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销售管理毕业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自考销售管理毕业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推进在职人员专业教育和出校门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一篇:自考销售管理毕业论文

高职院校“专衔本”自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专衔本”自考制度从2002年建立以来,各高职院校通过多种形式与主考院校(本科学校)联合举办,受到众多学生、家长关注,报读人数逐年增加,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的主要渠道。目前,受多方面影响,“专衔本”自考管理仍存在宣传解释不够、管理手段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提出加强“专衔本”自考管理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自学考试 专衔本管理 问题 对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1981年建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国历年参加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累计有近5726万人(不计重复)、2.26亿人次,累计报考科次约5.31亿,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050万人。目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军队系统和港、澳、台地区,事业不斷发展,报考人数逐年增多,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其严格的质量和良好的声誉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影响波及海外,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的高等教育形式。199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性质,以及它在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国民教育专科与自考本科衔接(简称:“专衔本”自考)是2002年由全国自学考试委员会举办的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它是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其他国民教育形式相结合,搭建高等教育互通式立交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式,也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实施继续教育的有效形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的主要渠道。

1 “专衔本”自考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是举办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学历教育,但各高职院校在明确学院发展定位时,都将继续教育作为发展的辅助支撑,其中,“专衔本”自考就是继续教育的主体。“专衔本”自考因其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考试灵活、费用便宜、学习自由、过程享受、学历文凭含金量高等诸多特点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但各高职院校在迎来生源充足,发展势头良好的阶段,“专衔本”自考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逐渐开始影响到自考的形象和声誉。

1.1 宣传解释不够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是中国三大国民系列教育。“专衔本”自考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式,不为大众所知,各高职院校都会在新生入学后进行招生宣传。通常的做法是:第一,由管理部门编印招生简章在入学时分发给学生或家长;第二,在新生进校当年的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初进行集中宣传。这两种方法操作方便,但对高职生来讲,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其一,新生进校时还沉浸在感受进入大学的喜悦中,对提升学历层次的需求愿望不强烈,仅此了解而已;其二,在集中宣传阶段,宣传形式、宣传队伍和场所单一,对内容和关注点知道较少。同时,受学生偏见、教师错误观念和相关系部及职能部门的不关注、不重视,宣传效果不理想。

1.2 管理手段落后

“专衔本”自考是学生自愿报读,受全日制教育建制班的影响,报读学生较为分散、层次类别多,管理难度相当大。由于“专衔本”自考性质的特殊性,考试次数多,考生报名、报考数据信息多,统计、复查工作量大,工作程序和手续繁杂,出差错频率高。而这些信息又是“专衔本”自考考籍管理的重要内容。因其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在学院处于边缘地位,学院对继续教育管理投入不足,不被学校重视,管理人员少,很多管理工作仅限于应付。由于考生参考次数多、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致和考试成绩差异等,这对其考生考试进程状态信息掌握非常难,根本无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专衔本”自考所有信息都纳入考籍管理过程,无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有报名报考还处于手工阶段,统计不准确、程序不规范,整个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1.3 教学质量不高

“专衔本”自考在高职院校中属附带教育,学生从报名到毕业,不管规模大小,通常都由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全程式服务。主要存在聘请辅导教师难、学生到课率低、学习时间受限、其它学业任务重、辅导过程监控难等许多复杂问题,以致出现了“招生热、过程凉、结果冷”的现象。从历年学生考试数据分析,通过率低,与期望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差距大,在学生中印象不佳,形成连锁反应,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信心弃考,形势较为严峻。

2 加强“专衔本”自考管理的对策

“专衔本”自考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学历的主要渠道,已成为高职院校不可缺少的学历教育主体,为经济社会培养了不少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多的受到国际国内的关注和认可。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在“专衔本”自考日益受到学生和社会关注的今天,如何加强“专衔本”自考的管理,提高质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继续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值得深思。笔者结合所在单位实际,对加强“专衔本”自考管理提出如下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

