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包装设计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人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也日趋增强,国潮文化已成为人们日渐关注的焦点。而将国潮设计风格应用到传统包装设计当中,能够使许多新型品牌焕发生机,增加其市场竞争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传统包装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传统包装设计论文 篇1:

传统包装设计中的美感与形式

中国人一直认为,“无饰”为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和谐美,传统包装中无不是在追求这种意境,而这种意境或是静,虚,空灵,或是浪漫飘逸,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东方式的美。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也越来越注重商品的包装,在融入东西方文化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髓,将中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借助包装这一媒介传播,传统包装设计中的形式美是由图案,色彩,材质,结构等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他们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包装中的图形符号的意义性

东方美学原理上集中表现在对“阴”和“阳”的认识,以及“心”对“物”的认识,老子认为阴,阳是万物的根本元素,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之道的重点就在于生生不已,而生生不已的动力就在于阴阳运动,太极图则展现了一种相对统一的形式美。这种和谐构成了传统图案的平衡统一,形成了人们对传统图案美的统一认识。传统包装设计的图案应用同样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文化的传承生命力是创新,只有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式,结合现代审美标准,考虑包装的现代性,地域性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这样评述:“东方人在运用意象比喻特别大胆,他们常把彼此独立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成为错综复杂的意象,特别是东方人表现出这种想象力和尽情姿肆。”比如用多种果实的图案,含有丰收之意,用蝙蝠的图案,象征幸福长寿之意,传统包装通过图案等视觉语言作为信息的传达载体,由于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差异,使用的人对同一图形的理解也会有所的不同。

传统包装材质选用的准确性

传统包装设计中特别注重天然材料自身的纹理和色彩的表现,不加任何人为的装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天人合一”。 传统包装材料十分丰富,如竹、木、藤、麻、贝壳、葫芦、粽箬、芦苇叶等等。传统包装的独特之处在于利用现存的植物叶子,果壳,贝壳,贝类等天然的材料包裹物品,只需通过外在的图形,色彩,造型就能产生出独特的艺术和文化气息与美感,散发出浓厚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在现代生活中的包装也屡见不鲜此种朴素包装的形式。传统包装取材的简单,粗糙正能迎合人们“绿色”的消费心理,纯天然的材料更是环保者的首选。古雅,稚拙的传统图案满足着人们的怀旧心理,精简的包装内容简明扼要,净化了人们的心境。天然材料所传达的是淳朴幽雅的气质,人们能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同样也符合传统的审美情绪。天然的材料自身肌理细腻质朴,并散发出自然的清香,体现出传统审美文化中的含蓄,细腻的特征。酒鬼酒的包装,它采用的造型为麻布袋,一根红绳捆扎袋口,古朴粗狂,非常别致,材质是具有传统素朴感觉的陶泥,今天我们仍能感受这些形态与造型所给具有的独特精神气质:肌理突出,古朴自然的外表,淳厚卓越的品质,传达出陈年佳酿的韵味及美感。传统包装设计的形式美感是造型的仿古和民间自然形态,材质组合的体现,它更富于文化性,力求以鲜明的民族形象特色,展示商品的文化特征。

传统包装中色彩的情感性

包装色彩的情感往往所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赋予包装灵性,优秀的包装能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追求,而传统包装中色彩也能绽放魅力,在古代中国帝王服饰明亮的黄色象征皇权,象征其高贵的身份和地位,而民间则喜爱用红色,红色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中国人在逢年过节中偏爱于红色就是一种极佳的体现。传统色彩不仅能够表达一种视觉效果,也能体现传统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常常能够体现人的心理,生理,风俗等因素,能使产品的价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想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注重色彩的运用,对于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中国板城烧锅酒包装,包装的两侧可以自由拉伸展开,形成一个红,灰,黑三色的扇形展示效果,红色作为主体颜色,灰,黑两色散开两侧,洒脱的中国书法艺术和古朴的白描山水画在浑厚的红色的映衬下更加使作品立意鲜明,气韵生动,含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既传达了产品的理念,又浑融出古代中国“斗酒诗百篇”的诗情画意;茅台酒的包装设计,主体采用传统的土黄色为底色,给人厚重之感,在品尝美酒口留余香之后还能获得精神的享受、传统中华文化的神韵,在无意识中延续了中国的传统。

