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2022-09-12

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子概念。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在教务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及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组织与理论管理方式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实现的一系列过程。

可见, 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在教务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及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组织与理论管理方式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实现的一系列过程。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 教学信息资源是教务信息化的核心; (2) 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务管理信息化的目的; (3) 信息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 必将受到人们在观念、理想、意志、技能及团体利益、社会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教务管理信息化应有与之对应的保障机制。

1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高等学校教务管理, 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部分, 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高校教务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 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并顺利地达到既定目标的全过程, 从具体事务来讲, 它可以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学籍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课程的设置、师资力量的配备、课表的编排与制定、教材的建设和管理、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学生成绩与毕业资格等管理内容, 并随学校管理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从技术层面上看, 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系统化, 数字化使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性能可靠, 标准统一, 网络化使信息资源可以网上共享, 活动时空限制少, 人际合作容易实现。

2 规范化是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前提

教务管理规范化是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规范化, 就是要求教务管理工作要有一定标准的规格, 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合乎规范。这是办好学校、搞好教务管理工作的可靠基础。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的建立是实现高校教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建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将更好的突出学校以教学为主, 工作围绕教学运转的特点, 从而合理安排校内各项管理工作, 以教学带动整体, 从而提高整体效益, 取得最佳成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方法, 可以在注重整体效应的前提下, 理清教务管理各要素的从属关系与并列关系, 分清轻重与缓急, 从而做到分层管理, 减轻重复与无效劳动, 使工作井然有序。便于围绕总目标和分目标制定有效的措施与策略, 使管理行为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效果。

3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从高校现行管理体制和管理范围来看, 教务管理信息化主要有教学与教务管理。结合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对象和模式, 整个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完成诸项教务工作的诸项要求, 如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课务与考务管理、教学质量与评价管理、成绩管理、毕业环节管理、统计报表等, 这是日常最大量的教务工作, 以课务与考务管理为例, 可包括落实教学执行计划、排课管理、选课管理、课表管理、日常调课与停课管理、考试安排、课务与考务查询等项目的数据实现网上共享。其余环节的教务管理工作的数据项亦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查询得到。

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 首先是计算机软、硬件的配置。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息息相关, 为了高效实现教学教务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的处理功能,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管理工具为教务工作服务。近年来, 一些先进的大学已先后建成了“教学管理应用信息系统”、“综合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课表编排及管理系统”、“教材计划、发行及管理系统”等教务信息管理软件, 使教务信息管理软件, 使教务信息化工作大为改观。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是实现教学管理高效化、数量化、准确化、科学化的必要条件。因此, 应积极将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教务管理过程, 推进教学教务管理手段现代化。

4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以学生成绩管理为例, 学生成绩管理主要包括:阅卷评分、成绩公布、上报、登记、核实、跟踪、统计与分析。它是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有学习过程的管理。学生成绩是一种信息, 而成绩管理过程就是对这种信息的获取、存储、传递加工、输出的过程。由于学生成绩管理工作周期长、涉及面广, 且新的形势下学校办学形式多样化, 学生人数多、课程多。利用基于计算机的教务M I S进行管理, 可减少数据录入次数、减少重复过程, 实行资源共享, 确保数据及时、准确, 结果分析真实有效。

其次, 广泛获取、加工、利用各种教学信息, 建立教学信息库。根据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 教务管理过程的实质就是教学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输出的过程。各种文件、教学档案如教学执行计划、教师开课计划、课程表等都是教学信息的载体, 是极其重要的教学信息源。其中反映教学的, 如第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构成, 高、中、初级教师所占的比例, 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专业和课程负责教授开出的基础理论课情况, 高级职称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情况等;反映学生学习的, 如各学年、学期学生的学习负担情况, 课程选修情况, 参加辅修专业 (或第二学位) 学习的人数, 主辅专业的结构类型, 学生创新实践实施情况等;反映专业建设的, 如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 选修课学时所占的比例, 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分配, 计算机和外语类课程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等等。根据各种教学信息, 建立的基本的教学信息数据库, 如学生信息库、教师信息库、课程信息库、教学计划库、学生成绩库、教材信息库、试题库等。教学信息库的建立, 使我们能准确、完整、全面地获得反映教学系统运行状态的各种数据、资料。借助信息的传递和反馈, 及时进行调控和修正, 实现教学系统的最优化运行。

5 结语

教务管理实质上是对各类教学信息数据的管理, 并且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是一个有机的信息处理集合。利用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务信息化管理, 主要就是处理好各类教学教务信息数据的关系, 使各项工作能通过统一规范的教务信息化平台很好的协调、统一起来, 达到高效、高质的教学管理目的。

摘要:高校教务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讨论了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指出规范化是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前提, 探讨了高校如何进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等。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 田建荣.大众化:21世纪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3] 杨光.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信息管理平台[J].现代教育科学, 2003.

[4] 张怡文.论信息管理与人的现代化[J].信息管理, 2000, (11) .

上一篇:大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下一篇:宏程序在数控加工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