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德育教育与公益广告论文

2022-04-30

[摘要]培养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对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青少年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和青少年德育品质偏差现象的扭转有着积极的意义;将慈善公益文化教育纳入现行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媒体慈善的功能效应和创建慈善公益活动的参与平台是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德育教育与公益广告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少年德育教育与公益广告论文 篇1:

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对青少年德育教育重视逐渐增强,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充分挖掘社区德育资源,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参与到学校德育和社区德育过程中,从宣传、制度、评价层面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者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合力育人的局面。

【关键词】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策略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教育的选择权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更多地征求来自家长的意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也成为一种趋势。但学校、家庭、社区对自己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扮演的角色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三者合力育人局面,通过课题组对E市调研发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改善。

一、以学校为主导充分利用社区德育资源

(一)共建共育德育目标

无论是学校德育还是社区德育都有促进个体发展的内在目的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外在目的。虽然二者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但都在培养具有德性的人,能够承担个体、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学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存在无法割断的联系,我们在学校获得的德育知识源于社会,并最终服务于社会生活,而社区就是社会生活的单元,因此学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存在内在的共通性,具有相同的德育目标。

(二)统筹兼顾德育管理

克服学校与社区相互分离的现象,避免对青少年德育形成断块式教育。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有目的成体系的开展德育活动,学校在青少年德育活动方案的制定、计划的实施上是主导。通过学校与社区的共同评价激励青少年品德的养成。学校可以深入社区,了解学生的德育行为,结合在校表现综合给出德育评价。社区也可以深入到学校,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动态,并结合舆论监督、风俗民约、规章制度等建立社区评价体系,二者在评价方式上可以相互补充。促进社区与学校德育教育相互交融,不让学校德育教育成为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孤岛”。

(三)共享整合德育资源

德育资源为青少年的道德养成提供了现实基础。学校和社区德育建设要努力挖掘学校与社区德育资源的种类,拓展资源建设的范围,共建德育建设资源库,为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盘活社区资源,吸收社区教育元素;社区可以利用学校教师、课程、场地、文化等资源,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吸收学校教育中自觉理性的精神。

二、优化家庭德育环境,夯实学校德育环境基石

(一)创建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

由于社会舆论影响和单亲家长的忽视,不少离异家庭的学生有自卑、不合群等心理障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社会上普遍存在的“2+1”“4+1”“6+1”的家庭培养格局,造成家长对独生子女生活上过度关心,忽视品德教育方面的培养,家庭德育教育出现空白。因此,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要积极拓展家教宣传与培训,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正确评价和认识子女,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搭建互动平台,形成教育合力

作为德育教育主题的学校,应建立与家长,社区信息上的互联互通。通过学校网络平台、家校通、微信群、QQ群等互联网+的模式,及时发送学校动态反馈学生在校表现。积极开展开放日、家长会、各种教学观摩活动、各种社团尤其是校外活动等,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家长也可利用这个平台给学校提意见,和学校老师互动。组建家长委员会,充分调动家长资源,协助学校开展活动、进行校外实习指导等。创建家长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家长课堂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树立正确的亲子观教育观。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和学校实践定期编写家教小报发给家长作为参考,有效提升家校合作开展德育教育。

三、拓展优势,增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实效性

(一)加大舆论宣传,营造德育共建的社会氛围

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学习成绩,社区对德育重视不足,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就要加大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宣传,引起社会重视。通过宣传媒体尤其是在孩子和家长最常接触的电视、网络平台上大量推出德育方面的公益广告,使学校和家庭经常关注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更大程度的提高社区、学校和家庭在构建德育教育网络方面的积极性。

(二)以学校为主导利用资源,提高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操作性

社区和家长都能够积极配合,让学校为三者合作提供平台。通过开放日、社区志愿者服务、家长委员会等活动增强三方面在德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社区和家庭的德育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的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德育工作网络平台,将资源建设、目标建设、活动拓展等内容按阶段设计并纳入到系统中,划分职责明确任务,有效协作开展德育活动,使合作有目标、有资源、有形式、有延续、有效果。

(三)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

我国教育政策法规宏观指导德育教育的开展,应制定出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确定各自的责任和权利,促进三方的交流协作。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时要加大合作开展德育教育的评价,促进学校在德育方面积极拓展。对社区进行督导考核时,也要参照其德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与家庭和学校的互动、社区有效资源的利用等方面来进行评估,调动学校、社区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三者的结合,达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丽銮.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提高德育实效[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2005.

