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博物馆

2023-01-25

第一篇:内蒙古鄂尔多斯博物馆

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讲解稿

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展

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参观《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展厅》,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有近八百年的历史。墙上的这幅画,是成吉思汗行进中的金帐以及成吉思汗对鄂尔多斯的赞美诗句。成吉思汗去世后,在十五世纪中叶,鄂尔多斯部就带着成吉思汗四大宫帐迁徙到了鄂尔多斯,由此,逐步形成了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详细的内容我们会在展厅当中通过四个板块来为您介绍。这边请

首先来看第一板块,成吉思汗看准的故土。

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了大蒙古国,促进了蒙古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这是祭文,是当时文化发展的表现。祭文叫伊金颂,是成吉思汗祭祀的颂词,在鄂尔多斯流行非常广泛。

这是圣旨金牌,刻有八思巴文,八思巴文是元朝国字,对研究元朝文化有珍贵的价值。

这是成吉思汗的宝剑,成吉思汗的马鞍,及弓箭。成吉思汗有着太多的丰功伟绩,我们可以从1162年一直讲到1226年,可我们最不想提及的就是1227年,因为这一年,成吉思汗去世了。成吉思汗去世后,守护奉祀成吉思汗灵帐的部分鄂尔多斯人就留在了宝日陶亥,大量的宫帐也就随之留了下来,宝日陶亥就被冠以鄂尔多斯的称号。 所以,不难理解,鄂尔多斯就是“众多的宫殿”。

成吉思汗与鄂尔多斯有很多的故事,我们着重来看看这幅“成吉

1 思汗在阿尔寨的狩猎图”。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曾多次围猎在阿尔寨。《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随马受伤的地方就在阿尔寨,就是今天的阿尔巴斯山。

这是成吉思汗六次征讨西夏线路图,共历经22年。其中,第六次征讨讲述的就是成吉思汗在今天的鄂尔多斯活动的情况,这一活动在民间有着非常丰富的口碑资料。成吉思汗去世后,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北京,史称大元。接下来,一起走进元朝时期的鄂尔多斯。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于1279年统一全国。

这一组文物展出的是元代黑陶俑,从外观看,有男女侍俑、骑马俑、骆驼俑等,大部分俑的形象为蒙古族人和胡人。从作工看,是比较粗率的,但在技巧和制作方法上,又是有一定的艺术水准的。

这一组展出的元代精品文物。典型代表之一就是铜模具、铜钱模具。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在元代,货币的流通手段是纸币,仅出现少量铸币——铜钱,这就是当时铸造铜钱的铜模具铜钱模具。另外一件代表物是“大元国内铭文画花瓷罐”,出土于准格尔旗布尔陶亥乡,是鄂尔多斯境内首次发现的最早刻有铭文纪年的元代瓷器。

再来看这个沙盘。是蒙元疆域图。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到黑海,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达到3200万

2 平方公里。

再往后,就到了北元。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鄂尔多斯部将成吉思汗四大鄂尔多迁移到了宝日陶亥。这是迁徙的路线图。

这是元代军事用品。铁炮、铁帽。这些青花瓷盘、画花瓷盘是元代手工业发达的一个显照。

这是全体蒙古可汗表,从成吉思汗时期开始,共有37位可汗即汗位。每一位都深得牧民的尊敬。(为您展出的是成吉思汗第十五代孙至北元最后一个可汗)。

到了清朝,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来走进第二板块,清朝时期的鄂尔多斯。1649年,清政府将鄂尔多斯划分为六个旗,设六个扎萨克,合为一个盟,叫做伊克昭盟。到1736年,清政府又增加一个扎萨克旗,就成了现在的七个旗。而现在的东胜区,则是在1907年设立的,当时叫东胜厅,1912年改为县。形成七旗一县。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八旗区。

这是随着各旗区的成立,而产生的扎萨克及盟长印。扎萨克是旗的行政长官,就是旗长。盟是对各旗行使协调和监督的机构。盟的首领为盟长。这种盟旗制度是17世纪30年代开始,清政府在蒙古草原推行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很好的证实了清王朝对蒙古实行的有效统治。六个旗第一次会盟是在伊克昭,就是现在的王爱召,所以被叫做“伊克昭盟”。在这次会议上,钦差大臣宣读了顺治皇帝的圣旨,把鄂尔多斯分为六个旗,任命成吉思汗后裔额磷臣及其同族分别为六个

