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学习总结

2022-09-13

无论是开展项目,还是记录工作过程,都需要通过总结的方式,回顾项目或工作的情况,从中寻找出利于成长的经验,为以后的项目与工作实施,提供相关方面的参考。因此,我们需要在某个时期结束后,写一份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装配式建筑学习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装配式建筑学习总结

装配式建筑培训学习心得

郑丁才

近期,由房产事业部组织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培训在溧阳宾馆如期举行,根据领导安排,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现将自己培训心得体会作一下分享:

一、在听取业内专家张方老师对国家及各地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相关政策的解读后,切实感觉到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政策对装配率提出了明确要求,所以发展装配式建筑将是建筑业的一个趋势,哪家企业能够在这次产业改革中走在前面,就占据了发展的优势。要想很好的发展,就要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智能化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做为成本岗位上的一名员工,经过这次培训和张老师所讲所学,我对成本控制上再说一说自己理解的一点毛皮:预制率越高,成本付出越高,按各专家实际分析统计,预制率每增加10%,成本增量在170元/平方左右。EPC管理是成本管理控制的关键,这样可以整个使工程有一个完整有序的管理。首先,针对合同中关于装配面积的要求,可以通过分期开发,来平衡项目周期。由于预制构件要提前和工厂配合,且这些工厂的产能有限,对首期开发的时间成本造成很大的压力。其次,需要对结构构件进行拆分,选择预制构件重复率高的单体,一般构件重复率大于100件以上最好,重复越多越划算。最后,施工技术成熟的施工队也是缩短工期,减少成本的关键。

三、通过听取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相关介绍,对不同的结构体系、各种结构体系的优缺点及施工工艺有了深入的了解。不同结构体系实现装配化施工的关键是构件拆分,合理的拆分及施工方法是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在设计阶段进行深化,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将构件进行合理拆分和吊点布置,方便构件的工厂化预制及吊装。不同构件安装就位后的连接及节点现浇部位的质量控制也是施工的关键。

四、我再学习BIM建模时,老师讲过的BIM模拟管理,现在想想绝对是装配式建筑吊装、设计、施工的好工具。因为要考虑装配式构件预留钢筋与现浇部位钢筋的位置关系和连接,运用BIM就可以大大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构件的错位和碰撞。科学的运用管理工具也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因即将久和公司会做第一批装配式建筑,我将会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来不断的提高对于装配建筑的施工工艺、方法、流程。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水平来更好的为公司创造利益和服务。

第二篇:装配式建筑调研报告

关于装配式建筑考察学习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或部件,在工地现场装配而成的居住建筑和商业等公共建筑。装配式建筑性能优越,能顺应绿色制造与节能环保需求,具有建造速度快、节能环保、强度高、自重轻、空间利用率大、隔热性能好等优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供给侧改革组合拳之一,在“三去一降一补”中,装配式建筑承担生态文明补短板和钢铁行业去库存重任。

2017年4月,**省首个装配式住宅项目——**工程已经正式开始施工。由于**省住宅产业化起步较晚,相关经验还较为缺乏,为了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提高**省建筑工业化发展速度,我局特组织本次观摩考察活动,了解学习外省及相关企业在住宅产业化建设情况、先进经验及管理措施办法,更好的为建设**省住宅产业化项目的推进和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二、装配式建筑行业现状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把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度。中发〔2016〕6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计划用10年时间,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30%。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积极扩大装配式建筑应用规模,明确重点应用区域,提高应用比例。2016年10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为加快推进贵州省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切实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培育重要支柱产业提出了明确意见。《意见》提出,到2017年,全省新型建筑建材业完成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完成增加值4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省新型建筑建材业总产值达2200亿元以上,完成增加值600亿元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15%以上。基本建立健全与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标准体系。本次考察学习的武汉市和深圳市,在装配式建筑方面明显走在了前面。深圳市自2016年起,新建项目采用装配式,单体预制率不低于40%,装配率不低于60%;湖北省规定2015-2017年,装配率不低于20%,2018年开始,装配率不低于30%,每年按照5%的增长速度推进装配式项目的实施。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各地出台了大量的鼓励及奖励政策:小区容积率奖励3%-5%;装配式项目鼓励采用EPC模式招标;免交新墙体基金;购买装配式房屋享受首套房优惠;完成主体结构50%即可预售;购买装配式房屋可异地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绿色建筑评审上调一个等级;单个项目节能补助60-100元/平方米。

三、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不同点及监管重点、难点

1、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不是纯粹的装配式结构,对关键的框架梁柱节点及楼板叠合层均采用现浇处理,既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达到了与现浇“同等型”;又解决了建筑部件、暖通空调、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等建筑和设备专业的要求,做到了协调统

