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幼儿教师论文

2022-07-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我国的生育政策也在积极调整,在全面二孩儿的基础上,继而施行了三孩儿政策。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幼儿人数将会不断增加,这就给幼儿园带来新的挑战。教师的职业能力直接关系到新增幼儿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多孩儿背景下,如何优化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课题。在此,笔者结合具体实践做如下几方面探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能力幼儿教师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职业能力幼儿教师论文 篇1:

鞍山市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现状及对策探究

摘要:文章以辽宁省鞍山市(以下简称“鞍山市”)新入职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教师职业能力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所调查的这批幼儿教师未入职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尚未颁布,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核心职业能力的界定也有与《专业标准》不一致之处。以《专业标准》为依据对这批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新入职幼儿教师环境创设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较强,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较差,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亟待提高。通过调整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内容,使培训周期化;完善幼儿园教师评价与考核机制;指导新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措施提升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新入职教师;职业能力;现状;对策

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成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培养机构、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工作的依据。地方政府结合国家的政策要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分别从师范生教育、职后培养等多维度进行落实。幼儿园在园的新教师在校期间所接受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受到《专业标准》的指导。因此,根据《专业标准》,这些新入职的教师职业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能力提升策略的制订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鞍山市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鞍山市幼儿园新教师职业能力的现状存在以下情况:环境创设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较强,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较差,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亟待提高。

1环境创设、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较强

由于在校期间所学美术、环境创设课程较多,因此,对于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幼儿园新教师能够较快适应和掌握。

新教师的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能力较强,这与新教师在校期间多次专业见习与实习的经历有关。对于一日生活的流程,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并从容应对。

组织教学活动也很容易上手,加之新教师入职之后,培训大多集中于如何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方面,因此,这方面的能力较强。

2设计的游戏活动形式单一,支持与引导能力不足

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不仅仅是能够带着孩子玩,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提供符合的游戏条件、材料,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内容、创造性地进行游戏。观察发现,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对游戏的组织形式传统、僵化,基本采用在校期间游戏课堂上教师讲述的游戏形式,鲜有创新性形式。在游戏的引导方面技能缺失,在幼儿遇到游戏经验提升时,不能给予幼儿及时的引导与教育。

3反思仅限于教学活动,发展规划难以顾及

调查发现,幼儿园新教师的反思主要是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对教学活动之外的教育行为反思甚少。

由于疲于应对各种教具制作、公开课活动展示,新入职教师对自身职业发展生涯的规划难以顾及。在与新入职的教师访谈中发现,他们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定位没有考虑太多,很多教师被动地按照幼儿园的安排接受培训,很少有考虑除此之外,自己可以接受什么培训,将来要发展成什么岗位的员工,自己将来的职业定位是什么。

4激励与评价幼儿的方式与时机不恰当

通过幼儿园听评课活动发现,新教师激励与评价幼儿的方式欠妥当。经常用命令的口气与幼儿交流,常常会采用说教方式,利用教师的权威带给幼儿的压力来管理课堂。另外,在评价与激励幼儿时,采用笼统含糊的语言,没有具体化到幼儿的个体行为表现。比如在组织活动中,很多幼儿回答完问题,教师都会用“你真棒”这一句话来评价和激励幼儿,不能起到有效激励幼儿的目的。

另外,在评价与激励幼儿的时机把握方面,存在不恰当因素。由于与幼儿接触时间较短,教学经验少。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倾听不够,急于给予幼儿评价,结果教师没有完全把握和接受幼儿想表达的信息。

5与家长沟通不主动,与同事合作定位不恰当

在新教师独立带班期间,面对幼儿家长存在被动沟通的现象。当家长站在自己面前询问孩子的情况时,教师才不得已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最后出现了许多家长围在老师周围问这问那,教师疲于应付的现象。相反,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以及常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家长进行讲座,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幼儿,变被动为主动,沟通效果就会很好。

新入职教师一般都由保育员或配班教师做起,由于初来乍到,处处谨慎小心。与主班教师的关系定位往往不恰当,没有站到平等相处的角度处理问题。对于主班教师言听计从,即使发现了主班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恰当也不敢指出。平等合作的同事关系发展为主班教师的“一言堂”。

二、鞍山市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对策 1调整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内容,并使培训周期化

调查发现,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内容与《专业标准》存在不相符的情况。很多幼儿园侧重于对新手教师进行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培训,较少涉及科研能力、专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幼儿园管理者在组织入职培训时,应对应《专业标准》中提出的幼儿教师必备的七项能力,从这七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入职培训。针对新教师没有实际教学经验,利用案例讲解的方式进行培训,从教学能力、沟通能力、发展与反思能力等多维度展开培训。

