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足球教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传统的高校体育足球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足球运动及知识的兴趣。因此,合理的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运用教学比赛,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足球比赛、学习足球知识的积极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教师足球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教师足球教学论文 篇1:

谈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正在深化探索实施,高校足球教学也应当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优化足球教学体系,丰富高校足球教学内容,在创新性的足球教学机制下促进高校足球运动的蓬勃开展。足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足球是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高校足球教学存在着教学理念更新不足,教师素质有限,教学硬件条件配置低等问题,还要优化高校足球教学体系,创新高校足球教学模式,切实满足当前大学生的足球学习实践需要。

关键词:高校 足球教学 改革措施

1 当下高校足球教学的主要问题

1.1 师资力量足

我国从整体上缺乏有丰富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的足球教练员,无论是专业领域还是业务领域的足球教练员的水平都是有限的。目前高校配置的足球教师数量不足,学习足球专业的教师较少,现有的教练员水平不满足高校足球教学的需要。高校更有一定专业技能,懂得足球技战术的足球教练员。目前高校足球教师的总体素质薄弱,不少教师不掌握新时代足球课程的教学方式,不能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成长需要组织开展足球教学活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足球教学有效性。

1.2 硬件资源有限

我国高校足球教学活动开展不足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高校足球教学的资源有限,高校还缺乏必要的足球教学硬件设施设备,不仅基础的场地资源匮乏,而且缺乏必要的训练器械设备更新,一般综合性的大学仅有1~2个足球场,可用于足球训练的5人制、7人制足球活动的场地不足,高校教师只能在有限的场地开展简单的足球战术训练活动,不能经常性地组织校园足球活动,制约大学生对高校足球活动的参与率,不利于提高高校足球运动的影响力,因此影响高校足球教学的整体有效性。

1.3 课堂教学枯燥

高校足球教学由必修与选修课组成,现有的高校足球课程还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高校足球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一方面机械训练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高校足球课程的训练量大,训练形式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的高校足球课程以足球理论和机械的足球技战术训练为主,足球教学没能融入足球文化的内容,不能在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足球热情,没能在微课等形式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足球自主学习实践资源,因此影响高校足球教学的拓展性,没能实现实践化和直观化足球教学。

2 高校足球优化改革的重要条件

2.1 师资力量

首先,应当组建高校足球教学教研组,加强高校足球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足球教学素养。其次,提高高校教师的足球教学技能,引导高校足球教师充分掌握高校学生的足球学习情况,能够根据学生的足球能力现状与学习能力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最后,还要提高高校足球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注重融入足球文化、足球技能指导和足球互动开展网络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运用互联网设计微课或者慕课教学,实现高校教师学生的网络互动,满足高校学生个性足球学习需要。

2.2 硬件条件

首先,应当配置必要的足球教学场地,向大学生开放足球场地,并且增强安保措施,引导高校大学生合理有序地运用场地,实现足球运动场地的有效预约服务。其次,增强足球训练设施设备的进购工作,应当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足球训练设施设备项目。最后,增强高校足球课程的比例,丰富足球必修与选修课程项目内容,在良好的物质条件保障下,促进校园足球活动项目的蓬勃发展。

3 当代高校足球教学的优化对策

3.1 转变足球教学理念

首先,高校足球教学应当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为核心,注重在足球教学中融入体育精神,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帮助大学生掌握良好体育习惯等教学理念。其次,高校足球教学还要结合学生爱玩和喜欢新鲜事物特征出发,丰富足球教学内容,组织趣味性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体验足球的快乐。最后,还要注重在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观念,将心理健康、磨练意志、培养团队精神等内容融入其中,在足球教学中通过奔跑、跳跃、对抗等内容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与精神愉悦感。

3.2 丰富足球教学内容

首先,丰富足球教学实践项目,改革传统足球教学简单机械训练的问题,从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兴趣点出发,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足球课堂模式,要求根据学生个性特征与分组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大足球技能教学的供给力度,提高学生足球学习积极性。其次,优化足球拓展训练项目内容,足球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在足球教学时应当考虑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表现的创新性,注重在足球教学时设置具体活动环境,能够根据场地、人员、足球游戏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项目,达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足球运动能力效果。最后,还要在足球教学中融入足球文化内容,基于足球文化开展足球训练,促进学生在足球学习中获得精神意志能力的熏陶,引导学生真正热爱足球这一运动。

