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生态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20

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与生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江苏推进的“六个高质量”内含了生态环境的高质量。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生态效应变成经济效益,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生态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镇生态经济发展论文 篇1: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发展生态经济应是其法律内涵。其中的政府责任源于环境公平和客观实际的需要,公众参与则应定位于优化政府运行和公众利益诉求的表达。同时,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污染转移等相关环境法律制度需要完善。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内涵;政府责任;公众参与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是现阶段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农村环境的有效载体;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的重要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密切相关,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其良好的运行需要法制的保障。为此,本文拟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构建完备的环境法制。

一、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法律内涵

2000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2001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全国启动了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截至到2008年4月已先后命名了七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其中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共629个,国家级生态村共24个。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提出的加强生态省(市、县)和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要求,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关于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国要创建2000个环境优美乡镇和1万个生态村。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开展了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的建设活动。为此,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专门制定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试行)》(2002年)和《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2006年),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基本条件和考核指标。这些基本条件和考核指标从形式要件上指出了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努力方向,如国家级生态村创建考核指标包括了经济水平、环境卫生、污染控制、资源保护与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这对美化村容镇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对于全国4万个乡镇和数十万个行政村来说,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村标准的要求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除了要考虑形式要件外,更要注重实质内涵。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实质内涵就是发展生态经济,其法律化即是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法律内涵。所谓生态经济,又称绿色经济,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与环境和谐、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也是一种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有机结合、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是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形式,是生态和经济并重、双赢的经济形式。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仍在走传统的发展之路。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为了解决农村的贫困化问题,国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发展生态经济是农村脱贫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传统的经济发展之路只强调了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它虽然可以在一定时期改变农村的贫困局面,但最终却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则强调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强调生态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效益,要求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的恢复与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统一规划、综合建设,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最终解决农村的贫困化问题。由此,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必须把发展生态经济确立为其法律内涵,从而为创建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打下良好的基础。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以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其法律内涵,有助于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乡镇和行政村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建设,努力争取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村标准的要求。

二、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政府责任

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保护已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农村环境保护在中国的整体环境保护中具有基础地位,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关键措施,这其中政府承担着重要责任。

(一)政府承担建设责任的原因

1、环境公平正义的需要。公平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对人类而言,环境领域的公平正义是最基本的,因为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基础。维护环境公平正义是政府当然的职责,其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当代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城乡二元化结构,这一特征在计划体制时代被进一步固化为城乡二元化体制,其虽然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系统的扩张,但代价却是农村的发展滞后和城乡系统的对立,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基于此,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中央作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城乡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环境保护也要协调发展。中国的环境保护及其立法长期深受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影响。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

的中国环境保护立法虽然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仍突出表现出大中城市利益中心主义和大中企业中心主义的特征。政府更多地关注大中城市的环境保护需要,对农村环境保护则重视不够,从而导致城乡环境问题解决的分离;现实后果就是在城市环境问题尚未很好控制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公平和正义受到影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环境利益。因此,从维护环境公平正义出发,政府在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应承担责任。

2、客观现实的需要。中国环境保护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政府自上而下推动进行的,这一点与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运动自下而上地开展有着根本不同。在中国的环境保护中,政府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由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这是因为,一方面,农村群众的整体环境意识有待提高。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符合农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但在短期内可能要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利用的重新规划等,从而对一些群众的现实利益造成影响;加之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面临着脱贫的压力,发展经济的冲动往往造成了环境的损害。另一方面,农村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尚不能适应发展生态经济的需要。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法律内涵是发展生态经济,而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但目前农村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一些地方文盲率较高。所以,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政府在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应承担责任。

(二)政府承担建设责任的性质

政府从其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一定的职能。“近代社会,随着政治社会化历程的启动,政府的阶级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开始了此消彼长的运动……尽管政府的统治职能依然存在,而社会管理职能却不断地增强和膨胀,从而使政府的统治职能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以至于在今天,人们从常规的政治生活中,往往看到的是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早期,在环境法功能定位局限于解决“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环境领域的政府责任是较为单一的,对行政相对人的管制是政府的主要环境责任。但随着环境法功能定位的调整,政府环境责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管理责任仍是必要的,在特定情况下可能还要加强;另一方面服务责任逐渐成为主流。

在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政府虽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但其责任的性质主要是服务责任。原因在于,在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公众的主要环境公共需求是政府的服务,这其中包括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经济的科技支撑和环境教育等方面。满足公众的环境公共需求是政府的责任。由于环境具有供给的普遍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所以环境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对于公共物品,市场或私人是不能或不愿提供的,只能由政府负责提供。所以,现代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已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只有服务最多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政府公信力才会高,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因此,在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政府有责任通过提供更多的环境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来满足公众的环境需求,以解决长期在此领域的欠账,如相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唯有如此,才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三)政府责任的配置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政府责任的构建需要制度的保障。“在将公众合理的公共服务需求确认为公民的公共服务权利的同时,规定政府应当承担起相应的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的法定职责,这就建构起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服务供求关系。”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政府责任的配置。现代政府本身都存在着一定的架构。从纵向结构看,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政府责任的配置,就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环境职责的配置,但如何配置则要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能力。

