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健康监测

2022-07-12

第一篇:浅谈桥梁健康监测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心得体会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学习体会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建设关键还是在桥梁结构专业方向上为主,依托的是相当专业的桥梁专业知识,也是监测方向的和监测手段实现的最根本思路所在,目前来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数据可靠度的验证,由于监测设备(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本身的误差和不正当使用可能造成数据的不准确性,如何解决底层数据来源的可靠度是系统运行的根本要求

2. 海量数据的存储方式:究竟利用什么形式来存储海量数据,并且有效的实现各项系统功能,便于后期数据挖掘功能开发,这个是系统很关键技术问题,虽然数据存储在大多数程序员看来也就是硬盘大小的问题,其实不然,作为一个系统来讲海量数据存储不仅仅是保存就行那么简单,更多是要为更好的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而服务,无疑是整个系统在开发的基础

3. 数据的处理机制,对于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实时监控桥梁的运营状态和结构的安全性能,各类数据的同步性必然是做整体分析和评估的前提条件,更大程度上讲,数据如果不同步,也就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失去了健康监测的意义,例如:梁体统一截面的竖向振动数据反映出来的振动形式,和应变数据变化体现出来的变化形式应该是一致的;同时还有环境量的影响,偶然的超载影响等等偶然情况对整体结构的影响也能同步的反映结构在某时刻的状态,对于整体分析就能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样对于以后完善动态仿真分析,也是必要的技术支持。 4. 关于损伤识别

第二篇:桥梁监测方案解读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

结合工程实践,对桥梁监测系统进行了总体的介绍,可以初步了解桥梁监测系统的构成。分析了桥梁相应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同时,对检测过程中各种传感器的选择选择与使用也做了相应的介绍,本文同时对桥梁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相应的过程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每个部分的应用和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是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对桥梁监测系统做了相应的介绍,随着时代进步,安全监测会凸显出其重要性。

【关键词】

桥梁监测系统;监测设备;危险源;传感器;数据分析;

1、桥梁监测系统

1.1 桥梁检测的简介

桥梁安全监测是在传统的桥梁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传感设备与光电通信及计算机技术, 实时监测桥梁运营阶段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响应和行为, 获取反映结构状况和环境因素的信息, 由此分析结构健康状态, 评估结构的可靠性, 为桥梁的管理与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在偶发事件( 如地震) 发生后, 可通过监测数据识别结构的损伤和关键部位的变化, 对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风、抗震能力做出客观的定量的评估。由于桥梁( 尤其是斜拉桥、悬索桥) 的力学和结构特点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 在桥梁设计阶段完全掌握和预测结构的力学特性和行为是非常困难的,桥梁的设计依赖于理论分析并通过风洞、振动台模拟试验预测桥梁的动力性能并验证其动力安全性。而结构理论分析常基于理想的有限元模型, 并且分析时常以很多假定为前提, 这种模拟试验和计算假定可能与真实桥位不完全相符。因此, 可以通过桥梁健康监测所获得的实际结构的动静力行为, 可以验证桥梁的结构分析模型、计算假定和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而且监测数据可用于深入研究桥梁结构及其环境中的未知和不确定性问题。而且桥梁健康监测信息反馈于结构设计的更深

1.2 桥梁监测系统的结构

桥梁监测系统就是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无损检测, 实时监控结构的整体行为, 对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进行诊断, 对桥梁的服役情况、可靠性、耐久性和承载能力进行智能评估, 为大桥在特殊气候、交通条件下或桥梁运营状况严重异常时触发预警信号,为桥梁的维修、养护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桥梁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桥梁检测系统基本组成框图 1.3 桥梁监测系统的特点

桥梁监测系统作为现代桥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桥梁的安全和争产运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桥梁监测系统的研究,其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 通过测量结构各种响应的传感装置获取反映结构行为的各种记录. (2) 除监测结构本身的状态和行为以外,还强调对结构环境条件(如风、车辆荷载等) 的监测和记录分析;同时,试图通过桥梁在正常车辆与风载下的动力响应来建立结构的“指纹”,并借此开发实时的结构整体性与安全性评估技术. (3) 在通车运营后连续或间断地监测结构状态,力求获取的大桥结构信息连续而完整. 某些桥梁监测传感器在桥梁施工阶段即开始工作并用于监控施工质量. (4) 监测系统具有快速大容量的信息采集、通讯与处理能力,并实现数据的网络共享. 1.4 桥梁监测系统的监测方面

桥梁监测的基本内涵即是通过对桥梁结构状态的监控与评估,为大桥在特殊气候、交通条件下或桥梁运营状况严重异常时触发预警信号,为桥梁维护、维修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为此,监测系统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 ( 1) 桥梁结构在正常车辆荷载及风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力学状态。

