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计人才教育模式创新论文

2022-04-30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和先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高校要具有国际视野,立足于本土行动,以思想引领设定培养目标,面向渐进式推广制定规划,设置教育管理学生的实体组织,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设计人才教育模式创新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设计人才教育模式创新论文 篇1:

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及培养对策探析

摘要:21世纪是教育和人才的世纪,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趋势。任何一个国家都只有在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过程中,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登上时代的顶峰。以何种方式培养学生已成为我国高校新时期教育工作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均在改变教学体制,逐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但纵观我国高等学校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在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的同时,也加以分析并试图探究使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给予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维;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翟纯纯(1981-),男,江苏六合人,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讲师。(江苏 镇江 212003)

一、问题的提出

加强自主创新,创建创新型的国家,是在综合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世界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创新思维人才的创新教育应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实践活动,面对我国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新科学技术的挑战,高等学校必须由过去培养市场人才的传统模式向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创新型教育模式转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人才已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诉求,也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二、创新思维概念的界定及我国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内涵

创新思维是提高创新能力的特定思维过程,是达到产生新观念的最佳思维状态并使头脑产生新观念的能力最大化,是产生原创的、多样的、精心设计的观念的思考能力,是产生思想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精神活动,是探索行动和思维多样化途径的过程。[1]

创新思维培养与以往的改革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在教育功能上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教育理念,其具体的内涵如下: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弘扬人的创新本性,以学生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发展学生的创新性的一种教育;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实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健全的人格以及民主精神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树立奋斗目标,顽强地去超越自我,不断地追求卓越,成为具备创新思维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三、我国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开始重视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基础扎实稳妥地推进。此外,还把转变教育方式与教学体制作为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把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教育转变为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并重的教育,并培养大学生的双向思维,逐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总之,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已经不断地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融入课堂,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

2.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建设方面稳步推进,已基本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首先是大力加强了重点学科的建设,并以教学带动科研,加强了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其次是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力度,突出创新人才及教育队伍的建设;第三,围绕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推进高校的体制创新。尽管教育体制的创新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高校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型教育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总之,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基本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格局。

3.高校完善实验基地并培养创新思维建设团队

目前许多高校把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来抓,确立产学合作,注重实用性,加强和社会的紧密联系。许多学校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让大学生较早地参加到科技研发和创新活动中去,为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2]与此同时,高校把培养创新型建设团队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来打造,如利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载体,使得一些学生创业公司和众多创新科技参赛作品脱颖而出,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打造大学生创新思维建设团队和大面积的培养创新思维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我国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校体制创新的不足制约了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创新,招生考试制度创新和教学科研体制的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一些旧有的模式还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推动也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没有对创新的教育体制给予足够的保证和推动,而进一步推动教育体制的创新恰恰是推动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关键。

2.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展较为缓慢

当前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还部分停留在以旧有知识为中心的基础上,旧有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蓬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这也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方面也同样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制约,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统治的地位,以致现代信息和传播的技术不能较好地得到运用,无法充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增强研讨科技的兴趣和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3.缺乏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创新思维师资队伍

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教师是否首先具备了创新思维,在于教师育人的观念创新。一些教师在发挥自己教学和科研中的创造性以及提高创新水平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方面还存在欠缺,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还照本宣科、教学方式生硬,与实践生活结合的内容较少。高校的创新科研工作大部分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学生主要还是从事最基础的不涉及核心技术的研究,因此具备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也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关键。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的素质虽然在不断地增强,但新进的高学历者大多缺乏教育经验,使得对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优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我国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对策探析

1.加快高校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证

高校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在转变了教育观念后,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推动切实可行的教育体制的创新。完善高校的体制创新,首先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创造软硬实力;其次是办学体制的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上,在多种办学层面的融合等问题上加大创新的力度;第三是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模式及手段的创新,应建立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的体系,这些体系应该包括:大学生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内容体系、途径与方法体系、管理与评价体系及其具体实施方案。[3]

2.用创新思维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当务之急是用创新思维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彻底扭转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局面。创新活动首先就是对问题的感受能力,树立问题意识。另外,教学内容本身也存在着过时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去着手优化改革:首先是要优化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应该从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两方面去进行;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局限课堂和教材,应该与实践联系起来并运用于实践中去;第三,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这一媒介,立足第一课堂,开展实验、实习活动。在活动中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并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4]

3.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为契机,建设高水平的创新思维教师队伍

依托行业和地方企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进行工程教育改革,探索相关行业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高水平的创新思维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体现行业特色,结合各自学校优势基础、办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定位,制定相关专业的本科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个性化”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科学分析能力、设计制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并制定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措施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

六、结语

创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常青树,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高校最神圣的历史使命。当前,在我国步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如何能够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思维人才,是一项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及实际价值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汤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2]张继生.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4).