另外,入职培训不应该仅限于上岗之前,应该在新教师入职一段时间后,组织再培训,让有经验的教师开展主题经验交流会,针对新手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比较集中的问题统一解答。周期化的培训能够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效率。

2完善幼儿园教师评价与考核机制

调查发现,幼儿园对教师的评价偏重于弹唱、绘画、手工、舞蹈等专项技能的考核,忽视了教师反思与发展、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幼儿园应该对应《专业标准》中提出的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完善幼儿园教师评价与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形成全面客观的标准,科学地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3指导新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有效实施,不仅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帮助教师实现职业目标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由于疲于应对各种教育教学任务,新教师对自身职业发展生涯的规划难以顾及。幼儿园应该帮助新教师理清思路,引导他们在建立职业认同基础上,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与岗位稳定性。利用教研活动等契机,让新教师汇报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与计划,是提升新教师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赵丽英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状况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宾晓亮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3]曹艳梅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新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调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王晓娟

职业能力幼儿教师论文 篇2:

多孩儿背景下优化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我国的生育政策也在积极调整,在全面二孩儿的基础上,继而施行了三孩儿政策。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幼儿人数将会不断增加,这就给幼儿园带来新的挑战。教师的职业能力直接关系到新增幼儿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多孩儿背景下,如何优化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课题。在此,笔者结合具体实践做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全面分析现状,把握存在问题

随着很多家庭二孩儿、三孩儿等出生,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多变化。幼儿教育也受到了深度影响,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三个方面:其一,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多孩儿背景下,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要热爱这份职业,有上进心,有敬业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但是,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很多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斤斤计较个人得失,面对诸多棘手的问题时,会产生职业倦怠;其二,幼儿教师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如果一个幼儿教师不热爱自己的职业,动辄对幼儿产生抱怨心理,漠视情绪,就会对幼儿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多起幼儿教育中因教师失责造成事故说明,当前很多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其三,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还不能满足,多孩儿背景下幼儿教育的需求,很多教师学历偏低,幼儿教育研究不深,不仅严重阻碍了自身职业能力的发展,幼儿教育有效性也很难得到提升。

二、多孩儿背景下优化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职前培训,打好从业基础

多孩儿背景下,幼儿园要结合实际完善幼儿教师职前培训模式,使他们在科学化、针对性、高效化的培训下,尽快打好从业基础。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目标。幼儿园要设立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具体目标,并结合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培训活动,使教师在入职前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一光荣的职业,树立干好这一职业的自信。

2.结合实际需求。目前幼儿教师职前培训,要结合当前多孩儿背景下幼儿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并通过完善创新原有的培训模式,让培训真正提升实效,为幼儿园提供满足多孩儿教育需求的优秀的幼儿教师。比如,幼儿园可以设立帮带职前培训模式,在幼儿教师入园后,可以由有一定经验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帮带,将实用性强的多孩儿教育理论传授给新教师,并帮助他们付诸实践。 在帮带过程中,幼儿园可以应用“目标一致,过程自由”的方式,让同一批新入职的教师设置一致的职业发展目标,但培养的方案可以由帮带的老师来确定,根据新入职教师的个体特点,实施不同的培训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确保这一培训方式的有效性,幼儿园也要对帮带的老师进行培训,提升他们帮带新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积累

多孩儿政策背景下,作为幼儿教师要能够深谙幼儿教育之道,改变过去对独生子女教育的观念,通过学习掌握平衡多孩儿环境下的幼儿心理,帮助幼儿树立阳光的心态,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技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幼儿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知识体系如不及时优化,就难以满足多孩儿背景下的幼儿教育需求。因此,幼儿园要重注为老师搭建促进职业能力成长的舞台,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课题研究等活动,帮助教师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积累,使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

比如,学习有关多孩儿家庭幼儿的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的很多幼儿从独生子女,变成了长子长女后,因心理上的不适应,而表现出的焦虑、失落、破坏等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了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些幼儿做出心理疏导,引领他们走上健康成长之路。

又如,教师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交流是实现教师专业知识增长、专业素养结构合理化的有效手段。与同行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无意识的学习。比如,交流促进多孩儿心理的经验,通过两个或者多个教师的交流、探讨,就实现了经验的分享。交流的形式可以是自由、多样的。比如,主题座谈会、工作沙龙等。