( 2) 桥梁结构在突发事件( 如地震、意外大风或其它严重事故等) 之后的损伤情况。

( 3) 桥梁结构构件的耐久性, 主要是提供构件疲劳状况的真实情况。

( 4) 桥梁重要非结构构件( 如支座) 和附属设施( 如斜拉桥振动控制装置) 的工作状态。

( 5) 大桥所处的环境条件, 如风速、温度、地面运动等。

2、桥梁危险源

2.1 桥梁中的危险因素

桥梁中存在诸多因素会导致桥梁发生事故,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桥梁事故更好的预测和分析,可以更好地避免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桥梁监测系统所监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1) 荷载。包括风、地震、温度、交通荷载等。

( 2) 几何监测。监测桥梁各部位的静态位置、动态位置、沉降、倾斜、线形变化、位移等。 ( 3) 结构的静动力反应。监测桥梁的位移、转角、应变应力、索力、动力反应( 频率模态) 等。

( 4) 非结构部件及辅助设施。支座、振动控制设施等。

2.2 桥梁事故的事故树分析

针对可能发生的桥梁事故,分析导致的原因事件,然后根据这些原因事件建造事件树,确定成立的事故方案,并应用ANSYS软件等工具计算出桥梁结构在各种可能原因事件以及各种可能事故方案的作用下的空间应力状态;最后通过对这些可能事故方案的分析来确定事故的原因及机理。具体分析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可靠性的事故分析模型

如果某工程事故在事故原因调查分析时通过专家意见、现场调查、文献搜集以及回顾等确定有3 种可能事故原因事件(E1,E2,E3 ),则有6种可能事故方案,如图3所示。

图3 所有可能引起事故的方案

在完成事件树建造之后,下一步就是对每个破坏事件进行品质分析(也即这些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和确定每种事故方案的发生概率. 如果事故方案中的某一事件的条件概率小于事故发生的极限概率值,则认为该事故方案不成立,而只需要对那些成立的方案进行分析,如图4所示.

图4 研究的事故方案

通过上述理论,可以形成事件树分析法对事故分析步骤. (1) 确定或寻找可能导致事故的事件. 破坏事件可通过专家意见、工程现场调查、文献搜集以及回顾等确定;

(2) 确定可能导致事故严重后果的初因破坏事件,所有的事故失效事件都有可能是初因失效事件;并对初因事件进行分类,对于那些可能导致相同事件树的初因事件可划分为一类; (3) 建造事件树,对事件进行分析,排除包含事件的条件概率小于极限失效概率值的事故方案,确定成立的事故方案;

(4) 对事故方案进行仿真计算,计算出各种事件作用时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影响,并比较分析确定这些事件对事故的权重;

(5) 评价被调查的事故方案发生的可能性,找出事故原因.

3、桥梁传感器

3.1 桥梁监测系统中的传感器

桥梁检测系统中由于检测的因素过多,因此会使用到种类众多的传感器,具体传感器类型包括:

(1)应变/温度传感器——测量混凝土构件内部应变和温度的分布。 (2)斜拉锁索力计(锚索计和智能拉索)——测量斜拉索索力。

(3)静力水准仪——测量桥梁沿桥轴线方向各断面的相对高程变化、即挠度。 (4)倾角计——测量桥梁墩柱、索塔、箱梁等构件偏转角。

(5)加速度/速度计——测量桥梁运营过程中自振和强迫振动的动态特性。 (6)位移计——测量斜拉桥索塔与主梁之间相对纵向位移。

(7)桥梁线形及变位永久监测网——由基准站、测站和监测点构成,定期监测桥梁几何线形变化。

3.2 桥梁中针对不同因素所使用的传感器

桥梁中的不同因素由于性质差别大,则需要选择相应的传感器,下面是针对不同的因素所使用的相应传感器:

( 1) 荷载。包括风、地震、温度、交通荷载等。所使用的传感器有: 风速仪—— 记录风向、风速进程历史, 连接数据处理系统后可得风功率谱; 温度计——记录温度、温度差时程历史; 动态地秤——记录交通荷载流时程历史, 连接数据处理后可得交通荷载谱;强震仪—— 记录地震作用; 摄像机—— 记录车流情况和交通事故。

( 2) 几何监测。监测桥梁各部位的静态位置、动态位置、沉降、倾斜、线形变化、位移等。所使用的传感器有: 位移计、倾角仪、GPS、电子测距器( EDM) 、数字像机等。 ( 3) 结构的静动力反应。监测桥梁的位移、转角、应变应力、索力、动力反应( 频率模态) 等。所使用的传感器有: 应变仪——记录桥梁静动力应变应力, 连接数字处理后可得构件疲劳应力循环谱; 测力计( 力环、磁弹性仪、剪力销) —— 记录主缆、锚杆、吊杆的张拉历史; 加速度计—— 记录结构各部位的反应加速度、连接数据处理后可得结构的模态参数。

( 4) 非结构部件及辅助设施。支座、振动控制设施等。

3.3 桥梁中针对不同因素监测方式和频率

桥梁中涉及到的因素有静态的有动态的,有有形的有无形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因素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频率。依据桥梁中不同因素所属的种类不同,将相应因素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同时给出了相应的监测手段。下表1中具体列出了不同因素的监测方式和频率。