[3]杨清涵.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4]王桂云.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今日科苑,2009,(18).

(责任编辑:麻剑飞)

作者:翟纯纯

高校设计人才教育模式创新论文 篇2: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思考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和先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高校要具有国际视野,立足于本土行动,以思想引领设定培养目标,面向渐进式推广制定规划,设置教育管理学生的实体组织,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人才

从2007年实施“质量工程”以来,国家先后资助建设了42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80个工程教育改革集成项目,相应地,各地方政府也纷纷立项资助,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纷纷涌现,一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蓬勃发展。如今部分试点特区培养出了2—3届毕业生。总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做法和成效,反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是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进一步良性发展和逐步推广的前提和基础。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本模式与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高校整合学校优势资源,以研究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为核心,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育人、协同创新等改革,探索教学理念和管理机制等创新,从而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和基地[1]。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可归纳为以下六种:

通才教育模式。将通识教育理念作为大学育人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前期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学习,打牢学科基础;后期构建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2]。

基地培养模式。加强理工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注重数理化及生物学、计算机等理工科基础课程学习,以培养拔尖人才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为宗旨,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置身国际化背景下具有持久竞争力的自然科学领军人才。

学科大类培养模式。对学科类型较为相近专业的学生,前两年按大类培养,后两年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两个或以上专业(或学科)知识和能力,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工科背景的文、法、经、管等领域人才。

专业提高模式。打破按学科逻辑设置课程传统,整体优化系列课程,重组教学内容,设置综合课程,促进学生知识横向联系,提高综合研究和实践能力,懂得并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改进生产,成为某一领域专家。

创业教育模式。培养目标上侧重创业型人才,以创业带动就业;课程设置增加创业内容;培养方式上,设计多样化、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侧重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技能,同时创设一定的创业环境[3]。

经过6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确立本科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目标。绝大多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都秉承精英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基本理念的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更加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创造,更加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努力造就领袖人才、杰出人才、行业中坚和领军人物等[4]。

二是以新的学习理念为指引,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强调寓教于研,给予“教学的学术”地位,教学科研互促共进,从学科体系动态发展中寻找本科教学与科研的新生长点;从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高度培养本科生扎实的理论功底;从学生获得更大发展角度提升其学科素质;坚持课程内容体系发展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生共同讨论本学科不确定性内容、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的趋势、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5];进行小班授课,改变单一讲授模式,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促进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养成[6]。

三是增强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作为基本途径,不仅让学生参与到本科科研创新项目中,而且组织他们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大提高科研认知及水平。

四是提高本科生专业实践及动手能力。形成课内外结合,包括社会实践、实验教学、生产实习、创新实践、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等立体网状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一些 “985工程”高校实验班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实验占80%以上,并与企业、用人单位结合建设了条件优良、综合化较高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五是培养本科生国际视野及交流能力。如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联合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实施国内外人才培养深层次合作等;聘请国际知名学者讲学或授课,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营造国际化与多元文化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接触国际学术动态、与学术大师交流机会等。

六是提升本科生多学科知识文化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都确立了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改革思路,强调通识教育。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早在2007年之前,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等就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有益尝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它们为榜样,尽管成效明显,但也日渐暴露一些弊端。

一是缺乏特色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实验区学生,管理者和教师大多教导他们如何成为才能出众的行业精英,至于成为“什么理想信念”支撑的人才引导较少,更缺少相关课程对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进行教育。

二是简化为单一性的实验基地建设。普遍认为,实验室出人才,实验基地锻炼人才。潜意识中只要把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好了,就能培养出研究型人才,就能提高创新能力。大多以培养自然科学方面人才为目标的学校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等同为实验室实验基地建设,重在提供实验平台和条件。

