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道路制度自信

2022-07-04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开制度,制度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你接触过什么样的制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坚定道路制度自信》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坚定道路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石

作者:张全林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红色文化,它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它吸收、融合了当时世界文明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根植和脱胎于红色文化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深厚土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母体,红色文化具有系统深邃、内涵丰富、科学强劲、指引未来的巨大能量,离开了红色文化母体而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然失去源泉、失去血脉、失去根基、失去力量。只有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始终深深扎根于先进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才能真正根深叶茂,任人信服,凝聚力量,取胜未来,实现梦想!

文化即灵魂,文化即血脉。人不能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人,谓之行尸走肉;国亦不能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国家或民族,便会失却前进的方向和力量,甚至被人唾弃,成为待宰羔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身系亿万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前途的伟大事业,既需要自信、实干的精神,更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撑。

一、红色文化是人类文明中最先进的部分

1 红色文化即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造就的属于工农兵群众的文化,它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树立文化自信,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石。

红色文化是有史以来人类文明精髓的结晶,它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为毛泽东思想的战无不胜。回望历史,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中国革命,在不断流血的凄惨中,在‚狼奔豕突‛的曲折中,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最终‚选定‛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路人,绝不是偶然。这,既是历史的选择(经过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验证和升华),更得益于毛泽东同志悲天悯人的伟大胸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雄才大略和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工作方法。

‚挨打‛是文化落后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百年的耻辱,愚以为,最大的教训是:仅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救不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此,直至‚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后,中国革命的面目才焕然一新。然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王明左倾盲动主义路线,再次给‚幼稚‛的国人上了一课,‚仅靠机械理解马克思主义‛仍然救不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于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浮现在我们面前:百年耻辱的根本是中国封建文化落后于西方西本主义大工业文化的

2 必然结果;十月革命后,中国革命焕然一新的根本是:马克思主义是比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更为先进的文化,且至关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彼此最为熟悉和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因此,从文化的角度看,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战无不胜,除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外,更为深刻的内涵在于毛泽东思想吸收、融合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人类的文化,从大的方面看,无非东西方文化而已,西方文化中最先进的部分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吸收、融合西方文化中最为优秀部分的结晶,众所周知的,诸如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优秀人物的思想。同时我们知道,毛泽东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需要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性的继承,也就是说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无产阶级文化‛的优秀部分,诸如有教无类,民贵君轻,事在人为。这充分凸显了优秀、先进文化所共有的博大精深、开放、包容的优秀品质。

二、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母体 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相伴随的,是文化领域的深刻的变革。伴随着新中国诞生这场伟大的政治革命的发生、发展和延续,中国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发生了‚悄然‛质变,

3 由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文化主流逐步走向属于工农兵群众的文化,即红色文化的前进方向,特点是系统深邃、内涵丰富、科学强劲、指引未来。

历史正在冷静中逐渐回归正轨。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的强调:‚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就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植和脱胎于红色文化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除了具有红色文化的深深烙印外,更兼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为如何在新时期继承、捍卫、

4 发展好红色文化,从群众中汲取力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治愈部分党员干部‚缺钙‛造成的软骨病,解决好党员干部及全体国民‚总开关‛的问题,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文化发展有自发和自觉之分,千百万年的探索和百年的屈辱,练就了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红色文化,必将永久震动五千年之后人类文明的历史罗盘,告诉世人,历史的方向在哪里?作为有幸生活在五千年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久违梦想,无愧于生命的意义,踩着先辈的血迹和足迹,我们当为宣传、弘扬、发展红色文化做出不懈努力。

每一位致力于实现‚中国梦‛的同志,都应该清新的看到,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制度建设无不建立在相应的文化基础之上,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造就的红色文化的先进性和学习弘扬红色文化的紧迫感,树立文化自信,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基础,为改革开放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政治任务保驾护航,为社会和谐发展汲取和激发正能量,从而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撑、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离开了红色文化母体而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然失去

5 源泉、失去血脉、失去根基、失去力量。

三、文化铸魂是实现中国梦、取胜未来的根本 伟大者自与‚伟大‛共存,然而,庶民的胜利终究是文化的胜利,点点滴滴,奔流向海。‚狭小的心灵‛听到诸如‚伟大‛的字眼,总觉得那是‚伟大者”的事情,殊不知‚伟大‛就是‚进步‛、就是‚好‛‚美好‛,就是‚前进‛。‚伟大‛的事业和‚好‛的事情有着同样可循的规律,都要经历‚磨难‛,用中国老百姓自己的话说,叫‚好事多磨‛。

古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教诲,今有‚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呐喊。踏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梦想的脚步,一路走来,你是否听到‚青年强则国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谆谆教导和深切呼吁?