一、优化配置,在不降低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了建筑性能和功能。

2、武汉、深圳等地装配式结构的一些构造做法,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总结,在中国的相关标准中有所反映,以指导装配式结构工程实践。如梁、柱钢筋在受力最大处或节点区全截面连接、箍筋采用高强度的焊接封闭式箍筋代替传统的135度弯钩做法等。

3、装配式建筑定位要明确,从最初设计时就应该明确,优化建筑外观,尽量以方正、简洁为设计原则,便于后期结构解构深化设计。

4、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管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装配式建筑存在大量的吊装工作,如何保证吊装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四、相关建议

目前,全市房屋建筑业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重约占70%,其他土木工程建筑业占比相对较低,房屋建筑产业中高附加值的行业市场占比较低,在全市6家建筑一级资质企业,主要集中于房地产项目等低产出行业的生产,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进行产业发展升级,改变企业经营比较单一的状况,逐步形成大土木建设的格局。

装配式建筑范畴内的制造业,无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难的发展壮大契机。由于行业兴起不久,大量懂得建筑、机械、材料的专业人员的人才非常短缺,谁先掌握这方面的人才优势,谁就掌握的市场的制高点。同样,全市建筑装配配套产业大都是采用外包,或者是从由以前从事建筑业的人士转岗而来,凭借工地现场经验管理,专业匹配度极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市应以打造集设计、生产、安装为核心,推动自身的装配式深化设计能力、PC构件生产能力和现场吊装能力建设等相关企业的扶持发展为目标,强化全市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建设和核心竞争力。

1.政府要与企业进一步加强联动,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主动为企业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对装配式建筑成本进行认真核算,在保证质量、价格合理的前提下,鼓励在政府投资项目、棚户区搬迁改造中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

2.企业自身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牢牢把握市场脉搏,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要使命,以装配式建筑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开发,建筑构配件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配送、安装维护和检测咨询服务等为主要业务板块,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努力抢占市场先机,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3.政府积极布局建设建筑相关产业园,吸引当地技术和产品应用进入。建设相关产业园产业链的全面整合,极大地推动和加快区内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同时,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凝心聚力、加强协作配套、抱团取暖,积极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全市建筑行业及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政府和企业加快相关人才的引进力度。制造业的核心是标准化和规模化,关键是人才。受国内建筑一味追求个性化的影响,行业的标准化程度非常低下,模具的通用度基本没有,直接导致制造成本高居不下,生产效率徘徊不前,行业的浪费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引进从设计、模具、埋件、吊具等上下游产业链方面的人才,为加快和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政府在人才政策上进行适度倾斜。另外,企业应依据自身财力水平,成立技术中心,组建科研队伍,致力于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推广,掌握前沿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装配式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设计研发(技术中心)、生产(产业基地)、应用(项目施工)一体化,继续做强集团公司建筑主体产业,加快建筑产业转型。

5.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建筑企业和人民群众充分了解、认识装配式建筑的益处,为推广装配式建筑奠定基础。

第三篇:预制装配式建筑全景分析试卷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使用较多的竖向钢筋连接是( ),降低了套筒的使用数量,也降低了综合成本。

A.底部预留后浇区连接

B.套筒灌浆连接

C.螺旋箍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

D.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2.2016年起,国家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上海政府规定单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 )。

A.40%

B.30%

C.50%

D.45% 用户答案:[A] 得分:3.00

3.在下列选项中,剪力墙结构体系和技术要点匹配正确的是( )。

A.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工业化程度很高,一般应用于高层建筑

B.叠合剪力墙结构一般国外应用较多,施工速度快,一般应用于南方地区

C.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工业化程度一般,施工速度快,应用于多层建筑 D.将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应用与多层剪力墙结构体系,真正做到工业化生产、施工 用户答案:[B] 得分:3.00

4.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C30,C40,C25

B.C30,C25,C40

C.C25,C30,C40

D.C20,C40,C25 用户答案:[A] 得分:3.00

5.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房屋非抗震设计适用的最大高度为( )。

A.150

B.140

C.120

D.70 用户答案:[D] 得分:3.00

6.发展装配式建筑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需求

B.解决建筑市场劳动力资源短缺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的需要

C.改变建筑设计模式和建造方式

D.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需要 用户答案:[A] 得分:3.00 7.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期甲方(监理)的工作内容为( )。

