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栏目片头字体设计的应用研究

2022-11-13

一、引言

超平面时代文字并没有被图片替代, 而是在栏目的字体设计上更体现出自身独特的性格特征, 在诸多的电视栏目中独树一帜的承载着栏目的特点。每个电视栏目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气质, 好的电视栏目片头能够一开场就通过简单明了的字体设计完整地展现出栏目的气质类型, 清晰准确的表达出电视栏目的信息和内容。虽然字体是源于纸媒, 但是屏幕媒体尤其是电视栏目的传播率, 远远超过了纸媒。所以, 从毛笔的书法字体到纸媒的印刷字体设计再到电视栏目字体设计的延展是一个再现与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二、电视栏目片头字体的选择和种类

1、书法艺术在电视栏目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的审美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 汉字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汉字和毛笔书法是分不开的, 是中国伟大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 社会对书法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小, 导致了书法蜕变为精英文化, 今天毛笔已被电脑键盘所代替, 把毛笔书法所创造的书法之美的字形, 延续在中国的人的视线里, 在数字时代重拾中国文人书法的精髓思想, 通过电视栏目书法字体的展示, 让更多的观众关注中国书法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让汉字之美在数字媒体时代重新复归大众的生活之中。

书法艺术经历了从最初的商代后期的甲骨文, 商周的金文, 到书法艺术的发展时期, 秦篆、汉隶、魏碑, 书法艺术的成熟时期, 唐楷、宋行、明人小楷。清代的书法, 则是书法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入个性化时代, 流派纷呈对中国近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传承作用。之后在1900-1949年先后出现了在唐楷基础上改良的现代楷体, 南宋和明朝基础上改良的宋体和在清基础改进的仿宋体和从日本引进的黑体。

书法字体在电视栏目的应用主要集中人文类栏目。《人文中国》栏目的片头字体就是典型的行楷, 图二是行书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的局部。行书是起源于汉隶的,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 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行楷就是更偏重于楷书既有楷书的稳重又具备行书的用笔常特点, 多以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以欤侧代替平整以圆转代替方折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所以, 对比图一和图二有相同的韵律之美, 把古代文人的书法重现在电视栏目的片头字体中, 重拾中国古文化的悠远历史, 和栏目内容完全吻合, 仅仅通过片头字体就已经把栏目内容传达的清晰明了, 非常贴切的体现出《人文中国》这个栏目的传统意味。

《走遍中国》栏目的片头就是典型的隶书的字体, 隶书的特点就是蚕头雁尾, 雁不双飞, 运笔开始左右取势, 字体呈扁方形, 字体重心偏低, 显得十分质朴有力。其实, 在我们的传统印章里是使用篆书比较多, 但是篆书的识别度在今天很少有人能认识, 所以, 为了考虑字体的易识别度改用小篆之后的隶书体, 既能体现走遍中国的历史感也非常容易识别。

2、电视栏目中多种字体组合设计

印刷术基本确定了现代纸媒字体的基本类别, 主要有宋体字, 因为印刷字体源于楷体, 成熟与宋体, 并且发展出仿宋及黑体以及后来的各种现代字体。黑体字是日本最早受到西方拉丁文的造型影响创造的字体, 在1940年左右传入中国, 成为印刷字体的重要字体之一。官方的很正式的电视栏目的片头字体常直接使用宋体和黑体字, 还有一些电视栏目多使用字体组合来提高观众的认知度以区别与别的电视栏目。字体在电视栏目的设计上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我们也经常看到电视栏目过几年就进行一次改版, 而且改版就意味着电视栏目的字体也会进行改动, 所以字体的时效性在改版中就会体现出这个时代的审美潮流, 可以说是时代文化的体现。

《今日说法》的栏目字体设计早先的版本就是黑字体后来改版本的栏目片头字体是黑体字和书法字体相结合, 黑体字的冷静客观和“法”字的书法体的楷书相结合, 表现出中正霸气磅礴的内在韵律, 稳重大方又能突出具有深刻内涵和文化特征。即刻体现出今日说法栏目的特征, 使得栏目字体的设计更加醒目和让人过目不忘, 很好的烘托出了栏目的文化氛围, 体现出了民族个性。传统中求创新, 在创新中遵循传统, 使书法艺术和印刷字体以全新的面貌走进今天的媒体化信息时代。还有在这个国际化的信息时代, 电视栏目的受众人群已经不单单是国内人士, 所以, 英文也必须要和栏目的中文字体一致, 包括其中的字符和数字, 今日说法的英文是使用无饰线的字体, 和上面的黑体字搭配的非常和谐。

东方卫视的《杨澜访谈录》“杨澜”用的是书法体中的行书, 让人感觉亲切和自然, “访谈录”使用的是宋体字, 直接的体现了这是信息的传播的概念, 因为宋体字主要适用于纸媒的标题和内文字体, 其特点是横细竖粗, 而图4中的黑体字主要用于纸媒的标题字, 其特点是横笔和竖笔一样粗细。所以, 对比图4和图5这两个栏目, 能够准确定位栏目的内容和受众人群, 前者偏是官方的, 后者更注重栏目化的准确无误的通过字体表达了栏目的内容。

《我有传家宝》的栏目字体设计是隶书和行书的组合, “我有”这两字使用的是隶书, “传家宝”是行书, 其中“家”字使用红色图形作为负形空间是这个组合更加富有气韵呈现出丰富而细腻, 有序而生动地由内到外的渗透出文化意蕴和现代气息。

3、创意字体在电视栏目中的应用

创意字体设计的理论是受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 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德国包豪斯设计思想和“国际主义”风格等。其特点是以设计几何学为原则、运用点线面的处理手法改变了传改变了传统的字体的字形, 以更加抽象化的方式创作出了形式更新的象征性视觉符号。综艺类的电视栏目多使用创意字体设计, 更突出其“表现感”文字明确直接的快速的表现出来, 与时代文化相比, 表现出流行的, 时尚的娱乐的特点, 是流行文化的一种体现。

《爸爸去哪了》是一个亲子节目, 受众人群主要定位在年轻的有小孩子的家庭, 所以, 从色彩到字体上选用清新的绿色, 字体设计则在黑字体的基础上进行的, 摈弃标准字体, 在遵循可识别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字体的笔画和结构, 散发出质朴简单的雉拙感, 赋予了它鲜活的生命, 字体与图形的结合, 更加增加了这个栏目的感情色彩, 传达出浓浓的亲子之情。《百变大咖秀》选用绚丽的紫色, 字体完全艺术化处理, 点的笔画和横的笔画用棱形代替, 所有的笔画都几何化的处理, 圆形直接替代了口字边, 材质也用闪烁的追光灯替代, 不在考虑字体的因素, 完全根据电视栏目的内容进行全新的字体设计, 仅仅通过这几个字就完全表达了栏目的所有信息, 达到了让观众为之沸腾过目不忘的效果。

三、结语

中国汉字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汉字在电视媒体栏目的应用更是需要缜密的考察与设计, 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到位。汉字的美, 通过字体设计来呈现她的艺术之美, 才是我们栏目字体设计的最高追求。在屏幕媒介已经超过纸媒的情况下, 如何将新媒体和字体进行合理化, 如何在电视媒体瞬间让观众牢记住电视栏目的气质类型, 科学化的设计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上一篇:扛抬牵引法治疗髋关节脱位48例下一篇:现代合体字设计中的“视错”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