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二五规划

2022-07-14

第一篇:山东省十二五规划

山东省专利工作“十二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山东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专利工作发展状况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全省专利工作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主线,以完善政策法规、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条件手段建设为重点,使专利宏观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专利创造运用能力显著增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全面实现了山东省专利工作“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知识产权战略扎实推进。2005年,省政府颁布实施《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5-2010)》;200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提出“实施知识产权带动战略”;2007年,省政府首次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对深化《纲要》实施、完善配套政策提出具体要求。全省有8个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9个市做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规划和意见,省及各级政府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领导协调机制,制定推进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部门协作,出台配套政策,有力地保障了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实施。 -----专利创造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全省共申请国内专利29.3万件,获国内授权专利15.1万件,分别是“十五”的3.3倍和3.4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1万件、授权1.1万件,分别是“十五”的4.4倍和3.8倍。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662件,为“十五”的2.6倍。全省工矿企业共申请国内专利8.4万件,为“十五”的3.7倍。申请专利的企业由“十五”的1412家增加到3796家。国内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增长幅度分别保持在23%和30%以上。累计和年度国内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次。

-----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成效明显。连续五年联合省直25个部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知识竞赛、公众知识产权认知度调查和大型企业知识产权巡礼活动。建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山东)培训中心,成立了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和省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组织实施了“双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全省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00余个,受训人员达20万人次,组织各类大型广场宣传活动450余场次,参与公众达30万人次。全社会重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氛围得到进一步强化。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省人大颁布《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各市各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出台配套政策,促进《条例》的贯彻实施。先后与部分省市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机制,与相关部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会商制度。建立了省专利行政执法总队,12个市成立了专利行政执法支队。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专项行动及“雷雨、天网”行动。建立了8个国家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通“12330”举报投诉电话。全省累计受理专利纠纷案件705件,查处假冒专利718件,出动1.1万余人次,检查商业商场4150余次,检查商品近68.1万余件,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规范了市场秩序。

-----专利管理与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专利管理体系得到强化,市、县管理机构职能不断加强,条件手段得到明显改善。省、市及半数以上的县(市、区)相继设立了专利发展专项资金,“十一五”期间,省、市、县三级用于专利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累计达到3.5亿元。积极构筑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截至“十一五”末,我省已建成5个国家级专利信息数据库,2个省级专题数据库,在11个市建立了省专利信息服务分平台。建立4个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和1个国家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拥有专利代理机构26家,拥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人员近500余人,其中,专利代理执业人员达到160余人。为进一步提升我省专利管理服务能力与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县域企业专利工作进一步夯实。出台了《关于加强县域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和《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组织实施县域、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截至“十一五”末,全省已拥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15个、园区7个、企事业单位46个,10个县(市、区)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有省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单位141个、园区20个,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901家。初步建立起以城市、园区、企事业单位为基本构成的层次鲜明、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体系。

(二)面临的形势

专利制度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专利技术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全面实施专利制度日益成为国际间产业发展、市场布局的重要途径和工具,专利创造、保护和运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和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依靠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加速推进区域带动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专利制定的激励和保障作用,为进一

步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和谐与率先发展,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我省专利工作目前仍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专利工作尚未完全融入我省经济发展主战场,专利同经济、科技、贸易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够突出;二是激励引导专利创造和运用的政策措施以及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三是市场主体专利创造和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社会公众自主创新和专利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与提升。

面对新的形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全省专利工作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明确目标,聚集优势,突出特色,开拓创新,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二五”期间专利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全省专利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任务,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积极营造有利于专利创造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专利运用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专利保护的法制环境,有利于专利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着力提升各级专利公共服务和宏观管理能力,着力提升市场主体运用专利制度和国际规则的能力,着力提升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全社会专利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专利创造体系;流转顺畅、运行高效的专利转化运用体系;法规健全、执法有力的专利保护体系;科学规范、运行协调的专利管理体系;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专利服务体系;全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对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努力实现由专利大省向专利强省的跨越。

-----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专利意识。社会公众的专利意识明显提高;尊重和保护专利的社会环境明显改善;全民知识产权素质进一步提升;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基本形成。到2015年,公众知识产权认知度较“十一五”末提高三至五个百分点。

-----进一步提高专利创造能力。全省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快速增长;职务发明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数量大幅增长;8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专利申请;在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核心技术专利。到2015年,全省每万人拥有年度授权发明专利和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实现翻番。

-----进一步提升专利运用能力。专利技术实施渠道更加畅顺,产业化程度稳步提升;企业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企业对专利工作的资金投入明显增加,专利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培育100家左右专利创造能力优势企业和新增200家左右的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实施率达到85%以上。

-----进一步改善专利保护状况。专利保护法规政策和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完备;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跨区域专利执法协作、执法保护信息公开交流等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专利行政执法的条件建设、队伍素质和办案效率明显提高;专利市场环境明显改善;企业专利维权、保护和应诉能力明显提高。

-----进一步壮大专利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较高的专利管理人才队伍;培育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熟悉国内外专利制度与规则的高级专利师资人才队伍;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专利代理、信息分析和咨询服务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专利意识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事业单位专利专业人才队伍。

-----进一步完善专利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权责一致、职责明确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到2015年,实现省、市、县(市、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职能明显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更加健全并充满活力;省级以上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区域性经济发展载体全部明确专利管理部门;教育、科研与生产一线的企事业单位设立专利管理与服务机构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三、“十二五”期间专利工作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深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不断提高专利宏观管理与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年)》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在总结《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5-2010年)》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年)》的制定实施。已出台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市,要强化落实,完善政策措施,注重考核评估,确保实施效果;尚未制定战略或出台贯彻国家战略实施意见的市,“十二五”期间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推动战略实施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支持制定实施企业、行业知识产权战略。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强化部门合作,积极营造共同谋划、分工明确、合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工作氛围。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战略实施情况纳入对部门、市县(市、区)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定期分析评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情况。

-----完善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配套政策。围绕国家、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提出的任务要求,研究制定以财税扶持、政府采购、重大项目论证、绩效评估、专利激励和机制建设为重点,产业、区域、科技、贸易与专利政策相衔接,有效推进战略实施并具有地方特色与特点的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强化部门沟通与协作,建立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的专利审查机制。

(二)加大培育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创新载体专利创造能力

-----深化优势培育工程。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要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展优势区域专利创造能力培育,将两区逐步打造成专利产出密集区、技术转化集聚区和管理与保护的示范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科技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进行核心技术专利的培育。以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和省专利创造能力培育单位为重点,开展企事业单位专利综合运用能力培育。

-----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加强专利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适时调整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规范专利奖,逐步加大政府对专利奖的奖励力度。将年度专利授权量和每万人口拥有授权发明专利数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完善专利统计通报制度。

-----确保实现两个翻番。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加强分类指导。经济薄弱地区,要以营造社会氛围和培育区域专利创造能力为重点;经济发达地区,要以提高核心技术专利创造能力和提升区域竞争力为重点。加大奖励和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全省专利拥有量快速增长,确保实现全省每万人拥有授权发明专利和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翻番的目标。

(三)强化执法体系机制建设,不断加大专利保护力度

-----加强专利执法体系建设。健全省、市、县三级专利行政执法体系,充实基层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提高行政执法能力。积极推动赋予县级专利管理部门的专利行政执法权。加强区域间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间联合执法机制建设。密切专利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健全重大案件会商通报制度、案件移送制度。

-----积极开展专利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对反复、群体、恶意专利侵权及假冒专利行为的打击力度,集中查处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强化展会专利执法,完善展会专利监管机制。适时组织开展专利执法专项行动。在总结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执法长效机制。

