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2022-08-27

第一篇: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输液反应的急救措施

输液反应一般在输液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患者发生冷感、寒战,可持续3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续之发热38摄氏度以上,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1发热反应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保留输液通道,吸氧,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可酌情应用来比林肌注退烧止头痛,必要时给予抗敏药物或激素药,加强补液,防止出汗虚脱。

2急性脑水肿 立即停止输液,仍保持输液通道。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少心脏负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减少缺氧状态,头痛剧烈的可加甘露醇脱水治疗脑水肿或者静脉注射速尿20—40mg/次。根据情况注射平喘药或者强心剂。如无禁忌症,可静脉给药酚妥拉明5mg或者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推注速度宜慢。当肺水肿加剧,其他治疗无效,如无贫血,可考虑静脉放血300—500ml。

3静脉炎 局部热敷,严重时,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并抬高患肢,注意休息。必要时,给地塞米松、抗生素药等。给药时,尽量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4过敏反应 立即更换药液和输液管,即用5%葡萄糖维持输液,立即注射非那根25mg,地塞米松5mg,严重者给予吸氧,肌注肾上腺素1mg,有过敏性休克者按休克处理,严密观察病人全身情况。 5空气栓塞 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安慰病人以减轻恐惧感,立即为病人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以减少空气进入肺动脉口,并给予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输液反应对患者有危险,要早发现,做到及时谨慎的处理。为了降低发生率,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液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做到合理用药,注意配伍禁忌,注意三查七对,严格无菌操作,把输液反应率降到最低。

古泉路社区服务站

操作前 操作中 操作后

床号 药名 姓名 浓度 剂量 时间 方法

有效期

古泉路社区服务站

第二篇:输液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引起输液不良反应的原因及临床症状

1.1 细菌性热源反应

静脉输注的药品和输液器具由于未能把好质量关,以致在贮运、配制、使用、操作等环节中被致热物质所污染。输入的溶液和药液制品不纯等,消毒保存不良,输液瓶消毒灭菌不彻底,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原因而致致热源物质随输注的液体进入人体而产生热源反应,临床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出汗、脉速、恶心呕吐、皮肤苍白、瞳孔散大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休克症状。热源反应在临床输液中占很大比例,而细菌性热源反应是输液热源反应的主要原因。

1.2 过敏反应

静脉输注的部分液体中含中异性蛋白,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水解蛋白注射液以及某些易致敏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细胞色素C等,这些药物一旦用于某些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人身上,就会产生过敏反应,如出现心慌、气急、脉搏加快、四肢厥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全身出现皮疹、荨麻疹、精神呆滞或烦躁不安,以及喉头水肿、支气管水肿与过敏性休克等症状,抢救不及时甚至可危及生命。

1.3 心肺负荷过重

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一般在3 000~3 500 ml以上者,或输液滴速过快者,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肺负荷过重、心肌受损可致心衰和急性肺水肿,患者可突然出现心悸气短,端坐呼吸或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重者痰液可从口鼻涌出等症状。

1.4 空气栓塞

静脉输液时输液皮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衔接不紧致漏气,液体输完后未及时添加或拔针、加压输液时无人看守液体迅速排空均可发生空气栓塞。空气输入血管将会阻塞右心室肺动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顺利进入肺内,患者可突然出现胸部阻塞或胸骨后疼痛异常,继而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和严重缺氧发绀等症状,以致立即死亡。

1.5 静脉炎的发生

长期不间歇的静脉输注高渗溶液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升压扩管、抗癌化疗药物,因药物的化学刺激作用,使局部静脉管壁发生炎性病变。输液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细菌或微粒随输液进入人体,引起局部静脉感染,静脉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疼痛,沿静脉走行局部发生条索状改变,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1.6 输液中微粒的污染