[2]许威.三位一体社区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

作者:梁月琴 刘蒙蒙

青少年德育教育与公益广告论文 篇2:

试析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培养的意义与途径

[摘要]培养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对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青少年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和青少年德育品质偏差现象的扭转有着积极的意义;将慈善公益文化教育纳入现行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媒体慈善的功能效应和创建慈善公益活动的参与平台是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 慈善公益精神 德育品质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慈善事业是指建立在社会捐赠基础上的社会救济事业,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民间的群众性的互助活动,或者说它是指众多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在自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不幸无助人群的援助行为。慈善公益事业在消弭社会矛盾,实现社会财富第三次合理分配与推动和谐社会创建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所指称的青少年主要是在校接受初等、中等与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慈善公益精神的有何丰富的内涵?适合青少年的慈善公益活动有哪些?培养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有什么意义?本文就这些问题一一作了阐述。

一、慈善公益精神的内涵和青少年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的形式

1.慈善公益精神的内涵

现代西方慈善事业的概念界定为主要是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志愿性的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从这个角度来看,慈善事业就是公益事业,公益事业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公民的平等参与,当前我国的慈善事业正进入公益时代。慈善公益精神是一种人文理念,是一种公共社会精神和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友爱、互助的人际互动和社会关系。从行为的角度看是一种善的关怀,倡导人们以善良和仁慈的态度对待他人和社会,以自身的善行反馈于社会。从境界上看是一种崇高的情感,体现了人的德性升华。慈善是一种主动付出的爱,牺牲自己的利益救援他人,收获的是奉献的快乐和人性成长,体现的是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2.青少年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的形式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认为:慈善活动不仅仅是款物的捐赠,还包括人民群众的自愿参加、奉献爱心的一些慈善行为。慈善行为除了捐款捐物外,还包括人民群众的义工行为、社区中的志愿者行为,以及按照自己的能力来为他人、为社会、为困难群体进行扶助的行为。李嘉诚、霍英东、邵逸夫等长期致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慷慨义举是崇高的;徐本禹等一大批默默在山村支教的熱血青年是高尚的;为灾区人民捐出自己微薄零用钱的小学生同样是可贵的。爱心不分大小,只要愿意付出,捐出一张纸、一本书都是慈善,从平凡做起、从简单做起都是助人。在现代社会中应树立“人人皆可慈善”的理念,平民参与、普通人参与是支撑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青少年群体还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不能成为慈善劝募的主要对象,但广泛参加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不失为一种比较普遍适合而又有积极意义的方式。比如,利用寒暑假时间下乡义务支教,给城市外来工子女或贫困家庭捐献图书、学习用品,义务献血、参加公益性演出或公益文化创作,参与环保公益宣传、社区公益劳动、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等等,这些活动有的适合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有的中小学生同样有能力参与。

二、培养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的现实意义

1.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的培养有助于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十余年来,社会大众对慈善公益事业已经有了初步的认同和参与,但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更高的要求。我国慈善事业在公民慈善观念、社会成员慈善参与度和广泛性、慈善专业人才数量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明显差距。其根源一方面在于起步晚、慈善政策法规健全程度不足、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另一方面,慈善公益文化教育的缺位,缺乏慈善公益精神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度和广泛性较低的重要原因。从长远看,要使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从青少年时期起开展慈善文化教育,培养慈善公益精神,培育未来社会慈善事业参与的主体。据《中国青年报》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起发展至今的青年志愿者人数目前已超过2500万人,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170万志愿者的微笑和服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的志愿行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公益力量和国际影响,我们应以此作为提升当代中国志愿公益活动的良好契机,激励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中,推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

2.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的培养有助于青少年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

在现代公民教育的丰富内容中,普遍注重培养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健全自律的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特别是强调提倡培养现代人具备一个公民所应有的公共社会精神。公民意识、公共社会精神是现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慈善公益精神以无私的奉献给他人增加福祉,具有较强的利他主义行为倾向,恰恰是对公共社会精神的最好诠释。优良的道德品质不是通过教授而来的,只有通过教育主体的实践、参与、观察和情感体验才能上升为一种道德思维品质。应注重在公益实践活动中引导青少年学习体谅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学习认识个人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共处共生关系,学习树立理性的财富观,由此逐渐培养向善的激情、利他行为、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身份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过渡时期,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未来公民社会的主体,倡导青少年群体从小培养慈善公益意识、参与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有助于的社会公民角色的学习和扮演和公民意识的养成。

