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听课体会

2022-07-02

第一篇:高中生物听课体会

高中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上周末有幸听一节课:“有氧呼吸的过程”,感悟良多,写下来与同仁共享。 一.课堂实录: (一)有氧呼吸的过程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1)有氧呼吸的过程 (2)能量多少的区别? (3)反应物有哪几种? (4)氧的来源,酶能否缺少? (5)有氧呼吸的本质? (6)atp的水解过程? (7)散失的能量可惜否? (8)发生的场所? (9)粮仓中间的粮食为何易生霉?(引出粮食的正确保存方法:通风,干燥) 3.有氧呼吸知识小结: (1)总反应式: (2)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

2、h2o,同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

1.反应条件:缺氧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过程:分两个阶段 2.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发酵。 (1)酒精发酵(酵母菌制酒) (2)乳酸发酵(剧烈运动) (三)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生完成) (四)知识的实际应用: 1.出血伤口的处理(创可贴,透气) 2.植物松土(呼吸,防水淹,土壤板结) 3.水稻田要露、要晒

4.发酵生产(酒、酱油、醋) 5.破伤风疫苗

6.提倡慢跑(有氧运动) 7.贮藏粮、蔬菜、水果的环境(低温、低氧) (五)巩固练习 二.评议

1.上课声音轻柔,讲授知识点时娓娓道来,给人的感觉就象是在讲故事;而提问时声音抑扬顿挫,引领大家层层深入的思考。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师的提问设计巧妙,问题的连贯性很好、逻辑性严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教学目标。还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听课老师的注意,学生在提问和回答问题时不必起立,像国外大学的自由上课气氛,学生显得很自在,而且这样也节省了时间。

2.上课的节奏掌握得得心应手,提问时给足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且老师还特别仔细倾听学生的质疑,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而不是拘泥于对教材的处理,敢于让学生展露错误,还借此作为了课堂资源的延伸。(在一个知识的巩固练习中,有个学生分析不当且叙述较长,这种情况一般老师因怕完不成教学目标从而都会打断学生的讲述,但老师却给予了鼓励的语气和目光,耐心引导学生解决了疑问。可以想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心情是愉悦的,学习是高效的。) 3.课堂活动和练习的安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把对知识点的掌握分成了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归纳性、评价性,像抽丝剥茧般让学生轻松理解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本节中,老师大量联系自然的、工农业生产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起了学生和听课老师极大的兴趣,极好的体现了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教学本质。在学生和老师不停的质疑和答疑中,让我们明白了怀疑和好奇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不拘一格的提问中,我们看到了敢于质疑教材、权威的初生牛犊的勇气,相信这样的孩子就是我们中国振新的希望。

5.最后也小结一下听课的体会:这是我随意去听的一节课,感觉却是天然去雕琢(经常听的一些课彩排了三四次,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天衣无缝,完美无瑕,却让学生和听课者都味同嚼蜡),这体现了老师专业素养的深厚,对学生的关爱让人感到其人格魅力的高尚,情景创设到位,真正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一节优质课。

第二篇:高中生物听课后感想

上午听完课后,一时乱想了很多。

(一)

是不是有三个大的前提:1十八中好了、我们每个老师会更好;2 人民名义中的“不缺少聪明人、但缺少忠诚的人”;3 做不做是态度、好不好是能力。由此推出:1怎么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2 踏踏实实做事会不会过时;3 会不会批评尽所能做事的人(即使结果不完美)。

(二)

教学的环节是不是就是“学”与“用”这两个环节。①“学”就是教给学生知识为什么是这样、是一个什么知识点、知识间有什么联系。②“用”就是学生能分析并解决问题。比如“基因的表达”,常规课就是教给学生转录、翻译的过程,教给学生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不同,也就是回答了:是一个什么知识点。如果是公开课,一定会教给学生转录为什么是这样、翻译为什么是这样;在回答为什么时一定注意了知识间的联系。比如基因表达的“用”可以设置问题情境:怎样得到一个蛋白质(可以提取 分离 纯化;可以获取目的基因 导入大肠杆菌 原核表达出目标蛋白质 加工为有功能的蛋白质;根据氨基酸序列倒推出mRNA 运用逆转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再基因工程)。怎样研究基因的功能(该问题可以等同于怎样控制性状)【正向思维有获取目的基因 转基因 由转基因生物的性状得知基因功能;反向思维有通过各种技术(Ⅰ农杆菌插入突变

