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企业家的先进事迹

2023-05-06

第一篇:优秀企业家的先进事迹

优秀企业家-优秀事迹

卢XX同志,男,汉族,1980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11年04月起担任赤峰添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总经理在任职期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五年来,他从来没有节假日,每天工作10多小时,往返于公司与现场之间,在办公室加班讨论企业发展、工程方案、定标是常事,由于他过人的充沛精力和不知疲倦的工作状态,同行都称他是

“添柱铁人”。

总经理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他办公室书柜里摆满了中外企业管理名著、建筑专业书刊等,坚持每天晚上到办公室读书看报两到三小时,大量积累综合理论知识,及时掌握国内外经济政治信息。总经理本不是建筑科班出身,可他凭借着强大毅力在毫不充裕的时间夹缝里自学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考取了二级建造师。同时总经理注重培养人才,多次组织人员参加岗位培训,上级机关组织的各类培训都一次不落的参加。

总经理2016年被评为中国工程建设优秀职业经理人,担任项目经理的工地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赤峰市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的表彰,在总经理的带领下,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以科学的管理手段,雄厚的技术力量,精良的施工设备,积极承揽工程,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不断转变观念,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发展壮大,以一流的工程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多次获得“先进企业”、“文明企业”、“质量管理先进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其中赤峰博物馆”荣获全国质量最高奖项“鲁班奖”;连续荣获自治区“草原杯”最高质量奖4项,创建自治区优质样板工程17项。赤峰华兴商贸中心工程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杯”优质奖。在赤峰市开展的“玉龙杯”主体结构优质工程创建活动中,获得“玉龙杯”工程奖50项。荣获标准化工地称号57项,其中自治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11项,自治区安全文明工地27项。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20项,其中自治区级7项,市级13项。优秀项目经理58人次,其中国家级优秀项目经理2人次,自治区优秀项目经理1人次,市级优秀项目经理55人次。荣获国家级优秀建造师2人次。

总经理重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从未放松过对抓质量的同时抓安全,因此近年来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每年都创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同时公司也凭借雄厚的实力和一流的工程质量在赤峰的建筑市场站稳了脚。

总经理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确立了企业新的更高发展战略,即紧跟形势,与时俱进,加速向更加优秀的施工总承包企业方向发展。

第二篇: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

**县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先进事迹材料

——******

在**县的棉花加工业中,有一位优秀的农民企业家,2009年以来,他在**县实现了从无到有到强的的历史性跨越。两年来他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带领全体员工克服种种困难,开拓创新,使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让农民拍手称快。他一是**县***董事长。

他今年46岁,河北省唐山市人,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白手起家,一直致力于在棉花产业中发展。1998年,在河北省唐山市办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市鑫源棉花加工厂,从事棉花加工与销售,在他的悉心经营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当地棉花业中占有一席之地。2009年,通过招商引资,他带着丰富的发展棉花产业经验来到**县。

2009年3月,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棉花业的热爱,只身来到了**县**乡。他看好的是***农民对棉花种植的热情和所积累的丰富种植经验,以及当地优惠政策。在**乡政府工业园区,大安路南侧选定7519平方米的场地,开始了**县第一个棉花加工厂的建设。

在**乡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各项手续办的十分顺利,2009年5月,土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6月末土建工程结束,7月初开始顺利的进行了设备安装调试。8月8日,经过3个的建设,企业正式投产运行,收进了第一担籽棉,也谱写了**县棉花加工业的新篇章。但是由于当年秋旱,籽棉的产量下降了30%左右,全年仅收购棉花100多万斤,毛收入才200多

万元,利润仅几万元,去除工人开资和各项费用,就是亏了。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也有些犹豫了,难道这里真的就不能发展棉花产业吗?我的**创业梦想就这么破灭了吗?凭着他多年来对棉花业的经验和对棉花产品的市场前景的了解,他深深的知道这里应该是他创业的沃土。他坚信一定会在这里创业成功的。于是在2009年籽棉收购结束之后,他带领技术员到**乡的种棉户及其他各乡镇农村耕地进行测土取样,然后送往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化验,结果显示**县很多乡镇的土壤适合种植棉花,而且棉花的品质明显好于其他产地。这样更坚信了他在**发展的信心。利用2009年冬闲和2010年春耕前这段时间,他组织企业员工成立20个小组,深入到农户推广棉花种植方法,介绍田间管理,帮农算好经济帐,充分调动农民的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在落实订单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0年,春季落实棉花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是2009年的十几倍。