-----建立专利涉外预警应对和维权援助机制。制订对外经贸、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建立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协同运作、有效应对的涉外专利处理机制,提高应对涉外纠纷的能力。建立专利重大涉外案件上报制度和专利维权援助机制,加强应对涉外专利纠纷尤其是重大专利案件的指导与援助,加大对中小企业涉外专利维权的服务力度。

(四)促进专利转化实施,努力提高专利产业化水平

-----实施专利产业化示范工程。完善专利技术产业化激励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各类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建成一批专利技术创业园和产业化基地,鼓励和扶持优秀园区、基地申报国家级专利产业化基地,支持中小企业申报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促进专利技术的转化与实施。 -----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研究制定专利投融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和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专利技术实施及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引导外资、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资本运营;鼓励企业采取专利权入股、质押、信托、拍卖等多种形式募集发展基金。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利用外资和其它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

-----搭建并用好专利展示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各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的作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重点建设省市联动、覆盖全省、面向国内外的专利展示交易平台,推进专利交易信息集成和交易服务集成。加快资源整合,建设网上交易与现场交易相结合的知识产权贸易市场,吸引国内外知识产权成果向我省转移。

(五)加强条件与手段建设,努力提高专利管理服务能力

-----完善专利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省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能;支持各市、县(市、区)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确保编制、人员、经费的三落实,并把知识产权管理触角逐步向乡镇、街、办延伸;鼓励支持各级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深化专利试点示范。继续实施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不断丰富试点示范工作内容,建立健全经验推广机制,逐步加大对试点示范单位和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申报国家各类专利试点与示范。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点和特色的专利试点、示范工作。

-----强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好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济南)服务中心,有力发挥其对我省及周边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加大投入,强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全省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网络。积极推进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领域等特色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加强专利信息管理、检索、分析等人员的培养,提升专利信息的开发运用能力。

-----加强专利服务机构培育与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力度,积极扶持专利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逐步建立专利服务机构诚信管理和资质评估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实行科学管理,适时开展评先创优活动,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六)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和素质

-----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导、媒体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加强对知识产权重大事件、典型案例的报道,保护和支持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

-----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培训。科学制定专利人才培养规划。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培训基地、高等院校、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作用。完善有利于专利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制定完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的机制和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将专利专业人才纳入职称评定范围。

-----推进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机制,逐步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在全省建设一批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等学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鼓励高等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知识产权方面的必修课程、增设知识产权硕士点和博士点。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创办知识产权学院。

-----强化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机构和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地区)政府及民间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选派知识产权专业与管理人员赴发达国家研修、考察学习了解世界知识产权发展动态,提升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把握与应用能力。在不同层面,积极开展不同受众、不同内容的知识产权学术交流和论坛。

(七)强化领导完善机制,确保专利工作规划有效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专利工作领导,建立完善领导协调机制,积极协调和研究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积极推动,逐步实现专利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专利行政管理与执行能力。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沟通协调,努力凝聚促进我省专利事业发展的合力。

-----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专利工作的投入,力争县级以上政府普遍设立专利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专利奖励制度,对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秀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以及在专利创造和运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建立规划实施评价机制。省知识产权局将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实际,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统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专利工作,科学精心组织,定期开展规划实施状况评估。各市知识产权职能部门要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制定区域专利工作规划或贯彻落实本规划的方案、意见,努力形成全省上下共同实施规划,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局面。

2011-07-15

第二篇:山东省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经济文化强省及和谐社会建设,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增强社会监管和服务能力,根据国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发展现状

1.全省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要求,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已连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30多个省直部门,完成了部分市地外网结点建设和与省级外网互联互通。各市地外网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电子政务内网已连接所有省直部门和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以及市、县级政府,公文传输、信息报送、应急指挥、政务督查等功能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得到较好应用。省政府、100%的省直部门和市、县(市、区)级政府已经全部建立了门户网站,各级门户网站群在政务公开、实现互动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取得明显成效。80%的政府部门建立了行业数据库,其中47%的部门实现了重点数据库的省级集中,在提高办公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领导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法人数据库实现了质监、工商、税务、外办、人事等多个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累计实现数据信息交换520余万条,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征收能力。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已实现了省内居民基础信息的省级集中,信息质量和数据更新速度居全国第一。宏观经济数据库已建设完成,目前已加载数据700多万笔,查询2万多次。“诚信山东”数据库已覆盖23个省直共建部门的信用监督信息,近50万户企业的基本信用信息。财政、国税、地税、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税款信息共享和税源动态监控。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已建设完成省级1:1万、1:5万基础测绘数据库,为全省信息化建设提供空间支持载体和基础平台。农业、水利、渔业、工商等14个涉农部门参与的涉农信息资源开始共享并发挥作用。

3.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明显提高。通过“金字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领域电子政务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1)综合监管能力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金税”工程通过征管数据省级“大集中”,实现了内网全省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外网面向30多万纳税人的网上申报集中处理。“金审”工程启动了全省质监部门联网审计,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实时、远程检查监督。“金盾”工程二期强力实施信息资源整合以及社会信息引进共享,显著提高了打击犯罪、管理防范和服务群众的能力。“金质”工程实现了3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和预警预测。“金管”工程建设完成了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和覆盖主要工商业务的10大应用系统,实现了全系统业务互动、数据共享,有效提升监管执法和社会服务水平。环保部门完善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1600多个自动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存储和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对重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控。

(2)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我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金保”工程实现养老、医疗等5种社会保险业务“一站式”办理和服务,并率先在全国启动了网上社保业务。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已在90%以上的市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舍山东省级数据中心作为全国教育信息资源库一部分开始启用。齐鲁医院、千佛山医院等大型医院积极实施“数字化医院”工程,电子病历、远程会诊等新型医疗方式得到初步应用。全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实现了对重点煤矿、危险化学品等企

业的远程动态监控和事故预测预警,通过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对事故影响范围以及事故严重度进行预测并提供最优救援方案,有效避免和减少生产灾难发生。外事系统实现了网上审批和网上办照,全面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4.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成立了山东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对全省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和管理。建设完成山东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支援中心、山东省信息安全测试平台、山东省信息安全应急支援平台和山东省数字证书认证平台,对突发性网络安全事件具有较强的应急支援服务能力。在重点部门部署开展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两项试点工作,开展了信息安全大检查。初步形成了“济青双轴心,省域全覆盖”的电子认证服务体系,成功发放数字证书70余万张,覆盖全省的网络信任体系正在形成。

5.电子政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70%和72%的省直部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及信息中心。17市地全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先后出台了《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我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山东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重要文件。发展了一批软件评测、数字认证、标准化研究、信息安全应急支援中心、电子政务服务外包中心、信息化培训等支撑机构,开展了电子政务标准研究、信息安全测评、人才培训等基础性工作,有利地推动了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电子政务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统筹协调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三是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迟缓;四是法律、法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五是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六是资金投入不足,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电子政务整体水平与先进省市、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期望、与政府加强自身管理和转变职能的需求还存在差距。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上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经历了基础设施阶段、整合阶段进入到转型阶段。在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不同部门之间通过网络化治理方式推进服务创新和民主发展,使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根本性提升,实现政府的全面转型。因此总体上看,电子政务从应用建设向“互联治理”转变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势,以公众为中心、为用户提供网络化无缝集成服务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方向。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体现以公众为中心的建设理念;二是促进政务流程优化日益重要;三是高度重视缩小数字鸿沟;四是高度关注网络和信息安全;五是政府门户网站在电子政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六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七是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和引入新的管理方式。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十个字:互联,整合,共享,重构,效率。通过互联互通消除条块分割和信息孤岛现象;对已有的电子政务系统深入整合,实现重点业务领域的业务协同;在整合、互联、协同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水平;按照政府组织体系的调整,重构一些重大综合应用项目,促进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为构建服务型政府奠定基础。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和我省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核心,以强化公共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突破,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全面