3 旗的扎萨克,并分别册封了郡主、贝勒、贝子等爵衔。这是详细的扎萨克爵位表。

腰刀、七星宝剑,火药葫芦,是清朝军事装备。拥有这些装备的精兵强将们不仅要听候于扎萨克和盟长的命令,更听候于清朝政府在边疆设立的将军和都统的命令。这些装备体现了清朝军队精良的装备。

这是清代男子的官帽。按照清朝的礼仪:不同等级官员,官帽不同。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红珊瑚,三品用蓝宝石。没有等级的官员,则没有顶珠。

这个大型展柜中的是龙袍、绣花龙袍、无领金丝龙袍。他们是满族公主下嫁时的陪嫁品,是蒙满联姻的真实写照。同时,他也是蒙满与中原文化融合的体现。

这是清朝时期,鄂尔多斯各旗蒙古族妇女头饰。头饰越重,代表家庭越富足。最重的头饰有近30斤。

这边展出的是清朝的生活用具,代表是三彩杯、瓷酒壶,瓷酒壶最早以前是被叫做执壶,到清朝晚期至民国时才被叫做酒壶。当时酒壶以瓷制为主,有少量的金银制,在藏族中甚至有木制酒壶,但是现在很难见到了。他的外形与我们的酥油桶差不多,所以,现在的木制酒壶,是很珍贵的。到现在,就有太多材制的酒壶了,像不锈钢酒壶,玻璃酒壶等等。

景泰蓝铜碗,景泰蓝,是北京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因其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故而得名“景泰蓝”。

4 在清朝,礼节是被高度重视的。典型代表物是鼻烟壶和扳指。鼻烟壶是一种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大小约一立方寸,原料是烟草,将它碾成粉末,再配香料和麝香等药材经过加工,密封发酵,存放数年后才可使用。蒙族之间,相互递鼻烟壶是一种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传统礼节。他同汉人的握手,西方人的拥抱一样,都是常见的见面礼。扳指,我们都比较熟悉,戴在右手的拇指说,象征权势地方。

在鄂尔多斯的发展史上,有一位伟大人物为鄂尔多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就是这位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他曾担任鄂尔多斯的执政理事,为保证边界人民的生活生产安定,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对鄂尔多斯地区的社会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

这幅大型油画是扎萨克一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清朝时期的文化盛极一时。特别是文学创作开始繁荣。由此,就出现了众多的文化名人,代表人物是萨刚彻辰和罗卜桑丹津。萨刚彻辰是乌审旗人,成吉思汗第二十二代孙,编著了《蒙古源流》,是蒙古族史诗性著作之一;罗卜桑丹津,是达拉特旗一位十分博学的喇嘛,由他编著的《蒙古黄金史》,详细记述了蒙古族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共同被称作蒙古经典史学著作。

待补充:

5 清朝时期的鄂尔多斯,宗教文化方面,也有了空前的发展。鎏金转金筒是蒙古族佛教的信仰物,表面刻有六字真言,佛教认为,转金筒转动一周,等于念诵一遍筒上的六字真言,也就是积了功德。

这些都是佛教的相关器物。这一件是喇嘛印,他告诉我们清朝时佛教已经非常盛行,当时喇嘛占到了蒙古人口的22%,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则在于清政府实行的“兴黄教之所以安众蒙古”的政策,这就是当时执政理事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与三世**喇嘛的会面图,时间在1578年。

1583年,鄂尔多斯建立一座寺庙,热西却凌庙,俗称“旧召”。在达拉特旗。

从成吉思汗时期,到元明清,再到现在的革命史,鄂尔多斯人民付出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代表人物是席尼喇嘛和旺丹尼玛,他们领导了著名的独贵龙运动,为鄂尔多斯的解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外一位是准格尔旗的二少爷拉布丹,这是“二少爷招兵油画”。二少爷游走全国不少地方,与进步人士接触,受到革命教育。回到家乡后,招兵买马,建立军队,与封建制度进行斗争,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整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是第一个建立中国共产党党支部, 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地方。代表事件鄂尔多斯革命武装,伊盟事变,代表人物是奇金山和原伊盟盟长沙克都尔扎布。这一部分先为您介绍到这里,详细的内容您可以到鄂尔多斯革命历史馆进行了解。接下来,看看最后一个版块,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

