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经济的读书笔记

2022-09-04

第一篇:有关经济的读书笔记

有关教育的读书笔记

一、《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书笔记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重点阐释了陶行知先生对与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

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传统教育和生活教育进行了比较。

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

活;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传统教育坚持的维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二、《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作者:韦钰 读了一书。我认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无论是促进我的课题研究还是提升我对科学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1、什么是科学?

通常科学是指近代科学,一般把伽利略的研究工作和他对实证方法的确立,看作是现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2、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的特点?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它主要表现为:

(1)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强调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3)探究式科学教育依靠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4)探究式科学教育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谈论和合作;

(5)探究式科学教育希望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

3、什么是探究?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给出了定义: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他包括:进行观察;提出问题;通过阅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来了解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方面的证据,评价已经知道的知识;用多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需要对假设进行证明,需要运用批判和逻辑思维,并考虑其他可供选择的解释。

4、要正确理解探究式科学教育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在科学教育中,经常争论的问题是:探究式科学教育究竟是一种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学习科学的方法,

还是本身就作为一种课程的目标。学探究活动集中探讨一个问题,而不是想学生提出一大堆问题,或是不明确的科学问题。讨论是发展儿童思维的过程;讨论是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对比不同意见,学会尊重事实、尊重别人、尊重不同意见的过程;讨论是培养学生语言和表达能力的过程;讨论是培养学生敢于争辩和进取的过程。

三、《给教师的建议》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过时。作为一名新教师,读完此书,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你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 书中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令几乎所有老师都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

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氏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因材施教”。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家庭篇二:关于教育的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书名: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 注的66个教育细节》

部门:

姓名: 2015年11月

通过一个多月的读书,使我大开眼界,精神世界为之更加丰富多彩,生命得于升华,对书籍的看法也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评价。说实在话,在没开展读书活动之前,我没有认认真真地、象模象样地读过一本教育名家的教育专著,偶尔读的都是一些零零星星的教育杂志上的文章,有点兴趣时读一点日常杂用方面的书籍,像现在这样静下心来读一本本名家名著,并且还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悟与体会,几乎从未有过。书籍确实能安慰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心灵,静化我们的心灵。它里面有星光的闪耀,有雨露的润泽,也有花草的芳香,既有黄金屋,也有颜如玉;它既能把人生引入歧途,使你饮恨终生,也能使人生辉煌,无限幸运。以前,书籍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一种痛苦,枯燥无味;现在是一种吸引一种味道,读后心怀豁达,是一条河流,一片天空和大地,心旷神怡,虽然说不上陶醉,但也说得上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与快乐。

读了张平老师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书以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切地说在开始研读的时候就已经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书的序言部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书中从四个部分: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交往。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意义,紧接着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建议,使这本理论性很强

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书中讲述的教师最需关注的教育细节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可见身心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从小就跟着酷爱体育运动的父亲走村串户,穿林渡水。4岁时,他从父亲那得到一支猎枪,之后开始独立活动,开始了钓鱼、打猎和探险的生活,而年幼时的这些经历成了《老人与海》的写作素材。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作为教师我将细细品味书中提及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些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健全品格的人。而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我愿把自己的反思提出来,与广大教师共勉。 1.读书一生

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决定了我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永不干硬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大量读书,深入实践,及时总结,积极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向名师学习,学他们的奉献,学他们的敬业,学他们的创业精神,不断完善自己,让课堂扮演好教师演绎人生的舞台,展示挖掘课堂中教育的智慧。 2. 激情不老

这应该成为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3.宁静致远

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教师很苦很累,比如各类名目繁多的学历进修,课改通识培训,市级的、省级的甚至国家级的教学比赛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已被剥夺殆尽──整天忙着读人家的“书”,自己的“书”却没有读。这种过重的外在负担将导致

“肤浅后遗症”。因此,与其忙忙碌碌,不如围绕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4.伸展个性

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我想对自己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5.爱在细节

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学会关心,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尊重每一个学生”“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等紧紧围绕一个“爱”字,从每一个细节中洞悉教育之事,感悟教育之真,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教育中塑造孩子。让教师们都知道,拥有一可爱学生的心是当一个好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但愿我们的每一位教师不在做陶行知笔下的“糊涂先生”,希望大家领悟爱的真谛,感悟教育的真义。 6.海纳百川 7.合作同进

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让读书成为可能,让读书成为习惯。当一名的教师,感悟人生,捕获理想,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理想。阅读它,走进它,让我们放飞理想,走向辉煌!用阅读

滋养心灵,用读书丰厚底蕴,使我们内心开放、鲜活、细腻和温和,从云中漫步到日常教育中的润物无声,从理论延伸到实践,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读书给我们的不只是启迪,更是一种享受。书籍是无价之宝,让我们用心领略、触摸教育的风景,展示读书的收获。篇三: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

书名:《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 内容摘记: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天性是非理性的,人的行为取决于无意识的需求和欲望;而行为主义者由于不研究人头脑内部的事件,因而认为人是否具有理性无关紧要,在他们看来,只要对环境中各种刺激进行精心的安排,引出有机体的反应并加以及时的强化,就可以控制和塑造人的行为。

2、皮亚杰认为,人总是积极地、理性地试图学习。他把儿童看作是积极的学习者,他们会主动地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

3、他认为“发生认识论就是企图根据认识的历史、它的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赖的概念与运算的心理起源,去解释认识尤其是科学认识的一门学科”。也就是说,发生认识论研究人的认识发展,它要解决人(群体和个体)的智慧是通过何种机制,经历怎样的过程,怎样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的这类问题。总之,发生认识论研究的主题是,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以及认识是如何逐渐发展的。

4、皮亚杰关于儿童如何获得新知识的观点,通常被称之为认知建构主义。他认为,人们通常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人们需要亲身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

5、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呢?其理由是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事物如何运作的好奇心,即人具有一种探究世界的内部动机。