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促进政府行政职能转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推行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标准,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分类指导。注重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2.创新应用,务实高效。不断扩大电子政务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电子政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互联整合,资源共享。从服务全省的大局出发,对现有网络和信息资源加以整合,推进相关行业和领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

4.保障安全,促进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管理机制,采取有效的组织和技术措施,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覆盖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网络更加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基本健全;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基本完善,重点相关领域之间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数据库应用得到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电子政务服务逐步向乡镇(街道)、城乡社区(村)延伸,公众和社会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到2015年,70%的行政许可项目实现网上“一站式”服务,基本满足企业和公众网上服务需求;70%以上的政府职能部门实现信息共享;100%的部门实现核心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应用;50%以上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实现有效的身份认证、授权和责任认定的管理;80%以上的乡镇、60%以上城乡社区(村)实现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办理80%以上的服务事项;建立起有效的电子政务考核监督机制,将电子政务考核纳入到各级政府部门绩效考核体系中。

四、发展重点

(一)主要任务

1.继续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1)继续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外网实现横向联通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六大系统,纵向延伸至乡镇和社区。建设完善全省各级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政务信息数据中心,提高骨干传输网的带宽及传输速率。到2015年,电子政务网络体系能够满足各级政府业务应用、对外服务和信息共享的需求。

(2)继续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应用。以政务网站绩效评估为抓手,以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等环节为重心,继续完善各级各部门门户网站的应用开发;依托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政府网站群,有效推进政务信息发布、在线服务、业务协同和交流互动能力的全面提高。

2.加强重点领域应用系统建设

(1)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推进医保、医疗、公共卫生、扶贫救助、就业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管理、就业服务信息、远程医疗、数字化医院、便民医联等工程建设,提高社会保障和服务能力。

(2)围绕公共安全,强化防汛抗旱、农林水利、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应急、环境保护、治安管理、国防动员等领域的预警预测、应急指挥及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尽快启动各种监测、监控和各类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建设,提高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围绕经济和社会管理,优先支持财政、金融、房地产、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

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启动交通信息管理中心、国有资产监管、企业信用监管等信息系统建设,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切实增强政府综合监管能力,维护市场秩序。

(4)围绕市场经济建设,完善宏观经济、统计、经贸、能源监测管理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提高各地政府宏观调控决策能力。

(5)围绕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各级党委、人大、政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为各级代表和社会公众参政议政提供多样化、便捷有效的方式,拓展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提高社会公众监督能力。

3.大力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1)扎实做好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性工作。重点制定数据交换的标准,明确界定部门的信息采集和更新权责,按照“一数一源”的原则,形成有序的信息采集与更新机制。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为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奠定基础。

(2)依托各级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在政府行政管理、经济调控和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有序开展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上级部门对基层要开放接口和提供相应数据支持,实现数据向上集中,信息向下开放。进一步扩大企业基础信息共享成果,将财政、银行等纳入到共享范围。重点推动财税和金融、公共安全、医疗、教育、食品药品安全、信用、应急处置、环境保护、土地管理、房地产市场监控、经济运行监控等相关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4.强化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

加快完善基层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政府的社会公众服务能力是“十二五”期间全省电子政务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推动具备一定条件的城镇社区开展民政、卫生、计生、公安、劳动等部门综合性数据库建设,满足网络化管理和服务的需要。充分发挥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气象、电信等部门的农业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经济发展。建设和完善县(市、区)电子政务平台,将网站作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重要载体,结合行政审批中心、电话热线、乡镇(街道办)或社区的服务代办点等多种服务手段,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政民互动和服务模式,提高政务服务能力。

5.积极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1)继续强化重点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突出人口基础信息、法人单位基础信息、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宏观经济信息、诚信山东五大基础数据库的基础性、全局性、统一性作用,理顺采集渠道,加强维护更新,逐步实现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进一步丰富数据库内容,扩大共享范围,拓展应用空间。通过推进基于五大基础数据库的系统工程建设,带动全社会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推进重点领域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与应用。围绕政府部门主要业务,建设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库或数据中心,形成一批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重点建设和完善金融财税类、资源环境类、社会保障类、农林水利类、交通旅游类、文教卫生类、公检法司类等政府部门业务信息数据库,并逐步在政府机构内部实现政务信息的共享交换和业务应用,对政府业务工作和重大决策提供支持。

6.全力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坚持电子政务建设与信息安全保障并重,不断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水平,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应急机制。继续推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开展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实现对重要数据、设备的异地存储和备份。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实现数字证书应用的统一

管理。

(二)重点工程

1.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工程。建设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政府各部门间相关业务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为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等跨部门的业务系统应用提供支撑。重点解决资源统一描述、统一备案、统一检索、统一交换等问题,开展易于扩展的、基于数字证书应用的部门数据交换与共享应用。

2.基础信息共享应用工程。重点加强全省人口数据库建设,实现公安、民政、计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医疗、税务、工商、公积金管理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进一步扩大法人基础数据库共享范围和共享信息类别,将审计、知识产权、财政、国库、银行等相关业务信息纳入共享范围,重点推进在建设部门、公积金管理、法院执行管理、统计局普查工作等领域的应用。建立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各级多源、多尺度、多类型、多空间分辨率的空间地理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应用,为各种应用系统提供统

一、权威的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加快宏观经济基础库建设,推动统计、发改、物价、投资、进出口、国有资产、经济等相关领域的信息共享,实现经济运行预测预警。

3.业务协同应用工程。以各级政府和部门门户网站为入口,结合行政审批中心,通过相关部门间各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实现行政审批等各项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做到“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以方便企业办事为出发点,重点推进以企业注册登记为入口,工商、公安、农业、国土资源、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部门的并联审批,实现申请工商登记注册、申办组织机构代码、申办税务登记等所有服务网上“一站式”办理。以市民生活服务为切入点,重点实现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民政救助、婚姻登记、计划生育、出入境手续、公积金等业务的“一站式”并联办理,全面提高政府公众服务效率和水平。

4.政法机关共享共建工程。依托公安金盾网,建设横向连接政法系统各部门和省武警总队,纵向贯通省、市、县政法系统,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安全可靠的全省政法业务信息系统。加快统一的网络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中心建设,实现省级政法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办案、执法监督、辅助决策等功能。

5.科技防腐信息化工程。以增强对权力监督的有效性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科学构建电子政务服务、行政权力监察、公共资源交易监察、公共资金监察、舆论监督、党风廉政教育六大电子平台,创新行政管理和行政监察方式,实现网上行政审批、公共资源的交易、政府信息公开、市民投诉等服务事项的实时监察和评估,满足科技防腐工作需求,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6.决策信息共享工程。通过建设和完善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智囊研究机构的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并与相关部门分析决策支持系统互联互通,逐步搭起决策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通过对政策法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综合改革、财政金融、投资、商贸流通、外资外经、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各类资料、视频等信息的共享,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形成各类综合决策信息,为不同层次领导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各级领导决策支持需求。