在输液过程在,输液的微粒可随液体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产生原因多由于药液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水、空气、物质材料被污染,异物与微粒混为一体。溶液瓶、橡皮塞、橡皮管不干净、橡胶微粒的脱落物及隔膜微粒的脱落物。液体放置时间过长、玻璃瓶或橡皮塞受药液浸泡腐蚀时间太长而脱落形成微粒。输液器和注射器不洁净、切割玻璃上的玻璃微粒。开瓶塞加药时针头反复进入橡皮塞,导致橡皮塞撕脱的微粒。输液环境不洁净,空气中灰尘微粒污染输液溶液,联合用药中由于配伍不当所产生的化学微粒。玻璃屑、纤维等微粒均可随输液进入人体造成肺脑肝肾等组织的损伤,可堵塞血管致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黏附包围微粒而形成肺内肉芽肿。更严重者可因微粒对血管壁的刺激而降低血管壁的光滑度,引起红细胞和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在微粒周围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以及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微粒进入人体后亦可引起热源反应及致癌反应,刺激组织发生肺动脉炎和静脉炎或形成血肿。

1.7 输液的温度及pH值的影响

输液的温度不适宜;如人体输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在体温调节中枢还来不及对外来异常温度进行调节时,机体对冷热刺激会产生应激反应,较冷刺激使血管痉挛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较热刺激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重者可致休克。输液的酸碱度不适当,如液体的pH值过高或过低,超过血液的缓冲容量,输入人体后可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

1.8 输液渗透压影响

人体若输入大量低渗溶液,红细胞可将水分迅速吸入胞内,使细胞膨胀和破裂,血红素析出可引起血尿,并可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重者可造成死亡。若人体输入大量高渗溶液,血细胞的水分被吸入组织间隙,可使红细胞萎缩变形,有诱发血栓形成的可能,还可引起静脉皮肤的血管病变而产生静脉炎。

1.9 药品质量的影响

药品制剂虽在出厂前通过国家卫生部门按质检标准严格检查达标,但常由于在贮运过程中不注意使瓶口松动,瓶身碰裂造成细菌污染,或因药物横卧或倒置造成隔膜和橡皮塞脱落,或因橡皮塞被药液的溶解渗透作用,使药液发生变质,或药液放置时间过长,可引起药液酸碱度的改变而对瓶身玻璃有一定腐蚀作用,引起玻片脱落或因其他原因引起药液混浊,沉淀变质等。

1.10 药物配置时间长短产生化学影响

抗生素药液配制后若放置时间过久,会产生化学变化,如青霉素经溶解后易分解成青霉素烯酸,这种药物为一种半抗原,进入人体与蛋白质上氨基酸的氨基结合,形成全抗原,易使人致敏。须在配制后的4 h内用完,用药前须询问过敏史,在用药期间时常会出现过敏反应,须密切观察,首次用药观察15~20 min方可离开,出现过敏情况因人而异,有时可在数分钟或数秒钟内出现。

1.11 注射技术因素影响

注射技术水平欠佳,不能一针见血,或注射针头不能完全进入血管,使药液外渗到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组织渗漏肿胀疼痛,如果是高渗溶液,刺激性较强的化学药液,还会引起静脉炎和局部组织坏死症状。

2 各种输液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2.1 热原反应的防护措施

(1)为减少输液中出现的热源反应,医药人员必须把好药品及输液器具的供货关,确保输液器具及药品质量合格,严格执行药品的有关法律法规,杜绝伪劣输液器具,三无产品流入医院,对输注的流体使用期严格规定在3个月之内。(2)对存放药品输液器具的环境应作定期空气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干燥,严防输液器具及药品污染、变质、发霉,在贮运药品途中应特别小心谨慎,轻取轻放,严防碰撞,摔掷而致瓶口松动,瓶底破裂造成细菌污染等隐患。(3)为有效防范工作中不慎引起的热原反应,护理人员须严格按输液操作规程办事,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有无沉淀、混浊、变质,出厂日期,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纹,如发现有真菌生长时及时更换。检查输液器具上的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漏气及灭菌日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未经消毒的手不能直接触碰针头和药液。(4)治疗室应环境清洁,定时作空气熏蒸或紫外线消毒,减少人员流动,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有条件者最好做空气净化。医药护理人员在药品销售、存放、配制无菌操作等方面应非常严格,严谨的按程序化、条理化、规范化的管理方法行事,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输液过程中的发热反应。(5)如患者在输液中出现热源反应,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对高热者进行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2.2 药物过敏反应的防护措施