6、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当个体面临环境中新的刺激,总是先试图去同化,如同化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原有图式无法同化新刺激,个体便会做出顺应,即调节原有的图式甚至重建新图式,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7、个体后天建构的图式最初源于动作,这种主体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构成了皮亚杰理论的核心。具体地说,主体主动地组织图式去同化环境中新的信息,如同化成功,图式得到丰富;如同化失败,则原有图式得到改造或建构新的图式。随着同化和顺应的进行,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8、在皮亚杰看来,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类: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9、教育的关键在于,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提出恰当、不超出儿童的同化能力,又能促进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中问题”。

10、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化过程在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1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主要特征是: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筑感知动作图式。

12、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获得两大成就: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及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13、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逐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

14、在前概念或象征性思维阶段,儿童已能运用概念进行思维,但儿童运用的概念与成人运用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

15、在直觉思维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他们的思维直接受到知觉到的事物表面显著特征的影响。

16、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

11、12岁)的儿童的逻辑推理是具体的,不是形式的。他们只能对具体事物、具体情境进行思考,如果在纯粹语言叙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儿童就会感到困难。

侯 朝 君

《傲慢与偏见》艺术赏析 《傲慢与偏见》是闻名遐迩的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的杰作,是世界文学文库中的珍品,曾受到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也是本人最喜爱的小说之一。著名的评论家威廉。莱昂。菲尔普斯曾称赞,简奥斯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艺术家之一,而《傲慢与偏见》又是她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主要是以描写爱情婚姻为主题,小说描写了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美满婚姻,柯林斯与夏洛蒂之间讲实惠、找归宿的婚姻。并将伦理道德准则放在爱情故事中加以描述,让人深思,在熟悉的婚姻生活中,究竟应该把什么放在首位,是美貌、是金钱、史迪威、是感恩还是感情?描写得入情入理,让我们好像亲临其境,总想知道下文如何,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获得启示: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绝对不会幸福的,如柯林斯与夏洛蒂;只追求美貌、满足情欲,不讲道德情操,感情就不能持久,其结果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痛苦,而且还会使家人焦急,受到牵累,给社会造成负担,如魏肯与莉迪亚;只有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彼此坦陈心曲,真心相爱,患难与共,保持高尚的情操,才能获得理想美满的婚姻,如达西与伊丽莎白。总的来说,恋爱结婚不仅要使自己幸福,而且还要承担家庭责任,堆社会有益。小说创作艺术主要表现如下四个方面:

一、情节构思巧妙,扣人心弦

小说以宾利搬到哈福德郡的内瑟菲尔德庄园,结识本内特先生一家为开头。通过举行舞会,让脾气随和、直率、温顺、英俊的宾利,与身材魁梧、举止高雅、不善与陌生人交流且相貌更加英俊的大戏,留给人的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加上,大戏对伊丽莎白出生的轻视,使美丽职慧的伊丽莎白对达西产生了偏见,造就了男女主角的相识,让傲慢的人与有偏见的人的最终结婚拉开了序幕。同时,描述了温柔善良美丽的简语宾利的相互爱慕,情投意合。接着写魏肯对达西的恶意中伤,使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进一步加深,对魏肯的盲目偏爱。紧接着描述本内特先生的远房侄儿柯林斯本想从久闻美名的本内特家的女儿中挑选一个妻子,心安理得地继承他家的财产,向伊丽莎白求婚不成,他又马上转向二十七岁的还未订婚的夏洛蒂,便结成了一段实惠的婚姻。之后,小说没有立即写简与宾利两人感情顺利的发展,而是写宾利妹妹的干扰,达西的劝阻,导致宾利离开内瑟菲尔德庄园,使简因失恋而痛苦,以及伊丽莎白在罗辛斯作客的日子,与达西的再次相逢,达西的冒然求婚,伊丽莎白的果断拒婚,以及对达西的重新审视。接着又写伊丽莎白的彭贝利之行,对达西的偏见消除,爱恋的产生。然后穿插魏肯与莉迪亚的私奔及结合,伊丽莎白对魏肯的重新认识和对达西感情的加深。最后讲述简与宾利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和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美满结合。作者以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事,与另外三桩婚事,紧密相连,浑然一体,从不同角度衬托主线,使主题不断升华。同

时又构成扣人心弦的情节,使主线时隐时现,悬念跌起,引人入胜。如宾利与简相识后,便彼此产生了爱恋的情节,当读者盼望会有更深的交往与美好的结果时,但作者却安排了宾利离开,让读者感到惋惜,以为他俩就此错过,同时又期待他们再次相遇。又当达西鼓足很大的勇气,向伊丽莎白表露情感,并求婚,谁知伊丽莎白却坚决拒接求婚,狠狠的指出达西的缺点和错误,发誓绝不嫁给达西,让人不免觉得达西有点可怜,而且认为骄傲的他,肯定拂袖而去。谁知达西却一改以前的冷漠和错误,倾心以对,令伊丽莎白重新对他、对自己进行了认识和审视,慢慢地消除了偏见,为俩人的情感发展架起了桥梁。再如,伊丽莎白在彭贝利一游后,对达西的认识已发生本质的变化,开始感觉达西的爱情,依然离开达西,回家协助处理这桩不光彩的事情,让伊丽莎白与魏肯的事情马上解决,以看到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感情究竟是怎样发展的。这四桩婚姻在小说中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误会”百出,冲突迭起,疑窦丛生,时而扑朔迷离,时而山穷水尽,时而峰回路转,时而柳暗花明。结构编排的曲折、巧妙,让人一旦开卷,就无法释手。