7.党建信息化工程。以党政内网建设为基础,推进基础办公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促进需求应用和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内网建设,丰富网站内容;建设完成电子党务应用系统、全省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全省干部管理信息系统、人才管理信息系统等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办公信息库、业务知识库等基础性数据库建设基本完成,规范的信息资源公开、共享和应用机制逐步完善;各级党委部门的相关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党建信息化工作基本满足和适应各级党委部门管理、决策、服务的需要,应用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8.国防动员应急指挥工程(略)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各级电子政务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召开信息化领导小组会,研究解决和协调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电子政务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业务协同等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各部门内部要成立主要负责人担任的信息化领导机构,研究制定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推进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推动建立部门信息化主管负责制,在决策层设立首席信息官(CIO),总体协调部门内部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信息化建设重大问题。

(二)完善法规和标准,优化发展环境。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电子政务法规和标准体系。组织科研和专业机构研究出台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方面法规;参照国家的标准体系框架,逐步完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标准,有序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应用。

(三)加强宏观指导,强化考核管理。加强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努力把握信息化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宏观指导。引入公众评价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地、各部门工作业绩的考评内容。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程评选、网站绩效评估等活动,形成激励机制,促进电子政务发展。

(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项目管理。继续加大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将电子政务运维资金纳入本部门的预算管理,并使运维资金不低于部门预算的15%。研究制定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办法,规范电子政务工程从项目立项到验收各环节的管理;对专项资金做到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确保专款专用。各级各部门电子政务项目必须由信息化主管部门进行审核通过后,审批和资金部门才能予以立项和提供资金支持。对依托各级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组织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项目的牵头单位要在资金计划中优先安排。完善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管理办法,鼓励电子政务服务外包。

(五)完善支撑体系,抓好人才培养。依托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各类电子政务支撑机构,强化合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好服务作用;积极开展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各种咨询服务、业务培训和媒体宣传活动,提高全民信息化素质。鼓励引进和培养技术与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电子政务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第三篇:山东省“十二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山东省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

科学技术在城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推进建设科技工作,是我省建设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不断加快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积极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建设格局,结合当前我省建设科技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以来山东省建设科技发展现状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建设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建设科技工作一系列重大部署,紧紧围绕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坚持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推进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节约型建设行业创建工作有效推进,墙改与建筑节能工作不断深入,建设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我省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推进了行业整体技术进步。

(一)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围绕城乡规划、勘察设计与施工、城市运营管理、墙改与建筑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先后扶持开发各类新技术、新产品3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

一、二等奖20项,省节能优秀成果奖23项,186个项目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5个项目列入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工程专项,6个项目获省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专项立项,24个建设类科技项目列入省科技攻关计划,16个项目列入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设立了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初步构建了全省建设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成立了山东省建设科技中心,大部分设区市设立了建设科技推广机构,部分科研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中试基地和科技先导型经济实体,逐步实现了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十一五”以来,大力推广应用钢结构住宅体系、新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技术、变压式排气道技术、地面辐射采暖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化学建材等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先后组织科技成果鉴定150余项,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13项,办理建设工业产品备案1295个。

(三)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围绕工程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编制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及计价等技术标准、设计图集77件,编制省级工法638项,其中《海水源热泵系统施工工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新型注浆器桩端压力注浆施工工法》等50项省级工法获得国家级工法;发布了《山东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试行)》、《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体系技术导则》、《双凹槽石膏空心条板内隔墙技术导则》等技术导则12项,有效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提高了行业发展的规范化水平。

(四)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建设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山东省建设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管理办法》、《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制定了《山东省建设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纲要》、《山东省建设科技教育“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山东省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与淘汰(限制)产品目录》等规划计划,明确了建设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建设科技工作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五)墙改建筑节能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按照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紧密结合、发展新型墙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共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十一五”以来全省累计生产新型墙材1330亿块标砖,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工程新型墙材应用量710亿块标砖,并实现了“禁实”目标,共建成节能建筑1.55亿平方米,新建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了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全面启动,全省已完成改造1110万平方米,争取国家节能改造资金3亿多元。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有34个项目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威海、德州两市和沂水县被列为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通过墙改与节能减排,累计实现节能990万吨标煤,节地21万亩,利废1.3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2580万吨、二氧化硫23万吨,为全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以来我省建设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系列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建设科技

投入仍然偏低,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二是建设科技工作的管理机制尚不够健全,一些企业仍然缺乏推进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三是建设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建设科技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建设科技人才总量和素质还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四是行业整体科技水平仍然不高,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技术研发应用能力不强,科技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也有待提高。

未来10年,是我省深入推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目标落实、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关键时期,建设科技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随着我国建设市场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市场竞争将逐渐从地区竞争、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建设科技水平、切实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将愈加迫切。特别是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建设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建设科技发展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强。根据国内外建设科技发展趋势,今后我省建设科技的发展将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需求:一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的建筑设计活动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建筑环境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三是以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建筑节能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四是以信息化、建筑智能化对科技发展的需求。面对这些挑战和需求,必须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先进科技的运用为着眼点,不断提高建设科技工作水平,切实推进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山东省建设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应用为主、协调推进、支撑发展”的方针,按照全省建设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积极发展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建设技术;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健康发展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进“四节一环保”和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集成应用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以企业为主体,切实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升行业整体科技水平,为实现全省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发展目标

1.建设科技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根本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有效科技支持,推动全省城镇建设从粗放型向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的集约化方向转变,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特色城镇;构建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相适应、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市政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筑高效率、低费用、低污染、具有生态特色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统筹、协调和高效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系统;推广和应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复建技术,创建园林生态城市,构筑和谐自然的人居环境。

2.建设行业粗放型增长方式有效扭转。在全省城乡建设领域,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基本形成工程技术咨询体系和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技术市场体系;在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全、检测等主要工程技术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总承包龙头企业,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专业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实现行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显著加强。到2015年,建制镇以上建设工程新型墙材年应用率达到100%。建制镇城市规划区内全面执行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启动150个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全省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量每年增加10%;积极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到2015年全省新建住宅建筑中采用太阳能一体化技术的建筑面积达到40%以上,通过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0至2015年间累计实现节能2200万吨标煤,节地32万亩,利废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5800万吨,二氧化硫48万吨。

4.科技成果转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继续加大重点领域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建设科技投入每年增长10%。重点推广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建筑工业化等方面的“四新”成果,不断提

高传统行业科技水平。

5.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降低。积极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和照明节能控制技术,城市道路和景观照明在现有基础上节电20%,建筑照明在现有基础上节电15%。在城市中推广雨水利用技术,园林、环卫、住宅小区应积极采用集水、节水技术,尤其是雨水和污水回用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建筑和绿化。到2015年,我省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

6.建设行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建立建设行业信息化平台体系(包括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业务监管平台等),进一步规范业务工作流程,提高全省建设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电子政务服务水平,推行网上报批服务,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重点行业的有效监管;勘察设计行业和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5年,基本建成电子政务、基础地理、行业监管、城乡规划、数字城管等五大信息平台。

三、山东省建设科技发展的主要技术领域

(一)推动低碳生态城市(社区)的规划与建设

──积极研究、引进和改进低碳城市发展的技术手段,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积极推广运用低碳技术,为城镇化进程中低碳生态城市(社区)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建筑运营阶段,大力推广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并尽可能多地使用环保、可再生或快速再生材料,以满足对低碳、节能建筑建设的需要。

──研究公交优先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模式,加快推进快速、完善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建设。 ──发展城市热岛效应控制与改善的相关技术,以及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变化与生态模拟预测技术。