有了2009年的经验,他的胆量更大了。投资500万元,进行改造和扩建工程。新建了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库房700平方米,硬化地面4800平方米,购置扎花机等加工设备3台(套)使产能到达12000吨。在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了企业的发基础。8月份,棉花收购旺季开始了,络绎不绝的送棉车汇聚到鑫源棉业有限公司,每天收购量达50000斤以上,几条生产线同时运转,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场景,企业员工由原来的30人翻了一番达到70多人,当年加工籽棉500多万斤,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上缴税金30万元,终于实现了创业的开门红。

2011年,随着农民对棉花种植的认识不断提高,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棉种植面积向全县各个乡镇覆盖,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可突破10

万亩,同比上年增长1倍。在这样大好的发展前景下,企业还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将投资800万元,新上一条与国际接轨的年生产能力达36000吨的现代化棉花加工生产线。从而将建成吉林省最大的,唯一一家棉花收购、加工、销售、种植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2010年企业被评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企业向着更高的起点和更大的规模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历了创业的风风雨雨,他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饮水思源,自己企业发展了,并没有忘记帮助过他的农民。他成立了棉花专业合作,回馈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农民。并实行了棉花收购保底价格。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公司加农户互利双赢目的。目前,棉花种植基地已由最初的**乡几十户,扩展到了全县13个乡镇的十几万农户,农民直接经济效益达5000万元以上。

几年来,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坚持以身作则、诚信求实的经营理念,将诚信经营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力求实现企业、农民与客户的共赢。通过“送技术下乡、保产品到厂”的方式,不仅派员工深入到农户免费指导田间管理,还派业务人员定期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还将客户请到厂里,让其亲临其境的感受棉花生产过程,严格的管理体系,加深了客户对企业的认可,也促进了企业与客户的沟通、融合,不断地扩大了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拓宽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对内,他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将所有的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棉花市场的挑战。公司员工患病,他都派人上门或亲自探望,及时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难题。以真诚感动员工,用真心换取发展。两年

来企业取得快速发展。

这只是这位同志事迹的一个缩影,也正是这些点点滴滴,将企业凝聚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向着更广阔的目标迈进。

站在时代的潮头,面对棉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虽然前进的征途并不平坦,但他深信,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他一定能够带领**县鑫源棉业的全体职工,为做大做强**县的棉花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第三篇: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

以人为本 创新发展

——XX同志先进事迹

XX同志, XX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XX有限公司董事长,研发中心负责人,2008年他毅然辞去XXXXX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告别了安稳舒适的生活,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回到家乡成立了XX公司,担任董事长。他积极探索科技钙业发展的新路子,不断运用现代企业运营方式,通过向科技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公司实现了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使公司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公司的经营业绩逐年攀升,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突飞猛进,公司资产总值由2008年的XX万元增长到现在的XX万元,上缴利税逐年增加,2015共创产值XX万元,实现利税XX万元,公司的生产、销售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于XX同志领导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曾先后荣获“山西省优秀企业家”;“XXXXXXXXX”;“XXXXXXXX”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科技创新,向科技要效益

加大科研投入,不断降低运行成本。公司引进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造了四座钢结构、机械化、全自动操作活性石灰生产线,全部装备技术建立在电子控制、计算机和信息通讯、视频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除尘系统采用布袋、喷淋和电捕焦油等多级先进的环保除尘设施,淘汰了过去的小土窑生产法。不仅提高了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又使公司的环保达标。

在XXX同志的带领下,XXXX一直致力于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公司在自我创新开发的基础上,与东北大学、东大设计院签订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紧紧围绕优质石灰石资源,深度开展了钙系列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发和工业化转化应用。公司从2014年就开展了用活性石灰生产硅酸钙的研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微粉硅酸钙新材料已完成实验室公斤级样品的研制,现正在进行设备选型和施工图的设计。

为了我县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充分利用石灰石和煤炭资源的优势,发挥区位优势、电力优势他多次进京与北京神雾集团商讨合作事宜,促进北京神雾集团在我县上马80万吨年聚乙烯项目,改变我县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发挥非煤产业的优势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1项;初步审查合格专利1项;申请公布发明专利2项;实用型专利18项。2014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3公司被认定为市级技术中心,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技术中心,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二、以人为本,企业管理充满活力

