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待警从严治警

2022-06-25

第一篇:从优待警从严治警

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

益阳市公安局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是我国新时期公安队伍管理的两个基本方针。二者既缺一不可又不可偏颇。然而,认真考察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队伍的实际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各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在贯彻执行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这两个基本方针上存在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为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在地位上的失衡,即存在偏颇性;另一方面表现为执行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在力度上的失衡,即存在差异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也与我们所制定的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有关,与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深入不到位有关。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作进一步的探讨,将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打开警察队伍建设新局面。 从严治警的方针是在1984年的第五次全国公安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提出从严治警的方针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它既是对我国公安队伍管理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基于改革开放条件下保持人民警察本色的需要,基于依法治国条件下保证人民警察秉公执法的需要,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成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的需要。因此,从严治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怎样来加强从严治警的方针呢?从严治警,贵在把“严”字落在实处。以往人们注重强调从严治警就是要做到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明纪律、严格管理,尽管处处“严”字当头,但由于没有制定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实际上往往是严而不实、缺乏实效的。因此,要真正把从严治警落在实处,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总的来讲,从严治警的运行机制就是实质上的约束机制。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人都有私心,也都有惰性;但从人的社会属性来讲,又不允许人的私心任意膨胀、惰性随意扩展。否则,个人难以进步,社会不会发展。因此人都需要有所约束,人民警察也不例外。但是,人民警察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对人民警察的要求必须有别于一般人,要高于一般人,严于一般人。所以,对人民警察的约束也应有更高更严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从严治警的运行机制,就是要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健全从严的约束机制。第一,从严的法律约束机制。法律约束是对人最有力的约束,法律的这种约束力源于国家的强制力。任何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违反法律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警察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模范遵守国家法律,人民警察如果违法,应当受到从严的惩处。这是就一般意义上的守法和执法而言的。从专门性而言,应当制定和完善以《人民警察法》为中心的对人民警察进行从严管理的法律规范体系,使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和日常行为都置于严厉的法律法规约束之下。同时,对敢于以身试法的人民警察,不管其职务高低,都必须给予从严的法律制裁,决不可以借口种种理由以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代替刑事处罚。法律约束作为最有强制力的约束如果也可以打折扣的话,那么,任何约束机制都将没有实际意义。第二,从严的纪律约束机制。纪律是对特定人或群体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纪律在本质上是给特定人或群体课以义务。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证明,纪律是社会组织维护正常秩序的需要,也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人民警察是从事治安工作的特定群体,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负有重大责任,这必然要求各级公安组织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严格的纪律规范去约束人民警察的行为。当然,对纪律约束机制而言,更重要的在于严格执行纪律,因为实际工作中对人民警察纪律宽松有加的情况是常见的,执纪部门或有关领导面对一些违纪行为,往往用“下不为例”模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大大降低了纪律约束机制的应有作用。由此可见,从严的纪律约束机制不仅要求有严格的纪律规范,而且要求有“违纪必究”的严格监督与有效执行。第三,从严的道德约束机制。道德对人的约束作用古老而常新。自古以来,道德始终都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约束力量。今天,在法律规范日益无所不包的法治社会里,道德的作用仍然是法律无法替代的。道德对人的约束作用虽然不像法律那样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但它通过

