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总结

2023-01-17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总结

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汇报

一、近年工作总结

针对随着我市“两新组织”数量不断增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的实际,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三年来共发展“两新组织”党员402名,占全市发展党员总数的27.1%,大大夯实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扩大了党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增强了党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把握正确方向

1、抓机构组建,明确工作职责。市委专门成立了非公经济党组织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各镇、有关部门党委也专门成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具体指导、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同时,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明确了联系会议和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通过自上而下地建立领导机构,横向交叉地构建协调机制,充实了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形成了专人分管、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2、抓宏观指导,落实工作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和计划调控是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健康开展的重要手段。在全市《2006-2010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中,对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提出具体要求,并列入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明晰了“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管理主体和隶属关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保证了我市总体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坚持“季度有分析、半年有通报、年终有检查”的工作指导模式,及时掌握“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严格规范各项工作程序,促进了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序进行。

3、抓教育宣传,强化工作氛围。我市在推进“两新”组织发展党员过程中,既注重加强外部氛围的营造,又注重内部环境的创造。在外部氛围营造上,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在《XX日报》开办“两新”党建专栏,开通XX党员管理中心网站等,加大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在内部环境创造上,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加深政策理解;围绕经营开展活动,明确基本原则;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展示工作活力,引导业主正确认识党建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充分理解、主动支持和积极参与党建工作。

二、夯实组织基础,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搭建工作平台

我们坚持因企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努力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网络,为发展党员搭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面广的工作平台。

1、创新组建模式,扎实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2007年11月,我们开展了“非公党建推进月”活动,重点抓好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工作。通过建立领导挂钩、派驻指导员、分片包干、逐一过堂、每周例会等制度,强力推进组建工作。加强分类指导,总结了分拆组建式、直接派入式、推荐输送式、临时划转式等四种组建模式。目前,全市532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同时,认真执行“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对在登记中发现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规模以上企业,由组织部门明确组建措施、组建时间和工作责任人,加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步伐。

2、加强联系培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两新”组织用人机制比较灵活,职工流动比较频繁。这种人员的相对不稳定性,制约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建党对象的培养。针对“两新”组织的特点,我们把培养对象的重点放在企业技术人员和中层以上干部,广泛开展了“把企业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企业骨干”的双向培养活动。这部分人员是非公企业的骨干力量,相对普通员工队伍而言,不易流动,比较稳定,从而达到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目标。为落实发展工作任务奠定基础。在培养方式上,一是加强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工党的基本知识普及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去年10月份,我们专门举办了一期“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班,培训学员145名。二是建立“结对联系”制度。所有发展对象都要明确镇、部门党政负责人联系,所有入党积极分子都要明确机关中层干部、站所、村党组织负责人联系,所有拟作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明确党员联系,负责加强教育和培养。三是加强实践锻炼。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有计划地分配给入党积极分子一定的社会工作,吸收他们参加党的活动,组织他们进行科技攻关、开展劳动竞赛、承担和完成一些“急、难、险、重”任务,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

3、创新活动载体,增强“两新”党组织凝心聚力的能力。“两新”党组织由于受自身地位、条件的局限,开展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加之从事党务工作者大多都是兼职,党建工作业务能力较弱,不能主动有效地开展党建活动,党组织在职工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缺乏,职工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有所减弱。为此,我们不断创新“企业需要、业主理解、群众欢迎”的活动载体,在非公企业中积极推行“一书、两会、三卡”(党员先锋卡,党组织创建和谐企业文化责任书、党员岗位增效承诺书,职工权益协调会、企业发展恳谈会、党组织履职评议会)制度,融洽企业党组织与业主、党员、职工的关系。在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开展“我为诚信献一策”活动,增强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在部分企业试行优秀党员津贴制度,党员“示范岗”岗位津贴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党组织对员工的吸引力。

三、开发人才资源,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人力支持

我们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建立一支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精通企业管理、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能够被业主接受,能够受到员工欢迎的“两新”党务工作者队伍,使得“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有人管事,管得好事。