1、中央政府的责任。中央政府具有较强的政府能力,且某些政府能力是地方政府所不具备的。因此,中央政府应承担地方政府所不能承担的环境责任,如发展生态经济所需要的重大科研支撑的研发、普及性的环境教育、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跨地区的基础性环境设施等;同时,对地方政府承担的环境责任,一方面要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在其能力不足、难以履行时要给予帮助。

2、地方政府的责任。《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第16条)从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地方政府应比中央政府承担更多的具体责任,如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规划、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落实、农村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本行政区域内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但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统合的概念,其本身还具有一定的层级性。在我国,地方政府共分为四个层级,即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县级政府和乡级政府;各层级地方政府之间在政府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政府责任承担应有所区别。一般而言,省、市政府由于政府能力较强应承担较多的提供环境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责任,而县、乡政府只提供必要的环境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乡镇和村清洁的饮用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

三、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的公众参与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作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举措,其实现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保证政府的作用外,还要强化公众的参与,唯此才能构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公众参与的定位

当代环境法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强调公众参与到环境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全过程,这是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环境民主原则的体现。在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中更应贯彻环境民主原则,积极推动公众的参与,但这首先涉及其定位问题。

公众参与在整个中国环境法治建设中地位一直不彰有其历史原因,这个历史原因就是专制主义的法文化传统。专制主义的法文化传统虽然是历史的,但其影响却弥漫至今。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专制主义,所以中国有着迥异于西方的法文化传统,如尚“礼”、鄙“诉”、重“刑”、轻“民”等,从制度化的历史来看,对普通民众强制性的规制成为主流。所以,传统的家长制在法律上往往表现为过度的“父爱主义”。国家主义成为专制主义法文化传统现实存在的缩影。法文化传统是历史沉淀的产物,要消除其影响并不容易。在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进程中,政府一直居于主导性的地位,并且由于现实的需要这一特质还会保持较长的时期。但现代社会正在从管理走向治理,要实现良好的治理即善治,必须加强公众参与。这一点在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至关重要,因为政府的能力是

有限的。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会必然会涉及广泛的利益冲突,如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等,面对这些公益与公益、公益与私益、私益与私益之间的冲突,政府并不是最佳的裁决者。公众参与“实际上就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表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它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认同,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由此决定了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定位是:一方面公众参与并非是对抗政府的机制,而是优化政府运行的机制;另一方面公众参与是公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尤其对农民这一弱势群体而言,它有助于实现环境公平和正义。

(二)公众参与的方式和途径

与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相比,农村环境保护中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和途径有着自身的一些特殊性。

1、公众参与的方式。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所谓直接参与,就是农民不借助其他力量亲自参加有关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事务活动;所谓间接参与,就是农民借助其他力量参加有关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事务活动。根本上,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由于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应该鼓励农民的直接参与。但在现实中,限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民的间接参与也是必要的。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农民间接参与所借助的力量,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可能像城市地区那样依托于一般性的民间环保组织,而必须依托其他的力量即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第2条)由此在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应实行村民自治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

2、公众参与的途径。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检举和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强化社会监督。”

以上这些都可以成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公众参与的途径,此外,还可以通过协商来进行。协商不同于对话、讨论和一般的交流,它强调理性的观点和说服,而不是操纵和强迫。“公共协商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参与公共讨论和批判性审视具有集体约束力公共政策的过程。这种协商过程基于政治谈判或契约交易,同时受公共利益责任的支配。”公共协商的主要目标不是狭隘地追求个人利益,而是利用公共理性寻求最大程度地满足所有公民愿望的政策。

(三)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公众参与存在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公众参与不足;二是公众参与不当。

1、公众参与不足。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公众参与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公众参与不足,即农民对有关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事务活动参与不够。究其原因:一是农村群众的环境意识不高,加之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许多人有“搭便车”的想法,在许多事务活动中存在等和看而不是积极参与的现象;二是相关法律权利的赋予尚不完备,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环境表达权和环境参与决策权在环境立法中并不明确。因此,必须普及环境教育,提升农村群众的环境意识,完善环境立法,赋予公众相关法律权利,才能解决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公众参与不足的问题。

2、公众参与不当。与公众参与不足不同,公众参与不当是公众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是基于公民的责任感,不是出于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而是只考虑自身的现实利益,有时甚至只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从而采取非规范化、非程序化的参与方式。农村群众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冲突以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有时把握不当,从而在公众参与过程中可能出现参与不当。因此,要加强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要切实考虑农村群众的实际利益。唯此,才能解决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公众参与不当的问题。