A.施工流水,场地规划,构件安装,构件拆分,构件重量

B.配合图纸设计,预留预埋,图纸确认,验收策划,施工策划

C.组织协同,组织协调,责任划分,精装定位,验收

D.配合图纸设计,预留预埋,图纸确认,生产周期策划,模具设计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8.基于一维构件的刚性连接的优点是( )。

A.节点性能较好,接头位于受力较小部分

B.能减少施工现场布筋、浇筑混凝土等工作

C.结构整体性较好,可做到等同现浇结构

D.生产、运输、对方以及安装施工方便 用户答案:[C] 得分:3.00

9.柔性连接的预制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与现浇结构有很大的不同,符合( )抗震设计思想。

A.小震不坏

B.基于性能

C.中震可修

D.大震不倒

用户答案:[B] 得分:3.00

10.PC构件之间的湿式连接传力途径描述正确的是( )。

A.拉力:后浇混凝土、灌浆材料或座浆材料直接传递

B.剪力:结合面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键槽或粗糙面、钢筋的摩擦抗剪作用、消栓抗剪作用承担 C.弯矩:连接钢筋传递

D.压力:连接钢筋抗压及后浇混凝土、灌浆料或座浆材料抗压 用户答案:[B] 得分:3.00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配式高层建筑含精装修可在半年内完成

B.装配式建筑不能完全解决传统建筑方式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

C.装配式建筑的现场用人少,时间短,综合成本降低

D.装配式建筑的一大变革是将农民工变成操作工人 用户答案:[C] 得分:3.00

12.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多层剪力墙结构设计适用于不高于( )层,建筑设防类别为( )。

A.8层,甲类

B.6层,乙类

C.7层,甲类

D.6层,丙类

用户答案:[D] 得分:3.00

13.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和多层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的结构设计可以今天参考( )地方的标准

A.北京,上海

B.北京,广州

C.上海,安徽

D.上海,苏州

用户答案:[C] 得分:3.00

14.建筑设计标准化的流程一般为( )。

A.装配式结构方案,钢筋表,构件库,深化与拆分,自动加工,自动出拆分图

B.钢筋表,装配式结构方案,深化与拆分,构件库,自动加工,自动出拆分图

C.构件库,装配式结构方案,深化与拆分,钢筋表,自动加工,自动出拆分图

D.构件库,钢筋表,深化与拆分,装配式结构方案,自动加工,自动出拆分图 用户答案:[C] 得分:3.00

15.首次使用装配式混凝土梁的国家是( )

A.美国

B.加拿大

C.日本

D.法国

用户答案:[D] 得分:3.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5道题】

1.《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特点有( )。

A.针对中高层建筑,提出专门规定和要求

B.不片面强调全预制装配,提高结构性能/抗震性能

C.补充、强化建筑设计、加工制作、安装、工程验收

D.包括主要装配式结构体系 用户答案:[BCD] 得分:5.00

2.预制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形式的优点有( )。 A.节能环保,更符合绿色建筑理念

B.抗震性较好,是国际上超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

C.能够获得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

D.主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

E.现场拼装误差率小 用户答案:[BCD] 得分:5.00

3.从杨浦区预制率最高的高层办公楼采用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可以借鉴的经验有( )。

A.集中PC构件,有效控制成本

B.全程采用BIM技术辅助

C.分体式灌浆套筒技术

D.提前预设,提高精确度 用户答案:[ABCD] 得分:5.00

4.关于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构件的制作和运输,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定加工制作方案、质量控制标准

B.保温材料需要定位及保护

C.必须进行加工详图设计

D.模具、钢筋骨架、钢筋网片、钢筋、预埋件加工不允许偏差 用户答案:[AC] 得分:0.00

5.装配式建筑管理信息化具体功能表现在( )方面。

A.辅助智能化生产

B.实现对项目进度可控 C.运用电子图纸,实现无纸化管理

D.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

E.为实现物业科学高效管理提供强大助理 用户答案:[ABC] 得分:0.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 《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非抗震设计、6~8度抗震设计的民用建筑,甲类建筑。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2.00

2. 外挂墙板均为非承重板,其设计重点是作用和作用效应及连接设计,预估地震作用下不得脱落。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2.00

3.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构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2.00

4. 多层剪力墙结构设计时,3层以上设叠合楼板,3层以下可使用全预制楼板。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2.00

5. PC构件之间的连接分为干式和湿式,前者通过钢筋连接、后浇混凝土或灌浆结合为整体,后者通过预埋件焊接或螺栓连接、搁置、消栓等方法。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2.00

6. 对预制剪力墙体系而言,剪力墙竖向钢筋的连接是极为关键的。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2.00