社会舆论的压力、群众的指责和良心的责备等形式也会对人的品行发生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道德、尤其是对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严治警理应包含有对人民警察的道德要求。从警察的职业特点来看,建立从严的道德约束机制除了加强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之外,就是要把人民警察的职业活动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因为群众在监督过程中,会自然形成对人民警察职业活动的社会评价,这种社会评价对人民警察本身就是不可等闲视之的一种无形力量,对其日后的行为无疑会产生影响。第四,从严的责任约束机制。建立从严的责任约束机制,就是要按权责一致的原则把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承担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历史和实践经验证明,没有责任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滥用。人民警察手中掌握着许多权力,不仅有一般的行政权力,而且决定着人身自由权甚至生杀予夺之权,警察权力行使的后果必然引起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应变化。因此,行使警察权,责任十分重大。面对如此重大的责任,没有从严的责任约束机制是非常危险的。从严治警,建立健全从严的责任约束机制,还必须明确责任的内容和形式。一般来说,责任在内容上包括行政责任、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在形式上则多种多样,有处分处罚、撤职免职、禁闭与停止执行职务等等。追究责任要从严,这是责任约束机制的灵魂所在。必须坚决克服以“我也有责任”的自我批评方式轻描淡写地推御责任的做法,该承担什么责任就要实实在在地承担什么责任。从严治警,意味着人民警察在法律上、纪律上、道德上、责任上都要比一般国家公务员承担更大更多的义务,付出更大更多的努力。加之人民警察职业本身的风险性就大,工作时间又昼夜无常。因此,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强调从严治警而忽视从优待警的话,那么,人民警察的身心健康就难有保证,公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可能得不到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证。从这个高度来认识从优待警问题,就由不得我们有半点懈怠。从优待警是1995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首次提出来的,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人民警察的关爱之情。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地党政部门和各级公安机关本身对从优待警问题认识不一,措施不力,加之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可以说,从优待警尚未形成有章可循的运行机制,迫切需要在理论上加强探讨,实践上加紧探索。一般来说,要建立一套比较可行的从优待警运行机制,必须充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二是人的合理需要,三是功绩大小。依此三者,笔者认为,建立从优待警的运行机制,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第一,福利待遇应有所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此相适应,人民警察的福利待遇也应有所提高。在这里,有必要扩展一下所谓“福利待遇”的内涵,不能把福利待遇与工资奖金住房等物质的东西简单等同起来。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人民警察的工资奖金、改善人民警察的住房条件是非常值得欢迎的。但是,提高人民警察的福利待遇决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纯粹的物质方面,而应更侧重于文化方面、精神方面。比方说,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适当增加警力编制,从而缓解基层民警工作负担过重、心理和精神压力过大的问题。侦防机制改革后,派出所大多实行一区一警的警务模式,这种警务模式要求民警一警多能,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对辖区范围内的治安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工作和服务群众工作面面俱到,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真正做好责任区工作,没有全身心投人是不行的,加之上级机关又经常搞名目繁多的既不规范又无实效的各种考核、评比、检查,如此往往造成民警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过大,进而影响了民警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无法全面提高民警物质待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基层民警的编制,如实行一区二警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取消不必要的检查评比,给民警创造一个松紧有度的工作环境,应该是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此外,适当增加政府投入,解决民警文化娱乐场所严重不足的问题;实施规范的带薪休假制度,解决民警终年劳累、身心过于疲惫的问题等等也是为民警办实事,提高民警福利待遇的有效途径。第二,安全保障应充分重视。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因为人的生命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

安全需要是生命有机体的本能诉求,而在职业生涯中则具体表现为有关免除危险和威胁的需要。由于公安工作本身具有危险性,并且随着暴力犯罪的日益猖獗,这种危险性也就有增无减。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天伤亡的民警至少在20人以上,正所谓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面对这种情况,各级公安机关务必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为民警的安全着想,尽最大努力为民警购置和配备起码的安全保障器具,特别是刑警、巡警等直接与犯罪分子面对面较量的。情况比较常见,更迫切需要给予优先配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警用器材也日益先进和科学,有的器材对制服违法犯罪分子、保护民警安全方面有显著功效,如麻醉枪、催泪弹、网枪、防弹背心等,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应本着宁可坐车次一点、办公条件差一点也要为民警安全着想的精神为民警提供尽可能大的安全保障。此外,还必须尽一切努力为民警提供训练与培训的场所和时间,使民警的警用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这也是民警们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第三,发展空间要有所拓展。追求进步,实现自我是每个民警的深层追求,也是民警们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动力。应该说,正是由于广大民警有这种追求,才使我们的公安事业能够不能向前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公安组织在职务序列的设置上,不能反映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缺乏合理的结构比例,不能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同时,人民警察压职压级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改革不适宜的旧体制,积极拓展民警的发展空间,是实现从优待警,充分调动广大民警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个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的课题。一方面,应普遍建立让优秀的青年民警脱颖而出的选才用才机制,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不拘一格选才用才。另一方面,也不能把所有的民警都往提拔重用这条“独木桥”上赶,而是应该广辟途径,让具有不同才干的民警都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求得发展,实现自我。这样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可以通过改革警衔制度建立警衔激励机制:适当拉开警衔津贴的档次和提高警衔津贴的标准,开辟警衔晋升的新途径,使晋升警衔成为具有荣誉性和福利性的双重功能,以调动广大民警以优秀业绩争取早日晋升警衔。再如,通过实行目标管理建立目标激励机制: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无论组织和个人都希望达到一定的目标。因此,作为一个组织,要善于对本组织内的个人发展目标有足够的了解和充分的重视,在这个基础上,尽最大可能把个人发展目标统一到组织目标上来。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就是在推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反过来说,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同时也是个人目标的实现过程。在不同时期,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都会有所变化,同时也会有所循环。因此,用目标管理去拓展民警的发展空间,是有文章可作的。第四,组织关怀应得到加强。每一个民警作为特定公安组织的一员,都会对其所隶属的组织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具体表现为个体对组织的依赖和寄托,并希望得到组织关怀和集体温暖的一种内在情感。不用说,民警对其所在组织的归属感越强,工作积极性也就越高,干劲也就越大。当然,民警的归属感是自发产生的,但其强弱程度却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体验和积累的。如果一个民警在工作中长时间体验不到来自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那么,他的归属感就会逐渐弱化,进而导致他对工作丧失热情。据此,所谓从优待警,就是要通过组织关怀去不断强化民警的归属感,让每一个民警在工作中都能时常体验到来自组织的种种关怀和片片温暖,不断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所谓组织关怀,其涵义是非常宽泛的,既包括组织上对民警生活方面的关心和爱护,如在民警家庭、婚姻、子女、疾病等各种私人问题上的问寒问暖;又包括组织上对民警工作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如为民警提供和创造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对民警工作上的每一个成绩和每一个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对民警的合理要求给予尽可能的支持和满足等。综上所述,如果说从严治警就是在法律上、纪律上、道德上和责任上对民警课以更大义务的话,那么,从优待警就应该在物质上、精神上、安全上和个人进步与发展上赋予民警更多的权利和更大的空间。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也是统一的。从这个观点出发,坚持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的统一也就是坚持人民警察义务和权利的统一。从严治警和

