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

2022-09-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个相互包容的体系。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容体系, 形成了一定的体系结构。

1 改进“两课”教学模式是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在“两课”教学中, 摒弃“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 采用灵活多样符合时代精神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注意说理与情感的综合运用,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在摆事实, 讲道理的基础上, 关心学生的实际问题, 实现“灌输”基础上的“渗透”, 达到情理交融。在教学手段上, 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多媒体手段, 满足大学生快速而广泛接受信息的需要, 提高课堂教育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注意将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理论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实, 以此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融入到“两课”教学之中, 让大学生努力形成以和为真, 以和为善, 以和为美, 以和为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 科学的方法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键所在

方法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方法源于实践, 反过来它又指导和推动着人们的实践活动。毛泽东曾把完成任务比喻为“过河”, 而把完成任务的方法比喻为过河的“桥”或“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为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所施加教育影响的各种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正确合理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首先, 要把握理论灌输与引导渗透的关系。实践证明, 灌输方式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 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支点, 但要辅之以引导、启发。正如孔子所倡导的:“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那就是引导而不强迫, 鼓励而不压抑, 启发而使其思考。其次, 选择与对象相适应的方法, 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尊重人和人的个性, 强调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与发展, 主张培养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只有充分发挥个性化教育的优势, 才能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3 高效的政工队伍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组织保障

在当前形势下, 按照构建和谐校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优化政工队伍, 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完成培养跨世纪人才历史使命的关键。

第一, 完善和加强现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制要建立分工科学、权责明确的组织体系。加强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体化领导, 建立党、政、工、团各方面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第二, 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人翁作用, 实现全员育人。育人是一项具有政治倾向和道德伦理性的实践活动, 因此任何一个教师, 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 讲授的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 都在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角色。学校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都理应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三, 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之路。由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教育对象和教育载体、教育功能发生了相应地变化,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研究,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党政干部、团干部而言, 除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等以外, 更重要的是从宏观上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 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发生的新变化, 强化工作的服务观、主体观, 探索开展以学生为本, 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适合当前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而言, 就需要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学术研讨、专题调研、专业培训和进修等各种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而且具有运用基本原理具体分析当前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问题的能力。就辅导员、班主任而言, 一方面要优化自身的专业结构, 除传统的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以外, 还要学习法律知识、网络知识等;另一方面要锻炼政策宣讲能力, 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切实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专业学习、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等诸多实际问题。

4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最佳模式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当代大学生, 独生子女多、个性差异大、兴趣爱好多样, 既有很强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追求, 又缺乏相应的自理自律能力, 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也不容乐观。新形势下教育对象的现状与特点, 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这就需要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 又注重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全局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来做, 营造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浓厚文化氛围。就高校本身而言, 不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还要各部门、各处室、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 形成育人合力。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 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摘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事关祖国的发展前途, 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宏伟目标的实现。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新特点, 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全方位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 彭新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8, 1.

[2] 朱雯云.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1.

[3] 刘星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 3.

[4] 路艳美, 郭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2.

[5] 明国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2.

上一篇: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措施探析下一篇:浅谈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