2.1.1 用好宣传媒介 学生关注最多的媒介是宣传栏、广播站、网站和学生社团组织等。根据学生关注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加大宣传。一是在学院网站开辟专栏,定期发布和更新“专衔本”自考招生简章;二是利用学院广播站设立“专衔本”自考互动问答栏目;三是编印《“专衔本”自考指南》放置在学生集中且随处可取的地方;四是在宣传栏和教室、实训室、寝室外张贴“专衔本”自考招生海报;五是选拔和培养一批学生宣传队伍。力争把“专衔本”自考宣传做到不留空隙,实现人人知晓。

2.1.2 组织宣传队伍 结合学生管理特点,可以组织“三级”宣传队伍。一是学院层面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因其管理职责和掌握权威信息,主要负责解答政策和疑难问题。二是系级层面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由于学生与辅导员、班主任接触多,学生信赖辅导员、班主任,系级层面的辅导员应作为主要宣传队伍。三是学生层面的学生干部,高职院校学生组织是学生活动的发起者,学生干部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学生干部可以作为辅助宣传队伍,能发挥示范效应。

2.2 改进管理方式

2.2.1 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使工作有序进行的保障。“专衔本”自考虽属相对独立于学校的教育,但必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方可使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定《“专衔本”自考考籍管理办法》,从报名注册、课程报考、考试考核、毕业管理等方面加以规定,让考生和管理人员遵章办事。制定《“专衔本”自考辅导教师选聘办法》,从任职条件、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加以规定,选聘教学能力强、责任心强、乐于为考生服务的优秀教师进行辅导,提高考试过关率,塑造自考品牌形象。

2.2.2 强化管理队伍 管理队伍的状况决定“专衔本”自考事业发展的成败。首先,按规模和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管理人员,做到人有其责、权责对等;其次,要求所有管理人员必须吃透政策、熟悉流程,能随时解答考生、家长和老师关注的任何疑问,当好政策解释第一人;再次,所有管理人员一定要用学习和发展的眼光对待考生,掌握考生所有考试进程状态信息,做好动态跟踪管理,针对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最后,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与考试有关的最新情况,尽力为考生提供帮助与服务。

2.2.3 使用先进手段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现代管理带来了极大方便。“专衔本”自考随着规模的扩大,数据信息量大,统计、分析难度高。为进一步提高“专衔本”自考考籍管理工作效率,设计开发“专衔本考试考籍动态跟踪管理系统”是解决数据收集、分析和统计的有效手段。系统可以从报名信息、课程信息、报考管理、计算机考试、英语考试、毕业论文和毕业办证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掌握考生考试进程状态,形成对考生动态跟踪管理机制。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在每次考试后,自行在系统中登录和记载考试成绩状态,管理人员随时对考生状态进行跟踪和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分类有效管理,进而提高考试通过率,为学生早日实现“本科梦”提供周到服务。

参考文献:

[1]于建坤.2011年自考总规模2080万人次[N].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4日第7版.

[2]侯丽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3]王秋麗,张祥兰.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成人教育,2010(4).

[4]谭慧婷.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9(1).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院级科研项目“专衔本考试考籍动态跟踪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项目编号:2012ky0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蒋世军(1983-),男,重庆巫山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讲师,硕士。

作者:蒋世军

第二篇:自考命题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策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推进在职人员专业教育和出校门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自学考试制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特点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制度,它以国家考试为主导,以个人自主学习为基础,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没有围墙的大学”,是自学成才的摇篮。

关键词:自考命题 队伍建设 管理策略

一、自考命题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必须充分认识

自学考试命题质量的关键是命题教师。自学考试是以考试的方式激励与全日制高等教育无缘的青年的学习热情和检验他们是否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水平的一种独特形式,除了具有考试功能以外,还有很强的教育反拨功能。所以试卷的命题质量直接关系到自学考试的质量,而命题的关键就是命题教师。可以说,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热心自考命题的命题专家参与,就没有自考命题的质量,就不能实现自学考试的两大功能。自考命题是坚持学历标准、确保考试质量的关键,此外,自考命题还是引导群众自学和社会助学的指挥棒,命题的内容和形式直接作用于试卷,其质量直接影响自学风气,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命题专家队伍,加强命题专家队伍的管理,发挥自考命题教师主导作用是确保自考命题质量的关键。

