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教案

2022-11-21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教案

(部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0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和概况;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统一后的社会基本状况。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重要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通过网络或工具书,检索关键词搜集历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必须十分珍视。

古代亚非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引以为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河流域地理位置;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出示两河流域的地图:让学生找出两河是那两条河。说明西亚也曾经是人类文明之一

(二)、讲授新课: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

两条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气候特点:干旱少雨 问: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地区农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农业发展依靠人们修建的灌溉系统。

2、文明的奠基者:苏美尔人

3、国家的建立:公元前3500年出现很多小国。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所灭。

4、强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定都巴比伦城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时间:公元前18世纪

2、人物:汉谟拉比

3、建立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是巴比伦城邦第一王朝(又称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位国王,于大约西元前1792年继承其父王辛-穆巴利特的权力。巴比伦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星罗棋布的众多古代城邦的一员,这些城邦为了争夺富饶的农业用汉谟拉比即位及逝世时巴比伦王国领土对比地互相之间经常开战。尽管古代两河流域有很多文明同时存在,但在中东具有读写能力的人心目中巴比伦文明具有突出地位。汉谟拉比之前的巴比伦诸王已经开始着手统一两河流域中部,征服了博尔西帕、基什和西帕尔等城邦,在该地区树立起巴比伦的霸权。

4、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法典。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1、法典内容:《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汉摘谟录拉)比法典

虽然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反映了当时社会里,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反映了当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用的刑罚十分残酷。

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的特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思考:法典的实质是什么?实质:代表奴隶主阶级意志的法律。

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2、《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

(1)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2)其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3)

法典中 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文化成就

(1)楔形文字 发明者:苏美尔人

发明使用的区域:古代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发明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2)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四)本课小结: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期,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是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为以后字母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板书设计: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2、国家的建立

3、强盛时期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时间:公元前18世纪

2、人物:汉谟拉比

3、建立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内容

2、实质

3、地位

(六)、教学反思:

第二篇:九年级历史:第2课《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教案冀教版

第2课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位于北非和亚洲西部是古埃及、新月沃地以及印度河流域的有关国家,了解这些内容对于学生加深对世界古代奴隶制文明的理解很有帮助。

教学重点 金字塔:它是古代埃及最著名的建筑,耗时长,建造难度大,工艺要求高,有关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到现在仍然有争论。一方面它是古埃及的骄傲,是埃及人民的智慧的高度体现,另一方面,它又是奴隶主残酷压榨奴隶的见证。 《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是迄今所发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堪称世界之最。而所以法典的内容都充分反映了它是奴隶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教学难点 为什么古代文明都产生在大河流域:因为当时生产力低下,而大河流域两岸,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利于进行农业生产,有利于人类生存繁衍。 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种姓制度是为了加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统治的社会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并对日后印度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教法建议 关于世界古代史者一部分,建议以自学为主。世界文明的起源等,同学们都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了。

关于金字塔:“金字塔”是世界闻名的建筑,是古代埃及的骄傲。教师在讲述时,可结合有关图片,解释为什么称之为金字塔。说明在7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而哈佛拉的金字塔旁矗立着狮身人面像。之后,留出专门的时间请部分同学根据他从各种途径了解的相关资料,向大家介绍有关金字塔的故事。关于《汉谟拉比法典》:要强调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它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通过对该法典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它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是奴隶主贵族统治奴隶的工具。初步培养学生根据材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关于“种姓制度”:是本课的难点之一,教学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将研究性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性思维能力。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后在此建立的,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是为了加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统治的社会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

第三篇: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丰富资料,吸引学生兴趣。 2.加入生活化元素,使课堂接近学生,学生融入课堂。

3.采用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在遇到难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3. 教学用具

PPT 4. 标签

古代埃及,四大文明古国,历史与社会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短片:《埃及——无可比拟》学生欣赏。

教师课前导入: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设问:四大文明古国。

设计意图: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接续七年级最后的单元“文明探源”,有必要对几个大河流域的早期区域文明做知识回顾。

2.教学环节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 出示:赞美尼罗河诗歌、尼罗河图片。

设问: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 教学预设: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设问: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教学预设: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设问: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教学预设:便于航行。

片段小结: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3.教学环节二:几何学和太阳历

活动:分组采访官员和农民,自己设计采访的问题,小组成员分角色表演。 活动设计意图:学生在采访和回答的过程中理解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对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几何学的产生的重要意义。

出示:几何图形和太阳历中的三个季节。 设问:太阳历发明的意义 片段小结:正是因为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人们才需要每年丈量土地,几何学得以产生发展;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生长规律,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古代埃及的几何学和天文学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4.教学环节三:象形文字

出示:几个象形文字,要求学生猜测其含义。 设问:象形文字有怎样的特点? 教学预设:与事物形状相似。

补充:象形文字一般书写在纸草上,而纸草是生长于尼罗河河边的一种植物。 片段小结:象形文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 5.教学环节四:医学技术

出示:木乃伊制作过程的图片以及希罗多德关于木乃伊制作的一般方法的介绍。 设问1: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哪些医学方面的知识? 教学预设:解剖、心脏、消毒、防腐、缝合技术等等。 设问2: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呢? 教学预设:“灵魂不死”……

片段小结:古埃及人民深信“灵魂不死”,热衷于制作木乃伊,因此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埃及的医学也在不断的进步。

6.教学环节五:法老与君主专制制度 出示:见闻和法老的图片。

设问:法老为何会拥有如此权威? 说说法老是个怎样的人物? 出示:太阳神的图片,希罗多德《历史》中的记载。

片段小结:古埃及统一后,逐步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法老拥有无上权威。 7.教学环节六:金字塔 出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图片 设问1: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金字塔。 教学预设:胡夫金字塔等