三是拘泥于某一学科特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多以优势学科专业为支撑,建设过程中,虽要求其他学科专业合作,多数仍本着把优势学科做得更优、把强势专业办得更强的想法,积极为本学科专业发展谋利益。有的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将校内外更多资源整合到该学科专业,使这一学科专业成为校内真正的“贵族”特区。

四是局限于少数学生专门培养。根据精英人才培养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班较少;每班人数不多,一般20—30人,以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教学形式多为研讨、实验、实践等,适合小班教学,不宜扩大规模。目前实验区仅适于少数学生专门训练和培养,积累的经验难以铺开推广。

五是缺少专业学习的具体化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都采用推迟本科生介入专业学习的做法,让学生大量选修多学科课程,以夯实宽厚、广博的综合性知识素养基础。然而,究竟什么时间学习专业为宜、学习多少专业知识技能为好,并没有一个相对科学的论证和尺度。

六是缺少通识课程考核要求。实验区强调学生基础宽厚、知识面广,规定自然科学类本科生须选修一定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人文社科类本科生须选修一定的自然科学类课程。虽然对课程门数和学分进行限制,但大多对学习效果没有明确要求,不少学生仍最关注课程是否好通过、教师讲得是否有趣等,有的甚至把通识课程当作一种娱乐和调节,大大降低了学习要求和效果。

出现以上问题,原因很多。从培养主体来审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急功近利思想膨胀。争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虽是为人才长远发展打基础,但为了四年后可以看到具体成果,在立竿见影、拔苗助长上下功夫,而忽视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滞后效应。

二是培养目标定位较窄。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都把人才培养目标瞄向“派上大用场”、“发挥大作用”的精英人才培养,具体化为某一职业或行业精英。为使职业或行业的特点能够在本科人才身上显现,标明其可视的有用性,学校不得不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三是培养规划囿于试验。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多依托申请到的项目进行建设,整体规划仍是对人才培养特区的设计,基本没考虑试验成功后如何将这些做法在全校乃至全国同类院校推广,所以目前“一对一”式小班试验的许多有效方法只能在学校特区、学科重镇中发挥作用,对于学校广大师生来说只能是“镜中月”、“雾中花”,改革成果很难惠及他们。

四是培养平台过于分散。由于是整合资源,试点办班,大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中没有建立像北大、浙大那样的实体学院和组织,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负责教师(多为兼职),仅挂靠某一学院。实验区学生虽组成班级,但散宿于原来寝室,专业学习时又多分方向学习,可谓离多聚少,共同交流和探讨欠缺。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思路及策略

巩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成果,规避已经产生并日趋扩大的问题,推进这一意义深远的建设,需要重新审视现行人才培养方案,树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立足思想引领设定培养目标,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设置教育管理学生的组织,用德才兼备的高标准重点培养学生未来自主发展能力,努力使广大师生共享改革成果。

1.树立为国家育才的本土化理念

鸦片战争以来,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探索中,我国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对西方文化及其观念由学习、借鉴渐变为盲从。21世纪以来,很多事业发展更是言必称“欧美”,然后再效仿之。在这一洪流中,高等教育也不例外。目前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对精英人才淡化思想教育、重看数量产出的表现,就是危险信号。杨振宁先生曾说:“中国大学一个根本任务是要唤起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自觉”。[7]作为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凝练本土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树立为国家、为民族育才的坚定志向,并将此理念和志向内化为本科生远大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在精英教育中不迷失方向,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2.立足于思想引领设定培养目标

作为社会精英群体的主体,大学生应具有丰富而先进的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选择大学生中的精英进行培养,这些“精英之精英”更应具备较为成熟的先进思想。有了超越一般人之上的正确思想,精英人才才能更具创新性,才能以思想及成就引领社会前进。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制订培养目标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试验田,应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强化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主的教育教学改革,要跳出狭窄的专业和行业的视野,将培养正确、先进的思想置于人才培养首位,使培养出来的未来精英人才能够指引自己在相应的专业或行业领域为祖国乃至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3.面向渐进式推广制定培养规划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最终在高校开辟几个永久性的试验特区,而是为了能够将人才培养实验区取得经验进行扩大推广,让更多师生尤其本科生从中受益。为此,高校要以此为契机,探索易于推广、遵循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方法[8]。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过程中,要面向未来的经验推广和受众扩大,制定出合理布局资源、充分利用师资的人才培养规划,既利于实验区培养出高素质学生,也便于其他教师一边观察、一边学习和借鉴、运用,使更多学生得益。