二、目前自考命题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命题专家队伍人员结构不够合理

首先,命题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大多数命题老师年龄在50-70岁之间,80、90年代命题教师的主力军在40-60岁之间,进入二十一世纪,主力军的年龄重心移到60岁以上了,他们大多数多年来一直从事自考的命题工作,有的是从该课程开始就从事自考命题,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有着一定的命题经验,但很多命题专家几乎处于命题思维和资源枯竭的状态。而一部分四十多岁的命题老师都是近年来新增课程的新人,刚接触自考命题,对自考的认识和命题经验还不足。

其次,命题教师的数量还远远不够。随着自考事业的不断发展,自学考试不断开设新专业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所要命题的课程越来越多,拿上海命题中心的命题量来讲,每年要有340多门课程需要命题,其中40多门是承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任务,采用三段式(集中-分散-再集中)题卡命题方式,每一门学科需要至少4位命题专家参与命题,还需要2名审题专家,总共每一门学科需要至少6位专家。还有300多门的课程是市级命题课程,采用两段式(集中-分散)整卷命题方式,每一门学科需要至少2位命题专家参与命题,还需要1名审题专家,总共每门需要至少3门专家。那么每年参与上海自考命题的专家总共约1140名。由于需要命题的专家数量巨大,命题专家缺口明显,很多情况只能让命题老师担当审题专家的工作,这显然对保密安全和试卷质量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的。

再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命题教师数量极不平衡。有的课程本来就没有这么多学科专家,也就造成命题教师的选择余地很小,有的命题专家十几年一直从事同一门课程的命题工作,造成了此课程的考试“一言堂”现象,还有可能造成命题的老师和审题老师重复使用,给命题质量和命题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最后,命题教师人员的更替和更新不够合理。同一命题教师连续几年或十几年参加同一门课程的命题,有的老师感叹虽然对自考有着浓厚的感情,但已经没法再出题了,已经到达山穷水尽的地步,不然就会出偏题和怪题了。更为让人担心的是,同一位命题教师参加多门不同课程的命题工作,一定程度上挑战了自考命题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对自考命题的质量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而年轻的课程专家对自考命题的工作缺乏一定的感情和认识,命题能力和技巧都相对不成熟,没法完全胜任。

因此,建立一支人员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课程平衡的业务能力强的有志于自考事业的自考命题专家队伍刻不容缓。同时,加强专家队伍的管理,在命题教师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培养一批新的命题专家,在传承命题传统的同时,能有新的命题思路,这样能保证命题的质量和命题的安全。

2.命题专家队伍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命题质量反馈不够及时。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指南》2019年11月版中有命题质量分析与反馈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对命题质量的分析反馈工作不够重视,要么分析不够有针对性,要么分析不够及时,等考试完半年以后再进行分析,只是做形式而没有及时反饋的作用。

其次,命题专家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指南》2019年11月版中有命题工作人员的条件和职责的规定,附录三是命题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但没有具体对命题教师命题质量的考核制度,对命题质量高的命题老师的激励还没有具体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对命题教师的质量考核只停留在嘴上,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而且,目前自考命题工作中注重命题过程的管理,强化命题的细节管理,只注重不出错,而缺乏对命题结果的评估和考核。还有,教师只重视完成命题,对命题质量不负责任,无法强化命题教师的责任心。