表1 不同因素的分析表

4、桥梁监测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桥梁监测系统中不同的功能目标所要求的监测项目不尽相同. 绝大多数桥梁监测系统的监测项目都是从结构监控与评估出发的,个别也兼顾结构设计验证甚至部分监测项目以桥梁问题的研究为目的.如果监测系统考虑具有结构设计验证的功能,那就要获得较多结构系统识别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对于大型桥梁,需要较多的传感器布置于桥塔、加劲梁以及缆索/ 拉索各部位,以获得较为详细的结构动力行为并验证结构设计时的动力分析模型和响应预测,另外,在支座、挡块以及某些联结部位需安设传感器获取反映其传力、约束状况等的信息. 4.1 桥梁监测方案中组成部分

(1)硬件部分

监测系统的硬件主要用于桥梁参数的采集和数据处理,在监控分中心设置数据服务器进行系统数据分析处理,并设置工作站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控,在桥梁现场设置网络传输设备和数据采集处理设备进行远程数据的传输和采集,在桥梁的不同位置设置原始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桥梁实时状态的监测。原始数据采集设备如下:

(1)风力风向监测设备

成桥后风荷载是桥梁结构的主要动力荷载之一。在风荷载作用下,桥梁的主要构件索、梁和塔都将产生振动,引起疲劳损伤累积,导致桥梁抗力衰减。通过监测风速、风向,统计最大风速值、风荷载脉动特性及风功率谱密度等,可以得出结构的风与结构响应关系,从而对结构进行风致振动的分析。 (2)环境温度监测设备 通过环境温度的监测,可以分析环境温度对结构静力响应的影响,以使基于静力测试的识别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结构基准状态;可以分析环境温度对振动特性的影响,以使基于振动测试的损伤检测方法能更准确;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极限环境温度荷载。同时,空气湿度对结构的耐久性影响也较大。环境监测中温度和湿度的监测对于分析结构状态和结构损伤发展状态是重要的参数指标,另外温湿度监测可以为系统采集站设备的工作环境控制提供参考数据。 (3)结构温度监测设备

构件温度的分布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变形和内力状态,构件温度场中的温差效应的实际分布也是设计单位关心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对结构温度分布情况的监测可以用于分析结构温度场对结构静力响应的影响,以使基于静力测试的识别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结构基准状态;可以帮助分析结构温度场对振动特性的影响,以使基于振动测试的损伤检测方法能更准确。因此温度荷载的监测可以帮助考察可能出现的极限温度场荷载,为结构分析提供帮助。另外温度场监测可为部分监测设备做温度补偿。 (4)地震监测设备

地震荷载的监测是指在地震事件或船舶撞击下监测大桥桥址处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及其频谱,为结构整体和局部的动静力响应及灾后评估提供依据,为大桥管理部门处理突发事件提供资料。 (5)动态交通荷载监测

交通荷载的监测一方面可以对运营期大桥的交通量进行统计,对过桥的车辆轴重、速度、车长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当车辆超载时可给出预警。另一方面,车辆交通荷载的监测可以为结构响应大小提供对比的参照,提供桥梁是否处于无车辆活荷载的近似恒载的判断依据,作为桥梁恒载状态对比分析的前提条件。 (6)结构应变监测设备

对构件应力的监测可以分析求解出测点的应力状况。结构的应力是重要的结构局部信息,一旦应力超限,便可能导致材料开裂或破坏,进而导致构件和桥梁的破坏。应变指标是运营期间安全性预警的重要信息,也是结构状态分析的参考信息,尤其对一些关键的结构部位(如主梁跨中、主梁支座顶部、桥塔根部等),必须对其进行监测。

(7)主梁挠度监测设备

桥梁主梁挠度直接反应了主梁当前的整体受力状态,桥梁挠度也是监测系统预警和安全评定的主要指标。 (8)索塔倾斜监测设备

桥塔是斜拉桥的主要承重构件,桥塔一旦出现较大倾斜,整个斜拉桥会有倾覆的危险。另外桥塔沿桥纵向倾斜也是索力不均匀分布的表现。 (9)主梁及索塔空间变位监测设备

主梁和索塔的空间变位是反映大桥安全状态及进行内力状态评估分析的重要参数,是结构安全预警的重要指标。 (10)整体位移监测设备

斜拉桥主梁在温度作用下会发生纵向变形,这种纵向变形将通过伸缩缝处主梁端部位移来反映。伸缩缝处主梁端部位移与温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监测可以掌握主梁纵向变形情况,如果主梁的纵向变形异常(变形未被释放),则会导致主梁出现较大的温度应力,这对主梁安全将产生危险。 (11)斜拉索索力监测设备

斜拉索是斜拉桥最重要的受力构件,斜拉索索力的变化直接反映桥梁结构受力状态的变化,关系到整座大桥的安全,通过索力的监测能够为运营期间的安全性提供直接的预警信息和状态评估信息。 (12)动力特性监测设备

