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实践拓展探讨论文

2022-04-23

语文学科在小学教育板块中占据很大比重,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不仅能够充分地提高学习者的文学素质,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文字驾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才能培养优秀人才。一、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教学工作的积极意义(1)促进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语文阅读实践拓展探讨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阅读实践拓展探讨论文 篇1:

高中语文阅读拓展教学实践探讨

摘 要: 学生在高中阶段开始接触各种文体,阅读水平进入飞速发展时期。运用科学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尤其是拓展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拓展阅读指学生运用多元化阅读途径,从课本出发阅读更多文章,深入挖掘文章思想内涵,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汲取文章中蕴含的知识和思想的阅读方式。在时间有限的语文课堂中,如何满足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作者通过实例对高中语文阅读拓展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拓展 时间探讨

在新课标改革要求下,开放性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重要手段,而拓展性阅读是开放性学习的必然途径。通过此途径,学生能对阅读过的文章有所感悟,汲取更多知识和思想,有助于思维性和正确审美价值观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一旦形成拓展性阅读,学生就能在此后学习生活中自主选择文献,获得需要的信息。这对学生自我完善和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丰富阅读内容背景,形象化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不满足于禁锢于纸上的阅读,视频阅读成为一种新兴阅读手段。融合多种信息传播手段,使人们在听、说、视中尽情地阅读,使阅读变成一种享受。

视频阅读最大的优点是将枯燥无味的阅读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精彩的画面、或唯美或壮丽的音效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阅读完且记住纸上枯燥的文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手段完成教学。

如华东师大版高一课文《阿房宫赋》,学生可能很容易理解此篇古文的书面意思,但对文章表达的警醒唐朝统治者的内涵和发出这样呼声的时代背景、诗人的生平就缺乏理解。为了弥补此项缺陷,教师通过课余时间,向学生播放《百家讲坛》中讲说杜牧的一节。这段视频从当时大时代背景到诗人的生平履历都有详细解说,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对此文的理解,增加相应的历史知识。

二、成立读书交流会,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读书会是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思想碰撞的好形式。每个班级的同学根据共同兴趣爱好组织小的读书会,每组八到十人为宜。读书会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推荐活动。活动分为申报阶段和演讲阶段,申报阶段要求学生上交一篇读书笔记,简要概括内容,阐述自己的阅读感受、感受和推荐理由,并对这些读书笔记进行评选,将优秀的文章在班级内传阅。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书本内容的概括能力,促使学生从对书本内容的表面阅读向思想情感挖掘的深入阅读发展。第二阶段是演讲阶段,要求每个小读书会从获奖者中选出代表,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进行演讲。这一阶段不仅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把握书本内容,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感染力。另外,读书会通过读书交流形式,使学生迅速接触到大量书籍,充分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

三、从教材入手,拓展阅读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拓展教学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拓展性教学不能脱离学习本源,要以教材为本,将课外阅读与教材紧密结合、相互呼应,用更完善的体系和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反思。如在《合欢树》一文中,学生可能无法明白作者为什么对母亲有如此深的愧疚,对作者一生中的艰难经历和瘫痪之后的心理、绝望了解得并不深。这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从《我与地坛》中清楚地感受作者从绝望到坦然的心理变化路程和母亲的深沉付出,从《好运设计》中感受史铁生坦然之后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完这些作品,会发现一些场景在不同文字中重合且遥相呼应,将一位母亲的沉重之爱和一个儿子的悔恨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时,学生对《合欢树》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再如学习《雷雨》一课时,学生从一个节选片段中得到的信息是有限的,很难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当学生将雷雨全部阅读完之后,就会意识到造成这一家悲剧的真实原因,从而对社会现实和善恶产生深入思考。

四、善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

每一篇课文都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学生真正的收获不仅是一座矿产,更重要的是探索、挖掘矿产的过程。对文章中的空白点和未定点,教师不能大意忽略或者完全直白地向学生展示,而应当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意境,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宝藏,帮助他们自主探索。这种引导学生探索留白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如华东师大版《项链》一文中,作者的描写在女主人公从女伴口中得知项链是假的一幕时戛然而止,而此时女主人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此后,女主人公会有怎样的心理和行动?一切不得而知。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要求学生续写此文,并阐述这样写的理由。这样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非常大的影响。

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做好语文阅读拓展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运用好拓展教学方法,持之以恒地引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参考文献:

[1]张德成.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见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2]王永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3]沈宇红.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积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2,(78).

[4]黄育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

[5]朱叶凤.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5).

