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英语教育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学形式也随之改变,近年来国外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影响到了中国,我国在接受先进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考虑中国教育模式多年来的特点,考虑教育的本土化特征,从而更好地和国外教学模式进行融合。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本土化英语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土化英语教育论文 篇1:

以大学生职业素养为导向的英语教育本土化

[摘要]职业素养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教育应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导向。英语教育兼具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特点,在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具有学科优势。针对高校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过分重视语言基础、以英语国家文化为核心、缺少本土文化输入等与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关的问题,文章着重从树立本土化理念、教学环节本土化和教材本土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 英语教育 本土化

[作者简介]侯冬梅(1979- ),女,河北廊坊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河北 廊坊 06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语本土化与英语教学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132005,课题主持人:侯冬梅)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层次和水平,高校教育理应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导向。本土化是指某一事物为符合本地特定要求而转换的过程,英语教育本土化是在尊重和接纳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以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为目的而实施的一种融合教育。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需求和英语教育问题

1.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社会需求。通过在用人单位和往届优秀毕业生中开展重视程度和满意度调查,康霞等人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分成10个部分:专业知识、英语水平、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团队精神、敬业精神、计算机水平、吃苦耐劳、组织与管理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结果表明,在重视程度上前四位分别是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和英语水平,所占比例是38.2%、29%、12.4%和10.7%;在满意度的排名中,最不满意的是英语水平,不满意度高达62%。职业道德和英语水平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职业道德虽然是职业素养的根本部分,但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评判,英语水平则非常直观可查。

2.英语教育具备大学生职业素养锻造的学科优势。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关键的职业素养锻造阶段。英语水平本身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技能,而英语教育兼具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特点,在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具有学科优势。

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并兼顾民族本土文化保护和传播的大环境下,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英语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细化的要求,高校需要培养的是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工具,并且可以使用这个工具服务于传播民族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并助推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思想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

3.英语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英语教育的初衷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上的对接,学习其先进发展经验。这就决定了英语教育工作者将英语看作一种交流工具,注重信息的输入而非输出,从而忽略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以英语语言和相应的文化为核心,忽略了母语和本土文化影响,甚至认为母语语言和母语文化制约了英语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忘却”母语,盲目追求全英语授课。然而,教育中的文化导向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虽然职业技能比较容易评判,但道德、思想和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的根本,与文化导向息息相关。受教学大纲限制,教师很少传授学生中国特色的英语,导致学生就业后在职场难以做出有效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输出,限制了高校英语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综合培养。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尼日利亚的文学家阿切贝(Achebe)就提出了Englishes的概念,即英语由不同的民族长期使用,受到当地文化影响之后会出现变体。近几年,随着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提高,学习者逐渐对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语音和文化方面加以区分,美国英语在我国的影响力很大,甚至超过了英国英语。随着国际化的发展,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英语”也会应时而生,成为一种新的英语变体。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引进国外第二语言的教学与研究成果,在教育理论和教学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当前的英语教育依然以语言教学为主、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为辅,“标准化”教学限制了学生交际技能的培养。我国在传统英语教学中一直强调语言三要素,即语音、语法和词汇,英语教学主要围绕这三要素开展。为达到英语语言的熟练运用,教师们几乎不进行语言文化背景的输入,英语教学几乎是对英语语言规则的机械式模仿,知识的单向传播违背了基本的语言教学原则。比如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强化记忆英语或者美语的语音;在英语写作方面,教师总是片面地强调学生在语言上的标准化和准确度,在批改作文时,更加注重语法纠错。这些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究欲,扼杀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在进行英语交际方面,教师要求学生摆脱汉语思维的干扰,学生完全按照英语思维来使用英语,而在现实的英语交际过程中,文化是交流的主要内容,母语语言和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二、以大学生职业素养为导向的英语教育本土化对策