(三)增强反思意识,把握反思形式

1.反思意识

在多孩儿背景下优化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首先需要增强自己的反思能力,这样才能从自己的从教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创新自己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各项活动中都能被新鲜感所吸引,同时,对老师产生崇拜、信赖的心理,主动与老师交流问题。比如,指导幼儿开展了大班语言活动“有朋友真好”后,教师会对活动的方案设计做出反思,总结实践经验,以便优化活动的开展方式。经过听课老师的评课,任课老师找到了教学中不足的地方,需要今后逐步改进。比如,“想念”还不够突出,应该将想念在睹物思人这一环节上作重点强调,为“托物寄情”更好的铺垫等。教师通过反思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把握每一次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2.反思形式

教师没有反思,就很难提升职业能力。因此,在教师专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反思自己的學习活动、教学实践等,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实践中的欠缺。教师进行反思有如下几种形式:

(1)对幼儿教师专业学习方向的反思。反思自己的学习内容、方式是否结合实际,满足多孩儿背景下幼儿教育的需求,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改进、调整。

(2)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反思。对照多孩儿背景下幼儿教师职业的需求,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与之相应,从而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补充,使自己能够与时俱进,使知识结构满足多孩儿背景下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

(3)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目的是为了形成实践性的知识,与书本知识不同的是,实践性知识具有个体性、经验性、情境性等方面的特点,有时很难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这需要心领神会,是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反思总结获取的。

(四)优化职后培训,提供探究机会

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不仅关系着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幸福感,也关系着学情教育质量。多孩儿背景下,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应该保持持续化、系统化:在多孩儿背景需求下,幼儿园要始终坚持以教师为本的培训理念,让幼儿教师走向职业能力成长的阶梯。

多孩儿背景下,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内容要有所侧重,要重视培训幼儿教师如何处理“一孩儿”“二孩儿”“三孩儿”的教育问题。首先对政府出台的“三孩儿”政策进行解读,其次,给予幼儿教师充足的时间进行主题探讨,交流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集思广益探讨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第三,要重点研究多孩儿政策对教师和家长带来了哪些影响,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等,最后,培训应指导教师如何用科学的幼儿管理方法去教导幼儿,帮助幼儿度过敏感期,如何与家长沟通、与幼儿沟通等,结合幼儿家庭情况和各个阶段发展情况做出具体分析。

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教师应该进行关于“如何增设多孩特色课程”的研究主题,并与每一个家庭形成教育的合力。如,幼儿园可以结合实际设计混龄班,增设如何解决多孩儿家庭中出现的矛盾,促进多孩儿家庭良好亲子关系等方面的特色课程,并通够家长课堂、网上交流等形式,让多孩儿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教师做出针对性的指导。

(五)完善职称评审,增强职业认同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多孩儿背景下的幼儿教师从业者,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相应的职称,这使得这部分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发展感到迷茫,缺少职业的安全感,影响了努力学习,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积极性。基于此,幼儿园要积极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为他们评定职称创造条件和机会。通过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协商,设立单独的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体系,使符合条件的教师能够尽快取得资格证书。与此同时,幼儿园还要认识到,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教师很难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幼儿教育的一线。因此,针对多孩儿背景下需要大批优秀幼儿教师的实际,有关部门要给予幼儿教师以更多的关注,创造条件提升他们的物质待遇,完善物质奖励机制等,使他们由此产生职业认同感,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献身幼儿教育事业,打造人生的精彩!

(六)善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提升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作为幼儿教师要与时俱进,善用网络资源,从中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为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找到得力的抓手。尤其是多孩儿政策背景下,教师需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深入研究幼儿的教育规律,提升教育的有效性。而网络资源能够满足教师对多孩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方面资料的查阅,检索到需要探究的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查阅有关“多孩儿”教育的专家专题讲座,名师的网络直播课等,在广泛的学习中补充自己知识的不足。同时,教师还可以把自己教学中的困惑提出来,邀请专业人士給予解答,从而实现教育能力的提升。

(七)通过有效沟通,吸引家长参与

多孩儿背景下,幼儿教师可以采取多用沟通手段与家长联系,形成幼儿教学的合力,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幼儿父母大多忙于工作,大部分都是有祖辈负责照顾接送,教师能与幼儿家长交流的机会较少。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班级群等方式与家长交流。过去幼儿园与家长交流的方式主要是开家长会、家访等,周期较长,极为不便。而今不仅要利用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通讯平台,与家长进行互动,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线上的亲子活动、问题解答等。作为教师及时总结在与家长沟通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提升沟通的有效性。比如,幼儿园可以开展基于多孩教育主题活动“线上云交流,家园面对面”的线上家园“一对一”交流活动。借力钉钉平台,教师与家长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面对面”“一对一”交流幼儿在园的情况,助力家园沟通工作。

