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飞经硬笔书法作品

2022-08-18

第一篇:灵飞经硬笔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欣赏

漫话精致绝伦的书法艺术一字行天下【书法园地】朱 毅 江 行 楷张 鸿 宾 书 法 作 品石文生书法作品欣赏漫话精致绝伦的书法艺术

苏轼《洞庭春色赋》“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沈尹默

中国书法艺术之所以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的独响,并且能够千古绝唱,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成为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书法艺术言简意赅的笔墨线条背后,蕴涵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不绝于缕的文化。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

中国书法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现代考古发现,距今约5000至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在文字创始的契刻阶段,先民们在刻下远古的图画文字时,就不仅仅注重文字的记事功能,还有意识地作出修饰,强调文字的美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书法艺术的历史与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步。

在接下来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宗法社会,书法艺术也伴随着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各种书体的发展。到唐初,书体的形成臻于成熟和稳定,中唐以后,中国书法从书体的变化演进发展到了一个注重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书法艺术自觉时期。 书法艺术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它又不同于其他的纯艺术,它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形式,而是以文字为载体,大多数时候具有艺术之外的实用目的。因此对后人而言,书法艺术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蕴含着深层的历史、文化价值。 事实上,书法艺术一直以来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因此,书法艺术的历史,即从一个角度折射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学习书法艺术,必然也会相应地了解到其背后更广阔的中华文明史背景。

例如,欣赏甲骨文,除了审美的愉悦,还能透过文字了解殷商时代人们的活动;欣赏作为大篆代表作的青铜铭文,可以了解周代部族之间的征战、受封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欣赏宋代以降的文人书法,可以感受艺术家诉诸笔端的才情逸致。苏轼《寒食帖》书法艺术体现了“贵中尚和”的中国文化精神。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主张“贵中尚和”。在儒家看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孔子强调了重和去同思想,要求君子一方面以“和为贵”,一方面又要把握和坚持“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周而不比”。

书法艺术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状如算子的整齐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即所谓“和而不同”。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所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段精辟的论述正是儒家“贵和尚中”的思想的在书法艺术中的具体表达,也是每一位书家穷其毕生精力想追求的境界。 具体到每一件作品,笔画间的映带之势,顾盼之姿,在注重个体存在的同时,要兼顾整体的和谐。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王铎的行草书作品,单个的字表现出倾倒险绝、剑拔弩张的态势,但整幅作品字与字之间的险峻彼此呼应,反而形成了摇曳多姿的中和之美。可见,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互为生发,彼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错,牝牡相衔,彼此渲染,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书法艺术反映儒道互补、刚柔相济的精神。

儒家思想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而道家与儒家的刚健截然相反,主张阴柔。老子《道德经》主张“致虚极,守静笃”。相传孔子问教于老子,老子“大音希声”,一言不语,只张开掉了牙的嘴,伸出舌头,向孔子示意齿亡而舌存,告诫孔子以柔胜刚的道理。 中国书法艺术兼受儒家阳刚之美和道家阴柔之美的影响,二者兼而有之。书法艺术不仅追求笔画的刚健有力,也强调笔画的刚柔相济。世人给王羲之书法以极高的赞誉,谓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这一评价正体现了书法艺术刚柔相济的美学标准。

这种刚与柔的审美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侧重。 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受晋代士人虚静无为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

而在清代,由于满族入主中原,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异族统治的抑郁愤懑情结,文人满腔的抱负转移到学术考据和艺术追求,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康有为、梁启超的书法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既有雄强浑穆之气象,又有意态潇洒之奇逸,刚中带柔。颜真卿《祭侄稿》书法艺术体现中国虚实结合的哲学思想。 道家的虚静无为、虚实相生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老子》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道家虚实相生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 在流传下来的无数经典法书中,虚实相间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怀素《自叙帖》、颜真卿《祭侄稿》等。作为书法艺术的一个种类,篆刻艺术对方寸之间空间的经营、虚实的对应更是成就了这门艺术的魅力。

书法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 艺术是一片充满无限生机的园地,艺术背后隐藏的是艺术家鲜明的情感、意志甚至精神气质。常言道:书为心画。因此,透过书法作品,我们看到的是创造作品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的内心。后人也是通过作品,进入书法家的世界,来感同身受,提高个人的修养。

自古以来,人们欣赏和学习书法,除了实用的目的(如求仕、显名)外,更重要的是把它当作提高修养品行的法宝。清代的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故以道德、事功、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东晋书圣王羲之郁郁不得志,挥毫慨叹,世间便存有美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中唐“安史之乱”颜真卿丧兄亡侄,悲愤不已,奋笔疾书,《祭侄稿》便成书法佳构;宋代文豪苏东坡遭“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苦雨小屋写就《寒食帖》,也成千古名篇;明清之际王铎由明降清,身为“贰臣”,背负着沉重的道德压力,内心孤独苦闷,发而为书,成就了险峻奇崛、风规自远的行草书。