桥梁动力特性参数的变化(频率、振型、模态阻尼系数)是桥梁构件性能改变的标志。桥梁的振动水平(振动幅值)反映桥梁的安全运营状态。桥梁自振频率的降低、桥梁局部振型的改变可能预示着结构的刚度降低和局部破坏,是进行结构损伤评估的重要依据。 (13)腐蚀监测设备

桥墩支撑着整个桥梁,一旦出现问题,后果极其严重。桥墩所处位置环境恶劣,各种腐蚀因素会导致桥墩混凝土耐久性降低,通过对桥墩处混凝土耐久性CL一腐蚀进程监测,能及时掌握桥墩混凝土的腐蚀程度,在腐蚀速度过快或腐蚀程度过大时可及时进行补救。在桥梁现场设置的工作站进行数据转换后,将光信号和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光缆传输到监控分中心,在现场的工作站设置一套同步时钟系统,以保证各个设备采集数据的同时性。 (2)软件部分

监测系统要实现全桥整体状态的监测,离不开最后软件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其中,又可以把软件系统分为三大块,分别是: (1)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是整个监测系统实现的首要条件,通过这个子系统,实现了对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与显示功能,现场设备与数据服务器紧密联系,可以随时对所需要的数据进行调用。 (2)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

这个子系统是桥梁监测系统的核心,它完成桥梁巡检、养护管理及预警功能,实现巡检动态数据的录入、存储、导出、上传功能。达到桥梁监测系统要求的数据接收与处理服务器上的数据传输、数据下载、数据处理及数据存储等功能,并通过WEB统一门户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3)数据库管理系统

根据系统运行数据的规模和系统功能要求,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库软件,作为结构监测系统数据存储及共享的平台。这个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软件部分三个子系统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不仅仅是自动采集的,也包括人工巡检后录人数据库的数据。其中桥墩变位、斜拉索索力、斜拉索探伤、钢结构焊缝探伤、腐蚀、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碳化深度、混凝土裂缝测量、桥面线形、桥面状况、混凝土表观状况、钢结构状况、斜拉索状况、阻尼器状况、伸缩缝状况、支座状况、桥梁的抗震设施、人行通道、护栏状况、其他设施状况等都需要人工巡检后录入。

4.2 桥梁监测系统中的布置

4.2.1 桥梁中传感器/作动器网络的优化设计准则

无论是以静力作用下的结构参数识别还是动力作用下桥梁的模态识别为主要目的的监测情况,下面一些优化设计准则是常用 (1)识别(传递)误差最小准则

该方法的要点是连续对传感网络进行调整,直至识别(传递)目标的误差达到最小值为至。基本思想是逐步消防那些对目标参量的独立性贡献最小的自由度,以使目标的空问分辩率达到最佳程度;

该准则即适于静力作用下的结构参数识别也适于动力作用下桥梁的模态识别。

(2)模型缩减准则

在模型缩减中常常将系统自由度区分为主要自由度和次要自由度,缩减以后的模型应保留主要自由度而去掉次要自由度。将传感器配置于这些主要自由度上测得的结构效应或响应,应能较好的反映结构的动、静力特性。 (3)插值拟合准则

有时传感器优化配置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有限测点的效应(对动力而言为响应)来获得未测量点的响应。这时可采用插值拟合的方法获得目标点(未测量点)的响应,为了得到最佳效果,可采用插值拟合的误差最小原则来配置传感器。 (4)模态应变能准则

其基本思想是具有较大模态应变能的自由度上的响应也比较大,将传感器配置于这些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置上将有利于参数识别。这一方法需要借助有限元分析法。

针对以上原则设计出最好的实验方案,由于不同桥梁的设计方案不尽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4.3 桥梁监测系统总体运行

桥梁监测系统由外场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由软件进行数据的归纳分析,对桥梁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桥梁的初始状态暨通车前交工后的状态和正常运营时的状态进行对比,设定桥梁危险信号的预警值,当系统分析桥梁不安全时,会自动发出警报,实现尽早发现、尽早处理的管理方式,可以提前规避重大事故的发生。

5、桥梁监测系统分析数据的方法

5.1 分析数据的相应方法

(1)有限元法

有限元“化整为零”的思想十分简单明了. 它把一个复杂的结构分解成相对简单的“单元”,各单元之间通过结点相互连接. 单元内的物理量由单元结点上的物理量按一定的假设内插得到,这样就把一个复杂结构从无限多个自由度简化为有限个单元组成的结构. 只要分析每个单元的力学特性,然后按照有限元法的规则把这些单元“拼装”成整体,就能够得到整体结构的力学特性. 进行有限元分析,可以基于计算机语言编程,如: Fortran和Matlab等. 同时,亦有众多的有限元商用软件流行,其中平面分析的有限元软件有:国内有桥梁博士、桥梁通和GQJX,国外有Midas等; 空间分析的通用有限元软件大多为国外的,有:Midas,ANSYS, NASTRAN, AD INA和ABAQUS等,它们包含众多单元类型,能求解各类问题. 5.2 数据处理流程

(1)数据预处理

这一过程在数据采集单元内完成,主要进行简单的统计运算,如:设定时段内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等,计算结果作为初级预警的输入. (2)数据的二次处理在数据处理与分析服务器上进行,主要计算方法, 如: 傅立叶变换、HHT 变换和小波变换等及其他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 其中动力数据处理的具体方法及其比较见表2.

