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语言文采

2022-07-29

第一篇:作文训练语言文采

让作文语言有文采作文教案

让作文语言有文采作文教案 教学目的:准确把握作文语言,使其有文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让我们作文中语言“亮”起来。

二、复习高考说明对作文语言要求: 展示投影。

高考说明对作文语言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要求是语言通顺,这一点我们基本上都能做到。而发展等级要求是语言有文采。具体包括四个方面:(1)词语生动。(2)句式灵活。(3)善于运用修辞手法。(4)文句有意蕴。

三、结合高考说明谈谈如何让作文语言“亮”起来。

(一)

词语生动形象

请同学们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先请看第一段:

1、改革开放,我们打开胸襟,接纳外国优秀思想、技术、管理模式,在引进这些先进东西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如西方一些腐朽人生观、价值观,堕落生活方式,以至于毒品也乘机进入,但我们决不能因为改革开放有负面影响就不继续坚持,不能因噎废食,我们要在坚持改革开放同时与这些消极、腐朽事物进行坚决斗争,把它们排斥于国门之外。

这一段中心内容是改革开放后应该怎样对待西方文化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政策。同样还是这个问题,再请看第二段文字:

2、春雨淅淅沥沥,田里禾苗竞翠争绿。但是,你看河边田垅上杂草,由于雨水多,也长得旺盛,正跟庄稼争水分和养料呢。但这不要紧,把它除掉就行,可不能因为杂草多就抱怨春雨。

这两段文字哪段给人印象深刻呢?很显然是第2段。原因就在于第2段把第1段中抽象语言转化为生动形象语言。因此要想词语生动形象,可采用化抽象为形象方法。(投影)化抽象为形象。

如何化抽象为形象呢?不同文体有不同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在议论文和散文中,经常需要对某个词语进行解释。如“责任感”。现在有两种解释,我们比较一下:

责任感

(1)定义: 责任感是指人们自觉地把分内事做好心情。

(2)责任感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出师表》,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树立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命运交响曲》,责任感是保尔·柯察金顽强拼搏、热爱生命铸造烈火金钢。

很显然,第(2)种解释要生动形象多。原因在于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即

(一)将抽象定义转化为形象诠释。

第二种方法是:将逻辑推理转化为图景展现。(投影)这种方法适合于议论文和说明文。如: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们可以去感受一下炎黄时期史前文明,可以去见识一下秦始皇残暴和秦二世昏庸,可以去参观一下那修35年却被项羽一把火烧掉富丽堂皇阿房宫,可以去采访一下曾经哭倒那劳民伤财万里长城孟姜女…

可以想像,此段如果采用纯逻辑推理,将是多么抽象和乏味,现在将它转化为一幅幅图景就生动形象多。

现在高考作文采取一种新形式——话题作文,而话题作文又文体不限,那么记叙文怎样词语生动形象呢?请看下文两段文

跳高

(一)

跳高架前只剩下李鹤同学一人。这时横杆已升到1.47米,比去年乙组跳高纪录高出一厘米。比赛哨声响,只见李鹤同学向前飞奔而去,在离横杆不到半米地方,他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打破校运动会纪录。

(二)

哨声响,李鹤同学原地蹦跳几下,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再压压右腿,直起腰,深呼一口气,这才迈出轻快有力步伐,向跳高架冲去。当快接近跳高架时,一个急转身,双脚一蹬,两个动作几乎同时完成。观众还来不及眨一下眼睛,她头部肩部就已越过横杆,再一挺胸、收腹、翘腰,好一个“背越式”。“成功!”破校纪录,四周一片掌声,震得跳高架上横杆似乎也在跳跃。

请一同学进行分析。

第二段文字就“跳高”这个片断,从动作上分解为四个方面,这就是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因而生动形象。因此对记叙文来说,可采用如下方法:(投影)

(三)把某一情节分解为若干细节。

学生练习:以“喜悦”为题构思一个片断。(提示)喜悦可以写成抒情性,可以写成叙事性,还可以写成议论性。

[范例]喜悦是付出辛劳与智慧之后胜利时无法掩饰心动,是你看清世俗纷扰之后拥有一份超脱和宁静;是对沉积内心深处那些秘不可宣情愫独自回味,是战胜坎坷和苦难之后对自己真诚祝福。喜悦是无边碧野中那一朵含羞而立小花,是充满晚霞簇拥那轮醉透夕阳,更是一只苍鹰,浑身充满着傲视群雄勇力。

(二)

善于运用各种修辞。

我们在复习修辞这一知识点时,曾做过大量练习。现在我们看一段文字:

我们提倡语言美,那么,什么样语言是美呢?我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你语言为何能如此纯洁而明净,那是由于你灵魂崇高而朴实,有着源头活水。语言是反映一个人风貌另一面镜子,豪放人语多激扬而绝不粗俗;潇洒人言谈风动而不随便;谦逊人含蓄蕴藉而绝不猥琐;博爱人旁征博引而不芜杂。

这段文字是谈什么样语言是美呢?给我们感觉它语言也很美,写得也很有气势,原因在于它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有设问、引用、比喻、排比。

学生练习:运用恰当修辞,以“尊重”为题构思一段文字。

[范例]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舒心丸、一针催人奋进强心剂。给成功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别人成功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别人失败后同情、安慰与鼓励。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间真情在,就有未来希望在,就有成功后继续奋进,就有失败后东山再起。

(三)

句式转化灵活。

句式转化包括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转化、主动句与被动句之间转化、长句与短句之间转化、整句与散句之间转化等。在我们作文中,运用较多是长句与短句转化和整句与散句转化。

请看这样一段文字: 桥

母亲是桥,母亲是带领我们走向生命桥。从一个特殊细胞,到一个完整生命,母亲用她躯体、她营养,为我们架起一座生命之桥。走过这座桥,我们便走向生命,走向一个全新世界,走向生活起点、命运开端。

再看另一段文字:

父亲是桥,父亲是培养我们人格桥。从哭闹着躺在摇篮里婴儿,到一个有独特性格少年,父亲用他那颗宽容心和简练严厉词句,筑成这一座人格之桥。走过它,便读懂父亲;走过它,便感知父亲那颗宽容心;走过它,我们便有作为人最起码人格。

学生练习:以“朋友是桥”为题构思一段话,注意句式灵活转化。

[范例]朋友是桥,朋友是一座用世界上最可贵感情筑起友情之桥。当我们面临生活挑战而有些怯懦时,当我们被失败击得遍体鳞伤时,当我们被胜利冲昏头脑迷失方向时,当我们被厄运摆布得几乎绝望时……这座桥便时刻提醒和帮助着我们。走过这座由诚挚心灵和相互理解筑成友情之桥,我们便增强追求勇气和自信,便多一份希望,多一份执着。走过这座桥,才深知“理解”含义“沟通”意义;走过这座桥,只想高呼一声“友情万岁”!

(四)

文句要有意蕴。

所谓意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内在意义。文句要有意蕴也就是文句要有内在意义。如果你写得文句内涵丰富,含义隽永,让人看,能够使人受到启发,能够使人受到鼓舞,能够令人回味无穷,能够使人振作起来,这样文句就是有意蕴文句。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压力两面

同样在压力下,一块脆弱玻璃会支离破碎,而一根坚韧弹簧却能迸发出惊人力量。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方方面面压力。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压力呢?