总之,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应随着多孩儿时代的到来,做出积极的努力与提升。要结合多孩儿家庭中幼儿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实施有效的教育,让这些幼儿能够尽快适应自己角色的变化,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拥抱新生活,让每一个孩子在教师、家长、社会的关爱下,成为幸福开放的花朵。

作者:陈美华

职业能力幼儿教师论文 篇3:

OBE视阈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主阵地,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本文以OBE理念为主旨,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引领,开展市场调研,深入了解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以此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模型,探索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 OBE 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职业能力 培养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in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BE

SUN Qianqian, LI Jun

(Shandong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Dongying, Shandong 257061)

近年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全面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学前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随着各地幼儿园数量的增长,学前教育供需矛盾虽有所缓解,但“质量”难题仍是困扰学前教育发展的“紧箍咒”,新形势下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本研究以用人单位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构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结构模型,分析每种职业能力的特征,提出提升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深化教学改革,助推学科建设。

1OBE理念的内涵解读

OBE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又称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继而被推广并应用到世界各地相比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偏重知识的获得和总结性评价不同,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结果入手进行反向教学设计,落脚点在于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教师期望他们取得的学习成果,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应用于社会的能力,强调教学应帮助学生内化这些能力并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OBE理念中所提倡的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将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与课程体系进行融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正契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实需要,也适应现代社会对幼教师资的要求。

2用人单位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需求

对幼教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师范专业认证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步骤。目前,大多数文献采用了问卷、随机抽样等调查方式了解幼教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本文采用抽样调研法,选取3所东营市不同规模、不同办园性质的典型幼儿园对幼儿园园长(3名)及部分幼儿教师(20名)进行访谈,确定园所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需求状况。

2.1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总体需求情况

从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东营市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一定成效,财政投入持续增加、普惠资源不断扩大、保教质量明显提升。但从表1可以看出,各幼儿园师幼比与国家规定的1:7—1:9的标准相比差距较大,师资短缺、投入不足,教师流动性较大,民办园表现尤为明显。幼儿教师就业市场前景广阔,进一步补充、强化师资,攻克幼儿园发展难题成为首要任务。

2.2急需人才与学历需求

在急需人才类型上,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他们急需的人才类型都主要为专任教师,班级中均以“三教同保”的模式配备幼儿教师,班级教师既当老师也当保育员,在日常工作中保教并重,互为配合,保中有教,以保促教。因此,对其他类型(保育员、行政人员、教辅人员)人员的需求较少。

从幼儿园学历需求的调研来看,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对教师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均以本科学历为第一选择。公办园招聘幼儿教师的渠道单一,较少有自主权,必须通过教育局统一组织的幼儿教师招聘程序。查阅近3年东营市发布的幼儿教师招聘简章,均以本科学历为最低要求;与公办幼儿园相比,民办幼儿园在学历需求方面的取向更加多元化。但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民办幼儿园开始转向对本科学历人才的需求,更加看重教师的文化背景、持续学习和教学反思能力,高学历的人才对园所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2.3职业能力需求

从本次调研来看,学前教育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和就业前景,幼儿园对师资的需求迫切。同时园所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趋向多元化。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还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比如园所提及的师德素养、艺术素养、集体教学组织与指导能力、环境创设能力、家园合作能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能力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组成的必备项,在这些能力基础上,还应具备一定的学习力、心理调适能力与沟通与合作能力,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增强自身竞争力等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模型构建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根据对文件精神的领会与理解,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3]分类标准不同,职业能力类型则不同。依据内容,职业能力可划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依据结构,可划分为职业特定能力、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等。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框架模型的构建主要借鉴职业胜任力的结构模型框架,有代表性的胜任力的结构模型来自麦克利兰提出的冰山模型。

冰山模型强调以海平面为界限,将冰山一分为二,划分为可见部分和隐藏部分,冰山上可见部分代表外显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开展专门的教育就能获得,相对比较容易,是职业能力框架中的表层能力;冰山下隐藏部分代表内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受制于先天和后天个人经验的共同影响,形成过程较复杂,历时较长,是职业能力框架中最深层次的能力。此模型是从个体外在特征和内在本质划分职业胜任力结构层级,包含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思维等能力要素。

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社会对幼教师资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来说,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成为重中之重。职业能力框架的构建不仅需要聚焦当前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还要把握新时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培育积极投身于教育行业的优秀师资。为此,在基于用人单位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需求以及借鉴职业胜任力结构框架的基础上,按照职业价值观、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三个版块分类,归纳出各自对应的职业能力要素(见表2),构建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框架模型。

