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监管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激励性规制视角下N市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研究

摘要: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快速有效的解决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进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难的问题。当前,随着我国公租房的大量建成并投入使用,公租房的运营监管问题已然成为了制约公租房健康发展的重大难题。国内关于公租房的研究局限于公租房建设期的管理以及运营期的准入退出管理,关于公租房运营监管的研究较少,已有关于公租房运营监管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设期的监管以及使用期对租户的使用监管,针对公租房运营管理阶段的监管研究较少,尤其是在中央推行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更应进一步加快对公租房运营管理企业的监管研究。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激励性规制视角,对N市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N市在推行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背景下,其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在租户的使用监管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监管机构独立性差、监管依据不足、监管手段单一、监管方式不完善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监管主体权责不清、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激励性规制缺失、动态监管不完善以及考核机制不健全等。为此,从激励性规制视角出发,建议从公租房运营监管主体、监管依据、监管手段及监管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完善N市公租房的运营监管机制,以有效约束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企业,积极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改善服务水平。同时,通过激励性退出方法的应用激励不符合租住条件的租户主动退出,保障公租房高效率、稳定的运行,实现政府、企业、被保障对象三方共赢。

关键词:激励性规制;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公租房

2.1.2 公租房运营管理

2.1.3 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

2.2 公租房运营监管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政府规制理论

2.3 本文的理论视角——激励性规制理论

2.3.1 激励性规制理论概述

2.3.2 激励性规制理论与公租房运营监管的关系

第三章 N市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N市公租房运营概况

3.2 N市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现状

3.2.1 监管主体

3.2.2 监管依据

3.2.3 监管手段

3.2.4 监管方法

3.3 N市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3.3.1 监管机构权责不清

3.3.2 监管依据不足

3.3.3 监管手段固化

3.3.4 监管方式过于传统

3.4 N市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缺少独立的监管机构

3.4.2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3.4.3 激励性规制手段缺失

3.4.4 监管方式针对性不强

3.4.5 考核机制不健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的比较与经验启示

4.1 国外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的比较与经验启示

4.1.1 美国模式:立法+补贴引导+个人信用制度

4.1.2 英国模式:立法+福利引导+考评制度

4.1.3 韩国模式:住房档案制度+资格审查制度

4.1.4 国外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经验的启示

4.2 国内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的比较与经验启示

4.2.1 香港模式:立法+独立的监管机构

4.2.2 重庆模式:智慧社区+积极的退出模式

4.2.3 北京模式:人性化+智能化监管

4.2.4 国内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经验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公租房运营监管机制的对策建议

5.1 健全监管机构,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5.1.1 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5.1.2 明晰监管机构的隶属与权责划分

5.1.3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5.2 建立健全监管依据

5.2.1 健全住房保障法律法规体系

5.2.2 从立法的角度完善奖惩并举机制

5.3 激励性规制下完善监管手段

5.3.1 建立激励性的考评制度

5.3.2 加强租户激励性退出制度建设

5.3.3 发挥激励性规制作用调动企业积极性

5.4 加强动态监管制度建设

5.4.1 建立租户个人信息系统

5.4.2 加强企业信用评价

5.4.3 完善信息沟通反馈制度

5.4.4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城市农民工就业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高中语文现代阅读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