从优待警作为带有全局性的公安队伍管理的基本方针,必须统一起来,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只讲从严治警而不讲从优待警。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切实调动民警的工作热情;也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安 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把公安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向管理要警力的质的飞跃。

第二篇: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

切实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

内容提要:监狱人民警察在管理、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职权,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差,他们的工作艰苦,待遇较低。如果放松了对监狱人民警察的教育和管理,就很可能使前者成为条件,后者成为根源,造成权力的腐败,影响到国家刑罚的公正执行,损坏监狱的良好形象。因此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对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极为重要。

江泽民同志曾提出“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方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整个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关键”。两任总书记的指示为我们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来,监狱机关抓住关键不放松,贯彻“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方针,力促队伍建设上台阶,年年都有新进步。但是,由于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在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方针上也还有不够到位的问题。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落实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对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对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性

(一)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是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人民警察队伍的需要。

去年,司法部提出了队伍建设的“三化”目标,以更好适应新时期监管改造工作的需要。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巩固国家政权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监狱人民警察是监狱工作的主体,是执行刑罚和实现监狱工作宗旨的重

1 要力量。“三化”建设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保证这个过程和目标持续稳定的推进和实现,就必须坚持贯彻“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方针,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三化”目标。

(二)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监狱良好形象的需要。

近些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极少数监狱人民警察在执法中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监狱人民警察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打骂体罚虐待罪犯、侵犯罪犯合法权益的现象屡禁不止。这种状况迫切要求通过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来解决,舍此别无他途。

(三)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是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需要。

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根本特征除了“硬件”的标准之外,更重要的是监狱人民警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而归根结底人的因素是根本的”。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其根本在于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不坚持从严治警,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就不可能过硬;不从优待警,监狱人民警察的积极性就无从调动和保持,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也就失去了原动力以及决定性、根本性的因素。

(四)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需要。

监狱人民警察是特殊“园丁”,是重塑罪犯灵魂与形象的“工程师”,他们既承担着教育人、改造人的繁重任务,又承担着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和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多种压力,同时还受到来自物质的

2 精神的严峻挑战和考验。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是监狱人民警察与罪犯在教育改造“双边”活动中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的结果,而其中监狱人民警察的作用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打铁先得自身硬”,只有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才能保证监狱人民警察有良好的素质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从而保证教育改造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当前贯彻“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方针存在的主要问题 监狱人民警察作为刑罚执行的主要力量,长年累月战斗在改造罪犯第一线,默默无闻,兢兢业业,辛勤耕耘,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监狱机关坚持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所取得的结果。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具体工作中“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方针的落实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从严治警,“严不到位”。

近几年来,监狱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决定,以及司法部关于《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使从严治警工作得到了逐步强化。但在一些单位仍然还存在着严不到位的问题,例如有的监狱人民警察包括个别监狱领导凌驾于组织之上,权力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和约束,更有甚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滥用职权,事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膨胀导致违法犯罪。从严治警在权力和利益面前出现漏洞。对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二)从优待警,“优不彰显”。