3.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的培养有助于青少年德育品质偏差现象的扭转

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知识教育,重智轻德,忽视了解决人的个性和社会关系问题。从小学到大学阶段,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道德素质滑坡现象。集中表现在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消费主义欲望的抬升,道德冷漠,缺乏感恩意识、责任感。当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青少年群体同样也蕴藏着巨大的爱心和奉献精神,尤其在志愿公益服务事业的发展中默默实践、不断创新,创造了许多爱心奇迹。这启迪我们应拓宽德育教育的门径,引导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扩大学习生活的空间,体验助人过程中快乐,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学习了解共生时代个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才能走出自我的中心。

三、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的培养途径

要尊重青少年在德育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努力克服传统德育教育的灌输模式所导致的“教育顺从”,避免诸如“一日雷锋”之类的“政治走秀”现象,尊重并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德育学习模式,在成人世界的引领而非控制和青少年世界的主动体验与学习中寻求一种和谐。

1.将慈善公益文化教育纳入现行的德育课程体系

慈善公益文化教育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一个补充。由于学校德育课程中还没有专门相关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内容,致使青少年群体对我国发展现代慈善事业的意义、慈善公益事业现状、运作的一般过程、参与的途径方式还知之甚少。比如,所有的青少年学生都知道希望工程,但对幸福母亲工程、中国微笑行动、长江新里程计划等有其他影响的社会公益行动则不甚了了。青少年目前对慈善公益事业的了解信息主要来源于零星参与社会、学校等宣传或所组织募捐活动、爱心活动,从中获得的认识和信息往往是不完整的。因此,无论从现代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社会取向,还是从青少年德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上看,急需在现代学校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增补慈善公益文化教育。

学校慈善公益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倡导慈善理念与公益精神。要通过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营造慈善校园文化,形成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服务人的价值观,倡导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心的公民。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好公民。第二,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我国慈善事业的政策、法规、行为规范等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第三,由于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对志愿服务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来培养学生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基本技能。比如,就青年大学生群体而言,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哪些是适合大学生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其次,通过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如何成为志愿者、如何组织实施志愿行动、如何应对活动中的困难等等。形式可以包括从课堂模拟到社会实践,以保证学生参与社会慈善公益实践后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2.充分发挥媒体慈善的正功能效应

当代青少年是伴随着电视、光盘、网络等新一代媒体成长的,媒体信息良莠不齐,无法回避。但作为社会德育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体应当担负起引导正确道德价值观的社会使命,发挥媒体慈善的正功能效应。近年来,慈善公益广告从无到有,向社会大众传播慈善文化理念,宣传慈善名人、公益明星、企业的善行义举,树立了大量的慈善公益行为的榜样,许多大型的慈善公益活动的顺利组织开展与大众传媒积极的宣传、参与和策划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媒体慈善在营造良好的慈善公益文化氛围,推动现代慈善事业发展中彰显着重要的助推功能。

现实中的青少年群体中存在大量的“追星族”群体,包括追影视明星、学术明星、体育明星等等。近年来这些公众人物或成立慈善基金会、或募捐钱物、或以志愿者身份直接参与社会慈善公益活动中去,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大众传媒应更多宣传报道明星人物的公益善举而非个人隐私。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传媒更应当宣传普通人对慈善公益作出的贡献,使青少年认识慈善并不只是富人的事,只要有爱心,就有奉献服务他人的行为,人人皆可慈善。

青少年是我国的互联网用户中的主体。依托网络这一德育新载体,创建慈善公益文化网站,青少年可以与网络客体承载的丰富德育信息进行即时互动。通过这种青少年感兴趣的参与学习方式,了解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主动感受人与人互助的德性之美,有助于教化青少年心灵,培育爱心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进而主动参与慈善公益事业。虚拟的网络同样能发挥着有效的媒体慈善教育功能,值得相关的德育工作者开展深入研究。

3.多元主体协同配合创建青少年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平台

(1)家庭教育成为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培养的起点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的长期影响、教育将决定人的性格、品行。父母的样板效应对青少年从小培养慈善公益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2000年,全美国家庭中有90%向国内外公益机构捐国过款,60%以上青少年,44%的成年人参加过志愿服务。目前,我国城市家庭中许多年轻父母有的本身就是义工或志愿者,有的爱心妈妈为福利院儿童编制毛衣,有的到社区为贫困邻里捐款捐物,有选择带着孩子参加这些慈善公益活动,就是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公益意识、感恩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使参与慈善活动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的行为。父母的身体力行使学生接受了慈善公益教育的第一课,从中获益的是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