7. 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等同现浇结构(柔性连接),大部分节点位置采用现浇的柔性连接,二不等同现浇结构(刚性连接),楼梯等部位采用刚性连接。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2.00

8.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体系主要分为三大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0.00

9. 建筑工业化包含的5大特征: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2.00

10. 国家已经出台专门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合同范本,传统建筑模式下的合同范本已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2.00

11. 预制叠合楼盖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现浇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2.00

12. 预制构件合理的接缝位置以及尺寸和形状的设计对建筑功能、建筑平立面、结构受力情况、预制构件承载能力、工程造价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应尽量增加预制构件的种类,以方便进行质量控制。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2.00

13. 现浇湿作业少是最适合进行预制装配式的结构形式。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2.00

14. 多层剪力墙结构体系对抗震的需求并不大,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在广大城镇地区多层住宅中推广使用。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2.00

15.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的总体思路是等同现浇,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分析及构件设计方法相同。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2.00

第四篇: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学习总结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许溯鹏

单位名称 省份城市 邮编

摘要:近几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住宅建筑涌现出来。预制装配式作为住宅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结构,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BIM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及推广。对于预制装配式住宅来说,通过合理的应用BIM技术,不仅能够可以提升设计效率、减少误差的出现,对预制构件的生产流程不断优化,同时还能在施工阶段以及运维阶段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对相关流程进行合理的模拟,最终提升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BIM技术;预制装配式;住宅;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预制装配式住宅被提出来,其不仅施工操作较为简便,同时还能提升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力度,正因为预制装配式住宅具有上述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在建筑领域,BIM技术被提出来,在装配式住宅建筑中,合理运用BIM技术能够有效加强住宅建筑中各个阶段的管理,提升施工效率,最终促进预制装配式住宅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BIM技术简介

(一)、定义

BIM也被称作建筑信息模型,通过对工程中的有关信息数据进行收集然后=建立的一种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的模型。BIM不光具备将信息进行集成的作用,同时还是一种可以用来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信息应用。BIM通过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以及分析之后,合理构建数字信息化立体模型,进而为设计以及施工单位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二)、特点 BIM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可视性,众所周知,在建筑行业中,可视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BIM在整个过程中都具备可视化特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二就是具备模拟性,BIM不光可以对建筑物模型进行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同时还可以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模拟。第三就是协调性,BIM技术的协调性可以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协调,规避风险的出现。第四就是具备一定的可优化性,当BIM信息模型建立完成之后,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有效的调整。第五就是可出图性,利用BIM可视性的特点,对模型的设计图纸进行出图,由于图纸是依据实际建筑构建的模型上进行绘制的,因此具备一定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

二、预制装配式结构特性分析

(一)、施工难点较多

在对预制装配式结构进行施工的时候存在较多的施工难点。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由于各边的甩茬连接钢筋的根数以及施工位置的要求相同,就会导致施工问题层出不穷。为了保证结构连接过程中不出现差错,必须要加大各个部门之间协调以及沟通能力,只有加大技术交底工作,才能保证甩茬连接钢筋的位置与数量符合标准。另外,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机电管线的走向与固定件位置需要紧密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在对固定件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出现管线损坏的现象,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由于构件较多,在进行安装时容易出现差错,最终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二)、施工精度要求高

预制装配式结构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于精度的要求较高,需要保证固定件连接的可靠性。而且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必须要严格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操作。另外,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工作,在此期间必能对并施工的精度及其质量造成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严格把控,必须要持证上岗,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

三、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

(一)、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对预制装配式住宅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依据BIM技术对实际工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构件建立信息库,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提升构件厂、设计单位以及施工企业的可视化协同能力,同时还可以明确设计重点,减少建材的损坏以及浪费,同时还可以简化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还可以对施工环节所需要的劳动力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引入物资、劳动力和场地的概念,减少劳务选择风险,最终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有效缩短工期。

(二)、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应用

在整个装配式住宅建设过程中,生产阶段极为重要,同时该阶段也是连接装配式住宅设计与施工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预制构件生产的合理性,生产厂家可以从装配式住宅BIM模型中准确掌握预制构件的尺寸大小及其相关信息内容,然后对生产计划进行合理编制。另外,生产厂家还可以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为各类预制构件植入含有构件材料种类、几何尺寸以及安装位置等信息的RFID芯片,通过RFID技术对预制构件进行物流管理,最终提升预制构件仓储和运输的效率。