二、对话机智幽默,妙趣横生

该小说的对话最大的特点是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的机智与幽默。如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第一次相识时,达西的傲慢态度,对伊丽莎白出生的轻视,伊丽莎白故意让达西难受一下的对话。达西说:“本内特小姐,难道你不想乘这个机会,跳一场苏格兰双人舞吗”。伊丽莎白笑了笑,过了一会才答道:“哦!我刚才听见了,不过我马上还决定不了作如何回答。我知道,你想要我说想跳,这样你就不可蔑视我的人,因此,我已经决定告诉你,我根本不想跳苏格兰双人舞。现在如果你有胆量,就蔑视我吧”。达西答道:“我的确没有那个胆量”。这段对话充分体现伊丽莎白的聪颖和机智。如她所说的第一句话,在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选择诚实坦白是最好不过的;她的第二句话,却对达西曾经的无礼给了一个有力的回击,让达西意识到,她的聪明,她是不好惹的,不可蔑视的;她的第三句话,对于第二句在意思上有很大的转折,在句式上是一个让别人回答的反问句。幽默中略带讽刺,让人不得不承认伊丽莎白是他父亲认为的最伶俐的女儿。又如,内瑟菲尔德第二次舞会上达西与宾利小姐的对话。“这样的交际场合,多么令人难以容忍;说真的,我和你颇有同感。”“告诉你,你完全猜错了。我心里想的可比这愉悦得多。我一直在回味俏丽女郎脸上秋波流转所能赐予的极大欢乐”。“她成你心上人有多久了,什么时候我可以向你贺喜呢?”“女人的想象很迅速,它以下就从仰慕跳到爱情,又从爱情跳到结婚。我知道你会给我贺喜的”。宾利小姐因爱慕达西,见达西没怎么跳舞,便故意迎合讨好他,而达西却是一个不善于迎逢别人,同时也不喜欢别人迎逢他的人,尤其是宾利小姐这种虚伪,又有目的的人。但鉴于宾利小姐是好友的妹妹,加之出于礼貌也没有必要正面回绝,所以他将伊丽莎白的乌黑美丽神气的眼睛和活泼的风姿形容为秋波流转,既说明了自己与她是不同的,又是对心仪女子的赞美,也是对宾利小姐的委婉、风趣回绝。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了解自己已有中意的人,这应该算是一种最好的拒绝方式了。之后,对宾利小姐的打趣,达西的回答,将她的想象归纳为女人的普遍毛病,进一步表明她在达西心中丝毫没有特别之处。这样对她的自作聪明,轻松巧妙的予以了回击,同时,对她假心假意的祝贺给予的肯定,这一幽默以至宾利小姐识趣的闭上了嘴。再如伊丽莎白拒绝科林斯的求婚,本内特太太坚持要本内特先生说服自己的女儿答应嫁给科林斯,本内特先生说的话,“一个不

幸的选择摆在你面前了,伊丽莎白,从今天起,你就得同你双亲中的一个成为陌路人——如果你不嫁给科林斯先生,你妈妈就永远不再见你了。可是,如果你嫁给他,我就永远不再见你了。”这样的开头又这样的收尾,让伊丽莎白忍不住笑了,也让读者不由替伊丽莎白先是捏了一把汗后又轻松了一口气,以至本内特夫人不得不就此罢休。简单的几句话就轻而易举的解决了伊丽莎白的难题,而且让人忍俊不禁,又不得不称绝。还有他同意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事说的那些话,“我们都知道他是那种骄傲自大,令人讨厌的人,不过,只要你真的喜欢他,那也没什么”。“这实在是一个屡出奇迹的晚上呀!”“我明天就提出还钱给他,他会大发一通豪言壮语,自吹自擂说她如何爱你,于是这件事也就了结了”。“要有什么年轻小伙子来向玛丽或是洛蒂求婚,就请他们进来吧,我现在正闲着呢”。这俏皮逗乐的打趣话,充分体现了父亲的和谐可亲以及敏捷的思维、透视他人心理的能力、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让人不禁开怀大笑。书中其他人物的对话同样机智幽默,让人时时感受到轻松幽默的气息。

三、人物形象鲜明,独具个性

小说中塑造的任务有二十几人,但每个人的性格个性都不一样,各具特色。伊丽莎白是书中刻画得最全面的一个人物,她聪颖机灵、有主见,又善良、乐观、活泼,作者分别一一作了详细、逼真的描述。她在拒绝她表哥科林斯先生求婚时,充分体现了她的机灵、有主见、善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个性。如科林斯宣布要向她求婚,自己实在不想面对这种荒唐的求婚,但又碍于母亲的命令时,她马上意识到尽快让这件事情过去,才是明智的办法。于是她便坐下来,待科林斯说话,再寻机拒绝。当科林斯讲述了一大堆的不着边际的求婚理由和一厢情愿的设想时,她就郑重干脆地告诉科林斯,希望他不要再浪费时间,并对科林斯对她的爱慕予以了感谢。简短的几句话,便让科林斯清醒地回到了现实,还礼貌地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和大家闺秀风范,这充分体现了伊丽莎白思维的敏捷,以及对婚事的严肃态度和果断干脆地作风。书中也有力地表现了伊丽莎白善良纯洁的一面,如当她得知宾利对简的情意时,并没有因简受到了比她更多的重视而嫉妒和不快,而是真心地替简高兴,对姐姐的幸福感同身受。这些思想和举动只有真心希望他人幸福的人才会有的,充分体现了她内心的高尚。书中也有着力刻画了她的活泼可爱。如当她拒绝了达西的求婚后,见到凯瑟琳?德布夫人时的“如果答应了达西的求婚,此时也就是以未过门的外甥媳妇的身份见达西的姨母,凯瑟琳?德布夫人准要气坏”的想法和在彭贝利庄园,感受了庄园的美丽后的“如果当上彭贝利主妇倒也有其美妙之处”的想法,以及将舅父、舅母、介绍给达西时,还偷偷狡黠地观察达西的感受的行为,都充分体现了活泼、可爱,让人觉得这女孩挺有意思的。另外,对于父亲作为丈夫的不当言行,她并不是视而不见:她尊敬父亲的才能,感觉父亲对她的宠爱,但父亲常常当着他们的面揭妻子的短,使他们看不起母亲,她认为这些行为都是应当受到严厉指责的,并从中认识到极为不适的婚姻将给予子女带来许多不良影响。这体现了伊丽莎白为人正恳,有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和有思想、有主见的性格。虽然书中之处也并未回避。如她对达西的盲目偏见以及对魏肯德偏心,这都并未削弱主人翁聪明美丽的形象,反而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她的形象,使他的形象更加成熟,更加多面化,更贴近生活。

