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术后膀胱痉挛护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目的:探讨核心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量和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试验组为核心温度冲洗液,对照组采用常温冲洗液,观察膀胱痉挛情况及冲洗液用量。结果:试验组膀胱痉挛发生率、痉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膀胱冲洗液量少于对照组(P<0.01)。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腺术后膀胱痉挛护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腺术后膀胱痉挛护理论文 篇1:

护理干预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自04年以来在我院行前列腺手术的168位患者,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探索护理干预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护理干预明显降低前列腺手术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并且对于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的患者,护理干预具备辅助性治疗作用。结论 加强前列腺术后的护理干预对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具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手术 膀胱痉挛 护理干预

[key words]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operation; bladder spasm; nursing intervention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首先手术方式,由于手术创伤、术后留置导尿、造瘘管刺激、术后膀胱冲洗以及术后病人主观焦虑情绪等因素的存在,膀胱痉挛成为前列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膀胱区及尿道口痉挛性疼痛,伴有强烈的尿意感,冲洗液或尿液沿管壁涌出,患者主观感觉痛苦万分。我院泌尿外科自2004起加强了对前列腺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病人整体护理及预防,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4年起,我院泌尿外科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05人,年龄59~91,中位年龄71岁,所有患者均常规行B超、静脉尿路造影、IPSS评分,尿动力学检查、PSA+FPSA检查明确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可疑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中168人行手术治疗,手术率81.95%,手术方式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随机选择70例手术病人作为对照,观察术前护理干预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预防中的作用。70例对照组病人中51人发生膀胱痉挛症状,从中随机选择20人作为对照,常规给予消炎痛栓肛塞,对照组辅助以专科特殊护理及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治疗中的作用。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术前术后行常规护理,健康宣教。

2.2 观察组根据每个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特殊护理,注意术前病人的放松训练,加强与病人的沟通。

2.2.1 加强健康宣教工作针对不同患者性格、文化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宣教材料,做到方式多样,浅显易懂,容易接受,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过程及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深入了解患者的要求,从而收到满意的效果。

2.2.2 加强专科护理 前列腺术后常规行膀胱冲洗,所以应加强冲洗管道的护理,保持冲洗通畅,根据冲洗液颜色调节冲洗速度,避免出血凝结成血块堵塞管道;调节冲洗的温度及速度,我院使用冲洗液温度一般为25~30度,速度随冲洗的颜色随时调整;我院前列腺开放手术使用Foley导尿管气囊压迫腺窝止血,术后第一天导尿管推入膀胱,注水20毫升,前列腺电切采用牵拉止血,术后第一天松开牵拉,避免压迫刺激膀胱颈;每日常规行会阴护理及导管护理;

2.2.3 加强心理护理

精神紧张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留置管上都是膀胱痉挛易发及持续的重要原因,另外,部分特殊患者伴有一定的心理精神疾患,因此加强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可会出现的膀胱痉挛的症状,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使患者不会因此紧张而加重膀胱痉挛发作频率及程度。告诉患者经历手术以后的乐观结果,使患者本身对手术结果充满信心和期待。

3 结果判定

3.1 膀胱痉挛的症状:膀胱区及尿道外口阵发性痉挛疼痛,冲洗液或尿液沿导管壁涌出。

3.2 护理干预明显减少前列腺术后病人膀胱痉挛的发生率,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护理组病人的膀胱痉挛发生率明显降低对照组(χ2=9.619,P<0.01),统计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

3.3 护理干预对于前列腺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的患者具备辅助的治疗作用,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护理组病人膀胱痉挛治疗的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13,P<0.05),护理组病人的膀胱痉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t=9.630,P<0.01),护理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后的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3.258,P<0.01),护理干预对于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的患者具备辅助治疗作用,

3.4 所有数据通过SPSS11.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主要是卡方检验和t检验。

4 讨论

4.1 膀胱痉挛是前列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以膀胱区及尿道口的阵挛性疼痛为主要表现,其发生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长期的前列腺梗阻导致膀胱代偿性肥厚,敏感性增高,顺应性下降,这是发生膀胱痉挛最本质的原因;②前列腺术后需要留置冲洗及引流管道,另外,初期还需要持续膀胱冲洗,这都是造成膀胱痉挛的重要原因;③心理精神因素在很多临床病例中都是存在的,由于长期的进行性排尿困难,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担心术后效果,从而使患者术后过份集中于手术区域,增加了膀胱痉挛发生的概率。

4.2 膀胱痉挛的发生给手术病人主观上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另外,膀胱痉挛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术后患者康复的信心,除此之外,膀胱痉挛还会影响患者术后伤口的愈合,增加了伤口液化和感染的机会。

4.3 护理干预治疗是一种既体现科学性又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综合辅助治疗措施,对于预防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对于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的患者,护理干预也能起到配合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作用,能降低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患者信心,为患者的顺利康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宋波. 膀胱及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12

[2] Puri R, Smaling A, Lloyd SN. How is follow-up after transurethral prostatectomy best performed[J]. BJU Int.1999 Nov;84(7):795~8.

