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分析

2023-01-24

第一篇: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分析

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情况分析

关于上半年我县农村居民现金收入

及增速在全省综合排位情况的分析

普定县统计局

2012年7月

2012年,我县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强农

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提高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由于受气候、市场及农业结构调整后短期不利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全县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速呈现大幅回落。1—6月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16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9元,同比增长18.6%,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直接影响我县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速指标在全省88个县区综合排位靠后,从第2位下滑至第63位,下降了61位。现仅从统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现金收入呈现的特点和趋势分析

(一)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是影响全县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速下滑和在全省88个县区综合排位靠后的重要原因。上半年,我县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为791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2元,同比增长16.7%,增幅下降5个百分点,低于现金收入增幅1.9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现金收入的比重为 1

36.5%,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在本县(乡)地域内劳动收入人均320元,同比增长25.5%,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40.5%,是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亮点,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今年加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大大增加了农民在县域内就业的机会;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310元,仅比上年同期增加7元,同比增长5.8%,增幅下降4.8个百分点,反映出我县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受学历、劳动技能和企业转型升级等因素的影响,外出务工收入总体上不容乐观,另外,一些多年在外务工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技能和积攒了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工返乡就业,也是影响外出务工人员从业收入增幅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家庭经营现金收入是我县农村居民收入的主体,其增速大幅下滑,是影响全县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速下降和在全省88个县区综合排位靠后的主要原因。上半年,我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人均现金收入为117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7元,增长22.7%,增幅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占现金收入的比重达54%,比重较上年提升1.8个百分点,是我县农村居民收入的主体。家庭经营中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人均869元,仅比上年同期增加5元,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短期不利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户耕地改种经果林和中药材,而经果林和中药材种植一般要2—3年后农户才有收益,这是影响我县农户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速下滑乃至全县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速下降和在全省88个县区综合排位靠

后的主要原因。同时,一些重点项目用地和工业用地储备增加使得农户农作物种植面积较上年减少也是影响我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增幅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值得可喜的是在我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构成中,非农产业收入较好的维持了2011年以来的良好势头,增速大幅上升,上半年我县非农产业经营现金收入人均达302元,同比增长235.5%,其中家庭经营第二产业现金收入人均为5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4%;家庭经营第三产业现金收入人均为251元,同比增长332.8%,是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亮点。农村居民非农产业经营现金收入的大幅增长说明我县农户现金收入结构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一些农户在经营好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正在努力改变家庭经营收入的方式,以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零贸易和餐饮业等行业来增加家庭经营收入的农户越来越多。

(三)非经营性收入仅与去年同期相持平是影响全县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速下降和在全省88个县区综合排位靠后的另一重要原因。上半年,我县非经营性收入人均为207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财产性现金收入人均14元,同比增长250%,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大户种植,使得农户出租或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的增加引起的;转移性现金收入人均193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尽管农户得到的粮食直补、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领取的最低生活保障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继续加大和提前到位,但由于受家庭非常住人口寄

回和带回、农村及城市亲友赠送减少的影响,上半年全县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仅与去年同期相持平。

二、现金支出的特点及趋势分析

生产成本费用支出增加是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上半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支出达到2186元,其中生产成本费用人均为45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8元,同比增长23.85%;生活消费人均支出为1489元,较上年较少136元,同比下降8.4%。在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人均支出为751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1元,同比增长15.5%;衣着消费人均支出为13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元,同比增长15.3%;医疗消费人均支出为6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元,同比增长10.5%;其他生活消费人均支出如居住、家庭设备、文化教育等均呈下降趋势。

三、当前我县农民增收需关注的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影响农民可持续性增收。我县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设施水平不高,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的双重挤压之中。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影响较大,农产品产量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持续贡献处于不稳定状态。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还很单一,农民收入来源渠道窄。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农民来自于第一产业的收入达74.1%,对

二、三产业的投入少,非农业投入少,从而抑制来自

二、三产业收入的

提高。

三是家庭经营增收基础仍不稳固。家庭经营收入是我县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增长速度直接影响整体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上半年,我县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虽然增长22.7%,增幅明显,但来自于第一产业的收入则达74.1%,农民出售农产品主要是青早蚕豆、豌豆和油菜籽,初级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产值较低,而畜产品价格又不稳定,养殖风险较大。农民对