四、讽刺手法突出,寓教于乐

总之,《傲慢与偏见》是一部乐趣无穷、令人回味的小说,其创作的艺术独到一面,让我们在阅读中得到了愉悦,受到启迪,深受教益,这也是小说受到众多读者喜爱,成为一部经典名著的原因。

第二篇: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读书笔记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读书报告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是胡文仲教授于1998在北京编写的。

胡文仲,1935 年生于天津,祖籍江苏。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外国文学》主编。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文学科组成员。现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会长;中国高校英语口语协会会长。由于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他共出版了专著6部,教材4部,编著10部,译著5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并一直享有盛名。

早在80年代初期胡文仲就开始对跨文化交际学感兴趣,在国外的生活学习使他更加明白了学习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重要性。回国后他也多次在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文章,但随着更多的学习和研究,胡文仲发现目前我国的研究一般性的探讨较多,而基于大量数据研究比较少,他认为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不应仅限于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语际方面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从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因此,他开始编写《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目的是通过理论和实例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读者普及跨文化知识和理论,作为他们研究跨文化交际学的入门向导。

首先,对本书进行简单的概括介绍。《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共有十二章,被作者概括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二章)主要是为跨文化交际进行定义及对跨文化研究的不同理解,并对跨文化交际学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史及其成就做了详尽的描述。第二部分(第三章至第四章)是作者对文化和交际的定义,特征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第五章至第九章)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这一部分内容被作者依次分为了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经营管理;在这几章中,胡文仲教授对每一个过程的作用和特征都通过举例做了说明。第四部分(第十章)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内容---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个部分,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因此,作者就价值观与交际的关系、价值观的特点、有关价值观的研究几个方面进行了描述。第五部分(第十一章至第十二章)的内容为提高跨文化意识,也就是教人们如何在实践中应对跨文化的有关问题。

胡文仲编写的这本书在很多观点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就像之前的文章大都只侧重于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一个角度,仅仅关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语言交际方面遇到的问题,没有更

深入的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在前言里就有所提及,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多学科的学问,涉及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等。所以说这本书能够更全面的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其次,作者也对跨文化交际提出了不同的理解,作者认为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这就说明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的特点。经过作者这样的总结,我们读者也就更能清晰地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在之前的跨文化交际学习中,我一直都认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都是由长期不同的生活环境导致的,而在阅读了《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后,我才明白不同民族或是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都是由其价值观决定的,也对跨文化交际学有了更深层的理解。胡文仲提到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内容,也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个部分,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它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也就是说价值观是主,信念、态度是从。从实践的角度考虑,价值观决定着人们如何进行交际,而交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

在此书中胡文仲把价值观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点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也正是为他之前几章中提到的不管是对跨文化交际的定义也好,还是过程也罢,都做了一个很有力的证明。因为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所以在研究跨文化交际时,我们应该首先去研究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对它们主流文化有了大的了解后才能够更好的对它们所涵盖的个别部分(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个人)之间的差异进行理解。据我所知,在研究不同文化的价值尺度时,人们往往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概念来解释跨文化的差异。就像在做自我介绍时,个人主义更在于强调我是谁、我有别于他人的特殊性。而集体主义的视角却与此相对,它们往往更倾向于强调于他人的关系和群体的身份,比如家庭身份,职业身份,或其他群体身份。一般来说,在个体主义的文化中,个人的独立性比较强,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相对松弛一些,显得不那么紧密,而在群体主义的文化中,个人的独立性相对少一些,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显得密切。在美国,个人主义的生活态度往往表现在工作环境中。比如,不少雇员因为喜欢目前生活的地方而拒绝工作调动,有人开展“雇员月”活动,还有人在职业访谈中敢于畅所欲言等等,这

些都是个人主义行为的表现。与此相对,在日本的工作环境中,专供个人用的办公室和单间比较少,在集体会议前先达成一致意见以避免会上出现辩论和分歧,诸如此类,都反映了集体主义的倾向。这种差异并不是说采取集体主义取向的人没有个性,也不等于说采取个体主义取向的人没有团队精神。但是这种差异的确表明我们不仅在如何看自己、看别人的方法存在差异,而且在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取舍上也存在着差异。这也正是我们价值观的不同而导致了文化的不同,而文化的不同又导致了我们在对待事情时的态度和行动的不同。

就像胡文仲所提到的,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内容,它始终贯穿于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所以接下来,我想通过价值观来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交际进行进一步的阐述。非语言交流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周围凡影响交流或传达某种信息,而又不属于语言的一切都是非语言的。我下面介绍主要的两种非语言交流方式----体态语言、空间和时间语言。体态语言就是我们所说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比如在泰国,他们认为头是不能随便被别人触摸的,只有至高无上的人才能碰触,而在我们中国,长辈见了晚辈,亲昵时都会摸摸对方的头,以表示对你的喜爱。这就是价值观与文化的不同。对于空间和时间语言就更好理解了,英语国家对于从拥挤的人群中传过去有所顾忌,所以通常双手开路,说抱歉,往往不愿意用身体去挤;而中国人安于拥挤的情况。在时间观念上更是有很大的差别,单时制的人们(北美、北欧、西欧、中国)把时间看作是一条直线,可以切割成一段一段,他们强调时间表,强调事先安排;多时制的人们(拉丁美洲、中东)习惯于同时处理几件事情,强调人们的参与和任务的完成,而不强调一切都按照时间表。其次,英语国家的人时间观念很强,如果提前约好时间见面肯定会准时到达,而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会相对弱一些。因此,不同的民族对于时间有不同的概念和态度。即使在同一民族同一国家,由于社会阶层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大家对于时间仍抱有迥然不同的看法。