(1)药物过敏反应在临床用药中虽时有发生,但只要医护人员用药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层层把关,过敏反应的发生是可杜绝减少的。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然后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结果为阴性者方可用药,皮性结果为阳性者严禁用药,有部分患者用药一般时间后时常会出现迟缓反应,必须引起重视,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开始用药时滴速应减慢,患者无特殊情况后,才可调至正常滴速,首次用药需观察15~20 min无异常者方可离开观察室。(2)有些药物配置后会受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的影响,如青霉素类药物配置后化学成分极不稳定,放置过久会产生化学反应,最好现配现用,放置时间最多不能超过4 h,否则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如发生过敏反应,应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立即停止输液,平卧、吸氧,注意保暖、升压、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如有喉头水肿支气管水肿立即行气管内插管或紧急气管切开,严密观察P、HR、BP、心电及生命体征变化。

2.3 心肺循环负荷过重防护措施

在短时间内输入过量液体或输液速度过快,使患者心肺循环负荷过重出现急性心肺功能损害或急性肺水肿者,须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患者取端坐双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产生,温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进行湿化氧气(因乙醇能降低肺泡内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管治疗,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体液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用止血带进行四肢轮扎,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回心血量。输液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滴速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小儿、体弱及心肺功能不全者应特别谨慎。

2.4 静脉炎的预防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发生系由于长期输入高渗溶液和有刺激的药液,以及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局部静脉发生感染。故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在静脉注射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用,输液速度宜慢,防止药物渗漏,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保护静脉血管。如因不慎发生静脉类,应停止在此静脉输液,抬高肢体,并限制活动,局部用硫酸镁或复方七叶皂苷软膏涂敷1次/d,用中药全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2次/d,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

2.5 空气栓塞防范措施

空气栓塞常由于输液操作时管内空气未排尽,液体输完后未及时添加或拔针,加压输液时液体迅速排空,使空气进入血管发生空气栓塞,空气栓子随血液进入右心室肺动脉入口处,将会导致严重缺O

2、发绀,极度呼吸困难,甚至立即死亡等极其危险的后果。(2)为避免在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输液操作规程,输液前必须排尽管内空气,严防空气输入血管内而导致严重后果,经常检查导管连接处衔接是否紧凑,加压输液时必须保持液压均衡,以防迅速排空。同时须有人看管,以防液体排空后使空气进入。

2.6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防护措施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可随输液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故必须防范,要求采用密闭式一次性输液器,减少污染机会。输液前认真检查液体质量,注意其透明度,有效期及溶液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瓶签字迹是否清晰,有条件者可采用超净工作台,进行配药及药物添加。输液器通气管末端放置空气滤膜,以防止空气中的微粒进入溶液内,输液管末端使用终末滤器,以截留溶液中的微粒和异物进入血管。配药切割安瓿时应用酒精棉签消毒瓶颈,然后再抽药,以防玻璃微粒带入输液溶液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药物应现配现用,严防污染。

2.7 提高静脉注射操作技能,严防输液渗漏不良反应发生

在静脉注射技术操作中,能一针见血并使注射针头完全进入血管,整个输液过程中能避免药液渗漏到皮下组织中,具备这样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才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因操作中的各种失误所导致的静脉炎、静脉渗漏性肿胀的不良反应发生。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中应不断探索和提高静脉注射操作技能,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力求一针见血。使之成为广大患者能信赖的操作能手。

为避免输液不良反应发生,除应采取上述各种防护措施外,我们还应注意输入液体的温度,如输入经过冷冻冷藏的液体,必须将液体放置使温度自然回升,接近恒温时方可输入人体。需加温的液体,如甘露醇产生结晶后必须将结晶部分用开水泡开后,待药液冷却后才能输入人体。若输入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液体,都会导致血管产生收缩或舒张的应激变化,造成血压的波动,使人产生不良反应。另外输液时还应注意药物的酸碱度,防止因输入药液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而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的症状发生。