二、三产业的投入少,非农业投入少,从而抑制来自

二、三产业收入的提高。

四是农资价格持续增长,生产成本费用增加。从数据分析看,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已成为制约农民特别是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四、对当前促进我县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是相关部门在农业生产上应该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农业收入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推动的转变,提高农业产出综合效益。

二是在非农产业上,要灵活经营,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积极扶持农村居民发展第三产业。

三是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环境,提供信贷优惠政策,解决农村居民贷款难问题。

四是在劳动力转移上,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实施有序转移。

第二篇:农村居民收入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思考

洛江区虹山乡政府陈永泽

本文调查分析了洛江区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基本情况。从加快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改革、提高农民素质、改善消费环境、构建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 平的对策建议。

洛江区是典型城郊型农业经济区,钱区人口17.09万人,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81.8%,200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080元,与城区居民收入比为1:3.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篇: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何区别?

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全部实际现金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

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帐补贴-个人所得税人均可支配收入即用家庭可支配收入,除以家庭人口。

目前,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农民纯收入指标,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它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包括从事生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入;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但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入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农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区别在于:

从指标的含义上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它是用以衡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而农民纯收入,则是指农民的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这个指标是用来观察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和农民扩大再生产及改善生活的能力。

从形态构成上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一种形态,即价值形态。它只是反映城镇居民的现金收入情况。而农民纯收入的实际形态有两种,一种是价值形态,另一种是实物形态,主要是指农民自留的粮食、食油、蔬菜、肉禽蛋等。它不但反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情况,也反映了农民的实物收入情况。

从可支配的内容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部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而农民纯收入除了用做生活消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留做追加的生产费基金,用于农民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另外,从两者所反映的实际收入的角度看,农民纯收入基本上反映了农民收入的真实水平。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没有包括城市居民在医疗、住房等方面间接得到的福利性收入部分。

因此,在运用上述两项指标进行城乡居民收入对比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区别,全面正确地加以分析。

第四篇:居民收入分析报告

七星关区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 分析评估报告

国家统计局七星关调查队 2018.1 七星关区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稳步上升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日趋改善

2017年是七星关区决战脱贫攻坚关键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七星关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7年七星关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29元,同比增长8.8%,增幅全市排名第四,在18个城区方阵中增速排名第十七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1元,同比增长10.1%,增幅全市排名第六,在18个城区方阵中增速排名第六名。

一、七星关区城乡居民收入构成情况

如图1,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105元,同比增长7.48%,带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7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7009元,同比增长1.81%,带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4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2510元,同比增长56.55%,带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4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5405元,同比增长6.6%,带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主要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一是得益于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按季度考核,每季度发放部分考核奖。二是七星关区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50元增加到1600元,提高了350元,对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原来每小时13元,调整为每小时17元。三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个体和私营企业用工逐年增加,员工工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

图1

如图2,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253元,同比增长24.62%,带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0.7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2728元,同比下降8.38%,拉低可支配收入3.1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15元,带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2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1615元,同比增长2.3%,带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农村工资性收入增幅较高,经营性收入下滑一方面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农业种植减少,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种植转移到非农务工,从而导致农村工资性收入增加而经营性收入下滑。另一方面受生猪市场的影响,生猪价格下降也是导致农村经营性收入下滑的重要原因。

图2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数据资料显示:2017年七星关区城乡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比为3.2,同比下降0.2。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农村创新脱贫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居民收入亦明显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三、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快速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如图3,城镇居民现金消费支出为13988元,同比增长11.6%。食品烟酒消费占比36.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衣着消费占比8.6%,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居住消费占比18.5%,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占比7.8%,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交通通信消费占比10%,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占比11.6%,同比不变。医疗保健消费占比4.3%,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占比3%,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在对基本生活物质的需求达到一定程度后趋于平缓,转而追逐更加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