传统包装的结构的巧妙性

中国人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中国传统包装的容器结构设计得非常精巧,以人为本,注重细节的美,把使用者“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传统包装的材料有其独有的魅力,在传统包装中有仿花卉,植物果实等拟态形设计,而陶器,漆器,木器都具有饱满,敦厚富有张力的造型风格,而且这些器具朴实素雅,较少运用繁琐的细节与装饰,特点是以大胆想象,向上夸张,给人以气势恢宏的感受,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传统社会的审美观念追求圆满,以及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无关系。

结语

人们对包装美的广泛需要,导致了许多新的生产领域的开辟。在这种特定意义上,包装设计艺术对生产是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的。包装的作用不只定位在功能和商业宣传性能上,它也是一个艺术品的展示,且身集多种艺术特点于一体,所以包装的设计需要在画面,造型,材质,色彩,文字等整体形象上契合审美的需求,研究透析审美心理学,为包装设计的持续发展建造新的里程碑。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

作者简介:李微洁,女,(1988-),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研究。

作者:李微洁

传统包装设计论文 篇2:

国潮文化在传统包装设计中的创新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人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也日趋增强,国潮文化已成为人们日渐关注的焦点。而将国潮设计风格应用到传统包装设计当中,能够使许多新型品牌焕发生机,增加其市场竞争能力。但当前将国潮文化与传统包装设计相结合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分析我国传统包装设计中融入国潮文化现状,本文对包装设计当中融合传统艺术形式配色方面以及包装设计手法和市场需求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为促进传统品牌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国潮文化;传统包装设计;创新研究

近年来,国家对国货品牌政策扶持使得国货品牌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也由此引发了国潮风格,由此成为国货品牌发展的风向标。从2018年2月,李宁“悟道”主题横空出世,打破了人们对国货服装品牌固有的印象,其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引发了国货品牌思考和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通过改造升级,利用国际化、年轻化的形式,借鉴李宁品牌的成功经验,带给消费者全新的购物体验,也为国内各品牌创造了一条发展之路。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越来越多国际品牌涌入到中国消费市场,我国大量国内新兴品牌蓬勃发展,也使得部分传统文化品牌发展举步维艰。国内传统品牌受到国内新生品牌与国外品牌强烈冲击,其竞争力被削弱,加之品牌管理体制观念落后,势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生产力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文化品牌应借鉴其他品牌成功经验,积极将国潮文化融入到品牌包装设计当中,创新设计手法,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竞争能力,促进我国传统品牌蓬勃发展。

一、传统包装设计中融入国潮文化现状分析

1.设计观念问题

传统品牌包装设计风格普遍比较保守,大部分传统品牌包装都存在品牌形象老化问题,无论是在产品包装、构图配色上均保持着原有的形象,这虽然能够体现传统品牌的历史性,给消费者带来怀旧感,但其老化的设计在同类商品中缺乏新鲜感,不能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视觉要求,这也使得传统品牌难以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

2.设计表现问题

在老字号品牌当中,包装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这是由于老字号企业忽视自身文化内涵建设的体现。企业缺乏文化内涵,直接导致了包装设计中使用图案单一、缺乏个性化;在图案设计当中,由于对企业文化内涵认识不足,会出现包装设计与企业文化内涵不符的元素图案,不同品牌之间还容易选用相类似的元素现象。而企业文化内涵属于企业竞争核心,包装缺乏个性,就会缺乏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表达,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品牌形象传播手段相对落后

老字号品牌由于多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企业文化以及自身文化形态,为品牌带来了一定声誉,但这也束缚了老字号品牌创新设计,由于不敢轻易对品牌设计做出改变,过度忠于自己原有传统思维,这种落后的思维模式严重阻碍了老字号品牌的发展。在品牌形象传播时,老字号品牌仍然依靠传统的口碑建立声誉,大部分老字号品牌传播方式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脚步。老字号品牌依旧遵循着口碑宣传不利于品牌的后续发展创新。