3.1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包含教育理念与教师职业道德两方面内容。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双方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教育理念与师德规范,将工作责任心和对幼教的热爱作为选拔的首要条件,并对此提出较高要求。教育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维度,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决定幼儿园保教活动的成败,更能展现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新形势下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全面发展。爱国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形成职业认同感是幼儿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3.2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是从事不同职业活动、在不同工作岗位通用的能力。根据调研和幼教工作实际,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等。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持续学习能力;心理适应能力要求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接受新知识与新变化,调适不良情绪,主动适应环境;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胜任对幼儿的语言教学;日常工作中,能与幼儿、家长和同事进行有效沟通,开展良好的团队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目前,教育部颁布了促进幼儿园信息化发展的一系列文件,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教师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园所管理、教育教学及家园合作,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3.3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利用所學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某一职业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调研结果,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归纳为专业技能(声乐、舞蹈、钢琴、绘画、书写、照护等)和核心能力两部分。核心能力包括一日活动的组织与保育能力、师幼互动能力、教育反思与发展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观察分析幼儿的能力、环境创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等。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基本的艺术技能,潜移默化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及社会交往能力等。应掌握的基本艺术技能包括儿歌弹唱、舞蹈、绘画、手工制作、书法等,并不要求样样精通,以在课堂上运用的得心应手为基本原则,这些技能是幼儿教师组织好各项活动的基石。此外,学生还应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技能引导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包括一日活动的组织与保育能力、师幼互动能力、教育反思与发展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解读幼儿的能力及环境创设能力等,这些能力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全面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内容,而这些能力的落实落地建立在理论学习基础之上,以知识学习促提升、促发展,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创新教育实践,稳步改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框架模型。见图1。

4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4.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三性合一”课程体系

秉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研究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育人目标,结合学情及课程特点,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做幼儿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对应强化实践与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三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艺术素养、实践能力,基于此,本着能力本位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构建融合渗透、层层递进、模块化的动态课程体系,见图2。

面向學科和科技前沿,及时把握幼教发展新动态,鼓励教师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编写凸显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集理论性、艺术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系列教材,逐步实现理论本土化、实践理论化。依据课程性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体现出能力结构的递进关系。

4.2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智慧教学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与线上学习平台,构建基于教学资源的“互联网+课堂”“互联网+实训”“互联网+大赛”“互联网+证书”的复合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课后拓展、线上学习等教学过程,打破时空限制,创设立体化、多维度的学习环境,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促进学生思维范式转型,推动学前教育专业研究内容与方法的融合创新。

4.3建立“课、岗、证、赛”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创新评价方式

明确“师德高尚、理论扎实、实践为重”三性合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岗位需求,通过课程学习、组织参与师范生学科竞赛、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育婴师证”相关证书的方式,实现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之间的有机衔接,注重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教师实践育人能力。

强调形成性评价,探索多元评价方式,采用智慧评价工具,关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化多维度评价模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反馈与指导,同时采用多主体的评价方式,除教师之外,更多地鼓励学生及其同伴参与到评价中来,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并促进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反思。

4.4理实一体,搭建“U-K”协同全周期育人平台

依托校内外教学资源,搭建“U- K”(大学—幼儿园)实践育人平台。学校主导、园所支持,贯穿理论、实践、第二课堂3个阵地,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指导,扩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内容,进一步突出学生师范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产教融合。

探索与托幼机构校企合作新模式,如“订单式”培养、“双导师”联合培养,定期开展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意见调查、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等,持续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5以师范专业认证为依据,重构质量保障体系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以师范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确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反向设计课程体系,正向实施教学,不断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校内外支持条件,通过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课程评价、保障体系、内部监控、学业监测,构建内部评价体系;通过目标评价、外部评价、社会声誉,构建外部评价体系,由此建立内外贯通的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OBE视阈下探索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建设,将人才培养的标准指向岗位职业能力,贴合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要,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从事岗位必须具有的职业能力为本,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基础的构建,助力社会培养“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教师。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OBE理念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19CPYJ57)。东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东营市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

参考文献

[1]SpadyWilliamG.Outcome-basedEducation:CriticalIssuesandAnswers[J].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1994(07).

[2]洪煌尧,吴惠萍.高等教育成果导向教育之发展与反思[J].通识教育学刊,2015(06).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1).

[4]庞世俊.职业能力概念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2008,29(28).

[5]李春友,华梓宇,郭裕湘.会计硕士职业胜任力结构模型重构[J].新会计,2020(04).

[6]游晓琳.广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硏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06).

[7]赵梅香.会计信息化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构建[D].山西财经大学,2015(06).

[8]周晓静,何菁菁.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从理念到实践[J].江苏高教, 2020(02).

作者:孙倩倩 李军

上一篇:国际物流市场竞争论文下一篇: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