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IP(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以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版权为例

2022-09-11

1 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 翻译成中文就是知识产权。IP包含有原创网络文学、游戏、动漫、戏剧、音乐等多种文化产品, 其中近年来, 以网络文学IP最为火热, 许多的网络文学卖出版权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以及游戏。早在上个世纪, 中国就出现了很多由出版小说改编的优秀电视剧, 第一部由网络文学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出现在2004年, 接下来的几年里, 网络文学不断发展, 但是网络文学IP改编并未形成浪潮。

2011年起, 网络小说掀起改编影视剧浪潮, 一年内, 仅盛大文学一家公司就有超过50部小说的影视改编权被售出。其中《步步惊心》和《甄嬛传》两部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掀起了收视率和话题狂潮。2013年, IP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 出现了天价IP的说法, 这一时期内行业基本确立了对于IP价值的认可并对IP有了一定认知, 出现了大量的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2016年以来, IP热一直在持续, 晋江文学城第三届作者大会上, 多部网络小说卖出影视改编权, 其中有两位人气作者影视签约金额超过千万, 中国网络文学IP的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探索期 (2014年之前) :早期市面上只有少数根据网络文学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 往后几年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数量快速增长, 行业内也渐渐开始迷信网络文学IP, 行业内部较为混乱。

稳定期 (2015年) :经历了天价IP和市场混乱后, 行业开始对网络文学IP进行客观的评估和考量, 行业逐渐趋于稳定。

高速发展期 (2016年至今) :中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完善, 网络文学IP的开发改编模式也越来越完善, 行业普遍认可了网络文学IP的价值。

2 网络文学IP价值评估的重要性

影视作品采用改编的方式省去了编写原创剧本的麻烦, 且网络文学自带读者群和关注度, 网络文学改编热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IP热的发展, 对于其价值评估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所有由网络文学IP改编的作品中, 有的取得了巨大收益火爆异常, 而有的则表现平平, 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大IP”和“小IP”的讨论。公认的两部“大IP”有《鬼吹灯》和《盗墓笔记》, 这两部作品的共同点是:题材新颖, 影响力巨大且受众广, 男女读者比例较为平均。前者改编的两部电影分别取得了7亿和16.8亿的高票房, 后者改编的网络剧目前总播放量接近30亿, 开播当晚更是因为观看人数过多, 视频网站的服务器一度崩溃, 同名电影在今年夏天也取得了超过十亿的票房, 两部网络文学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小IP”多为爱情类小说, 该类小说读者受众较窄多为女性。例如今年有电影和电视剧问世的《微微一笑很倾城》, 电影最终票房为2.7亿元左右, 电视剧收视率表现平平。人们对于“大小IP”的讨论, 其实本质上是关于IP价值的讨论。错误判断网络文学IP的价值, 可能会直接导致影视改编出品方对于作品的预期出现问题, 发生投资过大而导致入不敷出的情况, 这种例子近几年数不胜数, 归结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广为应用的评估体系和投资商对于IP的盲目迷信, 建立完善的IP价值评估体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IP价值评估, 分辨“大小IP”,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让人们对网络文学IP的价值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

3 网络文学IP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考虑的因素

3.1 影响力

前面提到, 在最初的“大小IP”的讨论中, 普遍以影响力为依据。绝大部分网络文学连载网站皆采用字数收费制, 所以一部作品的影响力和读者数量是可以直接转化成金钱, 也就是这部作品价值。但是显然网络文学IP的影视改编价值是无法简单通过字数收费来计算的, 网络文学IP价值的根本在于这部作品进行改编后可以带来多大的收益, 而不单单是这部作品本身的阅读价值。

但是一部小说其影响力越大, 读者越多, 改编之后受到的关注就会越多, 自带的观看人群也会越多, 因此影响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对评估对象进行影响力判断时, 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 就是很难得出一个极具公信力的数据, 现在网络文学连载网站存在大量的刷票刷榜等造假现象, 如何在这一大环境中, 提取出真正有用的数据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3.2 受众群体

网络文学在网络上的阅读群体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存在很大的差异, 网络文学的阅读群体多以80后为主, 男女比例相对比较均衡, 不同的小说受众分布区别可能较大, 而电视剧的受众群体大多数为女性, 电影的受众群体相对广泛, 男女分布平均, 年龄跨度大。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作品后受众群体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就需要仔细考虑原小说受众群体能为其带来多大的价值。

3.3 题材新颖性

在网络文学兴起的这些年, 出现过很多次不同的类型潮流, 但是同一类型的作品往往只有几部能取得成功, 太多的相似作品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因此作品的题材新颖性十分重要, 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下, 题材新颖的作品其影视改编版权价值应该会高于题材老旧的作品。

3.4 改编可行性

有时候一部作品的题材如果过于新颖或者带有一定的恐怖元素, 虽然在网络上十分受年轻人欢迎, 但是改编成影视作品后, 部分观众可能无法接受, 并且有可能会受到中国影视审核制度的限制, 这就会对其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对一个作品的影视改编版权进行价值评估时, 一定要考虑到其改编的可行性, 并且要和题材新颖性一起进行综合的考量。

3.5 政策限制

同时网络文学IP价值还需考虑政策因素, 近些年广电总局对于影视作品的题材有许多限制, 例如限制古装剧的集数, 这种类型的政策也会对一部网络文学IP的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版权价值评估当中涉及的许多因素, 在判断时无法做到完全客观, 如何降低主观不确定性, 提高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摘要: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 翻译成中文就是知识产权, IP包含很多种文化产品, 近年来以网络文学最为火热最广为人知, 各种“IP剧”, “IP电影”如雨后春笋般, 迅速占领影视市场, 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价值评估被越来越多的提起和讨论。

关键词:IP,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易观智库.2015-2016中国网络文学IP价值研究及评估报告 (年度) [R].易观智库官网, 2016.

[2] 艾瑞咨询.2015中国网络文学IP价值研究报告[R].艾瑞咨询官网, 2016.

上一篇:建筑电气工程管理探讨下一篇: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现状问题及其方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