四、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的相关制度完善

(一)土地规划制度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需要对土地的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使其符合发展生态经济的要求。现行土地规划制度主要体现在《土地管理法》中,其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17条)“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土地用途。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并予以公告。”(第20条)上述规定要求乡(镇)土地规划要划分土地利用区并明确用途,这对于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的建设是必要的。但当前在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过程中,面临这样一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即对已存在的不当土地利用进行重新分区,从而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使其土地用途适应生态经济的要求。因此,现行土地规划制度应对土地利用重新分区作出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土地利用进行重新分区时,应考虑对原土地使用者的损失给予合理的补偿,切实保障相关个体的私益,从而促进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的建设。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环境法的基本法律制度,对于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促进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生态经济的实现。2002年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第2条)据此,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规划和建设项目。这其中,开展规划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法》立法的主要目的。但现阶段有关规划环评尚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在战略环评方面,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带来消极影响。为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健全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角度在区域发展定位、产业布局、行业结构上提出要求。只有在规划层面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才能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禁止污染转移制度

当前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升级,同时,城市环境保护的力度在加强。在此背景下,城市向农村的污染转移不断显现,这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是一个严重的外部威胁。因此,必须强化禁止污染转移制度。禁止污染转移制度,在现行多部环境法律中都有体现。如《环境保护法》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第34条)《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依照前两款规定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第19条)《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依照前两款规定的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第22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研究、开发和推广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公布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落后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的名录……列入限期淘汰名录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第28条)但上述规定缺乏对城市向农村转移落后生产工艺和落后设备的具体规定,结果导致许多乡镇和村落为了发展经济,从城市接收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

(四)其他法律制度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需要完善的环境法律制度还包括有关经济刺激制度和环境审计制度。在经济刺激制度方面,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财政扶持和技术援助。为此,应实施政府优惠贷款、减税和无偿转让有关技术等经济刺激方面的措施。在环境审计制度方面,应加强对政府的环境绩效审计,重点关注在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中政府环保资金投入、管理、使用情况,环保政策落实和环保目标实现情况,并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完善环保政策措施提出建议。

(责任编辑:周振新 朱 蓓)

作者:张建伟

乡镇生态经济发展论文 篇2:

打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现实通道

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与生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江苏推进的“六个高质量”内含了生态环境的高质量。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生态效应变成经济效益,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现实通道。泰州里下河生态功能区是长三角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经济地理版图中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始终面临着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泰州人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发展趋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寻“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现实通道,让生态资源、生态经济的效应显现出来;以人民中心理念系统化谋划绿色发展与高效发展融合的新模式,让生态发展模式开创人民美好生活新样板。
一、探索之一:生态资源变资产

打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通道,在于把握生态资源在开发中愈来愈具有的珍稀性,通过开发让生态资源从“沉睡”状态或“野蛮”开发状态转化为合理开发状态,让生态资源价值能够更大程度显现出来,打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通道。泰州一些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为更多地区促进生态资源变资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唤醒生态资源:资源变成资产

生态资源经过开发可以成为生态资产,不开发资源的资产价值显现不出来;野蛮开发可能损毁生态资产的价值。合理开发,则可以让生态资源变资产、生态资产增价值。在这方面,兴化千垛景区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好的样本。在兴化市缸顾乡东旺村东侧,坐落的千垛景区,总面积近万亩,菜花观光核心区4600亩。千垛菜花自然景观形成于750年前,在泥土奇缺的泽国里,缸顾的先民们从水下取土,如同新燕衔泥筑巢,靠辛勤和无畏一方一方将其堆积成垛,筑出千垛垛田。以前,这种资源处于“沉睡”状态,新时期兴化人将千垛油菜种植与生态旅游结合一起,打造出菜花节,在开花季节,千垛景区以其特有的“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和“船在水上行,人在花中走”的自然美景,名动长三角、全中国,甚至享誉世界,被称为“中国最美油菜花海”,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普罗旺斯薰衣草园、荷兰郁金香花海、京都樱花并称全球四大花海。清明时节,是菜花最佳观赏期,此时会吸引世界各地数百万游客前往观赏。摩肩接踵的人流,行走在观花走廊上,驻足顾盼,无不惊叹。“千垛菜花旅游节”现成为发展生态经济的典范,成为兴化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

2.运营生态资产:实现不断增值

生态资源变成生态资产后,生态资产的运营水平决定生态资产增值程度,需要通过运营创新促进生态资产增值。这方面,姜堰溱潼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溱潼镇是闻名的千年古镇,位于苏中里下河地区,地处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交汇处,隶属泰州市姜堰区,地处姜堰区、兴化市和东台市交界处。小镇四面环水,风光秀丽,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犹如东方威尼斯。独特的水系条件,加之境内湿地的过滤、交换功能,从而使溱湖水质优于周边地区,所产水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以溱湖簖蟹、青虾、银鱼、甲鱼、水蔬等水产品为主的“溱湖八鲜”名闻遐迩,众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赞不绝口。溱潼境内拥有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江苏首家国家级濕地公园,这里是世界闻名的麋鹿之乡里下河原生湿地,拥有湿地生态保护区、地热温泉、国家级珍稀动物麋鹿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多年来,溱潼人努力唤醒生态资源,溱潼古镇被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被打造成为国家5A级景区。在此过程中,溱潼人以“溱潼会船节”致力实现文化+生态,把生态资产与文化遗产融为一体,借助会船文化让生态资产增值、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让生态资源价值更加凸显出来。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或缘起朱元璋诚心寻祖坟,或缘起百姓抗倭寇的传说,不过,溱潼会船节在当下已演化为寄寓民众对美好生活祈盼的活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船节一年一度,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十里溱湖荡碧波,千舟竞发逐春潮,以节为媒,招徕游客,招商引资,打造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中国·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已成为“甲天下”的民俗活动,实现了生态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3.排查生态资产:指引绿色行动

