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花园防水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分析当前海南屋顶花园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发展海南屋顶花园项目,带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起了绿化与美化海南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屋顶花园防水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屋顶花园防水管理论文 篇1:

浅谈钢筋混凝土屋顶花园的建造技术

[摘要]阐述钢筋混凝土屋顶花园的建造原则,从屋顶花园的防水与排水处理、种植屋面的构造层次、构造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 屋顶花园 建造技术

一、屋顶花园的建造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屋顶花园的建造,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绿化设计与结构设计、构造设计、防水设计结合起来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安全性原则。屋顶花园建造后首先应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种植区增加荷载应满足结构设计要求,这是屋顶花园能够建造的前提;其二,屋顶不渗漏是屋顶花园能正常使用的保证;其三,屋顶四周的围护、防雷等安全措施应到位。

(三)适用性原则。屋顶花园不同于露地造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建造时应根据其特点进行设计和施工,特别是应选择适合于屋顶花园建造条件的材料。

(四)美观实用性原则。建造屋顶花园的目的在于既能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存环境,又能给人们提供一定的休闲活动场所,这就要求屋顶花园建造须满足既美观又实用的功能,应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种植形式进行设计与施工。

二、屋面花园的防水与排水处理

(一)防水。防水是屋顶花园安全工作的核心,若防水处理不到位,出现渗漏,将是居室的长期隐患,用户不受益而反受其害。防水应从建筑构造设计、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要建造屋顶花园,须进行二次防水处理。首先,要检查原有的防水性能,封闭出水口,再灌水,进行96小时(4天4夜)的严格闭水试验。闭水试验中,要仔细观察房屋的防水情况。目前国内建筑物屋顶的防水做法多分为柔性防水加刚性防水双道设防,柔性卷材防水是以油毡、玻璃布等纤维卷材和再生橡胶、合成橡胶等为防水胎层,与沥青等粘和剂交替粘合而成的防水层。防水材料主要有改性沥青卷材如SBS防水卷材、APP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片材和防水涂膜等。刚性防水则是在结构楼板上抹一层20-30mm厚防水沙浆或在楼板上再现浇注30-50mm厚细石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放一层间距为150mm×150mm或200mm×200mm的钢筋网,通常采用钢筋以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和楼板产生裂缝。

二次防水的材料,应选择高温不流淌、低温不碎裂、不易老化、防水效果好的材料。施工应避开下雨、下雾天气,屋面未干透也不宜施工。施工方法以热涂效果为佳,热涂材料加温后呈粥状,可渗透至缝隙.屋面的薄弱部分,如出气孔周围、女儿墙周边,应加强处理。

(二)排水。种植屋顶的排水系统较其他平屋面更须完善处理,在种植区下设置畅通的排水系统,为保证屋顶花园排水通畅,将水引至屋面落水孔处。由于种植土层的滞水作用及植物根系的极易堵塞管道,因此应适当增加排水口和增大管径,改善排水口的构造,在种植区内要设置排水层和过滤层,并用土工布设置排水盲沟。各花坛都要有一定数量的排水孔与排水系统连接。周边的排水小沟要能及时分水。夏天、雨季,要及时清除排水沟的落叶、杂物,可在落水管外围设防,以免堵塞落水管。

常规屋面绿化是将种植介质直接堆放在混凝土防水面层上,由于排水不畅,影响绿化和防水。目前,建筑夹层塑料成型板的出现,成功地解决了屋顶绿化防水、排水、荷重的相关技术,并应用于屋顶绿化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筑夹层塑料成型板用于屋顶绿化的施工要点是:先在屋面上做防水层,在防水层上满铺塑料夹层板,支点向上,互相搭接,形成整体。积水从支点空隙间排入水沟,减轻了荷重,也避免了土随水流流淌,堵塞排水孔的现象。

三、种植屋面的构造层次

(一)种植土。如今普遍采用的是以野外可耕作的土壤为基土,再掺以稻壳、麦杆、草类、蛙石、珍珠岩、锯末、灰渣等松散物混合而成种植土。种植土厚度不能少于15厘米,土层太薄,没有蓄水能力,易干透。土层厚度根据植物而定.一般草坪15-20厘米;小灌木30厘米;大灌木50厘米;乔木80厘米以上。