1、培育一支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采取从企业中培养一批、机关退休干部中聘用一批、农村基层干部中选拔一批、转业退伍军人中录用一批的办法,建立了180多名人员组成的“两新”党务人才储备库,实行统一建档管理、统一集中培训、统一调配上岗。同时,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去年7月份,我们举办了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全市200多名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参加培训。大力推行非公党务工作者岗位津贴制度和解聘事前报告制度,切实维护好党务工作者自身权益。今年“七一”,我们还组织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进行健康体检,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2、培养一支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队伍。我们坚持向职工人数在30人以上、没有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由各基层党委政治素质较高、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机关中层干部兼任,实行“一岗双职”,并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等内容纳入岗位目标考核。目前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已达580名。

3、组建一支党建工作志愿者队伍。结合全市开展的党员义工活动,组织一批机关、行政村干部,学校退休教师,社区居委会干部义务到规模较小、党建工作开展困难的“两新”组织义务开展活动,通过开设党课大讲堂,与职工交流谈心等形式,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宣传党的主张,全面提升入职工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提高职工的入党积极性。今年以来,共有60多名志愿者义务到28家“两新”组织上党课65节次,参训人数达620人次,有120名职工递交了入党申请。

四、健全发展机制,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提供质量保证 我们始终坚持把“保证质量”放在首位,严格入党标准,严格履行程序,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实现了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同步上升。

1、抓好考察预审制度。主要是对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入党动机审查,思想觉悟审查,作风品质审查。党支部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地考察,形成综合性的考察材料,报上级党组织同意后,才能列为发展对象。尤其是对于非公企业业主,在确定发展对象时,要注意考察他们的入党动机、个人历史、政治表现,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的表现。

2、落实发展公示制度。“两新”组织的积极分子入党、预备党员转正都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企业广大员工和群众的监督。对经公示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党组织要认真负责地进行调查处理,情况属实的,要暂缓发展或不予发展。试行了“双公示”,即除单位公示外,在其居住地也进行公示。

3、健全跟踪培养制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之后,采取相应措施实施跟踪培养,做到环环紧扣,不能因为措施的不到位而使好苗子流失。“两新”党组织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半年进行一次专题分析,对跟踪培养一年以上条件成熟的,及时列为重点发展对象,填写发展对象考察表;对暂时不成熟的,调整出积极分子队伍。

二、主要存在问题

1.发展“两新”员工入党的组织基础相对薄弱。目前,全市“两新”组织中,规模小、员工少、经济效益不很高的小型企业仍是大多数,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还存在很大空白。部分“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自身的政策水平、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非公党建工作需要,一时无法针对新的工作对象开展有效的工作。

2、“两新”组织员工要求入党的积极性还不高。在我市的私营企业中,大部分员工存在“雇佣”思想,认为企业是老板的,自己只要把本职工作干好就行,入党对自己没有多少用处。很多私营企业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非公企业主要任务是抓生产,抓经营,发展党员工作可有可无;甚至有的业主对发展党员持有偏见,认为发展党员与企业目标不同向,会影响企业发展。

3、“两新”组织人员流动频繁,不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建立。发展一名较为成熟的新党员,需要经过本人申请、党组织培养、集中教育培训和列入重点考察对象培养等必经过程,这一过程约1-2年左右的时间。但是,由于“两新”组织用人机制比较活,职工流动比较频繁。这种人员的相对不稳定性,制约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建党对象的培养。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在“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正确导向。利用专题党课、集中宣讲、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政治引导,把“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意义讲透,政策讲清。同时,加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指导,进一步明确“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标准和程序,把“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纳入科学化、健康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扩大组织覆盖,增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推力。把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组建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努力扩大“两新”党组织的覆盖面,提高组建率。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蹲点挂钩、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驻联系、职工定期谈话谈心等制度,切实解决“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力量不够强、组织无依托的问题。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搭建“两新”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实践平台。积极探索“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通过推行党员先锋卡、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书等制度,彰显党员先进性,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赢得企业员工的信任和拥护,形成党组织的“磁石效应”。

第二篇:浅析“两新”组织党员发展质量不高的原因

笔者近期走访“两新”组织xx家,私营企业主xx人,了解到目前在“两新”组织中发展的党员,存在考察不准、发展不当、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一现象应引起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重视。主要原因是:

一是从业人员入党动机不端正。从业人员存在功利型、虚荣型、盲从型、被动型等多种不正确、不成熟的入党动机,尚未把对党的事业和宗旨、使命建立在深刻、科学、理性的认识基础上。