(三)、在装配式住宅施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1、基于BIM的现场施工仿真筹划

利用BIM模型进行4D施工仿真模拟,BIM 软件可以实现与Microsoft Project的无缝数据传递。在模型中导入MS Project编制完成的项目施工计划甘特图,将3D模型与施工计划相关联,将施工计划时间写入相应构件的属性中,这样就在3D模型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因素,使其变成一个可模拟现场施工及吊装管理的4D模型。

2、构件现场吊装管理及远程可视化监控

当确定施工方案之后,需要在平板手持设备把储存构件吊装位置及施工时序等相关信息的BIM 模型导入进去,通过制定三维模型检验施工计划,最终可以实现施工吊装缓解的无纸化以及可视化辅助。在对构件进行吊装之前,需要展开必要的检验及其确认,当手持机中的当日施工计划得到更新之后,还要扫描工地堆场的构件,准确识别相关信息内容,随之再进行吊装工作,并对构件的施工时间进行及时的记录。当所有构件安装完成之后,检查人员还要对相关的细节内容进行校核,只有当检查合格后,才可以使用手持机对构件芯片进行扫描,然后确认整个构件施工完成,并对完工时间进行记录。在施工阶段,通过利用BIM技术,所有施工内容以及完工时间都会被准确记录,并且能够避免误差的出现,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3、在装配式住宅运维阶段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运用BIM以及RFID技术,对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合理的搭建,从而完善装配式住宅中预制构件以及设备的运营维护系统。比如,在进行资料管理或是应急管理的时候,使用BIM技术极为重要。如果发生火灾的时候,相关人员可以利用BIM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内容准确掌握火灾发生位置,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火。除此之外,在对装配式住宅或是其附属设备进行维修的时候,还可以从BIM模型中得到预制构件或附属设备的相关信息,比如型号、参数等等,为接下来的维修工作提供了便利。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以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预制装配式住宅得到了推广以及应用。通过在该住宅建筑中合理引入BIM技术,实现建筑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的完美结合,对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能够保证相关人员准确的掌握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特性,同时还能为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最终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文波,蒋剑,熊成.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J]. 施工技术,2012,v.41;No.37722:72-74. [2] 李亭亭,杨学会,张德海,张涛.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工程中的应用[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v.6;No.2404:62-65+69. [3] 蒋剑. BIM在预制装配式住宅(PC)住宅设计中的应用[J]. 上海建设科技,2014,No.20505:21-23. [4] 姬丽苗,张德海,管梽瑜,韩进宇. 基于BIM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初探[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v.5;No.1501:54-56. [5] 张德海,陈娜,韩进宇. 基于BIM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在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v.6;No.2606:81-85.

第五篇:《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7-03-29 20:14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关于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规范管理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是指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较好的产业基础、技术先进成熟、研发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注重装配式建筑相关人才培养培训、能够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的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主要包括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科技研发等企业。

第三条 产业基地的申请、评审、认定、发布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产业基地优先享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的相关支持政策。

第二章 申

第五条 申请产业基地的企业向当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六条 申请产业基地的企业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较强的装配式建筑产业能力;

3.具有先进成熟的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体系,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水平高; 4.管理规范,具有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市场信誉良好; 5.有一定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实践经验,以及与产业能力相适应的标准化水平和能力,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6.其他应具备的条件。 第七条 申请产业基地的企业需提供以下材料: 1.产业基地申请表; 2.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3.企业营业执照、资质等相关证书; 4.其他应提供的材料。

第三章 评审和认定

第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根据各地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确定各省(区、市)产业基地推荐名额。

第九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对申请的产业基地进行评审。 第十条 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般由5-7名专家组成,应根据参评企业类型选择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科技研发、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由主任委员主持评审工作。专家委员会应客观、公正,遵循回避原则,并对评审结果负责。

第十一条 评审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基地的基础条件;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实际业绩;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和计划安排等。 各地可结合实际细化评审内容和要求。

第十二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给定的名额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荐产业基地。 第十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复核各省(区、市)推荐的产业基地和申请材料,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和有关管理部门对推荐的产业基地进行现场核查。复核结果经住房城乡建设部认定后公布产业基地名单,并纳入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产业基地不予认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产业基地应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实施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向上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送发展报告并接受检查。

第十五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产业基地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检查和考核。

第十六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对产业基地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计划安排的完成情况等进行抽查,通报抽查结果。 第十七条 未完成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的产业基地,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当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在规定整改期限内仍不能达到要求的,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产业基地认定。

第十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定期对产业基地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合格的继续认定为产业基地,评估不合格的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其产业基地认定。

第五章 附

第十九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建住房〔2006〕150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解释,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协助组织实施。

上一篇:中秋佳节发言稿范本下一篇:中秋节商场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