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处方合格率较低原因分析

2022-09-12

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所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 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的医疗文书。它是药剂调配、发药的书面依据;也是统计调剂工作量、药品消耗数量及经济金额等的原始资料;发生药疗事故或经济问题时, 又是追查责任、进行处罚的依据[2]。因此处方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等多方面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7~2008年上半年的处方中, 每月随机抽取一定的处方, 共10656张, 平均每月抽取592张, 不包括麻醉处方和精神药品处方。

1.2 方法

以卫生部颁发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和《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为依据, 对所抽查的处方进行评价审核, 主要比照《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处方书写应当符合的规则、第七条药品剂量与数量、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等对处方进行评定, 确定合格与不合格处方, 计算处方合格率。

2 结果

我院处方总合格率为57.26%, 不合格主要涉及通用的书写、剂型不写或剂型不清、规格不写或写得不对、用法用量不全以及涂改不签名项目不全等方面 (见表1) 。其中在药物名称书写方面出现问题最多占到总数的39.02%, 其次是剂型和规格, 分别占到29.73%和25.17%。

3 讨论

3.1 药品名称的规范

《处方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因为中国药品仿制较多, 同一成份生产的厂家也多, 商品名称就更多, 为了更好的规范用药, 国家特别对药品名称做了要求, 但是由于医生以往用药的习惯, 或是通用名称太长 (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粉混悬剂的商品名是棒林就两字) , 书写太麻烦且难记忆, 或是不知道通用名等等情况, 所以我院发生这种情况特别多。为此我们对照国家《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淮南朝阳医院药物通用名手册》, 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通用名。但是本院有药品几千个, 要一时全记住实在是有点难, 因此建议医院学习别院应用计算机规范管理药品通用名称[3], 这样开起处方来既快捷又不会出错, 对提高医院处方合格率会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医院已经采纳并准备上电子处方。

3.2 剂型非常重要但易被忽视

在开处方时医生最容量忽视剂型的书写的, 好多医生认为他们已开了规格和用法了, 一看不就是知道是口服或是针剂了吗?干吗还得加上剂型呢?不是多此一举吗。他们仅仅注意了口服还是注射用了, 没有想口服品种有胶囊有片剂还有缓释控释等剂型, 如果规格都一样的话, 将缓释控释等剂型当作常规剂型使用的话, 其后果有时会是相当危险的, 对针剂也是一样。因而剂型的书写不能少。

3.3 药品规格的改变是出错的最主要原因

许多医生最头疼的或许要算是规格的书写了, 现在医院用的药品大多是通过招标采购, 并且招标发生还是比较频繁, 一招标好多药品生产厂家改了, 规格也都改了, 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又要求写到最小规格, 所以好多医生一时都应付不过来, 导致处方合格率下降, 如果实行电子处方, 药品随时更新, 规格自然不会错, 医生也不必去记规格了, 会大大降低错误的发生。

3.4 用法用量不清影响病人的正确用药

在用法用量上, 多是由于医生对药品的不熟悉而造成的,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外科医生开“诺和灵针30U×3支”, 用法:自用。“诺和灵4支”, 用法:按说明用。《处方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到“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诺和灵针是用于糖尿病病人的, 主要是内分泌科医生指导病人用, 由于用法复杂, 外科医生很难用得好, 也不熟悉, 所以就会发生在处方上写按说明用或自用等现象。对涉及专科用药且是用法复杂的药物应该到专科请专业医生指导用, 别的科室不要用也难以用好。

注:抽查处方总量10656张, 合格率57.26%

3.5 涂改现象也不容怱视

处方涂改经常发生, 这种现象大多是医生行为, 资历老的医生一般都会注意再签名的, 但是年轻医生常常想不起来。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部分是由病人或是收费处进行涂改的, 他们常会因为某种药物本院没有或病人钱不够就直接给划掉了, 为的是减少病人麻烦。有的病人因为家里有某种药物, 或嫌药贵了及钱不够就自行给涂改了。这种现象是不允许发生的, 因为有的药物是要相互配合着吃才能达到疗效的, 如高血压病人常常两到三种药物联合用才能将血压降到正常水平, 如果减少某种药物就不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的范围, 甚至还会发生危险。在这方面, 药师没有能够把好关, 现已要求药师认真的把好关, 不能任意涂改处方, 为病人负责也提高本院的处方合格率。

总之, 要切实提高处方合格率, 第一, 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 认真学习《处方管理办法》, 理解各条的含义, 并且实行考核制度, 使其真正明白处方的正确书写方法。第二, 针对处方中出现量大和严重的现象, 抓重点进行教育, 对有特别严重的错误处方或个人处方合格率极低的医生进行通报批评, 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经济惩罚措施, 以提高处方的合格率。第三, 药剂科要定期不定期的向临床提供药品信息, 将药品的新规格、名称以及新药等信息以纸质形势发给临床科室, 使其及时掌握药品信息的变化。第四, 实行考评制度, 定期评价处方合格率, 具体到每个人, 每月将评价结果公示, 以提醒每位医务人员注意其所开的处方, 处方合格率低又屡次不改正的医生进行批评, 强制参加培训并缴纳一定的培训费用, 培训仍达到合格标准的停止处方权。第五, 推行电子处方, 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以提升处方的合格率。只要医院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处方合格率一定会提高。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处方合格率较低的原因。方法针对本院2007年度和2008年上半年所抽查的10656张处方, 以卫生部颁发新的《处方管理办法》[1]和《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为依据, 评价处方合格与否。结果我院的处方合格率总体上只有57.26%, 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通用名、规格、剂型、用量、涂改不签名等方面。结论我院处方合格率非常低, 主要是临床医生对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未予重视, 处方书写不规范, 应加大对医生处方书定的培训工作和学习通用名目录, 实行计算机联网推行电子处方。

关键词:处方书写,合格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EB/OL].http://www.moh.gov.cn/newshtml/18177.htm.

[2]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2007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药学 (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47.

[3] 徐江红, 李刚, 付芳.应用计算机规范管理药品通用名称[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 27 (6) :829.

上一篇:校园文化软实力视阈下高校教工创意社团的建设研究下一篇:原来英语学习可如“诗歌”一样更美的——英语诗歌教学法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