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问题对国家冲突及不安全感的影响研究——以罗兴亚难民问题为例

2023-03-06

一、罗兴亚难民问题

(一) 罗兴亚难民问题概述

罗兴亚人 (Rohingya people) 又被译为洛兴雅人、罗僧亚人、罗兴伽人, 是缅甸最大的一个穆斯林群体, 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 主要居住在若开邦北部与孟加拉国接壤的貌夺和布帝洞镇区, 因而也被称为“穆斯林若开人”。虽然居住在缅甸境内, 但罗兴亚族并不被缅甸当局承认。缅甸当局将罗兴亚视为来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 并对其实施了残忍的种族清洗。

从1948年独立至今, 对于罗兴亚族的政策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吴努政府当政的议会民主制时期, 政府先后颁布了《缅甸联邦入籍法》和《缅甸联邦选择国籍条例》使得罗兴亚难民入籍, 但因其文化程度较低及官员玩忽职守未及时宣传法令, 导致很多罗兴亚人失去了登记国籍的机会。

第二阶段是军政府时期。在1974年颁布的新宪法中, 罗兴亚族未被列为官方认定的少数民族;1978年3月, 缅甸军政府怀疑罗兴亚人图谋分裂国家, 发起了代号“龙王”的表面上是调查移民但实际上是实施种族清洗军事行动;1982年缅甸军政府制定了《公民身份法案》针对性地通过立法手段剥夺了罗兴亚人的公民身份。苏茂上台后 (1988年-1992年) , 继续了前任的做法。丹瑞政府上台以来 (1992年至今) , 仍然坚决否认罗兴亚族是缅甸的一个民族。2009年1月《缅甸新光报》称, “罗兴亚不是缅甸一百多少数民族的成员。”

除没有公民身份, 不享有应有的权利外, 罗兴亚人还受到各种各样的虐待:他们被征收重税、随意被没收土地、强制拆迁, 就连婚姻自由都受到当地军事管理当局的严重干涉;他们承担劳役、修建公路和军营却没有任何报酬;此外, 罗兴亚妇女还时常受到缅甸边防军的性侵犯。

悲惨的处境导致罗兴亚人大量流亡到周边国家, 如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据统计, 罗兴亚人口约300万, 其中一半左右在国外流亡。

(二) 罗兴亚难民问题原因分析

罗兴亚族的悲惨遭遇由缅甸当局对其实施的种族清洗政策所致, 而缅甸当局之所以如此残忍对待罗兴亚族, 原因如下。

1. 历史原因

英国于1824年至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最终占领了缅甸。出于英国国家利益的考量, 英国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罗兴亚人和其它缅人处于不同管理体制下, 经济和文化上的差距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渐渐拉大, 加上缅甸独立后不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使得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逐步加深。

2. 宗教文化原因

从地理上看, 若开邦位于缅甸的西南部。向西临近孟加拉湾, 东部有若开山脉。地理上相对封闭的环境致使文化宗教上的疏远, 而宗教文化上的疏远就导致民族之间矛盾和摩擦的加剧。在缅甸独立后大力推广其缅族意识的情况下, 罗兴亚族就很难和当地主流的文化相融合。自1952年起, 缅甸政府强令规定缅语为公务语言, 并要求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此外, 佛教被视为缅甸的唯一合法的宗教文化, 政府忽视了缅甸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 还派遣僧侣到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佛教, 引起了国内穆斯林的强烈不满。

3. 政治军事原因

军政府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缅甸独立之初, 国内政局非常动荡, 很多民族都有着独立的愿望。缅甸政府为了实现它的中央集权, 就需要对这些民族有着严格的控制。另外若开邦独特的战略位置也是缅甸军政府对罗兴亚民族进行驱逐和镇压的动因之一。若开位于缅甸西部, 陆地上紧邻孟加拉和印度东北各邦, 海上环抱孟加拉海湾, 其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确保对若开邦的绝对控制, 若开的战略价值才会真正的服务于缅甸军政府。

4. 经济原因

缅甸政府要控制若开丰富的资源。若开邦紧邻孟加拉海湾, 其首府城市实兑拥有天然良港, 海洋资源非常丰富。2006年1月, 韩国大宇国际公司就宣称在缅甸若开邦附近海域发现大型天然气田。若开邦的海产品也是非常丰富的。出于控制若开丰富的资源的愿望, 缅甸政府也希望控制若开。

二、难民问题对国家冲突及不安全感的影响

(一) 难民问题对国家不安全感的影响

罗兴亚300万人口近一半流亡在周边各国, 这些流亡的难民导致周边国家, 特别是孟加拉国陷入安全困境。

1. 经济安全

罗兴亚难民挤占了周边国家的资源, 危及当地人生存。部分周边国家出于国际道义设置难民营救助这些流亡的难民, 然而这些国家的资源、基础设施和福利尚且不能满足本国人民的要求, 数量巨大、滞留时间长的难民无疑进一步加速了资源的消耗, 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负担。另外, 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迫使罗兴亚人从事报酬甚微的工作, 成为周边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出现大大挤占了当地的就业空间, 使得当地居民就业受到威胁。

2. 环境安全

罗兴亚难民造成了周边国家资源、环境的严重破坏。孟加拉政府在南部一个严重退化的代格纳夫山区设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但这里的林木现在却是罗兴亚难民维持生计的物质基础。罗兴亚流浪汉为了生活用柴, 过度砍伐树林, 因此不单当地居民面临环境破坏问题, 动物们也同样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

3. 社会安全

出于生存所迫, 一方面罗兴亚难民从事性工作、走私、贩毒等非法行为以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 部分罗兴亚难民与恐怖组织合作以增强武装力量。这些犯罪行为严重危害周边国家社会安全, 增大了政府的反恐压力。