二、国潮文化在传统包装设计中的创新策略

1.融合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包装设计

在品牌包装设计应用过程中,老字号品牌可结合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如书法、剪纸、美术、刺绣等具有显著中华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将其应用到传统包装设计当中,与现代美术技术相互结合,体现中国文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時还能够确保产品包装设计体现现代审美。还可将宫廷画艺术、壁画艺术、以及山水画艺术等方面应用在产品包装上,通过结合产品的地域性特点展现地方性文化,使产品的整体性特征方面具有突出的艺术表现特征。

2.配色方面加以创新应用

随着时代的更迭,中国传统文化在色彩应用当中,主题色调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共性基本为强调色彩之间协调性与反转性,例如太极八卦图。老字号品牌在后续要想发展创新,设计时应根据文化形式的不同,在色彩的应用方式与组合方式方面,应采用多种样式进行搭配。在产品包装设计时,应与现代产品包装、色彩搭配方案、图形设计相关联,也应根据产品分类与消费者审美观念进行联想设计,使线条走向与色彩之间搭配,能够营造出一种律动感,使视觉传播上能够较好突出产品特色,有助于打开消费市场,拓展消费人群。

3.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手法相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传统包装设计中应注重文化的艺术手法,例如绘画手法、雕刻手法、手工工艺、艺术品塑造手法等表现形式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在现代饰品的产品及其包装设计当中,可利用传统文化艺术中的艺术手法,通过配色纹路及其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产品更具备中国文化传统特点的同时,也更具备现代工艺特点,在融入国潮文化的同时可通过印刷工艺、刺绣手工等形式,对产品包装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传达现代化的艺术形象与视觉效果。

4.应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改良

国潮文化的运用也应注重文化元素的引入及设计形式创新,从当前产品包装设计以及整个市场上来看,国内的产品包装设计工作还具有一定滞后性品牌单一化、设计包装缺乏新颖以及文化元素缺乏合理导入。这些因素都是到当前消费市场上的消费者审美出现疲劳趋势,基于其现状来看产品包装更需要面向市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改造实现预期的销售目的。在品牌设计时,应注重文化与产品市场定位一致性,在此程度上塑造适合现代社会群体的包装形象品牌形象,可通过漫画表现技巧的方式重塑历史人物,赋予产品不同的文化底蕴与形象定位。

三、结语

通过传统文化设计中融入国潮文化来改良我国产品包装工艺的发展研究、总结、手法创新,我国传统包装设计应紧跟时代潮流,设计出符合市场消费情况的创新型品牌形象,从而提高传统品牌的影响力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雨桐.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潮牌服饰VI设计中的应用[D].济南大学,2020.

[2]郭玉川,丁雪.基于“国潮”风格的包装视觉语言初探[J].工业设计,2020,11:91-92.

[3]欧伟.国潮视域下品牌发展之路——基于中国传统纹样在设计中的表现[J].西部皮革,2020,4222:24-25.

作者简介:

陈静(1982-),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陈静

传统包装设计论文 篇3:

中国传统包装设计中的元素分析

1 造型元素

造型元素就是包装展示面的外形,包括展示面的尺寸和形状。中国传统包装的造型追求平衡、圆满、完整、喜庆,这主要是由中国人含蓄、内敛、细腻的性格特征和中国传统的审美哲学理论所决定,其造型体现为饱满大度的立体造型。

在中国传统造型中,尽管具体表现手法各异,但以“圆”为核心的主题却一直延续使用不曾改变。“圆”代表着阴阳协调、天人合一、中正和谐、天圆地方等特殊的传统哲学和审美文化的理念;它还洋溢着祥和团聚、团圆美满的文化寓意。尤其是在立体造型中,从用料上讲,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的立体中,圆球和圆柱的容积比其他几何体更大;从生产工艺上说,以圆为基础的立体造型比其他几何形体更加容易成型。纵观中国历史,投影中有“圆”要素的立体造型占了大多数,如钱币多为圆、立柱多为圆柱、瓦当多为圆形、器皿多为圆底、印章也为圆形。