1.树立本土化理念,增强职业道德和思想价值观培养。众多跨国公司之所以在我国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原因在于职业道德、思想和行为习惯主要受民族文化影响,这也是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文化建设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文化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育本土化不仅可以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具有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英语人才,还可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增强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感悟。

英语教育本土化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其在对外交际中敬重并有能力完整准确地介绍本土文化。英语是舶来品,英语教育是国际化和本土化交汇的桥梁,保护民族文化独立性必须强调国际化的重要意义。在英语教育本土化中彰显民族文化独立性,不是盲目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创造性地吸收和消化外来的先进理念与方法。英语教育本土化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使他们不盲从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也不强加本土文化和价值观于其他国家,而是相互尊重和学习,促进国与国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达到交融和发展的目的。

2.教学环节本土化,增强职业技能和行为习惯培养。英语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但这也是大学生们比较薄弱的职业技能。我国英语教育体系历来按照英语语言习惯和文化教学,当英语交际失败时,通常第一时间意识到的往往是受母语语言习惯和本土文化的干扰,而非英语文化的不可理解性。英语语言规则当然是英语教学本土化的基础,本土文化首先要遵循英语语言的基本规则,同时也要给本土化的语言留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其构建出表达本土文化特色的语言变体。

高校英语教育本土化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转变跨文化交际观,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本土文化,尝试用英语语言实现本土文化的交际。因此,非常有必要根据英语语言和本土文化的特点,在学生掌握了英语的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之后,通过对照英语国家的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同,增加本土化教学内容。如听力课上,听一些官方的中国时事新闻,扩充一些本土文化中常见词汇和表达方法;口语课上,让学生就日常交际文化、餐饮文化、风俗习惯、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等话题展开讨论;阅读课上,讲授涉及西方文化背景信息时,适时地让学生收集一些同一话题的本土文化信息进行对比和升华;在写作和翻译方面,则有记录日志和翻译本土文化精华之实际需要;在教学环节上,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将本土文化纳入课内外学习和实践,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身边的文化和思想,使其学有所用,弥补传统英语课堂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一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展现出的礼仪、口才、形象等职场必备素质加以点拨,培养其具备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提升对外交际能力,使职业技能得以最优化。

3.教材本土化,增强大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围绕教材开展教与学的,教材在学生职业素养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学内容影响道德、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质量决定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英语教材必须做到正能量、语言正宗、内容广泛、贯通中西并具有时代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材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出现了大批优秀的教材,涉及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化与社会,以及西方思想经典等方面,甚至出现了希腊罗马神话选读等兼具故事性和文学艺术性的内容。这些具有深度文化气息的教材成为学生爱不释手的精神食粮,然而,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依然会有一种想要表达什么却又说不出来的无力感,即无法用英语进行深入交谈。每一位中国人的成长经历中都镌刻着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传统,涉及民俗习惯、历史地理知识、神话故事、经典文学等方方面面,这些构成交际者日常语言输出和交流的重要内容却很难在正规的英语教材和读物中见到。目前能接触到的,多是外国友人游历中国之后做的一些零散记录,他们的语言地道,但对中国的本土文化并不精通,而精通本土文化的中国人写的内容,语言却又大多是“中式英语”,达不到标准化的教材水平。对于当前一些社会现象的地道英语表达,学习者求助于官方英文报纸、新闻和重要会议的领导人发言稿几乎成了唯一的途径。涉及本土文化的教材建设是当前英语教育发展的重点,高校英语教育的一线教师了解动态的教育发展和改革方向,掌握学生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求,可以以他们为主体,以聘请优秀的外国语言专家为辅助,从内容的选择和语言的地道两方面着手,对本土文化精华进行分类、汇总和编纂,使其系统化、标准化,势必会对目前的教材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高校的英语教材应该融入更多当前社会流行的本土文化,探讨流行文化更深层的社会根源,加快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节奏,实现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综合培养,提升大学生中西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以英语语言为媒介发出中国本土文化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康霞,何静.高职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分析报告[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2).