(2)学校发挥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培养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培养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应将课堂教学活动与学校社团、课外实践等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的参与热情、意愿转化为具体的慈善公益行为。首先,走进课堂教学,主要指依托德育类课程开展慈善公益文化教育。其次,走进校园文化,依托校园景观文化和校园网络文化创建,营造校园公益文化氛围。如人气颇旺的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吸引着许多在沪高校学生将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见闻、感想、实践报告进行交流互动。其次,依托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组织,鼓励创建公益性、服务性社团参与课外社会公益实践活动。通过建立义工档案、志愿者时间储蓄制,推动青少年参与的常态化的做法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3)社区创设青少年慈善公益意识精神实践的平台

在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有学者提出慈善事业社区化是慈善事业社会化的前提、基础、捷径,也是适应中国国情逐步推进慈善事业社会化与规模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认为慈善事业社区化发展在慈善资源的募集与整合、慈善资源分配上具有优势,特别是在慈善服务上,广大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可以成为社区慈善事业的坚强后盾。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参与主体和社区志愿者队伍一直是老龄人口为主。近年来,不少学生参与了社区环保公益活动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学到了在家庭、学校教育中所无法获得的社会知识,提升了社会行动能力。不过,这些活动具有临时性、非常规化现象,产生的影响比较有限。我国社区志愿者队伍应主动吸纳青少年群体的加入,现实生活中能参与。如奥运会规模的志愿服务的人群范围太小了,应以慈善事业社区化发展为契机,鼓励青少年群体成为社区注册志愿者,把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进常规的社区志愿服务是比较务实的做法。欧美及港台地区的青少年经常在社区做义工,韩国对青少年的志愿服务甚至带有强制性的,但有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社区是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内有许多共同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家庭、学校本身就是社区的组成,三者之间任何一个主体都应该主动寻求与另两方的合作,共同挖掘慈善文化教育资源,创建青少年慈善公益精神实践的社会平台。

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未来践行公益中国的主体力量。当代青少年群体在中国志愿公益服务中所迸发的热情和力量已经成为现代慈善公益事业不可或缺的部分,期间遭遇的困难也是巨大的。培养一代青少年的慈善公益精神,使慈善公益行为成为青少年群体生活中的一种方式,使参与志愿公益服务成为青少年的另一种“时尚”,需要全社会共同思考、理解、努力与支持。

参考文献:

[1]黎昕.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2006,(10).

[2]徐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商文成.第三次分配—一个日益凸现的课题[J].兰州学刊,2004,(4).

[4]高靈芝.论慈善事业的社区化与社会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4,(3).

[5]徐丽敏.关于我国慈善事业社区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前沿,2007,(1).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工学院)

作者:孙 春

青少年德育教育与公益广告论文 篇3:

神木:文明花开硕果丰 泽润麟州惠民生

4月15日,神木社会各界男女老少千余名志愿者来到县城东山开展植树志愿服务活动,提水的少年、挥锹挖坑的老人、分发树苗的小伙子、培土的妈妈和孩童……铁锹挥土,树苗摇曳,欢声笑语,劳动场面热火朝天。

这样的场景只是神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神木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全民动员,共建共享,经过几年努力,神木的山清水秀、天蓝地净、城美人和,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大幅提升,走在神木的大街小巷文明景象令人如沐春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老百姓日常遵循的行为准则,神木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促文明、进社区促和谐、进农村促发展、进机关促服务、进企业促诚信、进学校促成长的“六进六促”工作。在全县交通要道、广场公园、公交车站牌等人员流动密集场所设立公益广告5200余处,制作发放手提袋、宣传笔、宣传笔筒、文明礼仪温馨提示牌17万余个。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核心价值观百场巡回宣讲”活动,广泛开展“修四德、行六礼,做文明有礼的神木人”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征集神木好故事、我的好家风好家训、校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在学校、社区、单位、农村、企业开展道德讲堂活动1300多场次,核心价值观日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遍地开花

每年年初制定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规划,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行业、文明校园、文明镇、文明村、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矿山、文明窗口等十项文明创建活动。近年来,共建成各级各类文明单位392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38个,市级126个,县级225个,扩大了精神文明创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神木县连续四年被榆林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集体”、“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为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带头、示范、引领作用,神木县先后组织210个文明单位与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立足“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民风建设“十个一”、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技、文化、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文明单位“互帮互促”创建文明活动。文明单位帮助解决农民就业500余人,捐献衣服5000余件,争取投资2000余万元,维修改造村组道路600多公里,帮扶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大学生2600余人。文明单位树起了神木县精神文明建设新品牌,奏响了文明神木创建之曲,传播了共建美好家园的文明新风。