图3

如图4,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为7939元,同比增长24.8%。食品烟酒消费占比31.1%,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衣着消费占比6.1%,同比减少0.2个百分点。居住消费占比21.1%,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占比6%,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交通通信消费占比10.7%,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占比17.7%,同比增加5.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消费占比9.5%,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占比1.3%,同比不变。农村居民在物质条件日益充足的情况下,逐渐对健康、子女的教育及其他投入了更多,体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最求高品质生活的要求。

图4

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健增长的宏观因素

2017年度全区生产总值初步测算为372.1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预计增加值65.9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预计增加值118.3亿元,同比增长10.8%;第三产业预计增加值 187.9亿元,同比增长15.4%。

(一)工业生产:1-12月,48家规模2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4.7亿元,同比增长11.6%。主要产品卷烟207.5亿支,同比下降1.2%;发电量1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原煤4.5万吨,同比下降26.3%;水泥176.5万吨,同比增长25.2%;白酒3401.6千升,同比下降3.73%;平板玻璃1125.9万重量箱,同比增长54.1%。

(二)财政收支:1-12月,区财政总收入完成96.02亿元,同比增长7.9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7.64亿元,同比增长8.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5.26%;财政总支出92.03亿元,同比增长14.88%。

(三)金融业发展:1-12月,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745.4亿元,同比增长21.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411.3亿元,同比增长6.5%。税收收入68.33亿元,同比增长6.06%。

(四)社会零售消费:1-12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至12月底,完成批发零售营业额217.9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零售业营业额额131.1亿元,增速为16.7%;完成住宿业营业额2.9亿元,同比增长15.1%;完成餐饮业营业额11.7亿元,同比增长24.7%。

(五)固定资产投资:1-12月,全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5亿元,同比增长21.3%。

综合以上各项经济指标数据绝对值和增长幅度来看,2017年度全区经济运行良好,发展速度持续有力。

五、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健增长的微观因素

(一)异地扶贫搬迁。2017年七星关区易地扶贫搬迁给予贫困户人均2万元(非贫困户人均1.2万元)的建房补助和1.5万元的拆除旧房奖励。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安置当年免收搬迁户自来水、用电开户费和有线电视收视开户费,安置后前5年免收物业费。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对象,区政府建立“一金三平台”, “一金”指的是易地扶贫搬迁创业资金,“三平台”就是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就业岗位信息平台、后续跟踪服务平台。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2017年七星关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纳入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支持,进行退耕还林。不能退耕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发展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开发,或者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经营,暂时不能流转的土地交由村集体在政府引导下流转经营。对养殖和种植业进行补助最高100万元,经果林按照规范化种植要求,当年新增集中连片种植100亩至300亩的,按照每亩300元补助,新增300亩以上的,按照每亩500元补助。中药材按照规范化种植要求,当年新增集中连片种植100亩至300亩的,按照每亩300元补助,新增300亩以上或者种子种苗育繁基地30亩以上的,按照每亩600元补助。加快推进油用牡丹、特色经果林、玫瑰+大健康产业项目及其他农业产业融合、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全市建成320个农业产业园区。

(三)棚户区改造。2017年七星关区涉及11个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碧海片区城镇棚户区、双井市片区城镇棚户区、茶亭片区城镇棚户区等,总改造户数28899套,全部采取货币化安置。

(四)低保标准提高。2017年城市低保标准由2016年的545元/月提高到60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2016年的3132元/年提高到3612元/年,有效的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

六、关于进一步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居民增收。大力发展个体经营和小微企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减免税费,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办好市民、农民讲习所,鼓励居民开展经营性创业投资,重点扶持、引导中低收入者自助创业,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引导、优化民间投资环境,让更多的普通居民有从事个体或私营经营的积极性,这不仅可以提高经营性收入,也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居民就业。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工资增长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创造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同时要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尤其是采取有力措施缩小七星关区工资性收入与全省的差距。

(三)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的根本,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就业率,对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至关重要。同时要根据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物价变化及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四)加快现代工业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按照区域布局、板块推进的要求,加强对农业主导产业的规划和指导;依托七星关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经济,进一步加大中药材、牡丹、天麻、烤烟、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产业的开发和支持,优化品种结构,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和农村服务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健全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救济和农户互助制度等;扩大农村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养老、医疗参合参保率,扎实做好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统筹发展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推进城乡教育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医疗卫生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国家统计局七星关调查队