在此段中,“一块脆弱玻璃会支离破碎,而一根坚韧弹簧却能迸发出惊人力量”就是有意蕴文句。

再如该文结尾: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强者借此奋进,弱者因而沉沦。何去何从,还由自己定夺。 此段以形象作结,把压力比喻成一把双刃剑,引出“强者借此奋进,弱者因而沉沦”议论,发人深省,促人奋进。

学生练习:仿照下面“自然启示”类警句,自选两种事物,造两个借物喻人、托物述怀句子。 例:篮球——总是堕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 竹——每攀登一步,就做一次小结。 (范例)

气球——总是爆裂,因为有人吹你。 烟花——在生命奉献中闪耀出动人光彩。 胶水——在夹缝中消逝,实现自己价值。 表针——无论走多长时间,都回到原来起点。 蜡烛——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镜子——即使不发一言,也向人们展示真实。 糨糊——从不显棱显角,却粘合他人裂痕

第二篇:中考作文文采专项训练实战篇—环保类

中考作文文采专项训练· 实战篇环保类(转贴)

母题解说

亘古至今,人类都在向自然进军。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建造了美丽的家园,但也因不尊重自然规律、破坏性利用自然资源,招致自然的惩罚和报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该何去何从? 让我们先拣拾起我们身边触目惊心的事实: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土壤退化正在加速,淡水资源的枯竭与污染,海洋生态危机,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大规模生态破坏„„这些都和人的环保生态意识、环保生态保护的政策与措施有直接的关系。人类如果不与自然和谐相处,不珍惜我们美好的家园,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这个话题可以从大处着笔,也可以小中见大。大到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的许多方面;小到某一方面,甚至一草一木。可以回视过去,可以关注现在,还可以预示未来;可以反映现实,还可以写想象作文。

环保类话题包括:只有一个地球,水——生命的重要源泉,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文与环保,提高环境意识,环境与和平,环境与居住,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等子话题。

中考链接

1.(2007年浙江丽水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家知名杂志社进行环保征文,由于奖金丰厚,应征稿件堆积如山。其中不乏名家巨匠的作品,也多是真知灼见。出人意料的是,特等奖却颁给一个普通的中学生。

那只是一篇寻常的文章,怎么会是最优秀的?面对众人的质问与怀疑,评委会的负责人取出了那份薄薄的稿件,答道:“他的文章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他是唯一把文章打印在稿纸正反两面的人。只有他真正做到了环保!”

的确,在“做到”面前,任何华丽的语句都会黯然失色。

材料所叙述的事情唤起了你的哪些联想?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老师、同学和你的真实姓名。

2.(2006年江苏盐城卷)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齿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曾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

3.(2006年广东江门卷)《太原教育》要设《人与自然》栏目,请写一篇文章为它投稿。

4.(200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为遏制和改变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一名中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请以“环保,从我做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夹叙夹议,不少于600字,凡出现地名、人名、校名,一律用XX代替。

话题演练 1.半命题作文:关注

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使题目完整,然后作文,不少于500字。 2.请以“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3.请以“点燃绿色的火焰”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文)(采)(指)(津)

题1是半命题作文,由于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威胁,关系到全世界未来的发展,所以环境总是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如果平时关心时事,注意这方面的信息,并能够深人思考,就能够很快地抓住要旨,快速成文。我们可以采取比喻增色法构思,如写“关注生存危机”,可将地球比喻为“地球村”,在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每个“村民”都有责任保护地球,拯救人类的生存家园。我们也可以采用旁征博引法,想到韩非子给人类留下的“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古训,写“关注自然”,由韩非子告诉我们对水、对森林、对鱼虫鸟兽、对一切自然资源的利用都要持长远的有所保留的态度,引用苏轼《赤壁赋》里的“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与我皆无穷也”来述说人和自然的和谐。当然我们也可采用情景再现法写环境,借助于文学作品的描绘再现若干年前大自然和谐美好的情景,与今天的环境污染形成鲜明对比,提升文章立意。

题2从“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话题本身来看就是一个假设命题,所以可以以科幻童话为体裁,展开丰富的想象,虚构故事:人类如何面对眼前的现实,如何在地球上生存?我们可以来想象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地球干旱龟裂的情形,人类奄奄一息痛苦绝望的神情,草木枯黄、群芳凋零的萧瑟肃杀,用浓墨重彩渲染情景。我们也可以用哲理渗透法,由对“人定胜天”的辩证思考,引出对破坏环境的人类的谴责,希望唤醒人们的良知,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当然还可以采用排比铺陈法,从现实的水资源的浪费以及水缺乏等不同层面描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质疑思考,从而呼唤人们关注环保问题,保护我们的家园。 题3是命题作文,运用推敲词语法审题.题目的重心在于“点燃”,其施动对象为“绿色的火焰”。绿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多少年来,多少城市,因没有实行可持续发展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社会的进步,绿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它带给人们新鲜的感觉,安全的理念,青春的向往。我们可以采用意境营造法,用“绿色的火焰”来营造一个温馨和煦的生存环境,以引起人们保护绿色、关爱生命。因为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比喻,所以也可以采用比喻增色法来强化文采,写出自然、生命、心灵等各种不同的绿色火焰的内涵。文章更可以选用整句与散句结合的形式来增强语言文采;用富有诗意化的语句,写出健康绿色的精神品质,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热爱。

名作引路

留下一片绿洲 口周慕风

在阿拉伯的迪拜市时,我经常被邀请到一个酋长家中去做客。酋长很热情,每次总是亲自开着他的那辆老式吉普车来接我。

有一回,我们开着车有说有笑地行驶在泥土路上。路旁都是沙子,有点泥坦露出来已经很不错了。行驶中途,酋长突然刹住了吉普车。我以为有什么人要横穿马路,我向车周围看看,根本没有人,甚至连一只动物也没有。 我问酋长停车的原因。

“你没有看到车下有一片绿洲吗?”酋长边说边做了一个表示很大的动作。

看到我惊愕的样子,酋长开始向后倒车。

我睁大眼睛,哪里有什么绿洲,有的只是一棵草。不过草挺鲜挺绿的,在风中瑟瑟发抖,像是受到了惊吓。我迷惑地看着酋长,希望他再进一步解释。

“它很快会成为一片绿洲的!”酋长走下车愉快地为那棵草浇点水然后自信地告诉我。

我毫不在乎地耸耸肩。

以后每次我们经过那里时,酋长总要为那棵草浇点水,然后绕过它开过去。酋长的领土根本没有多少绿洲,放眼望去,只是满眼的沙子,荒芜得连草都很少。我开始觉得酋长有些无聊。

几年后,当我再次旅行到阿拉伯时,酋长热情地邀我去参观刚刚建成的绿洲,而巧合的是这绿洲正是那棵小草的所在地。

“这真是那棵小草生成的绿洲?”我吃惊地问酋长。他笑而不语。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花草树木是酋长专门从外地买来种上的,苦心经营几年,终于有了现在的规模。据说,每棵草每棵树的根下都有一个提供水源的罐子,我总觉那罐子里盛的不是别的,正是酋长的心血与汗水。

绿洲踞在金黄色的沙漠上。蓊郁的树,浓厚的香,甘甜的水,清亮的鸟鸣。这沙漠中的绿洲,洗去跋涉者的疲劳,为饥渴的路人奉出食物和水,为远行的游客提供休息的处所,为迷失路途的流浪者指引方向。它是生活的供给处,精神的驿站。

我开始理解酋长的良苦用心。

留下一片绿洲,在别人的心里留下一片绿洲。无树,无草,无水,不会太奢侈。但有树的荫凉,草的馨绿,水的清柔,有鸟语花香,有林轩草动。在别人的心里留下一片绿洲,犹如遇到困难时的援助,受伤后的慰藉,挫折中的鼓励。一张写满激情的字条,一个温柔的眼神,一番温馨的话语,为一个沙漠中的可怜人带来清凉与希望。

酋长所建的绿洲只是拥有暂时的给养,而心中的绿洲则永远伴随所需它的人,永远是精神上的亢奋。留下一片绿洲,毋庸太多的物质支持,心怀对一棵小草的怜惜,你心中才能装下整个绿洲! 留下一片绿洲吧,去帮助你身边所有的人。社会需要太多太多的“绿洲”,让所有人心中都拥人一片清凉。泉水淙淙,鸟语花香,树林荫郁,何等惬意! 留下一片绿洲!