[3] 孙绪杰,李桂云.消炎痛栓直肠用药治疗膀胱痉挛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27

[4] 李俊英,苟凤娟,李霞.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对策[J].华西医学,1997,12(4):506

[5] 孙孝娣,张淑萍.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诱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9,28(12):15

[6] 汪凤梅.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3):1883

作者:金 华

腺术后膀胱痉挛护理论文 篇2:

核心温度冲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核心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量和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试验组为核心温度冲洗液,对照组采用常温冲洗液,观察膀胱痉挛情况及冲洗液用量。结果:试验组膀胱痉挛发生率、痉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膀胱冲洗液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行持续膀胱冲洗患者采用核心温度膀胱冲洗液,可有效减轻膀胱痉挛、术后出血等不良反应。

【关键词】 核心温度; 膀胱冲洗;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膀胱痉挛; 出血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持久等优点是目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外科治疗的“金标准”[1]。膀胱痉挛及术后出血为该术式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冲洗液温度不合适是其中的原因之一[2-4]。为探讨冲洗液温度对膀胱痉挛及术后出血的影响,本试验用不同温度的冲洗液进行持续膀胱冲洗,观察不同温度的冲洗液对膀胱痉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本院因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的患者150例。年龄56~82岁,平均69.5岁,术后根据患者尿道情况留置F 18~F 22三腔导尿管。排除神经源性膀胱病史;血小板数量和凝血酶原时间异常;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及有沟通障碍或不愿配合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年龄、病程、前列腺增生程度、麻醉方式、手术时间、腺体切除体积、术中有无输血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后送患者至病房后,通过术中留置的三腔气囊导尿管。给予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冲洗装置悬挂高度距膀胱平面约70 cm,冲洗速度约90滴/min根据引出尿液的颜色适当调整。控制两组的室温约25℃,试验组通过输液加热器加热,温度为35~37 ℃。对照组温度均保持在25 ℃左右。

1.3 观察指标 膀胱痉挛:包括膀胱痉挛例数、痉挛程度等。临床主要表现,患者呈急性痛苦状,难忍;流出的冲洗液颜色明显加深,转红;膀胱内压力急剧升高,冲洗液不能流入膀胱,甚至出现反流或从尿道口尿管周围溢出;下腹部、会阴部、肛门、尿道坠胀感或急迫性排尿感。

1.4 评价标准 评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把不发生膀胱痉挛记作0分,膀胱痉挛全部症状出现计为10分。具体评分如下:术后出现尿意急迫感为1分,便意急迫感为1分,导尿管周围有尿液外溢为2分,膀胱内压升高导致冲洗不畅为1分,出现反流为2分,膀胱区疼痛为1分,疼痛难忍为2分,累计4分以上为膀胱痉挛。出血量估计:由引流的尿液转为澄清时冲洗总量间接估算。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目前和欧美国家的发病率相仿,已成为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现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观察等待、药物及外科治疗,其中以外科治疗的疗效最为确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術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由于设备的改善,电切水平的提高,其术后的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均明显降低。目前该术式在我国已得到极大普及,并为目前公认外科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5]。为预防感染及防止血块堵塞导尿管,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均需持续膀胱冲洗。冲洗液对膀胱痉挛及出血的影响近年来人员越来越受临床医务所重视,因膀胱痉挛及出血的发生不仅增加临床处理的困难,同时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并增加不必要的医疗开支[6]。问题的焦点在于冲洗液的温度确定。对于冲洗液的温度,以往类似研究中资料显示说法不一。邓小英等[7]认为选择25~29 ℃冲洗液,可有效减少膀胱痉挛发生的次数。解丹等指出将冲洗液加温至(35.50±1.50)℃进行持续膀胱冲洗最为适宜[8]。张俊芳等[9]则认为列腺电切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液温度在30~37 ℃为最佳,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

