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导式教法”在技工院校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0

1 引言

在技工院校会计教学中, 实操类课程具有可视性,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基本可以掌握相关技能, 因此教学效果比较好。而理论类课程学的是纯理论知识, 对这类课程,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头痛, 教师教得痛苦, 学生学得难受。由于专业特点与课程特点, 教师不得不一个一个知识点去教。学生最不喜欢这种教学方法, 因此学习效果差。很多会计相关证书考试的主要内容都是理论知识, 由于理论课程学习效果差, 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助理会计师的考试。几年来, 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的不断总结, 笔者认为“娱导式教法”是适合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2“娱导式教法”的概念

什么是“娱导式教法”呢?“娱导式教法”最原始的方式其实就是游戏教学。从幼儿园开始, 学生就会在教师组织的各种游戏中掌握很多东西。但是, 和单纯的游戏教学不同, “娱导式教法”的重点并不是“娱”, 而是“导”。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 教师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植入和渗透娱乐元素, 给学生营造一个紧张激烈又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 让全部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 通过娱乐把学生导入理论的海洋。通过参与各种不同的娱乐活动, 学生会对这些娱乐活动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印象非常深刻, 很容易就能把这些理论知识记下来或理解清楚。因为和传统的被动学习不同, 在“娱导式教法”中, 学生是主动参与和学习, 学习效果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3“娱导式教法”在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娱导式教法”既然在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效果如此好, 那么, 应该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呢。

3.1 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娱乐活动作为载体

既然是“娱导式教法”, 娱乐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因此, 教师首先就必须总结归纳出足够多的娱乐活动, 这样才能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恰当的娱乐活动进行教学。一个活动再有意思, 玩了几次学生也会感到腻烦, 如果针对同一批学生反复采用一两个娱乐活动, 就失去了“娱”的效果。而且现在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成长, 对一些传统的娱乐方式是排斥的, 他们追求一些比较新的方式, 或者说时下流行的方式。教师不是编剧, 也不是喜剧演员, 从哪里去获得如此多、如此新的娱乐方式呢。一方面, 教师可以对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进行改编, 以适应现在学生的口味;另一方面, 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可以获得最新的娱乐活动, 那就是从现在播放的各类综艺节目里面去提炼和总结, 学生是非常喜欢这些综艺节目的, 如果能在课堂上引入这些活动, 将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会计基础这门理论课程中有一个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记住几十个常见的总账科目。这些总账科目的名称由《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在会计工作中是不能写错任何一个字的。但是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会计, 总是容易混淆一些科目, 或是把一些名字比较长的科目搞错。比如“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学生就非常容易记成“待处理财产损益”, 错了一个字, 整个科目就全部错了。为了能让学生快速记住这些陌生且绕口的科目, 笔者选择了《快乐大本营》中的一个娱乐活动——“谁是卧底”。这个活动每次可以安排10名学生参与, 具体实施过程是参与的同学在讲台站成一排, 背对黑板。教师事先在每张小纸条上写好一个会计科目, 比如“待处理财产损溢”、“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学生都会分到一张小纸条, 其中有2名学生的会计科目和其他学生的会计科目是不一样的, 这2名学生就是“卧底”, 其他学生就是“警察”。之后会按照抽签顺序要求每个学生对手里面的科目用语言或肢体动作进行描述, 但不能直接说出自己拿到的会计科目, 否则就算犯规。等所有的学生都描述完之后, 由参与的学生投票指认谁是“卧底”, 之后教师会宣布大家指认的“卧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重复进行这个环节, 直到两个“卧底”都被指认出来或是“警察”只剩下2个, 则宣布是“警察”胜利或是“卧底”胜利。其他没有参与的学生则作为观众, 通过听取和观看描述去猜测这两个会计科目到底是什么。通过组织一次“谁是卧底”, 全班同学都能牢牢记住这两个拗口的会计科目的名称。

3.2“娱导式教法”应用的频率不宜过高

组织一次“谁是卧底”活动, 需要15分钟左右, 而一次活动只能让学生记住两个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有一百多个, 想每个会计科目都用这个活动去教学, 肯定是不切合实际的。而且会计学生总体比较内敛, 如果同一个活动组织的次数多了, 他们就会失去参与的热情, 从而没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 在上会计基础这门课程时, 笔者只会在教授那些非常重要、同时又很难记忆的知识时采用“娱导式教法”, 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所以一门课程并不适宜每次课都使用“娱导式教法”, 否则只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么就是学生一个学期都玩得很开心, 但没有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么就是伪“娱导”, 因为一个活动里面包含了太多的知识, 就完全娱乐不起来了。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 筛选出非常重要、同时应用其他教学方法效果不太好的知识点, 并针对这些知识点应用“娱导式教法”。

3.3 娱乐活动要保证有足够的参与度, 组织实施也要尽量简单

会计专业的学生以女生为主, 但又不像幼师专业或市场营销专业的女生那样活泼好动, 整体比较内向沉闷。他们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的意愿不强烈, 而“娱导式教法”又是最强调现场气氛与娱乐效果的。所以在针对会计理论课程设计娱乐活动时,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保证全部学生都参与进来, 否则娱乐活动就变成了“个人秀”或是冷场, 达不到教学目标;娱乐活动在富有趣味性的同时, 也要保证组织实施尽量简单, 作为以女生为主体的班级, 他们不可能完成一些要求较高的活动。比如“谁是卧底”活动, 只需要学生针对会计科目进行描述, “打会计扑克”活动, 也只需要学生写出会计分录。这些活动参与度高, 组织实施也非常简单, 同时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和趣味性, 能让学生沉浸其中, 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

4 结语

从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 “娱导式教法”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掌握了这个教学方法, 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就会变得轻松娱乐, 教师也会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但是, “娱导式教法”的备课相比其他教学方法, 需要更长的时间, 笔者做过对比, 2课时的课程, 如果用其他方法, 平均需要2小时的时间, 但是用“娱导式教法”, 最少需要4小时的时间;同时, 很多娱乐活动都需要相应的道具, 有些道具可以自己制作, 但有些道具只能购买, 如果每次都由教师去承担这些费用, 就会打击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课程系统收集整理好娱乐活动的资料, 并能结合教学实际跨课程使用这些教学资料, 以减少备课的时间;教师之间也应共享娱乐活动的道具, 从而降低组织和实施娱乐活动的成本。

摘要:在技工院校的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中, 一直存在着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等问题。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 结合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性格与课程特点, 分析了“娱导式教法”在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并就如何应用该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娱导式教法,技工院校,会计理论课程

参考文献

[1] 郭晓利.“娱导式”教学模式及其应用[J].教育探索, 2012 (7) .

[2] 赵少英.学理化教学与娱乐化教学的比较与反思[J].社科纵横, 2010 (10) .

[3] 黄守刚.高校娱乐式教学理念[J].科教文汇, 2011 (2) .

上一篇:职高生口语表达训练实例谈下一篇:论英语语态与思维方式的关系