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拙朴的甲骨文和端严的金文,给我们描绘了商周先民卜问上苍“此受又(佑)?”时的虔诚神态和镌刻“子子孙孙永保用”时的郑重神情;中正匀衡的秦刻石,给我们表明了四海之内初统于一时,始皇经营秦帝国的良苦用心。即使是从某个汉字的书写中,我们也可以体味到民族文化的内涵。

中国书法艺术深刻而周详地诠释了中国文化,我们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精致绝伦的一面,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郑板桥书法一字行天下【书法园地】

第二篇:书法作品推荐

张首罡,1952年生,甘肃灵台县人,从一九九七年以来,有上百幅作品

和艺术简历,刊登在国家级大型书画刊物之中,并被电视台和知名报刊作了报道,简历被载入《世界名人录》和《世界人物辞海》,在甘肃中医学院,2012年5月,兰大、交大、政法学院、西北师大联合举办的书画摄影展,本人作品得到省美协主席的好评,并将作品在四校巡展,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第三篇:书法摄影作品后记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省直机关职工书法、摄影作品画册》终于成书了。这本画册凝聚着太多人的心血和期望,更凝聚着无数人的关怀与祝福,它的厚重决不是只言片语所能表达的。

信手翻开画册,作品中既有摄影的淡雅空灵,也有书法的浓烈狂放,但更多的却又兼而有之,展示了省直机关广大职工坚守与自信的精神。

省直机关工会举办此次职工书法、摄影创作大赛,从方案策划、作品收集到专家评审等各个环节,均得益于贵州省书法家协会、贵州省摄影家协会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各级工会组织的真情关爱。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包俊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卢现艺等五名享益省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对参展作品进行了专门评审,经过精心的评价,他们从93幅书法作品、409幅摄影作品中评选出77件书法、摄影作品收入画册中。纵览全册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无论是书法作品,还是摄影作品,都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线,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激发工作活力为目的,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省直机关职工队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展现了我省推进“两化战略”的巨变和新貌。 画册的出版,对激发了广大职工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促进省直机关职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祝愿省直机关广大职工在书法与光影的天地中,进一步发挥聪明才智,展开创造思维,提高全面素质,不断为“两加一推”和“三化同步”增色!

是为后记。

第四篇:刘燕书法作品欣赏!

刘燕艺术简介:1964年9月28日生,四川省成都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1986年“四川省首届全国硬笔书法大赛”获二等奖。

1991年,作品入选“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硬笔书法展”并收入《中国硬笔书法家鉴赏辞典》一书。

1992年,参加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与深圳飞亚达公司举办的全国“飞亚达”书法篆刻大赛,作品入选展。

1992年,作品收入《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一书。

1999年10月,参加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获三等奖,作品入选《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获奖作品集》。

2000年,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文化部、中日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华世纪之光”中国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园丁奖。 2000年2月就读四川联合书法艺术学院书法函授班毕业。

2000年5月,参加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七届书法培训,获结业证书。

2001年4月,创办乐山市硬笔书法家协会。

2001年5月,参加四川省“牡丹杯”硬笔书法大赛获一等奖,

2001年10月,参加第八届中国硬笔书法大赛获二等奖。

2002年,入选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日本习字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日40人硬笔书法精品联展。

2003年,参加第九届“爱华杯”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获一等奖。

2004年,被中国钢笔书法杂志评选为“新世纪中国硬坛十杰”青年书法家。

2004年7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分类成语钢笔字帖》。 2005年,被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评为“二十年中国硬坛百家”称号。

2006年,被推选为第十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评委。 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乐山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长。2000年4月10日作品入选《中国硬笔书法家全集》一书。2000年4月15日参加首届吴道子艺术馆中国书画名家大展,获精品奖,作品入选精品集。刘燕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局部(点击放大查看)作品局部(点击放大查看)作品局部(点击放大查看)

作品局部(点击放大查看)

第五篇:书法纸张作品的大小

书法纸张作品的大小作者:情非

与一般考级不同,由于毛笔书法的特殊性,因此对于考核所用的纸张尺寸都会有相应的规定。以初中级水平为例,一般有33×66(厘米)、45×66(厘米)两种规格可供挑选,而在高级水平的考核当中,不仅要会两种或以上的字体笔法,还会有33×132(厘米)大规格纸张出现。

国画规格大小比喻(仅作参考)

