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课文分析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穷人课文分析范文

课文 麻雀 分析

提交者:李海荣

《麻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比较好了,所以我在教学时采用自主学习策略,通过质疑问难,将学生的疑惑作为教学的起点,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同时还将重点放在对文章的理解及感悟上,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母爱的力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着重理解第

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麻雀》

二、自学——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了解大意. 1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摇撼(han):摇动。

无可奈(nai)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扎煞(sha):(手、头发、树枝)张开,伸开。

庞(pang)大:很大。本文是就猎狗的身躯同麻雀相比较而言的。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为学生的整体感知课文打下基础)

2.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3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

1).“我”走在林阴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小麻雀摔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

(设计意图:在合作交流时有了明确的任务,小组交流的实效性就会大大增强。)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摔下来了。猎狗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请学生口述练习:

文章先写()次写()最后写()。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 有利于巩固提高。)

四、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五、作业:

熟读课文。抄词。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那只麻雀它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麻雀》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而与想吃小麻雀的猎狗,准备搏斗一事。)(出示板书)

二、细读课文。

(一)师:引读:我打猎回来,……,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往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原来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1、 猎狗倒底发现了一只怎样的麻雀呢?(出示卡片)

请您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第3小节。(出示幻灯)

2、 哪些词,哪些句告诉了你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①出生不久(样子……)

②从巢里掉下(体会谈风大)

③无可奈何的,可怜的(为什么会无可奈何?呆呆地,为什么会发呆?害怕陌生的环境)

3、 生概括:这一段主要讲了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4、 这是一只十分可怜的小麻雀,我们要怎样读,才能表示小麻雀的孤单和无助。(稍轻、稍慢)指导朗读:

“呆呆地、无可奈何”要读得稍慢些,“嫩黄、绒毛”要读重音

5、 齐读第一段。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小麻雀的稚嫩幼小,再通过朗读感受小麻雀的弱小。)

(二)、

1、多么孤单力薄而又无可奈何的小麻雀呀,一起看幻灯,而此时此刻,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它逼近,当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正在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出现了(动幻灯)

2、老麻雀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孩子(小麻雀)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4、5小节,用曲线划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语句。

3、你找到了哪一句?(出示幻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全班交流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师:“像一块石头似的”说明什么?

(老麻雀救子心切,落地很快)课件演示老麻雀飞速落地。

指导朗读:“飞”语速较快,“落”要读重音。 (2)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师:“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怎样的情景?“绝望”的老麻雀为什么要不停地尖叫?

扎煞:张开。绝望:毫无希望。老麻雀明知斗不过猎狗,只想借助张开羽毛和尖叫发泄自己的愤怒,宣泄心中的恐惧,吓退猎狗。)

指导朗读:指导把这种绝望、无助读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 老麻雀为救小麻雀,它不顾一切地从树上飞下来,而且扎煞起了(全身的羽毛);竭尽全力地发出了(绝望的尖叫)它还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一心想把自己的幼儿从危难之中(拯救)出来。

5、 可是,为什么它又会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出示卡片)从呆立着不动,你又会体会到了什么?

请你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读课文,学习句子

4、5两句。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

6由于心情紧张、着急,而造成发声沙哑,它是多么害怕啊!可是同学们,它既然敢飞下来,为什么还如此害怕?

让我们读:(齐读)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面对如此庞大的怪物,老麻雀害怕着,浑身都在发抖着,可是它又多么想拯救出自己幼儿呀!可是以它的力量,要与庞大的猎狗搏斗,可能吗?简直是……

(5)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这是爱的力量,促使它奋不顾身,将自己置身于险境

(三)

1、奇迹终于发生了,老麻雀的幼儿得救了。

2、齐读最后的小节。

猎狗为什么会后退?

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气?(母爱的力量)

3、我见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又是怎么做的?我唤回猎狗是因为

(1)对小麻雀的怜爱(2)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 (设计意图: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

三、总结升华 动物和人是一样的,为了孩子,她们将自己生命都可以舍去。麻雀有着伟大的母爱,有着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宽容和无私!当你看见麻雀飞来的时候,请不要伤害他们!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这种强大的爱,征服了猎狗;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这种强大的爱打动了每位读者的心。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五、指导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六、同学们,世界上无论人或动物都有母爱,学完本文,你对母爱一定有新的体会。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写好后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设计意图:此处拓展练习,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第二篇:《月光曲》课文分析

《月光曲》这篇课文我相信大家都读过。贝多芬由此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就跟大家再分享下月光曲主要内容,不足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月光曲主要内容

一年秋天的一个夜晚,贝多芬在莱茵河边散步,听见兄妹俩的对话,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而感动,于是为兄妹俩弹奏了两曲,其后一首为著名的<< 月光曲>>,弹奏完后,就飞奔后客店把它记录了下来,就此<<月光曲>>诞生!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月光曲主要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第三篇:2《郑成功》课文分析

内容分析

《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全文结构严谨,清晰有序,叙述有详有略。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3)主要介绍了郑成功及其当时的台湾背景,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第二部分(4-6)写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胜利收复台湾的经过。

第三部分(

7、8)写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建设台湾。

第四部分(9)写人们永远不忘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伟大功业。

学习本课目的,一是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二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句子解析