新时代,泰州注重排查生态资产构建生态资产目录,并按照重要生态资产目录,分类采取绿色行动,积极实施生态工程。如兴化在生态经济示范区打造中,排查域内重要生态资源,确定重要的生态保护工程,确定重点开发的生态项目。在开发方面,该市根据实际排出20个重点项目:得胜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千垛景区扩容项目、楚水廊桥项目、施耐庵文化园项目、沙沟渔文化特色小镇项目、里下河湿地公园项目、华夏仙草园项目、李中水上森林旅游医养综合体项目、知音花山花海项目、康养花海旅游项目、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兴化水上生态景观航道项目、兴化生态景观廊道项目、乌巾荡好莱坞特色小镇项目、金东门老街旅游区项目、渭水河高端民宿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徐马荒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吴公湖生态旅游项目、大纵湖康旅小镇项目、钓鱼小镇项目。这些做法启示我们,在生态经济发展中,需要把编排生态资产目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并指引生态经济健康发展。
二、探索之二:生态经济巧设计

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要锚定“生态经济”这一关键概念,引进设计理念,促进生产原料生态化、生产环节环保化、产品销售绿色化,围绕打造生态产业链,不断集聚高端品牌、高新技术、高端资本等高端要素,以“生态+”发展高效农业,引领工业转型,做强旅游康健,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优化、高效集约的生态产业体系。

1.差异发展巧设计

生态经济发展中要注重差异化发展构建发展优势,摒弃同质化发展防止同质竞争。同质化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也会因“丰产不丰收”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泰州发展生态经济,各地注重根据资源禀赋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各显神通进行产业设计,力求“一村一规划、一村一图纸、一村一方案”。首先,注重生态农业设计。里下河地区发展农业是重点,里下河地区人民注重生态农业发展设计,河横村是著名的生态农业村,作为联合国评定的“全球生态环境500佳”,其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样本。近年来,该村科学设计,把农场规模经营与立体种养模式同步推进。生态立体种养提出较早,但生态立体种养在分田到户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近年来,该村以新型农场主体代替传统农户,由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推进生态立体种养取得较好效果,在农场经营下,经营者更有财力与能力推进生态立体种养。现在在生态立体种养示范田里,人们看到,通过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稻田养螃蟹,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不施农药和化肥,只是利用鸭、鱼的杂食性吃掉稻田中的害虫与杂草,鸭、鱼排泄粪便反过来能够供给水稻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养分。这样生产出来的稻、鸭、鱼是绿色的,既体现生态农业要求,也以生态增加了经济效益,成为生态农业设计推进发展的样本。其次,注重加工生态设计。在里下河深处的兴化市,脱水蔬菜产业是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该市认真进行生产流程的生态设计,所有加工业企业,不断提高生态设计水平,构建起一个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实施绿色制造,加大循环利用,减量化排放废弃物,推进绿色生产标准在产品、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同时还认真进行布局设计,布局区分为集中布局与分区布局,前者采取工业园区的思路,促进农业加工业产业在农业园区的集聚,有助于集聚效应的发挥,有助于污染物集中处理;后者注重加工企业与产地的密切联系,更加有利于考虑环境容量,利用环境的自净系统消解加工产业排放的副产品。再次,注重生态旅游设计。在第三产业领域,生态旅游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泰州与全省一样注重以田园乡村助推旅游业发展,在风貌设计上注重保持乡村的“形”,在文化展示上注重留住乡村的“魂”,在功能布局上注重体现各自的“特”,在宜居宜业上注重留住振兴乡村的“人”,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这方面出现不少典型,如兴化东罗村环湖而建,依垛而居,沟河交错,垛阁环水,依据这一特质,村里将有序打造特色民宿、民俗美食、农业观光、互动体验和康养度假等旅游新品,实现“生态+旅游”“生态+农业”融合发展,彰显里下河独特的田园水乡魅力。

