷帘电机电源一般为三相交流380V, 防火卷帘控制器的控制电源可接交流或直流24V。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6.3.8条的规定, 在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卷帘两侧设感烟、感温探测器组, 在其任意一侧感烟探测器动作后, 通过报警总线上的控制模块控制防火卷帘降至距地面1.8m, 感温探测器动作后, 防火卷帘下降到到底;作为防火分区分隔的防火卷帘, 当任一侧防火分区内火灾探测器动作后, 防火卷帘应一次下降到底。防火卷帘两侧都应设置手动控制按钮, 在探测器组误动作时, 能强制开启防火卷帘。当防火卷帘旁设有水幕喷水系统保护时, 应同时启动水幕电磁阀和雨淋泵。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工程, 火灾探测器的动作信号及防火卷帘的关闭信号应送至消防控制室显示。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消防设备选择的相互配合, 应结合消防产品的详细技术资料, 与相关专业密切配合设计出安全、可靠、合理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摘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受到所选择的各种消防设备的制约, 所以必须要相互匹配。下文是关于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和排烟系统、防火卷帘中现在普遍选用的消防设备相互配合的论述。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和排烟系统,防火卷帘,消防设备

参考文献

上一篇:聆听月光曲下一篇:定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