(1)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解析:这段话介绍了台湾当时所处的背景,从“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等词句可以看出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

(2)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了十几丈高的水注„„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解析:主要通过对郑军官兵和敌人在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出整个战斗的场面和气氛。在描写郑军官兵时,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如:“冒着”、“驾着” 、“团团围住” 、“钩住” 、“跳” ,来展现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突出了进攻的猛烈。而在描写敌人时,则通过“负隅顽抗”“惊恐万状”等词,来表现敌人的溃不成军,狼狈不堪。其间对一次炮击敌舰所作的具体描述,则更加烘托出了战斗的激烈。

词语解释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横行霸道:仗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惊恐万状:因为惊慌恐惧而表现出许多不正常的姿态。

载歌载舞: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载:又,且。

徭役:古时统治阶级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第四篇: 《鱼我所欲也》课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语,(2)理解作者的思想,思考现代人生。(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过程与方法:(1)强化朗读背诵。(2)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文,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舍生取义的道理。思考:当一个人面临生死抉择时,应该做出怎样的决定?(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对重点词语、语句的理解。 (2)正确地理解中心论点。

由于本文是文言文,对重点语句及中心论点的理解、品赏、玩味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来完成或者说突破这一难点,真正理解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的内涵,以及这一论点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3)对论证方法的理解。《鱼我所欲也》是一篇非常规范的议论文,它在开篇即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紧接着从道理上,从正、反、客观三方面进行论证,然后又列举具体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也就是讲道理、摆事实的基本(核心)的论证方法在本文的行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要引领学生去体会、品味、掌握这一方法的要领。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对话讨论法 四教学内容分析

(一)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本段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以“生亦我所欲”至“故患有所不避也”):正面阐明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苟且偷生;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所以不避杀身之祸。

第三层(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至“所恶有甚于死者”):进一步论证“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先用假

设推理的方式说明,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更可贵,那么人们就会用各种手段苟且偷生;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死更可恶,那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逃避杀身之祸。接着用事实证明,有的人可以用某种手段求生却不用。有的人做某种事情,可以免死却不做。于是得出结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义”是确实存在的,“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

第四层(本段最后一句):回到“性善论”上,说明“舍生取义”的美德,本来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不使它丧失罢了。

第二部分(

2、3):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是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气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

第二层(从开头至“亦不可以已乎”):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为私利所蔽。然后用三个排比句作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一句反问,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相呼应,又回到“性善论”上,把上述人的行为归纳为“失其本心”,“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也就是“义”、“善”的本性。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第五篇:小学语文各阶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文教学步骤及课文分析方法

第一阶段(1-2年级)

一、教学目标

1.热爱学习,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感受汉字形体美,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2.学会汉语拼音,学习独立认字,借助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3.喜欢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阅读浅近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关心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体会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8.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

二、教学重点 1.拼音

2.识字与写字,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课文教学步骤 1.导入(音乐导入、复习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谈话导入等)

2.释课题,初读课文。

3.生字词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识记生字词。 4.采取多种方式读通读顺课文(分组读,角色表演等),根据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5.指导书写生字 6.课后延伸

四、课文分析和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文的写作顺序 2.课文的结构 3.课文的思想情感 4.词句的妙用

第二阶段(3-4年级)

一、 教学目标

1. 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 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3. 初步学会默读,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4.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 诵读诗文,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感情,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8. 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和引号的一般用法。 9. 积累好词佳句。

10.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内容清楚,能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11. 能用简单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12.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生动有趣。

13. 学会倾听,乐于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能简要转述别人的讲话内容。

14.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共同商讨。 15. 结合语文,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表达观察所得。

16. 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17. 在家庭生活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

二、 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

2.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4. 了解语言表达方式。

三、 课文教学步骤 1. 导入

2. 释课题,初读课文

3. 自主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4. 精读课文,体会词句的妙用,掌握中心思想 5. 拓展视野 6. 课后延伸

四、 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写作顺序

2. 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3. 课文结构 4. 中心思想 5. 字词句的妙用

第三阶段(5-6年级)

一、 教学目标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用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用毛笔写楷书体会汉字优美

2. 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5. 阅读叙事性文章,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章,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 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8. 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习常见应用文

9.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10. 与人交流相互尊重理解 11.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意见 12. 听人说话认真有耐心,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 13.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14.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要发言

15. 为解决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16.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17. 对身边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18.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二、 教学重点

1.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意思,辨别词语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 了解文章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3. 分析字词句的妙用,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课文教学步骤 1.导入

2.释课题,初读课文 3.自主解决生字词障碍

4.精读课文(分析字词句的妙用、修辞手法,了解表达方式及表达顺序等) 5.拓展延伸

四、课文分析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写作顺序 2.表达方式 3.修辞手法 4.课文结构 5.中心思想 6.字词句的妙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穷人课文分析范文】相关文章:

课文穷人教材解读07-08

课文穷人续写500字04-11

课文麻雀分析范文05-29

穷人教学案例分析07-12

穷人创业范文05-17

穷人课件范文05-18

穷人和富人范文05-21

穷人富人思维范文05-30

文本解读穷人范文06-01

穷人课件详解范文06-06

上一篇:签派员的工作范文下一篇:秋思精品教案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