2.融合发展巧构思

泰州市重视探索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如注重生态工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泰州生态工业设计注重服务生态农业的培育,强化工业服务农业生态技术的支撑作用,注重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设计、布局,如2015年泰州市农业开发区泰农集团、朗坤物联网公司与以色列BF公司三方共同投资2700万美元,推进植物本体传感器制造项目在泰州落户,为泰州生态智慧农业装备应用提供了就近的市场,为生态农业智慧系统的应用提供了装备基础。再如董北村是不锈钢产业强村,工业经济发展积累了雄厚财力,该村回过头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这一绿色的事业,致力探索“飞地发展”,到邻近孙堡村流转2000亩土地,发展特种种植、特种养殖两个产业链:特种种植——种植铁皮石斛等;特种养殖——养殖鳄鱼,董北村运用工业化生产经营理念进行生态农业发展设计,并将生态旅游、产品加工与生态农业联动打造,吸引了更多高端客户,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

3.梯度开发巧安排

生态设计需要根据国土空间开发中的功能定位、开发条件、开发重点推进梯度开发,划定开发限度。泰州据此推进梯度开发巧安排:首先,依据功能定位进行开发设计。泰州注重主体功能定位,新制定的《泰州市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划出“重点生态功能区”,从里下河地区44个乡镇中划出19个乡镇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在此范围内减少人工开发,保证生态自调节;整个里下河地区列出33个乡镇作为限制开发区域,限制工业的发展,覆盖率占泰州里下河区域面积的80%;另外的乡镇,在工业发展中要注重生态技术的推广,注重生态环境优化。其次,根据开发条件进行开发设计。根据开发条件成熟度确定开发程度推进生态经济发展,依据主客观条件成熟度确定开发顺序、进度,生态旅游产品需求量大幅上涨。兴化适应需要,拓展生态旅游,千垛菜花春色迷人外,打造乌巾荡公园、大纵湖观光区,如今乌巾荡公园幽静典雅,万亩大纵湖风光旖旎……同时,坚持底线思维,对一些开发条件不具备的,搁置起来暂不开发,放在那里,可以增殖,不让不具备条件盲目开发损毁自然财富的价值,把保护作为生态设计的重要内容。再次,确定开发主轴重点进行设计。划定开发主轴优先开发,围绕全域生态旅游,根据旅游线路统一规划,以主要生态景区、旅游主通道作为主轴,集中力量优先建设,如当前集中力量打造国家田园综合体,推进田园乡村建设,让青砖黛瓦、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树影婆娑的田园景观满足人们观赏田园风光需求的快速增长。
三、探索之三:创新模式激动力

打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通道,需要市场、社会、政府协同创新,探索高质量发展中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在这方面,泰州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1.市场引领:从顺应需求到创造需求

一方面,顺应市场绿色消费需求提升供给。当前,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大大提高,绿色产品已成为消费市场最青睐的产品,人们选购商品时大都关心其是否绿色、低碳、节能、生态。为了让生态经济效应显现出来,生态经济示范区的人们注重顺应市场绿色需求提升供给。姜堰沈高镇是这方面的典型。它推出河横系列品牌,推进产品原产地标注,拓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链,扩大绿色产品生产和供应,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新营销模式拓展绿色消费市场,保障不同主体多样化的绿色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创造绿色消费需求充分显现生态经济效应。当今生态旅游日益成为创造需求的新领域,为此,泰州人利用独特资源打造景区满足人们的新时尚,如李中水上森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湿地生态林,水上森林占地面积2000亩,其中森林面积1050余亩、水面面积950余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干群为合理开发利用荒滩资源,将这里的荒滩开发成一条条垛格,栽种适应水中生长的池杉、水杉,林中间种芋艿、油菜等经济作物。经过数十年,当初栽种的10万余株水杉、池杉等树木已长成高大茂密、生机盎然的水上园林。2003年,当地开发公司聘请东南大学对园区进行规划,2010年对原有规划进行了完善,2013年适应旅游发展需要,李中聘请浙江绿客水务旅游投资策划公司再次对园区进行总体规划,以水上森林、万鸟争鸣、禽鱼互嬉、池杉根艺等自然景观为基础,突出森林氧吧、河湖嬉水、鹭鹃互歌、人文生态,将景区开发成集森林湿地型生态观光、水上休闲娱乐体验、养生度假功能为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从养身到养心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生态产品满足人们对绿色生活的需求。如今,乘坐木筏漂游李中水上森林,呼吸着森林氧吧中富含负离子的空气,顿感身体通畅;饱览“林中有水、林中有鸟”的水乡景观,观看野鸭放飞、鱼鹰捕鱼,游人无不心情愉悦;驻足在景区“渔村”、“食府”,品尝水鲜、芋艿,人们常常流连忘返。