体热的房室模型将人体划分为处于动态平衡的核心室和外周室。体热主要由核心室产生。核心室包括躯干和头,各部分温度相对一致(温差不超过1℃),体热总量变化时,核心室各部能很快达到平衡。外周室主要是指四肢,各部分温度不一致,不恒定,易受环境影响[10]。人体有一项高度整合的体温调节机制来保障核心体温在相对窄的范围内波动(正常范围36.5~37.5 ℃)。膀胱处于核心室,其温度反映核心温度,和鼻咽部、直肠和食管下段是临床上核心温度监测部位之一。因为膀胱冲洗需用大量的冲洗液并持续进行,冲洗液温度过高或过低,将形成温差及热量交换,造成局部刺激及局部和全身温度的改变。如以直接接近膀胱温度的冲洗液行膀胱冲洗,那么将无明显的热量交换,对局部和全身的温度也无明显的影响。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选取核心温度冲洗液及目前常用的常温冲洗液进行对比试验。

笔者发现试验组膀胱痉挛例数及膀胱痉挛程度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冲洗液与膀胱温度差距较大,当大量低温冲洗液进入膀胱时,会降低膀胱局部的温度,并通过血液循环带走体内深部热量,导致低体温。室温膀胱冲洗液可使病人的体温下降3℃左右[11]。体温降低通过全身的反应及局部的刺激诱发和加重膀胱痉挛。一方面,当体温降低,下丘脑受到冷刺激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运动器官高代谢引起加剧全身术后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血管应激增强、生命体征波动增加,同时也增加术后并发症。冲洗液与体温间的温差过大,引起病人的不适感,加重患者的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诱发膀胱痉挛。另一方面,膀胱黏膜,特别是膀胱三角区黏膜,对温度的刺激极为敏感。冲洗液与体温间的温差过大,加剧冲洗液对膀胱的刺激。并在膀胱逼尿肌本身病变的基础上,与诸如手术创伤、精神因素、尿管球囊对膀胱三角区的压迫刺激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诱发和加重膀胱痉挛。

正常的止血过程依赖血管内皮细胞、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血小板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各成分功能的正常对维持系统正常运作至关重要。止血相关组分运行的最佳温度接近生理体温则37 ℃左右,如:凝血酶的反应速度,在低于最适温度时,温度增加会加快反应速度(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度可加大1~2倍),反之则反应速度减慢。低温可在几个不同的水平上对止血过程产生影响。首先,低温会直接抑制凝血酶原激酶及凝血酶的活性,从而破坏了凝血过程中的级联反应的放大作用,并且其程度与绝对温度正相关。低于35 ℃时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增加,低于33 ℃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也延长,低于30 ℃时,引起血小板减少,延长凝血时间,降低凝血因子I、Ⅱ及Ⅶ的水平,引起DIC及增加血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12]。相关的结论在动物试验得到进一步的证实:Martini WZ在一组动物试验中,给予32.0 ℃的亚低温时,发现猪的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甚至缺乏,凝血酶产生延迟,凝血功能因此受抑制[13]。其次,低温会导致肝、脾等内脏对血小板的滞留作用加强,从而使循环系统中血小板数量下降,这就是所谓的血小板的隔离,而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发挥功能的关键步骤。最后,低温使微循环自律紊乱,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同时细胞膜和肌浆网离子泵活动减弱,血粘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上述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可导致术后出血量增多[14]。事实上,临床上低体温与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一起被称之为“致命三联征”[15]。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时,反应速度则因酶的变性而降低。高体温还会使局部的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加重局部出血。试验组在冲洗液转清下冲洗液用量少于对照组,反映试验组出血量对于对照组要少。

因此,以核心温度冲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行持续膀胱冲洗,能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及减轻痉挛程度,并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较常温冲洗液更安全、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那彦群,孙则禹,叶章群,等.中国泌尿外科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58.

[2]李臻,魏雪卿.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37-138.

[3]贺正红.膀胱及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分析及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5):109-110.

[4]霍桂梅,武冬萍.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7):1904.

[5]任晓,张志国,李龙,等.经尿道电切术与经膀胱摘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9-10.

[6]张军民,高士领.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58-59.

[7]邓小英,邬娜,李利香,等.不同温度膀胱冲洗液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9(2):59-60.

[8]解丹,郑瑾,苏兰若.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34-336.

[9]张俊芳,萧焯敏,黄婉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J].现代护理,2008,14(2):195-196.

[10] Sessler D I.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of mild hypothermia[J].Anesthesiology,2001,95(2):531-543.

[11] Pit M J,Tegelaar R J,Venema P L.Isothermic irrigation during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effects on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blood loss, resection tim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J].Br J Uml,1996,78(1):99-103.

[12] Ao H,Noon J K,Tshiro M,et al.Delayed platelet dysfunction in prolonged induced canine hypothermia[J].Resuscitation,2001,51(1):83-90.

[13] Martini W Z.The effects of hypothermia on fibrinogen metabolism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swine[J].Metabolism,2007,56(2):214-221.