3.3 优化足球教学模式

首先,注重采用选修课的方式开展足球教学,在足球大项的基础上开发出多层次的课程,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具体的足球课程项目,实现足球教学的层次化。其次,注重运用慕课与微课机制开展足球教学,通过微课或慕课引导学生课下自学,课上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开展足球游戏等实践活动,由教师达到对所学生针对性指导目标。最后,还要采用项目教学、小组教学、社团教学方式,组织开展学生趣味性小组足球学习活动,由专职教练员对学生进行有效全面指導。

3.4 丰富足球教学活动

提高高校足球教学的有效性,还要丰富高校校园足球活动,注重运用丰富的校园足球活动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地宣传和扩大足球教学活动的影响力,达到提高足球教学质量目标。首先,应当建立校园足球联赛体系,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足球比赛活动,运用院系之间、校际之间的足球联赛拓展足球活动影响力,吸引学生参与到足球学习活动当中。其次,举办开展丰富的足球讲座,有效地展示足球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足球文化,达到吸引高校学生注意力的目标。最后,还要为足球爱好者提供沟通的平台,依托高校BBS等设置高校足球论坛,通过微平台普及足球知识,从而提高高校足球教学的有效性。

4 结语

提高高校足球教学有效性,应当完善高校足球教育教学体系,丰富足球教学资源,在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达到高质量地组织开展足球教学的目标,注重以趣味性、实践性和文化性的课程改进高校足球教学,切实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足球教学习需要,提高高校足球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尚胥.高校足球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创新之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130-132.

[2] 崔先友.高校体育足球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民营科技,2012(9):169.

[3] 杨宏萍.当前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J].才智,2012(27):297-298.

[4] 岳抑波.突破瓶颈创新思路,开创高校足球教学新局面[J].当代体育科技,2013(15):41-42.

作者:田贺宇

高校教师足球教学论文 篇2:

探析高校足球教学中教学比赛的运用对策

摘要:传统的高校体育足球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足球运动及知识的兴趣。因此,合理的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运用教学比赛,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足球比赛、学习足球知识的积极性。

关键词:足球教学;教学比赛;教学模式;教学品质;兴趣

一、 引言

将高校足球教学与教学比赛统一融合在一起,有助于体育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足球运动积极性、改善其足球技能及战术运用水平等具有积极帮助。本文将对高校足球教学中教学比赛的运用对策进行分析。

二、 高校足球教学中运用教学比赛的作用分析

(一) 教育方式得到完善,教学品质得以提升

足球教学并未得到高校的重视,因此,一直属于选修课程,且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常规练习+比赛的模式为主,该模式使学生未能深入了解足球运动,使学生形成了“足球运动就是为了修学分”的错误观念,这就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参与足球课程的兴趣。另外,足球运动属于实战竞技类运动,单纯的在课堂中进行书面教学,无助于学生了解足球知识及实践技能。因此,引入教学比赛后,学生可以利用观察、解析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比赛、了解足球知识及技能的实际运用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综合体育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二) 高校足球教学的发展动力就是教学比赛

足球运动属于竞技性、对抗性运动,很多学生在中学时期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的足球运动规则及技巧。步入高校学习后,通过开展足球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实践运动中检验知识、练习足球技术。通过在足球教学中开展教学比赛,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足球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足球技术,对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改善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素质等具有良好帮助。通过比赛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寓教于乐,凸显足球比赛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完整性,达到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高度统一,并通过比赛引导学生完善自我,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推动足球教学创新前进。

(三)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传统的高校体育足球教学模式相对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入教学比赛后,将为学生树立课堂主体地位,有助于课外活动的开展,这对满足学生学习欲望、探究欲望具有积极影响。同时,比赛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检验知识、锻炼技术,对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知识、参与足球教学积极性具有良好帮助。