当然,价值观虽然相对稳定,但却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的。实际上,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也会随之变化。所以,我们观察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而是要考虑到传者和受者的周围的群体以及整个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决定文化,而文化同时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

胡文仲教授编写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虽然理论部分不多,但看待问题的角度却很深入,有助于启发和指导我们的学习;而且语言简练,思路清晰,有助于各个层次的人群去学习和研究。目前,全球的经济化推动了跨文化的交际,所以跨文化交际学就变成了

我们与其他国家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因此,了解更多的跨文化知识对我们日后的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篇:《法律的经济分析》读书笔记

《法律的经济分析》是美国著名学者理查德•波斯纳的著作。该书成书时间虽然较早,但是一直保持更新,至今已经是第四版了。作为一本面向法学院学生的法经济学教材,本书语言浅显,尽量减少了数学公式的推演过程,同时内容也十分的全面,涉及的领域包括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家庭法等领域。读完本书,笔者对法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就法学和经济学的关系做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同时发表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法律经济学的产生为法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

法律经济学的产生是世界范围内法学理论研究的重大成就,为法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地,使整个法学理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法律经济学在美国已成为显学。法律经济学产生,基于两个前提条件:

一、法学和经济学在研究主题和价值观上有相当的共同性,

二、分析方法上经济学提供了一套分析人类行为完整的架构,这种架构正是传统法学所缺少的。法学理论中称理想的决策为合理的,经济学称理想的决策为理性的。合理和理性的区别是哲学的一个著名论题。经济分析的基本假定是,法律是理性的,因而可以对法学用经济方法加以分析。

法律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在于,所有法律活动,包括一切立法、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事实上是在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因此所有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即效率最大化为目的,所有的法律活动基于此论断都可以用经济的方法来分析和指导。

二、法学和经济学在“个体”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问题上存在共同的特征

通常来看,法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点一般在于财税法和反托拉斯法等经济领域的法律规范(皆为制定法)。简单来说,这种交叉就是用用法律来管理经济,而经济的自身规律又使得法律尽量的合理化。这种表面上的交叉只是法学和经济学具有相似性的一个表象,并未很好的反映出二者的共同特征。事实上,二者的共同特征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和“个体与个体之间”问题的关注上。

首先,法学研究对象与经济学研究对象中进行选择并做出行为的“个体”都归结为活生生的个人或多人的结合。这个研究对象内涵丰富并且非常具体,研究

者可以很方便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其次,法学研究对象与经济学研究对象中个体之间的关系都表现为简单明了,利益直接冲突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模式。为了便于研究,两个学科的研究者都把复杂的利益冲突转化为多个单一的利益冲突。在经济学里这种单一的冲突一般表现为价格的变动。在法学里这种单一的冲突一般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增减损益,诉讼的胜负成败。

进一步而言,这两个学科对利益直接冲突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的重点都是在于博弈双方利益的分割。同一次交易中的获利总量是不可能被双方同时占有的。诉讼中泾渭分明的“胜诉”和“败诉”同样也是如此。但是,利益的分割并不是绝对的、走极端的;相反,利益的天平可以做出各种适当的调整。经济学家鼓吹的经济政策,法官做出的最终判决,都是在权衡各方利益基础上作出的一种分割方案。

再次,就研究方法而言,经济学与法学也有相当大的共性,那就是“参照系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是一个基本的参照系。经济学中的均衡指经济学研究对象各方面的力量达到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在此状态中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最大满足,比如某一商品市场中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一致,现实需求量与供给量也一致时,商品生产成本最低,供求相等,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的状态,其标志为该商品最低价格,即均衡价格的出现。这就是一种局部均衡,当每个市场都达到均衡时,一般均衡也就达到了。一般均衡理论中有五个假定,而每一种假定可能都有五种不同的原因使它与现实不符,但是这一理论仍然最有用的经济学理论之一,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参照系,所以,均衡带来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使它成为现代经济学家构建其理论的重要指针。由于“均衡”的参照系地位,虽然在“均衡”这一概念中包含了现实性,稳定性,效率性等重要的价值取向,但确切地说,均衡只是一个常用的工具性概念,本身并不是经济学所追求的基本价值,效率才是。当然,从均衡这个基本的参照系可以演绎出其他的参照系,对于科斯,是“零交易成本”。而就波斯纳而言,“财富最大化”是他对法律展开经济分析的参照系。他说,“财富最大化”学说是一种超越古典功利主义的道德学说,它主张判断行为和制度是否正义或善的标准就是它们能否使社会财富实现最大化。这种态度容许效用、自由以及平等这些相互斗争的伦理原则之间的协调。他又补充

说,“财富最大化”并不是影响法律的善或正义的唯一概念,还有其他的因素。相对与经济学,传统法学的参照系是更为明显的。这种参照系在法学里通常被表述为一定的法的基本价值,如我们熟知的正义、自由、秩序、公平、效率等。依据法学家们价值序列的选择不同,产生出“功利主义”、“实证主义”等诸多学术立场和它们坚持的原则和研究方法。这种建立、选择、运用参照系的研究方法和经济学是很相接近的。

三、法学和经济学在参照系和评价标准的特征和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学和法学都是采用参照系法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但两者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在特征和性质上却有着一定的差别。

首先,对于“效率”“公平”价值标准推导的过程不同。在经济学里由均衡状态参照系推导出的是“效率”,“公平”价值标准,它是从人的行为中归纳出来的,性质上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强实证性的。然而在法学里,从道德哲学、法治思想、条文规范归纳出来各种参照系,性质上是人为的,是刚性的和规范性的,是弱实证性的。