2018年1月29日

第五篇:如何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居民收入问题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王小鲁

从1978年改革开始到80年代中期,由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改革、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以15%的年增长幅度迅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但在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期间,随着农村改革的剩余潜力逐渐释放和城市改革加快,同时也由于缺乏农村后续改革措施以及某些政策方面的缺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持续扩大的趋势。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可列举如下:

1.粮食和其他大宗农作物在国内市场的饱和及价格下降。

80年代上半期,由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改革以及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全国粮食总产量迅速增长,一举扭转了改革前长期以来粮食供应短缺的局面,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国家的粮食收购价格没有大的调整,但由于通货膨胀,按不变价格计算的粮食价格出现了持续回落。到1990年,粮食定购价格按不变价格计下降到了1985年的78%。

1994年,由于出现了短期的粮食供应紧张和市场价格上扬,促使中央政府连续几年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以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按不变价格计算,1997年定购价格比1993年上涨了51%,高于1985年价格20%。同时还实行了粮食生产的省长负责制,要求各省确保本省的粮食供应。这些价格调整给了农民更高的收入预期,鼓励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增加投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从而很快就导致了粮食供应过剩。从1994年到1998年,粮食总产量由4.45亿吨上升到5.12亿吨,大大超过了正常的国内需求;同时由于边际成本上升和某些地方违反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原则分派粮食生产任务,使种粮成本不断提高。

在粮食供应过剩,市场粮价下降,粮食经营部门亏损严重的情况下,实行了粮食购销3项政策,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并且禁止私商插手收购粮食。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保护农民利益,并扭转粮食经营部门的亏损,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根据过去一个时期的做法,国家对粮食价格的控制并没有起到稳定粮食生产和价格水平的作用。即使国家能够垄断粮食供给,由于无法垄断需求,仍然很难做到保持粮食供求的平衡。相反,由于统一定价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动,常常容易造成粮食供求之间的脱节。这恐怕是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尽管由于2000和2001年连续两年粮食减产和出口增加,粮食胀库的压力已经减弱,但看来数年来累积的粮食过剩还未完全消化。加上因进入WTO带来的粮食大量进口,价格水平不会有大幅度的回升,对小麦、玉米等主要品种来说反而有可能因进口增长而继续下降。由于为加入世贸组织所作出的承诺,我国在2002年的粮食进口配额(关税税率仅为1%)为1831万吨,到2004年将进一步达到2216万吨,这大约相当于国内商品粮市场容量的12%左右。加上非配额的大豆等产品的大量进口(大豆关税税率仅为3%),粮食进口正在大量增加并可能在未来数年内继续增加。这将阻碍粮食市场价格的回升甚至继续压低市场价格,势必导致主要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收入下降。在此情况下,如果国内粮食收购继续实行保护价格,鼓励农民种粮,势必加剧粮食供给过剩,使市场粮价进一步下跌和大幅度的供给震荡。因此,顺应“入世”潮流,放开国内粮食收购市场,已是势在必行。当然,在粮

食价格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国家保持一定的粮食储备,并通过平买平卖、调丰补歉的方式稳定粮食价格和农民收入;同时在短期内,也应当考虑在世贸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对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农产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给农民较充足的时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防止进口冲击对农民收入造成过大的影响。

目前若干粮食品种和主要粮食销区的粮食价格已经放开。随着粮食收购价格逐步放开,今后促使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向应当转移到帮助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增加市场需要的、附加价值较高的产品生产,特别是要根据我国土地紧缺、劳动力过剩的特点,开发劳动密集度高,而土地密集度较低的产品,例如畜牧和养殖业产品,高营养、无公害食品,推动这些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农村科技推广和产前产后服务工作需要加强。

2.乡镇企业增长缓慢,融资渠道不畅,劳动力转移停滞

80年代,乡镇企业产出以超过20%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超过10%。尽管其发展速度在90年代明显放缓,20年来还是吸收了1亿农村劳动力就业,这成为当时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主要带动因素。