XX同志深知:先进的管理既是企业生存的基石,又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为了企业更大的发展,他还坚持继续学习。每次走进他的办公室的时候,你都会看到有几本经济管理方面的书杂乱的放在办公桌上,他要用最新的管理理念把企业做大做强。闫祖升在企业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最初创业,到企业扩建,他大刀阔斧改革用人制度,坚持“对事不对人;能者上,庸者下;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全面推行多劳多得,工效挂钩的工薪制度,大大增加了员工的紧迫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高新聘请专业技术人才,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操作。员工是企业发展的财富,他定期召开员工议会,通过自学与培训的方式,营造一种学习沟通与交流的氛围,将分期进行生产、技术、管理、营销多方面的培训讲座,每周组织一次培训学习,同时选派部份优秀员工到外地学习先进技术或到友邻居单位学习考察,培养一批合格的生产技术人才,各岗位的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并能满足工作标准的要求,将各项规章制度明示上墙,同时面向社会招收一批适应于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的生产技术人员,以此注入新鲜血液充实员工队伍,同时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优胜劣汰末位淘汰制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将逐步培养一支过得硬的员工队伍。通过一系列完善的企业管理,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使企业文化在发展中创新。对职工实行人性化管理,建设了员工食堂,免费为员工解决就餐问题。2015年春节前,投资6万余元在县城青年路两侧悬挂中国节灯箱31对,为县城的春节氛围增光添彩。自2008年创业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XX石灰在山西、内蒙市场已占领了一席之地,但是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始终坚持“质量羸得市场,诚信铸就品牌”,他始终要求生产部门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几年来,闫祖升同志不断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调查研究,到各地多方考察“取经”,积极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新路子通过逐步运用现代企业运营方式,实现了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企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三、富而思源,回报社会 XX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只有真情的回报社会,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依赖和支持而不断发展壮大。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XX深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的艰辛,也深知农民的生活水平急需提高,所以他安排当地40多名乡亲进企业工作。目前在企业工作的员工平均月薪达到3500元;为改善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2015年他组织新建了500平米多功能会议室和销售展厅;新建职工公寓700平米,已全部入住;开通了职工上下班通勤车;公司奖励职工子弟考入大中专院校6人 共计9000元,通过以上举措极大的提升了员工的生活水平。

发展无止境,前进永不停,永远没有终点。我们相信,XX公司在XX这位杰出的企业家的带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铸就更大的辉煌!

第四篇:优秀企业家事迹

罗明柱,男,汉族,于1974年3月22日出生在辽阳县首山镇黑牛庄村,中共党员,2009年起担任辽阳德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在2009年12月当选为辽阳市人大代表。

罗明柱同志从小受到父亲这位老党员的熏陶,立志长大以后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小学的时候,第一批加入到了班上的少先队伍中,在初中的时候,又第一批加入了共青团,在思想上更是要求上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在2008年12月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通过党组织的考察,在一年后顺利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成为正式党员以后,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不仅积极地参加村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平时更努力地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确保自己在思想上与党保持一致性。

在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刻苦,力争上游。在高中首先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系统地学习了行政管理及与之相关的基础类、专业类课程,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并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自己企业管理专业方面的学习,除此之外,也不断扩展自己的课外学习。

在工作中,罗明柱同志以务实的作风,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人才强企”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企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大局,创建了辽阳德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他有一个企业家的睿智和胆识,从创业伊始,罗明柱同志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改掉了以往小城镇企业的陈旧落后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先进的管理模式,逐步使企业从简单,粗放管理状态中解脱出来,推行科学、合理、严谨、高效的管理模式。首先,改革了人事用工制度,建立了竞争上岗、多劳多得的激励竞争制度;其次,严格了财务制度的管理,促进了生产的积极性。第三,公司将以不断提高企业的人才、科技含量为企业管理的重点,通过增加企业的人才、科技投入和改善用人制度,多方面、多渠道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使企业的整体知识结构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且已实现电脑联网信息化管理。第四,改革强化了生产安全制度,在主要生产部门设立了安全负责人,并定期给员工培训安全教育知识。始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公司生产先决条件,因此公司多年来从未发生任何重大劳动事故。以这种新模式开创新局面,以新模式促进新发展。