历史告诫我们,控制一个人,最高明的办法是控制他的大脑;控制和打败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是‚观念斩首‛。在兵法上,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当今世界军事实力最强的美国,其军事最高学府西点军校,<<孙子兵法>>和<<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尤>>占学员必修课的半壁江山)。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警示历史:帝国(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时期表现为新干涉主义,如文化入侵)的贪婪和被压迫民族人民觉悟和反抗意识

6 的增强,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难以预料。尤其是伴随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革命,战争也已发展到了‚以‘斩首’为核心,打击经济设施为重点,摧毁敌国人民意志为根本的全新模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未来难测的战争面前,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要避免劫难,实现习总书记‚能打仗、打胜仗‛的豪言壮语,为人类文明及和平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必须清醒的明白:战争没有道义的高低,只有拳头的强不强硬。

如何攥紧拳头,是个永恒的战略问题,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需要。攥紧拳头就要是形成统一的意志,就是组织起来;攥紧拳头既要有物质上的考虑,更要有思想上的重视。攥紧拳头就有敢于亮剑的力量和勇气,加上正确方法,我们就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当前,一是要严惩腐败,提升信心,尤其是谨用和慎用那些讲话、座谈、写文章只字不提人民利益、只字不提理想信念,只字不提共产主义的所谓‚领导‛,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都没有,靠他们带领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共同富裕‛那将只会是天方夜谭;二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推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用实实在在的利益提高群众参与改革的力度,增加‚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群众基础,坚决杜绝用权力和金钱来裁量真理的愚蠢行为;三是要大力挖掘和弘扬井冈山精

7 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志愿军精神以及雷锋精神、铁人精神、钱学森精神、志愿者精神……。唯有如此,才能稳步、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追赶、跨越和‚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书写了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成就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业绩,造就的红色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具有实实在在藐视、打垮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强大力量,连它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不得不加以学习。继承、捍卫、发展、发扬好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宝贵遗产,不仅是保障‚党不变质,江山不变色‛的需要,更是赢取未来‚战争‛胜利的命门,尤其对新时期敌对力量进行文化入侵、观念斩首的和平演变图谋要高度警惕。

四顾寰宇,在社会变革、政权更替速度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和隐蔽的今天,文化腐败(侵蚀)和意识形态教育的‚失陷‛将比军队腐败更为可怕。只有铸好文化魂,才能打胜未来‚仗‛!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只有深深扎根在先进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才能真正根深叶茂,任人信服,凝聚力量,取胜未来,实现梦想!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19日《十八大报告》(全文),新华网新疆频道)

2、《习近平:要使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2013年7月13日人民网广西频道)

3、《习近平: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不能相互否定》(2013年11月8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4、《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刘云山出席并讲话》(2014年1月4日新华网》

5、《刘亚洲上将:未来战争,我们如何亮剑》(2014年1月11日中国国防动员网)

6、视频《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课题组)

第二篇: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文化自信

此次培训中,胡令春校长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课上为我们传达了总书记在七一建党节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总书记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课堂上,胡校长给我们诠释了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的特征、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关系及如何坚定“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三个“更”,凸显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道路、理论和制度建构在文化自信基础上,文化是支撑政治道路、理论和制度等因素的最深层次的东西,没有文化自信,谈不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所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文化自信这一最本源的基点上。

通过胡校长的课,我们明白了要更加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深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胡校长号召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要传播正能量,敢于斗争;要用自己的岗位平台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健康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为实现文化自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三篇:坚定三个自信

坚定“三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

中国梦需要脚踏实地去实现,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中国梦需要高瞻远瞩来把握,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中国梦需要鸿篇巨制相支撑,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这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

坚定道路自信,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以来求独立、求解放、求发展、求富强的必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先后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三次历史性转变前后贯通,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三次历史性转变证明了一个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就蕴含在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

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定道路自信,还必须坚信无论是照搬西方发展道路还是照搬苏联模式,都不能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问题;坚信无论前进路上还会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我们必须有这样的道路自信。

