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大学生就业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推行,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20万人左右,2019年预计将达834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高等院校虽然持续关注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过分强调就业率、薪酬福利对就业质量的重要性,对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重视不够。基于此,研究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出发,关注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这不仅有利于丰富就业力相关理论体系,实现就业力研究的本土化,而且有利于深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就业力的认识,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论文综合运用理论演绎、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就业力相关理论、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在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文章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构成等予以概述,并介绍了就业力的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就业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的含义可随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延伸,它是个体获得、保有与适应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力是个体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个人获取、保有和适应工作的能力,主要由自我发展能力、求职应聘能力与职场适应能力这三个核心要素组成。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论文对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力提升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低,求职应聘能力相对较弱,职业适应能力有待提高。这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及就业主体意识不强、高校人才培养观念及模式更新较滞后、就业指导内容、方法及途径单一和实践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有关。基于问题导向原则,研究者希望高校从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出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适应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校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和就业指导活动,实施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指导,提升求职择业能力;拓展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发挥校友会的中介作用,充分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力;就业力提升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就业力相关概念及其理论解释

2.1 大学生就业力概述

2.1.1 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

2.1.2 确定大学生就业力组成的原则

2.1.3 大学生就业力的核心要素

2.2 就业力相关理论解释

2.2.1 马克思论个人职业发展

2.2.2 奈特和约克的USEM就业力模型

2.2.3 霍兰德的职业人格类型理论

2.2.4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理论

第3章 大学生就业力及就业力提升工作的现状与分析

3.1 大学生就业力及就业力提升工作调查

3.1.1 调查对象与工具

3.1.2 调查结果

3.2 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3.2.1 自我发展能力较低

3.2.2 求职应聘能力相对较弱

3.2.3 职业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3.3 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存在困境的成因

3.3.1 人才培养观念及模式更新较滞后

3.3.2 就业指导内容、方法及途径欠丰富

3.3.3 实践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3.3.4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及就业主体意识不强

第4章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路径选择

4.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4.1.1 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4.1.2 实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4.1.3 不断更新专业与课程设置

4.2 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大学生的求职择业能力

4.2.1 建立健全立体化多层次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4.2.2 实施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指导

4.2.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职业指导活动

4.3 拓展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4.3.1 广泛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推行“双师制”

4.3.2 利用校内资源丰富见习实习实训

4.3.3 充分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专业博士论文提纲下一篇:核心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