从办企业以来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重大问题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组织保持一致,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从创业之初就凭着拼搏进取的精神,抢抓机遇,在没有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不断拓展业务及壮大公司规模,坚持依法纳税。累计安排下岗工人100余人。作为一名企业家,罗明柱同志不仅为公司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也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兴企为民、热心公益、回报社会”,这是他办企宗旨和座右铭,正是在他这一理念指导下公司积极为国纳税、安置就业人员的同时,大力投入公益事业,以各种形式回馈社会、造福人民。近几年来,在四川汶川地震中为灾区捐款15余万元,长期资助村内贫困户10余户,在2011年7月为8名贫困大学生设立了助学款,长期资助贫困学生每年2万元,并在公司内部建立贫富一帮一,上层领导帮助基层员工。积极带领群众致富,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带领团队、共同进步,每年公司将组织十一旅游活动,在娱乐的同时,提高员工的团队精神及合作精神。公司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大公无私、关心员工、将全部心血都投入企业的强有力的“带头人”才得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向更高发展。企业发展壮大了,但罗明柱同志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不前,而是开始了他更加深入的探索。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公司将确立了企业新的更高发展战略,即紧跟形势,与时俱进,要经常深入员工中去,深入实际,掌握事物发展最新情况,积极探索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加速向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而努力前进。

第五篇:优秀企业家创业事迹

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吉达饲料厂,从吉达饲料厂到现在的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总经理于畅的带领下,企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壮大,资产从建厂之初的几千元增加到现在的三千多万元,年产值由创业初期的几百万元增长到现在的近2亿元,企业员工也从当初的几个人增加到现在的几百个人,公司的业务由原来的单一的饲料生产、销售发展到现在的

集饲料生产、销售、畜禽回收、销售“一条龙”服务于一体的中型规模企业,与公司长期签订养殖回收协议的农户1000多户,覆盖了农安县、德惠市、九台市和公主岭市等县市的几十个乡镇,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真正形成了“公司农户”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企业。公司从到连续四年被中共长春市委授予“先进私营企业”的称号。公司总经理于畅从到连续三年被长春市授予“先进个体工商户”荣誉称号,被共青团农安县委评为农安县首届“创业、创新、创效”杰出青年之星,被评为长春市“十大进城务工青年”,同年还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

一、把握机遇,勇做创新

每当提起创业时的艰辛,作为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的于畅就有无限的感慨。于畅出生于农安县合隆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心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无论干什么都想争第一。1994年,刚刚从农安师范学校毕业的于畅,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下,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毅然放弃了教师这个当时在人们眼里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主动下海经商,开始了自主创业的生涯。自主创业,说起来容易,可当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就会发现那是一条崎岖坎坷的路。创业之初,首先摆在于畅面前的问题就是选择哪一个行业进行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查,于畅在父亲的支持下,选择了饲料行业。发展的项目确定了,但在一无资金、二无经验的前提下,要在当时饲料生产厂家林立的市场中立足,谈何容易!然而,于畅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无资金,他拿出了家里仅有的积蓄,又求亲告邻,千方筹措;无场地,他就租借了别人闲置的院落;无经验,他虚心请教,向市场学习,向高手学习。为做好营销工作,他吃的苦、受的罪,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就这样,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前身——吉达饲料厂建成并投产了。办厂初期,由于企业规模和产量都很难与大企业抗衡,在市场竞争中如何生存,并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一道严峻的课题摆在年仅22(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岁的于畅面前。通过对一些成功企业的调查,他认为诚信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础。所以,从建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将“诚实做人,守信经商”作为办厂的宗旨。正是凭借这样的人生信条和经营理念,他大胆探索改变传统饲料产业的经营方式,从企业正式投产开始,他主动联系养殖大户,与养殖农户订立诚信合约,把自己的产品先无偿的提供给养殖农户,帮助养殖农户解决购买饲料的前期投资难题和畜禽的后期销售风险,在养殖农户有了自己的收入后,再交付购买饲料的款项。正是这种大胆的“诚信经营战略”,使企业从一起步便与养殖农户建立了互信互利,忠实可靠的合作关系,既推动了农户养殖业的发展,也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现在“诚实做人,守信经商”已经成为吉达饲料公司独具特色的经营风格和企业文化。