──推广节地紧凑的城市建设模式,改善城市园林绿化方式,积极开展生态城市的国际合作和老城市“生态化改造”。

(二)推进新型城镇规划与管理

──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与相关政策、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村社区的技术政策以及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奖励机制等相关政策的研究。

──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一体化配置与共享技术研究与应用。 ──加强城市基于平战结合的地下空间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改善城市的运行功能。

(三)全面提高城乡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推进建筑结构隔震、减震及抗震控制技术的研究,加大成熟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防灾能力。

──促进既有建筑的安全性诊断与加固改造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

──加强城镇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及大空间公共建筑火灾预防与控制技术以及外墙外保温防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加强城乡自然灾害监测、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该领域的灾害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四)推进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推进建筑节能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及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开发建筑能效标识系统以及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技术。

──加强公共建筑节能成套技术、冷热源及室外管网系统调节控制技术以及建筑节能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

──积极开发应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和设备,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加强节能建筑围护结构与部品的研发;积极开发结构自保温技术,推广外墙外保温成套技术、屋面高效保温隔热与防水技术、节能门窗与幕墙新产品以及各种遮阳技术等。

──加大降低中央空调能耗和采暖系统能耗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五)积极推行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

──以形成集群化、集约化和生态化为目标的新型建筑工业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我省建筑工业化的步伐。

──积极开发利用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加大对新型结构体系、装饰装修工程和水电、暖通、弱电等专业建造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突破传统建造模式,推行精益建造、清洁生产、文明施工的现代建造模式。

──提高建筑构配件标准化、系列化与定型化程度,加大建筑部品部件的产业化生产比重及在建筑结构体系中的应用率,推进与现代建造方式相匹配的建筑体系和产业化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施工现场装配和机械化生产能力,逐步实现生产制造、现场施工的机械化和手持机具相结合的多层次技术装备结构,全面提升建筑工业化的技术装备水平。

──在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的全过程中,逐步推行以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建造体系。

(六)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与功能提升

──建立健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挥人才优势,科技先行,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创造技术条件。

──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研发建筑节能检测新技术以及既有墙体、门窗、幕墙、屋面的节能改造技术,推进既有建筑电、气、水等设备节能改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以实施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采暖系统和用电用水的节能改造为重点,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试点示范引路,推动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等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与管理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七)推行绿色建筑和开发绿色建材

──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与标准规范体系,研究绿色建筑的推广机制,建成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基地和人居环境优秀示范小区,探索生态智能建筑的建设。

──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科学技术与成果,实现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 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

──推动绿色建材的生产及监测技术的进步,加大高性能、低材耗以及可循环利用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在工程施工领域积极推行节能环保的绿色建造技术。

(八)推动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发展废弃建筑垃圾回收与再利用技术,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推广垃圾生物处理技术。 ──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实施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建设工程,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加强村镇垃圾收运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综合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构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

──建立健全促进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

(九)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和建筑环境保障

──研究开发室内污染控制技术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推动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与监测技术、居住区噪声与光环境控制技术和建筑环境绿化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加强城市水环境改善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中水回用等方面新技术,促进城市水环境的全面改善与综合利用。

──推行城市园林绿化与景观规划先进技术,加强城市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城市环境生态调控技术,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加强城市雨洪水控制与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划管理政策体系。

(十)推进住房与城乡建设信息化进程

──积极推广智能建筑新产品、新技术,重点推广通过建筑设备智能化实现节能控制和全局优化的新技术。 ──完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形成较完善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验收体系。

──开发应用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共享与服务技术以及数字城市管理技术,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交易监管、房地产企业信用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运营与监控技术、网格化社区管理技术以及居住区智能化服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加快城市建设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和小城镇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步伐。

四、山东省建设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建设科技投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积极争取财政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发展基金,推进科技投入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企业、社会、政府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新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建设科技工作特点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科学性,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形成服务于建设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按照我省建设科技的重点技术领域,启动科技振兴计划,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充分调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积极性,开展科技攻关,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项目运行管理机制。

(二)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规范体系

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修订和完善行业地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对促进行业进步和推广应用前景好的技术,及时提出标准编制建议。对暂无国家和地方标准的科技成果,通过试点示范和专家论证,尽快编制相应技术标准,以指导工程实践。结合建设行业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健全建设行业科技法规体系。定期发布《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目录》,不断充实调整,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用技术推广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建设科技成果的中试环节,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应用示范。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推广会,重点推广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产业化前景广阔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成果。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的作用,扶持和培育各类技术推广机构,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鼓励建设企业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并将应用水平和科技含量等要求逐步纳入优质工程评定、招投标、资质审查等环节,形成新技术转化推广应用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投资商、开发商的主导作用,推进成套技术的系统集成与应用。探索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发展途径,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四)强化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继续抓好现有示范工程的建设和验收,全面总结经验,加快组织推广。继续推广实施新的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在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能耗监管系统、绿色建筑等领域加强示范工程建设,并切实加强对示范工程的跟踪管理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五)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高产业队伍素质

大力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挥学校、企业、中介组织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着力培养建设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建设科技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一线操作人员队伍的素质。以《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山东省建设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为指导,大力发展建设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开展市、县区领导干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专题研讨培训,提高建设管理干部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积极支持有关单位围绕行业工作中心,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不断调整充实山东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发挥有关专家在创新体系建设、技术攻关、政策制定、决策咨询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完善的专家咨询运行机制。

(六)构建行业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研究、开发、咨询、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优势,推动建设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边、双边联合,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建立一系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示范基地等技术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区域协作和交流,促进省内各地方的科技力量优化组合,保障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完成重大科技攻关和重点科研课题,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在企业各类资质标准审定中,突出企业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工法,突出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标准的建设,提升技术集成和管理集成水平。在建设系统组织的科学技术、工程质量、勘察设计等奖项的评选标准中,将技术创新水平作为重要指标,提高各获奖成果的科技含量。

(七)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完善目标考核制度

探索设立建设科技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支持建设科研开发、科技奖励和成果推广等工作。制订实施激励建设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争取在科技进步奖项、科技项目计划、科研资助经费等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持。继续评选“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将科技进步作为企业资质升级与评优的重要条件,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建设科技目标考核工作,采用行政通报、经济激励等手段,将建设科技发展情况列为衡量行业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定期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

(八)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扩大交流合作力度

积极开展与国内外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和企业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交流合作,通过考察访问、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共同开发、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汲取国内外建设科技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建筑类企业与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的作用,加强协作,及时收集行业相关信息,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我省建设科技工作水平。

(九)树立科技兴业意识,强化科技组织领导

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科技兴业”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建设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建设科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着眼全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各级建设部门及其科技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建设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落实科技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研发经费。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与科技、财政、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形成整体推动建设科技工作的格局。

建设科技工作涉及领域广、行业多,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反映城乡建设现代化水平。未来一个时期,全省建设行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坚持走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之路,不断开创建设科技工作新局面,推动全省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施科技强省战略、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山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序 言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实现交通运输发展转型的客观要求,是推进交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是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借助信息化手段可实现交通运输快速、高效、集约发展,促进形成资源管理最优化和公共服务规范化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十一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信息化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信息化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十二五”是交通运输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构建“五大体系”,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化作为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核心内涵之一,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为更好地指导“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特编制《山东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同时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 现状评价 (一) 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厅党组高度重视交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确定了“整合、应用、服务、效益”的发展思路,交通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行业主要业务系统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信息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为“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信息化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以及行业专网的架构基本形成,交通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得到全面提升,推动了公路路政、道路运政和港航航政的信息化建设,公路水路建设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建设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政务办公和信息交换基本实现数字化,行政办公效率、行业管理和业务监管水平明显提高。