[2]张丽丽.大学英语教学本土化目标的实践与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3]毕妤.基于本土化语境的英语教育转向问题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6).

[4]张羽华.浅谈英语教育的本土化[N].吉林日报,2014-12-02.

[5]裴冠金.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英语学科教学中[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11).

[6]杨梅.核心竞争力视角下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刍议[J].才智,2014(13).

[7]谭明霞.基于岗位群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素养提升[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作者:侯冬梅

本土化英语教育论文 篇2:

慕课及翻转课堂与大学英语教育本土化融合对策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学形式也随之改变,近年来国外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影响到了中国,我国在接受先进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考虑中国教育模式多年来的特点,考虑教育的本土化特征,从而更好地和国外教学模式进行融合。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本土化;融合

一、慕课教学模式

慕课始于2012年,其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广是相当惊人的,当然,这与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是密不可分的。慕课是英文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意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它依托于网络,具有大规模以及开放两大特征。慕课的特点有:涵盖学科广,教学模式新,受众人数多,使用方法简单,互动性强,话题灵活。基于以上诸多优点,加上网络时代信息化的影响,慕课这种授课形式很快被我国各大高校借鉴,很快也被中小学教师接受。目前在coursera上注册的学生中,每8人就有一人来自中国,根据coursera数据显示,中国注册学生从2013年的13万激增到2014年的65万,截止到2015年12月,注册人数已超过100万,主要学习者分布在中国一线城市和教育发达城市。在coursera前十个国家中,中国的学习者表示受益程度最高。种种数据表明,慕课作为全新授课形式,在中国颇受欢迎,并且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诸多思考,在中国知网可检索的论文中,2013年收录的以慕课为主题的论文仅有200余篇,而仅仅截止2015年,其研究成果已达8000余篇,可见慕课在中国的影响力不容小视。慕课的教学形式为,通过网络平台,以公开课的形式向公众开放,教学内容涉及各个学科, 时长仅10分钟左右,用户仅需注册一个账户,便可免费学习资源。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所设置的测试,并且可以获得证书,此证书为一些知名大学所认可,这无疑为更多学生及在职人员提供了上升的空间。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英文表达为flipped classroom,最早由乔纳森博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尝试运用,于2011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前录制教学视频,时长为20分钟左右,学生在上课前自行完成视频学习,并完成分组报告计划书等任务,到课堂上,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探讨分析,答疑解惑,学生互评并且进行总结反思。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而不拘泥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它的优势是大大提高了授课效率,备课效率以及学课效率。不难看出,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很高,因为倘若学生在课前没有对视频内容没有认知,或只是浅显了解,那么在课堂上的活动是无法进行的。我们可以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

三、中国英语本土化教学模式特点

一种语言一旦被另外一个地区采用,就会经受一个再生过程,部分是语言上的再生,部分是文化上的再生。这种再生过程就是本土化过程。对这种语言的教育就是教育本土化过程。以上所提及慕课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都是近年来借助互联网的发展由国外传播到中国,并为中国教育者所借鉴接受。但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中国本土化得教学模式以及多年来沿袭下来的教育传统模式,在接受新的模式的同时,倘若我们不考虑我们中国学生的特点,那么这种教育就是夹生的。中国教育模式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方向注重“深”而非“广”

中国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知识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纵深发展。学生被要求对某一知识点吃透,钻研难题而很少能够借着所学知识扩展到课外、走出课堂。我们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权威的认可,对知识的继承。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学生从小培养出来的学习习惯是做课堂笔记并且进行背诵以加强记忆而非举一反三,这直接导致了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在没有教师授课的视频面前不知所云,或等待教师再为其梳理脉络整理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没有侧重思辨能力