6

这一部分主要向您介绍的是成吉思汗祭祀和鄂尔多斯婚礼。现在看到的是成吉思汗祭祀春季的察汗苏鲁克大典,也叫鲜奶大典。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在成吉思汗陵举行,全世界的蒙古人都会前来祭拜。

这是著名的成吉思汗祭奠,它属于宫廷祭祀,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祭祀,我们叫做“成吉思汗四祭大典”。从这个3D效果图中,可以看到蒙古族人民朝圣和祭拜的场景。祭拜是很有讲究的,由祭文、祭词、祭歌组成。在这个位置,您可以很好的听到祭歌。再来看看祭文,成吉思汗祭文、延安祭文、国民党祭文,现在的祭文表达的不仅是对成吉思汗的虔诚,还有对于家人平平安安的祝福。成吉思汗祭祀在2006年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现在看到的是祭祀禄马风旗的场景。禄马风旗又叫黑幕热,是由苏勒德演变而来的。他是鄂尔多斯蒙古族人的标志。

这边展出的是祭祀用具,有奶桶、扬奶器、大小不等的酥油灯等等。

民间祭祀是成吉思汗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祭祀是敖包祭祀。敖包是锥子的意思,早期的作用是指路标,后来被人们赋予了祭祀的含义,表达人们祈求苍天赐予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一祭祀在鄂尔多斯仍然非常流行。

套马、挤奶、赶马群、剪羊毛等等,展示鄂尔多斯蒙古族的一天,这是当时的生活生产用具。

鄂尔多斯婚礼同成吉思汗祭祀一样已经有近八百年的历史,同样

7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目录。鄂尔多斯婚礼一般举行三天两夜的时间,前来参加婚礼的人们都会纷纷跳起筷子舞、盅碗舞,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婚礼上众多的仪式,也体现出了鄂尔多斯婚礼庄重的一面。有挎弓娶亲、拦门迎亲、求名问更等等。

这是蒙古扬琴,蒙古古筝,鄂尔多斯婚礼上必不可少的乐器。 这是幅大型沙画,讲述的是成吉思汗与两匹银合骏马互相信任,建立功勋的故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故事,特别创作了一首民歌,《圣主的两匹银合骏马》。

这是鄂尔多斯民间乐器,三弦、四胡、马头琴等。相传马头琴是牧民为了纪念死去的小马,在琴上刻上马的名字,故而得名马头琴。

最后为您介绍苏勒德祭祀。苏勒德祭祀是成吉思汗祭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三面大旗就是苏勒德,查干苏勒德,哈日苏勒德,阿拉格苏勒德,汉语简称为黑苏勒德,白苏勒德,花苏勒德,墙上这幅油画就是黑苏勒德在龙年的威猛大祭。表达了人们对长生天、对祖先、对英雄的一种崇拜之情。苏勒德祭祀体现了鄂尔多斯蒙古族部位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精髓之一,让我们将其镌刻在绚丽的文化长河中,奏响辉煌的乐章。

第二篇: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简介

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成立于1998年,1999年9月开馆接待观众。2007年7月新馆落成对外开放,2008年5月实行免费开放。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为国家二级馆,占地面积3.5公顷,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5万平方米。外型以“草原上的巨石,巨石上的文化”为主题,造型恢宏、内涵深邃,新颖独特。该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和多彩的活动,向公众展示了包头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历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精神、对人民大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反映包头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基本陈列有《包头历史文物陈列》、《石破天惊——内蒙古古代岩画陈列》、《藏传佛教唐卡艺术陈列》、《包头古代石刻文物陈列》。专题陈列有《包头燕家梁元代遗址考古成果展》、《走向和谐——包头辉煌六十年大型图片展览》。另有2个机动展厅,用于举办和引进各类临时性展览和特展。