(二)隔离过滤层。设置过滤层以防止种植土随浇灌水和雨水而流失。因此,必须在种植土的底部设置一道防止细小颗粒流失的过滤层。隔离过滤层采用无纺布或玻纤毡,可以透水,又能阻止泥土流失。

(三)蓄水、排水层。在人工合成土、过滤层之下,设置排水、储水和通气层,以利于植物生长、排水层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改善屋顶人工合成土壤的通气状况,其次是储存多余水以利备用。雨水过多时,种植土吸水饱和,多余的水应排出屋面,排水层又可做蓄水层,多余水蓄在排水层内。

(四)保护层。植物根有很强的穿刺能力,特别是树根,年代越久,扎得越深,对防水层造成破坏。常用的保护层有铝合金卷材、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和聚氛乙烯卷材。

(五)隔离层。有时出现耐根穿刺层和防水层不相容的现象,中间加一层隔离层,隔离层采用聚乙烯膜、玻纤布、无纺布或水泥砂浆层。

(六)防水层。种植屋面的防水层不同于其他屋面的防水层,它长期隐蔽在潮湿甚至泡水的环境中,因此,对防水材料有较高的要求.有些材料经受不住长期浸泡,特别是冷胶粘剂粘合的防水卷材,容易脱胶另外,选择防水材料要考虑植物根的穿刺破坏的可能。

(七)保温层。覆土较薄的严寒地区,应考虑保温。一般非寒冷地区,种植土层可代替保温层。

设计种植区构造层次可依地区、气候差别不同设置。多雨的南方不必加保温层,但要做好排水层和排水系统。而干早寒冷的西北地区,不必另设排水层,严寒又多雨的东北,则应考虑保温层和排水层。屋顶种植区与露地相比较,主要的区别是种植条件的变化。在自然大地上生长的植物,根系不会受到土层厚薄的限制,并能吸收土壤的各种养料和水。而屋顶种植区要尽可能地模拟自然土的生态环境,又受到屋顶承重、排水、防水等的限制条件。

四、结语

建筑屋顶不仅仅能为我们遮风蔽雨,其在建筑节能、太阳能的应用、屋顶花园对城市绿地的补偿等方面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了国内外建筑师的关注。将绿化渗透入建筑屋顶空间,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屋顶环境,使屋面的防水、保温、隔热等各项功能都达到要求。是摆在广大建筑设计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韩保,魏崎.屋顶花园(绿化)的种植设计.建设科技,2004 (4).

[2]吴少锋.屋顶花园的荷载取值及排水构造.广东水利水电,2002 (5).

[3]赵鑫.推广屋顶花园的构想.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6).

[4]王君若.屋顶绿化的新概念 建筑夹层塑料成型板.建筑节能,2002(6).

作者:王文栋

屋顶花园防水管理论文 篇2:

海南屋顶花园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浅析

摘 要 分析当前海南屋顶花园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发展海南屋顶花园项目,带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起了绿化与美化海南的作用。

关键词 海南 ;屋顶花园 ;绿化 ;现状 ;对策

Key words Hainan ;roof garden ;afforest ;status ;countermeasure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自然景观逐渐被硬质景观所代替,建筑形式朝着密集化、竖向化发展,建筑用地与居住环境绿化的矛盾越演越烈。尽管国家已经加大对土地绿化的投入,但是水平方向的绿化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需求,于是在屋顶建立屋顶花园、菜园以及绿色阳台等立体绿化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屋顶花园作为城市立体绿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有效地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开辟城市新景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达到居民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等作用。海南省作为“国际旅游岛”,由于种种原因,我省绿色建筑发展十分缓慢,远落后于全国整体水平。2016年8月1日起开始实行绿色建筑全程监管标准,发展屋顶花园势在必行。

