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矫宣告仪式的内容

2022-08-23

第一篇:入矫宣告仪式的内容

在老奇台镇首个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宣告仪式上的讲话

在老奇台镇首个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宣告

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县司法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经过相关单位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镇结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出台,对杨智伟进行入矫宣告仪式,这标志着我镇的社区矫正工作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今年3月份,《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奇台县社区矫正工作会议之后,老奇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了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各自的职责。可以说,我镇的社区矫正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正在稳步推进。特别是在工作中,我们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全面细致的指导和强有力的支持,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也坚定了信心。司法所作为这项工作的牵头实施单位,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此,我们会谨记职责,全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协调配合,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交接

我们在正式接管社区矫正工作以来,一直与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实现无缝衔接,做到“见人见档、人档齐全”,防止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同时,充分发挥司法所作为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进一步明晰权责、各司其职,确保工作执行有力、运行平稳,使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对象都能有序进入入矫环节,接受刑罚,接受改造。

二、强化规章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我们将严格按照区、州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目标责任制、教育制度、思想汇报制度、管理考核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行使好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权、司法奖惩建议权和实施解除社区矫正宣告权,监管教育帮助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尽早回归社会。

三、强化队伍建设,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质量

我们要抓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加强常用法律法规、个案矫正、心理疏导等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整体素质高、综合实力强、既能解决复杂矛盾,又能廉洁奉公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经验介绍、举办座谈会、观看台帐、档案评比等形式,组织各基层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业务交流活动,互相取长补短,拓宽工作视野,更新工作思路,带动社区矫正队伍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强化监管创新,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效果

司法所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执行单位,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我们要不断探索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全力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形成组织管理层次化、队伍建设多元化、刑罚执行社会化、接收矫正程序化、监督管理制度化、教育改造人性化、奖惩考核公开化、公益劳动多样化、帮困解难亲情化、档案台帐规范化的工作运行机制,使社区矫正工作既体现刑罚执行的强制性和严肃性,又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同时增强矫正对象重树自尊、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勇气,确保不让一名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失控,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网络建设,创建全县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平台,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组建以司法所工作人员、管片民警组成的专业帮教队伍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志愿者组成的社会帮教队伍,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积极制定社区矫正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及时稳妥快速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取得实效。

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是我们社区矫正工作成员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相信,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司法局的正确指导下,有相关部门的精诚团结,有同志们的辛勤努力,我县的社区矫正工作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为老奇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

第二篇:XX司法所对新入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宣告仪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执法的规范性,XX司法所2014年4月14日对社区矫正人员徐某进行宣告仪式。

徐某、因犯盗窃罪被贵州省黔南布衣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假释一年四个月零两天。司法所联合派出所、综治办、村委、矫正人员家属,宣布社区矫正对象徐某在社区矫正期间应遵守矫正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并告知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社区矫正对象当场表态会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的规定,服从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接受社区矫正小组的教育和督促,履行好社区矫正义务。随后,社区矫正小组签订工作责任书,监护人、社区矫正对象在协议书上签字并作保证。XX司法所强化特殊人群精细化管理,认真落实特殊人群管理“四化六到位”要求,切实做好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

第三篇: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区别

宣告失踪,是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为失踪人并为其设立财产代管人的法律制度。宣告失踪的主要法律意义,在于为失踪人设定财产代管人。而在未成年人或成年的精神病人,法律己为其设置了监护人制度,即使其失踪,监护人即可担负财产代管责任,无须再另设财产代管人。如照此推理,宣告失踪,仅对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才有意义。宣告失踪是对自然事实状态的法律确认,其制度价值在于救济因自然人下落不明而导致的财产关系不稳定状态。通过宣告下落不明人为失踪人,可为其设立财产代管人,保管失踪人财产、处理应了结的债权债务,维护失踪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宣告死亡,是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推定其死亡,宣告结束失踪人以生前住所地为中心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制度。宣告死亡是生理死亡的对称,与生理死亡不同的是,宣告死亡是一种法律推定。宣告死亡的制度价值,在于维护生者的利益(包括配偶的再婚权、继承人的继承权、债权人的受偿权等)。由于宣告死亡要消灭被宣告死亡人的民事主体资格,所以,法律对此慎之又慎。法律规定的宣告死亡的条件,要比宣告失踪条件严格得多。

一、利害关系人:

1、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包括被申请人的近亲属(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民法通则意见》第24条)。

2、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有顺序之分,即当存在在先顺位人时,在后顺位人就无申请权。但申请撤销死亡宣告则不受顺序限制(《民法通则意见》第24条)。

3、值得注意的是(《民法通则意见》第25条):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须程序。公民下落不明,符合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但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应当宣告失踪;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则应宣告死亡。

二、管辖法院:宣告失踪的是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法院,或者是最后居住地基层法院(《民法通则意见》第28条第2款)。

三、期间:

1、《民法通则》第20条: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申请宣告失踪。

2、《民法通则》第23条: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的、 因意外事故(从事故发生之日起)下落不明满二年的。

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3、《民法通则意见》第27条: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申请宣告死亡的期间是4年。

4、宣告失踪案的公告期间是半年。

5、宣告死亡案的公告期间是1年,但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

四、法律后果:

1、宣告失踪的最重要的法律后果是指定财产代管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失踪的,其监护人即为财产代管人。

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向失踪人的债务人要求偿还债务的,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财产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或者侵犯失踪人财产权益的,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财产代管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同时申请人民法院变更财产代管人的,变更之诉比照特别程序单独审理(《民法通则意见》第35条)。

2、《民法通则意见》第36条第2款:被宣告死亡时间与自然死亡时间不一致的,以自然死亡时间为准,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则以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

3、《民法通则意见》第40条: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请求返还财产,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返还。但依继承法取得原物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或者给予适当补偿。

4、宣告死亡案夫妻关系的恢复问题(《民法通则意见》第37条):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5、宣告死亡案子女被收养的效力问题(《民法通则意见》第38条):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被宣告死亡的人在死亡宣告被

撤销后,仅以未经本人同意而主张收养关系无效的,一般不应准许,但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同意的除外。

6、宣告死亡案恶意利害关系人的侵权责任问题(《民法通则意见》第39条):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其财产的,除应返还原物及孳息外,还应对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五、申请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宣告失踪、宣告死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人应当是同失踪的人有利害关系的人。申请人包括失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债权人以及有其他利害关系的人。

2、失踪的时间或者失踪的情形应当符合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宣告失踪的,公民下落不明必须满二年。规定,申请宣告死亡的,公民下落不明必须满四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二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如果某公民下落不明已满四年,在这种情况下,被申请宣告的人下落不明的时间既符合宣告失踪也符合宣告死亡的期限,是宣告该公民死亡还是宣告该公民失踪,取决于该公民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3、申请人必须递交申请书。申请人不能以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失踪或者申请宣告公民死亡。申请人必须向人民法院递交申请书。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书应当写明失踪或者下落不明的事实、时间和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

4、向被申请人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人申请人民法院宣告下落不明的人失踪或者死亡,应当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此类案件由下落不明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便于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也便于人民法院审查和认定事实,作出裁决。

学号:S100022

2010级民商法学

陆娴

第四篇:宣告死亡的条件和程序

(1)须经利害关系人申请。

申请人包括: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必须按此顺序申请,顺序在先的申请人有排他效力,有在先顺序的排除在后顺序,同顺序的权力平等。

宣告死亡

(2)须被申请人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

(a:下落不明满4年;

b: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日满2年;c:意外失踪且取得死亡证明的)

(3)须由人民法院宣告 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后,必须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 被申请宣告死亡的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2年的,公告期间为1年;

被申请宣告死亡的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其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

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如果自然人下落不明满4年,但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人民法院仍然只能作出失踪宣告,而不能作出死亡宣告。

第二十条【宣告失踪】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24.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包括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其他与被申请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26.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是: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申请撤销死亡宣告不受上列顺序限制。

28.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申请宣告死亡的期间适用民法通则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

34.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失踪的案件,比照《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特别程序进行。

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失踪的案件,应当查清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财产,指定临时管理人或者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公告期间为半年。公告期间届满,人民法院根据被宣告失踪人失踪的事实是否得到确认,作出宣告失踪的判决或者终结审理的裁定。如果判决宣告为失踪人,应当同时指定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

第二十一条 【失踪人财产代管】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没有

以上规定的人或者以上规定的人无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30.人民法院指定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应当根据有利于保护失踪人财产的原则指定。没有民法通则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代管人,或者他们无能力作代管人,或者不宜作代管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公民或者有关组织为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失踪的,其监护人即为财产代管人。

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31.民法通则第二十一条第二款中的"其他费用",包括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和因代管财产所需的管理费等必要的费用。

32.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拒绝支付失踪人所欠的税款、债务和其他费用,债权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代管人列为被告。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向失踪人的债务人要求偿还债务的,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33.债务人下落不明,但未被宣告失踪,债权人起诉要求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公告传唤后缺席判决或者按中止诉讼处理。35.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以无力履行代管职责,申请变更代管人的,人民法院比照特别程序进行审理。

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或者侵犯失踪人财产权益的,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财产代管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同时申请人民法院变更财产代管人的,变更之诉比照特别程序单独审理。

第二十二条 【撤销失踪宣告】被宣告失踪的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他的下落,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对他的失踪宣告。

第二十三条 【申请宣告死亡】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25.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是: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申请撤销死亡宣告不受上列顺序限制。

(一) 下落不明满四年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26.下落不明是指公民离开最后居住地后没有音讯的状况。对于在台湾或者在国外,无法正常通讯联系的,不得以下落不明宣告死

亡。

(二) 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

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27.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申请宣告死亡的期间适用民法通则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