二是推荐标准异化。主要是“两新”业主左右了新党员推荐工作。由于“两新”组织员工从业的不稳定性,私营业主在人才聘用上常采用非常手段,甚至以“党票”为承诺干涉党员发展工作。

三是组织考察接触对象家族化。“两新”组织大都以家族为纽带,形成盘根错节的血缘关系。在党员发展中,公司党员由于受共同利益和家族关系的制约,从推荐到发展“一条龙”的对考察过程进行“封口”,回避甚至隐瞒了某些有悖于发展条件的事实。

四是基层组织职能弱化。由于业主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本质要求未变,从业人员追求生存技能提高的热情往往高于追求政治进步的热情,而身边党组织关心帮助、启发引导不足,党员干部示范帮带不够,员工表达入党愿望、与党组织交流的沟通途径不畅,“入党无门、培养无人”等情况在“两新”组织比较明显。

进一步做好“两新”组织党员发展工作,提高新发展党员的质量,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完善发展工作体系,多途径选苗育苗。各级组织部门要进一步整合社区、群团组织等基层政治资源,以各类学习、活动吸引更多的“两新”组织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拓展“两新”组织从业人员联系组织、交流沟通的渠道,接受组织上有意识的渗透教育。

2、健全举荐工作机制,全方位培养考察。一是要选配好合适的入党联系人。积极分子确定后,党组织要迅速明确入党联系人,通过入党联系人的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指导,使之成为一名业务精通、思想活跃的优秀员工。二是要完善民主推荐、群众监督、组织把关的党内与党外相结合的考察机制。

3、强化基层组织职能,多层面教育提高。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合“两新”组织自身特点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充分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同时还要采取压担子、交任务等办法,有意识地让新党员承担一些急、难、险、重任务,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不断增长才干,加强党性修养。

第三篇:雨花区关于在两新组织党员中开展

科学发展观学习的方案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为更好地完成全区“两新”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任务,按照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结合 “两新”党组织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区“两新”党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平稳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主要原则

1、以正面教育为主。引导广大党员以组织形式多样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为主,重在正面学习启发,重在自我提高思想认识,重在明确发展方向,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

2、突出实践特色。重实际、讲效果、抓落实,紧密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确定活动的实践载体,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省市区委确定的一系列战略举措结合起来,与企业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为推进我区中部强区取得更大成效。

3、贯彻群众路线。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发扬民主,吸收员工参与,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把员工满意作为衡量学习

- 1

1、 广泛宣传。各党组织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信息等平台,开设专题栏目,积极宣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典型经验材料等,宣传发动工作力 争做到全覆盖。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展舆论宣传,切实增强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组织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广大党员学习的热情、 实践的干劲充分调动起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思想发动。各党组织要及时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安排表,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亲自作动员报告,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出安排和部署,把党员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要求和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激发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的内在动力,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二)学习实践阶段。( 月 旬至 月 旬) 学习实践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

1、 学习培训。(1)明确学习内容。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精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 摘编》和《 》等学习资料。把贯彻落实“三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来学习。(2)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集体研讨等形式进行学习,要在通读有关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重点篇目进行精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写学习心得,作辅导报告,鼓励党员撰写学习 体会,并采取适当方式交流学习心得,展示学习成果。(3)联系实际学习。要围

- 3于涉及面广、靠单方面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加强协作,合力攻坚,共同解决;对于需要上级部门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反映,争取支持,配合解决。

2、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在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中,通过网 络、短信、问卷等方式,重点测评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合理确定参评人员范围,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扬民主,进行真测实评,准确反映 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保证测评客观真实,测评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

3、及时总结。按照实践标准和群众标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工作总结,要集中群众智慧,切实把经验教训总结好,把意见建议提准确。既总结经验,也总结教训,对总结出来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党组织要向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总结报告。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各党组织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落实责任、组织上提供保障。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学习实践活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组织好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各党委(党总支部、党支部)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搞好学习,带头开展分析检查,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党组织要重视学习实践活动宣传工作,形 成舆论氛围。充分运用报刊、互联网等载体,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

- 56 -

第四篇:罗星街道“三引领三发力”助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发展

近年来,罗星街道针对“两新”组织发展迅猛,从业人员多,经济总量高的特点,以罗星工业园为重点,以发展“两新”、繁荣罗星为抓手,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借力中心,以点盖面,发挥先锋引领作用,致力双强,推广经验,发挥共建引领作用,整合资源,奋力争先,助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目前园区内共有37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其中2个党总支,3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90名,实现了工业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其主要做法是:

一、龙头引领筑堡垒、借力辐射全覆面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现全面覆盖。街道一是精心组织、设立样板。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街道“两新”党工委,制定了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同时抽调85名村、社区、机关干部成立“两新”党建工作推进组,对“两新”组织的投资规模、员工人数、党员状况、业主情况、生产经营状况进行逐一摸底,全面掌握全街道“两新”企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前期调研,绘制了《罗星街道“两新”组织党的建设规划》地图,对即将建立党组织的布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选定浙江神州毛纺织有限公司、浙江金善印染有限公司等五个企业为中心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两新”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合理布局、以点带面。在选定中心企业的基础上,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仿的原则,划分中心企业辐射区,每个龙头企业都有其覆盖企业,采取单建、联建等形式成立党支部,运用“宣传造势,合理规划,示范带动”的方法,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无缝覆盖。截止2011年底,园区内共建立党组织37个,其中单建27个,联合建10个,共有党员290名,收到入党申请书56份。

二、先锋引领激活力、致力双强推经验 为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活力,及时传播推广先进经验,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街道一是激发活力、强化指导。成立了罗星街道“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研究会,并聘请了名誉会长和17位县、街道二级党建指导员,定期开展党建指导员与企业党员谈心谈话活动,切实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二是建立论坛、推广经验。建立“致力双强,繁荣罗星”党建工作论坛,制定《“两新”党建论坛活动安排表》,每两月组织党建指导员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发言和讨论,及时总结、交流好的经验,探索推进“两新”组织党建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同时还组织两新组织书记参加全县的“两新”组织新任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并开展两新组织书记到“双强”先进企业参观活动,进一步提升“两新”党组织书记的素质,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三、共建引领促和谐、奋力争先创新业

为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围绕“激情干事、创先争优”的总体要求,激发广大党员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工作实践中,进一步确立更高的发展标杆、更高的目标定位、更高的工作标准。街道一是整合资源、结对共建。开展了村、企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党建活动联办,开展冬季治安“大巡逻”、举行爱心义拍、慰问困难党员等活动,实现了“两新”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先进带动、比学争先。在两新组织中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通过与外企开展产品技术交流、党员帮带青年职工进行技术改造等活动,激发广大党员激情干事、争创佳绩的热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浙江神州毛纺织有限公司党员牟水法提出的“粗纺羊绒氨纶包芯纱的喂入装置”金点子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浙江煤山矿灯有限公司党员冯铭被评为“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人员”;金善印染有限公司金贵兴获得全国纺织行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通过弘扬先进、示范带动,进一步激发“两新”组织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两新组织工作总结

虎形山瑶族乡“两新组织”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固本强基”战略,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努力开创全乡“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局面,根据县委政府精神,我乡把“两新组织”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主要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如下:

一、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两新组织”创建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两新组织”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工作办公室,由办公室派专人负责“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工作的具体事务。

二、采取“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两新组织”发展方针。在整体推进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我乡“两新组织”领导小组对全乡工业企业进行摸底,确定了一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和影响较大、带动示范能力较强的“两新组织”作为重点创建对象,落实帮扶人员,加强分类指导,开展相关培训,解决具体问题,争取早出和多出成效、经验、形象,带动工作顺利推进。进而带动乡属“两新组织”全部积极参与示范点创建活动。

三、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推动“两新组织”积极参与联防活动。通过召开“两新组织”会议传达文件精神,乡党委领导走访各乡属“两新组织”。支持 “两新组织”的设置、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同时,积极组织各“两新组织”对外联建等有效方式开展好工作。

四、创新机制强管理。

1、健全管理体制。建立了由组织、司法、民政、 财政、企业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健全了党团组织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指导“两新组织”党团组织正常开展各项工作。

2、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乡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市工商联直属会员单位党委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乡镇党委具体落实的工作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同时,结合乡党委书记“双向述职”制度 的推广,将乡镇党委抓“两新”组织责任制的情况一并纳入到述职内容,从而进一步落实了乡党委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

虎形山瑶族乡综治办 2011年10月10日

上一篇:旅游安全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两学一做交流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