1 屋顶花园的定义与起源

屋顶花园(绿化)(Roof Garden)被广泛理解为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等在屋顶、阳台或者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草的统称。它与露地造园和植物造园的最大区别在于把植物种植于人工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之上,种植土壤不与地面土壤相连。在国外屋顶花园还被命名为屋顶绿化、特殊绿化以及建筑空间绿化等。

屋顶花园的概念起源于古巴比伦“空中花园”,至今已有2 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幼发拉底河下游建造的亚述古庙塔被后人称为屋顶花园的发源地。而被人们称为真正屋顶花园的,是公元前6世纪在新巴比伦出现的“空中花园”。19世纪中叶,草皮屋顶被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屋顶种草不仅可以防止屋顶土层的流失,还可以形成温度隔离层。在挪威的南部边境,甚至一些木质结构的建筑都使用草皮屋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屋顶花园逐渐被人淡忘。至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一些公共或私人的屋顶花园才开始建设。近几十年来,德国、日本对屋顶绿化及其相关技术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技术,是世界上屋顶绿化技术水平发展较快的国家[1]。在我国,屋顶花园的研究和公众意识起步较晚,1994年开始在上海,广州等城市陆续出现了在屋顶露台种植花草的现象。

屋顶花园的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它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有效措施。不但能够降温隔热,而且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减少噪音。另外屋顶花园还能营造良好的屋面景观,小方面来说可以陶冶情操,缓解现代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压力;大方面来说,屋顶花园丰富了城市的仰俯景观,建设绿色的、自然的屋面,达到三维空间的全面绿化和改善。

2 发展现状

海南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绿化面积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中位居前列。海南省作为“国际旅游岛”,拥有最适合发展屋顶花园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大环境,屋顶花园乃至整套的立体绿化在海南应该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海南绿化面积占主要地位的是自然綠地,而城市人工绿地率相对较低,城镇绿化总量不足,建筑绿化项目少,发展不均衡。截至2014年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全国2 538项、建筑面积2.92亿m2,我省仅占9项、建筑面积67万m2;全省85 %的市县没有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65 %的市县没有绿色建筑。但不可否认的是,海南绿色建筑仍然只存在于少数高星级酒店,普通居民区建筑仍然采用传统模式。海南绿色建筑、立体绿化的公众意识薄弱,屋顶绿化的意识和概念只存在城市生活小范围人群中,中小城镇缺乏大型绿色建筑,居民基本没有立体绿化和绿色建筑的概念。海南省屋顶花园的发展步伐缓慢,民众接受程度低,施工技术也还在尝试和实践中。屋顶花园在海南基本处于萌芽状态。

3 影响因素

3.1 自然方面

海南省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积温为8 200 ℃,最冷一月温度可达到17-24 ℃,光照率为50 %-60 %,紫外线强。高强度、长时间的光照以及充足的降雨虽然对于植物是非常优越的生存条件,但对于屋顶花园的构建却并非如此。屋顶花园的场地一般都是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遮阴措施以及屋顶植物的选择和养护就需要格外的注意。尤其是考虑到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荷载问题和防水排水问题,建设一个屋顶花园的技术条件要求建筑技术成熟;另一方面,台风的影响要求更高的造园施工技术。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每年都要经历大小的台风不计其数,台风天气对于建筑物的影响很大,而屋顶花园的场地决定了它受到台风影响关键的因素。大风会迅速破坏屋顶花园的植物和景观,屋顶花园使用周期变短。

3.2 社会方面

屋顶花园的发展较慢主要是由于公众意识较为薄弱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屋顶花园营造出的景观精致和休闲雅致的氛围,使它普遍受到中高端酒店和会所的青睐,长而久之,人们形成了固定思维,认为屋顶花园只适用于酒店、会所等建筑中,平常家居并不适用。这种想法成为屋顶花园推广运用的阻力。此外,屋顶花园这种绿化形式还没有成为城市绿化的主流形式,政府扶持的力度较小,也是屋顶花园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之一。

4 对策

虽然在海南发展屋顶花园有着来自社会和自然各个方面的限制,但并非全无应对之策。研究和参照国外一些现代屋顶花园的案例,屋顶花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只要技术成熟,几乎各种地域条件和建筑形式均可以植入屋顶花园乃至立体绿化的做法。结合海南当地自然条件,用科学的施工技术造园,打造出完美的“第五面景观”,营造海南特色的“空中花园”。