ⅡRNAi RNA干扰技术使mRNA降解 Ⅲ各种基因敲除技术等)获得突变体、与野生型比较反推出目的基因功能。等等】 比如“遗传规律”的“用”,可以是真实性状的遗传,或者是一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分离定律,可能有不完全显性、也可能有致死等等;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互作);或者是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连锁互换、基因互作、致死等等),同时考虑环境的影响。 比如“神经调节”的“用”,可以是真实的反射弧;可以是真实反射弧的各个环节:比如神经递质的释放与否、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情况等等;可以是通过反馈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实例。

第三篇: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赴红星一场学校听课学习心得

2014年12月12日,我参加了十三师教研室在红星一场进行的教研活动。我听了红星一场学校乔红老师的《病毒》一课,使我对新近教研室倡导的“教学评一致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通过本次听课活动感受颇多:

1、红星一场学校生物老师乔红在一上课就确立了教学目标,给学生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在课堂上乔老师更像一位朋友,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乔红老师在上课时,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要向乔老师学习的地方。

2、:乔老师巧妙设计评价任务,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乔红老师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最后留的作业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橡皮泥制作病毒模型,并加以引导学生正确做法,结果不言而谕,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使本堂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立足于学生,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知道了去哪里,接着就要考虑怎么去了。乔红老师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堂中采取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来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师生互动、创设情境,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4、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加注重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生物学科,怎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生物意识,动手操作能力是中学生物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就是要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然后把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真正实现了实践性学习的原则,使枯燥无味的生物知识转化日常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乔红老师在《病毒》这一课教学中,开篇就引入了新近发生的埃博拉病毒,使学生一下就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通过这次听课,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更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感悟,今后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方法实实在在落实到课堂中去。

火箭学校

付江丽

2014.12.14

第四篇:生物听课心得体会

2014年10月20日,我参加了在育才中学举行的初中生物听课活动,无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使我受益良多,现将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所感觉到的,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育才中学的颜秀红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通过采取互动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对生物课更加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调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老师学习的地方。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比如沙敦中学的郭兰子老师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自己去总结没有分解者的后果,并加以引导学生正确做法,结果不言而谕,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使本堂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教师不在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店子中学的李艾玲老师和马头一中学的李昭老师采用的讲课模式,既活跃了课堂,又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培训,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许多差距与不足,也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感悟,今后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生物老师。

2014/10/21

第五篇:高中语文听课体会

我的听课体会

在10月14号的活动中我们一共听了六节课,这六节课各有特色,都有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中给我震撼最大的是张雷老师的《陈情表》。她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地方给我印象特别深刻:

一、于卓琳老师说:“一节好课是老师个性的体现。”我不知道生活中的张老师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她在课堂上光芒四射,显得很有魅力。因为她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甜美的笑容,暖暖的话语,微微前倾的姿态,这些都让我们觉得她在用心和我们交流。

二、教学设计的实质应该是问题设计。一堂好课不在于你设计了多少个问题,而在于你的问题是否有代表性,是否有层次性,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张老师只用了一个问题就抓住了全文的要害:假如你是晋武帝,文中哪些文字最打动你,使你收回成命?围绕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思考知道了李密小时候的伶仃孤苦,祖母抚养他的艰辛,他和祖母之间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以及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心情,如果我们是晋武帝,大概也被感动了吧。其实这就是李密写《陈情表》的目的。这个问题可谓切中了要害。

三、文言文教学应该“文”“言”兼顾。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太过重视“言”,而忽视了“文”。这让文言文变得乏味,也失去了韵味和内涵,更让学生失去了和古人对话的机会,变成了干巴巴的文言字词的学习。张老师很好地处理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适时点拨字词。这个方法值得借鉴。

四、充分尊重学生,师生关系融洽。让学生读课文时,老师说“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学生读错时,张老师说“他有哪些地方和你读得不一样”。我们平时可能很少注意这样的细节。而恰恰正是这些细节,让学生觉得自己被尊重了,自己有自主性了,从而学习积极性也就高了。

五、语文课完全可以和时代接轨。这是一节文言文,但是张雷老师最后设计的作业却充满了时代气息。也许我们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他们会不愿意写,会应付了事。但是让他给一个热门的帖子跟帖,他一定很乐意,并且会用心去构思,因为这和他最关心的网络有关。我们的教学中为什么不能设计一些紧跟时代步伐的环节呢?

另外,田百合老师的点评也很精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句话是“我们缺的不是智慧,不是经验,而是视野。”其实我们备课的时候也很用心,讲课的时候也很卖力。我们也时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只是我们似乎缺少了一点新的东西,这次活动恰恰给我们送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真诚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交流。

上一篇:工资系统实验报告下一篇:高中英语情态动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