从优待警,是党的待警政策的体现,也是从严治警的必然要求。

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监狱在从优待警上也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但是西部边远地区监狱人民警察的待遇特别是经济收入与内地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是与本地党政机关干部相比,从优的部分也并不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无过之而有不及。同时,从优待警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标准及规定。因此,从优待警就成了空洞的概念和提法而无从体现。仅以监狱人民警察工资而言,西部边远地区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同职级的监狱人民警察工资额相比,悬殊很大,他们的工资要高出一倍甚至于二倍以上。由于西部边远地区财政紧张,加之监狱企业处在激烈市场竞争的包围之中,监狱经济能用来补贴监狱人民警察的份额也很少,因此,就出现了从优喊叫的多做的少,切切实实的措施少,监狱人民警察得到的实惠少。故此,不仅没有使监狱人民警察感觉到从优之待,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也造成了一些同志缺乏人民警察的自豪感、光荣感。

(三)认识偏颇,“严优失衡”。

在对待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二者的关系上,缺乏协调统一,认识上出现偏颇。有的强调从严治警而忽略从优待警;有的谈从优待警,往往又不敢从严治警。应该看到,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是建设强有力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两个方面,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是缺一不可的统一体。从实质上看二者并不矛盾。只有从严治警才能为从优待警提供前提和依据,强调优待而不严治,就失去了从优的目的性和合理性;只有从优待警,才能为从严治警打下精神和物质的坚实基础。强调严治而不优待,严治也就失去了权威性和科学性。人的作为越大,

4 地位就应该越重,其待遇价值也就应该越高。地位越重要,越要从严治之;对其治理越严,要求越高,为其提供的待遇也就应该越高。但总的看,这二者并未得到协调的发展。目前监狱人民警察优越的待遇缺失,从严的强度日大,加之思想工作跟不上,使一部分监狱人民警察心理上产生不平衡,认为自己走对了公务员的路,进错了监狱的门,产生了吃亏的感觉,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工作热情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应该看到,从严治警仅有法律上的支持还不够,还必须有优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劲的精神动力给予支撑,才能富有成效,否则就是苍白无力的。对此,应该认真加以研究。

三、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加强队伍建设的建议

正确贯彻执行“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方针,无疑会极大的促进队伍的“三化”建设,无疑会对全面提升监狱工作的水平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既要坚持从严治警,又要坚持从优待警,并形成制度,形成机制,坚持常抓不懈,力求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在此,笔者提出以下设想及建议。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从严治警、从优待警”之间的关系。 从严治警是我党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延伸,是我党的宗旨、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上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监狱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从优待警,同样也是我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具体体现。这二者决不可以偏废,决不可以对立起来。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管理上就是要按照“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四严”

5 标准,从执法指导思想、公正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等方面都应该“严”字当头,落实制度要严格,不搞变通;执行上级的政策、规定和指示命令要严格,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政治思想上,要严格坚定,不搞模棱两可,左右摇摆;在用人选人上,要严把“入口”、畅通“出口”,严格按照程序、标准和条件,不搞突击提拔,破例提拔;在日常管理以及监狱人民警察行为规范的养成上,也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规范,按照军事化的要求加强正规化建设。总之,通过从严治警,逐步达到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目标。从严治警,还要依法依规办事、管警、育警,做到严得有据,严得合理,严得有情,使监狱人民警察自觉地主动地接受严格的训练、严格的教育、严格的管理和严格的监督,并且逐步适应这种严格制度约束下的警队生活,而保持旺盛的斗志,持久不疲的作风,把警营变为芝兰之室,使监狱人民警察久而不闻其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把从严治警变为“炼钢炉”,使监狱人民警察在其中百炼成钢,久而不觉其严。与此同时,监狱还必须把从优待警的方针落到实处。古人云:“文武之道,有张有弛。”同理,“治警之道,有严有优”,严优并举,既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又符合以人为本的主旨思想。只严不优,难以持久;只优不严,姑息养奸。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使之平衡协调发展才能有利于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全面建设。

