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培训和非农职业培训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2022-09-10

1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非农职业培训对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农村依旧以中等教育结构体为主, 大多数农民自身文化知识素养水平不高, 我国的农村教育回报率偏低, 所以农村人口开展再教育十分重要, 特别是职业培训的开展。农村教育, 16岁以前主要接受国家的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目的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16岁以后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进行再教育。

2 农业技术培训与非农职业培训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现对选取200名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与非农职业培训的农民的数据, 并得出表一。

3 分析结果及其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居民对农业技术及非农职业培训的参与程度不高, 并且根据现今农村人口结构来看, 年青人大部分选择外出打工, 从事农业的以老年人为主。由于老年人学习能力降低, 并且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 因此实际的培训活动遇到了一定的

根据表一数据可以看出, 非农职业培训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要大于农业技术培训的影响, 并且其产生的影响与农户的年龄相关, 农村主要的劳动力为男性, 一般参与培训活动的男性年龄越小, 其创造的收入价值越大。

4 加强农村职业培训的建议

4.1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 九年义务教育没有被完全的普及, 因此需要加强对这些地区教育的建设, 使农民可以有良好的知识基础适应相关的培训活动。

4.2 加强政策扶持

国家需要加强对农业技术及非农职业培训的力度, 扩大宣传范围, 使农民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其带来的利益, 从而积极的参加培训活动。

4.3 增加职业培训种类

在农村开展培训活动不能只限制于农业技术的培训, 应根据农民擅长的方向进行适合的培训活动, 为农民提出指导意见, 避免盲目选择的情况发生。

4.4 加强科学技术的使用

在进行农村居民培训时, 可以借鉴其它优秀农村的建设模式, 并引进适合农民使用的科学技术, 提高农民在生产活动中的技术水平。

4.5 增加资金投入量

由于农户收入普遍偏低, 一些农民无法支付相应的培训费用, 因此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农民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补贴, 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对培训活动的参与程度, 同时也要增加培训的经费, 促使培训走向多元化教学模式。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之一却一直存在着农民收入较低的情况, 根据对我国现有经济结构的分析, 农村居民属于廉价劳动力, 为了改善农村居民收入情况, 国家制定了许多农业扶持政策, 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农业技术及非农职业培训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本文应用异质性处理效应模型法对农业技术与非农职业培训对农村居民收入进行分析, 依据科学的数据理论对这两种培训方法为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从而使农民可以以此作为培训选择的依据。

关键词:培训,农业技术,非农职业,收入

参考文献

[1] 朱瑜.新型农民培训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性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 2012.

[2] 潘丹.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62-69.

上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下一篇: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