坚定理论自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科学理论,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主义。中国近代以来,差不多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主义都在中华大地上尝试过,但都没有成功,也没有在中华大地上真正扎下根来。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反复证明了一个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

导实践的作用。

坚定理论自信,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定理论自信,必须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坚定理论自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自觉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划清界限。西方的那套理论,新自由主义也好,民主社会主义也罢,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反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同样地,那种封闭僵化的观念,既不能紧跟时代发展变化,也远远落后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也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成为现实。我们必须有这样的理论自信。

坚定制度自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动摇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制度,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当而完备的制度,是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既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所决定,也是由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决定。如同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样,选择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始终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制度自信,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既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又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巩固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主张的能力。只有始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才会彰显生命力。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才会保持旺盛活力。只有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才会充满希望。只有始终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才能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只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在科学发展中再创一个个中国奇迹。我们必须有这样的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根源于理论的彻底、坚定、清醒、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增强理论学习、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在利益多样、思想多样的今天,意义尤为重大,任务尤为繁重。历史经验表明,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化为推动实践的强大力量。作为理论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通过切实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的实际成效,坚定全党全社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执笔:李 捷)

第四篇: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

刘奇葆

2017年04月15日09:21 来源:《求是》

核心要点:

■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征、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两创”方针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 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 正确处理文化上“中”和“外”的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党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在全党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形成的理性思维、积淀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

在人类历史流变中,任何一个民族走过的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五行”相生、太虚即气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朴素辩证法,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追求,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为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崇尚仁爱、坚守正义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观念,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可以说,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在这些主要内容上下功夫,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总书记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梳理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流、思想精华和鲜明特质,集中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回答了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和“传承什么、怎样传承”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文化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党中央下发的《意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方针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必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坚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什么样的立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热情很高,同时也存在一些理解偏差和错误认识。比如,有人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搞尊孔复古,有人借机提出“以儒代马”,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请下指导地位,主张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治理社会。这些观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1. 充分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在近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人类社会全球大视野条件下产生的理论,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谨、最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为广大人民实现解放、谋求幸福、追求理想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确立指导地位,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是各种主义和主张竞技中的优胜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深刻结合,包括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刻结合,也包括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化道路,既在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创新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科学元素,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孕育了光辉的革命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朴素进步历史观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可以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必然性,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2. 辩证看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优长和局限。儒家思想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道德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对形成和维护我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我们党十分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比如,“实事求是”就是毛泽东同志从历史典故中撷取出来,创造性地用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思想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儒家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正是它不能从根本上挽救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历史危局的重要原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质、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鉴别、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开创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新生面。

3.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客观、科学、礼敬”。客观,就是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混杂、积极与消极并存,不照搬复制,不简单否定,坚持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科学,就是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推动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更好地融入当下、服务今人。礼敬,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敬重和珍视先人创造的优秀精神文化财富,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坚决维护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客观、科学、礼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只有坚持以这种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三、把握好“守”和“变”的关系,坚持在扬弃继承中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

这些年,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日益加深,追溯文化源流,瞩望文化振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守”“变”错位现象。比如复古泥古问题,重表象、轻实质问题,庸俗化功利化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把握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和“变”的关系,拿出有力举措、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往前推进。

1. 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世代传承积淀,又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绵延。2013年11月,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后,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这一基本方针。“两创”方针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同时又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两创”方针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二为”方向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目标方向问题,“双百”“两创”方针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路径方法问题,三者都是管根本、管长远的,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中央印发的《意见》,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入指导思想,作为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要深刻领会“两创”方针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用以指导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全部工作。

2. 坚持实践标准,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实到工作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怎样“守”的问题,一个是怎样“变”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扬弃继承,就是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只有扬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充分挖掘,价值才能充分显现,生命力才会充分激发。比如,“孝”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封建统治者都强调“孝治天下”,今天“孝”仍然是我们倡导的传统美德,但类似“郭巨埋儿”式的愚孝,有悖人性、有违法律,就应该摒弃。转化创新,就是着眼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开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为今人所取、为今人所用。比如,我们立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实践,创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恕之道”等向上向善的思想价值,为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借鉴。需要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只有适应深刻变化的时代和日新月异的中国,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因此,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3. 抓住重点环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只有从基础工作做起、从每件事情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以研究梳理为基础、以“四个融入”为支撑的工作布局。