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建馆思路,打造了系列精品。其中,《石破天惊——内蒙古古代岩画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9全国十大文物精品陈列”,《包头历史文物陈列》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评为“2000全区十大文物精品陈列”。被授予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包头市文明单位标兵、大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馆理念,广泛进行文化交流,在诚邀各地博物馆的展览来包办展的同时,积极组织本馆藏品组成特色鲜明的展览赴各地巡回展览,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多达近40个城市,很好地宣传了包头地区久远的历史文化,扩大了包头的影响力。

近年来,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高度重视服务功能的完善,增设了青少年互动区、观众茶歇区、纪念品服务区、残障人士服务设施等,该馆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研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本馆特色的文化旅游纪念品,丰富了服务项目和功能。

自2008年5月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来馆参观者络绎不绝,观众数量逐年增长,2013年观众数量达40余万人次。该馆展览繁多、活动广泛,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第三篇:08年下半年内蒙古博物馆宣教部工作总结

2008年下半年内蒙古博物馆宣教部工作总结 为了集中全面地向国内外展示内蒙古自治区璀璨绚烂的民族文化和宣传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008年7月29日,内蒙古博物馆经过一年的整修,以焕然一新的面貌以及富有凝聚力的团队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了!全体宣教部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不畏困难,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完成了下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据不完全统计,自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开馆时间达到了一百三十多天,到内蒙古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已经超过了万人!内蒙古各类报纸上刊登博物馆活动的文章达到55份,同时,电视、广播、网络播出的节目也达到了10多条。11月份内蒙古博物馆宣教部特刊(报纸)《内蒙古博物馆》也成功发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为了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作为内蒙古博物馆“窗口”的

一、内蒙古博物馆特意邀请专家、学者以讲解员的身份走进展厅,结合文物为观众现场讲解。

1. 内蒙古博物馆邀请了82岁的达斡尔民间艺术家奥登挂老人,在我馆三少民族文物陈列展厅现场为市民传授传统工艺“哈聂卡”的制作。

2. 我国知名蒙古文化学者郭雨桥作为志愿者,在内蒙古博物馆蒙古文物展厅为观众现场讲解了古老而神奇的蒙古包。

3.85岁的老人赵杏花,在内蒙古博物馆《回族、满族、朝鲜族、汉族文物陈列》展厅,结合我馆收藏的民国时期内蒙古城镇汉族女子的三寸小鞋,现场为观众讲述了自己裹脚的经历。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与口弦琴走进内蒙古博物馆。

5. 内蒙古博物馆特邀科尔沁潮尔史诗传承人扎拉森先生以博物馆志愿者身份在博物馆蒙古族文物展厅为观众现场介绍并演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尔沁潮尔史诗。

6. 回民区清真伊兰面点房面点师傅尹丽云女士,结合内蒙古博物馆回族文物陈列现场向观众演示并传授回族传统的油香、馓子和拧麻花的制作工艺。

二、为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博物馆收藏、研究与展示的功能, 内蒙古博物馆专门开设临时展区为收藏爱好者无偿提供一个藏品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先后展出了《温志良先生商标、证件及个人物品收藏展》、《历史的见证—新华社记者白斯古郎六

十、七十年代新闻图片展》、《一个八十年代中学生的藏品——云彩霞个人收藏品火花展》、《时代的见证 甜蜜的回忆—郭阿姨个人收藏品糖纸展》,此类展览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观看,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内蒙古博物馆特意为青少年举办了《欢乐大课堂—大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智力竞赛》,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四期《欢乐大课堂》,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等学校的学生都参与了此项活动,学生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认识了博物馆。与此同时,为了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增长他们的历史及民族文物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内蒙古博物馆开办了汉语、蒙语、英语小讲解员培训班,小讲解员在学期结束后颁发结来已经有30多位小讲解员结业,持证上岗为观众讲解。

四、内蒙古博物馆还为青少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

1. 为纪念第四个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在内蒙古博物馆门前,呼和浩特市二中的学生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搭起了蒙古包,他们通过自己亲手搭建蒙古包,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2. 在《三少民族文物陈列》青少年可以参加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活动—拉杆比赛,学习制作桦树皮工艺品,也可以搭建“介”字房,青少年在参观的同时也可以亲自动手搭建房子,了解房屋的内部结构,体验其中的艰辛与乐趣。