——信息化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以及行业专网的架构基本形成,与省部实现联网;建成了部、省、市三级互联互通的视频会议系统;全省交通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实现了省厅与17市交通运输局(委)和厅直专业局的互联互通,为各类应用系统的全省联网应用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应用平台。

——交通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全省交通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已建立车辆、船舶、路网、航道、港站、组织机构、建设项目、科技项目、行政和人员等十大主题数据库,结合部信息化示范工程“省级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交通信息资源中心基本框架。

——搭建了全省公路业务专网,实现省、市两级联网,建成了全省公路基础数据库。开发应用了桥梁和路面管理、路政指挥调度、综合统计报表、交通量信息管理、WEB-GIS公路信息管理及发布查询、日常养护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业务系统,建设应用了计重收费、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提高了公路建设、检测以及养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畅通水平。

——形成了以省、市两级运政中心数据库组成的全省运政数据中心,初步建立了以运政系统为主体、以站场展示和抽样调查等为外延、以各市个性业务软件为补充的运政综合管理平台,促进了运政业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实现了部、省运政联网。大部分市实现了客运站联网售票与结算,部分市实现了同城联网售票、市际联网售票,已完成维修救援网络系统的基础环境建设。

——通过港航综合管理平台,初步整合港航信息资源,建成省港航运政数据中心,实现了港航和船检、海事的数据交换及共享。完成了运政业务、船检、船舶管理、船员管理等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了全省水路运政、船检、船舶登记、船员管理等业务的集中共享管理,推广使用了船检管理、浮桥和船闸收费、港口管理等系统,规范了业务办理程序,提高了港航各项业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建成了省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交通工程专家管理等系统;进一步完善运输企业、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管理系统,对全省道路运输8.7万业户、89.5万营运车辆、131.2万从业人员实现动态监管;建立完善水运企业、船舶、船员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公路水路建设和运输市场监管信息化,有效规范了交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促进了公路水路建设和运输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2. 行业运行监测能力进一步增强

高速公路实现全省联网监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运行监测与监控不断增强,实现全省治超联网联控,实现全省重点水域、重点浮桥和重点船舶视频监控,建立了省、市两级营运车辆监管安全监管平台,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监测能力得到提升

——实现全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信息采集和监控设备逐步加密,济青、京福、滨新、济聊、沈海、荣乌、济南绕城、济菏、东青等重点路段实现全程监控,提高了高速公路路况信息采集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高速公路安全、高效运营管理。 ——初步完成了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长大隧道、收费站、港口和重要航段等基础设施的运行监测与监控,已建成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52个,实现国省干线交通量调查数据采集自动化,公路水路交通动态信息采集能力不断增强,有效保障了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行能力,提高了服务水平。

——建设了超限运输车辆监控系统、治超检测站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省内I、II级共110个治超监测检测站联网监控,车辆超载超限率显著降低。

——建立了省、市两级营运车辆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对全省3.6万辆“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的动态监管,大幅度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保证了车辆的安全运行,有效提高了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建成京杭运河等重点水域、重点浮桥和客滚船等重点船舶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省内重点水域、“四客一危”船舶的动态跟踪监控,深化航道运行和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提高水上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有效保障了水路交通安全畅通。

——利用3G、GIS以及GPS等先进技术进行公交运行监控、智能调度、出租车调度和综合管理系统的示范试点,目前已经在济南、青岛等市进行成功应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方便公众出行。 3. 交通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推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和行政许可网络化,提供了网上审批业务服务,方便了业务办理。促进出行服务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为公众出行提供了便利。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及非现金支付系统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交通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均建成外网网站,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务公开等信息服务,济南、青岛、枣庄、日照、临沂等市建成网上行政许可业务系统,提高了交通行业行政审批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方便了社会公众。

——建成部信息化示范工程“公路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以省内城际交通信息服务为重点,通过门户网站、咨询中心、高速公路图文系统、广播、短信、服务手册等6种方式,为出行者方便及时地提供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道路出行交通综合信息服务,让公众切身感受交通信息服务的便利。

——建成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及非现金支付系统一期工程,目前已经开通64个收费站、共计134条ETC车道,平均覆盖率(设置ETC车道收费站数量占高速公路收费站点总数量的比例)达22%,建立95个客服网点,发售鲁通卡10.7万张,全省ETC用户数量突破5万个,提高了车辆在收费站的通过效率,减少了排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费口交通拥堵。 ——交通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完成了“数据交换服务平台”、“企业信誉服务平台”、“软件推荐平台”、“信息发布与展现服务平台”的建设,面向行业管理、生产运输、企业发展提供数据交换与信息发布服务,加大了政府对货运市场引导和服务力度,促进了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 4. 信息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全行业信息化意识明显增强,组织机构日益健全,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标准、安全、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纳入交通运输发展总体部署和战略重点,发展思路清晰,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组织机构逐步健全,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员结构日趋合理,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部分市县交通部门设立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有效地保证了信息化建设资金需求。

——信息标准化力度加强,通过《交通基础数据元标准(部颁)》、《基于XML的道路客运结算数据交换》等标准的推广实施,实现了信息化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积极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部署信息安全产品,有效保障了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

——信息化规划与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省厅、厅直专业局、市级交通局(委)以及其他交通业务单位制定并实施了交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陆续制定了交通信息化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 (二) 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省交通信息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的覆盖面较小,没有实现行业的全覆盖,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采集发布机制;二是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应用不够,信息资源的深入挖掘分析不足,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力度尚须加强,信息化对交通运输业的支撑仍显不足,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不够明显;三是交通信息化发展不能较好地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共服务需求;四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标准、机制、人才、投入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发展。

二、 形势和需求

(一) 交通转方式调结构,要求交通信息化提供平台支撑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坚决推进交通转型,向全面提升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转变,向综合运输体系转变,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全面提升交通科学发展水平。推进“三个转变”,要求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作用,依靠信息技术整合现有交通运输资源,促进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规范化,强化全行业信息资源沟通共享,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实现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输效率的有效提升,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运行能力,拓展和提升行业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可靠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

(二) 实现交通运输的畅通、高效、安全,要求对交通环境及设施进行运行监测和系统感知

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是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行业转型的根本保障。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交通安全监管以及应急处理能力,提高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是“十二五”山东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高效运转,需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宽带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交通基础设施与传感器、无线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合,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的运行监测,实现对交通运输运行状态的系统透彻感知,以提升交通运输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满足行业对服务更高层次的需求。

(三)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发展现代物流服务,要求实现行业信息共享协同、政务信息公开透明

提高交通主管部门行政效率,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行政审批网上运行,简化办事程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惠民便民服务活动。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整合各类出行信息资源,丰富信息发布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及时、全方位的出行服务信息,实现“人便于行”。同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现代交通物流,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货畅其流”,需要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以运输为核心的各项物流功能,加快涵盖各种运输方式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信息对接和共享,为建成现代交通物流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四)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节能降耗,需要信息化手段提供技术保障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日益凸显,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建立低能源消耗、低资源占用、低环境污染、低成本使用的公路水路交通系统,引导交通参与者转变出行方式和消费观念,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交通产业,优化组织模式,提高交通运输装备利用效率,减少资源、能源占用和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减少车船在途时间和排队拥堵,不断提升运输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交通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围绕“大路网、大港航、大物流、公共服务、四化管理”五大体系建设,贯彻“统