2.社会参与:从返乡创业到企业参与

生态经济发展常常面临内生力量发展不足的问题,需要引进外生力量促进生态经济区发展。以前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鼓励有为大学生、成功创业者返乡创业,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如河横村以农场经营推进生态立体养殖、种植的风云人物孙飞,就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作为拥有专业知识的新农场主,依靠知识每年从事农场经营能够获得近200万的收入,成为当地创业致富的典型,激发更多有志青年到农村“淘金”。近年来,规模企业参与成为生态经济发展有力的驱动力量。随着生态资源的开发价值的显现,不少眼光远大的企业闻到了生态经济“奶酪”诱人的味道,参与乡村振兴的欲望强烈,积极参与到以生态经济振兴乡村的发展中。兴化看到这种趋势,在内生开发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注重外生力量与内生力量结合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如在田园乡村建设中,东罗村是兴化打造田园乡村的三个村之一,看到万科有参与意向,兴化市主动与万科牵手共建乡村,积极推进“国资平台+社会资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由万科牵头成立运营公司,村民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闲置生产资料入股,集約运营。村集体从多方面获取资产性收益、劳动性收益和分红,并培育职业农民,真正带动村民致富。万科则发挥万科平台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种养循环产业的落地,通过实现当地农业规模化生产,利用当地特色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并建立销售体系,进行统一的品牌包装与营销,加强农业IP培育,提高产品溢价,推广标准化生产。这成为江苏“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的首创案例。

3.政府主导:从项目运作到考核体系

当前,泰州大力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政府主导作用在于以项目工程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不仅注重生态设计进行规划引导,更重视生态行动实施项目工程。在泰州市层面,近期确定的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开发的主要项目包括:在姜堰区域推进溱湖湿地生态环境整治,推进河横生态园改造,推进溱湖农业生态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兴化市域,促进里下河湖泊湖荡退圩还湖,实施大纵湖、得胜湖、平旺湖退圩还湖生态修复工程;扩容提升千垛景区;以李中水上森林为核心,整合万亩荷塘等西北部生态湿地资源,争创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政府还特别注重运用绩效考核指挥棒引领生态经济的发展,如积极实施差别化考核评价制度,逐步淡化综合性GDP评价,建立以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对示范区内的工业园区重点考核绿色产业链构建、技改投入、循环化改造、节能减排、创新载体建设和创新要素集聚等指标。与之配套,实行差别化的生态管理机制,譬如在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的区域试点设立生态功能区管委会,统筹负责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探索大部门制改革试点,在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乡镇探索精简工业类机构,强化环保、旅游、农业等与生态经济发展有关机构的职能。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彭安玉

作者:景云祥

乡镇生态经济发展论文 篇3:

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

摘要:本文以“中国21世纪示范镇”昆山市淀山湖镇为案例,揭示了中国乡镇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指出以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实践的新理念,将科技强镇、文化亮镇、生态立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进生态文明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新路径,站在全球前沿高起点地推进生态文明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新境界。

关键词: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实践路径;淀山湖镇

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从书斋的理论探索到行动,将顶层设计与乡镇基层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新的历史时期。乡镇是中国农村的基本单位,在中国整个行政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乡镇政权组织承担着在辖区内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各项社会管理事务的职能。鉴于中国是由众多乡镇编织而成的农业大国,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乡镇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生态治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乡镇治,则天下安。推动中国乡镇以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的一个重大战略。本文以“中国21世纪示范镇”——昆山淀山湖镇为案例,突出说明,以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实践的新理念,将科技强镇、文化亮镇、生态立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进生态文明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新路径,站在全球前沿高起点地推进生态文明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新境界。

一、以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新理念

如果说美国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1962年问世的《寂静的春天》表明了西方发达国家生态理性的觉醒,并以生态理性逐渐终止了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的经济理性的话,那么这个过程经过了差不多200年的历史,而中国积极主动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乡镇,如昆山淀山湖镇在发展中自觉地意识到经济理性的弊端,主动地用生态理性匡正和引领经济理性,选择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并在199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中国21世纪示范镇,则不过用了20多年的时间。说明生态理性开始在中国觉醒,生态文明实践在中国大有可为。淀山湖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的关系。用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实践的新理念。

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替代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长期以来缺吃少穿的农民为了很快致富,走上了快速发展经济的道路,在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各级领导和群众的首要价值追求的态势下,经济理性成为甚嚣尘上的社会意识,严重地贬抑了生态理性。苏南各个乡镇形成了你追我赶发展工业的态势,形成了乡村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格局。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一度占据了经济的大半壁江山,犹如魔术师一样呼唤出了巨大的物质生产力。

当人们在赞叹乡镇工业所创造的巨大财富时,同时也惊讶地看到,乡镇工业走的是非绿色的发展道路,是资源环境遭到削弱和破坏,经济无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是以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为代价的发展道路。这种只是注重经济理性,忽视生态理性的发展模式导致了以资源来换取经济效益,以环境污染来替代成本的弊端,由于片面追求乡镇工业发展的数量和规模以及乡镇工业经济的总量,忽视了资源、环境的承受力。乡镇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的噪声、光污染等,都对当地水质、大气、土壤以及居民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和影响。