文采点评:l.运用清新优美的语言,及白描的手法,融入了人文的内涵,使文章意旨更加丰厚,让人在流溢的文采中感悟到环境的重要性。2.文章以情景再现法写出小草与酋长的对话,展示了作者心目中的意境:心中的绿洲则永远伴随所需它的人,永远是精神上的亢奋。前后用小草的微小作铺垫,和后面的绿洲相对照,从而引入“心中的绿洲”,由自然环境写到心灵环境,深化了文章主旨。3.文章多处使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显得形象生动。

山水吟 口陈阿细

山是雄奇、巍峨、壮丽的,层峦叠嶂,耸入云霄。弯弯曲曲的山道,需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往往是行到悬崖绝壁处,忽然峰回路转,又见一峰屏立眼前,方知山外有山。而一旦登临顶峰。看一轮红日拨开云雾,朗照环宇,顿觉胸襟开阔、壮志凌云;对着崖畔的孤松默坐,体味一个超拔卓越的生命所经受的风风雨雨,此中真趣,欲辩忘言。至于探幽览胜,更给人生阅历增添一笔宝贵财富。当你穿过经年丛生的荆棘藤蔓,蛇行于昏暗幽深的岩洞,惊叹于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忽然一道日光照临头顶,眼前豁然开朗:青天绿野,几疑世外桃源!使你深深感悟到人生无穷的理趣,尽在“锲而不舍”这四字真言中。

所以古人说:“仁者乐山。”

又说:“智者乐水。”

水清秀、淡泊、宁静,虽在山涧,却常飞泻如银龙,冲激出万千朵盛开的雪莲。它含蓄千年沧桑、静观宇宙变化。多少风起云涌、花开花落,多少鸟影飞过,水只是沉静地包容接纳,不因物喜,不为己悲,就是被日光照射到了深处,也不过是浅浅地微笑。也许你要说水是无情之物,可天地间,没有无情何来有情?情到浓时便成无情。人在高山之巅,可以狂放如诗人,激扬文字;可以豪迈似将军,指点江山。但在水这面自然之镜前,人方认识自己,明白无论怎样地辉煌,人终是要走下山巅,融人芸芸众生、回归平凡的生命本色。比起雄伟的高山,水似乎是柔弱的,可是再坚硬的磐石,也经不起一脉柔水千年万载的泪滴。那河边遍布的光洁的鹅卵石,不都是以柔克刚的水的杰作吗?

山与水,都是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山水之间,有郁郁葱葱的森林,有争奇斗妍的白花,有飞鸟鸣禽,有无尽的资源和宝藏! 人类曾经依山傍水而居,狩猎于山,采百草造药材;取水灌溉土地,收获五谷杂粮。那时候,人类与山水有着亲密无间的感情。可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逐渐向大自然掠夺财富,于是,曾经绿发飘扬的山,变得光秃秃一片,洁净的水源也遭到了严重污染。作为天地间唯一的“智者”,人类取得了胜利。然而,如果人类文明以牺牲自然为代价,那么这种胜利又有多大的意义?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山水是我们的家园。让我们保留一点仁者的精神,对养育我们长大而今已变憔悴衰老的自然母亲,感恩、回报!

文采点评:l.作者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之中富有变化,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文采。2.文章扣住了山水的秀美特征,以和谐的、完善的、神奇秀丽的自然呼唤人类约束自己、敬重坌命、保护自然,突出了环保主题。3.形象具体鲜明,运用工笔描摹,传递出山的雄奇、巍峨、壮丽,及水的清秀、淡泊、宁静,带给读者人生的启迪。

大河情结 口梦 云

每一条河流都与文明、富饶和美丽紧紧相连。每一条河流都是生命的源泉、灵魂的家园。河水悠悠的情韵,不仅仅是春江花月的浪漫;河水的柔情,永远贴近心灵的呼唤,抚平岁月的坎坷。每一条穿越历史的长河,每一条汹涌在肥沃土地上的长河,都是涓涓不息的温暖血脉。

我们应该铭记大河的情谊,从心灵的深处感激大河无私的奉献。人类文明的起源就是从江河开始的。在印度的恒河平原,在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在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人类历史上最先绽放文明之花的摇篮.几乎全部诞生在举世闻名的大江大河的身边。河流淌过的地方,不但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就是那不舍昼夜轰天鸣响的波涛,也催促着人们不断地奋进追寻。

当然,大河的意象是格外丰盈的。大河代表着生命的大气,高高的波涛推举着人生的帆船,沿着水流的方向把岁月之舟带人辉煌。大河给你的是勇气和信心,教会你如何迎接挑战,并与永恒无极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白帆飘荡在波涛里,故园的山川历历在目,看那秀丽无比的田园风光,一派妩媚的春色永驻心田。渔歌阵阵百舸争流,彩云飘飘稻香起伏,我的故乡被澜沧江的兰津之水淘洗得亮丽非凡。

那永远沸腾在我心里的蓝色长河——滇西峡谷中的澜沧江,源自青藏高原的清冽圣水,历经漫漫长旅,在我的故乡汇成的宽阔大河——是我真正的母亲河。在横断山地带奔腾咆哮的澜沧江,既有野性勃发的滚滚波涛.又兼具蓝色温情的美丽风光c大河之水是泱泱之水,大河之水是生命之水。故乡凭借着大河丰富的水源,以及大河两边肥美的土地,很早以前就成为了名扬天下的鱼米之乡。

生在大河边长在大河边,这是上天的恩赐,而拥有一条真正的大河那才是值得骄傲的。然而,人们总是对身边的一切缺乏必要的关注,就是对滔滔的大河也是熟视无睹。许多时候人们只知道向大河索取,而忽视珍惜和爱护,于是一条条大河被污染,一片片森林被砍伐。从某种意义上看,一些大河早已徒有虚名,就像笼中的老虎缺少了虎的神韵。一些干涸的河流,河床只有白茫茫的流沙,涛声已经失落浪花已经凋谢,纷纷扬扬的是人们忏悔的眼泪„„人类在品尝自酿的苦酒时,是否已经警觉.一条条大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当务之急,我们应该以穿越梦美人的情怀与浪漫,体贴呵护与我们生死与共的每一条长河。

文采点评:l.运用排比铺陈法,气势磅礴。本文开篇即采用一组排比:每一条河流都与文明、富饶和美丽紧紧相连。每一条河流都是生命的源泉、灵魂的家园。接下来从印度的恒河平原列举到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内容充实而丰富。2.运用比喻增色法,如:一些大河早已徒有虚名,就像笼中的老虎缺少了虎的神韵„„涛声已经失落浪花已经凋谢。形象的比喻,加深了读者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表达了作者对大河的感激、热爱、痛惜之情。

学生佳作

动物搬迁记

口浙江金华一中 房 希

秋分刚过,树叶还在枝头无精打采地打着盹儿。“越冬”筹备委员会主席猫头鹰先生已经准备提前召开会议了。

于是小麻雀四面八方散发消息:“召开动物大会了!各家各户太阳落山后到村后的枣林中集合!”

傍晚时分,各种动物陆陆续续来到了会场。猫头鹰看大伙来得差不多了,便首先发言:“各位同胞,今年的越冬筹备会比往年提前召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今年害虫猖獗,庄稼歉收,越冬食物较难储备;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居住,我发现这里骚扰太多,太不安全,环境也太差,所以我家准备搬迁,今天请大伙来谈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搬迁?猫头鹰先生,你真的想搬家吗?”猎鹰疑惑地问。

“是啊!我也是没办法!尽管科学家早就为我们平了反,可在这儿,仍有不少人把我们当成‘不祥之物’,用石块投,用猎枪打,我和家人整天生活在惊恐之中。”主席无奈地摇了摇头。

“对呀。人类与我们似乎有不共戴天之仇,见到我们非要置我们于死地而后快,我们也是在提心吊胆过日子啊!”刺猬附和着说。

“爸爸,妈妈,我们也随猫头鹰伯伯搬家吧!”众小蛇嚷道。

“不错!”“不错!”“不错!”“干脆我们都搬家算了!” 众麻雀也叽叽喳喳地开了腔。“我们本是一片好心,想到田问去捉虫。人们又安假人、又下药,千方百计不让我们靠近。最近,还有人想发昧心财,把我们捉了去卖给饭店做菜。大伙儿看看,原来,我们那么庞大的家庭,如今却少得可怜了!”老麻雀说到伤心处,忍不住放声痛哭。

“麻雀老弟,别哭了!要说当菜吃,我们青蛙比你们更惨。人们建立了什么‘捉——收——运——吃’一条龙。在他们眼里,我们哪是什么庄稼的朋友,早就成了他们桌上的下酒菜!”青蛙大哥说到这里,肚子一鼓一鼓的,简直要气炸了。

“其实就是没人捉,我们的同胞也越来越少了,那么多农药喷到田里,虫子没死,我们蜻蜒倒死了不少。还有的人打完药,药瓶随手扔进沟里,使我们多少亲人死于非命啊!”蜻蜓接着说。

“对!对!我们搬家!”