做好研究梳理这项基础工作,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极大丰富,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地继承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自古就有研究、梳理和总结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汉代整理古籍、编撰形成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别录》,唐代组织整理经学经文形成儒学经典《五经正义》,明代编纂的《永乐大典》,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都是古代文献的集大成者。这些整理工作,虽然有其历史局限,但对文化传承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我们的物质资源比较充裕,技术手段更为先进,有更好的条件开展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梳理工作。首先要摸清我们的文化家底,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撰等工程,尽快启动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国家古籍保护等工程,分门别类稳步实施。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组织更多力量、投入更多精力,做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校正和深化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今天的研究梳理,目的是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在浩瀚的文化遗产中把那些具有代表性、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内容挖掘出来,使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而不是重复地搞规模浩大、大而全的古籍编纂工作。

抓好四个方面的结合融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一是融入国民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进入课堂教学和教材体系,提升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涵养。把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推动戏曲、书法、武术等进校园,让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中成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普及,发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作用,推出更多“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栏目,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等实践活动,为人们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便利条件。二是融入道德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进行合乎时代精神的阐发运用,使之成为涵养主流价值、涵育美德善行的重要源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其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孝老爱亲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培养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新乡贤文化,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三是融入文化创造。珍视先人创造的宝贵遗产,加强对中华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传统文学艺术的扶持,着力振兴传统戏曲,积极发展民族民间文化,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题材、激发灵感、汲取养分,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使当代文艺创作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风格。四是融入生产生活。强化实践养成,注重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与法律法规、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生活场景。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美学,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重现中国建筑之美,延续城市文脉、建设美丽乡村,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把握好“中”和“外”的关系,坚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在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鉴中发展的。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都彰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近代以来,伴随民族兴衰和国运沉浮,传统文化遭遇空前危机,文化上“中”和“外”的关系变得复杂。当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唯洋是举、唯洋是从,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时落后,不如西方文化;另一种是故步自封、盲目排外,以复兴传统文化之名贬抑外来优秀文化、抵制外来优秀文化。正确处理“中”和“外”的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1. 不忘本来,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色,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卓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绽放夺目的光彩。体现中国独特思想智慧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在海外有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种写意的美学品格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在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

2. 吸收外来,广泛借鉴各国文化优秀成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逐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深刻影响。近现代以来,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加广泛。从文艺领域看,中国近现代的绘画、电影、话剧等,既借鉴了国外的有益元素,又进行了民族化的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比如,著名画家徐悲鸿,就是借鉴了西方油画的技法,讲求光线、造型和对人体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开辟了中国画新的艺术境界。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展开。我们只有敞开胸襟、放眼世界,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其长处和精华为我所用,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面向未来,努力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治理中越来越体现大国责任和担当,我们的发展道路、价值理念、制度模式影响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华文化兴趣与日俱增。同时也要看到,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大国地位还不相称,文化走出去与经济走出去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匹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就应当不断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好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着力传播中国价值观念,打造中华文化品牌,让世界了解一个文化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博大的中国。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理应有高度的担当意识,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宽广胸襟,围绕破解人类社会共同难题和开创人类世界美好未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挖掘出来、传播出去,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中国方案,与其他文化一道携手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科技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升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延续中华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并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第五篇:坚定理论自信

坚定理论自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科学理论,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主义。中国近代以来,差不多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主义都在中华大地上尝试过,但都没有成功,也没有在中华大地上真正扎下根来。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反复证明了一个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坚定理论自信,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定理论自信,必须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坚定理论自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自觉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划清界限。西方的那套理论,新自由主义也好,民主社会主义也罢,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反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同样地,那种封闭僵化的观念,既不能紧跟时代发展变化,也远远落后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也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成为现实。我们必须有这样的理论自信。

坚定制度自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动摇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制度,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当而完备的制度,是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既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所决定,也是由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决定。如同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样,选择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始终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制度自信,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既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又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

模式,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巩固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主张的能力。只有始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才会彰显生命力。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才会保持旺盛活力。只有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才会充满希望。只有始终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才能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只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在科学发展中再创一个个中国奇迹。我们必须有这样的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根源于理论的彻底、坚定、清醒、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增强理论学习、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利益多样、思想多样的今天,意义尤为重大,任务尤为繁重。历史经验表明,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化为推动实践的强大力量。作为理论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通过切实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的实际成效,坚定全党全社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执笔:李捷)

上一篇:教导处主任的职责下一篇:酒店管理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