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2023-02-12

1 新时期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目前我国由于“扩招”实行, 客观上增加了高职学生就业的竞争压力, 高职生的就业情况不很理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国家的建设对人才的依赖越来越强, 特别是对有高技能的复合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各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实行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业目标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条件, 对高职教育来说, 要实现以就业为导向,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

新时期高职生职业能力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其中尤其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技之长”。

基本能力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责任感、诚信度、计算机操作能力、基本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 主要包括专业岗位知识、工艺流程掌握程度、工艺熟练程度、实践操作能力、检查维修技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能力和推广能力等。

关键能力也称核心能力, 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

2 新时期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面对社会的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以及国家对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视, 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它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系统操作技能;要求教师及时掌握教育、专业方面的新信息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新内容等等很多具体的要求。

2.1 高职教师要具有一般教师具有的基本素质

2.1.1 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应体现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性与师范性的统一。具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2.1.2 技能结构

基本技能是指任何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技能, 主要包括阅读技能、写作技能及计算机操作技能等。

2.1.3 能力结构

以下三种能力是一个称职的基础理论课教师所应具备的。 (1) 教学设计、调控能力。 (2) 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3) 管理能力。

2.2 高职教师应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职业技术”, 即从事某项职业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 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 关注运用的条件、方法、手段及效果的评价等, 重点在于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教师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实训指导水平、快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直接保证。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 通过大量的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教学性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

2.3 高职教师要有了解和掌握市场的人才需求的能力

各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实行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能够让教出来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能够真正为社会带来效益, 首先教师就要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然后根据需求培养所需的人才。

2.4 高职教师要有创新能力

江泽民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师本身应该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5 高职教师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职业学校生源比普高生源差,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事实上, 正因为职业学校学生素质不容乐观, 教师的责任才更重大, 职校生不好管理, 才显示出职校教师水平的高超。

2.6 高职教师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中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 职业教育要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就必须实行产教结合, 开放办学, 建立与社会各方面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3 高职教师的素质现状

但是, 我国目前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其要求尚存在不小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学积极性不高

虽然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已经很重视, 但真正能从待遇、地位等改善, 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所以教师积极性偏低。最主要的是客观上的原因:其一, 社会地位低。其二, 学生素质不高, 让老师教育缺乏成就感。

3.2 学历偏低

和高校里的其他专业比较起来, 高职教师的学历平均来说, 明显偏低, 这一方面从理论上不能提高教师, 另一方面, 也使教师的教学中存在知识短缺等现象。

3.3 实践能力不强

由于传统的“精英教育”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大部分教师少有甚至没有动手实践过, 有职业资格证的寥寥无几, 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

3.4 教师沟通能力还不强

在部分高职院校当中, 理论教师偏多, 实习指导教师不足,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5 教师的管理能力不够

教师更多的是教学, 对学生管理缺乏思考, 有的是“管得过死”, 而有的确实“放羊式”的管理, 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特有的特点进行管理, 这样学生学不到基本的规范和基本的技能, 将来也很难适应社会。

4 高职教师素质提高的途径

我们必须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这要求高职教师要有相应的素质。然而目前我国的高职教师素质还有差距, 这就要求要采取措施提高高职教师的素质。

4.1 转变观念, 消除歧视

破除鄙视高等职业教育陈腐观念, 需要舆论支持。要通过各种媒体和不同规格的会议, 加大宣传力度。

4.2 优化结构, 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双证书”要求需要“双师型”师资队伍。

4.3 出台高职教师职称评定新政策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教师职称评定时, 强调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与晋升都是参照普通高校标准来实施的, 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为普通高校教师主要从事理论教学与理论研究, 而高职教师一方面讲授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主要是进行技能培养, 他们之间实际工作相距甚远, 可比性不足, 如不区别对待, 我国的人事政策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会发生矛盾。

4.4 启动“名师工程”, 重视学科 (专业) 带头人培养

学科 (专业) 带头人及名教师的水平代表着学校在某学科 (专业) 的水平, 是学校声誉和教学质量的标志。

4.5 及时更新知识

面对现代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职业教育从专业型向素质型转轨的现实, 要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师的业务进修、知识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面对高校“扩招”后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以及国家对有高技能的复合人才的需求增加, 我们必须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应首先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师素质、实践能力、及时掌握人才市场需求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当前高职教师在这些方面都还不是很强, 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高职教师的能力。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学生,教师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兆军.毕业生就业仍存在三大问题[N].中国改革报, 2004 (10) .

[2] 唐燕萍.论综合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3) .

[3] 刘春生, 阮海涛.高职教师素质结构刍议[J].教育与职业, 2003 (3) .

上一篇:5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体会下一篇:蛎壳状二期梅毒疹合并糖尿病1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