缅孟边境管理松散, 部分罗兴亚难民便在边境丛林定居下来, 从事非法走私活动, 其走私的物品种类多样, 从中国消费品到金三角的毒品和军火应有尽有;缅孟边境地区的吸毒人数正在急剧上升, 而罗兴亚难民正是毒品交易中重要的中间商角色;部分罗兴亚难民从事性工作, 致使由性传播导致的疾病感染人数不断增加。

(二) 难民问题对国家冲突的影响

流亡的大量罗兴亚难民给孟加拉国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加深了孟加拉国的不安全感, 而孟加拉国的不安全感又进一步导致了国家间冲突的产生和升级。

一方面, 由于罗兴亚难民对孟加拉国经济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威胁, 造成了罗兴亚难民与孟加拉居民间频繁的紧张对峙和冲突。因罗兴亚难民数量庞大, 流动速度快, 其将尽可能利用当地一起资源, 双方对于土地、工作、教育、社会福利和参政权力的争夺极有可能激化彼此之间的敌意, 造成激烈冲突。如上所述, 因为罗兴亚人越是因生活所迫而从事低报酬的工作就越是挤压了当地居民的工作的空间, 这反而又会造成民众之间的对抗和敌意, 顺利成章地加剧了民族之间的冲。

另一方面, 由于罗兴亚难民频繁的犯罪活动及罗兴亚激进组织的恐怖活动对他国社会安全的威胁, 孟加拉国不愿接受罗兴亚人, 而缅甸亦不愿承认罗兴亚人的公民身份, 国家间冲突不断升级。各国都在追剿罗兴亚反政府游击队的过程中发生过军事冲突, 此后双方也都增强了在边境地区军事力量的部署。因为罗兴亚民族无法在任何一个国家受到认可而被认为是国际难民的问题, 所以围绕着其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国民”穿越边境的简单问题, 而这一问题的悬而未决又加深了两国政府之间的互不信任。孟加拉认为罗兴亚问题是缅甸的国家内部事务, 缅甸则会怀疑孟加拉同情罗兴亚难民而提供必要的物资以对抗缅甸军队。

如上所述, 国家不安全感导致了国家间冲突。而反过来, 国家间冲突使得国家边境处于极度动荡的不稳定状态, 甚至有发生战争的危险, 又进一步加深了国家的不安全感。

三、难民问题对国家冲突及不安全感影响的解决

孟加拉国对于罗兴亚问题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政治、社会成本, 但是仍然难以在国家利益和罗兴亚人的人身安全之间取得平衡。与此同时, 如果罗兴亚问题长久以来得不到解决, 那么难民营会成本培育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的温床。这不仅对于孟加拉国而言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对于整个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也是极大的威胁。从现状看, 缅甸和孟加拉国只有在一种合作而非对抗的情况下才能妥善解决罗兴亚问题, 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两国来说都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无论出于政治上安定的需要还是经济上发展需求, 抑或是对于和平稳定的边境环境的强烈需求。总而言之, 这需要缅甸、孟加拉国及联合国三方面的努力。

(一) 缅甸

作为罗兴亚难民问题的制造方, 缅甸政府应该承担起首要责任。首先应该停止对于罗兴亚人残酷的种族清洗, 缓解罗兴亚难民的悲惨处境;其次, 应当立即着手修改国籍法, 确认罗兴亚人的公民身份;最后, 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教、经济和政治政策来改善罗兴亚人的生存状态。

(二) 孟加拉国

一方面, 孟加拉国政府需要同缅甸方面采取相应的合作措施, 采取相对积极的解决策略, 并向缅甸当局施压, 以尽快解决罗兴亚人问题;另一方面, 孟加拉国应拿出积极的态度解决解决罗兴亚难民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外交手段使得解决难民问题的程序常态化,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两国解决罗兴亚问题的协调性, 于此基础之上使得两国的关系进一步发展。此外, 考虑到孟加拉国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和能力, 政府还必须出台有效、合理的政策以解决罗兴亚人在国内的滞留时间问题和思想极端化问题, 预防潜在的边境冲突危机。

(三) 国际组织

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可以提供短期、中期和长期必要的建设资金、专业技术、财政资助和难民定居地布局等援助。当然, 东盟成员国、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南亚地区合作组织也可以与联合国难民署和国际社会联手合作, 共同找出公正合理的解决方式。只有通过相关的国际组织之间的精诚合作, 才能最大化地调动所有资源以解决该地区存在的难民问题。

唯有和平地解决难民问题, 边境地区才能保持稳定和安全, 两国关系才能更加稳固。

摘要:罗兴亚人是缅甸境内最大的一个穆斯林群体, 但由于历史、宗教文化、政治军事及经济等多方面原因, 缅甸当局将其视为孟加拉的非法移民, 并对其实施了残忍的种族清洗, 使得罗兴亚近一半人口流亡在国外。这些流亡的罗兴亚难民严重威胁着周边国家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安全, 同时造成了缅甸与周边国家间紧张冲突。为解决难民问题对国家冲突与不安全感的影响, 缅甸、孟加拉和联合国都应该有所作为。

关键词:罗兴亚难民,国家冲突,国家不安全感

参考文献

[1] 丁丽兴.缅甸与孟加拉国关系中的罗兴亚难民问题——孟加拉国的视角[J].东南亚研究, 2010 (4) .

[2] 王梦平.缅甸罗兴亚族问题简介[J].国际资料信息, 2009 (7) .

上一篇:以火针疗法为主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临床疗效观察下一篇:初孕妇糖尿病与产后糖尿病妇女发病的原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