3. 在《日本偶人厅》为了让青少年可以和日本偶人零距离接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制作偶人,感受日本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4. 在《回族、满族、朝鲜族、汉族文物阵列厅》内蒙古博物馆特意仿制了朝鲜族的纺车,青少年在参观的同时还可以自己动手学习纺线。

5. 迎新年,内蒙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特意为小朋友们亲手缝制了木偶,排练了儿童木偶剧表演《马头琴的故事》和《巴拉根仓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能够接受更多的民族知识。

内蒙古博物馆举办的以上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课外生活,而且以内容鲜活、形成新颖、吸引力强等特点,使青少年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这也就真正诠释了“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将记住;让我动手参与,我就会明白。”的博物馆教育理念。

自内蒙古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在馆领导的指导下,宣教部的全体工作人员顺利的完成了08年下半年的工作,我们将在年终总结的基础上,做好更深层次的总结,吸取经验,改正不足,满怀信心的迎接2009年工作的挑战。

内蒙古博物馆宣教部

2009年1月14日

第四篇:鄂尔多斯婚礼

录入时间:2007-10-19 鄂尔多斯婚礼 鄂尔多斯婚礼──这里说的鄂尔多斯婚礼,即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她集鄂尔多斯歌舞、饮食、文化、礼仪、风俗于一体,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它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生活在伊金霍洛旗的蒙古族,大多为达尔扈特部落的后裔,都是直接为元代宫廷服务的卫士歌手的子孙,她们世代相传,较多地保存了当时的文化,所以其独特性与魅力是任何地方的蒙古族婚礼所无法比拟的。如今,来伊金霍洛旗的游人碰巧赶上一家蒙古族的婚礼,或观看模拟鄂尔多斯婚礼的表演,一定会大饱耳福、眼福、口福。鄂尔多斯婚礼有一套独特而严格的程序。

──乘马娶亲

下午申时,新郎家中,宾客盈门,馈赠礼品。主家摆下宴席,请来乐手、歌手,宴请大宾、伴郎、祝颂为首的娶亲代表。宴罢,鼓号一响,已近日募。娶亲的人们来到禄马下面,祭过圣主成吉思汗。此时,披弓挂箭的新郎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勇士被众人簇拥过来。据传,战时娶亲,必佩戴弓箭,一为随时备战,二怕“抢亲”的习俗。新郎翻身上马,充当司仪的祝颂人端起一碗鲜奶,高声吟诵《弓箭赞》《骏马赞》。念了三遍后,一行四人的娶亲队伍策马向新娘家驰去。 ──闭门迎婿

娶亲的队伍刚到新娘家门前,准备就绪的信号就发出了:只见一股烈焰腾空而起。新郎暗松一口气,径直走向房门,不想闪出四位大嫂堵在门口,向娶亲队伍“发难”。祝颂人即刻上阵迎“战”。这场舌战一问一答,妙趣横生。如果男方取胜,女方则收下牛犊红筒,爽快放行。否则,不仅遭受奚落,还要被顶回。

──求名问庚

入夜,开始进行另一个仪式:求名问庚,这是婚礼过程中时间最长的一项内容。鄂尔多斯少女,出嫁时都要另起一个名字,在婚宴上公开。男方祝颂人与手持银盅的新郎跪在地下,千方百计想套出新娘的新名字,女方四位大嫂答非所问,有意刁难。直到最后,新郎把哈达举在手上,把求婚的礼品金银对环摆在哈达上,祝颂人再次求情,大嫂们才生恻隐之心,从怀里取出一条哈达,说出新娘名字,双方互换信物,此时已是黎明时分。

──送亲上路

女方家最盛大的婚宴就要开始了。宴毕,新娘就要出嫁。所以也称“离娘宴”。同时也是新郎的最后一次过关考试。先轮流给宾客叩头敬酒,接受女方家亲戚赠送的衣服佩饰,穿上才可以娶走新娘。进膳时,新郎必须当众掰开一个半生不熟的羊脖子,一般羊脖子里总要塞根红柳棍,以考验新郎的腕力和智力。宴后,新娘就要登程,女友们把新娘团团围住,进行“阻嫁”,男方奋力抢亲。之后,开始装扮新娘。馆头额吉解开新娘的大辫,蘸着碗里的清水,梳得油光净亮,把链垂头饰戴上,意味着少女时代就此结束,今后将以少妇的形象出现。女方送亲的人准备好骑乘,在悠扬的礼赞声中,蒙着红纱的新娘由俩位胞兄牵着,缓缓穿过人群上了红马,向婆家走去。这时,女方宾客唱起了惜别的歌为她送行,直唱得新娘泪如雨下,不时地停马回望。