4.1 多种立体绿化方式相结合

屋顶花园中每一个要素都与立体绿化息息相关。立体绿化可分为垂吊式、布袋式、PVC管种植槽式、盆栽式、板槽式。只需种植土或者其他软性植物生长载体,搭配钢丝网、种植布袋、种植槽固定在防水墙面上配套适当的滴灌装置,施工简便,周期短;箱体式绿化,在基地以专用箱体培育好指定植物,待长势良好直接运送到现场安装,效果立竿见影[2]。多种立体绿化方式灵活应用,既能快速造景遮阴,又能及时更换转移,有效地避免了屋顶绿化的自然限制。

4.2 选择合适的本地植物

海南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丰富且生长迅速,用于屋顶花园的植物选择多样。选择合适的本地植物造景,不管是公共建筑,还是居民阳台,都能打造出不一样的花园。

4.3 滴灌技术

屋顶花园主要考虑的因素除了屋顶载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防水排水的问题。在屋顶,滴灌是非常优秀的解决方式。学习并引进先进的滴灌技术,对于海南省发展屋顶花园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4.4 政策扶持,合理规划

近年来,海南大力发展低成本绿色建筑技术。开始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实行绿色规范。但是仅大型公众建筑注重建筑绿化、立体绿化是远远不够的,要进一步提高绿化率,建设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就必须让绿色建筑的概念走向千家万户。屋顶花园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政府加大对屋顶花园的关注和扶持政策,就能给屋顶花园的发展更多动力和自由度。对于管理者来说,也可以促进“绿色”、“低碳”等新理念迅速融入社会建设的进程中。

此外,海南省目前屋頂花园发展较为迟缓,参考案例较少,由政府出面制定合理的建设规范和造园指导意见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我省屋顶花园的发展就会变得规范且有条理,同时也给出一个官方的有力指导。

2016年8月1日起海南省政府开始推进“绿色城市”的建设,建立省级绿色建筑全程监管标准,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绿色建筑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过程监管标准的省份。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屋顶花园、立体绿化作为打造绿色城市仰俯景观的主要措施,完全可以作为“绿色城市”建设的主题目标。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有关行业加大对屋顶花园的宣传和投资,屋顶花园不仅仅会走进酒店等中高端场所,而且会走入社区、学校,走入每一个民众的生活,打破人们原有思维,屋顶花园不仅仅是大型公共建筑的屋面景观,也可以是一个小小阳台,一个私人的小天地。

4.5 研究新技术,开发新品种

虽然海南省植物种类众多,但完全适合屋顶花园种植条件的植物并不多。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研发屋顶花园新技术与植物新品种就变得尤为重要。海南不同于国内其他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强烈的日照条件和风力可以成为发展屋顶花园的限制因素。科研单位通过研究新的技术,把海南省的日照资源和风力资源转换成发展屋顶花园的绿色能源,为屋顶花园造景的提供更多的机会。而企业作为社会运作的载体起到有效宣传和推广作用。通过企业的推广可以增加民众对于屋顶花园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提高屋顶花园的公众意识。让民众认识到屋顶花园将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使屋顶花园从酒店等大型公共建筑走入居民社区。

5 结语

屋顶花园的建设不仅仅是城市景观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个人家居美化与绿化生活的必然走向。虽然现在海南省屋顶花园的建设仍然处于尝试初期,但只要有建立屋顶花园和立体绿化城市的目标和计划,积极推进屋顶花园的建设,这个新项目必将给海南的海口与三亚市的建设带来花园城市的美誉。

参考文献

[1] 李树华,殷丽峰. 世界屋顶花园的历史与分类[J]. 中国园林,2005(5):57-61.

[2] 王 庆. 屋顶花园设计与适宜技术[D]. 重庆:重庆大学,2007.