足球比赛属于团队竞技运动,在教学比赛的开展中,学生之间会通过相互的磨合、配合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及竞争意识,这对发挥学生个人价值具有积极影响。

三、 教学比赛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科学运用对策

(一) 完善教学模式,运用因材施教及因势利导的教育计划

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及学习,并合理完善教学方法等,才能激发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改善学生的足球运动实践技能。教师要优化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比赛式教学方法,发挥足球教育的娱乐性、整体性与时效性。很多喜欢体育的学生对足球运动持有浓厚的兴趣爱好,体育老师理应因势利导,辅助这些学生提高足球技能水平,引导他们参加比赛式训练。若学生身体素质不好,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状况调整训练模式、按部就班地传授开展足球教学,先让此类学生参与低热量足球练习活动,叮嘱学生足球运动对改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足球比赛的积极性。

同时,高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温馨的、愉悦的教学比赛氛围,让学生在无压力状态下改善足球运动技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及顽强的运动精神;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重心控制方法,改善学生反应能力。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做好个性化教学方案设计,要根据学生实际身体状况及足球运动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比赛内容及方式,控制好运动强度对学生身体造成的影响。

(二) 高校要给予体育教育足够重视,并积极组织足球教学比赛

当前诸多高校并不重視体育足球教学,院校内足球设施并不完善,给足球教学带来许多困难,严重挫伤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所以,高校若想提高学生足球运动能力,就必须给予体育教育足够的重视。同时,应积极组织足球教学比赛,满足足球教育发展需求。另外,高校要积极和校外足球强队合作,构建完整的足球训练体系;或主动聘请优秀教练员入校辅导,提高足球教学比赛的专业性及有效性。

(三) 改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综合素质,建立健全足球教学纲要

首先,高校应改善体育教师专业综合素质,为调动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促进体育教学事业的建设提供保障。因此,高校要聘请著名足球运动教练入校开展讲座活动,或为教师提供专业体育足球培训,从而帮助教师丰富足球运动基础知识、提高足球专业运动技能,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

其次,高校应建立健全足球教学纲要,为教师开展教学比赛、确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案等提供保障,进一步实现教学比赛与足球教学的统一融合,帮助学生提高足球运动技能水平。

(四) 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使足球教学比赛娱乐性得以增强

高校体育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学生学习状况不断地对足球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善足球教学比赛的娱乐性,激发学生运动潜能,让学生在比赛对抗中增加战术意识,使足球运动教学比赛的健身、社交等功能得以全面发挥,帮助学生明确足球比赛的对抗性、竞争性,使足球运动的多样性等得以实现,最终激发学生参加足球比赛、学习足球知识的兴趣。

四、 结束语

高校足球教学已经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因此,合理地运用教学比赛开展足球教学活动,对激发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足球比赛兴趣及学习足球比赛知识等具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余家红.我国高校足球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5):102,104.

[2]朱永振.关于高校足球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2).

[3]刘垚.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2):156,155.

作者简介:

王涛,甘肃省兰州市,甘肃政法学院。

作者:王涛

高校教师足球教学论文 篇3:

新课标下的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和创新

摘  要:当前,高校足球教学在新课标的思想热潮下得以有效进行。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手段,在帮助学生提升足球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的协调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新课标下高校足球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新课标;高校足球;教学改革

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要正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总结足球教学中所产生的不足之处,创新教学理念,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的体育训练,更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既要提高足球技能,也要提升个人身心素质。下面,本文就将对新课标下的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和创新方法予以详细说明。

1.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因素

1.1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很多高校存在不重视体育教学,不重视学生体能素质的问题,如此就导致本就严重缺乏体育锻炼的学生更加倦怠懒散。为此,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尤为重要,要切实的通过开展足球教学训练让学生参加进来,使学生在了解足球项目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足球训练的娱乐性及对自身体能提升的重要意义。