作者:梁香玲

语文阅读实践拓展探讨论文 篇2:

重视语文阅读拓展教学实践培养优秀人才的探讨

语文学科在小学教育板块中占据很大比重,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不仅能够充分地提高学习者的文学素质,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文字驾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才能培养优秀人才。

一、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教学工作的积极意义

(1)促进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之中的瑰宝,不仅对于世界人民具有重要意义,更对我国人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激荡,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图书影音等文化输出的方式向我国传递其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了无形的文化侵略,这对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民族精神产生了一定的威胁。而通过学习语文知识,能够极大地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抵御他国的价值观念。

(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阅读学习语文知识,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字驾驭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使学习者通过阅读而懂得更多的人生哲理。学生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文章,能够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并且有助于形成更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较为幼稚,因此通过广泛的阅读优秀的文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如何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教学实践工作

(1)教师推荐优秀图书,鼓励学生自发阅读。世界文化繁华灿烂,因此为后人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瑰宝。针对拓展小学语文阅读量,教师应该将为数众多的优秀书籍进行分门别类,最后形成书单,向同学们进行推荐。由于书籍的种类众多,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书籍时可以将图书进行分类,例如《荆棘鸟》《简爱》《飘》《红楼梦》《桃花扇》等书籍可以归入爱情类;《三国演义》《三国志》《史记》《明朝那些事儿》《汉书》等书籍应该归入历史类;《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希腊古神话》《中国古典神话》等书籍应该归入神话类。通过分类之后,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从众多的书籍中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书籍,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选择书籍和阅读书籍的速度和效率,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书籍的兴趣。此外,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发阅读,可以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阅读书籍讨论会,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读书感悟或者互相推荐书籍等,这样更能够促进学生自发阅读的积极性。

(2)以兴趣进行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课外知识。因为小学生年龄十分幼小,大多数的学生都尚未意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才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在语文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渊博的文史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而充分利用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根据调查和研究显示,当学生能够对一门课程的老师产生喜爱或崇拜等感觉时,那么学生就能够高效地学习该老师所教授的课程;相反,一旦学生讨厌该老师的授课风格,那么该老师的授课效率就会十分低下。因此,教师应该让自己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入课外文史知识。例如在教授作文写作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前贤古人的优秀事迹进行讲述:秦始皇的纵横捭阖、司马迁的坚忍刚强、唐太宗的宽容大度、杜甫的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等。这些优秀的前贤事迹不仅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积极性,更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学习古代前贤的优秀品格。

(3)父母购置优秀书籍,家庭合理引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之中,父母仍然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生在家之时,父母应该购买一些内容优秀、思想健康的书籍,为孩子的阅读奠定丰富的物质基础。这样能够为学生课外拓展阅读量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根据美国相关机构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家庭中藏书丰富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大多较为优秀,而家中无藏书的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由此可以看出家庭中是否藏书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式教育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充分的引导,以促进他们健康阅读。

(4)课后减负,为学生提供阅读时间。由于一些学校和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卷面成绩,于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要面对繁重的课后作业,小学生亦无法避免,这就为小学生拓展阅读造成了很多麻烦。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的教育机构以及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余时间来进行阅读。阅读优秀的书籍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对其作文写作的积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只看重眼前的卷面成绩而忽视学生长远的素质教育。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学生只有通过多阅读思想丰富的书籍,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语文在我国教育板块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相关的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小学生的阅读拓展,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

(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中心小学)

作者:夏清红

语文阅读实践拓展探讨论文 篇3: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素养的对策思考

摘 要: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开展拓展性阅读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见识,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学生的积累量,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教师将丰富的阅读资源加以整合,可以构建丰富多彩的阅读课堂,拓展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可以通过丰富的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以基础阅读文本为基础,可以引入更多阅读材料,也可以对阅读文本中蕴含的思想、精神加以探讨、交流,可以拓宽学生见识,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实践,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文章主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素养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提升素养;思考

一、 引言

通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在阅读实践中学生可以学习、借鉴词语的应用、文章的构思、布局等,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学生整体语文水平。小学阶段的阅读内容虽然较为简单,但是选材十分经典,借鉴性极高,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阅读素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开展拓展阅读活动,可以提升课堂的阅读容量,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阅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质量意义极大。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素养的意义