“好人”成为百姓身边鲜活的价值观

神木县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好人有好报、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积极参与中、省、市“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推薦评选活动,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最美神木人”评选表彰活动,涌现出中国好人高利兵、顾秀花,全国最美家庭贺俊花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刘小燕家庭等全国道德模范,陕西省道德模范和“陕西好人”19人、榆林市道德模范和榆林好人158人、“最美神木人”62人。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好儿女”、“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建立健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和关心关爱机制,设立10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用于奖励、慰问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成立道德模范宣讲团,编排道德模范事迹节目送戏下乡,累计举办道德讲堂1300多次,参与群众20多万人次。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小区、广场、公园、公交站牌设立善行义举榜和流动好人榜,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已成为人民群众身边鲜活的价值观。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神木县每年制定下发《神木县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安排》和《神木县“我们的节日”文体活动安排》文件,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我们的节日”和神木县“邻里节”(每年农历八月十六日)期间,举办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修四德,行六礼,做文明有礼的神木人”、爱国主义教育等百场公民道德建设文化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阅读,让神木更美丽”和神木县“书香神木·缤纷四季”全民阅读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读书热情,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成功举办了两届“文明神木·美好家园”主题摄影创作大赛。开展了三届“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迎新春、送祝福”幸福神木春联征集和赠送活动。开展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诚信神木、文明神木、重大节庆等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40余次,极大地了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同时,组织开展了“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出行”“我的家风家训”“中国梦·神木好故事”征集“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书法作品展等一系列群众性活动。组织开展送戏剧、送电影、送歌舞、送法律、送科普、送医药、送技术、送健康等一系列关爱帮扶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享誉全县

制定出台《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志愿服务回馈激励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成立神木县志愿者服务总会及其办公室,将志愿服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依托“志愿云”系统,注册志愿者31200余名,占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的22.3%。建立志愿者服务分会39个,志愿者服务工作站56个,志愿者服务队298支,出台《神木县志愿服务回馈激励办法》,建立“志愿者爱心商家联盟”,在志愿者升学、就业、评优评模、购买商品等方面提供优惠待遇。坚持每月一主题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105个,形成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爱心送考、义务写春联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46个。涌现出神木县青松苑365志愿者服务工作站、神木民生慈善基金会、陵园路社区等20余个品牌志愿服务团队和典型志愿服务基地,在全县形成了“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在全县各学校开展 “美德少年”、“美德教师”评选、“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师生争表率·家校共文明”、文明校园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十项”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建成省级文明校园5个,城区学校实现市级文明校园全覆盖。建立家庭教育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50余场。利用革命纪念馆、乡村学校少年宫、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全县相继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基地9个、学校心理咨询室20个。评选各级 “美德少年”22人,“美德教师”16人。加强校园周边环境井然有序,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优良。

“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孕育文明乡风

神木县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排300万元用于民风建设“十个一”工程,经过连续两年的建设,2017年将全面完成326个村民风建设“十个一”工程,2020年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活动开展以来,为326个农家书屋配备图书25.5万册,维修改造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81个,建成功能齐全的村广播室128个,为镇、村、社区配备各类健身器材359套。征集神木好故事256个,好家风家训1680条。开展道德讲堂、微讲堂、道德评议会等1200余次。组织县内书法家撰写村规家训、牌匾楹联、俗语格言863幅。修订、宣传《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编入《神木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教材》。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建成高家堡古镇、温家川红色革命纪念地、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等一批乡村文化旅游示范点。评选表彰“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 、最美庭院13900余户,建成各级各类文明村213个。

城市宜居宜业市民幸福指数高

文明城市全民共建,创建成果全民共享。神木县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以百姓满意度为创建标尺,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等方面投入,实施了大批惠民工程,城市宜居宜业,市民幸福指数逐年提升。

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全民医保制度规范运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9%。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6万余套。全面落实教育“两优”战略,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义务教育零收费和十五年免费教育,建立并落实每年6300万元从优待教资金。不断优化城市建设管理,高标准建成滨河新区,打通冷库路、麟州南路等8条断头路,旧城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集城市防洪、道路、绿化、景观于一体的窟野河堤和11处广场、7座公园。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主、次干道及广场亮灯率98%,天然气气化率达到85%,建成区绿地率达33.8%。城区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1.2%。建成智能公厕39座,水厕53座,24小时对外免费开放,投资1300多万元建成了粪便处理厂。公共交通方便快捷,投放公交运营车辆105辆、出租车667辆、公共自行车2500辆,新建城市停车场9个。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老干部活动中心、体育场馆免费开放,神木大剧院、新闻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投用。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2%,公眾对城区环保满意率达到90%以上。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城市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更加舒心、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广大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上一篇:哲学教育生活化马克思主义论文下一篇:高效课堂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