中国学生注重课堂上听从教师,以教育者为中心,不敢挑战权威,不敢发表看法。翻转课堂的流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所观看内容发表观点并进行探讨分析,而这对于没有受过思辨能力训练的学生来说,最多能够陈述出视频内容,很难对此进行有价值的探讨。

(三)教学形式未以受教育者为中心

中国学生向来是课堂上的倾听者而非表达者,中国教师也习惯了“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这与国内教学进程设置以及班额设置有很大关系。我们教学任务一般设置比较紧凑,班级人数一般以50人左右,倘若给予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课堂任务很难完成,因此教师就承担了大部分任务,学生只需记忆理解即可。而到了大学阶段,大学生突然转换角色成为课堂主角,反而不适应角色转变。

以上三个特点概括起来即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广泛背景知识,较强的思辨能力以及主动学习意识,这三点恰恰是慕课和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需求,因此,对于接受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来说,接受慕课翻转课堂不能不说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

然而慕课及翻转课堂在美国能兴起并深入人心是有其深厚的教育基础的,其根本原因是这种授课理念与美国教育理念十分契合。美国教育向来注重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强调交流互动,这些恰恰是慕课及翻转课堂能够生根的土壤。反观中国教育模式,我们注重教师权威,注重遵守课堂纪律,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缺乏适合的土壤。那么,我们须要思索的是:如何更好的将慕课翻转课堂和我们这片土壤融合起来,这期间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

四、慕课及翻转课堂与中国大学英语教育本土化模式的融合

(一)精心选择视频内容为教学依托

虽然英语学科知识点庞杂,但的确有很多无需教师面授同样能达到教学效果的素材,例如英美文化背景的诸多主题,教师可以将譬如美国种族歧视或美国教育制度或英美音乐类型等主题精心录制成10~15分钟的视频供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选择不出现在视频中,配上文字及音乐,这种形式比起课堂上教师面授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还有应试技巧方面的素材,如四级写作要点、新闻听力特点等,或英语语法主题,如前缀后缀、独立主格等。当然我们还要分辨哪些素材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不能一味地依赖视频教学。比如词汇教学、课文讲解都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因为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并且就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课堂讨论,通过教师的启发调动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灵感,刺激学生表达的欲望。总之,我们要严格区分哪些素材适合视频教学,哪些适合课堂教学,而不能借着慕课大潮,任由什么素材都进行翻转。

(二)对学生要进行分级制度

笔者所在院校对学生实施了英语分级制度,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来看,分级之后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教学方法更加细化,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分级利处不少。针对翻转课堂的视频教学,分级制度尤显重要。第一,不同水平的学生所接受的语速不同,词汇量不同。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程度选取相应的难度录制视频。第二,不同水平的学生对英语视频的关注时间长短不同。假设教师在普通班级录制10~15分钟视频,那么在相对成绩较好的班级便可增加一点内容,适当延长一点时长,在程度相对较差的班级内容上可做适当删减并增加趣味性。第三,一般说来,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更加依赖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这样的班级,我们可以设定一个过渡期间,在此期间,先由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观看视频,在视频播放后解答一些困惑。待到学生熟悉这种模式之后,再由学生课下自行观看。由此可见,分级制度的实施对于翻转课堂的顺利进行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教师要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过渡期”

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教师为主的学习模式,也习惯了教师督促,如果突然间从传统课堂教学完全转变为翻转课堂,学生可能会抓不到头绪,不知从何下手,影响学习效果。在这个过渡期,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观看视频的最佳时间,注意力分配,如何记笔记,如何抓住要点,如何回应问题并且如何提出疑问等。一段时间以后,待学生已经熟悉并接受了这种形式之后,教师可逐渐放手,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晓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2]张丽丽.大学英语教学本土化的目标实践与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1).

[3]卫志民.慕课 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2015,(1).

[4]刘君栓.我国英语教育的本土化取向探析[J]. 教学与管理,2012,(1).