危机也蕴涵着转机。乡镇工业经济总量的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下降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发展中人本价值的凸显与经济价值优先的观念冲突,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引起了一些优秀的乡镇领导者对于发展价值的思考。正如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主任杜德利·西尔斯所说:“在讨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时,我们必须驱散笼罩在‘发展’一词周围的迷雾,并更准确地界定它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设计出富有意义的目标或指标,从而有助于改进国内或国际政策。”[1]促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的价值还体现在人文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如果过度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诸如影响发展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就会出现非人道和非伦理的发展。这一深刻反思,促使他们逐渐告别长期起支配地位的经济理性领先的发展模式,选择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的发展模式,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道路。

昆山淀山湖镇是一个因湖而名、因湖而兴的生态环境优美的乡镇,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聘请了全国著名的生态文明专家来把脉指导,确定了全面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将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的发展战略。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斐然而进入国务院的视野。该镇作为中国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示范工程中的唯一代表被列入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阐明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20章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第二部分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内容,第三部分涉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内容。第四部分涉及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该书指出:“农村小城镇化是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淀山湖镇是苏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新近崛起的较为发达的乡镇之一。该小城镇建设特点和发展模式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乡镇,走的是一条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绿色旅游业、发展国家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在小城镇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建筑与自然和谐的综合发展之路。”[2]42

根据淀山湖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示范工程”这一框架作为2000年至21世纪的奋斗目标是必然的,它也是中国大多数乡镇未来要走的一条道路。它的重要意义不仅是使一个镇的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受益,而是以淀山湖镇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示范工程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小城镇建设。[2]42

《中国21世纪议程》对淀山湖镇设定的总目标是:“将淀山湖镇建成一个优雅、和谐并具有大自然气息,社区功能协调、环境舒适,交通便捷、经济繁荣的水乡绿色小城镇。”[2]39具体方案目标为:“建立配套的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类住区功能;改善人类住区的环境;改善和提高居住条件、逐步在全镇范围内建设小康型住宅群;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第三产业,利用淀山湖镇已建的旅游度假区的优势,发展绿色旅游业,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完善师资和人才培训计划。”[2]43

淀山湖镇以“和谐自然,示范未来”作为建设中国21世纪示范镇的理念,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色青山,将绿色作为该镇发展的特色和重大价值追求,着力打造“新江南特色镇”,经过淀山湖镇人民同心协力的努力建设,国务院对于淀山湖镇作为小城镇规划及示范工程所确立的各项任务都超额完成。目前,在小城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淀山湖镇获得了“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园林小城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等称号。以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的发展战略使淀山湖镇赢得了强大的综合竞争力。

2012年,在昆山市争当基本实现现代化排头兵的征程中,淀山湖镇又独树一帜地提出了争当生态现代化排头兵的口号,唱响了“绿色淀山湖,生态现代化”的进行曲,继续为全国乡镇经济的绿色发展当好生态现代化的示范镇。

二、 科技强镇、文化亮镇、生态立镇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实践的新路径

将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紧密地结合起来,并用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在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建设中,就要围绕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将科技强镇、文化亮镇和生态立镇作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将乡镇基本现代化看作是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整体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

乡镇推进经济现代化需要依靠科技来强镇,在乡镇生产力发展中,要始终依托科技进步促进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凭借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强大功能来强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是从总体性和宏观性层面而言的。科技又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于资源和环境发展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相反,对于资源和环境导致巨大负面影响的科技就是第一破坏力。基于这一认识,淀山湖镇将科技强镇的认识定位于以绿色科技强镇,在招商引资中,改变传统的做法,高起点招绿色产业,在全国乡镇一级率先创立航空科技园。引进了神州数码、唯品会、普洛斯等现代服务业项目。通过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科技,推进循环经济,增强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确保让绿色科技和绿色产业为山水增色,让山水为绿色科技和绿色产业添彩。晟泰集团长期以来坚持以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生产范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达到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注重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污染控制,走出了一条新型乡镇绿色工业化发展道路。

乡镇推进文化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需要依靠文化来亮镇,特别需要依靠绿色文化来亮镇。文化是乡镇发展的强大软实力。拥有“中国民间艺术(戏曲)之乡”以及江苏省农村小戏创作基地美誉的淀山湖镇,户户爱看戏,村村有剧场。高质量组织群众文化艺术节、春秋戏曲周、全民健身月,定期举行体育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全年举办百余场广场文艺、送戏下乡进社区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如火如荼,改变了农村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俗。大力发展促进人民群众亲近自然和爱护自然的绿色文化,既是全面小康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需求,更是凸显地方特色、打响生态现代化品牌的客观要求。坚持文化亮镇,就是形成政府搭台、百姓唱戏、自编自演、寓教于乐、民众参与、普及繁荣的文化发展特色。通过建设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特别是充分发挥绿色文化活动对人的熏陶和审美作用,极大地提升市民的人文素质,促使他们更加热爱自然环境,积极主动地建设生态文明,也推动了环境伦理学、环境教育学等的发展,促进了市民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行为方式以及绿色消费方式的养成。