“这儿早已不再是山清水秀的田园了。留在这儿,我们迟早会被害得断子绝孙的!”众动物义愤填膺。

猫头鹰没料到会员们都跟自己不谋而合,他又试探地说:“大家安静!请你们再冷静思考一下。”

“不用再思考了,我们也决心离开这儿了!”小蜜蜂也愤愤地说,“当年,我们可是慕名到这儿来的。刚来时,我们陶醉于这无边无际的花海。谁知道,那些娇嫩的小花早被农药浸透了。我们只能采点野花度日,哪儿还有多余的蜂蜜过冬?还不如早点离开!”

“是啊!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及早离开这儿!”

“搬家!搬到远离人群的地方去!”燕子、喜鹊、狐狸、松鼠等一齐呼喊着。

“好!既然大伙主意已定,那就各自回家收拾收拾,准备搬家!"猫头鹰主席坚定地挥挥手。

文采点评:l.描写具体,选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沉重的环保话题通过人格化了的各种动物之口吐露出来,拟人的写作手法对表达作品主题起到了奇妙的效果。2.采用情景再现法,逐步揭示了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象鲜明,语言活泼,启人深思。

关注应该关注的

口天津市实验中学 王思涛

3030年的一个下午,伊波懊恼地坐在窗口,呆呆地望着眼前一座座早已人去楼空的大厦。头顶灰黄灰黄的天空还下着毛毛细雨,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嗬,又是酸雨!伊波不由深深叹了口气。

就在几天前,地球上的最后一批人也集体迁往建设好的火星,抛弃了这已满目疮痍的人类故土。当时,伊波正在地下126层的公寓里休息,接到E—mail通知时,电梯已断电了,当他气喘吁吁地爬到地面时,火箭已经升空了。他绝望了,对天空大声喊着:“还有我呀!不能这样把我丢弃呀!”无人回应,地面上所有机械设备都被掐断电源。伊波无法与火星上的人们联络,更何况人们原本就没打算在火星、地球之间架设太空站——成本太高了。

空虚、恐惧一次次袭来,几乎让伊波透不过气来。突然,“咚咚咚”,工作室的门被敲响了,有人还没走?伊波忘了可以用遥控器开门,快步冲到门口,打开了门。啊! “好啊,真还没走光啊!”金丝猴气急败坏地吼道:“人类真自私!把地球搞成这样,就开溜!” 伊波还没回过神来,其他动物也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漫骂着,丹顶鹤清清嗓子,叫道:“安静安静,各位请安静!我来讲几句。先生,别生气,小猴是过火了点,可它讲的一点也没错。虽然我们智商没你们高,可我们很明白是谁把我们共有的家园污染成这副模样,树和动物一样稀少,凑在一起连林子都算不上。气候反复无常,六月下雪,一月不是酸雨就是洪灾。天是黄的,土是黄的,连空气里都是黄沙、二氧化碳。一切这么衰败,是谁造成的?以后火星也会成为这个样子,那时怎么办?再跑?”

丹顶鹤还在喋喋不休地数落着。伊波心里复杂极了,人类为什么迁徙?地球为什么会这样子?伊波流泪了,为可怜的地球流泪,更为可耻的人类流泪。

“我要替人类赎罪,建设好今天,留一个美好的地球给明天。”伊波下定决心,开始愚公移山般地工作,他想着,一天种下一百棵树,一天就可以为明天创造亿分之一的美好。哪怕耗尽这一生,他也要尽自己全力,改造满目疮痍的家园,留给明天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

文采点评:l.文章借助于科幻体裁,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妙趣横生中给人以深思和警醒,立意深刻。因为想象手法的使用,能形象生动地再现情景,且在现实与想象的对比中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2.运用浓墨重彩法。使用对话、场景等描写手法,把地球千疮百孔的景象形象地传递出来.更能震撼人心。

文采仿写库

1.文人笔下生花的景物如今已一去不复返。人们给广袤而深邃的大海加了几分修饰,在大海中加了一种黑色的调味剂,并铺上了一层白色的点缀品,使大海面目全非,全然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走入森林不会再有“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飘逸心情„„是为了考验树木的生命力,还是为了给其他树木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人们为什么将一棵棵高大繁茂的树木截去半枝呢?这本来是动物们栖息的家园,却被人类无情地占领了。远处天空弥漫着一团团的黑烟,向高空逼近,最后进入大气层,与大气一比高下。这一切的一切,把大自然吓坏了。琦君在《泪珠与珍珠》里曾说过“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可为什么您流下的泪中有黑色的杂质呢?我想,这一定是因为您内心充满了的苦楚吧! 2.这不是梦境,这是真实的佘山,不再是旧日的污秽不堪。只见那山峰连绵起伏,像一个个亲密的小伙伴儿,肩并着肩,手拉着手,显得十分平等友好.好像谁都不愿脱离集体,谁都不愿盛气凌人,也不愿孤独落单。它峰峦叠翠,郁郁葱葱,就好像是一座墨绿翡翠雕成的屏风。来到佘山脚下,抬头上望.我觉得那一座座山峰好像有意显示自己的高大似的,突然蹿高了许多,冲过半空的白云,直逼蓝天。天空一片蔚蓝,佘山满眼墨绿。一阵山风吹来。佘山的绿树立刻活跃起来,好似掀起了一阵奔腾涌动的绿浪。再细瞧这绿浪,才发现它也不尽都是墨绿。你看,那新芽嫩叶从这儿的枝丫间探出脑袋,又从那儿的枝头露出笑脸,给墨绿色的海洋涂抹出一些淡淡的嫩绿。

3.她那美丽的长发——流水,已被人类的废弃物涂得污秽不堪,那是因为人类的“聪明才智”所致,他们想事半功倍,于是人类把那难处理的废物抛给了母亲,而自己去享受;她那美丽的衣衫——森林,已被人类撕得所剩无几,那是因为人类为了自己暂时的享受和实惠,却不顾母亲已蒙羞;她那细嫩的皮肤—一土地,已被人类的“白色”物品和各种药水染得粗糙无比,寸草不生,只有那无边沙漠慢慢爬上来;她身边那迷人的气息——空气,已被人类发明的汽车弄得连眼都睁不开,虽然她在早期已经告诉过人类那把遮阳伞的重要性.但她那任性的孩子还是肆无忌惮地享用那些带氧氯烃的玩意,毫不顾惜自己和兄弟们的性命。

依葫画瓢:以上文采片断你最喜欢哪一个?试模仿其中一个片段进行组装式或化用式写作。

教师示例:我最喜欢文采片断2。在浓密的绿树丛中攀登,好像在绿色童话的世界里畅游。登上余山顶峰,我仿佛站在巨大无比的浪尖上漂浮着:脚下绿色的浪在铺展,在起伏,在涌动;眼前白色的云在缭绕,在变幻,在奔腾。稍稍低头朝远方望去.平日毫不显眼的田野,现在却变得那么新鲜有趣:一块一块规则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深绿,有:的浅绿,有的金黄,有的淡黄,有的红绿相间,编织成一块巨大无比的彩色地毯。公路上的汽车,看上去就像小小的玩具似的,在缓慢地爬行„„哦,眼前的一切都似乎变小了,只有那余山的绿,仍然没有改变,从山脚下一直绿到山顶上,空气中也荡漾着绿的清新。

学生仿写:

押题王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小溪,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花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深思与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感悟自然的宁静、和谐、壮观、奇丽;在或喜或悲中使心灵找到归宿,栖息在精神的自然家园。

请以“保护我们的家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若写成诗歌,不得低于20行。

应考文采库

比喻增色法

◆曾经的大自然是那么温和、亲切,如今她却风度不再了。她憎恶没有良知的人类,无情的人类,如此肆无忌惮地残戮野生动物,砍伐“空气清洁工”森林„„大自然流泪了,她忍不住自己的伤感,哭了„„她眼泪足以使世界变成一个没有边际的太平洋。然而,大自然强忍住了自己的情绪,等待着人类意识的苏醒,等待着有朝一日人类能够感悟大自然。

排比铺陈法

◆向往那“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碧波蓝天,却不禁在“黑云压城城欲摧”中迷失了自我。碧波蓝天,被黑云无情地取代了。谁愿看到一望无垠的绿色被一群树桩代替,谁愿呛人的毒气取代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谁愿嘈杂的机械声取代动人的天籁之音呢?谁愿漂着泡沫的湖水压抑山泉动人的音符呢?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好事物太多了,人类不知感恩,却恩将仇报,可悲、可叹、可怜!