图2 数据二次处理计算方法及流程框图

(3)数据后处理

主要进行监测数据的高级分析,如:实时模态分析、桥梁特征量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等. 由于这些方法常需占用一定的计算时间,这一过程往往离线进行,分析数据来自动态数据库和已备份的原始数据库. 5.3 数据预处理与传输系统

数据预处理工作由数据采集单元完成,以对信号进行调理、滤波、A/D转换,以及进行简单的统计处理,并将信号通过系统主干光纤网络传输给数据

处理与控制服务器。现场数据采集单元同时管理本地NAS存储,当上位机或主干网故障时,现场采集单元通过降档控制继续执行数据采集工作,并保证经预处理的采集数据在本地NAS保存30d。

5.4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运行在监控分中心的桥梁监测工作站上,通过网中网连接并控制各被测桥梁的现场控制单元,并经由现场控制单元与现场安装的传感器和采集设备通讯。运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的桥梁监测工作站应装备足够的缓冲内存、网卡、适当的备份设备、光纤网络接口和执行数据处理分析的操作模块;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管理一个桥梁信息数据库和一个动态数据库,桥梁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处理结果、评估报告、桥梁运营档案等相关信息。动态数据库用于保存桥梁结构当前的原始数据和预处理结果。动态数据库信息保存30 ;桥梁信息数据库中的信息通过定期存档、备份作永久保存,以保持数据连续性。

5.5 系统集成

系统硬件由传感器、现场采集设备、通信链路、供电电路、接地防雷设备、远程监控工作站等组成。根据总体功能要求及现场环境条件,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分布式布置监控中心设一远程监控工作站进行人机联系:控制数据采集单元工作、监视运行情况、进测行结构安全评估的等工作。网络交换机在数据采集单元与远程监控工作站之间完成现场数据与控制数据的交换各桥桥址处均设立结构线形和变位永久观测网,由基准站、观测站和监测点组成。

6、结束语

桥梁监测系统为运营期桥梁科学有序的养护运营管理提供了一个平台,建立了桥梁监控系统全寿命期大桥的数字化、信息化“档案”,对大桥整体与局部性能、工作状态做出评估,对构件异常现象及时作出判断并找出原因,及早发现安全隐患,通过制定合理、主动、预防性的养护措施,有效地掌控了运营期桥梁的结构使用状态及其发展演化趋势,有效地降低了桥梁全寿命期的运营养护成本,最大限度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年限,这是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结构控制方法评述[J]。力学进展,2000 [1] 孙剑平,朱○,30 (4) :495 – 505。

[2] 郑凯锋, 陈宁, 张晓翘. 桥梁结构仿真分析技术研究[J]. 桥梁建设, 1998(2):10-15。 [3] 李俊会,张景绘等.振动工程中智能结构的研究进展.力学进展,1999,29(2):165~177。

[4] 符欲梅, 等。桥梁远程状态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实际应用[J ]1 土木工程学报, 2003, 36 (2)。

[5] 孟庆成,齐 欣,李 乔.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健康监测系统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J]。桥梁建设,2007,(5):76-79。 [6] 王应良. 大跨度斜拉桥考虑几何非线性的静、动力分析和钢箱梁的第二体系应力研究[D]. 西安: 西南交通大学, 2000。

[7] 谭冬莲, 肖汝诚. 基于Levenberg-Marquar dt 算法的桥梁结构静力参数识别[ J]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5, 5。

[8] 荆龙江,项贻强. 基于柔度矩阵法的大跨度斜拉桥主梁损伤识别研究[ J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9] 梁艳春. 计算智能与力学反问题中的若干问题[J ]。力学进展,2000 ,30 (3) :321 – 331。

[10]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东海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工程系统应用设计文件[ R].2006。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三篇:监测与监控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作用研究的论文

引言

由于近年来交通施工量的不断扩大,桥梁建设范围逐渐扩大,桥梁投入到使用中,为人们的出行及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由于桥梁建设强度比较大,用到的材料类别比较多,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整个施工程序进行控制,不断减少影响因素的干预,使其适应建设形式的种种要求。当前桥梁施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后续控制和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监测和监控技术的应用效果,了解系统建设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并减少影响因素的消极影响,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监测和监控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价值

基于监测和监控技术的特殊性,在整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其落实到实践中,满足桥梁施工建设的相关要求。以下将对监测和监控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1.1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桥梁建设最重要的是保证工程体系的安全性,在系统后续建设和控制阶段需要不断减少影响因素的影响,使其适应桥梁施工技术的相关要求。在系统建设和优化发展阶段,桥梁建设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必须充分各种监控技术,满足系统建设的本质性要求。在实际检测阶段和施工前在对预计值有一定的要求,对其进行适当的监测和检查能减少不良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升桥梁建设的安全性。