一、整合、应用、提升”的总体思路,创新信息化建设发展模式,推动高新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逐步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和协调机制,形成安全、开放、兼容的现代交通运输信息体系,着力解决交通运输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发挥交通信息化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推动我省“智慧交通”基本框架的形成,为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二) 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级实施

适应全省交通运输发展要求,科学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信息化建设方案,避免各部门间的重复建设和形成新的信息孤岛。明确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目标,细化分解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精心组织,分级实施,严格考核,保证信息化建设进度和质量。

资源整合,业务协同

加大整合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信息资源、业务系统,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益。积极探索和实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组织方式、技术架构和运行模式,逐步形成组织有序、管理科学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从解决现代交通业务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强化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把应用成效作为衡量信息化建设的首要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对建设投资、系统管理、运行效果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

规范标准,保障安全

梳理交通运输信息化现有标准,建立健全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完善相关信息标准、规范,统一数据规范,贯彻执行信息化相关标准,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规定要求,保障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安全。

以人为本,提升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围绕提升 “三个服务”水平,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健全完善惠及全民的交通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交通公共信息服务。 (三) 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建设整体联动、高效协同、互连互通、惠及民生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逐步形成安全、开放、兼容的交通信息网络,提升交通运输运行维护和行业监管水平,为行业“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公众出行服务、物流信息服务、应急安全保障、绿色低碳交通、领导决策支持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交通运输快速发展、高效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具体目标:

1、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和信息资源整合以及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建成全省统一的覆盖省、市、县的三级行业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互连互通,交通信息网络在全省省、市、县交通运输业务主管部门以及重点企业的覆盖率达到100%。

——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交通信息资源,建成全省统一的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中心。充实完善原有省级主题数据库功能,加快建设包含行业管理服务主要信息的基础数据库,省、市两级的基础性数据库建成率达到100%。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市公交、出租、运输枢纽、农村客运、农村公路等基础数据库建设。

——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综合防范机制,形成交通运输信息化综合保障体系,保障信息化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安全、高效、可靠运行。

2、深化交通行业管理和政务应用系统建设,促进政务公开透明、管理规范高效。 ——深化业务系统应用,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建立较为完善的监控、服务和应急处置体系,实现对II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的及时接报、应急处置和信息的分发处理。

——建设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和综合决策系统,实现跨部门交通数据资源的主题分析、综合分析以及领导决策支持,基本形成以数据挖掘为主的交通运输决策支持体系。

3、推动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应用系统建设,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公共信息服务需求。

——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形成以统一服务门户、统一特服号、统一交通广播频率为特征,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的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满意度达到80%以上。 ——建成全省交通公共物流服务平台,与7大物流基地、23个物流园区、34个专业物流中心相连接,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

——全省高速公路ETC平均覆盖率超过60%,非现金支付使用率达到40%以上,ETC车道数达到400条,ETC用户量达到30万。

4、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努力打造绿色低碳交通。

——“十二五”末,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运行监测网络基本建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重要路段、桥隧、内河干线航道重要航段、大型港站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全省Ⅰ、Ⅱ类治超检测站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完成部、省、站三级治超信息系统联网。 ——实现全省“两客一危”车辆、“四客一危”船舶、交通运输执法车辆的动态定位跟踪监测,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四、 主要任务

(一) 强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 1. 交通运输应急指挥管理

以应急通信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应急信息服务等基础性应用为突破口,形成省、市、县三级交通应急指挥网络,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预测预警、指挥调度和异地会商等功能,重点解决公路抢通、水上救助打捞、交通事故人命救助和紧急运输应急业务管理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强化重点区域应急保障,建立起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全省交通应急指挥体系,提高应急指挥调度能力,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2. 交通运输行业运行监管

加强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内河重要航道、大型桥梁、长大隧道、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收费站、治超站、服务区等重点监控目标的运行信息监管。

加快以省、市、运输企业三级应用为主的卫星定位监管平台建设,有针对性地安装北斗/GPS兼容卫星定位终端,提高“两客一危”车辆、“四客一危”船舶以及交通执法车辆的卫星定位终端安装率,加大道路运输车辆、内河航运船舶监管力度,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利用先进通信技术,提高车船运行轨迹、音频、视频的监控质量,实现重点客货运输站场、港口码头等重点部位的视频联网监管,对国省干线公路危窄桥实行动态监管。

扩大公路、水路视频监控范围,实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点路段和内河重要航道的视频联网监管,提高高速公路全程监控覆盖率,引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实现交通信息采集以及交通事件检测,全面提高公路、水路安全畅通能力。 3. 交通运输业务监管

完善交通工程项目建设与养护系统,推动全省交通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

建设完善交通建设市场、运输市场信誉管理系统,加强建设市场、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实现对公路水路建设企业、运输企业市场行为的动态监管。

开发应用内河航运现场业务管理系统,实现船舶签证、动态报告、行政处罚、安全检查、规费征收等主要现场业务的动态实时管理。

加强交通运输执法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省、市两级执法机构及县级交管所联网治超,建立省级执法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执法数据共享交换、业务协同管理和面向全社会的信息公开服务。

按照科技防腐的要求,建设交通运输行政监察系统,实现全省交通预防腐败信息以电子化、数字化形式自动采集、交流和再现,提升行业形象。 4. 交通运输物流服务平台

建设交通物流基础网络,优化运输组织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化交通物流园区、中心以及物流企业的信息服务支撑体系。积极推动物联网、3G等技术在交通物流中的应用,搭建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拓展完善全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形成组织化、开放性、高效能的公共物流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我省交通物流信息化水平。

推进交通电子口岸建设,形成服务海运、陆运和多式联运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道路运输、港口、航运、航道、海事和船检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为相关企业提供 “一站式”信息服务。建设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合作等数据交换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应用统一,实现双方之间的挂车自动识别和货物跟踪,促进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的发展。 (二) 深化交通运输业务应用 1. 公路管理

推进公路路网数据采集,完善公路基础数据,进行3D数字公路系统建设。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公路智能检测、路网信息自动采集、公路养护信息智能采集,提高公路智能处理能力。对现有业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推动综合政务管理平台、机电设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日常养护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档案管理等业务系统在公路行业应用普及,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2. 道路运输

对现有的运政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优化整合客运、货运、维修、驾培的业务流程。深化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实现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信息的交换共享。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推动IC道路运输证、IC卡从业资格证在全省的推广普及。建立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信息交换体系,通过车辆RFID识别和卫星定位等手段,提高营运车辆的动态监管水平。 3. 港航管理

重点开展内河水路重要航段数字航道建设。通过内河船舶卫星定位监控,实现对内河航运船舶、执法船舶等的船舶定位、导航、调度指挥。推进航运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货物交易、船舶交易、船员劳务服务交易信息服务。 4. 城市客运

采集城市公交以及出租车的运行状态信息,获取城市实时动态交通信息。完善城市公交和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公交车辆以及出租车的定位监控、实时运行指挥调度、GIS管理、安全监管、信息服务以及行业管理等。在有条件的市进行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的示范试点。 (三) 推动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应用 1. 公众出行

完善公众出行服务功能,增强交通动态信息采集及处理分析能力,推动公路、水路、城市公交和出租车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整合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沿海港口、内河航道、客货运场站等重点部位信息发布终端资源,按照统一标准,提供准确及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实现交通诱导,指导公众出行。

推进区域客运售票联网和电子客票系统建设,支持网上购票和电话购票等多种形式,实现省内二级以上客运场站远程售票和网上售票,方便出行者购票,并为乘客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2. 政务服务