(二)坚持从严治警,务必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培训。

1、严格教育。一是加强政治理想教育。各级政工部门要从整体

6 上把握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思想状况,随时分析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思想变化,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找准思想工作的切入点。同时,要改进政治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导向、教育、免疫、调节和规范的功能。二是进行职业危机教育。在监狱执法过程中,有些罪犯及其亲属想方设法拉拢监狱人民警察,意志薄弱者很容易被拉下水。因此,要教育广大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监狱机关应当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一些素质较差的监狱人民警察身份意识、职责意识淡薄、遵纪守法观点不强,特权思想严重,如果不能严格约束自己,很可能出现违法乱纪行为而受到惩处。三是加强警示教育和典型教育。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监狱人民警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同时,结合实际开展树典型、学先进活动,用先进典型的激励引导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奠定监狱人民警察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四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监狱对罪犯的管理和执法等业务工作,主要是由现在设置的狱政、教育、生卫等监管改造业务部门来实施。这些部门在具体工作中,既担负着管理的任务,又直接从事执法工作。尤其是对罪犯申报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执法工作基本上是由狱政部门来实施的。其管理职责和权力集中在一起,缺少必要的制约监督。因此,监狱管理工作与执法环节要适度分离,应该单设刑罚执行工作科,使监狱管理工作与执法环节在机构上实现分离。

2、严格管理。长期以来监狱人民警察管理工作处于相对封闭的

7 静态环境之中,虽然近年来已经有所改进,但仍未达到理想境地,因此,有相当少数监狱人民警察认为存在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和“提拔任用不公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使监狱人事管理做到用目标管人,用制度管事。一是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制定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标准,以具体的量化指标,衡量监狱人民警察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并据此决定监狱人民警察的使用和提拔,杜绝任人唯亲的恶习。二是建立现代竞争机制。首先,在选人时讲经验,更重能力;讲文凭,更重水平;讲务实,更重创新。在选拔过程中注重职位公开、程序公开、公平竞争。要以岗定人、以岗选人,坚持专业对口、用人之长。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在干部选任时,要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择优汰劣机制。实施“四种制度”、“五个下”管理制度。“四种制度”是:跟踪考核;诫免谈话;黄牌警告;下岗待聘。“五个下”是:强化考核,让德才平庸者下;岗位交流,让岗位不称职者下;诫免谈话,让屡教不改者下;加大监督,让群众反映意见大者下;下岗试用,让相形见绌者下。充分调动广大人民警察的积极性,使监狱事业充满活力。

3、严格培训。一是要制定长远育警规划。把学历培训和业务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使教育培训趋向科学完善。省监狱局和各基层监狱都要将监狱人民警察培训视为一项事关全局和全监的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的抓下去,列入本部门、本单位责任制考核目标,按期布置,及时检查,严格考核,使之成为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二是要有专门机

8 构和较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从省监狱局和监狱目前存在的素质教育硬件上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场地、师资、书籍等实际困难。综上所述,监狱局要建立长期固定的监狱人民警察教育培训基地,各监狱也要设置专门或兼职的监狱人民警察的培训机构。在横向上,借助社会院校和专门机构的力量,进行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培训,重点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现代化的知识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注重培训结果的运用,严格监狱人民警察教育培训考核。要将培训作为监狱人民警察上岗就职和提拔任用的必要程序,将监狱人民警察平时学习情况记入平时考核档案,作为监狱人民警察年终考核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四是要完善和改进监狱人民警察教育培训内容。教育培训的重点应着眼于实效性和针对性,而不是搞形式、走过场。针对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文化水平日趋提高,专业分工更加明确的现实状况,学习中要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岗位职责确定培训内容,大力开展多种门类专业的培训,监区警察重点培训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狱内侦查、司法文书和管理规范制度知识,以提高监狱人民警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三)坚持从优待警,务必落实优待政策、优化生活环境、解决实际问题。

1、落实优待政策。一是尽快建立完善监狱经费财政保障体系。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研究解决监狱困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精神,解决好狱政建设问题、专项经费问题、增加驻监武警看押兵力问题以及建立监狱经费全额保障“收支两条线”制度,预算经费

9 要逐步按照《监狱法》规定的五项经费足额落实到位,不留缺口。二是完善和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职级待遇。要进一步提高监狱人民警察行政级别和非领导职务职数,处级领导和非领导职务按职数配备到位。可以考虑在不同工作岗位上设置特、高、中、初等档次的非领导职务,并给予相应的级别待遇,以此来激励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积极性,稳定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如,在管教岗位上设置初级管教员、中级管教员(副科级)、高级管教员(正科级)、特级管教 员(副处级),通过适当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行政级别待遇,使他们更安心为监狱事业做贡献。政治级别待遇还应向边远山区监狱改造第一线的监狱人民警察倾斜。三是进一步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工资待遇。针对当前监狱人民警察工资待遇偏低的现状,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或参照沿海发达省市地区监狱人民警察的工资水平,大力提高其他监狱人民警察工资收入水平。当前,首先要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岗位津贴金额、设立基层警察职业的人身风险津贴;对位于边远山区农村的监狱发放山区补贴,将执勤补贴、交通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尽可能以明补的方式提高在职监狱人民警察工资待遇。四是积极争取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退休待遇。监狱人民警察作为改造人、教育人、挽救人的“特殊园丁”,应该具有与社会上教师同等的退休待遇,即监狱人民警察退休时发放100%退休金。并在城市统一建设退休人员管理基地,让长期在边远山区监狱工作的人民警察退休后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安度晚年。五是逐步建立完善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国要尽快将监狱人民警察医疗纳入地方医疗保险范围,解决监狱人民警察医疗费报销难