为防止输液不良反应发生,在配制药液时应严格把好质量关,仔细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混浊、絮状物,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碰裂,药液放置时间是否超过有效期,瓶子的隔膜和橡皮塞有无脱落,或药液因放置时间过久而引起酸碱度的改变等,并检查有无霉菌生长。操作人员在配制药物时除细心检查药品质量,严格把好关口外,还应进行严格的校对手续,由一人一次性将药配好,避免中断停顿离开,再由另一人进行核对,防止因药配错或因三查七对不严而造成输液的不良反应,只有严格、严谨、细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把好每个关口,才能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三篇:输液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一、药物

(1)大输液:大输液若在贮存、搬运、使用中发生玻璃碰撞出现的细小裂纹,会造成漏气而致微生物污染大输液。所以使用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输液瓶 有细微裂纹及澄明度不合格(有可见微粒或絮状物),则不得使用。

(2)配制药物:①应避免药物配伍禁忌。添加药物与输液发生物理变化或分解、聚合等,从而导致疗效下降,引发输液反应。②添加药物剂量过大,浓度过高,也易造成输液反应。应降低药物浓度。③大容量注射液选择不当,中草药针剂应与葡萄糖注射液混配稀释后静脉滴注,不宜与生理盐水混配。原因为中草药针剂与生理盐水配伍后常可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从而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3)热原累加:静脉给药时,当进入体内热原质细菌内毒素达到一定量,患者即发生热原反应。静脉滴注给药时,应尽量减少配伍药物品种。

(4)微粒累加:配液顺序不当也可使微粒增加、甚至超标。配药受空气污染,尘埃微粒较多,配药针头过大,致使输液胶塞橡皮进入输液中,导致输液微粒增加。应改变配液顺序,配药间要尽量洁净,使用小针头配液,可减少输液中微粒。

二、患者因素 :

(1)疾病:病人有炎症、发热性疾病或体质虚弱、免疫力失调等患者,可使反应率升高。排除药物及操作方面的因素后,判断为病情发展变化所致。(2)患者年龄:老年患者、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健全,对细菌内毒素敏感性增强,输液反应发生比例偏高,输液时应注意年老体弱和幼儿患者。(3)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细菌内毒素有不同的耐受阈值,所以对敏感体质患者输液时要特别注意。

三、输液器材质量

不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输液器也是造成热原污染的途径,临床上必须使用合格的一次性用品。

四、 输液速度

静脉点滴含K + 、Ca 2+ 、Mg 2+ 等离子的药物时,如滴速过快敏感患者可引起输液反应。对体质较弱或敏感患者一定要控制滴速。

五、输液环境

一般在夏季气温炎热,空气湿度偏高时,药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发输液反应。气候寒冷季节,对高龄患者或者体质较弱者,也可引发输液反应。输液时一定要注意环境因素。应定期对环境进行微生物监测、消毒。 输液反应处理预案

1、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有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 立即报告医生。调整液体,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吸氧。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物,非那根肌注,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或者静注尼可刹米3~5分钟后,再静注山莨菪碱针(654-2 )。 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3、 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及抢救过程。

4、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药剂科。

5、 保留输液器和药物,护理部、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药液、输液器和注射器必要时分别送检。 发生静脉空气栓塞应急预案

1、 发现输液器内有气体或病人出现空气栓塞的症状时,立即停止输入,更换输液器或排尽输液器内的空气。

2、 通知主管医生及病房护士长。

3、 将患者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

4、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及药物治疗。

5、 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6、 认真记录护理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

输液反应及防治措施 处理

一、发热反应:

(一)、原因

发热是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而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或橡皮胶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二)、症状

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三)、防治

1、 轻者减慢滴注速度,注意保暖,针剌合谷、内关;重者停止输液,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2、 输液用具作好去除热源的处理。

3、 耳针治疗输液反应:输液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反应,可在肢体对侧耳上选神门、肾上腺穴进行针灸,作强刺激后留针至输液结束。

4、 保留剩余的溶液和输液胶管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二、循环负荷过重

(一)、原因:

肺水肿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

(二)、症状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严重时稀痰液可从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啰音。

(三)、防治措施

1、 发现上述情况,立即停止输液。

2、 输液时应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对患心脏病、老年及儿童患者,须特别注意。

3、 如出现急性肺水肿症状,须立即使病人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4、 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漏出液的产生,同时最好使氧气通过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因酒精能降低肺泡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症状。