自考命题的质量关键在命题教师,只有加强命题教师的选聘、使用、待遇和考核,加强命题质量的反馈才能保证自考命题的质量。

三、命题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措施必须到位

1.建立动态命题专家信息库,实行命题教师聘任制,让自考命题为有本之源

命题专家信息库教师的来源可以是主考院校,也可以是行业专家,更可以是其他省市院校此专业的专家。每一门课程至少有3-6位的专家。动态的信息库是指三方面,一是指命题人员的更新和更替的动态,定期增加新生力量,扩充命题专家队伍,为构建合理的命题梯队提供资源。二是指命题教师的信息动态,信息库能与省市行业评审专家库链接,随时掌握命题教师的教学、学术情况,这样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聘任和培养。三是命题教师选用的动态。首先命题专家信息库要有足够数量的专家,这样可以根据不同课程和不同主考院校的情况动态地组合某一门课程的专家队伍,以确保命题的安全和质量。四是命题教师命题信息的动态,对命题教师选聘情况和命题情况进行动态的纪录,对于错误率高、责任心差的和正确率高、试卷质量好的教师都要做好详细的纪录和更新,尤其是命题教师的奖惩情况等信息,为下次选聘命题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命题教师应实行聘任制,从专家信息库中有选择地进行筛选,经自考办命题中心进行资格审查后,由省市命题中心聘任,颁发聘书,聘期一般为三年,命题组一旦选定,就得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既能保证命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命题队伍相对稳定,又有利于自考办命题中心对命题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和考核,还有利于增强命题教授的责任心的同时稳步提高命题技术和命题质量。

2.建立自考命题研修工作坊,增强自考命题培训的互动性,让自考命题成为跃动之水

虽然大多数命题来自高等院校,对于自己所从事学科的课程内容非常熟悉。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命题没有纰漏和错误,一定能够命出合格的自考试题。为了命题教师能完成高质量的自考命题,有必要对命题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要了解自学考试,熟悉自考教材和考纲,懂一点教育测量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必要的试题编制知识和技术。这就要求命题管理人员思考如何对命题教师进行良好的培训,使命题教师深厚的学科知识以符合自考试题要求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整套高质量的自考试卷。命题研修工作坊建立能让自考命题培训常态化、规范化和多样化。

命题研修工作坊的培训要贯穿命题过程的全过程。

命题准备的培训: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从事自考命题的老师进行培训,主要是教育测量有关知识的培训、自考命题要求的培训和考试学有关知识的培训,为自考命题教师做好知识储备工作,也为遴选自考命题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命题过程管理的培训:贯穿在命题过程的始终,进行三段式培训。第一阶段召开命题工作会议,明确命题任务的同时,进行保密纪律方面的教育、命题技术方面的培训: 各种题型的命题策略、磨题和审题技术、组卷技术等。第二阶段命题教师分散命题,命题管理人员对命题教师的培训主要是以单独、个别指导进行的。第三阶段组卷审题的培训,对调整难度、预估分数、审题、拼题组卷等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培训。

命题结果和反馈的培训:沙龙式培训,在考试结束后进行经验总结的培训。考试后进行沙龙式培训能增加命题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把自己磨题审题和组卷中的智慧和其他命题老师分享,以期共同提高命题技术。培训沙龙的组织实施,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确定主题(根据每次考试结果和命题情况确定不同的主题)、确定主持人、拟定提纲、准备发言、组织实施等环节都要严格把控,最好有闭环管理的环境下定期进行。这样的培训方式增强了培训的互动性,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探讨专业的问题,分享智慧,增强对自考命题的认同感和命题团队凝聚力,对提高命题技术和命题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3.建立专业大类命题评估专家组,强化命题的反馈机制,让自考命题成为灵动之露

自考是标准参照性考试,命题工作是否能够准确体现考生标准的要求,是自学考试是否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关键。命题教师对教材和考纲的把握,知识点的覆盖面、重难点的比例、难易度的设置以及试题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该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直接体现课程要求和课程标准。有的自考命题专家十几年来一直从事自考某一门课程的命题工作,在命题过程中有很多疑惑,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对自己的命题工作做些必要的指点,对所命制的试题提出些建设性的建议,以避免“一言堂”现象发生。所以,迫切需要专家团队对试卷进行评估,来反拨作用于命题质量,以评促改、以评保质。