10 问题。监狱人民警察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罪犯,工作风险高,安全威胁大,参照国家对公安干警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要为购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监狱人民警察的后顾之忧。

2、优化工作环境。一是加快监狱布局调整。国家要继续对那些不适应现代监狱发展形势的需要、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监狱,要加快整体搬迁步伐,迁移到城市附近,以方便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和生活,暂时没有条件搬迁的监狱也要想方设法改善监狱环境,使监狱人民警察安居乐业。要模拟社会人文环境,大力绿化美化净化监狱环境;以现代文明的行为方式重塑监狱文化,鼓励监狱人民警察自办科技协会、读书协会、书画协会、音乐协会、棋类协会、球类协会等团队组织,用多元化的社会元素来克服监狱文化的单一性。总之,监狱的环境建设争取要达到环境花园化、管理科学化、办公无纸化、居住公寓化、教育电教化等,实现贴近时代特征、贴近监狱实际、贴近监狱人民警察心理,不断优化监狱环境,缩小监狱与社会的差距,增加社会对监狱的认同度。二是加快监狱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监狱新体制。监企长期不分,体制不顺,是造成监狱职能弱化,制约从优待警工作的主要因素。通过监狱与企业的分开突出监管改造主业,使监狱警察从繁重的生产经营工作中解脱出来,以减轻生产经营工作带来的负担和压力。另外,要针对目前监企还没有完全分开,国家对监狱的财政保障经费还是低标准和有限的现状,大力发展监狱经济,来加大监狱“硬件”建设的投入,不断引进高科技和现代化装备,逐步使用电脑对狱内进行全方位的监

11 控和处理信息,提升监管安全系数,减轻监管工作强度,缓解警力不足的压力。重视发展来料加工业,实现罪犯的劳动作业逐步从室外转移到室内,降低防逃的风险系数,减轻基层监狱人民警察工作压力。三是做好身体保健与防护工作。在监狱设立警体训练馆,聘请警体教练训练指导,传授擒拿格斗等本领,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防暴制暴和自我保护能力;改变监狱人民警察公休不休的状况,每年分期分批组织安排监狱人民警察疗养、休假,认真落实好监狱人民警察的带薪休假制度;每年组织监狱人民警察进行体检,设立传染病防护费,给一线监狱人民警察购置防护手套、消毒药水;在监狱人民警察中进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邀请心理学专家给监狱人民警察讲课,使监狱人民警察掌握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促进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依托社会心理矫治中心、心理热线、心理网站,通过点火咨询、现场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来避免警察因心理压力过大造成情绪失调,对罪犯使用暴力等问题的出现。

3、解决实际问题。在从优待警工作中,要坚持思想教育和物质利益齐头并进,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维护总体利益的同时,注意维护监狱人民警察的具体利益,认真解决监狱人民警察的福利待遇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通讯问题、超时(加班)工作补助问题,野外作业补助问题、实用性子女就读就业问题等,以保证监狱人民警察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条件,真正在从优待警上拿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让监狱人民警察看得见、摸得着,切实解决监狱人民警察的后顾之忧。如,监狱人民警察超时或加班工作的,

12 按工资的200%发放加班补助金。在野外作业或执勤的,参照地质勘查队员野外防热防寒防尘补助金每日发给20元。针对监狱人民警察子女读书难问题,要争取政府部门明确制定政策,使监狱人民警察子女到地方学校就读不再交纳昂贵的集资费(借读费)。也可根据监管教育改造专业的需要,将监狱人民警察子女向高等院校多送委培生,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回监狱单位工作,或与职业教育部门联合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签订就业合同,尽量解决监狱人民警察子女的就业问题。

从优待警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关键要靠各级领导严格履行职责。再好的政策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也容易导致政策虚化。为了保证从优待警政策的真正落实,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由“权利问责”转向“制度问责”。各级领导要把从优待警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忠实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每年提出为监狱人民警察办几件实事、好事,解决几件难事的工作目标,建立层层落实责任制,使广大监狱人民警察享受到党的从优待警政策所带来的实惠。 总之,长期以来,监狱机关在加强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工作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尤其在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上都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但其开拓的潜力和空间还是很大的,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加以研究和开拓。贯彻“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方针,必须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严”要遵循渐进的规律,“优”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能盲目行事,超越可能的条件和现有的基础。