作者:曾晓鹏 李义雄 杨萍

屋顶花园防水管理论文 篇3:

屋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本文简要地对屋顶花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在屋顶花园建设中应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屋顶花园;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Key words:roof garden; economic effect; social benefit; ecological benefit

文献标识码:A

屋顶花园就是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等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花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发掘亚述古庙塔遗迹时,发现该塔三层台面上有种植大树的痕迹。它包括层层叠进并有植物的花台、台阶和顶部的一座庙宇。但真正的屋顶花园则出现在亚述古庙塔后的1500余年,即公元前604~562年建成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今天它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在欧洲国家,尤其在德国、法国相当流行;北美及澳大利亚、挪威、新西兰等国也很热衷;亚洲地区的日本、新加坡等国更是将屋顶花园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并制定了相关法规。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生物多样性的降低,空气质量下降等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全国城市而言,人均拥有公共绿地仅6.49m2,而人均绿地面积不满5m2,绿化率不足30%的城市还为数不少。

1屋顶花园的效益分析

屋顶花园的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经济效益是由它们潜在的社会及环境效益所带来的。

1.1经济效益分析

1.1.1屋顶花园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宜人场所,能够使其所在的建筑物增值。大楼的所有者可以此获取更高的租金。与此类似,酒店的所有者将对建有屋顶花园的建筑,以及能直接通往花园或看得见花园的房间收取更高的费用。对于企业和公司来说,带有屋顶花园的办公大楼不但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还可以吸引能干的职员们留下工作。

1.1.2屋顶花园同样有助于城市区域的更新,特别是在设计时考虑了与其他项目相连接时。办公综合体、会议中心、剧院、购物中心等等,都需要有停车场来保证它们的成功。在停车场上方加建屋顶花园可以增加停车场地及其相连项目的价值,促使游客们在此逗留,并吸引零售商和企业进驻附近项目。

1.1.3屋顶花园还能够使开发商们以更少的花费,来满足地方政府制订的土地利用条例所提出的要求。随着各地的城镇认识到需要缓解建筑的拥挤,并提供开敞空间以使城市更有生气,他们纷纷制订法规条例,要求新建筑必须在附近提供开敞空间。在那些地面土地价格昂贵的地段上,可以使用屋顶花园来满足这个要求。它可以在一定情况下作为增加建筑高度、面积和密度的交换条件。

1.1.4屋顶花园的又一大优越性是其相对较低的能耗,它能够为屋顶提供额外的保温和隔热作用,有助于降低能耗。而且屋顶花园也能够避免防水材料直接暴露在阳光和快速的温度变化之下,有助于减缓它们的老化。

1.2社会效益分析

1.2.1屋顶花园能够使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保持与自然的联系,尤其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地带,它能带给市民以星点的乡村野趣。

1.2.2屋顶花园同样也够起到城市社区发展的作用。公寓楼顶的屋顶花园可以拉近邻里之间彼此的距离。与办公大楼相连的屋顶花园为职员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舒适的交流环境。公共屋顶花园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区功能,作为约会、社交和参加特殊活动的场所。

1.2.3在一些不太拥挤的场地上,屋顶花园还可用于保护有历史或文化重要性地段的原有景观。在这些敏感地带建造一座新建筑时,屋顶花园可以起到掩饰作用;这些建筑甚至可以将绝大部分建于地下,隐藏在屋顶花园之下,从而完全不为人们所察觉。通过保持地段的原有特征,即使增加了新的建筑,也能保持与传统和过去的紧密联系,也可以丰富该地段上的各种活动。

1.3环境效益分析

1.3.1屋顶花园显而易见的有助于美化都市视觉环境。但增加绿色空间所获得的效益不仅仅只是增加视觉的美观。如果屋顶花园的规模较大,它们就能够在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那些高度密集的城市地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滞粉尘等功能从而净化了空气,保证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生存。城市中的空气由于交通和工业而污染严重,但能够用于绿化的土地却很有限,屋顶花园则可以充分利用可用空间进行绿化,从而在保证城市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3.2屋顶花园还有助于调节城市的气候。夏季,市区要比郊区炎热得多;实际上,夜间市区的气温会比郊区高出7°,白天则高出3°。大量的屋顶花园可以使城市的气温下降好几度,并有效地减弱城市中的热岛效应。