出示:金字塔建造想象图1和教材P3资料

1、2,想象如何搬运、建造金字塔的? 教学预设:利用滚木等 出示:金字塔建造想象图

2、3 设问2:金字塔主要是由谁来建造的?你从中能够悟出什么道理? 教学预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片段小结:金字塔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它的建造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历史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8.教学环节七:做文明游客

出示:材料2013年5月24日,某网友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了“丁锦昊到此一游”几个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回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列举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提示:从文字、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学、政治等方面)

(2)举例说说古埃及的文明成就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3)从古埃及文明成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课后习题

拓展运用:

制作古埃及兴衰的年代尺 作业布置:自编作业本

板书

古代埃及

定期泛滥 农业 几何学 定期泛滥 农业 太阳历 尼罗河 唯一水源 生存 统一 君主专制制度(法老)

水流平缓 航行 水流平缓 航行

金字塔 木乃伊技术 象形文字

第四篇:《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我主要从课程资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共五个方面来说。

一、课程资源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只是课程教学资源之一,教师、学生的经历和知识、网络媒体上的各种资源、图片、影视资料、文物、遗址等等,都可成为我们的课程教学资源。所以,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说课程教学资源: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四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中的重点课文。本课主要讲述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土地肥沃、水利资源充沛的大河流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孕育了人类社会的早期文明。四五千年以前,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四大文明古国形成。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神奇的金字塔”一目主要讲述埃及文明的形成和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一目主要讲述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与实质;“‘种姓’的国度”一目主要讲述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产生、传播。 2.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代历史比较感兴趣,尤其金字塔及佛教的那份神秘,但他们只了解一小部分,而且较模糊,其中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都不明白,了解的一知半解,我为学生准备了许多材料,为他们用心探索并揭开古代的神秘面纱做了充分的准备,使他们由模糊变清晰。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确立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步体系完备的法典。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2.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文,检索有效信息。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扩大课堂容量。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开展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象征,感受人类的伟大,认识到统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和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体会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体验古代文明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对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难重点

1、教学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种姓制度。

2、教学难点:佛教的兴起。

四、教学方法

看图讲解、对比、阅读分析、小组辩论、启发讨论归纳。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

以一个富有感情的声音引领同学们踏上穿越时空之旅,思维牵到远古时代。

(二)、问题导入:

1、看大屏幕所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提问:你知道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吗?

2、思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地理位置在分布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3、出示课题:《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并在黑板上板书:四大文明古国

(三)、教学过程开展

1、神秘的古埃及

第一步:利用一首赞美尼罗河的诗歌,引出尼罗河对埃及人命的贡献,从而说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

第二步:让学生列举埃及的文明成果,并让学生展示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金字塔: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用来储存法老尸体的坟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

第三步:利用图片让学生加深对金字塔的认知,并组织学生讨论“金字塔的修建说明了什么?”

第四步: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并过渡到下一个内容。

2、东方神韵的古巴比伦

第一步: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两河流域的两河指的是什么?加强学生对西亚文明的理解。

第二步:从空中花园的消失来引出《汉谟拉比法典》,然后让学生看

书,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具体知识,如历史地位,内容构成等。

第三步:利用《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引出“君权神授的思想” 。 第四步:摘录一些法典内容,让学生读一读,再议一议,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3、佛音缭绕的古印度

第一步: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种姓制度” 的相关知识,再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师生互动交流。

第二步:设置问题,自然过渡到佛教的相关知识,并简要罗列佛教的产生时间、创始人、教义等。

第三步:小小辩论会。让学生初步了解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区别。 第四步:简要讲解佛教的,同时表明佛教最终会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畅谈收获

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然后出示教师总结的内容。

(五)课堂反馈

出示练习题。

板书设计

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第五篇: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教学目标:

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了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自学提纲

一、古代埃及尼罗河---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法老的陵墓金字塔。

二、古代西亚

公元前1894年叙利亚草原上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制定一部世界上体系完备的奴隶制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三、古代印度

1、种姓制度(等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2、佛教: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印度;人物---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教义:反对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消除欲望避免苦的因果。

分布:东亚、东南亚传入中国:汉朝

课后习题答案

P92动脑筋想一想佛教的主张与种姓制度有什么不同?

提示:种姓制度鼓吹不平等的社会等级是天生的,每个等级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以此来维护婆罗门贵族的特权。佛教反对等级制度,主张“众生平等”,认为神、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的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如此。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通过修行人人都能达到:‘极乐世界”。每课一得

你知道金字塔的神奇之处吗?

提示:金字塔的神奇之处有:金字塔顶部有磁场;塔内能起保鲜作用;生锈的金属放在塔内一段时间会变的金光灿烂;头痛病人在塔内坐上半小时,就觉得脑目清醒;塔高的10亿倍,大致等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塔的底层是正方形的,四边正对着东南西北4个方向,误差不超过0.5度;塔高的平方和三角形斜面的面积正好相等;塔底周长和高度的2倍之比正好是3.1416。

P93材料阅读

第一九六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二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二0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汉谟拉比法典》

提示:反映了在同等级的公民中实行以牙还牙的同态复仇法,在不同等级中维护高等级的利益,奴隶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处境非常悲惨。

P93自我测评古代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分别产生于哪些大河流域?请将它们与它们的产生地用线连接起来。

提示:古代巴比伦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

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

古代中国文明黄河流域

P93活动建议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特点 都处于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国王、奴隶主的利益。 教后反思

体验远古文明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对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上一篇:感动校园人物心得体会下一篇:感动万人流泪励志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