幽默诙谐法

◆人们不停地在索取,但没有想到奉献,于是地球也就快枯竭了,而我,一只老鼠,一只免疫力极强的老鼠,生活却日益富裕了。人们都说我“鼠目寸光”,其实这只是“人眼看鼠低”;在我的眼里,人类才是“人目寸光”哩。他们对自然的强取豪夺,借用人类自已的话,那是“吃子孙饭”,这岂不是“人目寸光”吗?我们鼠辈为了生存,吃一点人类粮食,就被打成了贼。和人类相比,我们吃点算得什么?大家不妨看看人类在吃什么:上吃飞禽,下吃鱼鳖,中吃走兽。多亏我们鼠字辈脏点,否则也难逃“盘中餐”的厄运。和人类相比,我们老鼠的一点“小动作”,岂足道哉?

哲理渗透法

◆今天,我们要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空间,而我们却不是地球上的唯一生物,当地球上只剩下人类时,便是人类灭亡之日,所以请爱护我们的地球。今天,又将有一个岛屿从地平线上消失:明天,又将有一个物种从地球上灭绝。面对合成化学物质将有可能毁灭人类和地球的危机,愚昧无知和麻木不仁只意味着坐以待毙,我们需要的是:由忧患产生的积极果断和切实有效的行动。请珍惜我们美好的家园,否则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情景再现法

◆变成居民户口,城市里的树。脱离土地和森林的本质,绿是装饰的色彩。夜晚画出树的思念,在遥远的旷野。喧嚣,你体会城市的个性,一个感情饱满的人。寂寞,城市里的树;站在街头。承受飞尘以及浊气的侵凌。那个孤独的人,暗自流泪。

树的本质逐渐更改,飘落的叶。那些游离的魂,无法找到回归的路径。残冬莅临,伸向苍穹的枝丫嶙峋。企图抓住季节的温和,这些离群的士兵。鸟的歌唱,安抚灵魂的梵音。

一夜的风雨,紧握生命的根系在泥土里深入。前行,苦苦追寻,森林的踪迹。城市里的树,一面自然的旗帜,逐渐撤退。

第三篇:语言文采的七大秘诀

让高考作文更有“文采”的七大秘诀

“文采”,意思是“华丽的色彩”,但是“有文采”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华丽,它需要思想做支撑。

“有文采”概括起来应具备如下特点: (1)富含哲理,耐人寻味。 (2)富于变化,错落有致。 (3)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要使你的语言具备上述特点,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方法:

一、巧用修辞

修辞的作用就是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修辞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

1、巧用排比

排比就是用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用以增强语势,抒发感情,给人以整饬美。如:

(1)“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孝心无价》) (2)思想是人生的一种的境界。浮躁的生命容不下浩瀚的思想,浅薄的生命装不下广博的思想,低俗的生命不理解崇高的思想,渺小的生命仰望于伟大的思想。思想形成在博览群书后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产生于历尽艰辛后的总结经验,独辟蹊径。(《思想是智慧的路标》) 这两段文字运用了排比修辞,(1)段从不同角度阐述什么是“孝”,告诉读者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因为“孝”是无法弥补的。(2)段运用排比修辞,使整段文字朗朗上口而又富含哲理。

2、巧用比喻

比喻是用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比喻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比喻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如:

(3)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挫折中的一阵清风,当你惊慌失措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母亲是荒寂时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沁人心脾;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辨不清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母亲》) (4)我的生命是一条船,母亲是长天,父亲是大海,老师是风帆,朋友是港湾。于是我有了无限的感动和无穷的幸福。岁月如歌,余音绕梁;好友如诗,句句悠扬。(《感谢生命》) 两段文字把比喻、排比相结合,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刻化,让读者明了于心又回味无穷。

3、巧用拟人

拟人可以使枯燥的事物变得生动有趣,因而能增加语言的审美效果。如:

(5)旷野上,树林忙着做插画,野花赶着绣彩图,春草蔓延漫生,更行更远,没有谁能阻碍住她行路的脚丫,而鸟在空中配着它的画外音,解说给匆忙行走的云听。(《春草散章》) (6)春天必然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春之怀古》) 上面两段文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春天的到来写得有形有声有色,在作者笔下春天会笑会唱会行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之图。

4、巧用对偶(对仗)

中学生写文章,当然要以散句为主,但是全用散句就难免单调、散漫,显不出文采。“物相杂故曰文”(《易经·系辞》),因而散句中要杂以对偶句、对仗句等。这些整句庄重有力,匀称谐调,能增加文采。如:

(7)历史是一段长长的有始无终的距离,它贯穿着人类的血脉,沉淀着先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书页中,化做了民族的魂,随着日月的更替,让人们深味着其中的永恒。(《距离产生美》) 上面这段文字使用对偶句,整段文字整散结合,参差错落,既有流畅的旋律,又有铿锵的节奏。

(8)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无悔的付出》) 这段文字精练生动,寥寥数语把左思的勤奋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功劳在于作者巧用了对偶这一修辞手法。

5、巧用通感(移用) 通感就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格。在日常生活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9)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为了忘却的记念》) (10)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这两段话使用了“通感”的方法。“浓黑”是视觉形象,而“悲凉”是感觉。作者把感觉转化成视觉形象,让读者看到作者的悲凉是又浓又黑的,使悲凉有了形象感。“草坂”是视觉形象,而“乐曲”是听觉形象,作者把视觉转化成听觉形象,突出了“绿茸茸的草坂”的美。

(11)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药》) 3

(12)母校啊,给了我太多的往事,无法风干的情感,落满潮湿的心头,而笨拙的笔,却写不尽回首的滋味。岁月像淤积的河道,沉下的泥沙垫高了百年的河床。一个世纪的薪火相传,春夏秋冬轮回不息,您已经为自己写下了回肠荡气的史诗。(《回首的滋味》) (11)句中,“移植”意思是把播种在苗床或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连土掘起种在田地里;将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的缺陷部分上,使它逐渐长好。由此看来,移植的对象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的东西。鲁迅先生借此来“移植”生命,生动形象。表现出老栓的愚昧、虔诚和心情的急切。与“移植”相对,后文用了“收获”,“收获”意思是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收获”作动词,其宾语是“幸福”,而“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是可感而不可视、不可触摸的。作者借用“收获”这个词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人想象到收获的幸福就像田野里的庄稼一样。(12)句中,“风干”情感,“情感”落在心头,同样也是移用的手法。

很多时候修辞手法不是单一使用的,而是综合运用多种修辞于一段话中,如: (13)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用灰色调,造出昏黄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台上留下了脚印。

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三种修辞,使文字灵动,摇曳多姿。

二、巧用想象和联想

联想和想象是写作的最基本能力,也是高考(论坛)作文要考查的最重要的方面。运用联想和想象可以开拓思路,增加文采。如:

(1)雪夜,该有多少点燃的蜡烛,在倾听着天空飘洒的言语;该有多少诗人升腾着灵感的火焰,澎湃着艺术的激情,吟唱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该有多少涌动的琴声用音符描绘着春的到来,再巧的手指怎能弹出落雪美妙的音韵。该有多少美妙的迎春花藤伸出梦境之外,每一处结开的苞蕾都酝酿着春的经历;该有多少爱雪的人想象落雪的情景,喜悦如雨,潮湿的心灵长出新绿的叶片;该有多少情人,借每一片雪花,飘飞着对爱情和人生的祝福。(《落雪》) 这段文字作者用想象写成,写出了雪夜的灵动,写出了雪夜的美。没有想象,不管用细描还是白描,都不会有如此美丽的雪夜展示在读者面前。

