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思考——写在深刻学习十九大报告之后

2022-09-11

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法治化进程将是国家重点工作之一。为此,习主席在中国政法大学明确提出,作为法学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应当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习主席也明确提出了法学教育的遵旨与目标——“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作为法学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此为契机,深刻领悟习主席的讲话精神,思考如何在法学教育工作中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培养更多的法律人才。

一、明确法学教育的目标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经济数据不断刷新,为世界惊叹,文化领域百花齐放,人民群众的自信心不断增强,法治进程也是不断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于司法公信力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作为法学教育者,承担着为祖国培养法律人才的重任,理所当然应当思考如何才能培养出被符合习主席讲话精神中的法律人才,为此,我们首先应当明确这样一个问题: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法学教育承担着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任务,对一个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只有培养出了大量的符合法治国家需要的法学人才,我们的法治社会才能真正建立,缺乏政治立场坚定、有正确价值观、有高尚人格的法律人才,我们的法治建设将大打折扣。这就进一步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法律人才的培养,或者说法学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对于法学教育,我们应当树立并且坚定这样一个信念,即要培养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德才兼备的法学人才。具体而言,法学人才必须是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一的,只是具备完整法律知识结构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懂法,还要具有崇高的追求,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己任。习主席在与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座谈中多次强调,中国的法学教育不同于国外,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这里的特色必须是对中国特有价值理念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来的理想信念,并自愿得将其应用于今后的法律工作中。法律既是工具,也不是工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法律一方面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定纷止争的工具,同时法律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特有价值理论体系的载体,一个国家崇尚什么,它的法律就会崇尚什么,如我传统社会中对孝文化格外推崇,法律中自然也就有了大量与孝相关的立法。我们如今推崇公平与正义,那我们的法律自然也会推崇。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坚持法律的工具论主义,那我们的法律将是冷冰冰的,将是机械化的,而我们所培养出来的法律人才也将是不能代表我们中国特色道德观、价值观的执法者。首先,我们的党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党,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以人民的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的政党,她不代表部分人的利益,而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党,是一个无私的党,党的一个核心工作是要维护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法律工作者,他是要有信念代表人民利益、维护人民利益的,这就要求法律工作者具备很高的品德与情怀,要将人民利益至上作为遵旨的。作为培养者,如果我们的法学教育者没有理清这一问题,还是因循守旧,只是为了培养出一个单纯的“法律工作者”,那我们的法学教育工作将是不成功的,尤其是十九大之后,我们应该更加明确法学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人才。具体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法学专业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为我们指明了法学教育的方向。对此,作为一线法学教育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轶深有感触地说:“中国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治实际工作者,都要致力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共同理想。一个合格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法律实际工作,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学生成长为优秀的法治人才。”这也就是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立德树人要求法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为学生授业解惑,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正确理解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培养学生对法治的坚定信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法治的力量和道德的力量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徐汉明指出,青年一代是中国法治事业的接班人,法学教育必须坚持德法并举,实现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同步提升。

二、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及不足

我们的法学教育近年来还算成功,这里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其一,法学教育的主导思想正确;其二,法治社会的推进。甚至可以说,我们的法学教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除了“五院四系”外,大多数的高校都开设了法学这一专业,而非法学专业也会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这里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培养模式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差、职业道德教育被忽视、综合素质较低这几个方面。

(1)培养模式不合理。法律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学科,以民法为例,它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婚姻、继承、赠予、借贷、侵权、相邻权,等等,这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或者知识作为基础的,如果缺乏,则容易导致学生只是学到了法条,而对立法背后的本意无法真正理解。而这样的学习会让学生进入一个不合理的循环,那就是我先背法条,然后考司法考试,等从事法律工作后,我才开始真正去理解、领悟法条背后的东西。有一部分法律工作者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学习,很快就能掌握系统的与法律实践相关的知识,但仍然会有一部分法律工作者停留在书面的认知层面,从而影响到法律实践的质量。近年来,我国已经意识到了上述问题,一方面不断强化法学本科教育的“综合性”与“全面性”,即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实践性与知识的综合全面性;另一方面开始提升司法考试的门槛,司法考试不再是不管报考者的专业或者受教程度,只要想报名都可以报名的,而是要求报考者得是经过正规法学教育者,并且取得法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或者是经过一定年限的法律实践。

(2)学生法律实践应用能力欠缺。目前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他们当中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在学校通过了司法考试,但现实情况是,他们的就业率普遍不高。造成就业率偏低的原因除了毕业生基数过大外,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法学毕业生甚至包括优秀毕业生虽然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基础知识扎实,但面对实例解答与研究时,大部分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不能运用所学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社会各个领域对法学专业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而不是愿意再花时间去培养一个合格法学人才的机构。这样问题不断凸显,这就要求我们法学本科教育工作者不断反映,不断改变学生的培养方式。

(3)职业道德教育被忽视。这是最核心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个领域的教育是不达标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教师习惯于“课堂授课”,讲完课就走,但课堂时间如此短暂,老师们自然不会愿意花很多时间挤占正常授课时间去“说教”;另一方面,学生们深受“快餐文化”影响,导致理想、信仰严重缺失。说到底,是教育过程中该有的素质教育缺失导致。这一领域的缺失现在看来是导致很多问题的根源,比如学生过于功利,以拿到司法考试证书为追求,对法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淡化,不愿花更多精力去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三、法学本科教育的改进

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理想信念坚定,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法学人才是我们在十九大之后法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总体目标,为此,针对上述现状及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1)树立正确的法学学习理念。作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在课堂上,在课堂外向学生们灌输正确的价值理念,带头解读十九报告当中的法治理念,让学生们能够真正意义上明白自己是为何而学习法律,是为谁学习法律,学习法律究竟为了什么。不再像以前,教法理只是让学生明白法的渊源是什么,法律的价值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从国家最新的、最具正能量的精神中寻找自己学习法律的真正动机与热情。要让这份热情时刻激励着自己,产生主动的学习热情。

(2)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法律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需要很大的热情,也需要很大的毅力,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作为高校老师,尤其是面对大一新生,应到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让学生多读经典书籍,多选相关学科课程,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通过正确的思考给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在课堂之外,教师应当花费更多的精力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们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律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服务人民,实现公平正义,不管自己今后从事何种法律工作,都应秉持这一理想信念,这也是我们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与追求。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法学的学习也仅会让其成为熟知法律条文的人士,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人,真正的法律人应当是理想信念坚定的,能够时刻秉持公平正义观的,以法治国家的实现为责任与追求的人才。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法治化进程将是国家重点工作之一。为此,习主席在中国政法大学明确提出,作为法学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应当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针对目前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诸如培养模式不合理、职业道德教育被忽视等问题,应当深刻思考,通过树立学生正确的法学学习理念等方式予以改进。

关键词:十九大,立德,树人,价值观

上一篇:电力电缆绝缘性检测技术探究下一篇: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