第一,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和学生的阅读量,进而提升整个语文课堂的效率。拓展阅读中,教师结合阅读文本的内容、主题、文本形式的特点,可以选择与之相似的课外阅读文本,或者也可以以落笔实践、讨论、演讲、总结等不同形式进行拓展阅读。这些活动在主题、内容上与原有阅读文本有着明显的共同点,或是同一阅读主题,或是同一文本体裁,通过拓展阅读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保证学生在有计划的拓展阅读中学习更多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阅读素养。第二,相比传统的阅读模式,拓展阅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更加生动丰富,且趣味性更强。因为内容更加多样、阅读活动更加灵活,所以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活阅读课堂,拓展阅读是以学生兴趣为主导的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身心规律的发展,教师将更多的阅读资源进行整合、糅合、创新,有利于创建多样化的语文阅读课堂。第三,拓展阅读教学在教学形式上更加灵活,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阅读内容设计阅读活动,可以为学生构建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提高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活力,在师生的高效互动下,能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继而促进学生实现高效阅读。拓展阅读课堂下,阅读内容广泛,通过丰富的内容可以启发学生联系更多阅读素材,活跃学生的思维。第四,拓展阅读是深层阅读的活动,传统课堂对阅读文本精神、内涵、价值观的分析、解剖不够充分,通过拓展阅读,可以完成对阅读文本内容、精神、思想的深层挖掘,实现了深层阅读,激活了学生对阅读的认知,通过总结、演讲、讨论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阅读课堂的效率,限制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目前小学阅读教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拓展阅读活动安排极少。虽然小学阶段的阅读文本较为简单,更注重词语的应用,但是教师忽视了阅读的最终目的。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实践应用,多数教师没有安排拓展性阅读活动,学生积累量不足,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拓展性阅读活动安排不到位,学生拓展训练的机会很少,多数学生没有累积到相应的阅读素材,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同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将阅读拓展训练安排到课后,学生拓展活动缺乏指导,没有及时的教学反馈,因而限制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第二,拓展阅读活动的教学指导过于单一,拓展阅读的评价也不够深刻。评价作为阅读教学最后环节,通过评价可以找出很多阅读问题,但是有些语文教师不注重拓展阅读的评价,从而导致拓展阅读效率不高。小学生的词汇积累量较少,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教师指导,评价的拓展阅读是低效的,在拓展阅读中,虽然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拓展训练活动进行了简单的评价,但是大都局限于浅层评价,对学生的指导价值不高,对学生阅读技巧、阅读方法的评价不深入,且不够全面客观。拓展阅读的评价,是课程内容的高度解剖、分析,也是对不同阅读资源的整合和融合,缺乏指导和评价的拓展阅读效率不高。

四、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素养的策略

(一)合理选择阅读方法,进行拓展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应该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为最终目的,对于小学生而言,选择科学的阅读方法十分关键,并合理应用不同资源,才能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思考,提升自身素养。科学的阅读方法很多,例如图文结合、分层阅读、联系上下文等,通过延伸拓展,增长学生见识,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工具查阅资料,通过长期的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掌握正确阅读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的拓展阅读。例如,在学习《明天要远足》一课时,在拓展閱读时,教师要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阅读,文章安排了与文本相关的图画,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图进行阅读,一边读,一边指导学生联想自己曾经远足的照片。并用多媒体搜集不同远足的照片,指导学生观察照片,在学完课文后,教师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远足的经历和感受,结合文章内容,如:“远足会遇到不同的风景,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读完这篇课文、看到这些照片后,你有什么想法,想不想去远足,对外面的世界是不是也十分向往,请大家说出自己的远足经历,遇到什么事情、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通过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内涵;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向往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愫,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实现了拓展阅读的目标。

(二)针对性选择拓展内容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是从文本出发的深层、多样性阅读,拓宽了阅读范围,丰富了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时,教师可以科学地选择拓展内容,引入适合的拓展资源、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提升阅读素养。在选择阅读内容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选择,保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避免学生盲目阅读。对拓展内容加以选择可以提高拓展阅读的针对性,拓宽学生见识,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对课程主题内容加以分析,选择和教材内容、体裁、主题有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从阅读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文章是一则寓言故事,将乌鸦拟人化了,趣味十足,极有寓意,意在培养学生灵活处事的能力和认知。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选择具有童话属性的寓言读物,指导学生利用同样的方法阅读课外读物,通过一则简短的寓言故事,激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在拓展性阅读中,学生学到了哲学道理,也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实现了针对性的拓展阅读,提升了自身阅读素养。

(三)引入合适的阅读材料

运用拓展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低年级的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不强,教师应该合理应用不同材料激发学生阅读思维,通过适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不同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进行拓展联想。通过课内外资源的深度整合,让学生实现深层阅读,掌握文本主题思想,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通过合适的阅读材料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深度阅读,只有深层分析阅读文本,结合适合的阅读材料,才能让学生将阅读素材应用于实践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端午粽》一课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地引入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有关习俗,借助多媒体搜集相关资料,鼓励学生从生活的角度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通过这一课外材料的引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原文的理解、感悟,也可以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生活、阅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打开更加宽广的语文阅读世界,实现了拓展阅读,提升了学生阅读素养。