由于自考课程量特别巨大,每一门课程都组建专家团队进行试卷评价和评估,操作性不强也不现实。把自考课程按照专业大类进行归类,每个专业大类包括5-10个课程,从相应课程中遴选一批有专业权威和命题权威的专家组成评估组。评估组成员必须由命题中心相关管理人员、主考院校学科专家和行业或领域内的专家、命题教师三部分人员组成。主要工作:一是评估和评价,对命题质量进行评估,在每次考试结束后,根据教材和考纲,结合考试信息和结果,对照命题规范,对试题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评价,提出专业建议,撰写评估评价报告,以便下次命题时改进,同时也为评价命题教师的命题质量提供依据。二是研究,对本专业大类的命题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来指导命题教师进行高质量的命题工作。根据自考命题的要求和命题原则,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对命题的质量提出具体规范的质量要求,构建详细、完整的要素指标,形成该专业或该课程的高教自考命题质量指标评价体系。

結束语:

本文就如何加强命题教师的管理,增强命题教师对自考命题工作的认同感,提高命题质量,公平、公正、准确地测量出应试者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同的省市的命题中心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命题专家管理方面包括命题专家的来源、遴选、使用、考核、培训等应该做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来保证自考命题的质量稳步提升。自学考试是阳光事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探索,才能有更为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郭靖山,林相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的科学化管理与规范化操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2):47-49.

[2]王晓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管理中命题教师培训问题研究[J].中国考试,2006,8(11):27-30.

[3]王晓华.加强试卷考后评估反馈 构建自学考试命题质量管理闭环控制体系[J].中国考试,2006,6(09):25-29.

[4]林文广.基于三段式命题和双审制审题的自考平行试卷库生成模式[J].中国考试,2006,6(08):26-28+33.

[5]余仁胜.开展综合评估,保证自考命题质量[J].中国考试,2004,7(12):41-44.

[6]李金波.自学考试建立命题质量控制机制的探索[J].中国考试,2004,9(10):39-42.

[7]俞惠平.浅谈确保命题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J].中国考试,2004,11(05):44-46.

[8]周欣.加强自考命题教师队伍建设[J].北京成人教育,1999,5(05):48-49.

作者:陈辉

第三篇:高校自考助学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摘 要] 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高校为了增加收益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随之而来的是办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并显现。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让自考助学的管理陷入了困境。结合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自考助学办学中的实际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旨在促进自考助学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自考助学;学生管理;班级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 夏 菁(1987—),女,江苏如皋人,硕士,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一、自考助学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组织欠缺

高校设立自考助学更多的是为了迎合社会自考的需求及增加收益[1]。而今,随着高校普教生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对自考助学办学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弱化,以扬州大学为例,目前我校只招收自考助学本科段专业,所有专科类专业一律取消。在这种情况下,将自考助学办学作为一种创收渠道的二级学院受到了一定影响,并降低了对自考助学专业办学的热情。

(二)学校软硬件资源有限,分配不均

随着高校普教学生与研究生的扩招,学校软硬件资源的使用问题矛盾日益凸显。我校在安排教育教学资源时,优先考虑本科生,其次研究生,最后才考虑自考助学学生,这造成了自考助学学生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不能正常使用学校图书馆、多媒体设备等。住宿资源更是异常紧张,许多自考生不得不寄宿在学校附近高职院校宿舍,有的甚至自己在校外租房住,这对自考生的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困难。

(三)教师积极性不高,缺乏责任感

以我院为例,自学考试任课教师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校内教师,另一类是校外聘任教师。由于我校教师科研任务与常规教学任务繁重,加上自考助学学生的特殊性,教师普遍授课积极性不高,通常只花很少的心思在自考生的授课上。校外教师由于缺少约束,存在更多的问题:课堂纪律松散,频繁更换授课内容,不经学院批准随意调课等。每到期末考试,教师往往通过给学生划重点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这造成了自考生在校两年不学无术,完全学不到任何实用的知识。

(四)教学管理任务繁重,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自考助学是由继续教育处主管,各二级学院负责自考助学教学安排、学生管理、后勤服务、毕业等全面工作。许多学院因此成立了继续教育办公室,负责行使全日制普教生管理中的多种职能,由于学生数量多,往往会在管理上造成疏漏学,学院只能外聘人员进行管理,外聘人员多以社会人员、退休教师为主,这些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缺乏学生管理经验,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班主任之前从未从事过教育相关的事,在学生管理上毫无经验,以至于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无法采取迅速及有效的措施[2]。