其次,对人的实际选择行为的关注度不同。既然经济学是主要是实证性的,所以对人的理性选择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因此对人类行为具有较深刻的掌握并发展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道德和法律的由来,变迁和性质都可以用经济来探讨,因为这也是人类理性行为的一部分。而法律主要是规范性的,所以法学研究的材料主要是法条、判例和以前法学家的思想,加上法律自身浓郁的政治属性,法学重在讨论如何安排制度,人的实际行为选择并不是法学研究的重点。

再次,参照系复杂程度不同。虽然经济学和法学的参照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经济学的参照系是比较单一的,集中的和稳定的。而法学的参照系是相当复杂的,分散的,易变化的。

市场经济中,各个市场有效率配置资源的根本要求与各个经济个体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根本追求之间的互动,使经济学家不得不寻找在各个经济因素的不断无序运动中使经济世界保持相对的静止的状态的那些条件,即达到均衡,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所以经济学中,“均衡” 既是一个基本的参照系,又是一个单一的参照系。市场经济的高度竞争性,几乎使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把“效率”作为绝对的价值评价标准。当然出于社会福利的考虑,经济学家也关注“公平”

标准,即社会资源的第二次分配,当然在关注时他们还是在思考“如何能更有效率地实现“公平”这一价值。这一简洁的,以效率为根本追求的价值标准是经济学家研究所有问题的出发点。

由于法律的调整对象——社会关系的混合性、复杂性,使得建立一个像经济学那样主旨明确、功能强大的单一性“均衡”参照系成为不可能。前文提到的“参照系在法学里通常被表述为一定的价值序列,依据历代法学家们价值序列的不同选择,产生出诸多学术立场和它们坚持的原则和研究方法”,就是说的这种情况。最后,二者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从两个学科研究方法的思维方式来看,经济学和传统法学也是不同的。

在经济学中我们常见的是“条件式的叙述”,即特定的结果只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成立;当条件改变时,结论也会随之改变。因此,经济学家总是在不同的目标和手段之间不断的做出取舍,“替代方案”的可能性是经济学家永远的讨论话题。加上现代经济学家对数学工具的借重,使得“条件式的叙述”、“替代方案的寻找”更加精细,更加具有科学性。

相形之下,在传统法学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每个学派常常认为,法律本质上毕竟可以归结为一种行为规范,所以社会关系的状态“应该”依照它提出的参照系来进行规范,并且据此创设的法律关系应该是稳定的。而对于其参照系赖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和成立条件本身,以及这些基础和条件变化时对其参照系的影响,却很少受到这个学派主动的严格的检验。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这件极其重要的工作往往由学派之间的论战来附带地得到解决的。

可以说,在一个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社会里,经济学和法学向政府提供的法律或者公共政策的建议可能是相似的。可是,当社会变革加快,新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时候,法学对于这种变化如果反应迟缓时,经济学的思维模式的优势就开始展现出来。

四、结语

波斯纳在书中写道,经济学对法律进行分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在这个资源有限的世界中“效益”必然是一个公认的价值。能表明一种行为比另一种行为更有效,当然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见,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从根本上来说是适应了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法律问题更有“效率”

的进行研究,能更快更好的对其加以解决的需求。同时,经济学和法学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使得经济学向法学的移植使法学获得了其传统中所欠缺的“一整套分析人类行为的较为完整的构架”。应该说,作为边缘学科的法律经济学虽然发展历史不长,但其势头方兴未艾,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工具乃至其他学科来研究法律问题将成为法学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也将为法学的发展注入生机!

第四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书笔记

如何更有效地工作与生活

——经济学思维方式无处不在

本书深入浅出,从身边简单的事例出发,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读全书,我理解,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核心就是研究经济效率,即权衡预期的额外成本和预期的额外收益之后进行理性选择与决策,经济学称之为节约,即有经济效率。经济分析的本质就是边际分析。经济学思维方式无处不在,学习和运用好经济学思维方式,能够促进人们更有效地工作与生活,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升。

一、不可忽视的机会成本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机会成本作为一项行为的成本是人们赋予次优机会的价值,人们在选择这一行为时以次优机会为代价。但机会成本是无形的,在现实决策中容易被忽视。例如,企业业绩评价在19世纪以利润为主要衡量指标,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以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盈利为主要衡量标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转为追求价值最大化,开始以EVA为衡量标准。企业业绩必须从股东的角度来衡量,股东追求的是超过股东投入部分的价值最大化。而利润最大化与效益最大化无法衡量股东的价值。EVA由于考虑了股东的机会成本,能够更有效地衡量当期经营者创造的股东价值。EVA的核心理念是:股东投资有机会成本, 1

企业只有利润高于资本成本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企业有利润不一定创造了经济增加值(EVA),而企业产生了经济增加值(EVA)一定是赢利的。用利润、每股盈利等指标无法衡量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即使利润与每股盈利都一直在增长,但EVA可能为负,经营者可能在毁损股东价值,企业也在一步步地走向危机。如安然公司,虽在90年代后期,净利润与每股盈利都持续提升,但同期的EVA却急剧下降,最后公司不得不走向毁灭。据统计表明,中国的上市公司虽然利润在持续增加,但EVA却有下降趋势,而且至少44%公司的EVA是负的,这些上市公司的经营者缺乏资本是有成本的理念,他们认为股市上融来的资金是免费的,他们在肆意破坏股东的价值。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在衡量业绩、投资等决策中应充分考虑机会成本。书中提到,经济效率的概念就是权衡预期的额外成本和预期的额外收益,而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就是额外的收益或成本。所有的机会成本都是边际成本,所有边际成本都是机会成本。因此,不考虑机会成本,就无法进行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权衡与分析,从而影响无法理性决策,工作就缺乏有效性。

二、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沉没成本是与经济决策无关的。沉没成本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它不能代表未来的选择

机会。决策过程中唯一重要的成本是边际成本,即额外的成本,除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其他的都不重要。书中尤其强调别把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搞混,这一点很重要。