5、 视病情给镇静剂和扩张血管药物,及洋地黄等强心剂。

6、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剂袖带作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并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止血带的解除应逐渐进行。此外,静脉放血200ml-300ml也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但贫血病人禁用。

三、静脉炎

1、 原因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剌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旨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2、 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 预防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剌激务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剌激性的药物如四环素,氢化可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4、 治疗

(1) 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的酒精或50%的硫酸镁行热湿敷。 (2) 超短波治疗。

(3) 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用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150g,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60g,天花粉300g,将药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本方有清热、除湿、疏通气血、止痛、消肿作用 外敷后病人有清凉舒适感,起止痛、消炎作用)。 (4) 如有合并感染,视病情给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1、 原因

空气栓塞是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发症。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引起严重缺氧,可立即导致死亡。

2、 症状

病人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地的、持续的"水泡声"。

3、 预防

输液时须将空气排尽。如需加压输液时,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

4、 治疗

(1)、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肺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动右心室,壁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跳动,分次少量进入肺动脉内。 (2)、氧气吸入 输液反应及预防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2.症状 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防治方法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二)心力衰竭、肺水肿

1.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3.防治方法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三)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防治方法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超短波理疗,用TDP治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四)空气栓塞

1.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2.症状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3.防治方法

(1)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

(2)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肺动脉内。

(3)氧气吸入

(4)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换水枪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或嘱病人屏气时进行,以防空气吸入,保留硅管或换液体时的任何操作环节,均不能让硅管腔与大气相通。

大医精诚 2007-8-7 16:05 [size=2] 输液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它能直接使药物在血液中迅速达到有效浓度,见效快,疗程短,减少患者痛苦,甚至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但一定要掌握严格的适应证,不能滥用。有的农村把输液当作“时兴疗法”、“百病良方”,什么病都输液,而且对输液用具的消毒,输液药品的质量,输液量、速度(即滴速)等不太重视,所以发生输液反应屡见不鲜。常见的输液反应的原因与机制如下。

1 原因与机制

1.1 发热反应 是输液中一种常见的反应,常因输入了致热物质(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其他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引起,多由于输液用具消毒不严或变质,细菌污染或其他物质污染、液体选用不当、某些物质有配伍禁忌,输液过多、过快、过凉,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在20世纪90年代曾报道有人抽查了8所重点医院的输液制剂,不合格率竟达80%,有的制剂含有超过规定几倍到几十倍的微粒,输液微粒肉眼不易观察到,但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或保存不妥,以及个别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等。其机制是输液过程中某种因素直接或反射性的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导致微循环障碍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1.2 急性肺水肿 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量骤增,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其机制是由于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

1.3 血栓性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所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反应,或是在输液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执行无菌操作,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所致。

1.4 空气栓塞 输液导管内的空气未排尽或加压输液时无人看守,输液时导管气体未排尽而使气体进入血液循环,如果气体量小,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达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但是如果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可造成立即死亡。

另外,少见的输液反应或并发症有变态反应、肉芽肿、肿瘤(石棉微粒引起)等。

2 治疗方法

输液反应一旦发生,医护人员要镇静、不要惊慌,要及时检查判断是否属于输液反应,并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

2.1 发热反应 立即调整液体,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吸氧。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非那根25mg肌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或者静注可拉明10~20g/次,3~5min后,再静注654-2 0.3~0.5mg/(kg·次),654-2能解除毛细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并能降低体温,可拉明能调节植物神经,使皮肤潮红温度增加,能缓解、缩短寒战期症状,两药伍用起协同作用。高热可物理降温。

2.2 急性肺水肿 减少回心血量,下肢捆扎。使用利尿剂和强心药物,可用速尿20mg静脉注射、西地兰0.2mg或毛苷毒K 0.25mg加入50% GS 20ml静脉注射。并输氧治疗。

