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心电图改变特点

2023-01-29

在产科临床中,妊娠期心电图变化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成为产科医师关注的重点。现阶段心电图检查已被纳入产科检测项目,而研究发现,妊娠期女性有较大几率出现心电图异常,同时与妊娠期合并症也存在明显相关性[1]。基于此,该文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心电图改变特点,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妊娠糖尿病病例纳入该次研究,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30名为该次对照组,两组产妇均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史。

1.2 方 法

采用12导联同步自动分析心电图仪检测检测两组心电图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受试者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指标,统计两组心电图异常率并总结其常见类型。

1.3 统 计方法

该次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 组一般情况 与 心 电图异 常 对 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更高,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水平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2.2 两 组 心 电图异 常 类 型

该次两组妊娠晚期产妇心电图以窦性心动过速以及ST-T改变为主要表现,其次为短PR间期。其中10例为窦性心动过速,9例为ST-T改变 ,4例为短PR间期 ,另有1例窦性心律不齐。两组心电图异常类型对比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女性心电图改变在妇科临床极为常见,同时随着孕周增长,其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几率也随之升高。据统计,约有20%~38%的妊娠期女性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 ,具有较大变异性[2]。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与正常妊娠产妇中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40.0%,略高于以往文献[3]报道,但并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心电图异常率明显更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更容易出现不良事件,临床应通过心电图常规检测等手段,确保早期察觉心电图异常,防止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对于伴有妊娠合并症者以及高龄孕妇更应严密监测。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妊娠晚期发生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孕妇在妊娠晚期时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导致膈肌上升,进而向左压迫心脏致其移位,大血管扭曲,心脏机械性负担加重;妊娠晚期孕妇循环血容量大量增加,导致心脏负担进一步加重,与此同时,妊娠期血容量发生变化还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导致房室结传导速度进一步加快。由上表数据来看,妊娠晚期心电图异常类型中,最为常见的为窦性心动过速和ST-T改变,特别是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孕妇中心电图异常几率显著增加, 这与孕妇心肌缺氧缺血状态以及负担较重存在相关性有关, 同时也会受到孕妇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此外,糖尿病患者出现ST-T改变也极为常见 ,多与该病引发微血管病变存在关联。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期心电图异常变化者大部分属于良性改变,具有一过性,并随着孕妇妊娠生理状态变化而逐步恢复正常,并不会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同时孕妇分娩过程也不会受此干扰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4]。

综上所述,妊娠晚期女性有较高几率出现心电图异常,并与妊娠期并发症和病情严重性存在关联性,因此产科临床应做好心电图常规检查。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妊娠糖尿病病例纳入该次研究,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30名为该次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产前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变化特点,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最为常见分别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和短PR间期。结论 妊娠晚期女性有较高几率出现心电图异常,并与妊娠期并发症和病情严重性存在关联性,因此产科临床应做好心电图常规检查。

关键词:妊娠期,合并症,糖尿病,心电图变化

上一篇:院级精品课程《药品市场营销》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下一篇:论如何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