据2000年农村家计调查,农村居民第

二、三产业收入已占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44%。但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在90年代后期已进入了相对停滞阶段,其就业人数1996年曾达到1.35亿人,1998年下降到1.25亿人,绝对下降了近1000万人。以后虽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到2000年仍只有1.28亿人,还没有恢复到1996年的水平。市场竞争加剧,一般产品市场相对饱和,是许多低技术的乡镇企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一些地方原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改制,减少了企业冗员,也是就业人数下降的一个原因。目前看来乡镇企业发展已经不再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因。

乡镇企业发展的停滞还有若干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融资机制方面的原因。80年代,乡镇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得到了强有力的融资支持。这是它们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进入90年代后半期,多数乡、村办集体企业已经改制为个体、私营或股份制企业,在贷款方面不再得到农村基层政府的支持;而同时银行的融资约束明显加强,特别是在市场前景不明朗、风险增加、利率又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大银行对向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兴趣大大降低。

银行商业化是改革的方向,而小企业贷款难也是各国都存在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中国特别严重,这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密切相关。首先,由于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成本高于对大中型企业贷款成本,利率一刀切就使小企业贷不到款。目前虽然允许某些贷款在一定程度内浮动,但浮动范围仍然不能满足需要。贷款利率市场化虽然会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但将为效益好的小企业开辟融资渠道。其次,地方性、社区性的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在对小企业贷款方面会比大银行更有竞争力,因为它们在获得当地小企业经营状况信息方面比大银行有更多的优势,其他经营费用也更低,因此贷款成本可以降低。但由于担心出现金融混乱,对建立非国有金融机构一直有严格的管制,使之一直没有有效地发展,从而也使农村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严重受阻。

为避免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是必要的,但同时应当积极推进金融部门多元化发展。今后,改革金融体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开辟地方性和社区性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有效地扩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将有利于继续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城乡间的劳动力转移进展不畅

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城乡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壁垒开始打破,我国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转移有了第二条出路,即向城镇第

二、第三产业转移。不过,迄今为止,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只有36%,明显低于大多数与我国处在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特别是大中型城市数量有限。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滞后,城市容量相对有限,加上许多城市仍然对农民工进城实行种种限制或歧视性待遇,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在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一直没有取代乡镇企业成为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近些年来,乡镇企业发展缓慢,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压力增大。但由于城市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剧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也遇到了新的阻力。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城市化是经济走向现代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在我国,城市化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加速城市化建设将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因此,在促进城市化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将政策着眼点从限制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转移,转换到为这种转移提供更多的服务以促进这种转移;同时也需要作好城市规划,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包括开放和吸引民间投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并切实改善城市的投资软环境,推进市场化和法制建设。

今后几十年,我国8亿农村人口、3亿农业劳动力中的大部分将会逐渐转移到城市中来。当然,目前由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不能适应城市对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多数只能进入需要非熟练劳动力的行业,这造成了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错位,因此需要尽快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和城乡职业培训,以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

4.农民负担加重

长期以来,农村“吃官饭”的人口不断增加。这些人员基本要靠农村基层财政来负担。超过财政负担能力的部分,各地方只有通过向农民税外收费来解决,农民负担因此大大加重了。农村县级需要财政负担的党政机构和人民团体一般包括政府、党委、纪检、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若干套常设机构,通常还会有若干临时性的办公机构,这些机构一旦成立,不管是否有存在下去的必要,都常常会长期保持下去。每次机构改革在削减了部分机构和人员后,经常都会再次膨胀。乡镇一级机构设置也类似。除此之外,农村中小学教师也成为这样的途径,这使许多地方农村教师队伍庞大但素质偏低,成为地方财政负担沉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问题不解决,目前设计的农村费税改革很难切实推行,农民负担也很难真正减轻,最终将影响社会安定。

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要靠经济发展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对基层党政机关和农村教师队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有赖于强有力的党政机构改革,切实精简不必要的和重叠的党政机构和多余的人员。为了保证这种机构自我膨胀的趋势不会死灰复燃,保护广大农民的基本权利,保证基层政府决策与管理的公正性、透明性、民主性,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基层政治体制,更广泛地引进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使农民恢复对基层政权机构的信任。

上一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讲稿下一篇:农村改造水塔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