──迎新拜灶

离婆家不远时,男方派出的人已在野外迎侯多时,就地摆开酒宴为送亲者接风洗尘。趁大家喝酒之际,新郎与祝颂人骑马赶快逃走。按照风俗,跑得慢了帽子就有被抢走的危险。新娘的到来引起一阵暄闹。由新娘家陪送的嫁妆从两堆火中通过,而新娘也要由新郎牵着马从火中穿过。以避邪免灾。新娘步入正厅后,先向灶神三拜九叩,男方祝颂人同时为她吟诵《祭灶词》。然后,依次向婆家主婚人等叩头,并接受赠礼,跪拜完毕,揭去喜帕,新娘方可在众人面前亮相。

──新婚庆典

喜宴摆开,新婚典礼就此开始,第一个招待贵宾的隆重礼仪是献羊背子,等《全羊赞》的吟诵声一落,宾客就可以尽情品尝,开怀畅饮了。同时,新娘开始接受各方亲戚的赠礼,而这些送礼的宾客也会得到一份新郎家的回礼。接下来,新娘与新郎的父母依次向宾客敬酒。在一片歌舞声中,鄂尔多斯婚礼走向了高潮,也走向了尾声。

第五篇: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公司 上海到鄂尔多斯货运公司 直达专线

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公司上海慧佳物流有限公司电话15216687006 ===== ,021-24287665 == ,, 你的一次尝试可做永久的托付,欢迎你来电洽谈业务.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公司上海慧佳运通货物运输是一家集公路、铁路、航空、海运为一体、专业从事长途、短途货物往返运输、专业起重、搬家搬厂、化工危险品运输、包装、专业运输车辆调渡、调车的集团化企业物流公司.

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公司为使您的货物安全及时收发,慧佳配备了大型仓库停车场,采取自备车队与联运车队相结合方式,平安保险全程联保物流公司.拥有各类厢车、顶蓬车、吊机车、平板车及各类合同线车合计1000多辆,创办全国各地大中城市辐射各中小城镇的直达专线130多条,拥有一批专业从事运输服务的技术骨干和专业队伍. 24小时提供"门对门""仓对仓"的优质服务物流公司.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公司发展理念: 创新务实 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

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不仅要技术创新,在产品、市场、管理、体制和观念上也要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去实现物流公司.企业和员工不断挑战自己,制定超越自我目标,永不自满物流公司.我们把至善至美、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也是我们最终发展理念物流公司.

技术理念:日新月异 永远领先

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公司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准,增加企业的技术含量;不断创新自己的运营模式,满足市场及客户的要求,力争自己的影响力永远领先物流公司.

服务理念:客户的需求 用户的满意

我们充分考虑客户的各种需求,把服务延伸到售前,并把"用户的满意"作为衡量我们服务的标准,在尽最大努力来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多种个性化投放模式,将客户的需求变为现实,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双赢!

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公司人才理念:最优秀且最合适的人

我们在人才的选择方面一直以务实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运输部选择的人员不仅是最优秀的人才,也一定是慧佳最适合的人才物流公司.这些人才在促进慧佳发展的同时,慧佳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最适合的发展环境,从而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每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公司个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富有jiqin的环境,是慧佳货运成功的重要因素;所有员工在人格上人人平等,在机会上人人平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倡导简约而真诚的人际关系;高素质的专业团队是慧佳货运才理念的具体体现物流公司.服务宗旨

鄂尔多斯货运服务宗旨“尊客爱货,信誉至上”物流公司.根据贵厂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本着安全、及时、令客户满意为服务目标,

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公司为您量身设计合理的物流运输方案或者开展全面合作,更希望通过我们勤勉尽责的专业化服务与贵厂建立起长期、全面、互惠

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共创美好明天!

上一篇:年轻干部工作压力研究下一篇:努力主题的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