这种思维方式对当前的财务工作有很大启示。目前,为更好地支撑前端业务发展和有效决策,公司在推行财务转型。财务转型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按不同纬度进行分产品、分业务、分客户群的盈利分析,以支撑业务决策。但在盈利分析时,采用的是历史全成本的概念和数据。将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用来指导未来决策存在很大风险,甚至会造成误导。比如,公司在决策某项业务是否应该继续开展,假设为开展该项业务,公司前期已进行工程设备投资并形成资产1000万元,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则每年折旧费用为100万元,假设该业务当年收入为150万元,新增的成本费用为80万元。从历史全成本概念出发,该项业务为亏损业务(收入150-折旧费用100-新增成本费用80=-30万元),可能会给出亏损业务不宜开展的决策建议,显然这是错误的建议。因为资本投入已经成为沉没成本,在未来的决策中不应考虑。而采用边际分析法,由于该业务边际收入150万元大于边际成本80万元,该项业务应该继续开展。因此相关分析人员应尽快转变思维方式,研究如何进行边际收入和成本的分析,这才是对未来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历史全成本的分析只能用于事后的回顾和相关考核、评价。

三、日常选择就是边际选择

书中提到,经济分析的本质就是边际分析。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即人在权衡预期的边际成本和预期的边际收益之后进行理性选择与决策。日常选择就是边际选择,边际分析可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的许多方面。比如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方面。近年来,国内外曝光了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如美国的安然、施乐、世界通信、默克制药等公司先后爆出财务丑闻,国内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等造假案也先后被曝光,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普遍关注,会计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何解决信息失真问题,也可以通过边际分析的方法追根溯源。人人都知道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和作假的危害性,可人为作假为什么还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就是其作假的收益(边际收益)要远大于作假成本(边际成本)。比如,在一些企业,随着做假手段的隐蔽化,一些问题通过审计、检查较难发现;而且,即使被发现,也只是绩效考核扣分,少拿奖金,并不涉及摘帽子问题。只有信息做假成本大于信息做假获得的业绩收益时,才能切实有效防范人为做假问题。因此,解决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加大信息作假成本,建立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从利益驱动的源头上防范信息质量风险。再如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限行是一个有效手段吗?为何限行后的拥堵状况很快就恢复到限行前

的状况?从经济学边际角度分析,目前车的相关成本较低(如3万元左右就可以买到一辆小轿车),限行并不能改变个人买车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境况,因此不能改变人买车的理性选择。现在的摇号手段感觉也没有根本触动其边际选择。个人认为,应该采用经济手段增加边际成本,从而影响个人的边际选择,控制需求。比如,对拥挤道路使用收费、提高拥挤地段的停车收费、征收燃油税、牌照费等。

四、供求决定价格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市场是竞价的过程,供给和需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相对价格在此过程中被决定,即供求决定价格。反过来,要价格平稳合理,需要改善供求。这一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用来解决很多社会难题。例如,现在的房价一直在高位运行,截至今年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4%,环比上涨0.2%,新建住宅销售价同比上涨15.1%,环比上涨0.4%。为何房价难以控制,个人认为也需要以供求为关键抓手来解决,市场供需关系稳定房价才会趋向理性,供需格局不变,难以控制房价过快增长。如何才能控制住房价?目前看来关键还得从增加供给入手,以平衡供求关系。首先,要加大经适房、公共租赁房等政策性保障住房的建设力度。房改十余年来,我国住房市场基本形成“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格局。前者以商品房为主,面向市场,用以满足中高收入群体改善

性住房需求;中间以限价房、公租房为主,主要面向城市“夹心层”;后者以经适房、保障房为主,主要面向城市低收入家庭。当前住房市场主要压力来自后两者,解决这部分居民住房问题尤为迫切。因此,在促进商品房市场大力发展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更应将政策性保障住房放在首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市场中低价位中小户型及公租房、经适房、廉租房的开工建设力度,多建、快建一批政策性保障住房,以分流商品房市场压力,扭转市场供需局面。其次,要加大市场治理整顿力度。一方面,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查整饬力度,在坚决依法无偿收回满两年的闲置土地的同时,对开发商形成强大压力,促使其加快开工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开发商捂盘惜售等违规市场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一些开发商通过推迟开盘等方式应对国家调控政策,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以有效增加期房市场供给。最后,应大力增加期房供应量。总之,调节住房市场价格、促使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最终还要靠市场的力量。只有彻底改变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局面,房价才会趋向合理价位。

通读全书,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如果人人都能学习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社会会更有效和谐,工作会更有价值,生活会更有趣味。下一步,我将在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着重思考如何在工作中运用好这些好的理念和原理,真正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由

外而内,融入日常工作,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五篇:《会赚钱的行为经济学》读书笔记

本书用诸多生动的故事,为我们呈现出不同情景下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经济的运行以及人类的行为在现实生活、决策中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人类的行为并不遵循传统主流经济学所讲的“完全理性”。本书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现实案例,揭示了“有限理性”的行为主体在参与经济活动时的行为模式,并解释了人类行为偏离经济学理性的原因。通过阅读本书,我对一下几个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如何看待公平和互惠,会利用实验的方法为决策服务,在生活和企业经营管理中如何运用行为主体体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什么是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就是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以现实为基础,以心理分析和经济运行规律相结合,通过观察与试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研究。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定进行了巨大挑战和大胆创新。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演的基本出发点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即经济行为主体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理性经济人假设包括:

(1)自利假设,即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2)理性假设,即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3)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然结果。理性经济人假设并不完全符合现实。心理学试验表明,现实中的个人行为并不完全取决于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还会受到追求内在社会偏好的影响。行为经济学认为,理性经济人假定具有非现实性和不可检验性,人类行为所追求的并不完全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人们还关注公平、互惠和社会地位等许多其他方面,同时还关注人的认知、需要和情绪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既有自利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因此,行为经济学试图通过修正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将复杂的人类行为分析纳入经济学理论体系。对于人们在现实中的许多选择和决策,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相反现实中人类的许多经济行为,我们可以用行为经济学的原理给予合理的解释。