(五)学生结构复杂,素质较低

以我院为例,自考助学学生中有一部分来江苏省内的中高职院校,一部分来自青海省互助县中职院校,其余则以社会人员为主。这些学生年龄相差较大,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普遍心态是混一张文凭。此外,自考生家庭状况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一部分来自较为富裕的家庭,这类学生的父母不希望孩子过早走上工作岗位,想让子女多接受点教育,一部分学生来自较为贫困的家庭,这类学生家庭条件较差,大部分是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己觉得知识储备不够后再返回学校进行教育。学生结构的复杂性加大了自考助学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二、针对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

(一)学校加强对自考助学工作的重视

1.学校要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让家长和学生认可这一培养人才的形式。一般家长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才会选择自考助学这一学习模式,毕业证书是否受用人单位认可很多家长存在疑虑。因此,我院要加大宣传力度,打消家长这一疑虑,例如,可安排一些考上公务员以及研究生的优秀自考助学毕业生进行经验传授,让家长及学生相信自考助学学生也能获得很好的就业机会。以我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为例,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能达到100%,其中不乏一些优秀毕业生考上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因此,这个专业一直是我院的热门专业,每年招生工作进展顺利。

2.学院在招生时要严把关。自考助学的学习特点是宽进严出,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无法毕业,长此以往造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学院在招生时候要严把关,在保障生源数量的同时也要保证生源的质量,确保所招收的学生能够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我院每年暑假招生时候,需要每位学生上交学历资格审核表,并进行面试,由于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在报名时我院要求学生之前所学专业与此专业相近,避免造成学生基础薄弱导致无法毕业的困境。

3.学校建立优质实习基地。学校自学考试管理部门和分管学院要联系一批实习基地,为自考生提供专业实习的机会。目前,我院已与省内多家五星级酒店建立联系,每年将学生安排至酒店的后厨、西餐、中餐等岗位进行为实习,并将实习报告作纳入授予毕业证书的硬指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给这些原本已输在起跑线上的学生以帮助和支持,使他们在未来获得比较好的职业机会。

(二)加强自考助学班级文化与班级制度建设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院要从各方面着手,提高自考生的积极性,克服自考生的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学风优良的班级文化。针对此,我院每年新生开学初期都会邀请院团委书记,为自考生上一次思想道德建设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关主题的课程,让自考生加深对班级文化的理解,为之后的班级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班级制度建设。要针对自考助学学生创立相适应的班级管理工作岗位并建立嚴格的班级工作制度。我院一贯实施与普教生一样的班级管理制度,选拔班干部进行班级管理。并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从而实现全班共同管理班集体的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体验管理与被管理中的酸甜苦辣,增强遵守班级规范工作制度的意识。

(三)加强自考助学任课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稳定,高水平的教师,是高校自考助学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3]。我院选聘的近30名任课教师中,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达到75%。每学期我院会组织院领导及教学部门的管理人员随堂听课,现场检查教师教学情况,并在学期末实施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测评。对于一些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学院会采取谈话制度,从而从根本上转变自考助学学风,并有效提高考试通过率,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学院在聘任时,要优先聘任素质较高、事业心强并且富有学生管理经验的大学退休教师作为班主任,管理人员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我院学生管理人员主要由退休教师组成,在就职初期,学院会明确其职责,要求班主任定期随堂听课,加强与任课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指导学生干部独立开展班级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动态等。此外,学院会定期召开管理人员工作会议,定期开展管理人员工作培训,及时交流、总结各自的工作经验,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考助学是为有教育需求的人群提供学习的一个主要渠道,然而,目前我国全日制高校在自考生的关注程度、资源分配、管理人员配置上都不及普招生。目前只有解决自考助学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有利于自考生的管理,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珍珍.高校本科自考助学学生学习热情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9(29):144-145.

[2]王碗.浅谈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级文化建设策略[J].职业时空,2011,7(9):105-107.

[3]苏美颖.“专本衔接”自考助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9(8):84-86.

作者:夏菁

上一篇:新时代我们的时代论文下一篇:最新建筑经济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