1.3.3屋顶花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保水性。当雨水降在水泥铺地和光秃秃的屋顶这些硬质表面上时,大部分的雨水将直接通过雨水管道最终汇入附近的水域。而当大暴雨突发而至时,这些雨水系统的负担将大为加重,有时就会导致洪水泛滥。一场降雨量为1cm左右或更大的倾盆大雨,就足以导致大量的污水溢入雨水管道而涌入临近的水体。作为一种有效的保水系统,屋顶花园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屋顶花园内的土壤可以在长达2个月的时间里保留15%~20%的降水,使这些雨水更为缓慢地释放到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里或蒸发到空气中。如果屋顶花园遍布都市各处,城市中雨水排放系统的负荷就能得到很大的缓解,从而减少洪水泛滥的发生,并显著改善附近水域的水质。

2对屋顶花园建设的建议

通过对屋顶花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分析可以看出屋顶花园在城市的建设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欧美及亚洲各发达国家对屋顶花园建设的重视也同时说明其对环境改造的实用性,尤其是在建筑密度比较大土地利用强度高的中心地区。在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城市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屋顶花园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许多项目的开发中开发建设者仍未认识到屋顶花园的建设对城市环境改善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屋顶花园的建设;许多的开发者为了追求高效益和低成本而省略了屋顶花园建设;而建成以后的屋顶花园的维护费用也让许多开发者取消掉花园项目的建设……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的一些现状对于屋顶花园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2.1在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城市中心区域等地区,可以实施政策性的管理。通过政策的强制制约或奖励等方法促进屋顶花园的建设,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的目的。

2.2应跟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建设。如果是新开发建设的项目,则可以在规划设计要点中直接指定比较严格的屋顶花园建设指标,使项目在规划和建筑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屋顶花园的建设问题;如果是进行旧项目的改造,则应根据不同建筑的现状尤其是建筑的屋顶载荷状况对屋顶花园进行设计和改造。

2.3可以在所有可能建设屋顶花园的场地上进行尽可能的建设。因为少数几处屋顶花园无法形成整体的效果,只有相当数量的屋顶花园才能产生良好的整体生态效应。像地下建筑、办公楼、旅馆宾馆、住宅、桥梁、相连的平台及建筑物的边缘等都可以作为建设屋顶花园可选择的场地。

2.4土壤的使用上应注意屋顶种植的特殊条件。在屋顶上完全应用园田土作为植物生长基质层是不合适的,必须根据特殊的条件和要求对土壤进行改良,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其基质主要包括改良土和超轻量基质两种类型。改良土壤由田园土、排水材料、轻质骨料和肥料混合而成;超轻量基质由表面覆盖层、栽植育成层和排水保水层三部分组成。

2.5植物的选择上也应注意屋顶花园的环境条件限制着植物种类的选择。因为,屋顶上的风力一般较地面强,栽培基质厚度小,所以应选择适应性强、阳性、浅根系、抗风、耐寒、耐旱、易管护的小乔木及灌、花、草、藤类植物;生长快、树型高大的乔木应慎用。所以,在选种与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以乡土植物为主,可酌情引入少量外来种。

3结语

屋顶花园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方法,但仍只应看成一种辅助使用的方法,不能因为屋顶花园技术的进步而盲目减少地面绿化、降低绿地率、增加开发强度,以提高开发的利润率。从根本上来说仍应以地面绿化为主,屋顶绿化为辅,两者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创造出高品质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玉婷,胡永红,张启翔.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研究进展.山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 总151期.

[2] 赵志刚,岳明.城市屋顶花园的建设与效应.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15卷,第15期.

[3] 任裙,杜忠,陶玲,侯培强. 屋顶绿化策略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3月第32卷,第3期.

[4] 董科儿.浅析城市空间的立体绿化.设计.2007

[5] 储艳洁.现代屋顶花园的发展及其对城镇景观设计的影响.艺术百家.2007年第2期,第95期.

作者:刘帅成 贺金明

上一篇:安全用电标志识别论文下一篇:家具设计文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