1.2 推动我国足球事业发展

在高校开展足球教学训练,让学生爱上运动爱上足球,建立学生对足球的热爱及追求心理,培养优秀的足球技能基础,为我国今后足球事业输送人才资源。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环境恶劣,国足运动员承受着巨大压力,故而国足预备力量培养更显重要。为推进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就应从高校体育教学抓起,充分营造足球教育的大环境,提高足球教学的水平。

1.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足球运动是一项团体运动,需要每一名成员有极强的合作意识,以集体为优先考虑对象,这样整个团队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由此可见,足球教育传授的不仅是足球技能的基本训练要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这种意识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当前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未能重视足球教学

很多高校教师并未重视足球教学教育,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片面的在课堂上借助于教材资料内容进行敷衍讲述,缺乏创新性,如此就降低了学生的足球学习热情。教师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守旧不积极的态度会很大程度的使学生更加不重视足球学习与训练,失去了体育教学意义。同时,体育教师消极的态度也导致教学偏离了新课标的教学标准,浇灭了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热情。

2.2 足球教学方法守旧

作为足球运动教学者,要让学生了解足球是一项十分强调战术配合的体育运动,需要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和默契配合。教师要考虑采取哪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领悟到足球运动的核心要领,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讲解时,要突破老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例如按讲解、示范、练习三大原则来授课,本身激烈的体育项目顿时会让学生索然无味,只想被动地听从教师安排布置的任务去完成,并没有主观能动性,如此,足球教学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务必要推陈出新,改变以往的陈旧的教学方式。

2.3 单一的足球教学模式

当前,部分体育教师存在未能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没有根据不同的学生实行更有针对性的足球教学训练的问题。教学中,一味的采用以偏概全的方式灌输给每一个学生相同的知识技能,不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但实际上,因材施教是作为教师必备的一项能力,要做到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取其特点传授相关技能,给予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热情。教师要正视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规避单一片面的教学模式,如此才可以整体提高足球运动教学的效果。

3.新课标下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创新的路线

3.1 创新足球教学理念

新课标改革下,更为重视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而综合素养则指的是身心的健康成长。结合当前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高校足球教学就要帮助学生增强体魄,从体育运动中找到自我,培养团队意识,树立体育精神,建立健全的人格,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培养自身正能量的态度。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看到足球运动教学中的不足,改变陈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及理念,勇于突破创新,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与激情,重视课堂与户外训练活动的协调,适宜地传授给学生耳目一新的知识,让学生有参与感、体验感。建立兴趣点,因材施教。教师可以足球教育为例,贯彻“以人为本”的国家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认知和教育态度,切实帮助学生在校园中完成全面的成长。

3.2 足球教学模式推崇出新

创新的教育方法一定要有所突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现如今,科技发达,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不同于以往传统沉闷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教师传达的思想,更清晰的观察到图片甚至视频的内容,冲击的视觉感受使课堂不再单调,这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例如,在讲解“传球”的注意事项时,如果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只能通过描述告诉学生如何传球,如何在传球时注意安全等。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到传球时的刺激感和传球时安全性的重要性。这种“图传”比意会来的更为直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教学后,教师也可带领学生进行探讨研究,激烈的探讨可以使学生对其记忆点更为牢固,多媒体多边教学实现了足球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3 创新改革足球教学模式

传统单一片面的教學模式总会被淘汰,根据目前新课标的要求,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从足球教学出发,将创新课堂发挥到极致,这不仅可以实现知识技能的培养,还可以提升足球运动中的合作精神,增进学生与教师间的亲密沟通,教学运动相配合,更好的推动合作教学模式的发展。

4.结束语

新课标引领下的高校足球教学即将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创新,对老旧体育教育观念的改变不但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更能推进高校教育的更好发展,而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也正是需要这样的教育改革来进行实质性改变。希望在未来,我国高校能更为重视体育运动,树立正确的足球运动教育理念,以此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全世民.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策略探讨[J].决策探索(下),2018.574(03):70-71.

[2]  郑昕鹏.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及对策研究[J].体育风尚,2019,000(010):P.126-126.

作者:廖本利

上一篇:高职教育社会发展论文下一篇:高校实验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