作者:曹菲 史磊

本土化英语教育论文 篇3:

浅谈幼儿园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

【摘要】幼儿园英语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兴起,并随着幼儿园分科教学的逐渐式微而被引进的一个教育内容,随着我国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出现了多种价值取向。通过梳理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发展脉络,发现其四种有代表性的价值取向,即教学价值取向、国际化价值取向、社会大众化价值取向和生活化价值取向,同时前三种是属于社会需求取向,而最后一种属于幼儿需要的价值取向。幼儿英语教育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才能有助于幼儿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它三种价值取向的完成。

【关键词】幼儿园 英语教育 价值取向

幼儿园英语教育自上世纪末开始在理论与实践上研究以来,经历了几次研究的高峰,也出现过几次研究的“穷途末路”,这些都是学科研究的必然现象。认真分析幼儿园英语教育研究的起起落落可以发现,历次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兴盛或衰退,都伴随着人们对幼儿英语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通过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几种价值取向的梳理,从中发现其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向进行预测。

一、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教学价值取向

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英语普及化,当时许多有条件的小学开始增设英语课程。那时候的幼儿园由于逐渐打破了分科教学的模式,逐渐走向幼儿园课程设置的自主性,再加上改革开放大潮地冲击,使一些家长和教育者发现了英语的重要性,因此英语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是这时的幼儿英语教育大多是在一些教育机构中进行的,或者在一些大型的国际幼儿园中开设相关课程。英语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作为其中的一门课程而出现,而且由于这时的幼儿园课程仍很大程度上受到分科教学的影响,其教学方法与手段仍较为单一,没有充分融合游戏的组织策略,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与中小学没有太多差异。

此时的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教学价值取向对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内容,许多幼儿园纷纷跟风“赶时髦”,使幼儿园英语教育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场面。这时英语教育的教学价值取向还表现为,只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没有太多地考虑幼儿身心发展对英语的可接受水平,教学方法也以死记硬背或教师单方面灌输为主,英语教师基本也都是由其他教师兼任,教师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幼儿英语学习的效果,也使幼儿英语教学只在一些大城市开展,并未成为全国性的英语学习运动。

二、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国际化价值取向

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许多人开始越来越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认为英语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将来人生发展的必要技能,并在理论界深入开展了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始从理论上探究幼儿学习英语的生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是否完备,是否通过学习与训练可以掌握英语基本能力。但需要澄清的是,这时的英语教育是延续英语教学的教学价值取向,因为时代的变化,给幼儿英语学习赋予另外的一层实用价值,但是其教学价值取向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这时纷纷引进国外先进双语教育理念与方法,并以此来指导我国的“英~汉”双语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这时的幼儿园英语教育基本遵从国际化的大趋势,其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将来适应国际化的交流需要,掌握对外交往的一项技能,这种需求背后的价值取向是国际化的趋势,是为了迎合一部分家长对幼儿将来发展前景的过分担忧。在这种价值取向背景下,我国幼儿园英语教育纷纷聘请外教来园执教,甚至出现某些名为国际化的大型幼儿园基本都是以外教为主要师资力量,所教课程也是从国外引进,所用方法也是国际上认可的。最终结果使我国本土化的幼儿园发展路径被彻底打破,在很长一段时间基本没有本土化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正如陶行知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外国病”一样,觉得国外的东西才是好的。但也应辩证地看待幼儿英语教育的国际化价值取向。通过国际化的取向,使人们展开了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大讨论,使这样一个仅仅将英语作为“一门课”的情况得以逐渐转变。也使幼儿园英语教育在我国更加广泛的地区铺开,推动了英语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并将英语教育的年龄推移到了学龄前儿童。也从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间接地使大众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三、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社会大众化价值取向