全面梳理交通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责,以政务公开、行政许可、便民服务为重点,以门户网站和服务热线为主要载体,全面推进交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全省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执法行为达到四化管理要求。 3. 高速公路电子收费服务

推广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与非现金支付系统,提高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全省覆盖率,建设约300条ETC车道,完善ETC客服系统,增加ETC客服网点,大力发展ETC用户,提高高速公路收费非现金支付比例,适时加入全国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区域联网。 4. 辅助决策

推动资金资产数字化管理,实现省级综合统计业务与投资计划管理业务的网络化处理与数据共享。加强交通数据资源的主题分析、综合分析,实现对公路、道路运输、港航业务、城市公共交通等的智能分析,改善交通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四) 完善信息化发展支撑保障体系 1. 基础网络

整合交通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全省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覆盖各级主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连通港口、浮桥、客货运场站、治超检测站等重点安全监管单位。实现与部、省级政务网的网络互连,为交通运输跨地域、跨部门的业务联动提供综合统一的通信网络支持。 2. 信息资源中心

整合充实行业信息资源,建设全省统一的信息资源中心,实现交通行业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以及业务的协同联动。建设全省统一的交通地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和深度空间分析。进行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建设,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山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灾备中心升级为省级数据灾备中心,提高重要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应急能力。

3. 标准安全体系

加快制定业务协同、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推动相关配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建立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元数据标准体系,逐步构建科学、系统、先进和开放的交通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完善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开展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等级保护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安全防控技术措施和手段,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 4. 运行保障体系

通过综合业务监控,实现对基础设施、业务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及预警,确保业务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加快完善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信息资源采集与更新等规章制度,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五、 保障措施 (一) 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按照统一规划制定部门分阶段实施计划,抓好思想落实、组织落实、措施落实和效果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地整体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二) 制度保障

进一步理顺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决策、运行、协调、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信息化建设程序,确保信息化项目建设质量。积极开展应用培训和指导,提高应用者素质,强化应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完善项目后评价相关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后评价工作公正、客观、有效的开展。 (三) 技术保障

紧密跟踪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注重应用成熟适用技术,积极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宽带无线网络、北斗导航卫星等新技术在公众出行服务、物流信息服务、应急安全保障、绿色低碳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努力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 (四) 资金保障

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运行资金的投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争取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的统筹规划,避免分散投入、重复投入。加强资金审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建立常态化运行维护资金渠道。探索引进市场化机制,建立以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对交通信息化的投入。 (五) 人才保障

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结合信息建设业务需要,采取灵活方式,聘用外脑、引进智力,加强国际国内的技术合作交流。按照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为主,以引进为辅,培养一批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交通运输业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体系,为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附:名词解释

物联网:物联网(无线传感网)是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机算、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新兴学科,它将大量多种类传感器组成自治的网络,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动态协同感知,它将成为继计算机及通讯网络之后推动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智慧交通:采用GPS、RFID、智能卡、系统接口、人工干预等多种手段全面采集交通运行信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的运行监测,对交通运输运行状态的系统透彻感知,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载装备和人员的一体化管理,在行业管理、信息服务、应急处置、决策分析等领域实现更深层次的智能化管理,实现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优化交通运行、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让人们享受到更便利的交通运输服务。

ETC: 不停车收费系统,是指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入口)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帐户上扣除相应资金(出口)。

云计算: 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

GPS: 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

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电子口岸:电子口岸是中国电子口岸执法系统的简称。该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网,将各类进出口业务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国家职能管理部门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 RFID: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三网融合: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宽带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

第五篇: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十二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国发〔2004〕10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粤府〔2011〕47号)精神,特编制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增创广东改革发展的法治新优势,为我省进一步当好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和法治政府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制学习和培训,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1. 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常务会议及部门领导班子会议会前学法、领导干部集中培训、法律专题研究班、专题法制讲座等学法用法制度,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 逐步推行领导干部任用前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制度。对拟任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要考察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的情况,并把考察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重视培养和提拔使用政治素质高、法律素养好、依法行政能力强的优秀干部。

3. 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法律素质。建立公务员录用法律知识测试制度,适当增加法律知识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相关科目中的比重。对拟从事行政执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人员,要组织专门的法律知识考试。健全公务员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把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1. 坚持依法行政与改革创新相统一。依法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大部门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理顺权责关系,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法定化,推进行政职能与技术职能相对分开。在符合条件的省有关部门和地级以上市推进法定机构试点工作。

2. 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创新审批服务方式,积极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健全和规范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电子政务、信息发布、投诉受理于一体的各级综合政务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规范和管理。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大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授权和转移力度,加快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转变。

3.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以基本公共服务为重要导向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推动地区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能力

1. 完善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增强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决策咨询委员会制度。

2. 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行政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监督,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后评估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追究的主体和权限、对象和范围、程序和形式,及时纠正决策偏差。

(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政府法制工作质量和水平

1. 突出政府立法重点。科学把握立法时机和立法规律,重点加强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自主创新、改善和保障民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新社会管理、完善行政体制机制、规范行政行为等方面的立法,实现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决策相统

一、立法进程与改革发展进程相适应。

2. 完善科学民主立法机制。建立健全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相结合的立法工作机制,提高政府立法的社会公众参与度,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和定期清理制度,探索开展政府立法成本效益分析、社会风险评估和相对集中政府规章草拟权等工作。

3. 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和发布机制,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和有效期制度。

(五)规范行政执法,提高行政执行力

1. 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加大行政权限依法下放力度,进一步减少行政执法层次,推进行政执法重心下移。

2. 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审查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快推进行政执法职权重新核准界定公告工作,建立健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度。

(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行政透明度

1.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广东省政务公开条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依法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 健全政务公开配套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年度报告、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评议、考核、检查。推进行政工作透明化改革,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监督和投诉机制。

3. 拓宽政务公开领域。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要健全办事公开制度,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条件、程序和结果。逐步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政府预决算重点支出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有序推进。进一步推进医院、学校、公交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工作。

(七)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确保行政运作安全

1.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行政执法投诉举报、行政听证、民意征集等制度,规范信访行为,着力引导人民群众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加强政府网站政民互动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民意表达及反馈机制,及时受理、依法处理社会公众的举报和申诉。

2. 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改革行政复议办案方式,完善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扩大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范围,完善试点工作机制。强化监督功能,加大行政复议纠错力度,增强公信力。推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

3. 建立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的联动机制。建立各级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题的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完善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想结合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加强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信访、人民调解、劳动仲裁、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合力。

(八)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强大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1. 强化行政机关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质询,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及建议,自觉接受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虚心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2. 落实依法行政定期报告制度。各级政府每年要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本地区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各级政府部门每年要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

3. 完善依法行政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评议考核制度,完善政府层级监督、专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依法行政监督机制。保障审计、监察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增强监督效能。进一步推进电子检查系统建设,强化对行政审批许可行为的监督。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

三、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

(一)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强化行政首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定依法行政考核指标和办法,将考核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绩效考评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典型示范,整体推进。加快推进珠三角地区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区进程。鼓励支持各地、各部门在科学立法、依法决策、简政放权、规范执法、行政争议调解、行政问责、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和依法行政考核等方面开展示范点创建活动。

(三)注重基层,夯实基础。加强市县(区)政府法制队伍建设,确保法制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按照《广东省县镇事权改革若干规定(试行)》的要求,明确镇、街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全面加强镇、街法制工作力量。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推进本地区、本部门依法行政中的统筹规划、部署落实、督促检查、协调指导等职能作用,不断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确保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顺利实现。

上一篇:山东省中小企业局下一篇:顺丰快递调研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