常有人与我谈起国画尺寸,一时很不易形容。现整理出几个规格,牵强附会地近似值比喻一下,亦望方家斧正。

四尺整纸:69cm×138cm,超长的狭长餐桌。

四尺三裁(俗称四尺开三):46cm×69cm,比二张横的A3纸再大一点。

四尺四裁(横开):34.5cm×69cm,较一张竖的A3纸再加一张横的A4纸再大一点。

四尺方(对开)(俗称四尺斗方):69cm×69cm,纯粹一只小方桌。

四尺条(竖开):34.5cm×138cm。

五尺整纸:84cm×153cm,约两只麻将台。

六尺整纸:98cm×180cm,两个成年男子的长与宽。

六尺方(对开)(俗称六尺斗方):98cm×98cm,大一圈的八仙桌。

六尺条(竖开):49cm×180cm,像扇小门。

六尺三裁(俗称六尺开三):60cm×98cm。

六尺四裁(横开):90cm×98cm。

八尺整纸:125cm×248cm,大小类似桌球桌。

丈二整纸(俗称丈二匹):145cm×368cm,比四扇拼起来的普通房门小一点,也够大的了。

丈六整纸(俗称丈六匹):193cm×504cm,有六扇横过来的普通房门那么大,蛮吓人的,可以当地毯铺了。

关于落款。 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

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 不越古”、“动不越静”的规矩。一般来说,如以大小篆为正文者,落款就用隶书、章草书写;以隶书、魏碑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书书写;以楷书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书、楷书书写。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双款:款式不仅有单双之分,也有上下之别。双款,就是在右上位置书写赠送对象,在左下位置书写自己的名字等内容。如对联,则须将上款写在右联的右上方,下款落大左联的左下方,以示礼貌谦逊。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OO二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壬午年”。

(一)、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

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称呼+谦词 (1)写给长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是款的题法一般称××同志,××先生,××方家,××女士,××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者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

如:世耐先生清赏、宝星方家正 (2)写给同辈:

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同志,××书友,××仁兄,××同窗,××大兄××贤弟,××小妹,××学友等。这里应当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大姐,××二哥等。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属等。如:

长生书友惠存 剑明贤弟雅属 (3)写给晚辈: 写给晚辈的书法,上款可题××学生,××贤契,××贤侄,××爱孙,××爱女等。如:丽珍侄女铭记

(4)正文出处: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王勃滕王阁序句 杜甫诗客至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略正文出处题款。

(二)、下款

下款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姓名(号字)+谦词 (1)时间 ①、年份的别称

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

②、季节的别称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 ③、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 、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月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 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2)、地点: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早春堂,书于鸿宾楼等到是可以的。

(3)、署名:

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如:袁闽书,文笔轩主人书

(4)、谦词:

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壬午年孟夏下浣文笔轩袁闽书”。正文是甲骨、钟鼎、汉隶的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或楷书。不宜用正文的字体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那么题款时的字体最好是用行书。题款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一致。

(三)、印章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印章的分类

①、引首章(随形章、闲章):这是印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型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在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浑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1)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

②、月号章:荷月、谷雨、盛夏等 ③、斋号章:墨人居、馨印斋、文笔轩。

④、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精勤、百寿、福寿、百能而后、墨香、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

⑤、腰章:长的条幅右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印。腰章比引首章还要小些,一般是小园。小长,小方形。

⑥、名章: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印章使用:印章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与题款字体的大小匹配,印不宜与示字相等,更不能小于款字,要略大于款字。同时,印章不能盖得过多,应求“惜红如金”。由于红印在黑白当中异常触目,如用得恰当,促使作品锦上添花;倘若滥竽充数,也会变成画蛇添足。

(2)、书法使用印章应注意几点:

①、一幅作品用印之后,即表示全盘结束,不能像签发文件那样,再补写上时间地点等字句;

②、落款名章及其它闲章,不能像更正图章那样,盖在书写的字上; ③、要用篆书印章,不能以隶书或者楷书的印章来代替; ④、要用书画印泥,不能用会计的红印油,以免作品渗透浮油。

书法作品的幅式和款式样是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一些新的章法与款式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

文字来自网络,地址是:http://jljzgcxydmb.blog.163.com/blog/static/83724752200948103925220/

二十四画品

《二十四画品》是清代黄钺撰写的画论著作。二十四品指画作的气韵、神妙、高古、苍润、沉雄、冲和、淡远、朴拙、超脱、奇僻、纵横、淋漓、荒寒、清旷、性灵、圆浑、幽邃、明净、健拔、简洁、精谨、俊爽、空灵、韶秀。每品项下各有四言释义一篇,每篇一韵,每韵十二句。词藻典丽,工整易诵。观其立论,首重画者抽象情态与艺术玄想之品味,分析画艺独到之不同境界,并标示其途径,与“古雅秀润”之文人画审美观形影不离。