(2)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 4

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孝心无价》) (3)面对有缺憾的事物,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你若欣赏塞北的美丽雪景,就必须包容它难耐的严寒;你若品尝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就必须包容它那潮湿多雨的天气;为了感受月圆的动人,就必须包容残月,包容乌云;为了领略昙花的绚美,你必须包容等待,包容时间。(《勿要求全责备》) 这两段文字用联想写成。(2)通过排比和正反对比告诉读者赶快尽一份孝心,无论以怎样的方式,但在“孝”的天平上是等值的;(3)为了论述要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作者广泛联想,从塞北到江南,从天上到人间。

三、巧用动词

要做到“有文采”,就需要有“一字传神”的效果,而要收到这样的效果,就需选择、锤炼动词。如:

(4)“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药》) 表述手的动作一共用了13个动词,其准确程度、生动程度几乎达到了无可更改的地步。一个“摊”字把刽子手索款的架势活现了出来;而“抢”“扯”“裹”“塞”,既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手所触到的四个不同对象,又贴切地反映出动作的急迫利索。对于洋钱,只一个“抓”,就可看出讹诈式的攫取。为了使所用动词准确贴切传神,在选用同义词时,需要根据表达对象的要求,严格区分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又如:

(5)如果我们惶惶不可终日,始终感到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会变成主人,我们得跑前跑后地伺候着,我们得忽左忽右地奉承着,我们得上窜下跳地迎合着,我们得内揣外度地恭维着。(《位置》) 5

作者用“跑前跑后”“忽左忽右”“上窜下跳”“内揣外度”四个表示方向的词和“伺候”“迎合”“奉承”“恭维”四个表示态度的词,使语言错落有致,避免了重复,给人以美感。再如:

(6)他们没有豪言,没有壮语,只是平静地将浓于血的情感缝进儿子冬日的棉袄,女儿夏日的裙衫。儿行千里母担忧,如果你是一只远离了母亲的风筝,那么你身后的蓝天写满了母亲的叮咛。(《背景》) 其中的“缝”“写”令人耳目一新,耐人寻味。

四、巧用句式

现代汉语有多种句式,有肯定句、否定句,有主动句、被动句,有倒装句,还有文言句式,写作时要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句式,可以使语言准确、凝练,增强表达效果,而使语言有文采。如:

(7)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被这劳动的场面感动了。(《普通劳动者》) 三句话,

一、二两句是主动句,第三句是被动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三个分句主语的一致性,从而突出陈述重点;否则语意的连贯、语气的流畅就会受影响。又如:

(8)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狂人日记》) “未必不会吃我”同“大概也会吃我”意思相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准确地反映出“狂人”当时对情况进行估量的那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再如:

(9)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之气概,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没有超出常人的高风亮节,怎会做出如此的舍弃?(《学会舍弃》) 上段文字中的“止争斗于未起”是文言句式——状语后置,用在这里使语句整齐,节奏感强。

五、巧用名言警句

巧妙地引用名言警句,不仅可以使行文流畅,增强节奏感,还可以丰富语言的内涵。如:

(10)那夜,华子失眠了,他又一次把教师这两个字放在心的天平上,苦苦衡量。李国强的话又响在他的耳边,“像您一样”,他的脸不由地发起烧来。华子翻身下炕,打开灯, 6

在日记本上郑重写道:青春是追逐太阳的壮丽,绝不是守侯月亮的无聊,我永远是大山的儿子。(《无声的诺言》) 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句式长短结合,徐疾交替,在最关键的地方引用了一个警句:青春是追逐太阳的壮丽,绝不是守候月亮的无聊。既含蓄又深刻地表达了华子的心声,凝练,厚重。又如:

(11)认识自己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否则我们就会像乌云下生长的花儿,失去了充满阳光的世界。请牢记:是鱼儿,就不要向往天空,是鸟儿,就不要留恋海洋。(《认识自己》) 其中的“是鱼儿,就不要向往天空,是鸟儿,就不要留恋海洋”引自汪国真的一首诗,放在这里警策、含蓄,又有力量,增强了语言的文采。

六、巧用重复

一说到重复就常常想到累赘、罗嗦,但是恰当地使用重复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

(12)命运没有规律,就像自然界的风雨。一场疾病,砸碎了她的大学梦。她读了一所普通的学校,学了一个普通的专业,进了一家普通的小厂,成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做着普普通通的事情。(《平凡》) (13)选择了高山,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也就选择了孤单;选择了机遇,也就选择了风险;选择了求索,也就选择了磨难;……几乎在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有一段阴影相伴相随。(《选择》) 其中的“普通”“选择”使用了多次,从使用词语要参差错落的角度衡量,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但是在这里恰恰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

七、注重节奏

古人作文特别讲究语言的音乐美,这是中国文学的特色。虽说现代语体文不必像文言文那样严格,但是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好的文章要“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响”“让人家愿意念,也愿意听”(《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所以至少还要讲究一些节奏。如果有了节奏感,文采也就氤氲其中了。如:

(14)你向往山居的清净,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温馨与柔美。(《距离产生美》) (15)快乐就压在烦恼的皱折里,藏在疼痛的口袋里,它在你的头顶,在你的脚下,在你深深的眸底。(《寻找快乐》) 虽然这两段中的最后一个字在平仄上并不谐调,但是读起来却有节奏感,若把“千山万水”“温馨与柔美”句换至最前边,把“在你深深的眸底”改成诸如“身边”“心里”等,就失去了这个效果。

有时也要讲究点平仄。前一句是仄声煞尾,后一句煞尾的就应是平声。这样可使声调起伏跌宕,抑扬有致。如:

(16)南国之秋,当然是有它特异的地方,譬如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故都的秋》) 四个排比句的末一字是仄平仄平,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和鸣。

第四篇:作文语言专项训练

作文语言专项训练丰富“文代底蕴”

(二)缀段

按照文化底蕴成句的方法,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中心内容,将相关的句子连缀成段。有三种形式:

1、其一是多个名句和它表达的意境(或风格哲理)组合成段,或者多个名人名事和它相关的品质、诗歌意境、人生选择等组合成段。

表达形式为:

N个句子(或N个名人名事)….+意境(或其它)

如:

①幸福是“临时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②是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阐述着闲适的超然的幸福?“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就演绎着狂傲的超然的幸福?

③你可以在梅雨潭边陶醉于朱自清描述的绿色,你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你可以静观“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慨叹“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簪花写韵,领略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绮丽的风光给世界增添一丝耀眼的亮色。

④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寞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人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说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的选择。历览前贤,我发现竟有着如此丰富的蕴涵。背负着五岳的沧桑与巍峨,他们用一种亘古不变的声音呼喊:“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⑥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耳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司,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

⑦心灵的选择在“天生我材必有用”中永生,在“舍生取义中”中发展,在“守拙归园田”的闲适中成熟,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中升华。

⑧人生一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慈母手中线,游

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

⑨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骨气就是叶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爬出”的凛然不惧。

⑩翻开古诗古词,处处可狗见燕儿的俏丽身影:翩翩嬉戏的,如“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帘幕布风轻双语燕”;建造窝巢的,如“芹泥随燕嘴”,“泥融飞燕子”;风雨相随的,如“微雨燕双飞”;惆怅万般的,“燕子楼空,佳人何在,宽锁楼中燕”;形影不离的,如“梁间燕,双双并翅,对舞高低”;当然还有欣然报春的,如“消息燕归时,辗柔茵、连天芳草”。

⑾幸哉!中国的文化也便跳出了污泥,从此,一道道神光射水向山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山水带来了禅机;“大江东去,流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山水带来了雄美;“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柳絮,梅子黄时雨”,山水带来了凄美。

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概,“才下眉头,却上心上”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的萧瑟…….⒀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的刀光剑影;范仲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的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才华张扬了少年意气。

⒁亲情是什么?亲情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嘱咐,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的思念,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守候。

