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2022-09-10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简称UC)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多见于青壮年, 反复发作, 国内发病率近几年有上升趋势。过去多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激素及中药灌肠等方法治疗, 但治疗效果不理想, 复发率高, 有些患者根本就无法治愈。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对50例病人采用经肠系膜下动脉持续灌注药物的治疗方法, 并予制定合理的护理工作流程方案, 使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真正做到了减轻患者的痛苦, 缩短病人病程, 减少病人的复发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期间, 共收治50例经多次内科治疗无效的UC患者, 其中男性28例, 女性22例, 年龄15~55岁, 平均35岁, 病程2~10年。

1.2 治疗方法

在DSA影像监视和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 在股动脉插管成功后做腹主动脉常规造影。在导丝配合下将导管超放入肠系膜下动脉, 造影下将结肠病灶区域浓染, 直肠、乙状结肠部分血管增粗处给药每日1次。1周后停药, 观察3~4d出院, 门诊随访。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对病人做疾病宣教与心理护理

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术前准备

遵医嘱抽血测定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型;嘱病人术前晚12时后禁食、禁水;术晨, 给予患者双侧腹股沟皮肤清洁备皮;并且在术前, 给予患者床上排便训练及活动训练。

2.2 术后护理

2.2.1 穿刺伤口和肢体的护理

(1) 由于是动脉穿刺, 穿刺口需要延长压迫止血时间, 但穿刺处长时间压迫止血可造成动脉血栓。因此在术后加压包扎松紧度保持适宜, 既达到了止血目的, 又避免血栓形成。采取了弹力绷带加压固定法, 即以穿刺口为中点绷紧皮肤环绕腹股沟到达臀部, 绷带两端留有一定距离, 绷带宽4~5cm, 上置盐袋。 (2) 严密加强了观察股动脉插管处有无渗血, 皮下血肿情况, 伤口敷料的干燥, 局部切口的红肿及有无分泌物情况, 并坚持每日换药, 更换敷料。 (3) 术后对穿刺肢体的颜色、温度、感觉, 及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严密观察。若发现穿刺处肢体疼痛, 肤色苍白或发绀, 肢体发凉,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应考虑动脉血运不良或血栓形成, 若血运不良, 就立即给予保暖或解松包扎, 若疑血栓形成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相应处理。

2.2.2 观察皮肤受压情况

本组患者因采用经肠系膜下动脉持续灌注药物1周, 术侧下肢禁止弯曲, 可患者又因24h持续输入药物, 不能挪动身体, 很易出现堵管等现象, 协助患者更换体位, 每1~2小时按摩受压部位, 保证皮肤完整性。

2.2.3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尤其严密观察每日大便的性质、量及颜色和次数, 定期检查便常规。本组50例均制定了排便情况观察表, 及时填写数据, 为护理提供了可靠依据。术后每小时监测1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待12h病情稳定后停止监测。

2.2.4 用药护理

本组患者因采用经肠系膜下动脉输液泵持续灌注药物1周, 所以严密的观察及其使用至关重要。

2.2.5 饮食护理

对急性期病人采用无蛋白要素饮食, 防止肠道变态反应而加重病情, 严重者禁食, 予以完全胃肠外营养;病情平稳后补充足够热量、无机盐、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 按时就餐, 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生冷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 多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2.2.6 术后心理护理

由于紧张情绪也可造成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 刺激肠蠕动, 增强黏膜分泌, 引起黏膜下层血管发生病变, 发生出血及溃疡。要认真倾听病人诉说, 真切了解病人担心的问题及对治疗护理的要求。并向患者传递现代医学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的信息, 来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 有利于病人的治疗配合。

3 结语

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介入治疗患者制定科学护理流程, 对病人给予采取术前宣教、术后伤口、用药、皮肤、饮食及排便等各方面按部就班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减轻病人痛苦,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治疗费用,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索溃疡性结肠炎介入治疗患者的正确护理方法,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期间, 溃疡性结肠炎预行介入治疗患者50例, 制定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50例患者术后3~5d情绪平稳, 积极地配合治疗。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 金桂云, 申宝忠, 孙刚, 等.溃疡性结肠炎的介入治疗[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4, 20 (3) :251~252.

[2] 李长福, 刘江华.溃疡性结肠炎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全科医学, 2004, 2 (5) :390.

[3] 马俭.溃疡性结肠炎护理[J].中国医疗前岩, 2008, 3 (8) :125~126.

上一篇:论中频感应加热补口设备的优缺点下一篇:虚假民事诉讼之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