(四)依托合作探究进行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合作可以从文本内容、思想、主题、结构、形式等不同角度进行拓展性的探究。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被充分激活,可以充分想象、思考、发表见解。当下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教师应该顺势而上,注重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合作讨论以学生为主,在探讨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阅读内容、主题、思想阐明自己的理解,通过语言抒发自我情感,合作讨论为学生的拓展阅读提供了机会,保证学生在互相借鉴和学习的氛围下,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加强引导,进行科学的分组,依托阅读教学任务,让学生展开拓展阅读。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依托探究活动进行拓展阅读,依据学生阅读情况、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设计探究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任务如下:“哪些部分可以表现出曹冲的聪明才智,文章的整体结构如何,每一段都讲了什么内容,学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设置好阅读任务后,指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了提升探究任务效率,可以从易到难逐一完成探究,分析文章情感价值,通过一番合作,学生的阅读思维得到了拓展,在激烈的讨论下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五)依托阅读实践活动

通过阅读实践活动可以进行拓展性的阅读学习,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体验式的教学活动。阅读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有新的体验、感受、认知,可以通过实践构建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活动的类型很多,如写作、演讲、课外拓展训练、班级报展活动等,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创建不一样的阅读课堂,通过实践促进学生的表达、创作,丰富学生的情感,拓展阅读背景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的阅读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雪孩子》一课时,教师通过语文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升华自我情感。在阅读完文本后,为激发学生的阅读认知,可以设计话剧活动启发学生,教师可以说:“学习完‘雪孩子’这一课,我们知道了雪孩子无私奉献、甘愿牺牲自我,换得主人公的生命安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接下来我们将这篇课文编写成话剧,我们一起来演话剧,真实地体验雪孩子的奉献、勇敢的美好品质。”学生听到演话剧激情高昂,纷纷表示要演雪孩子的角色,教师编写好话剧后,学生展开了分组演练,通过不同小组的话剧表演,很多学生潸然落泪,经过实践,培养了学生的美好品格。

(六)挖掘文本价值,创建口语交际活动

拓展性的阅读活动在于对文本内容的总结、归纳、重塑,可以以任何一种形式来展开。开展针对性的口语交际活动,不仅是对文本的拓展,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内容设计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对学生的实际能力、阅读情况、现实生活、阅读文本加以综合分析,选择实用性强的活动素材,完成高效率的拓展性阅读。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纳的阅读文本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要充分了解阅读文本的特点,挖掘文本中有价值的部分,将文本情景和口语交际活动融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对某一个观点展开探究。例如,可以以阅读主题、观点为口语交际活动的探究主题,挖掘文本优势,设计口语交际活动,促使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实现拓展性阅读,进而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例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一课时,本课程描写内容为自然景物,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草地景象,结合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设计有关春游的口语交际活动,组织学生对自己所见过的草地进行探究,让学生讨论自己在游览中发现的草地的景物。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通过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实现拓展性阅读,在自我经历和文章内容的交汇下,实现深层学习,体会文本中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愫,同时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也可以学到更多的词语,在说、听中提升阅读素养。为了提升拓展性阅读活动的效果,教师可以灵活延伸,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引入一些小短文,让学生通过简单的阅读获得更多的阅读资源,经过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拓展资源的引导下,依托口语交际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七)以教材为中心,展开读写活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实现拓展性阅读,还要重视读后写活动,将读写活动结合在一起,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应用读写结合法,以文本为核心,寻找文本的价值点,实施主题式的读写活动。语文文本选材十分经典,借鉴性极强,通过写作活动可以实现高效率的拓展性阅读活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写作方向,可以续写、可以总结,让阅读和写作实现有机整合,拓宽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从而完成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为主,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让学生完成对文本的拓展性思考,形成自我见解,并经过写作活动抒发自我情感。在拓展性阅读过程中,也要借助合理问题引入合适的话题,指导学生的写作活动,进而实现拓展性阅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文章以小故事的形式呈现,向人们传递了深刻的寓意,文本内容特点十分鲜明。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阅写结合活动,通过前期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借助阅读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对谦虚和傲慢展开写作,写作篇幅不宜太长,80字以内即可,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鉴文本中的词语、修辞手法、語言等,进而实现高质量的拓展性学习。通过对文本的拓展性总结,让学生进行了深层阅读。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素养意义非凡,拓展阅读是对阅读文本在内容、思想上的延伸,它不是盲目的活动,是有针对性的、目的性的研究性语文阅读活动,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魏泽龙.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关键要点研究[J].考试周刊,2021(65):40-42.

[2]陈久明.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分析[J].家长,2021(20):68-69.

[3]李洁雯.低年级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探索: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为例[J].江西教育,2021(17):71.

作者简介:陆结琴(1989~),女,汉族,江苏苏州人,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研究方向:中低年级语文教学。

作者:陆结琴

上一篇:公能素质教育通信工程论文下一篇:企业物流成本途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