⒂我看开不败是四季鲜花:蔬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梅花;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这像不像鲜红的石榴花?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花中富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不就是花中君子——莲花?头上尽教生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说到花怎能不提花中隐士——菊花……

⒃有这样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这朵花里,充盈着孟姜女的眼泪,雷锋塔下的呻吟,遥遥天河间的无尽思念,草长莺飞中梁祝的蝶双双。这朵爱的诚信花,凝聚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陆游的“年离索,王维的“红豆生离国”。这朵诚信的花啊,凄美、哀婉。

2、其二是名人与他的名言名事组合,再议论,通过议论揭示所引用的名言名事,表达的主要中心。

表达方式为:名人+名言….+议论

可分如下几种:

(1)N个名句+议论:

如:没有“白头生死鸳鸯浦”的轰轰烈烈,却也使“夕阳无语为之动”;没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却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血脉相连无绝期的亘古永恒;没有“身似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的长相守,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默默祝愿…..飘落的雪花带不走凝固的记忆,穿越时空的凝重进入不会老去的岁月,蓓蕾般地默默等待,夕阳般地恋恋不舍,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深处折射出两个字——“亲情”,我们读懂了:亲情是一段平淡而浓烈,芬芳而淡雅,短暂而永恒的人类感情。

(2)N个名人+N个名句+议论(或议论在前)

①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其实并未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

和感情的矿石,但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细细体味,令人口有余香。但我们同时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安适,张继失意,李白狂放不羁,苏轼旷远。也正是如此,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议论在前)

②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悉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去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议论在后)

(3)N个名人+N个名事+议论

如:司马迁遭受宫刑,《史记》流传于世;越王卧薪尝胆,百二秦关终属楚;史铁生下身瘫痪,却把轮椅上的梦演绎得多姿多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命运交响曲》振人心扉…..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了跋涉者洒下的汗水和希望,看到了奋斗者跌倒了再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的壮观。啊,奋斗者的脸,好坚强。

(4)N个名子+N名言名事+议论

如: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的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明天起”他将记偏瘫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是他用于“浇灌”他的“花儿”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凡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选择来自心灵最深的撞击。

(5)一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议论

如: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露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清辉。他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界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6)一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N段议论

如:(李白)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钩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人长醉不复醒。”

而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3、其三是采用情景再现法,运用想象和联想,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当年有情景或化用

诗词意境成段。

如:①潇湘挽着还没干透头发倚在窗边,等碣石。她知道碣石喜欢她的长发,她常说那里就是她的家,所以她常在傍晚洗头,然后等碣石回家。潇湘常站在村口,望长江,一帆又一帆船过去了,却不见碣石归来。

到第一千只帆船穿过时,潇湘不知是继续等待还是绝望。渐渐地,潇湘不再站在村口,而是坐在家中,用耳朵去等,希望在白云的欢笑声,流水的撞击声,木桥的嘎吱声中出现碣石的脚步声。

古琴上已积上厚厚的灰尘,棋盘还放在几案上,还留着碣石用棋子排成的“家”字,潇湘到现在都不忍心收起来。

在窗口,还传出两片玉的清脆的撞击声。原本这应该是一块玉,却是碣石临走前挂在潇湘脖子上的,但直到有一天,潇湘以为是碣石回来,忙着去开门,而摔倒在地——他没回来,而它碎了。潇湘一直试图用泪水去融化它们,使它们合成一块,但泪干了,玉还是两块。潇湘请了一位老玉匠在另一片上钻了一洞,用线穿起来,挂在窗前,每每有风吹过,两片玉都要撞击在一起,潇湘说,她听见了被悄悄捏碎声音。

潇湘的长发依旧在飘,她说:“碣石,快回家吧!”小竹屋发出一声空洞的回响“碣石,快回家吧!”天地之间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回响“碣石,快回家吧!”潇湘希望在天涯尽头的碣石能听见,快回家吧!不要让思念的人断肠……

②月华如练,一轮相思独悬在藏蓝色的夜空,洒下万般愁绪。你身着一袭水绿色的长裙独坐在清冷的光辉下,娟影萧疏,纤纤素手弹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万般离愁,空灵而又落寞。茫茫苍穹,凝眸仰望,那广寒宫里的嫦娥独自守着孤寂的岁月,一年又一年,一守就是一千年。

③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合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化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

④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

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魅。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黑暗。然而挂着的一纸官文仍然可见,金色的字,朱红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

是的,这就是司马迁的命运。日出之前,他必须做出选择。是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活着——当然是有条件的活着,从此他将成为不完全的男子。

[写作思路]

四个中心词:借鉴、借用、转变、创写

借鉴对文学创作大有裨益。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自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色”;杜甫的“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仿写了何逊的“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比较一下,大有抄袭的嫌疑。其实不然,这是站在巨人肩上的辉煌。

借用与借鉴之间差别不大,如果一篇作文完全“借”别人的语言文字来“用”,那叫正宗抄袭。如果只“借”别人的构思、结构、形式、部分材料来“用”,或者“借”的时候根据文意适当变化着“用”,那叫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直接引用或化用古诗文名句被称为知识丰富、学以致用、有文化底蕴等,这就是最好的

证明。

用文学史证明一下:柳宗元的《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仿效《山海经南山经》的写法;《捕蛇者说》脱胎于《礼记檀弓》;王实甫的《西厢记》来源于唐代传奇小说《莺传》;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取材于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鲁迅先生也有两篇作品称得上此类创作的杰出典型,一是被称为文学革命的第一声春雷、新文学史上奠基作品的《狂人日记》,借鉴了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一诗“剥”;崔灏的《黄鹤楼》。柳宗元的文章已历千余年之久,鲁迅的作品也已经以表几十年,可是从来没有人对它们提出指责。

再看看高考作文。

1988年福建省有篇优秀高考作文《习惯》,借鉴了江苏的《门槛》

2000年,借鉴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马可以是蓝色的》而获得高分者有多篇:其一是福建功立业考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二是江西考生的《马可以是蓝色的》。

2001年四川省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借用了《三江都市报》上发表的苏中杰的《患者吴良知的复诊报告》

2004年重庆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则是抄袭了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文艺类杂志《文艺生活》上的文章。据核对,两篇文章几乎完全一致,除个别词句的差别之外,95%以上都是相同的。

全文构思上的借用如此而已,段落上的借用更不用说。如2003年湖南考生的高考作文《岂以亲疏辨好恶》,明显地仿拟了《师说》、《鱼我所欲也》等篇章。“芝兰玉树。其皆出于庭乎?蓬蒿杂草,其皆植于外乎?不尽然也。”“亲之,则菽麦难辨,衰草蓬花,皆以之为倾国之色;疏之,则沙金不分,芙蓉玉露,皆以之凡尘泥淖。非独花草也,贤才亦如斯。”

2005年模仿2004年重庆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的段落者也不在少数。如四川满分卷《那阵风吹过》:“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就借用了《独》文:“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兴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再比较下面两段: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的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人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说是半个盛唐。

——2004年高考《独上高楼》

是你么,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者?是你么,是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边的钓客?是你么?,纵情山水,且歌且行的游者?是的,就是你,“举杯邀明月”的青莲居士。

你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高兴地去做官,情理之中你受玄宗的赏识,本应安分地吟诗作对,舒服地度过余生。你却大喊一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拂袖而去,出人意料地毅然走出了皇宫,过起浪者的生活。

你绣口一吐就是盛唐诗坛的繁华,可是谁又能真正懂得影摇的青莲子?于情理之中明白你的出入意料?——2005年高考《历史的诉说》

是不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其实这中间有一个诀窍:借用是把别人的好东西为我所用,

但别人的文章是表达他的主题,因此在为我所用的时候,要把材料转个弯,转到自己表达主题上来,这就涉及对表现主题的句子作修改,或者对原料有所选择、取舍,或者借用多篇文章材料等问题。这就是写作或创作的“转弯理论”。问问大作家们,问问鲁迅们,都是这样子的,至少成长的初期是这样子的。

“文章自得主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预支五百年新意”、“我手写我口”等等文学上的高难度动作,学生是无法一下子达到的,应该允许学生有一个攀爬的梯子,这个梯子就是那些能引起习作者震动或感悟的文章,也就是能为他们引用和转弯的文章。