28.民法通则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中的下落不明的起算时间,从公民音讯消失之次日起算。

宣告失踪的案件,由被宣告失踪人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由最后居住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29.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公民下落不明,符合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但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应当宣告失踪;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则应当宣告死亡。

36.被宣告死亡的人,判决宣告之日为其死亡的日期。判决书除发给申请人外,还应当在被宣告死亡人住所地和人民法院所在地公告。

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时间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仍然有效,但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则以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

本文来源于:

第五篇:入矫程序

接收社区矫正对象工作程序

一、由主持人(司法助理员)介绍参加接收社区矫正对象程序的人员。

二、由派出所长告知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的依据、内容、目的,并宣布矫正对象移交名单。

三、由司法所长对社区矫正对象宣读矫正宣告书(签字)。

四、由社区矫正对象向街道司法所提交接收社区矫正保证书并作表态发言(签字)。

五、由帮教组代表发言。

六、由各社区代表介绍社区矫正对象的社区矫正帮教小组成员

七、矫正对象监护人发言。

八、主持人(司法助理员)宣读《社区矫正应遵守的制度》。

九、由公安派出所提出要求。

十、由街道社区矫正领导小组负责人讲话。

十一、社区矫正对象对职能部门的讲话进行表态。

告知社区矫正对象

社区矫正的内容、目的、依据

(派出所)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将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目的是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落实党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政策,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现将以下矫正对象移交潮鸣街道司法所教育管理矫正。

以上人员在遵守派出所相关制度的同时,要严格遵守矫正工作中的学习、会客、报到、迁居、请假、公益劳动等制度,在矫正期间内若有违法犯罪现象发生,我们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肃处理,严惩不贷。

社区矫正帮教组的工作任务

(帮教组代表)

我们帮教组在街道社区矫正办和社区矫正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对你的帮教工作。

我们帮教组的工作任务是:

1、经常与你一起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提高法制观念,从思想上端正对社区矫正的认识,努力改造自己成为新人。

2、经常与你谈心,了解情况,反馈信息,帮助你解除思想困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弃恶从善。

3、经常与你交流,开展各项活动,帮助你正确认识公益劳动、社区活动的意义。充分发挥你的一技之长,矫正你的不良行为。希望你服从管理,增强自觉性,成为一名守法公民。

帮教组:

年月日

社区矫正对象应遵守的制度

(司法助理员)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以下制度:

一、报到制度

矫正对象每周电话向社区汇报,汇报所在位置及上周活动情况及思想状况;

每月到街道司法所报到谈话一次,并提交书面思想汇报,汇报近期个人遵纪守法及思想状况。

二、学习制度

矫正对象必须服从司法所的安排,按照司法所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完成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

三、迁居制度

矫正对象一般情况不允许迁居,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迁居,必须提前一个月向司法所写出书面申请,保证人提出保证书,报街道司法所,经有关审批程序批准后方可迁居。

四、外出请销假制度

矫正对象必须在指定范围内活动,矫正对象一般情况只能在杭州市范围内活动,如有情况出杭州市地域,须提前到司法所请假,经审批后由司法所同意发给外出证明,并按规定的时间返回,返回时须立即到司法所销假。

五、会客制度

矫正对象会见外来客人必须向司法所报告,要如实报告客人的基本情况和会见事由,经司法所同意方可会见客人。在接受社会媒体、外国人士采访会见前,也须向司法所申报。

六、公益劳动制度

矫正对象必须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严格按照司法所规定的时间、地点、劳动内容参加公益劳动。

社区矫正对象应遵守的规定

(派出所)

六要:

要认罪服法、遵纪守法,及时报告自我矫正及思想改造等情况; 要认真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管理和教育;

要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特别是矫正机构组织的公益劳动;

要与家庭、邻里和睦相处,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和帮助;

要与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自觉与不良行为划清界限;

要如实报告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自身努力及依靠政府和相关团体克服困难。

六不准:

不准散布攻击党和政府和不利于团结的言论;

不准参与未经矫正机构批准的集体活动;

不准与同案犯或同监所服刑人员私自会见;

不准擅自离开杭州境内或迁居他地;

不准加入非法宗教等邪教组织;

不准违反社区矫正的各项制度和规定。

街道矫正领导小组负责人讲话

社区矫正工作是对管制、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暂予监外执行的社会服刑人员实施的开放式管理、教育和改造方式,由街道司法所具体负责,并组织协调社区民警和有关部门实施。通过社区矫正,促使每一位回归社区的服刑人员早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并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希望你在社区里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和社区各项制度。希望你回到社区后,能和家人和睦相处、与邻里搞好关系,与同事团结友爱。希望你回到社区后,更加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社会,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公益活动,在社区矫正中不断改造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最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希望你与我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多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尽力为社区多做有益的工作,努力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年月日

上一篇:如何做到家校共教育下一篇:人力资源部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