1.2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资料,在后续建设体系控制和发展阶段必须对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和控制,并利用相关影响因素,对工程体系实现实时监督。钢管混凝土在建设阶段有着积极的意义,要借助受力结构的变化,对其进行具体化分析。基于整个建设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必须对各种情况进行考虑,在施工前对结构形式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准确的估计。由于整体控制和发展阶段会出现严重的变形或者其他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监测和监控会减少影响因素的影响,实现管理体系的有序进行。通过实时的对桥梁结构监测,得到建设过程中数据,并且根据监测的数据,及时的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参数进行调整。

1.3稳定安全应用系统

施工安全控制系统对整个受力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在实践阶段要及时对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进行监督和管理。当前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优化,交通量、行车速度及荷载等级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需要对控制形式进行分析,可以提前对监测点进行分析,在原有控制体系的要求下,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监测和监控。在建设桥梁控制阶段需要建立长期观测点,及时为桥梁建设创造条件。建设控制系统对桥梁实际应用形式有一定的影响,必须树立合理的控制系统,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1.4积累技术材料

在施工阶段由于干扰性因素比较多,在后期控制和设计阶段涉及到的应用材料比较多,必须对技术材料的类型和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桥梁施工设计采用的是新型设计结构和模型,在设计阶段及时对其进行控制能在第一时间计算出受力形式的结构和数据的本质性要求。例如在大跨度钢管结构控制阶段由于干预因素比较多,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会出现监控数据不合理的情况,甚至会对现有的受力结构造成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应用新型控制技术能起到积累材料的作用,在后期控制和应用阶段起到合理的控制效果。

2监测和监控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具体应用

基于整个施工控制形式的复杂性,在系统后续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监测和监控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满足实践发展形势的要求,进而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以下将对监测和监控技术在桥梁在施工中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2.1管理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监测和控制系统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针对桥梁施工的特殊性,在后期控制阶段要掌握整体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主机控制形式对监控范围内的资源能进行全方面的管理,由于现有应用系统的特殊性和不合理性,为了保证信息应用程序的高效性,要及时对紧急状态进行调整,并通过监控资料的显示内容和资料运行形式收集材料。在系统管理应用阶段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要按照固定设计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分析。

2.2控制功能

系统控制和建设功能对桥梁建设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系统后续控制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对服务器及相关设备进行及时的控制,如果存在控制形式不合理或者开机、关机及重启设备不合理的现象时,可以采用远程控制的形式。远程控制对整个干扰形式有一定的影响,基于远程控制形式的差异性,必须落实监控控制和影响形式。监测与监控系统中允许多个客户端同时进行监控,全方位的控制形式为系统设计提供了便利。

2.3集体控制

在系统控制和应用阶段如果存在管理形式不合理或者干扰形式损坏严重的情况,可以采用集体控制的形式。基于干预形式的特殊性和不合理性,为了实现有序监督和控制,必须应用集约性控制形式,设置不同的监控点,进而实现实时监控。

2.4系统回访

对系统进行回访是监测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在系统建设阶段要提前对控制形式进行操控。在监测阶段会收集很多录像资料,要及时对录像资料和干扰形式进行回放,找出关键性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如果存在控制形式不合理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可以提前对资料进行审核,便于日后对资料进行审核。

3结语

基于监测监控技术的特殊性,在后续控制阶段必须不断减少影响因素的影响,使其满足建设设计形式的种种要求。在系统后续控制和应用阶段要发挥监控技术的作用,并落实到实践中。桥梁施工所用的检测和技术功能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在系统应用阶段随时收集资料、分析数据,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调整,适应桥梁施工形式的本质性要求,进而保证桥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四篇:浅谈如何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浅谈如何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职工利益的表达者、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应当按照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工会工作者,怎样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首先:必须对工会的性质、职能全面正确的认识,忽略了这一点,就会使工会工作偏离轨道,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就无从谈起。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工会组织应全力当好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 工人阶级是企业的主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生力军。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办好广大职工关心的事,是激发广大职工发挥潜在创造力、不断推动单位向前发展的重要举措。园林绿化所处的工作环境又苦、又脏、又累,这就需要我园干部,要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处处关心职工,尽力为园林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会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广大职工的基本情况,倾听他们的呼声,解决他们的难题,鼓励他们立足本岗,为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多做贡献。工会要成为职工之家,要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受侵犯,要监督各级行政组织,把职工应该享受的各种待遇落实到位,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安全工作,营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切实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要经常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工会干部要成为广大职工的贴心人,倾听广大职工的诉求,解答职工的疑问,反映群众呼声,要始终站在广大职工的角度,处处为职工着想,真正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二、要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必须正确认识工会与党的关系。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这是工会性质所决定的,

其独立性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依据法律和工会章程独立自主的开展,依法参与管理、依法进行监督、依法维护权益。这是工会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党对工会的领导这一原则永远不会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遵循党对工会领导这一准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会工作。党组织要重视和鼓励工会按照工会性质和特点开展工作,通过工会把广大职工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完成党提出的各项任务不懈奋斗。应当说,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和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党和工会共同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

