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2-10-28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 属于产科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对母婴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因此加强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妊娠糖尿病、进行规范的护理干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共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20例, 年龄在21~37岁,平均年龄(28.73±10.23)岁,其中初产妇94例,经产妇26例;所有患者均无其它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孕前均无糖尿病史。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60例。

1.2 方 法

对照组采用以疾病治疗为基础的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心理护理: 妊娠糖尿病是由于多种因素所致的以胰岛素分泌不足、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属于产科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孕妇发病后,其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孕妇,因此要加强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要与患者加强沟通与交流,了解孕妇的心理状态,为其解决心理问题;在沟通过程中进行健康宣教,使孕妇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更多了解,缓解其焦虑情绪,改善治疗效果。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协助营养现做好孕妇的饮食宣教与指导,如孕妇自控能力较差,则要加强健康宣教,使其认识严格执行饮食计划的重要性,帮助孕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合理控制血糖。

运动指导: 根据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可选择餐后90 min进行散步、练瑜珈、做孕妇操等运动,运动时间控制在40 min以内,不可过长而引起宫缩。如患者有早产、流产先兆、伴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等,则要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运动。

药物护理: 胰岛素治疗是药物控制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最佳选择, 如饮食调节和运动调节达不到理解的血糖控制效果,则要采用胰岛素治疗。通常选择短效或中效胰岛素,并指导孕妇及其家属使用胰岛素的方法,包括剂量、注射时间、注射部位等,并定期监测餐后2 h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对胰岛素用量做出调整。

围产期监测:加强围产期各项指标的监测,包括胎心监护、宫高测量、B超检查、血糖监测、体重监测及血压变化等等,并定期进行肾功能监测,做好眼底检查等。

1.3 统 计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死胎、胎儿窘迫、巨大儿、畸形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发生比例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n(%)]

注:1 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对孕妇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 孕妇小血管内皮增厚,阻力增加,易合并妊娠高血压,而白细胞功能缺陷会降低孕妇的抗感染能力;血糖利用率低,会对产程产生不利影响;且孕妇大多有羊水过多,会对其心肺功能产生影响;此外,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剖宫产的机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 并有可能导致胎儿巨大或畸形等,因此,要加强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该研究中观察组的死胎、胎儿窘迫、巨大儿、畸形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发生比例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死胎、胎儿窘迫、巨大儿、畸形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发生比例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护理干预,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法的运用下一篇:免散瞳眼底相机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