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比兴”手法在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2022-09-11

人类对于色彩的创造始于绘画艺术, 从单纯对大自然色彩的模仿到现代绘画与设计中色彩的自由抒发, 人类掌握色彩的能力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后期的主动创造经历了不小的升华。在艺术与设计逐步并轨的今天, 越来越强调设计的艺术性与文化性,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手段之一, 研究色彩设计对设计本身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 色彩设计中的意象表达手法可以归结为“赋比兴”手法

色彩是设计意图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色彩同形态一样, 对设计的风味与意境有着修饰作用, 使设计作品带给人美的感受。“赋比兴”手法是战国时代的学者总结《诗经》的艺术经验而提出的一组美学概念。从美学史的发展来看, “赋比兴”这组概念, 正是对《易传》所提出的“立象以尽意”这一命题的进一步规定, 是怎么样用不同的“象”表达不同的“意”的具体手法。“象”即是对象的属性, 而“意”则是外界对对象属性的理解, 归结于设计色彩中, 则设计的色彩对象是“象”, 而这样设计的色彩搭配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为“意”。研究色彩设计中意象的表达实质上就是研究色彩设计中的“赋比兴”手法。

1.1“赋”—色彩的直观模仿

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认为, 所谓“赋”者, 有铺陈之意, 是把所要叙写的事物加以直接叙述的一种表达方法。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道:“赋者,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写实主义绘画中的色彩真实而直观地再现了自然界的色彩, 今天, 在各个信息媒介中的平面设计作品, 几乎都有照片存在, 照片的色彩对于设计色彩来说, 也是色彩的直观模仿, 它们都是“赋”的表现手法。

1.2“比”—色彩的归纳

大自然的色彩经过人主观的取舍和综合, 归纳出最具代表性的色彩。某种事物由于经常运用某种颜色, 形成了该事物的代表色, 比如, 柠檬黄、树绿、天空蓝、中国红等, 而这种色彩也比喻和象征着这种事物, 朱熹说“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 色彩的归纳运用的是“比”的表现手法。

色彩“比”的表现手法就是以色彩比喻和象征某事物, 最具代表的是各民族的色彩观念, 对于色彩的偏好表现在各种传统艺术品、工艺品和祭奠仪式等生活的各个角落。各国国旗的颜色最典型的表现了色彩的文化象征意味。中国的国旗运用的是中国红和黄色的结合, 这种红色广泛运用于很多中国传统建筑和工艺品中。印章和中国结、紫禁城的城墙都有运用。西班牙国旗运用的是黄色和红色, 也体现了斗牛文化的印记, 希腊国旗的颜色是蓝白相间的条纹, 也与他们的建筑色彩相符。

在许多传统文化名词中也可以看出色彩的“比”的手法的运用。红色在许多国家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比如在中国有象征富贵喜庆的“红榜”、“红包”、“红双喜”;有形容美人的“红颜”、“红妆”等。在西方国家, “红玫瑰”代表热烈的爱情, “红地毯”代表的是最尊贵的欢迎礼节。正因为红色是广泛受欢迎的颜色, 所以很多跨国企业都以红色作为企业的标准色。比如华为、中国银行、可口可乐等。金色由黄金的色彩而来, 象征着金钱和财富。“金碧辉煌”、“金榜提名”寓意着富贵和好运。中国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包装都运用了红色与金色的组合, 象征吉祥富贵。日本似乎更偏好色彩素雅的颜色, 白色在中国并不是很受重视的颜色, 但是在日本, 在婚礼中, 新娘要穿一种叫“白无垢”的素白礼服, 因为日本人不仅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和高雅, 更是带有神圣的色彩。中国的剪纸和日本的切画, 是非常相似的艺术, 但中国的剪纸普遍使用的是红色, 而日本的切画通常是黑白两色, 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 而日本黑白色更象征着美好, 比如日本的婚礼都是黑白两色, 这说明不同的文化对于色彩的象征意味的理解的存在着差异。

色彩的“比”的手法, 实际上是人们对色彩的不同理解, 把它联系到其它的事物, 这个联系的过程就形成了“比”的手法, 而对它联系的事物进行联想则形成了色彩的“兴”的手法。

1.3“兴”—色彩的象征寓意的联想

“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还是朱熹的解释, 先言他物, 也就是先表现色彩, 而因为人们对色彩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引起对象征意义的想象。与“比”不同的是, “比”只是对色彩象征意义的表明, 而“兴”则是对其既有的象征意义的进一步思考。

传统文化的常用色带给人相似的文化联想。比如韩国iriver的米奇老鼠MP3播放器的主打色是中国红, 而生产的那一年正值中国农历的鼠年, 而红色的象征意义正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那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中国的新年吉祥的意思。希腊的传统色彩是蓝色和白色, 这与他们所在的地理环境有关, 蓝色的大海和白色的沙滩还有白色墙壁的房子和屋檐, 所以在设计地中海风格的家居环境时, 在所用的餐布、窗帘用上蓝白相间的条纹, 则人们仿佛感受到了地中海的风光一样。在食品的包装设计和宣传海报中, 往往用到红色和黄色这些暖色调的颜色, 因为人们记忆中的美食都是这种色调, 通过这个色调, 人们可以联想到美味的烤鸡、馅饼等, 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搭配往往能让人对联想的对象产生相似的感受。这种色彩的美景、美味联想也是“兴”手法的表现。

2 设计色彩的“赋比兴”手法顺应设计的情感化要求

色彩的“赋比兴”手法实际上是意象表达的三个阶段, 从具象到物象再到意象的完成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将情感化设计分为三个水平: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的设计。而色彩的“赋比兴”手法正是对应着情感化设计的三个水平, “赋”手法是本能的对对象进行写实性的描绘, 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反应。“比”手法是对对象进行的分类

和比较, 出于行为的需要, 而“兴”手法是对对象引起的思考和回忆, 对既有的形象进行的反思。无论是文学还是色彩设计作为一个人类的创造性行为, 必定是符合人类理解事物的情感规律的。所以我们在理解色彩创造设计的同时, 不时揣摩下“赋比兴”手法相信会有所帮助。

摘要:在艺术与设计逐步并轨的今天, 越来越强调设计的艺术性与文化性,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手段之一, 研究色彩设计对设计本身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赋比兴”手法是色彩设计中重要的表达手法, 它顺应着设计的情感化需求。

关键词:色彩设计,“赋比兴”手法,意象,情感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叶嘉莹说诗讲稿——迦陵说诗[M].中华书局, 2008.

[2] 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M].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4.

[3] 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4] 设计色彩[M].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图书馆数据存储中的问题及措施分析下一篇:借鉴国外经验发展贵州水稻机械化精量直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