吉达饲料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中站稳了脚,并在当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企业的利润也逐年增加,于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挖到了他的“第一桶金”。但是,于畅并没有满足,他要的不仅仅是使自己身边的市场,他要把吉达饲料推向全省乃至全国。于是,新的一场战役打响了,在于畅的带领下,经过吉达饲料厂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经过六年的拼搏,吉达牌饲料不仅在吉林省市场中打出了一片天下,而且在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都拥有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占据了一席之地。

面对运行良好的企业和逐年增加的利润,于畅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成绩。此时的饲料市场的激烈竞争时代已经尘埃落定,大起大落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微观的调整还在继续。如何为企业发展选择新的突破口,成为此时摆在于畅面前新的课题。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于畅发现,现阶段饲料生产企业和厂家都采取了同一种销售模式,即厂家—销售商—农户。对于厂家来说,“厂家—销售商—农户”的销售模式可以使企业减少经营风险,市场维护工作做得也比较容易,而且可以降低销售成本。对经销商来说,“厂家—销售商—农户”的销售模式可以保障自己所经营的品牌在一个区域内的独占性,保证自己所获得利润。在调研中,于畅感到,“厂家—销售商—农户”销售模式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都已经习惯了这种销售模式,在没有

大的市场波动的情况下,想在这种销售模式下打开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是十分困难的。怎么办?于畅在思索、在探究。在回顾吉达所走过的道路时,于畅突然被企业创立初期所采取的“诚信经营战略”模式点醒。于畅想,传统的销售模式中,经销商是连接厂家与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也正是因为这种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经销商才成为传统销售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遗患,这也是经销

商获得利润的基础。如果抛开经销商,由厂家直接与农户打交道并分享经销商的利润,这样不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吗?于畅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振奋,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企业发展的新突破口。当于畅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的时候,听到的却是一片反对的声音。家人认为,企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了,只要继续做下去,总会有壮大的一天,何必在另辟蹊径,搞不好会将已经取得成绩都赔进去。厂里的员工也劝于畅,如果直接与农户打交道,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和销售成本,而且必将放弃一大部分已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市场份额,这样必然是得不偿失。面对家人的质疑和员工的劝说,于畅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如果满足于现状,那只能是“小富即安”,根本就谈不上发展和壮大,企业的发展在于创新,只有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会得到别人没有得到的发展机会。

有了明确的目标,于畅开始为转变销售模式做准备,进一步开展深入的市场调研。但是,调研的结果却表明,于畅的想法所面临的形势并不容乐观。当时从事养殖业的农户中,绝大多数是靠自有资金进行发展的,规模小,对饲料的需求数量也不是很多,而且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一旦出现不可预知的危险,就只有“破产”,而养殖农户的“破产”就意味着企业直接销售给他的饲料将血本无归。即使养殖成功了,如何将养殖的畜禽销售出去变为实实在在的钞票,也是一个养殖农户很难逾越的障碍。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确实让于畅费了不少的心血。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研和深入研究,于畅提出,由吉达根据养殖农户的实际情况,依据互信原则,为养殖农户无偿提供优质、低价的鸡雏、饲料和无息贷款帮助养殖农户扩大养殖规模,不需养户投资,提供并负责回收和销售养殖的畜禽,待养殖农户成品鸡出售后,再统一结算。共同承担养殖风险,在养殖农户盈利之后再逐步还清贷款。这一想法,不仅让知道这个消息的养殖农户们觉得不可思议,就连于畅的家人和厂里员工的心中也充满疑虑。

说干就干。,于畅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将吉达饲料厂更名为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将公司的业务由单一的饲料生产、销售扩大为饲料生产、销售和畜禽回收、销售。这次企业的更名和公司业务的增加,让很多觉得不可思议的养殖农户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找上门来,要求与吉达合作。面对这一张张渴求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面孔,于畅却冷静了下来。此时公司的资金有限,如果对每一个前来寻求合作的农户都给予支持,那么就成了“撒胡椒面”,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鉴于这种情况,于畅一方面对前来寻求合作的养殖农户们说明情况,另一方面则积极选择典型准备加以扶持。

上一篇:一线考察干部考察材料下一篇:银行零售业务部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