2.3 血栓性静脉炎 给予相应的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

2.4 空气栓塞 预防为主。

3 讨论

输液反应如能及时正确处理,多数可在短时间恢复正常,也有少数患者虽经及时处理但后果仍然严重,或留有严重后遗症,所以对待输液反应,绝不能等闲视之。

大医精诚 2007-8-7 16:05 输液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它能直接使药物在血液中迅速达到有效浓度,见效快,疗程短,减少患者痛苦,甚至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但一定要掌握严格的适应证,不能滥用。有的农村把输液当作“时兴疗法”、“百病良方”,什么病都输液,而且对输液用具的消毒,输液药品的质量,输液量、速度(即滴速)等不太重视,所以发生输液反应屡见不鲜。常见的输液反应的原因与机制如下。

1 原因与机制

1.1 发热反应 是输液中一种常见的反应,常因输入了致热物质(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其他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引起,多由于输液用具消毒不严或变质,细菌污染或其他物质污染、液体选用不当、某些物质有配伍禁忌,输液过多、过快、过凉,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在20世纪90年代曾报道有人抽查了8所重点医院的输液制剂,不合格率竟达80%,有的制剂含有超过规定几倍到几十倍的微粒,输液微粒肉眼不易观察到,但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或保存不妥,以及个别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等。其机制是输液过程中某种因素直接或反射性的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导致微循环障碍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1.2 急性肺水肿 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量骤增,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其机制是由于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

1.3 血栓性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所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反应,或是在输液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执行无菌操作,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所致。

1.4 空气栓塞 输液导管内的空气未排尽或加压输液时无人看守,输液时导管气体未排尽而使气体进入血液循环,如果气体量小,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达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但是如果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可造成立即死亡。

另外,少见的输液反应或并发症有变态反应、肉芽肿、肿瘤(石棉微粒引起)等。

2 治疗方法

输液反应一旦发生,医护人员要镇静、不要惊慌,要及时检查判断是否属于输液反应,并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

2.1 发热反应 立即调整液体,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吸氧。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非那根25mg肌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或者静注可拉明10~20g/次,3~5min后,再静注654-2 0.3~0.5mg/(kg·次),654-2能解除毛细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并能降低体温,可拉明能调节植物神经,使皮肤潮红温度增加,能缓解、缩短寒战期症状,两药伍用起协同作用。高热可物理降温。

2.2 急性肺水肿 减少回心血量,下肢捆扎。使用利尿剂和强心药物,可用速尿20mg静脉注射、西地兰0.2mg或毛苷毒K 0.25mg加入50% GS 20ml静脉注射。并输氧治疗。

2.3 血栓性静脉炎 给予相应的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

2.4 空气栓塞 预防为主。

3 讨论

输液反应如能及时正确处理,多数可在短时间恢复正常,也有少数患者虽经及时处理但后果仍然严重,或留有严重后遗症,所以对待输液反应,绝不能等闲视之。

第四篇: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静脉输液是利用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给药最常用的途径之一。由于液体自身质量,液体内加入其他药物及操作等原因引起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为了减少和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针对近几年来发生的45例输液反应进行总结分析,制定预防措施。

关键词:静脉输液;输液反应;预防措施

前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如果消毒灭菌不严密,输入药物导致药液被污染,致热物质进入人体体内均可引起输液反应。病人常常表现为:突然发冷、寒颤、高热,严重者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给病人的身心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已发生的输液反应护理人员应进行分析总结,指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40例,女5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病毒性肝炎20例,其中肝炎肝硬化16例,原发性肝癌5例,发热待查3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输液后1-2小时发生18例,3-4小时发生27例。临床表现:发冷、寒颤、高热37例,恶心呕吐9例,皮疹、瘙痒6例,低血压休克2例,口周发麻肿胀1例。

1.2所输药物:胸腺肽19例,中草药制剂(单身,肝乐宁等)15例,血制品(血浆,白蛋白)8例,脂肪乳2例,葡萄糖液1例。

1.3症状缓解时间:15-20分钟后消失24例,30分钟后消失11例,40分钟消失7例,1小时消失3例。

1.1.4预后:本组病人均相继治愈出院。2例病情危重者,经积极抢救,给予保暖,苯海拉明20mg肌注,氟美松10mg入壶,升压药等对症治疗处理,痊愈出院。

讨论

2.1药物因素 输液中的特异物质输液中的某些特异物质,可引起人体类热原反应。现今,静脉给药时常常是多种药物配伍,研究表明,药物配伍后输液中的微粒数会增加,尤其是加入中草药注射剂和粉针剂。许多中药注射剂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其原因是中草药成分复杂,各厂家制备工艺不同,使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杂质除尽有较大差异。