参考文献:

①《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获奖论文集(资料汇编二) 》 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编2004年12月

13 ②《监狱体制改革文件汇编》 甘肃省监狱管理局编2004年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④司法部《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建设规划纲要》

第三篇:从严治警

从严治警,打造威武之师

——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专题学习讨论活动

心得

按照县局党委的部署,我组织我室民警认真学习了《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五条禁令”和“五个严禁”,结合分析总结分析我局当前的工作和队伍现状,特别是近期民警连续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现象,我认为我局队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抓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教育方面还做得不够好,有时只埋头抓业务,忽视队伍的思政教育,有针对性细致工作还做得不到位,特别对个别问题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的不紧;二是业务指导和行政管理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三是抓法规制度规范民警行为,日常监督和突击抽查执行情况不力,四是发现问题迅速上升为理性思考,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也还不及时……等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在这次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专题学习讨论活动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学习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有成效。不断增强政治素养、政治觉悟和政治警觉性,把学习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用理论制度指导、规范自己工

作,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自身免疫力,免除或杜绝出现各种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第二,把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整体业务水平。用党委的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工作,总结优点,找出差距,切实在提高思想素质的同时,把业务素质、业务水平提高一个档次。

第三,把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联系起来,端正执法为民思想,树立起良好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我们要坚持把教育整顿与职业道德培养结合起来,正本清源,树立和展现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实现队伍正规化建设目标。职业道德规范问题说到底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只有把学习和培养职业道德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第四,把理论学习和落实政策法规条例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自己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学习《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五条禁令”和“五个严禁”,就必须从“严”字入手,做到“五严”,即:真严,严得较劲;齐严,严得一致;会严,严得到位;细严,严得具体;常严,严得一贯。只有从严治警,才能有效避免、杜绝各种的违纪违法现象发生。

第五,把理论学习和认真细致剖析自己结合起来,使自己得到一次新的提高。我决心在学习中,对自己认真做一次剖析,严格对照检查自己,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在今后的工作中率先垂

范,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做到“八个带头”:带头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带头严守纪律,确保政令、警令畅通;带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带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带头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支持领导的工作;带头坚持执法为民,秉公办事;带头遵守党规党法,做模范党员;带头加强学习,苦练内功。

第四篇:浅析从严治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从严治警

作者:王晓斌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9期

【关键词】从严治警;法宝

“从严治警”从1984年6月第五次全国公安政治会议上首次提出来后,一直是我国公安机关带队伍的法宝。通过对人民警察严格的教育、管理、训练,严明纪律,人民警察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能逐步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在现阶段“从严治警”方针必须长期的、坚决的贯彻实施。

近些年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民警察这一特殊的群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严治警放在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好像是老生常谈,但是,越是在经济非常活跃时期,从严治警的方针,越是显得非常的重要。

一、什么是“从严治警”

“从严治警”,就是依照相关制度和法规,对广大人民警察严格、教育、训练,严格明纪律,使其能够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自觉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监督。

公安机关担负着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重任,是维护祖国稳定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利益的不受侵犯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神圣使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现阶段,保护祖国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非常重要。现在社会各种犯罪仍层出不穷,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犯罪多元化、结构集团化、类型复杂化、手段智能化。治安形势的复杂多样,体现出建设一支纪律严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高素质公安队伍显得非常重要,从严治警是现阶段建造这样一支公安队伍的必走之路。

二、“从严治警”要把严字落实处。

“从严治警”,就是要把“严”字落到实处。人民警察经常与社会中的阴暗面接触,现阶段,社会上的一些已经侵蚀到我们的公安队伍,少数民警已经被“糖衣炮弹”击中,如何能保持清正廉洁的思想,首先就要从严治警,把严字落实处,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落实“从严治警”,要杜绝喊喊口号的形式主义;要教育为先、强抓技战术水平。

(一)坚持教育引导

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和指导公安工作取得胜利的保障。要正确的树立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在公安队伍中,有少部分民警宗旨意识淡泊,有特权思想。在经济发展的现在,把握不住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出现错位,价值观扭曲;把手中的权利视为筹码进行交换。公安机关首先要开展学习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教育,树立起坚不可摧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提高民警道德素养,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消除特权思想。

