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以深圳万科为例

2023-01-08

1 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介绍

1.1 深圳万科概况

万科于1984 年成立, 是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龙头老大, 1991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是首批上市公司之一, 综合实力较强, 1993 年开始实行股权激励, 是我国第一个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万科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 企业定位清晰、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品牌价值高、土地储备丰富都是万科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1.2 深圳万科股权激励历程

深圳万科于1993 年首次实行股权激励, 也是我国第一个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2006 年股权分置改革后, 实行的2006-2008 三年期股权激励为万科的第二次尝试, 主要采取的模式为限制性股票。第三个于2010 年-2013 年实行, 主要模式为股票期权。

2 深圳万科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2.1 股权激励方式与期限

此次万科采取的股权激励模式为限制性股票。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管理者一定数量的限制性股票, 同时对股票的出售与回收做出约定, 若激励对象未完成预定目标或提前离职, 股票则由企业收回, 若在规定时限内激励对象完成目标则可享有股票的增值收益。万科采用此种方式的目的在于促使激励对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努力, 避免短视现象产生。

这次万科的股权激励的实行期限计划为2006年-2008 年, 共3 年。

2.2 股票来源及激励对象

对信托机构进行委托, 由信托机构取出部分激励基金在二级市场中购买一定量万科股票, 要求公司股票总额的10%要大于回购的股票数量, 同时要求个人股票在公司股本总额的1%之下。

万科的高管是股权激励的主要对象, 万科的业绩突出, 高管却基本不持有公司的股票, 投资者对此心存疑虑, 认为企业可能存在未知风险, 所以, 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的同时也给相关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2.3 业绩指标及激励基金计提额度

业绩指标为股权激励方案的核心内容, 股权激励是否成功实施则取决于业绩指标是否达成。三大业绩指标包括两个增长率和一个收益率, 分别是净利润增长率、基本每股收益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分别要求大于15%、10%、12%。

采用分级限额式提取, 净利润增长率区间为 (15%, 30%) 时, 提取比例即为该增长率, 提取基数为净利润净增加额;若增长率大于30%, 则以30%作为提取比例, 提取基数不变, 同时, 对提取的总额进行限定, 即计提总额小于等于当年净利润的10%。

2.4 股权激励的执行过程

万科这个3 年期的股权激励计划分为3 个独立年度计划, 每年一个计划, 每个期限计划为2 年, 最长3年 (仅当发生补充归属时) , 整个计划有效期共计5 年。2006 年的首期激励计划期限为3 年, 激励对象累计人数小于等于万科专业员工总数的8%, 激励对象主要包括万科的董事、监事、高管、中层管理人员以及由总经理提名的业务骨干和卓越贡献人员, 激励名单会在每次股票归属前根据业绩评价结果进行确定, 经监事会核实后报董事会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备案。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分配额度分别为当年拟分配额度的10%与7%。

2.5 股权激励方案的结果分析

2.5.1 对市场价值的影响。万科宣布股权激励计划后的一个多月内, 股价得到大幅度的增长, 体现出市场对该计划的肯定态度, 另一方面, 该计划可以被称为一个帕累托改进。股权激励能够有效缓和代理问题, 促使企业前进。

万科自2006 年正式宣布开始实行股权激励后, 股价在一个月上升约20%。2006 年万科的业绩表现突出, 2005 年与2006 年的年报显示, 2006 年实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81%, 利润总额达到34.3 亿, 同比增长76.98%, 净利润24.2 亿, 同比增长71.16%, 位居行业首位。

2.5.2 对管理层的影响。股权激励的目的为把高管与股东的利益一致化, 使高管具有股东的权利, 促使其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 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万科企业业绩水平得到提升, 高管人员也从中受益, 个人利益得到显著提升。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0.7 亿, 同比增长46.07%, 大于1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526 元, 同比增长102.31%, 大于10%, 年净资产收益率14.48%, 大于12%, 三者均满足股权激励的业绩指标。

按照万科股权激励计划中激励基金的集体额度计算可知, 万科2006 年净利润净增加额=206 787.824304-141, 565.00=65 222.824 3 万元, 净利润增长大于30%, 则计提净利润净增加额的30%的激励基金即19 566.847 29 万元, 万科的管理层获得回报。

2.5.3 最终实施结果。万科的股权激励计划原本计划在2006-2008 年期间实行3 年, 在2006 年得以成功实施后, 2008 年相关的业绩指标并未达到标准, 因此, 万科的股权激励计划以失败告终。

3 结论

3.1 深圳万科股权激励中可借鉴之处

3.1.1 激励指标的选择。万科在此次计划中选取了双重考核指标, 对股票价格和业绩水平同时进行了限定, 这样选取指标的优势在于:

能有效对投资者利益加以保护, 激励对象要想获得奖励, 在满足股价约定的同时也需要达到业绩指标, 这样可以防止经营者虚增利润等行为, 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能有效防止企业操纵利润, 公司设定的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要求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企业进行利润操纵, 保证利润的真实性;能有效限制企业盲目融资, 企业盲目融资会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 也会导致不必要的融资费用占用企业的收益, 为达到激励指标, 企业经营者便会自觉控制盲目融资的冲动。

3.1.2 激励股票的来源。很多企业采用定向增发或者大股东出让不分股权的方式来获取激励资金, 进行股权激励, 通过这种方法会使得公司的股权被稀释, 有被恶意收购的风险, 然而万科采用在二级股票市场进行股票回购的方式获取激励资金, 有效规避了恶意收购风险, 同时还能够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

3.2 深圳万科股权激励失败的反思

3.2.1 激励计划期需合理。股权激励计划期限过短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出现, 经理人可能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采取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 万科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限仅为3 年, 这可能是导致其股权激励方案失败的一大原因, 所以股权激励方案中激励计划期的设定不能马虎, 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以及市场外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认真进行考虑, 一个计划期的合理性对于计划的最终结果可能有非常大的影响。

3.2.2 股权激励指标的限定需切合实际。股权激励指标设定过高, 不切实际, 可能会使得股权激励的激励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股权激励指标的限定需要切合实际, 既不会太容易实现也不会过难达标, 能够产生适当的激励效果。

摘要:深圳的万科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获得股权激励实施批准的公司, 在股权激励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对深圳万科2006-2008年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分析, 并从中发现其方案中可借鉴之处及问题, 进而提出一系列对策, 为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发挥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股权激励,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翠芳.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J].中国市场, 2013 (4) :13-19.

上一篇:运动员临场产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分析及调控下一篇:痰热清注射液说明书更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