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通常是依据“期货效用最大化”制定相应的决策。然而,在现实情况下,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由于各自的认知能力不同、个人的消费倾向、受他人的影响及决策时心里因素的存在;使得人们面对不确定时并不总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行为选择也不是完全依据概率行事。有不确定性存在就有风险存在,根据人对风险的态度,可以把人分为三类,风险规避者,风险中性者,风险偏好者。不确定性有时会使人们做出奇怪的举动;而事实上人们常常把钱浪费在在极小的不确定性上。一些研究者发现,人们在心情好的状态下更愿意购买延伸质保合约,幸福感会让人有更强的规避损失的意愿。尽管

好心情会让人们在面对潜在获利的情况下更具有风险偏好性,但同样的好心情也会让人们对可能发生的损失更具有风险厌恶性。如果你真的厌恶不确定性,你会支付比合理价格更高的价格来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本为提出了信誉是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信誉对于未来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是作用具有多大还要取决于维持良好信誉的相对成本和收益。所以说在不确定性下,我们在决策时结合自己对待风险的态度;不仅考虑期望效用同时要顾及决策时复杂环境及自身能力的限制;这样制定一个更有利的决策。

如何看待公平和互惠。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人类要在资源稀缺的约束下生存下去,理性经济人就成为人类的一种本能,自利就成为决定人类经济行为的最重要因素。然而现实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追求各自利益的自利行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政府、企业以及公众之间的利益互动过程,如果是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之上的政策设计,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矛盾和冲突;自利的经济人出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导致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所有这些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人类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表明,人类是有限自利的;利他主义、社会意识以及公正追求的品质和观念是广泛存在的,否则,无法解释现实中大量存在的非物质动机或非经济动机。

行为经济学家提出了“社会偏好”理论。社会偏好可以分为两个范畴,厌恶差异偏好和互惠性偏好:厌恶差异偏好模型假设人们只关心收益的分配,他们试图减少自己与他人收益的差异,当他们盈利时会做出牺牲以帮助他人,而当他们亏损时则不会帮助任何人,甚至伤害到一些人;而在互惠性偏好模型中,一方是基于他对另一个人是否公正对待他的信念,来增加或降低另一方的收益。“如果你愿意为公司做出贡献,我们也愿意有待你”这句话说出了互惠原则的实质。互惠主义与传统的经济观念背道而驰,传统的经济观念主张:只有能够在创造未来价值时,人们才愿意付出努力,并且只愿意承担最小化的成本。如文中提到的,2005年华盛顿芭蕾舞团,在最后时刻取消了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演出。该舞团是作为美国文化的使节以及加深资助者参与度的使者。然而这样盛名的舞团仅仅因为舞者和舞团管理者之间关于每日津贴的分歧取消演出。仔细看看,最主要的就是它让舞者觉得不公平。虽然追求利益是人们主要的动机,但是有的情况下人们对物质利益带来的感觉或是感受也很在意。大量的实践也表明,人类是有限自利的;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利他主义、社会意识以及公正追求的品质。研究还表明,在互惠的条件下,人们愿意为公共物品付费。综上所述,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要充分认识的行为主体的这种有限理性,利他主义以及对公平和互惠的追求。行为主体的这些特征,使得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和相互信任。 只有社会实践中的行为主体之间进行有效地合作,行为主体之间在各自的利益基础上做到公平的均衡,主体之间形成有力的互惠局面;我们的企业才能

够健康的运转,我们的社会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和谐。

要学会利用实验的方法为我们的决策服务。实验作为一种商务决策方式,还是很不寻常的。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实验经济学在公司领域并没有取得广泛的应用。文中提到的陈其一和戴安娜关于订立合同修正人们非理性行为的实验中,他们发现人们即使前后面对同一个问题,给出的答案也不可能相同。但是,人们的选择往往局限于某一范围,每次的选择都分布在这个范围内,而并非随机。所以多次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后,可以发现其行为模式,其决策分布的范围及一种选择取代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有多大。识别这些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为这些非理性决策者找到使双方利益达到最优化的合同。诚然,不是每家公司都开设了自己的经济实验室,也不是每个商业决策都值得通过实验检测,毕竟精心设计和细致操控一项实验意味着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经济学家和其他在大学里工作的社会科学家的实验成果也非常有价值。他们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人们对公平与互惠的感受,对风险和信任的态度,钻制度漏洞的倾向,以及预测的新方法等。诸如此类的研究为思考商业领域的行为驱动因素提供了新的、具有科学基础的方式。所以我们也可以借助实验研究的方法,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决策。

利用实验帮助我们做决策时,我们要考虑到实验研究自身的其局限性。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引入现场实验的方法,但是,由于道德或操作方面的原因,现场实验有时与实验室实验同样不具有操作性。比如人们对动机总是很感兴趣,而实验并不是总能很好的回答这类问题。

在生活和企业经营管理中如何运用行为主体体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定位找准;清楚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自己对不同事情的认知程度如何,面对类似的情况常常有哪些心理倾向,自己决策过程中是否易受他人的影响等等。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也要给企业一个很好的定位,每一项决策的目标是什么;决策的制定中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反应及参与企业经营中各主体的利益等等。研究表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只有员工有互惠行为,连雇主也会考虑互惠的影响,并相应的设置工资水平。比如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在《赢在中国》中的点评中谈到,巨人集团员工的工资是整个行业中最高的;史玉柱很自豪的说他们集团的利润率也是最高的,你给与员工优厚的工资,员工给你漂亮的业绩,这就是典型的互惠主义。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一些经济行为有了更好的理解。总而言之,现实现代经济学正日益向现实回归,无论是实验方法的引人还是心理学研究战果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目的都在于构建经济学更为真实合理的行为基础,行为经济学将会提高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并使经济学变得更加科学。

上一篇:一个个照样子写句子下一篇:幼儿园转园证明格式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