“转弯”需有层次。要转得巧妙,转得机智,转得天衣无缝,转得神不知鬼不觉,转得读者拍案惊奇……..这就要看转弯后的文章有多少你自己的东西,你对原文形式和内容材料整合得如何原文字占新文章的比例如何等等。

无论你想当优秀学生考高分,还是想当作家著传世佳作,首先都要学会“转弯”。 网上曾说让学生背三篇文章进考场,是有道理的,而且道理远不止此。

真正有个人感悟,有自己的东西需要表达,在主题、情感、构思、语言等方面通过自我的文学修养整合成个性内容,一气呵成,这是高层次的创写。是一个在文学上有爱好、有目标的人应该去尝试和勇于开拓的领地。

读温馨示例一会发现:这些诗词文段虽然创设了丰厚的底蕴,但似乎多数只能作为全文某一部分文章增加文采而已,全文都这样用的机会很小。不错,这是底蕴成段的第一种形式,也是基三形式。

一个意识:美段意识

分成六种表达式,是一种理论上的解剖。你只要抓住名人名言名事组合再与议论相结合就行,让议论对组合的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并与文章主题挂钩,这样使纵横散乱的诗句、人物、故事挂在主题的红线上,共同为表现中心服务。

这样的段落,已经是文章的得要片段。

在底蕴,有文采,有厚度,更有深度。

仿佛广阔的文化天幕上,露出一丝丝诗句和名人名事的曙光,随着文字的铺展,一轮鲜亮的红日主题,喷薄而出,美的红潮漫过原野,瞬间点燃读者的激情。

这样的情景,让我们体会文化底蕴类文章的魅力和阅读的快感。我们把语言和思想的纯金片段收集起来,细细抚摸、咀嚼,让思想与思想碰撞,让光芒与光芒聚集,让智慧的火光照彻未开启的灵感之门,让一个个古典的汉字满载我们思想和想象的花瓣,漫天飞舞在文学的天宇,让浪漫的意境和深邃的智慧丰满我们的精神,陶冶我们的情操。

这样的阅读最有效,最便捷,最聪慧。

有一天,当一本作文书只有归类的段落,没有完整的文章,你不要惊诧,那是一座文学的熔炉提炼出的最耀眼的纯金。

就像今天,我们只记住古典诗词名句,记住古代文学名人,但我们已经吸收了诗词的精华,相交了文学的大师,了解了文化的灿烂。

第五篇:作文片段训练----------语言描写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基本格式

(1) “人 + 话”或者“话+人”

例:小明的父亲说:“你要听老师的话。” (2) “人 + 动作 + 话”或者“话+人+动作”

例:小明的父亲把小明拉过来说:“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3) 人 + 动作 + 神态 + 话

例:小明的父亲把小明拉过来严肃地说:“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4) 话+人+神态+话

例:“到学校里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记住了吗?”爸爸表情严肃地对小明说,“还有,要和同学们处好,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闹矛盾,知道吗?” (5) 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你看见它往哪去了?——(《找骆驼》)语言具有连续性,现场感强。一般限于文中有两个人物,而且人物说话时前文要有交代。 基本要求

1)语言个性化:作者笔下的人物语言应切合人物身份地位、年龄特征、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特别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

邻居家四岁的孩子看见我在打电脑游戏,便对我说:“你怎么总是打游戏,不学习呢?这样你考试会不及格的,以后一定考不上大学。”

(2)对话要简洁明确。

两个小孩绕着那个洞口转来转去,小龙问小兵那个树洞有多深,“大约有十来米深。”小兵怎么也说不清楚,他就踮起脚尖,四处张望,突然发现了目标,指着路旁的一棵大树,“井的深度和这棵大树的高度差不多。”

„„我捅了她一下:“喂,姐们儿,这几天你是怎么了,整天魂不守舍的,发生了什么大不了的事,能不能向我透露透露? 写作技巧 (1)现场法

所谓“现场法”指的是语言描写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读文章有如听文章,要做到,可通过两种方法:省略引出话语的动词“说”“问”“道”等等,增加语言的交流速度,从而增加现场感。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徐时龙。”

“年龄?”

“24岁。”

根据口语的特点,在语言描写中多使用口语词、不连续词语、短句、重复词语,创造出真实的说话环境,从而增加现场感。 “不!我要!我要!我就要!”金宝跺着脚大叫起来。 (2)语态法

语言描写不是单纯的、机械的表达。

写活人物对话,还要注意说话人的“声”以及“像”,从多个角度综合描绘。

融入人物的神态表情。写人物语言时还要写出人物说话的表情神态。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3)语言描写的对比法。可以分为横比和纵比两种。横比是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或某一人物说出不同话语,来展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纵比是描写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说出不同的语言,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描写人物的语言,常用的还有白描技法。作者以简练的笔触,表现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性格。虽寥寥几笔,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语言描写常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双关等修辞手法。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语言描写的注意点:语言要切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个人遭遇、心理状态、场合、说话对象等。少量的对话可以放在一段,较多的对话可以多分几段,分小段,特别是有的要单独成段。语言描写要与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景物描写等结合起来。注意用标点为对话增色。写人物语言时,时刻要想着你要达到什么目的。 片段 :

1、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

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班长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 老师看着李小名说:“还有谁看见的?”

“我,„„没看见。”李小名使劲地咽了一口口水,低下头,不敢看老师。

2、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 下。

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碗了分不清。”

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一个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3、妈妈把昨夜就准备好的早餐推到我面前。“不吃了。”我茫然地摇摇头,大脑一片空 白。“吃吧,一定要保证在考场上大脑供血正常。”妈妈微笑着看着我说,又加了一句,“而且,这里面还有我放的幸运剂呢。吃了就能考好。”声音轻巧。我没再拒绝。温热的牛奶顺着咽喉缓缓流下,延伸到心底融化开一片淡淡的温暖。

4、“舒服吧?”妈妈仰起头,“要中考了,功课紧、作业多,太辛苦了!”妈妈边揉着我的脚边念叨着,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女儿谈心!虽平淡,但每一个字都那么动听,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妈妈,其实您最辛苦!”我情不自禁而且有点儿哽咽。

“嗨,这算啥呀,女儿要比妈累得多!”妈妈眉宇和眼角间突有一瞬的愁云、但倏忽就又消逝了。

5、常言道,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希望的顽强生命力在于它的幽深与飘渺,它并不是固定的代名词,它有自身的延续性。昔日的雕栏玉砌,金碧辉煌,在他眼里只是过眼云烟国破家亡的痛苦,使他几欲绝望。一代帝王错过了大好河山,好不失落;;而正是这种透彻心扉的痛楚成就了一代词人,空旷的山谷响起了一声悲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无言独上西楼,在月如钩的夜晚,高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千丝万缕的忧愁恰似“人生长恨水东流”。历史的风尘不知湮没了多少帝王的楼阁轩榭,唯他??南唐后主,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唱遍了忧思,吟遍了愁情,赢得了永恒。

6、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故乡》

7、句子

1、他唱起来嗓子像是纯银做就,那么清亮,那么悦耳,那么动听。

2、声音越高越细,简直成了困兽的哀号。

3、声音很甜很细,颤颤巍巍的,饱含着一股深潭流水般的情感。

4、嗓音悠扬,像小溪流水,欢快,从容。

5、嗓音一出.稚嫩脆甜,声声如爆豆一般。

6、嗓音像绵延的山峦,层层叠宕,遥远而又亲切。

7、人群喊声四起,像山崩,像海潮,像云缝里挤出来的炸雷。

8、怒吼声宛如爆发的山洪,响彻四面八方。

9、那巫婆的嘴磨动起来,渐渐越动越快,发出像饥饿的老马蜂叫一样的声音。

10、母亲又唱起了那支婉转得像羊肠子一样的催眠曲。

11、两个人的话一搭一挡,听起来像二重唱似的。

12、老艺人用他那苍老的、低沉的、缓慢的声音,重新铸成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13、老师的谆谆教诲,像一股暖流,流进她那早已枯竭的心田。

上一篇: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下一篇:总务工作述职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