气韵

六法之难,气韵为最。意居笔先,妙在画外。如音栖弦,如烟成霭,天风冷冷,水波濊濊。体物周流,无小无大。读万卷书,庶几心会。

神妙

云蒸龙变,春交树花,造化在我,心耶手耶。驱役象美,不名一家,工似工意,尔象无哗。偶然得之,夫何可加。学徒皓首,茫无津涯

高古

即之不得,思之不至,寓目得心,旋取旋弃,翻金仙书,拓石鼓字,古雪四山,光塞无地。羲皇上人,或知其意。既无能名,谁泄其秘

苍润

妙法既臻,菁华曰振。气厚则苍,神和乃润。不丰而腴,不刻而俊。山雨洒衣,空翠黏鬓。介乎迹象,尚非精进。如松之阴,匠心斯印

沉雄

目极万里,心游大荒,魄力破地,天为之昂,括之无遗,恢之弥张。名将临敌,骏马勒缰,诗曰魏武,书曰真卿,虽不能至,夫亦可方

冲和

暮春晚霁,頳霞曰消,风雨虚铎,籁过洞箫。三爵油油,毋餔其糟。举之可见,求之已遥。得非力致,失因意骄。如彼五味,其法维调

澹起

白云在空,好风不收。瑶琴罢挥,寒漪细流。偶尔坐对,啸歌悠悠。遇简以静,若疾乍瘳。望之心移,即之销忧。于诗为陶,于时为秋

朴拙

大巧若拙,归朴返真。草衣卉服,如三代人,相遇殊野,相言弥亲,寓显于晦,寄心于身。譬彼冬严,乃和于春,知雄守雌,聚精会神

超脱

脘有古人,机无留停,意趣高妙,纵其性灵。峨峨天宫,严严仙扃,置身空虚,谁为户庭。遇物自肖,设象自形。如意恣肆,如尘冥冥

奇辟

造境无难,驱毫维艰,犹之理经,繁无用删。苦思内敛,幽况外颁。极其神妙,天为破悭,洞天清閟,蓬壶幽闲。以手扣扉,砉然启关

纵横

积法成弊,舍法大好,匪夷所思,势不可了。曰一笔耕,况一笔埽,天地古今,出之怀抱。游戏拾得,终不可保。是自真宰,而敢草草

淋漓

风驰雨骤,不可求思,苍苍茫茫,我摄得之,兴尽而返,贪则神疲。毋使墨饱,而令笔饥,酒香勃郁,书味华滋。此时一乐,真不可支

荒寒

边幅不修,精采无既,粗服乱头,有名士气,野水纵横,乱山荒蔚,蒹葭苍苍,白露晞未。洗其铅华,卓尔名贵,佳茗留甘,谏果回味

清旷

皓月高台,清光大来,眠琴在膝,飞香满怀,冲霄之鹤,映水之梅,意所未设,笔为之开。可以药俗,可以增才。局促瑟缩,胡为也哉

性灵

耳目既饫,心手有喜,天倪所动,妙不能已。自本自根,亦经亦史,浅窥若成,深探匪止。听其自然,法为之死。譬之诗歌,沧浪孺子

圆浑

槃以喻地,笠以写天,万象远视,遇方成圆,画亦造化,理无二焉。圆斯气裕,浑则神全,和光熙融,物华娟妍。欲造苍润,斯途其先

幽邃

山不在高,惟深则幽,林不在茂,惟健乃修。毋理不足,而境是求。毋貌有余,而笔不遒。息之深深,体之休休。脱有未得,扩之以游

明净

虚亭枕流,荷花当秋,紫蘤的的,碧潭悠悠。美人明装,载桡兰舟,目送心艳,神留于幽。净与花竞,明净水浮,施朱傅粉,徒招众羞

健拔

剑拔弩张,书家所诮,纵笔快意,画亦不妙。体足用充,神警骨峭,轩然而来,凭虚长啸。大往同难,细入尤要。颊上三毫,裴楷乃笑

简洁

厚不因多,薄不因少,旨哉斯言,朗若天晓。务简先繁,欲洁去小,人方辞费,我一笔了。喻妙于微,游物之表,夫谁则之,不鸣之鸟

精谨

石建奏事,书马误四,谨则有余,精则未至。了然于胸,殚神竭智。富于千篇,贫于一字,慎之思之,然后位置,使寸管中,有千古寄

俊爽

如见真人,云中依稀。如相骏马,毛骨权奇,未尽谛视,先生光辉,气偕韵出,理将妙归。名花午放,彩鸾朝飞。一涉想像,皆成滞机

空灵

栩栩欲动,落落不群,空兮灵兮,元气絪缊。骨疏神密,外合中分,自饶韵致,非关烟云,香销炉中,不火而薰。鸡鸣桑巅,清远扬闻

韶秀

间架是立,韶秀始基,如济墨海,此为之涯。媚因韶误,嫩为秀歧,但抱骨妍,休憎面媸。有如艳女,有如佳儿,非不可爱,大雅其嗤

引自: 雨辰97999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3833cc0100yq1v.html

上一篇:雷锋活动月活动总结下一篇:劳动用工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