4.设置教育管理学生的实体组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的大学生大多经过入校后遴选进入新组织、失去原组织的过程,而依附的新组织非实体化,使得他们处于“托身无处”的尴尬境地。为增强学生归属感,在稳固的团体中培养他们生存能力、交流能力、竞争能力、相处能力等,亟需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立教育管理的实体组织,以容纳他们共同学习生活,组织开展研究和活动,指导他们的行为规范和专业提高,观察他们的变化和成长。

5.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据2009年OECD与科技部联合发表的《中国创新政策述评》指出:“中国现行教育体系是以被动学习和基于应试能力为导向的。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考、创造力及创业能力培养。” [9]杨福家院士在比较清华与哈佛学生时表示,“从考试成绩看,清华大学学生的水准的确比美国哈佛大学学生的水准高,但在个人创造性、知识广度等方面却并非如此。”[10]为扭转这一局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活动、自主评价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和管理者要做好指导、指点、指引角色,鼓励学生用功读书、潜心做事,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使他们经过四年的学习后,能够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发展才能的社会杰出人才。

6.完善以制度与政策为关键的支持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成效的显现需要较长的时间,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的总结和升华更需要一个过

程,创新实验区建设需要不断探索,不可急功近利。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改革创新方面突破传统的管理框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组织、考试方式等方面要在遵循学校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实验区建设的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学生认知、创新、成才为目标,积极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创新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为创新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保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 2007(1).

[2] 马廷奇. 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J]. 高等教育研究,2009(4).

[3] 王平祥,唐铁军等.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0(5).

[4] 潘懋元.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两个方向[J]. 理工高教研究,2002(1).

[5] 赵莉,马继刚. 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6] 陈遇春,王国栋. 我国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1(6).

[7]徐大发. 大学培养“利己者”凸显理想教育缺失[EB/OL].(2012-05-04),http://guancha.gmw.cn/2012-05/04/ content_4086659.htm.

[8] 雅斯贝尔斯. 大学的理念[M]. 邱立波译.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48.

[9] 潘艺林.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与路径思索[J]. 中国高等教育,2009(23).

[10] 杨菊仙.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路径和发展策略[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项目来源:湖北省教育厅教改资助项目“农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09138)]

[责任编辑:吴芳和]

作者:王平祥

高校设计人才教育模式创新论文 篇3: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重点,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协同创新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通过协同创新,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重塑价值理念,推动高校内部改革,加强自身创新能力,营造自由创新氛围,加强平台建设,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协同创新;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已成为了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仍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为主,创新驱动能力较弱,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深度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而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功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已成为我国高校内涵式发展和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国内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内涵式发展为理念,从协同创新视角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根源

1. 钱学森之问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

2006年,在中南海教育座谈会上,科学界泰斗钱学森提出了教育界的忧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钱学森之问。2009年钱学森逝世之后,安徽11位高校教授联合向教育部长和全国教育界发出公开信直面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为中国教育界留下了一个艰深的问题,引发了国内教育界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和探索。

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开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然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却陷入了困境。首先,高校人才培养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创新型人才匮乏,高校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其次,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师生比严重失调,加上落后的评价体系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培养投入精力不够;再次,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思维僵化,创新思维不足,加上社会上功利主义思想盛行,学习目的出现偏差,学风、校风受到干扰,学生学习和研究意愿大幅度降低,创新动力和激励机制缺失;最后,高校管理官僚化、科研浮躁、学术腐败、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不断出现,高校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的内外环境都有恶化的趋势等等。

2. 困境的根源思考

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的背后既有深刻的文化因素,也有许多社会现实的原因。首先,创新需要理性逻辑和精确求证,需要“打破”原有的旧规则,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强调平衡和协调,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强调集体意志,抑制个体发展和意志自由,而长期的“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等思想导致创新活动的目标仅仅处于从属地位,个性的发挥受到明显抑制,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动力大大减少。其次,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的文化冲突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教育理念出现偏差,教育价值取向迷失,功利主义思想盛行,国内基础教育问题重重,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教师和学生缺乏创新的土壤,物质和名望的驱动致使他们无心创新实践。最后,国内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发展模式导致资源分散,严重制约了高校创新实践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扩招以来,外延式发展效果明显,学生人数和学校规模大幅度增加,高校重复投入和建设、无序发展等趋势明显,由于“小部门”思想导致教育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部门条块分割,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封闭性严重,创新实践进展缓慢。