[14] Monga M,Comeaux B,Roberts J A.Effect of irrigating fluid on perioperative temperature regulation during transurethral prostatectomy[J].EurUrol,1996,29(1):26-28.

[15] Haagh W A,Van Pampus E C,Van Zutphen S W,et al.Coagulation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trauma to the skull and brain:a frequent and potentially fatal combination[J].Ned Tijdschr Geneeskd,2006,150(46):2530-2535.

(收稿日期:2013-04-01) (本文編辑:欧丽)

作者:吴妙双 赖小环 刘敏

腺术后膀胱痉挛护理论文 篇3: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收治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前腺增生症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的膀胱痉挛次数和膀胱痉挛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0、6.11,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2,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病人膀胱痉挛的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前列腺电切除术;膀胱痉挛

前列腺增生(BPH)又称良性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患者都属老年人;膀胱痉挛成为TUR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人痛苦较大。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收治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前腺增生症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对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腺增生症患者84例,均为男性;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2.08±10.25)岁;体重45~80kg,平均体重(65.84±11.55)kg;其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3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22例。ASA评分Ⅱ或Ⅲ级,入选的患者均未合并严重心脏、肺器质性病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及合并症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术前均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做好心电图、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各项相关检查,均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术后行予以持续膀胱冲洗、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缺少关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方面的知识,所以很多患者存在顾虑,并且担心术后是否会出现尿失禁等并发症,所以要求责任护士一定要作好耐心仔细的解释工作,并向患者扼要介绍手术的简单过程及优点,让他们了解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方面的知识和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交待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手术麻醉的配合方法。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做好心理疏导,引导患者消除抑郁、焦虑及恐惧等负性心理,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手术,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手术;另外动员家属参与关心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2)术前准备:术前协助做好心肺、血等检查,备好一次性“Y”型冲洗管路、脑外3L贴膜、三腔导尿管、尿袋、补液用等一次性物品,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备血或输血,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戒除烟酒,训练床上大小便。做好术前配血、备皮、皮试等工作,术前晚清洁灌肠,术前禁食10 h,禁水6 h,为手术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1.2.2 提肛肌训练术前及术后第3 d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肌功能锻炼,告知提肛肌训练的目的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并征得同意。护士戴手套,食指涂石蜡油轻轻插入患者肛内,嘱患者深吸气,护士感觉肛门收缩强劲有力为有效收缩,并保持肛门在收缩状态10秒以上。患者掌握正确方法后,嘱每日锻炼3次,每次收缩100次,每遍收紧10-15秒,放松10秒交替进行。

1.2.3加强冲洗管道的护理,保持冲洗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与冲洗液的量,引流量>冲洗量。根据冲洗液颜色调节冲洗速度,引流液颜色红,可加快冲洗速度,同时报告医生,避免出血凝结成血块堵塞管道;冲洗液温度维持在20~30℃为宜。如有血块,则用甘油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抽出血块。TURP采用牵拉止血。术后第1天松开牵拉,避免压迫刺激膀胱颈;每日常规行导管护理。

1.2.4 饮食干预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在术后6 h无恶心呕吐者,可进食流食,在1~2d后如果没有腹胀情况即可恢复正常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造成前列腺窝出血;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饮水每天2500mL以上。

1.2.5 出院指导术后保持大便通畅,术后3 个月内避免提重物、性生活、长途步行、禁烟酒,不骑自行车,免久坐,术后3~ 4 周尽量避免活血药物应用;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平时多饮水以利尿,做好个人卫生,注意保暖,防感冒;注意会阴部清洁,防感染。按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次数和膀胱痉挛时间。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出院前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采用5级评分法,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4分,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四个等级,以非常满意和满意计算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数值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两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膀胱痉挛发生情况比较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膀胱痉挛次数和膀胱痉挛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0、6.11,P<0.05)。

表1 两组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 X±s)

组别 n 膀胱痉挛次数(次/h) 膀胱痉挛时间(h)观察组 42 1.63±0.82 0.78±0.52对照组 42 2.39±0.84 1.62±0.98t 11.50 6.11P <0.05 <0.05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比较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2,P<0.05)。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比较[例(%)]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观察组 42 18(42.86) 21(50.00) 2(4.76) 1(2.38) 66.67对照组 42 10(23.81) 18(42.86) 8(19.05) 6(14.29) 92.86x28.92P<0.053討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金标准”,此术式对病人的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疗效满意等优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是近年来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治疗手段,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虽属微创手术,但术后易发生的膀胱痉挛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收治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前腺增生症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能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病人膀胱痉挛的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这表明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明显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裴小芹.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71-72.

[2] 方银娥.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3):552-554.

作者:夏艳琼

上一篇:经济学观念中职教育论文下一篇:保险业竞争环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