三、要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必须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教育工作。

多年来,工会工作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和工作方法,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在新形势下,工会工作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要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围绕职工转变择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等方面搞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根据中央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工会要把握形势变化的脉搏,抓住时效性的契机,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导向、凝聚人心、稳定队伍,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这不仅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工会工作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的要求。

四、要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必须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在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的同时,主要是加强工会干部自身建设,要求工会干部自身素质要不断提高。不然,就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工会工作,要求工会干部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工作中要为职工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信誉,要不断的丰富业务知识和文化知识,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要

求工会干部必须在其位、谋其政、负起责、尽其力。要深入基层群众,搞好调查研究。了解职工思想意愿,倾听职工呼声,及时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事实求是,敢于为职工说话办事。在工会干部中必须克服行政化倾向,克服只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那种只看领导眼色行事,不按工会组织原则办事,搞形式主义,脱离职工群众,就不能使工会工作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因此加强工会自身建设非常重要,每个工会组织,每个工会干部都有了高度的责任感,都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都有了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无私奉献精神,工会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五、要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必须充分发挥维护职能。 维护职能是工会的基本职能,这是由工会性质决定的。《劳动法》明确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法》也明确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职工群众评判和检验工会工作的根本尺度是维护。工会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工作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包括物质利益、政策地位、民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维护。工会所依据的主要是《宪法》、《工会法》、《劳动法》、《企业法》等,依法就要学法、懂法,才能在工作中运用他来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一是通过职代会等手段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如果说维护是工会工作的宗旨,那么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是其实现的手段和渠道。以民主管理为工会工作的重点,既是工会发挥代表作用、加大维护力度、协调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工会适应市场经济形势、走好工会维护道路的途径。二是搞好送温暖工程。广大职工群众的愿望和呼声是工会工作的第一信号,及时准确的了解广大职工群众的情绪、困难和建议以及职工的衣食住行。对于确实生活困难、体弱多病以及家庭不幸的职工要充分给予关怀、看望、慰问、照顾,为他们排忧解难,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职工群众当中。这样不仅在职工群众之中树立了工会形象,也更进一步维护了党的形象,

提高了党在职工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三是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工会组织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应适时的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用健康的、积极的文体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热爱公园、热爱园林的热情,增强广大职工战胜困难、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心,要结合园林工作实际,经常性的开展安全有奖知识问答,使文体活动和安全宣传有机的结合起来,要让广大职工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同时,展现各自的才华和自身价值。

综合上述,工会干部要做好工会工作,要做到四勤、四个及时,即:勤联系、勤了解、勤访职工、勤访家庭;及时反映、及时上报、及时反馈、及时解决,真正起到和发挥好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会工作才会有声有色。

第五篇:构建“幼小衔接”桥梁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小衔接的工作是教师与家长一直关注的一个话题,它直接影响到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一大转折,孩子从幼儿园做小朋友,变为上小学做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老师的期望值也变了,孩子就会有诸多的不适应。

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又如何在幼小衔接把工作做做得更好?经过几年的大班教学总结的经验,在这里我们浅谈一下在幼小衔接中的策略。

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 增加实效上的衔接

案例1

记大班组的教研活动:

主持人:请我们大班老师谈谈在班级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和急需解决和衔接的问题?

许老师:孩子能力悬殊比较大,怎样提高能力较弱的孩子的能力?

陆老师:孩子之间的差距: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实际能力水平,教师要分层次分手段进行指导。

吕老师:对,应该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在班级中的水平,及时进行交流,对孩子进行分层指导有一定难度,只有放到区域活动中进行。

徐老师: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完整讲述方面需要来着重培养,特别是看图讲话方面。

李老师:多进行看图讲述,幼儿园要配备图片,平时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孩子说完整话。

胡老师:在组织大班的数学活动方面,应该让孩子多练习一些与小学衔接方面的题目。

吕老师:在发散性、空间思维方面应该多培养。

吴老师:我觉得大班的衔接应该着重在习惯方面的衔接,所以,这个衔接应该从孩子入园就开始。

吴老师: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因为做所有的事情,习惯都是第一的,习惯觉得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主持人小结:大班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在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可由实物向符号、数字等抽象的东西过渡。要重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探索能力,根据幼小衔接的要求,可适当以竞赛的形式开展活动,或根据活动需要,适当选择集体、分组的形式开展教学。介绍游戏的时候,幼儿玩过的、熟悉的游戏,可以请幼儿介绍,游戏结束可请幼儿阐述自己游戏的过程、方法和结论,便于教师掌握幼儿的思维过程,也可使幼儿巩固所学经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解读: 对于幼小衔接工作,许多幼儿园与小学都采用了外部环境及学习方式改变的这一形式,如桌椅摆放形式的变换,课时数量、课节时间、午睡时间、游戏时间的增减等上下功夫,而这些改变的真正目的(如培养儿童的适应力、意志力、自制力、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往往被忽略。而对于幼儿而言,必要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责任感和独立交往能力的培养为他们进入小学生活和以后的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要加强幼儿的社会性适应