2.2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目前都采用封闭式输液,出多少药液就要进入多少空气。其由于进气针过滤装置不良,或使用短针头,经过药液的洗涤可将空气中的细菌和尘粒带进药液,造成污染。有些是无菌操作观念不强;配药及输液间空气洁净度不合要求,碘酒、酒精浓度过低,消毒剂不合格以及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都有可能使输液被细菌污染,从而诱发输液反应。

2.3输液速度过快 如果静脉点滴速度过快,在体质虚弱和敏感患者也可能引发输液反应,我国药典规定人体每公斤体重在每小时最多可接

1

受内毒素剂量5eu, 静脉滴注含钾、钙、镁离子的药物时,滴速过快可引起患者不适或病情恶化;氨基酸类药物渗透压过大,若滴速过快,易引起溶血反应;滴速过快也可引起毒素阈值低的敏感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2.4病人自身因素 每个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病人免疫功能低下,体质差,机体抵抗力下降,也是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

结论

3.1加强药品管理,把好药液器具关。坚持执行药品法法规,杜绝三无药品。药液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冬季远离暖气。定期检查,7-10填周转一次,防止积压过期。对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保证安全无菌,使用前认真检查,若有破损、漏气、过期者禁止使用。

3.2 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前应该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治疗是每天清洁消毒,每月定时做空气细菌检测;配药及输液过程中减少人员流动,减少空气中的微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操作污染,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等。

3.3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目前临床用药种类繁多,且名称各异。对中草药制剂应单独使用,特殊药物,要行先冲管后加药,以免几种药物同时使用,配伍禁忌不严,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引起药物疗效降低,甚至发生反应。

3.4把好药液配置关 配钥匙要求护理人员要求衣帽整洁、带口罩、洗手,加药前必须认真检查药液,如有药液漏气,标签不清,瓶口松动平、瓶身有裂纹、液体浑浊、有沉淀或絮状物等不得使用。加药时禁止一个注射器反复使用,手不可触及注射器活塞,禁止敲安瓿,用75%酒精棉签消毒安瓿颈部及砂轮后,在安瓿颈部划一锯痕,重新消毒后垫一无菌纱布掰开,防止玻璃碎片进入药液内,药液要现用现配,不宜放置过久,保证安全、准确、无菌配药。 3.5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把好药液输入关 首先在治疗室将药液配好,插好输液器,严格三查七对,认真选择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针刺部位皮肤消毒要彻底,针眼处要用无菌创可贴样胶布覆盖固定好,更换液体要重新消毒旧输液瓶口后拔针。应用留置针者,3天后针眼部位进行消毒并更换无菌敷贴,5-7天更换留置针。长期输液者,24小时更换输液器。

3.6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病房 在病人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病房,询问病人有无不适主诉。观察输液速度,瞩病人勿私自调速。对昂贵药品,更换液体时先给输液器壶腹部加压,同时拔下针头,这样可使颈部药液吸净,避免浪费。

参考文献

1 刘伟,包丽.一次性输液器终端滤器对输液中微粒的影响考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8(10):464. 2 谭桂山,徐声平,马虹英,等.国产输液袋溶出物定性实验研究.中国医学杂志,1999,34(8):536. 3 徐朝阳,刘波.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器灭菌效果监测.中华医学感染杂志,1997,(1):39.