二、协同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直面钱学森之问,要解决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需要从教育思想与理念、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以及高校管理制度和体制等方面着手,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要按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去发展高等教育,其二是要建立创新人才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和价值的机制。要实现这一点,必须用创新理念指导高校办学,整合高校内外创新资源,建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 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理论源于协同学理论,强调创新主体的互动联结。彼得·葛洛将协同创新理论定义为:“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根据彼得的定义和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协同创新理解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各创新主体突破壁垒,相互合作和配合,整合和汇聚资源和创新要素,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激发创新要素活力以获取外部效应。协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人、财、物、技术的深度整合,是沟通、合作、融合、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协同是手段,创新是目的。高校的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科学技术进步为核心,通过高校内部各部门或各主体、高校之间及高校与其他部门(如政府、企业、其他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用户等)主体之间以实现一定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为目的,投入各自优势资源,进行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的过程。高校协同创新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内部协同创新主要是指高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实现整合,共同创新,实现思想、技能、技术的分享,实现创新目的,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外部协同创新主要指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

2. 协同创新机制缺失限制了创新人才培养

从我国高校的发展实践来看,在高校内部,各部门、各学科、各专业以及科研与教学之间都有着明显的界限,条块分割明显,各部分之间的协作少,资源分散,没有形成相互支撑渗透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知识视野狭窄,无法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实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与其他科研院所、政府、产业等部门的联系较少,虽有部分专业在生产实践环节等方面有所涉及,但合作层次较低,学生参与应用性科学研究环节缺失,这都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3. 协同创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创新人才除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全面的知识体系和自由独立的个性,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实践能力。高等教育应在这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社会文化潮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阶段,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资源和创新要素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高校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才能形成积极的外部效应。就高校内部而言,通过协同合作,形成创新人才的专业知识基础,使之富有特色的人文气质;就高校外部而言,通过协同创新,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整合校外各项资源为学生创新实践服务。通过校内校外的协同创新,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重塑教育价值理念

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其“创新”性。就共性而言,应该具有对人类、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及创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拥有国际视野和宽广胸怀,高尚的人格和职业操守;就个性而言,应根据高校的特色、优势、传统和定位,确定个性化目标。为实现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勇于探索的现代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广大高校应该重塑教育价值理念,倡导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高度结合。受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物质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学习动机和方向功利化趋势严重。在这一方面,高校应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其文化底蕴及对人类价值取向的认同,在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同时实现自我。

2. 推动高校内部改革,协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高校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必须改变内部人才培养和科研资源分散封闭、运行效率低下的局面,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动和深化高校内部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由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型;确立高校独立办学的思想,明确高校的法人地位,减少行政干预;建立开放性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内部院系的协同发展,鼓励各种思想、流派的交流和辨析,在碰撞中得以提升;建立科学合理有益于创新活动的评价与监督制度,加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

3. 增强师生自主性,共同营造自由创新环境

当前高校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禁锢现象严重,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给予其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考核应更多关注其对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方面的积极因素,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安排要更有弹性,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为教师的校内外实践提供便利。学生方面,应精心设计培养计划,压缩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增加培养个人素质的实践教学课程,鼓励学生更多地质疑,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专题讲座、交流讨论等方式增强知识积累,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要整合各种要素,为师生搭建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4.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人才培养以传授系统和完整性的知识为特征,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掌握应用性和实用性知识。在这方面,高校应积极搭建各种创新平台,探索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要根据高校的实践情况和创新活动的性质进行选择,可采用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和国际合作协同。除此之外,如“大师——梯队”“产业——技术”等新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志新.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思考[J].职业教育,2013(01).

[2]雷卫平.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3]任喜峰.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07).

[4]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07).

[5]熊励,等.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

[6]赵英.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有效推进的必然路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作者:喻江平 王思明

上一篇:目前体育老师激励现状探讨论文下一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网络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