乡镇推进生态现代化,就是坚持生态立镇,将生态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推动乡镇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乡镇就没有立足之地,何谈发展?在一个自然资源恶化和生态环境糟糕的乡镇,不可能吸引到人才、资金和技术。推进乡镇生态现代化,就是为乡镇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等各项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为了做好生态立镇这一大文章,淀山湖镇围绕“蓝天、碧水、绿地、休闲”,大力实施“引湖入镇”工程,用足“湖”资源,做好“水”文章,增添“绿”特色,将湖光美景融入城镇建设之中,还生态于人民群众,进一步优化现有公园的功能和景观效果。改造了农民康乐公园和街心公园,加快推进了环湖景观带建设,将环湖大道建设成为集亲水、观景、旅游、防洪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带,以多栽树、多绿化的“绿色银行”、景观建设等为抓手,加大了绿化建设的力度,不断提升绿化量和景观层次。现在,当人们来到集水乡风貌、田园风光、欧陆风格于一体,兼具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现代时尚功能的淀山湖镇,都会发出“这里的空气有点甜”的赞美声。

科技强镇、文化亮镇、生态立镇“三位一体”,构成了乡镇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系统。科技强镇、文化亮镇、生态立镇是一个既有侧重点和各自内涵要求,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的交互影响和作用强有力地推进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深入发展。

三、站在全球前沿推进生态文明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实践的新境界

中国乡镇率先实现的基本现代化,既是瞄准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追赶式的现代化,又是一种摒弃其消极因素和吸取其积极成果的超越式的现代化。昆山作为全国百强县,已经处于经济全球化和生态现代化的最前沿,有利于引进、吸纳、模仿和借鉴西方文明包括生态文明的积极成果,使中国县域和乡镇的生态文明能够跻身于世界前沿并对全球产生示范价值。

淀山湖镇整合中西方生态文明理念,结合本乡本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借鉴西方公民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实践的做法进行生态治理,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推进生态现代化,走出了一条既有中国乡镇本土特色又吸取了全球优点的生态文明道路。

科学的规划对于乡镇生态文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不注重规划所出现的拍脑袋决策,在全国乡镇具有普遍性,这也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建设难以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弊端,是影响生态文明实效的一个重大原因。

淀山湖镇广纳博采发达国家生态现代化小城镇的先进理念,聘请英国JTP公司等国内外著名专家,按照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镇”的要求,加快完成镇总体规划修编、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以及滨水生态商务社区概念城市设计。做好沿湖、沿河、公园等区域景观规划,包括景观绿道规划设计。与此同时,还将聘请德国生态工程协会进行生态治水和生态湿地等方面的概念设计,加强环境综合整治,针对重要区域进行环境专项治理。实施自然村落整理、滨水生态商务社区河道绿化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污水管网铺设等工程。突出主要路段、交通节点、主题公园开展绿化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环湖大道景观带,打造生态建设亮点,提升环湖大道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影响力。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民的广泛参与。乡镇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有得到公民的广泛参与,才能纠正由于政府和企业本身所固有的官僚性和经济理性而出现的“生态治理失灵”现象,从而将政府在生态文明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企业在生态文明中的社会责任和积极作为,公民社会在生态文明中的主力军作用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的强大合力。淀山湖镇将生态文明教育引入社区、学校和家庭,促进市民确立有利于生态环境美化的科学的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方式,全面建设管理有序化、工作信息化、服务体系化、生活文明化的新型社区。由于政府重视、企业的积极作为和公民的广泛参与,成功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所有的社区都全部成功创建苏州绿色社区,全镇行政村全部通过省级卫生村复查,所有的村都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在淀山湖镇,政府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行政职能;企业在行使社会责任中更加突出生态责任,坚持绿色发展、主动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自觉呵护环境,注重发展绿色科技,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习惯;公民爱护环境,关注生态,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将乡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来做,从而达到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有机融合,是淀山湖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做法。淀山湖镇立足提升环湖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加快促进环湖区域由单一发展高端房地产业向生态服务业融合转变,加快发展以神州数码为龙头的电子商务、会务会展等项目,以研祥科技为龙头的生态研发、网络体验、科技企业孵化等项目,以旭宝高尔夫球场、大自然国际游艇会、梦莱茵帆船俱乐部、航空俱乐部为依托的高端商务旅游、康体养生等项目,以滨水国际社区为依托的高端生态居住项目,实现了生态科技人才集聚、电子商务集聚、生态研发集聚、高端生态环保产业的集聚,使经济效益、人才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淀山湖镇还将生态农业作为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优势产业来抓,着力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坚持走园区化、基地化、特色化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在“优质、高效、生态”上下功夫,将生态农业打造成为生态品牌,重点吸引观光、休闲、生态型农业龙头项目,大力打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育了一大批生态农业特色品牌,做到了打响一个生态农业品牌,带动了一个生态农业产业,富裕了当地一方百姓。

参考文献:

[1]杜德利·西尔斯.发展的含义[M]//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47.

[2]方世南.风水宝地淀山湖——中国21世纪示范镇[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方世南顾剑

上一篇:留守幼儿教育分析论文下一篇:教育课程政策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