我们需要努力创设条件,在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使幼儿能够自然地理解、接受。如:运动中加强孩子的交往能力,班级集体中加强责任意识,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等。每一环节的有意识引导,使我班孩子在只有这些能力的同时,真的有了一份长大的感觉。

(二)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为此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如组织本班幼儿开展“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还在常规上还需要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尽少使用在小、中班时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三)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学习的能力的发展

学习的能力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班级中可以开展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幼儿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我们班里有这样的情形,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他们的学习能力就要比一般幼儿要强一些。

增加与小学老师进行和谐的互动对话

案例2

学前部老师把即将进入小学孩子的情况与小学部的老师进行交流,让小学教师作出分析、评价,给予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了解小学对学生的要求及小学的一些情况,使学前部的“幼小衔接”工作受到更多的启示。我们也给小学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儿童的教育教学建议,使小学部老师也能多关注这些孩子。此外,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如:到小学部听老师上课,邀请小学老师来学前部现场指导等。学期末,学前部的老师应把孩子的一些学习档案(包括孩子的身体医疗情况、家庭情况、优势、劣势、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完成情况、孩子的喜好等情况)交给小学的老师,让小学老师对孩子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以促进孩子的学习等各方面更好地发展。

解读:

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目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都存在一定差距,《纲要》指出“要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增加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业务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学、幼儿园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教育机构,工作中极少往来,老师间的教学缺乏最基本的沟通、了解。因此,幼小双方可共同搭建教研平台。近来,幼儿园、小学老师都在学习、培训《纲要》及新课标,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老师可借此机会共同学习,互相探讨、交流对新课程观的看法、问题。从教学实践层面深入了解小学或幼儿园的教育方法,以便双方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教育措施。

为进一步加大与小学教师的沟通密度, 幼儿园多次组织大班教师与小学老师进行密切的合作, 在观念、活动、教育策略等多个层面上展开对话。开学前, 我们召开了“幼小衔接答疑会”, 让双方教师各自带着自己的疑问参与交流, 围绕“幼儿升入小学后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每名幼儿来到小学前的学习水平和特点是什么”等问题展开讨论, 获取各自所需要的信息, 并就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做深入的交流, 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幼儿园学期班务计划。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前, 请小学老师参加我们的“幼儿参访小学计划会”, 共同拟定参访方案, 明确参访目的, 丰富参访的内容, 例如:“哥哥姐姐教我整理小书包”“与哥哥姐姐一起上数学课、做早操”等。活动增进了幼儿与小学生之间的密切互动。之后, 我们还开展了专门的“幼小衔接教育案例剖析”活动, 重点针对我国幼儿升入小学后的表现开展交流讨论。由于双方教师都熟悉这些幼儿的不同特性, 通过深入探讨在幼、小不同的教育情境下, 小学教师实施的教育策略, 使我们更加了解了过渡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 分享了小学老师部分先进的教育方法, 解决了幼小衔接中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增加家园联系,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案例3

随着五一长假、暑假的临近,幼儿十分开心,而家长们则开始烦恼。假期生活如何合理安排,是许多家长感到头疼的问题。而老师也考虑到,经过一个宽松的假日,幼儿的生活、学习都会打乱,给幼儿身心都会带来更多的不利。基于这些焦虑和担心,家园双方都对幼儿的假日生活的合理安排产生了共同的想法和兴趣。如何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日呢?在老师和家委会成员共同探讨下,达成了“不能只关心家长自己的需要而忽视幼儿兴趣”的共识。之后,利用家长开放日,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来“制定假期计划书”,在计划书中,老师设计了三部分:自己的想法、老师的任务和爸爸妈妈的要求。幼儿用画图等多种方法来表现自己的计划,老师则通过“温馨提醒”的方法来帮助家长清晰了解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提醒、督促幼儿有效地完成这一延续性的任务,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此活动受到家长的好评与幼儿的喜爱。

解读:

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家长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和应为孩子选择怎样的教育。从“共同制定假期计划书”中可以感受到幼儿是一个积极、自主发展的个体,而家长是幼儿教育中的同行者。老师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了活动综合价值的引领,注重了幼儿主体意识的激发,注重了活动过程的体验,改变了幼儿一般的学习方式和家长的指导方式,在三方互动中彰显了幼儿和家长的主体作用,这是一次家园携手共育的有意义的尝试。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也要非常重视家长工作。

1、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召开家长会和举办专题讲座

向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介绍幼儿园培养目标和学前班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成立家长学校,请幼教专家来园讲课,使家长认识到入学准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

2、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

“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在学前班可设立幼小衔接专栏,根据目标有计划地选择和更换内容,让家长在小小的“园地”中,学习并掌握科学地的教育观、儿童观,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切勿拔苗助长,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共同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各项准备。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幼儿、家长的共同努力。为了更好地让盲幼儿顺利完成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把幼小衔接工作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发展,为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倾听孩子快乐成长下一篇:求同存异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