2 构图元素

构图是将商品包装展示面的图形、文字和色彩组合排列在一起的一个完整的画面。传统包装的构图方式是从传统的图案上提炼出来,可以分为对称式构图、环形构图和自由时空构图。

对称式构图是使用最早的一种构图方式,如商代纹样虽然是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但是就其中一些单独纹样来说多采用对称格式,比如,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往往是正面对称的形象,产生神秘、庄严、肃穆、威慑感。环形构图的特点是运用不固定视点围绕对象做环形运动,给人呈现出上至下俯视以及饱满丰富的视觉效果。自由时空构图是将不在同一时间、地点出现的事物放在一起构成一幅画面,传统图案中经常把不同时间存在的花卉、鲜果放在一起,把不同地点出现的飞禽走兽放在一起,把太阳和月亮、云彩和星星同时画在一个天空。

(1)图形设计。中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各个时期都留下了风格各异的装饰图案,如原始彩陶纹的朴素、大方,经过长时期的概括提炼成的蛙纹、鱼纹、涡纹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商周时期青铜和玉器中的饕餮纹、双夔纹弥漫威严、震慑、神秘的气息;战国时期的漆器和织锦上的蟠螭纹、云气纹孕育着构思的巧妙;汉画像石、画像砖中的弋射收获、采莲图洋溢了生活的情趣;南北朝的石刻图案如飞天和莲花,传递着宗教的思想;唐代织锦上的卷草、团花、宝相花散发着自然的韵律;宋瓷装饰图案释放着清新典雅的味道;明清瓷器、丝织、雕漆、景泰蓝上的人物、花鸟图案体现着工艺的精巧。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图案纹样,这些传统图案生动自然、无拘谨之感,无论是作为底纹,主体图案还是边饰或角饰,都能带来一股古朴、清新的气息,并具有强烈的装饰感。

(2)文字设计。文字在設计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尤其是对于中国的汉字来说,其本身不是图形但胜似图形,在包装设计中所达到的效果有时会比图形来得更加直观。在包装设计中,汉字不仅能够准确传递商品信息,还能起到宣传商品、美化商品的作用。同时,汉字的书写形式和排列组合也会直接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

汉字的美在于:第一,笔画之间、结构单位之间的搭配能够相辅相成,点画搭配疏密得当,字的重心安稳;第二,笔画的长、短、粗、细、俯、仰、伸、缩和结构单位的宽、窄、大、小、高、低、斜、正以及争让的程度,主次关系、向背分明、空间大小等等,有妥善的位置。

(3)色彩设计。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首先感觉的是色,然后才是形。中国的传统色彩有着很强的装饰性,在当今众多的民间表现形式中,尽管艺术种类多样,民族、地域以及民俗等方面的原因复杂,产生了各个地区民间的美术审美差异,但在色彩的应用上均以赤、黄、青、白、黑五色为主要色彩,再搭配绿、紫和橙等色彩表现。这是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五色”的充分体现,它对现代包装设计有着指导作用。

“五色”形成于2000年以前的西周,在黑、白的基础上加上赤、黄、青三原色形成五个正色,成为我国传统的五色观。黑、白二色体现了辨证思维特点的“阴阳色彩观”,即“二气相交,产生万物”的观念。古人从色彩实践中发现这五种色彩是最基本的元素,是最纯正的颜色,它们必须从自然界的原料中提取,而它们相混则可以得到丰富的间色。

3 材质元素

材质元素是商品包装所用材料表面的纹理和质感。它往往影响到商品包装的视觉效果。利用不同材料的表面变化或表面形状可以达到商品包装的最佳效果。

(1)天然材料。天然材料是传统包装材料的重要方面,它指将竹、木、草、麻、柳、藤、荆条、瓜果、兽皮等作为包装材料。它可以说是最为悠久的,生存力比较旺盛的一种包装材料,几乎伴随着整个包装的历史。

传统包装材料利用不同天然材料编织成各种包装容器,虽然从外表上看着粗糙不精,但是更贴近自然,它具有成本低、轻便通风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包装粮食、糖料、水果、蔬菜土特产的杂品以及中低档药材等商品。

(2)自然再造材料。自然再造材料是指自然材料经过多次加工后发生了质的变化后的材料。如陶器、瓷器、纸等。对于自然再造材料来说,传统和现代变化最大的就是纸包装。

作者:马歆

上一篇: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下一篇:完全成本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