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反思

2022-09-12

最近几年,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 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 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 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笔者进行了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 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1 合理分组, 相互合作, 相互竞争, 共同进步

合作小组人员组成, 应根据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 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因此, 在构建合作小组时, 一定要注意小组成员组合的科学性。

1.1 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合作小组人数一般以2人配对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 循序渐进, 取得经验之后再深化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组内每个学生才有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1.2 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第一, 分组时应兼顾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做到“组内异质”。这里的差异包括学生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比如在安排同学们去多方面搜集生活中各式各样杠杆的信息时, 就是考虑到同学家庭的差异, 否则同组的学生可能搜集到许多重复的信息, 就不能很好地进行组内交流。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能力, 比如, 在做“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时, 分组就一定要兼顾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 进行能力互补。“组内异质”除了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位同学的作用, 同时还有利于组内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

第二, 分组还应做到“组组同质”。这样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如果小组与小组间存在很大差异, 综合能力较弱的小组, 就会失去兴趣, 那么这样的竞争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才能增强他们再次去争取成功的信心, 同时为了同一个目标还能促进组内成员之间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1.3 及时进行组间调整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 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 各小组的发展会很不平衡, 甚至会有很大差异。此时, 教师应根据测试成绩, 学生个别差异, 以及教师平时观察, 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 及时地进行人员调整或重新搭配, 不断地改变学生的合作对象, 使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更多地互相了解, 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1.4 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 教师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 明确任务职责, 学习时才不会盲从。一般情况下, 在每个合作小组内要设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 让每次合作学习有序开展。记录员要负责将小组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便于向全班交流汇报。汇报员负责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这种角色分工不是长期固定的, 组内成员要轮流担任, 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 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 当任务繁重时, 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模式

新课程物理课要求学生在知识学习上不局限于课本, 课堂教学要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强调科学探究, 让学生带着设计好的物理问题去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 利用物理实验器材去进行实验研究。由于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进行实验, 任务多, 时间紧, 学生通常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 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很快捷、高效。

在学习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中的《杠杆》一节时, 可事先安排同学们去多方面搜集生活、生产中各式各样杠杆的信息, 具体的包括它们的形状、名称、用途等。由于杠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单靠个人的力量收集到的信息比较有限, 这时可以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合作小组, 让小组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以及家庭特点相当的一部分任务, 这样可以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 以获得最佳的小组总体效果。比如:是工人家庭的学生, 让他去搜集工业生产中应用到的杠杆知识;喜好体育的学生也可以去搜集健身器材中涉及到的杠杆的知识;一些爱好电脑的学生可以去网上搜集杠杆的有关信息。在小组长的组织下, 小组成员及时通报进展情况, 介绍各自的收获, 每个小组长把小组收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信息甚至成功的实验表演, 推荐给全班同学, 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这一过程丰富了学生的资料,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 当学生思考问题出现困难时, 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以前的课堂教学, 教师是主角, 学生是配角, 教师是表演者, 学生是参与者。特别是一些学习态度差的学生更是心不在焉, 不愿去动脑, 动口, 动手, 造成学困生面不断扩大, 即使是学习态度好的学生面对如此单调的课堂, 也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能集中精力听课, 他们也需在课后花大量时间去复习、做题才能保证一定的效果, 进而造成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差。为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格局,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从形式到内容都可以做大胆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转换, 让学生来唱主角, 教师当配角。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 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思考和探索。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 往往考虑问题不很全面, 一旦他们协同作战, 相互补充, 相互讨论,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出现一些教学难点的时候, 创设条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往往比教师反复说教效果更好。

4 当物理解题方法多样时, 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在物理教学串联电路的研究中, 问题的解决方法常常多样化。如:有一组串联的彩灯, 当闭合开关后灯都不亮, 已知其中1盏灯的灯丝烧断, 请大家判断是哪盏灯坏了?所需器材自选。这一问题就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经过讨论, 可能有的小组提出用电压表检验, 有的小组提出用电流表检验, 有的小组提出再用一只完好的灯泡分别代替电路中的每一只灯泡, 有的小组提出用一根导线来检验等, 当然提出的方法中有可行的, 也有不可行的, 经过大家的讨论把不可行的分别排除, 这样达到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传统的教学不是老师讲解, 就是同学们回答后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有的同学没有理解, 有的同学对老师的讲解不会提出自己的意见, 认为老师说的一定正确。但是如果让同学们自己讨论, 大家的关系是相互平等的,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够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

总而言之,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 改进人际关系。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 学习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对学生一生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是实施物理新课标的需要, 更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不能仅把小组合作学习看成一种教学形式, 而应把它视为一种教学理念。要把合作学习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地整合, 以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物理教学,反思

上一篇:燃烧室高温烟气流固耦合传热数值模拟下一篇: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之导语有效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