2.要加强公安法制教育

依法治警是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实质。公安机关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公安部明确提出了从严治警必须依法治警的方针。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要有法可依。国家法律法规要保障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依法履职,发挥职能作用。(2)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必须有法必依。(3)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必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接受法律法规的监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法律规范所有警务活动。不断增强全体民警的法制教育、强法制观念,提升执法水平,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高执法守法的自觉性。

(二)强抓技战术水平,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从严治警的根本出发点是精兵强警。和平年代,人民警察是最危险的职业。近年来,全国每年牺牲四百多名民警,负伤近万名民警,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民警的大无畏精神;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民警急需提升克敌制胜和自我防护的能力。

1.做好基础建设

建设训练场地、改进训练教材、培养师资力量。首先,建设训练场地。加强人民警察训练场地建设或依托人民警察学校进行有计划的训练,使民警有地方可练。其次,要抓好教材建设,要结合本地实际和现实所需从现有材料中选好教材、组织优秀人才和专家学者编好教材,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再次,培养师资力量,近些年推行的“教官”选派制度,突破了只靠学校“教师”教学的单一的概念,由各地公安机关选派优秀人才参加培训,培训合格后回各地公安机关培训本单位民警,这样一层一层、以点扩面、以面扩体的矩阵式培养机制,节约成本,效果明显。

2.及时考核,严格达标制

通过训练能否取得实际效果,关键在考核达标。无论是警事技能培训还是实战训练都要有一个标准,没有标准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公安机关依据《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试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活动,形成制度。督促民警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技战术水平。国外在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做法,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借鉴。

(三)提升队伍素质,把好进出关口

要确保公安队伍纯洁性,就要树立“进出必严”的观念,国家领导人关于从严治党有这样一段论述:“兵贵于精,不能允许滥竽充数的现象存在。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首先要把好入关口,对于确实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不能留在党内,这样才能形成党员队伍„吐故纳新‟、保持活力的机制。”治党如此,治警亦如此。要严把“进口”,疏通“出口”。

1.考试录警,严把队伍“进口”

考试录用,是人民警察队伍管理的首要环节。要按照《公务员法》、《人民警察法》和公安部、人事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地方公安录用人民警察实行省级统一招考的意见》的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选用人民警察,凡进必考,使真正优秀人才进入公安队伍。

2.消衔出警,坚决疏通“出口”

《公务员法》、《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对辞职、辞退和开除有明确规定,这些都是对违纪违法人民警察予以处理的依据。

3.查处必严、依法严惩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锄一害而众苗程,刑一恶而万民悦”。有些人民警察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以权谋私、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腐化堕落甚至为黑势力充当“保护伞”,这样的情况就要坚持露头就打,一查到底。各级公安机关应明确,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是政治问题,对违法违纪案件,无论是谁,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该处分的就处分,该判刑的就判刑。否则,违法违纪问题就遏制不住,就会在毁掉一批民警。对典型案件举一反三,树立警示牌,在公安机关通报,让民警从中受到深刻教育和警醒。坚决从思想上筑牢抵御各种违法犯罪。

从严治警还应该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警之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建设一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公安队伍,在贯彻“从严治警”的方针时,必须落实科技教警。从严治警是人民警察保持头脑清醒、树立思想廉洁的保证,是新时代公安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常抓不懈把公安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谢子传.略论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2]叶爱民.对“从严治警”的几点思考[J].公安教育,2000(8).

[3]张中国.“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J].公安报,2000(2).

第五篇:从严治警的诠释

一、要确立从严治警的思想

从严治军是我军建设的基本才原则,是实现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必然要求。警卫部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在从严治警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特殊性可讲。军人与老百姓、军队与地方的区别,很大程度就在这个问题上。所以教育和引导广大官兵从根本上确立起从严治警的思想观念,这是当前管理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从严治军是古今中外军队建设的通则。令严方可以肃兵威,命重始足于整纲纪。一切有战斗力的军队、一切有作为的军事将帅。都十分强调从严治理。古代军事家吴起认为,一支军队“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以于用。由于他治军如铁,全胜46次。历史上也有一些胜利之师走向失败,主要不是被外部强敌打垮,而是因为胜利而居功自傲,纪律松弛,使战斗力丧失。清王朝的八旗军就是很好的例子。世界各国的军队,尽管其性质不同,规模大小不同,民族传统不同,但有一条通则,都是把从严治军奉为要旨。

第二,我军素以军纪严明、秋毫不犯而著称为世。早在建军初期,毛泽东就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以此为基层,建立了一整套人民军队管理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

上一篇:从喜烟看婚宴变迁下一篇:产学合作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