2

4 任福荣,王希昌.一次性医疗无菌用品的微生物学监测.中华医学院感染学杂志,1996,6(2):119. 5 谢炜坚.输液反应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护理研究,2005;19(6):1047

第五篇: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应对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 搜集查阅资料,了解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总结预防措施。结果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很多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患者及气候因素等。结论加强管理措施,增强无菌观念,严格操作程序,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输液反应;因素;预防;处理措施

1 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输液虽然能治疗各种疾病,抢救危重病人的生命。但在输液过程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出现一系列的输液反应。临床上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液体外渗等。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必须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1.2 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作好记录,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各类不同输液反应的原因,然后分析原因进行讨论,做出相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2 引起不同输液反应的原因 2.1 发热反应

因输入制热物质引起。多由于用物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灭菌不严,或已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1] 2.2急性肺水肿

输液速度过快,短期内输入大量液体,是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2.3静脉炎

有化学性静脉炎和感染性静脉炎。 2.3.1化学性静脉炎

1

主要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溶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留置管或留置管放置时间太长,引起局部血管壁化学性炎症发生。 2.3.2感染性静脉炎

可因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4空气栓塞

输液前,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输液管连接不紧密,输液管漏气。加压输液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导致空气进入静脉发生空气栓塞。 2.5液体外渗

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或留置导管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3 讨论

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有很多种,通过调查以上几种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本文总结如下:输液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不严格,输液期间不及时巡查及操作时不细心均可导致以上几种输液反应。一旦出现输液反应,不仅会引发医患纠纷,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每一位护士必须要高度重视静脉输液反应,加强管理,把握好操作中的每个环节,把静脉输液反应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4 输液反应的防范 4.1 发热反应

护士要强化无酒观念,严格遵守输液操作规程,做好环境消毒和手的消毒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不合格药品、液体和器具的使用,以减少乃至杜绝输液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健康与安全。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重者立即停止输液。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半小时测量体温1次。对症护理,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或激素治疗。作好记录,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2] 4.2急性肺水肿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特别是对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输液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药物性质进行调整。对老年人、体弱敏

2

感的患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3] 4.3静脉炎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使用,确定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滴注药液,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并减慢点滴速度;长期输液者,经常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静脉内置管应该选择无刺激性或刺激性较小的导管,留置时间不易过久。 4.4空气栓塞

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质量,排尽输液管内空气。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发生故障及时处理,连续输液者应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拔出较粗贴近胸腔较深静脉导管时,必须严格封闭穿刺点。加压输液时,应专人守护。 4.5液体外渗

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特别是在加药之前。 5 输液反应的抢救措施 5.1发热反应

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重者立即停止输液。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半小时测量体温1次。对症护理,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或激素治疗。作好记录,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 5.2急性肺水肿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抢救。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你,安置病人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轻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加压给氧,氧流量达6到8L/min,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使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减少,从而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在湿化瓶内放入20%到30%乙醇溶液,以减轻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加强体液排除,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适当给四肢加压,要求阻断静脉回流,使动脉血流仍通畅。每隔5分钟轮流放松一次肢体上的止血带。安慰病人,给予心理护理。[4]

3

5.3静脉炎

停止在发生静脉炎的血管处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用50%的硫酸镁溶液或95%乙醇,每日两次湿热敷,每次20分钟。超短波理疗,每日一次,每次15到20分钟。中药如意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合并全身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5.4空气栓塞

发生空气栓塞,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强就能。左侧卧位和投稿足底卧位,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处于地处,利于气泡飘移至右心室尖部,从而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较大的气泡破碎成泡沫,分次少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如果病人安置中心静脉导管,可从导管中抽出空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5.5液体外渗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抬高患肢,可局部热敷20分钟,促进局部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小结

以上调查资料说明一般的输液反应只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预后是良好的,极少有并发症发生。但是,输液反应也有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所以,我们应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病人的用药认真查对,对每一项无菌技术操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病人输液过程中做到经常巡视,随时注意观察病人,如有可疑反应症状出现应立即暂停或更换液体,严密观察并及时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才能确保病人的安全。临床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降低其发生率,有赖于医、药、护的密切配合,出现输液反应一定要及时处理,更重要的是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做到全面控制输液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夏海珍, 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4):1345. [2] 王春宏,芦育华,王燕平;输液反应的处理[J];甘肃科技;1996年01期

[3] 雍小兰,谭永红,张勤. 输注速度在输液疗法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 [4] 王美珍;;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海峡药学;2011年06期

4

上一篇:三月份月考成绩分析下一篇:数学组教研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