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社会大众化价值取向是在英语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逐渐显现出来的。这种价值取向出现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当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在以英语为其中的教学内容之一,并且都有能力接触外界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时候,之前的那种只有少数大型幼儿园才有的英语特色课程优势就已经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就是英语的大众化。因此这时的幼儿园英语教育作为一种必备的社会技能被广泛认可,同时这种价值取向仍与教学价值取向和国际化价值取向有一定的顺承,具体表现为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终身学习特点。终身学习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表现。

在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社会大众化价值取向引导下,无论何种职业、何种家庭经济条件的家长纷纷将幼儿送进英语培训机构或师资较好的双语幼儿园,一时间各种英语培训班和双语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出现了我国英语教育的“繁荣”局面。但是,这种跟风似的英语教学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担忧,英语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加强,使汉语教学效果逐渐被挤压,导致学生汉语能力下降,直接威胁国家的文化安全,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这种价值取向如果没有好的监管和引导,必然导致学生培养规格的扭曲。

四、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生活价值取向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发现,以上三种幼儿园英语教育价值取向均以社会为导向,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生活价值取向是当前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成果,是对幼儿最客观的认识,充分尊重幼儿的自身需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价值。”充分表明幼儿生活经验对其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回归幼儿生活的英语教育体现出幼儿的生活价值与实际经验,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是以儿童为本位的、以实现幼儿的可能生活和现实生活为目的、在儿童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来建构儿童的教育。充分体现出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生活价值取向。

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幼儿英语教育中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教学效果评价等都以幼儿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充分感受生活中的英语,使幼儿充分接触英语的语言美,表现出对英语的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与习惯。

除了上述几种幼儿园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方面,如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及早进行英语教育可以使孩子将来说流利的英语,而这是将来判断孩子是否能够成才的重要判断标准。还有家长是为了补偿自己英语的欠缺,通过自身的经历与体会,片面地从家长的角度认为英语很重要,而且应该提前学习,这往往忽略了英语教学的教育价值。另外一部分就是家长的虚荣心和攀比心造成的,他们往往让孩子在其他人面前进行英语表演,以换取别人对孩子的赞誉,自己脸上也有面子。其实这几种幼儿园英语教育的价值管是普遍存在于家长中的,而且根深蒂固。但从根本上说,都是由于英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国际化和社会化化的影响,与前述的几种价值取向有异曲同工的关系。

在幼儿园英语教育价值取向中,成人的价值选择至关重要。从上述无论何种幼儿园英语教育的价值确立过程来看,成人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更多的暗含着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当这样的价值取向在幼儿园全面实施时,幼儿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习习惯等难以最终养成,必然导致这种价值取向将幼儿园英语教育带上歧途,因为它不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难以在幼儿中形成广泛认同,会使幼儿的童年失去自身的价值。如何彰显英语教育的对幼儿的教育功能值得思考。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意识,是逐渐形成中的人格整体,是客观的存在,既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客体存在,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客体存在。在幼儿园中,要让幼儿从游戏等活动中掌握英语,体现活动性思路,充分展现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就应该将着眼点放在幼儿的生活教育上。充分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避免幼儿英语教育反复记忆、集中教学等情况,而应该充分发挥幼儿无意记忆的优势,潜移默化地掌握英语知识。幼儿园的英语教育不应该从教师出发,也不应该从家长出发来定位其价值取向,而应从儿童出发,为儿童成长服务。对于幼儿来说,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的英语知识经验的获得才是有益发展的经验,从生活化的英语教育中发展学习品质、形成学习习惯,就是对未来生活的最有价值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李佩.幼儿园英语教育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J].毕节学院学报,2012,(05):124.

[2]王善安,杨晓萍.台湾幼儿英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启示[J].当代学前教育,2009,(03):47.

[3]潘景麗.幼儿英语教育的可行性及其策略[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82.

[4]仲伟秀.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04):101.

[5]杨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中的身体问题——五论进化、发展与儿童早期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4,(01):4.

[6]梁斌.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生活价值取向[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55.

作者:袁犀文

上一篇:谈学生管理工作论文下一篇:塞尚静物画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