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四宜”

2022-11-24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强调指出, 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发展合作精神”。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 笔者发现孩子们总是“金口难开”。不少同学在课堂之外还相当活泼, 但一到口语交际课, 立马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紧张、局促, 说话吞吞吐吐, 或者就是一个劲地在那里发笑。提高课堂效率, 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课堂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宜“谐”

心理学家认为, 学生课堂主体的失落是造成学生紧张、沉默的主要原因,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因此, 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中, 教师要重视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 精心设计环节, 组织语言, 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要对学生的观点予以充分尊重, 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 积极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要理解学生的不足, 注意采用积极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 多褒扬, 少批评, 以听众、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对话,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于永正老师在《于老师印象记》中, 在课堂导言环节中就像老朋友一样和学生拉起家常, 谈起自己的姓名、年龄, 语言风趣幽默, 还不失时机地鼓励表扬学生, 短短几句话, 切切实实地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消除了学生的心里障碍, 为学生的大胆“说”创造了条件。当然, 教学活动不仅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亦是生生互动的过程, 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 也不能忽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怕被同学嘲笑也是学生们不肯开口说话的一大原因, 而嘲笑他们也反应了学生人际交往上的欠缺, 矫正这种不恰当的行为, 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 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才能使学生真正完全地卸下心理包袱,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2 宜“境”

人际交往, 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情境。课标也指出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主要应该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依托情境, 学生才能激发思维, 言之有物;依托情境, 学生才能有感而发, 吐露真言。口语交际的课堂情境包括谈话情境、表演情境、演说情境、游戏情境、辩论情境等等。口语交际的课堂, 其实就是一个个情境创设的过程, 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创设情境, 也要积极拓展, 引入生活情境;既要善于借助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境, 也可以通过场景布置、角色表演、播放音乐、图片及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等等各种手段, 为学生模拟、呈现一个个贴近生活, 富有感染力的情境, 将学生带入交际氛围, 为学生参加口语交际做好了内容和情绪上的准备, 达到“有话要说, 有话可说”的境界。如教学《爱吃的水果》, 可以围绕交际主题, 设计营业员或果农推销水果、顾客购买水果、小记者采访等情境, 通过不同的角色刺激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交际兴趣, 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交流欲望, 想说、会说, 争着说。

3 宜“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趣味盎然的口语交际课, 才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交流的欲望, 才能使交际成为有主题的思想交流活动, 才能在积极的交流活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因此, 口语交际课堂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如教学《奇妙的图形》, 可以制作动画课件:首先在音乐背景中出现阳光明媚、桃红柳绿的春景图, 吸引学生的目光, 然后出现六个小图形, 最后再点鼠标, 让六个小图形消失, 同时重新出现前面的春景图, 这时候, 让学生找一找画面上都用哪些图形添画了什么。这有趣的课件展示极大地激起学生观察的热情和交流的欲望, 争先恐后地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堂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活跃起来。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新奇、兴奋的积极状态, 教师还要在教法和学法的研究上多下功夫, 吃透教材, 研究学情, 因课择法, 因地制宜, 通过玩一玩, 猜一猜, 演一演, 辩一辩等等多种方式, 使口语交际的课堂成为一个自由、开放、充满魅力的交流平台。

4 宜“实”

口语交际教学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交际, 因此, 口语交际的课堂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交际的过程, 一定要贴近生活, 反应生活, 指导生活。为了达到训练目的, 教师可以以生活为蓝本, 并对其进行综合提炼, 精心改造成交际情境, 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找春天》, 可以将学生带到绿草如茵、花红柳绿的公园里欣赏春天的美景, 寻找春天的足迹, 然后再交流总结所见所闻。再如, 教学《小小导游员》,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风景名胜区的画面, 优美的风光配上导游声情并茂的解说, 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 宛如身临其境。接着, 教师有播放一段只有画面没有解说词的家乡风光图片。这样前后一对比, 学生马上感到, 其实家乡的风景也是如此美丽, 只是遗憾没有和它相配的解说词, 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想为家乡的风景配上解说词的愿望, 于是选景、交流、配解说词, 忙的不亦乐乎。生活是口语交际课的源头活水, 越是贴近生活的话题, 就越能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 使得他们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

总之, 口语交际无所不在, 无时不在。口语交际的课堂应是学生绽放光彩的课堂, 只要教师有心、用心、留心, 就一定能为学生搭建好平台, 开拓出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 在课堂中培养, 在活动中训练, 再走进生活的实践中去, 使学生学会倾听, 表达与交流, 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

摘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开展口语交际教学, 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情感的能力, 以及表达、交往、思维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进行交流与表现的基本素质, 从而有效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课堂,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上一篇:浅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下一篇:浅谈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